当前位置:找书苑 > 武侠仙侠小说 > 赎清最新章节 > 赎清全文阅读
选择背景颜色: 选择字体: 选择字体大小:
第103回(3)
赎清全文阅读作者:让我随风而逝加入书架

  陈柯和胤禛一同走在田边的土路上。随行的侍卫们都离开了,只能远远看见巡逻的防军。

  胤禛说道:“郡主,现在没有旁人。本王需要和你商议一下这次罢兵的事情。”

  陈柯点点头:“当然。”

  胤禛便说道:“上次郡主出兵,平灭叛乱。共向朝庭缴纳了二千七百万两的岁币,之后皇上减免了这些省份的赋税。这次叛乱又影响到了邻近省份的税赋,郡主是否要体谅一下朝庭的难处?”

  陈柯说道:“这个肯定要有。皇上乃是一代圣主,我们平叛不能影响到他老人家的功业,更不能让史书后册留有污点。四爷您看这次需要交纳多少岁币?”

  胤禛叹了口气,找了一块木头墩子坐了下来。

  说道:“不瞒郡主说,这次郡主平叛的几个省份,都是赋税大省啊!以前一省是按三百万两一年的税赋,但河南,山西,江苏这几个省是按五百万两一年的税赋。”

  说着,他有些为难的挠了挠鼻梁,说道:“总共是四千二百万两。考虑到藩镇也有自己的难处,皇上的是意思是每年交赋四百万两,分十一年还清。以后就免了税赋,和以前一样。”

  陈柯也在旁边的草地上坐了下来,说道:“四爷啊,交纳赋税是天经地义的事。但银子这东西和粮食不一样,它不能从地里长出来。是否可以稍微通融一下,拿实物代替?”

  胤禛说道:“可以啊!粮,布,盐,茶。这些东西都可以折赋给朝庭,皇上以宽仁治天下,不会错怪郡主的。”

  陈柯笑道:“这就好办。一年四百万两,咱们藩镇节衣缩食,还是交得起的。都是为了咱大清国嘛!”

  胤禛连连点头,之后又说道:“还有一件事。郡主,皇上一直想办藩务,派旗人到藩镇学习。只是那些士大夫们百般阻挠,误了时辰,不知郡主意下如何?”

  陈柯说道:“互相交流学习,这肯定是可以的。不过学堂毕竟有学堂的规矩,虽是朝庭派来的人,但进了学堂一定要尊师重道。臣不希望因为这点小事让皇上误会。”

  胤禛连忙说道:“郡主放心,朝庭如果派人过来学习,肯定会择优而选,并且交待清楚。本王保证,不会让那些不懂规矩的人过来丢人现眼!当然了,若是有人举止不当,藩镇该罚就罚,绝不通融。”

  陈柯点点头,却又说道:“但是四爷,我有些事情还是得先交待一下。免得日后出了岔子,闹得大家不好看。”

  胤禛便道:“郡主但说无防!”

  陈柯说道:“主要有三点。首先呢,藩务这种东西,最好是从小培养。我们这里的孩子一般都是十岁之前就读书,毕竟年纪越大的人越难接受新鲜事务,不好成长。然后,因为南北文化有差异,我担心旗人到这里学习久了,容易沾染上南俗。毕竟他们是朝庭的人,不是藩镇的官员,四爷应该明白我的意思。最后,人才不可能量产,四爷如果派几十个人过来学习,却未必能有您需要的人才,这才是最让人不能保证的。”

  胤禛看了陈柯一眼,说道:“郡主当真是坦诚。”

  陈柯根本不怕别人来学习,表现得非常坦然,自然。给人一种强者与生俱来的自信。

  于是胤禛说道:“不管怎样,学总比不学要好。”

  陈柯说道:“四王爷说得极是,希望藩镇能为朝庭培养出几位用得上的人才。”

  胤禛便又说道:“对了,郡主之前不是说用实物充赋吗?其实我刚才便想说,可以拿军械充当嘛。”

  “哦,这个可以。不过在下希望王爷能答应臣一个小小的要求。”

  陈柯现在的武器又更新换代了,主要体现在材料上。的确可以淘汰一批充当赋税。

  胤禛笑道:“郡主放心,朝庭不会再和藩镇起冲突的。藩镇给朝庭纳献的军械,主要是用于北方防务。”

  陈柯问道:“是要打罗刹鬼?”

  胤禛点了点头,说道:“图里琛去西伯利亚打探消息,罗刹人个个身强体壮,而且火器厉害。如今有了藩镇的火器支援,想来应该可以守住贝加尔湖。”

  陈柯心中一动,说道:“四王爷,臣想说一句心里话。守土最重要的不是军械,而是人。臣有一点不成熟的建议,想在这里和四爷说一说。”

  胤禛又望了陈柯一眼,发现他的态度依然真诚。

  “郡主有何高见,但讲无妨。何必这么客气?”

  陈柯连忙说道:“高见万不敢当,况且我这只是建议!我更不希望让四爷误会,认为我是在教谁做事。因为做事是大家一同努力,教人做事是很不好的习惯。”

  “原来如此!”

  胤禛这个时候才终于感受到,陈柯的确有其独特的人格魅力。难怪可以聚集那么多的人为其所用。

  “好,本王就听听郡主的建议?”

  陈柯点点头:“臣希望朝庭能打开东北关防,让关内民人填充进满洲。这话其实不该由我说,毕竟我是一个汉人,说这样的话会让朝庭误会。但我还是希望四爷能考虑一下,没有足够的人口,东北是守不住的。”

  胤禛看了陈柯好一会儿,方才说道:“你这位郡主啊,总是让人看不懂到底是想什么。”

  陈柯呵呵一笑:“当然是为了咱大清。”

  胤禛从木墩上站了起来,忍不住说道:“打开天窗说亮话吧。吴珂,你是不是想当曹操?”

  陈柯摇摇头。

  胤禛啧了啧舌头,说道:“那你到底想干什么?你说你造返又不像造返,起义又不像起义,你到底图什么?你真的是忠于我大清吗?”

  陈柯说道:“当然。我如果生在宋朝,就会忠于大宋,生在明朝,就会忠于大明。如今生在清朝,自然忠于大清!我忠于国家的法统政府,因为我是中国人。”

  胤禛在他的身边蹲了下来,和坐在地上的陈柯四目相对。

  陈柯的目光很清澈,没有一丝晦暗。这让胤禛先移开了自己的眼睛,有点心虚。

  “如果大量民人移边关外,你考虑过满汉矛盾没有?”

  陈柯一阵无语:“这都是顺治年间的旧帐了,中国不存在什么民族矛盾。其实满人和满人之间有矛盾,汉人和汉人之间有矛盾,就像河北人跟河南人之间也有矛盾。为什么一个满人和一个汉人之间闹了矛盾,就要升级为满汉矛盾呢?”

  这一下,胤禛真的被问住了。

  陈柯说道:“四爷,想办法往关外填民吧!只有足够的人口,才能保住我们中国的土地不被侵犯。如果真要青史留名,就要给子孙后代留下足够的财富,国家的财富就是土地!我不在乎青史留名,哪怕遗臭万年,我也要为国家和人民捞到实惠。”

  符拉基米尔-陈对格命越来越投入了。不论是谁,不论他是哪个阶级,有机会就做思想政治工作。

  胤禛明显对思想政治并不上心,但这些话多少能听进去了一点。毕竟东北是满洲人的老家。

  见胤禛并没有排斥,陈柯便继续开导他:“四爷,如今中原人口越来越多,土地兼并日重。要缓解人地矛盾,就要发展产业,让无地少地的人有差事挣饭,不至于像李自成那样当无业游民。但发展产业必须推行新政,推行新政就得有一个缓冲区。臣推行新政就在西南,远离了中原那些知乎者也的士大夫。四爷如果要推行新政,大可在关外开展。”

  “毕竟关外是大清的龙脉,汉人就算填民至此,本质上是没有发言权的。您是主,他是仆,政府的权威性比在关内更容易施展。这第二嘛,填民自然是穷家小户,便于管理,没有那么多花花肠子。再者,关外土地肥沃,如果不加以利用坐等罗刹人来侵扰,必然会抱憾于后人!四爷,咱大清是满洲政权,这正是推行新政的优势所在,千万别受那些清流的干扰。”

  胤禛不自觉的微微点头,或许他自己都没有注意到。因为陈柯和胤禛居然有共同语言。

  他们都是“外来政权”。

  他们都憎恶清流。

  他们都给自己留后路:陈柯在西南,满清在关外。

  人有了共同语言,交流起来就方便了。先一起整垮中原的士大夫,然后再谈利益分配。

  胤禛问道:“郡主说关外土地肥沃,以前怎么没听人说过?”

  陈柯笑道:“因为以前没有出现东北可耕的稻种。如今臣在海外做了点生意,有能在东北普及的稻子,只要四爷愿意我肯定献给朝庭。”

  “关外也能种稻子?”

  胤禛不大相信。

  陈柯正色道:“国家大事,非同儿戏。臣岂会诓骗四爷?水稻水稻,只要有水就能种。华北光照足够,但地处干旱,东北不一样。那是举世文明的白山黑水,世界的宝藏!”

  世界上只有四块黑土,满洲就占了一块。

  而陈柯说的水稻,正是日本的亰都稻。它和亰都竹一样,原产于福建,宋元时期传到日本。

  因移植之后品种变异,适应了海洋气候,亰都稻可以在东北大量种植。这原本是十九世纪末才会出现的事。

  但陈柯可以让东北提前两百年得到发展。

  “四爷,关外能种哪些作物,我这里有地理资料。除了稻子,还能种大豆高粱,外兴安岭还能重土豆。开发好了,住个上亿人都不成问题,比西南强多了。”

  康熙时期的东北,包含了外兴安岭,尼布楚,奉天,海参崴,库页岛等数百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承载上亿人绝对不是夸张的说法。

  而陈柯一直在给胤禛心理暗示,那就是给自己留退路。只有这样才能让满清有动机开发东北。

  终于,胤禛说道:“估且信你一回。但军国大事,还得让皇上作主,不是咱们做臣下能决定的事情。”

  “那是。”

  陈柯马上附和了一句,因为这位四王爷已经被说动了。

  哪怕胤禛的打算,只是为了满清基业,真发展起来肯定要打败陈柯收复藩镇。

  但陈柯不在乎。

  因为满清不可能发展得比藩镇强大,这是无法改变的。

  和胤禛一直聊到天黑。二人从诗词歌赋谈到人生哲学,就差看星星看月亮了。

  

第104回 长安貂帽旗亭酒 樊榭芒鞋古寺诗
赎清全文阅读作者:让我随风而逝加入书架

  几日后,陈柯离开了开封辖区。

  回到郑县后,与随行官员一路视察。最后经潼关一同来到了关中之地。

  中原之地,藩镇已经开始缓步接收政权。

  原本有功绩的官员都得到了升任的机会,所以藩镇的文武官员在心底都是支持陈柯的。

  “洛河渭水,一清一浊,阴阳交融!这是我中华龙脉所在啊,我的人生就是在这里改变的。”

  同州。

  陈柯再次看到了那千万年奔流不息的河流。夏国相,赵刚等一众官员也随他一同观看。

  三十多年前,陈柯到这里来过一次。当年同州还是朝庭的天下,他不过是个流浪江湖的小孩。

  夏国相说道:“看郡主的气色,这次和谈成果还不错?”

  陈柯高兴地说道:“四王爷这回对我客气多了,我们聊得很投机。只要不出差错,起码可以保三十年太平!”

  夏国相讪笑道:“他这回知道客气了?以前客气一点,也不至于让咱们摁着打。”

  陈柯连忙说道:“唉,毕竟是朝庭的钦差嘛!中国这么大片地方,咱只能一点点的光复,不然都像湖北这次闹将起来,政权就搞崩了。国家大不好管理啊。”

  夏国相微点了一下头。

  藩镇进入中原,冲击力比满清入关还要大。

  陈柯的新学首先颠覆了科举,当真是三千年未有之变局。没有满清罩在上面,这个国家就炸了。

  解放中国,不亚于解放整个欧洲。任务太宏大。

  “那些被停了职的官员,能安排还是尽量安排一下。让他们在书馆,史馆里有个差事,也算传承中华文明。只要不闹事,咱们就和平共处!但关中跟河南的基层组织还是要按原定计划安排,不能因为怕重蹈湖北的动乱就妥协。这次又解放了两个省,以咱们现在的行政力量应该可以消化掉。”

  陈柯沉吟了一会儿,又问赵刚道:“关中和河南的行政工作安排得怎么样了?”

  赵刚说道:“已经差不多了。考虑到政权的过度,关中地区准备让郭玢琛出任陕西巡抚。河南准备让姚俊出任巡抚,郡主认为这里是否应该设立总督?”

  陕西的关中和汉中如今都在陈柯手上,河南大部也在他手上。的确当得起巡抚的职位了。

  “郭玢琛和姚宗儒?他们这些年执政不错,品级和资历足够当巡抚了。至于总督的人选嘛……”

  陈柯背着手踱了几步。

  “军政期,总督还是让军人充当。老夏,你举荐一人在这里担任大都督,总督让老赵担任,大家觉得怎么样?”

  夏国相想了想,便说道:“臣弟以为马宝可以担任关中大都督一职,让巴朗星为副!王屏藩和吴国贵分守武昌和荆州,以襄阳为中要,中原便可固防。”

  赵刚也说道:“臣愿守此重责!”

  陈柯点头道:“好!有你们在,还有五个师的军马,中原的安危才能让人放心。康熙现在年事已高,满清在二三十年内,应该不会对咱们有想法了。老夏,你能像王夫之和黄宗羲一样,活个八九十岁吗?”

  夏国相笑道:“人的寿命,谁能猜得准?总之臣弟尽力,帮郡主守个二三十年。臣不在了,就让云贵这孩子接班,还有那个岳钟琪!郡主,小岳可是员虎将啊,要多多栽培。”

  陈柯拍了拍他和赵刚的袖子。这些老臣如今也是六七十岁的人了,总归会让人心生感触。

  赵刚看着滚滚的河水,不禁又问道:“郡主,臣如今代行总督之职,是否要开始开始治河的工程了?”

  陈柯想了想,说道:“暂时还是先请工程队过来,考察一下山陕两地的自然情况。我对很多事情只是知道个理念,况且治理黄河还是要从源头开始,只治理中下游就是耗费人力财力而已。咱们要沉得住气,相信后人能接班。”

  说着,陈柯用姆指朝地上指了指,划出了一个黄河的“几”字形。

  “黄河的源头在青海,从青海到甘肃,有龙羊峡,李家峡,刘家峡。要在这里兴建水库,由精通天文,地理,气候的官员月月观测,随时调整蓄水和泄闸。这就是治水治源,不治理好这个源,黄河就永远会泛滥。”

  “然后就是‘几’字的河套地段。河套地处北端,气候骤变,冰封季节和时长跟其他河道不同。十一月开始冰封,上游的水无道可进,会造成秋汛。二月解冻时,中游的水量陡然增大,这是春汛。这两汛加在一起,就是凌汛,康熙四十六年大水的根本其实不是暴雨,而是凌汛引发的水量聚集在中下游,冲毁了堤坝。”

  “要解决秋汛,就得在宁夏青铜峡,蒙古的张盛公建立水库,春汛需要在河口,天桥,河曲建立水库。同时还有两件事要做,一是要派出专门的团队去河套炸冰,黄河是二月春汛,那么就从正月开始炸,保证水量缓步聚流。二是要在黄土高原多种植被,恢复先秦时期的森林,防止水土流失,这大概需要三百年以上的时间才能完成。”

  “只有做好了这些事情,才能治理黄河的下游。要在三门峡,小浪峡也兴建水库,截止泥沙。大家知道藩镇准备修建从郑县到汉口的铁路,为什么不选在开封呢?并非是咱们拿不下开封,因为那里是黄泛区,从太行余脉开始黄河就成了地上河,就是由于泥沙太多。我们要花三百年的时间清除泥沙,争取让黄河变成正常的河流。”

  赵刚微微点头,他发现自己这个中原总督的职责不是一般的大。哪怕只是做前期准备工作。

  “泥沙要怎么治理?”

  陈柯说道:“从出海口开始治理,让挖泥船一点点的从河床上挖掘运走,然后逐步深入内河。这个构想,我曾经和南澳那边商量过,南澳缺少泥土,可以让他们组织工作队实行。本土把黄河的下游河道承包给他们,他们实行三自一包,即自主经营,自负营亏,自留河道,包干到队。治沙和掘沙是个此消彼长的过程,几百年后,黄土高原得到了治理,河道自然就畅通了。”

  “当然这个过程,中国本土方面也要极尽配合。如果治理有了成果,黄河河道开始降低,那么河坝也需要同时修筑调整。因为水压和大气压强不同步,河道的增减会造成河坝的内决,所以河南方面以后要专门开设学校,培养治河方面的人才。总之治理黄河是一个长期的,需要诸多部门精密协作的工程,至少要几百年,十几代人的努力。”

  夏国相长吁了一口气,忍不住笑道:“郡主做的事,总是只开个头,然后把功业留给后人。你在位时什么业绩都没有,当不了千古一帝了!”

  陈柯也笑道:“我自己倒是无所谓,可惜苦了你们这些人了。原本在史书上,应该有夏国相,赵刚,还有许多了不得的人物,大吹特吹!结果跟着我,都成了无足轻重的过场。”

  赵刚说道:“臣不在乎这些东西。能办点有用的事,比那些虚名重要多了。”

  众人边闲聊,边沿着河岸慢慢走着。

  赵刚又问道:“以郡主的意思,咱们的事业如果要再推进,需要先解放的是西北?”

  陈柯说道:“理论上说是这样。中原地区,几千年来的封建专制,起码要过一两代人才能稳定下来。湖北的闹腾算是安静了,关中跟河南保不定又在酝酿什么事端?我们只有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让老百姓尽快读书明理。我相信中国人民是有力量推翻封建专制的,咱们的藩镇也消化得了这几个省。”

  夏国相想了想,说道:“郡主,如果要平定西北,臣弟倒有一个想法。”

  陈柯心中一动:“你是说……王吉贞?”

  夏国相说道:“郡主说得不错,臣弟说的就是王吉贞!王辅臣去世后,交付了甘陕兵权,朝庭为了安抚让王吉贞作为平凉提督一直留在宁夏。如果不出所料,王吉贞如果死后,朝庭肯定会解除他儿子的兵权。我们何不……”

  陈柯停下脚步,不由得又回忆起许多久远的事情。

  清朝并没有设立单独的宁夏省,只有提督。

  而王吉贞所在的宁夏和平凉二府,基本上就是宁夏省的地界。平凉与关中邠州如今是接壤的,如能收编王吉贞的势力,藩镇就能将宁夏也纳入版图。

  赵刚也说道:“郡主,宁夏乃是塞上江南,西北中枢钱粮之地!如果真能收复宁夏,上至蒙古,下至甘陕,就都是唾手而得。夏将军所虑确实不虚呀。”

  陈柯回过心神,说道:“我能有今天,王吉贞帮了很大的忙,说起来我还欠了他一个天大的人情。只是平西王和王辅臣父子当年旧有积怨,只怕这件事情不好去谈。”

  赵刚则是说道:“若是冒昧去谈,当然不行。不过王吉贞年事已高,总得给子孙后代留条路子。说句不中听的,如果没有郡主,他也当不成山大王,平西王欠他的人情郡主也算还了。”

  夏国相也说道:“是啊,况且上一代人的恩怨,郡主和王吉贞也不用过于计较。臣弟手下的几个弟兄,和王吉贞,杨溢之在年轻时都是一起滚过死人堆的。有机会咱们就过去看看,慢慢把交情套回来,王吉贞是个聪明人,会想明白的。”

  “行,那大家就治理中原,慢慢解决这些事。我还得回昆明一趟,海外的船队在年底就要回了,我要尽早安排海外领地的事情。今年太后七十大寿,我过年的时候还要去北亰。”

  陈柯用手挠了挠头,发现自己暂时清闲不下来了。

  “郡主放心,这里有我们。”

  

第104回(2)
赎清全文阅读作者:让我随风而逝加入书架

  在关中视察了几个主要州府,陈柯便南下回转汉中。之后乘专列直接回到昆明。

  陈柯回转的路线,是由西安起程。经汉中,广元,江柚抵达重庆,然后直通昆明。

  这条“成安线”铁路,汉中一段已修筑落成。如今解放了关中,就能落成后半段。

  拥有后发优势的陈柯,自然能明确指明铁路的最佳路线。

  要知道成安线的确定,是几百位专家从清末一直堪测到共和国解放。经历了一个世纪才落实的。

  就像黄河水道上的泄洪水库,陈柯说出答案容易,实际上为了堪测水道牺牲了无数先烈。

  知道答案,就能先作规划。藩镇能发展得这么快,陈柯作为领导自然有其存在的价值。

  “四川到关中的铁路如果修通,全盘的大棋就活了。满清提前开发东北,有利也有弊。利在中国,弊在沙俄,以后苏维埃的老大哥恐怕要换人。”

  陈柯回到昆明后,胤禛也回到北亰。而且奏请康熙之后,满清很快开始了填民运动,没有丝毫拖延。

  因为藩镇和朝庭目前的形势,已经不亚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动乱。

  唯一不同的,陈柯不是洪秀权。动乱没有大规模的死人,也没有伤及国家法统和社会秩序。

  这就是光荣格命和刁民造返的差距。

  康熙批复了胤禛的奏折之后,册封他为总理王大臣。

  同时复立了废太子胤仍,在东北盛亰监国。全权负责东北的填民运动。

  朝庭也随之颁布了极为优厚的法令:凡招募到一百户人丁移居恳荒者,赏七品顶戴,任知县或守备。凡招募到一千户人丁移居恳荒者,赏五品顶戴。

  同时,朝庭还给予移居者贴补待遇。如口粮,种子,耕牛,银钱。

  一时间,山东,直隶及周边道府县的官民百姓都被动员了起来。县丞带着百户人走,知县带着千户人走,大量人口开始向东北迁移。

  到了东北,县丞可以当上知县,知县可以当上知府。无地少地的百姓也有了产业,被称为“闯关东”。

  这让湖北,河南,关中许多受到迫害的人纷纷逃离家园。去寻找他们的幸福生活。

  比如那个扒灰的书香门第,老爷子被流放海外。一家老小变卖了田产,召集乡邻去东北,居然还讨了个知县。

  还有一些同样受到迫害的人民群众。

  比如在学校,一群小孩把一个男孩围着打。结果其中有一个打人的小孩突然一愣,然后倒地,当场去世。

  于是孩子的家长告到衙门,说自己家的孩子打人的时候突然死了。要求被打孩子偿命。

  法院立案调查,判断出了主动方和从动方。经审理,被打的孩子不承担任何责任,还要索赔医药费。

  这让打人的那一家人闹腾了好久,到现在都没消停。

  还有那些喜欢没事搞事的,随地大小便的,借钱不还的……以前都被风纪委员狠狠教训过。

  如今这些人也愤然离去,想过自由自在的日子。

  “管天管地,管不了拉屎放屁!”

  “这什么鬼地方,不呆了!”

  “说来说去,还是咱皇上好啊!”

  “咱们回大清去?”

  “对,回大清!……”

  一时间,中洲中原地区许多歪眉斜眼的人。拖家带口,加入到了闯关东的队伍中。

  对这些人,胤禛表示热烈欢迎:“哼哼,你们来得好!”

  另一边,朝庭也打开了山陕北方的关卡,让当地汉人去蒙古地方谋食。称为“走西口”。

  在南方,藩镇周边道府县的人,则在陈柯的带领下,去海外开辟生存空间。称为“下南洋”。

  只是陈柯的“南洋”范围比理论上的要大,已经跨到太平洋东岸去了。

  入秋后,李西华一行人再次凯旋。今年的出海比去年要快上好几个月。

  ……

  “郡主,咱们的人在俄勒冈地区已经站住脚跟了。当地种了粮食,能自给自足,成为了据点。虾尾夷群岛上的土著已经被咱们清除干净,只留下了几万个女人等着接收。”

  廉州府海军衙门。

  李西华和吴方泊向陈柯介绍今年的成果。还带来了更多的照片,以及当地的地理资料。

  “好,干得漂亮!”

  陈柯翻阅着照片,见他们已经建立了据点。蒙古包和要塞搭建得整整齐齐,颇俱规模。

  建设兵团的战士脚踩着土著的尸体,扛着钢枪留下了庆功照。笑得光彩夺目。

  这让陈柯感受到发自内心的愉悦。

  “有了这个基础,咱们很快就能动员国内的人去海外发展事业了。你们还不知道吧,如今我们藩镇已经收复了中原,大量的光棍等着咱们拯救呢。”

  李西华回来后,自然听说了克复中原的消息。

  不过他嘴里还是说道:“郡主比武乡候还要厉害啊。说到中原,是收复了哪里?”

  陈柯笑道:“当然是关中跟河南!关中有超过五百万人口,河南有一千万,赵政委正在当地做动员工作。初步估计,至少有两三万的光棍要被动员出来了。”

  李西华说道:“这个数目,倒是和虾尾夷群岛上的女性土著相当。不过北美大陆上,土著差不多都被洋鬼子搞光了,那里要打下产业基础恐怕就不太容易了。”

  “这个倒真是个问题啊。”

  陈柯望了地图一眼。北美大陆被白人开发得太早,当地土著基本上已经快死绝了,而且部落分散。要不然,欧洲也不会大量填充黑奴过去开发了。

  吴方泊望了陈柯一眼,说道:“郡主,臣有一个想法。”

  “哦,你说。”

  吴方泊说道:“听闻司徒鹤和李翔羽光复了崇明。臣的意思,可以由此为贸易点,从日本还有朝鲜易购年轻女孩,送到北美给当地开拓团的战士们先安家立业。”

  陈柯想了想,说道:“这方法不错。日本和朝鲜,人种和咱们一样,比南洋土著更好用!那就花点钱粮,只要能买到人一切都好说。不能苦了咱们建设兵团的战士。”

  吴方泊又说道:“郡主,臣有句话不知道当讲不当讲。但是这还是关系到北美的事业拓展。”

  陈柯似乎猜到了什么,说道:“有什么就说。”

  吴方泊说道:“郡主,自古领土的扩张,都是一个民族的男人征服另一个民族的女人。郡主不让华人和其他民族通婚,无非是怕海外领土归属的问题。”

  陈柯并没有否认:“不错。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万一后代和咱们长得不像,我怕他们会有想法。”

  吴方泊说道:“但人口资源终归是有限的,特别是北美这样已经有人开拓的领土。只要郡主能够放宽一点政策,臣可以解决移民后娶妻生子的问题。”

  “你……你能解决?”

  陈柯打量了他一眼。

  吴方泊连忙笑了笑:“是有办法解决,不是臣自己解决。”

  陈柯叹了口气,说道:“那你说说看,是什么方法。你们是航海当事人,在这些事上肯定比我有实践经验。”

  眼见陈柯松了口,李西华连忙说道:“郡主,其实解决的方法很简单。臣当年随葡萄牙人一起出海,结识了波波里海的几位朋友,他们是专门做白奴贸易的。”

  “白……奴?”

  陈柯翻了翻眼睛,似乎在哪里听说过。

  李西华说道:“没错,就是白奴!波波里海的航海家,从欧洲抢来的人,卖到北非和美洲。以前价钱贵,大概二十磅可以买个女奴,现在可以买六到七个。他们每年都要贩卖几万甚至十几万的人口,臣的意思,就和葡萄牙人先把这门生意谈下来。当地有了女人,才好召集劳力过去移民,有了后代才能发展。等以后发展壮大了,像南澳那样大规模的正常移民,以咱们中国的人口数量,最多五六代混血的问题就不存在了……”

  陈柯看了李西华一眼,以前好像也听他说过。他怀疑李西华这个家伙在外面航海,是不是骑洋马上瘾了。

  好在陈柯现在的关注点不在这上面了。

  “二十磅,就是一百八十两白银!能买六个女奴,这算起来也不贵……这个年代的人好便宜啊,跟买螺子似的。”

  李西华笑道:“是啊,其实在美洲黑奴比白奴要卖得贵。”

  陈柯盘算了一下,发现除此之外也没别的办法了。就算他亲自出马,最多解决两三个光棍的问题。

  “也罢!老子每年还要向朝庭交纳四百万两的保护费,不如买点女奴解决一下咱们的人口问题。要不这样吧,白奴买回来放在本土消化,这里是咱们的地盘,比较好控制。夏威夷的土著女人就在当地消化,从东亚买来的女人,就往北美送!人种界限划分明确,才能保证领土的完整性。”

  “郡主的这个方法,的确不错。”

  李西华和吴方泊对种族隔离政策也表示赞同。

  中国北方男人比较硬,和白人女性结婚生育的后代显性基因不强。最多一两代就能混回来。

  加之在中国内地,文化和语言稳定,人口密度高。以后不会有人知道他们是否混过血。

  但在海外,一定要确保人种的纯洁性。不能几百年后给欧洲人做嫁衣裳。

  见陈柯对引进白奴的意见没有反对,李西华又说道:“郡主如果觉得此法可行,臣以为是否能够购买一些更小的女孩,女婴?把这些小孩买来交给正经人家收养,或者放在福利院抚养,长大后也能为咱们华人繁衍后代。要知道咱们国家人口基数太大,每年光买成年女性怕是不够用。”

  “这也能买得到?孩子是爹娘的心头肉,他们舍得卖?”

  陈柯点了枝烟,发现自己身边的人当真是神通广大。要矿能走私,要人也能走私。

  李西华笑道:“什么心头肉,无非是欢愉之后的附属品罢了。古今中外,每年溺死的婴儿,特别是女婴,绝对不比养大的姑娘少。只要郡主愿意,一袋粮食就能换回好几个。”

  陈柯听了大为意外:“这怎么说?咱们东亚是受孔老二毒害这可以理解,外国也这样?”

  李西华说道:“人的本性其实都是一样。比如东南亚那些佛教国家,对女性的迫害更为严重,至于欧洲嘛……他们有一句谚语:如果新出生的女儿死在了床上,那一定是母亲的被子盖得太暖。”

  说到这里,李西华叹了口气:“郡主,这都是等待您拯救的生灵啊!臣的意思,咱们应当尽量把这些婴孩救下来,让她们安稳长大,生儿育女,才不枉来过这个世界一回。”

  吴方泊似乎都被感动了,说道:“郡主,李兄说得在情在理啊。这绝对不是贩卖人口,这是人性的光辉!”

  陈柯也说道:“说得对,无论是信儒信佛还是信耶稣,咱们的出发点都是为了救赎!既然如此,你们就和巴巴里的朋友好好沟通,一定要把这项伟大的事业承担下来……阿门!”

  二人都重重点头,热泪盈眶。

  商定了开拓时期的人口安排,吴方泊又提出了第二个问题:“郡主,介于北美大陆实在太远。我们一年只能出航一次,能携带的人口和物资实在有限,是不是能想办法解决一下?”

  北美不比南澳。南澳距离中国比较近,而且沿途岛屿众多,补给较为充足。

  北美离中国要绕半个地球。如果不是有了蒸汽船,怕是根本到不了目的地。

  陈柯说道:“放心,这个问题造船厂正在着力解决。考虑到远洋舰队以后还要更新,所以像高州号,雷州号这样的大型战舰暂时不再生产,改做五千吨以上量级的运输船。”

  说着,他拿出造船厂的图纸。

  “如果不生产战舰,这种船是能批量生产的。五千吨的排水量,作为客轮一次能引渡一千多人,物资可以达到两千吨。由一队战舰率领,十艘轮船为一队,一次就可以引渡万人!对于设施有什么要求,你们可以再看看。”

  二人觉得这个构想不错,也接过图纸仔细看了起来。

  藩镇引渡移民,并不是贩卖奴隶,因此对于轮船的设施自然有周全的考虑。轮船上有食堂,有宿舍,还有简单的休闲场所,完全可以保障移民的身心健康。

  陈柯问道:“如今已经确定了航线,如果不是开发而是单纯的移民,往返应该可以快一点吧?”

  李西华说道:“这个自然。如果只是单纯的往返,大概三十到四十天就能到达北美的据点。只是这样做,会消耗大量的煤,毕竟航道和洋流不可能每时每刻都同步。”

  陈柯说道:“煤现在不是问题。南澳已经真正开发,处于上升期,那里的铁和煤质量比内地要高得多,而且极易开采,成本更低!咱们现在不缺资源,缺的只是时间。”

  南澳土地贫瘠,主要还是因为家里矿太多了。

  澳大利亚的铁煤贮藏接近世界总量四分之一,而且品质极高。像贵州无比稀罕的无烟煤,澳洲遍地都是。

  李西华保证道:“郡主放心,我们在北美的据点虽然只有一千多人,但保证能够立得住脚。以后舰队发展顺利,一个月就能引渡一万人,一年就是十万,很快就能变得繁荣。”

  陈柯边看着世界地图。

  边用手拍了拍,他说道:“你们知道吗,我有时真想从国内划几千万人口,直接剪切,然后粘贴过去!这美洲大陆也太远了,我现在才知道什么叫任重而道远哪。”

  不过陈柯并不会放弃。他一定要在北美拿下预计的领土,华夏复兴在此一搏。

  

第104回(3)
赎清全文阅读作者:让我随风而逝加入书架

  陈柯安排好藩镇在战后的事宜,不觉就过去数月。

  到了年末,藩镇上下已经开始准备筹备下一个五年计划。虽然科技上暂时没有重大突破,但中原的光复需要做规划性建设,这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规划的第一项重点内容,就是铁路的修建。西安到汉中,成都一线,成都到荆州,武昌一线,武昌经汉口至郑县一线,再就是郑县到西安。

  规划的第二项重点内容,是通讯设备的落实。藩镇的邮电事业蒸蒸日上,普通百姓都能互相写信,但电话和传呼设备并没有完全普及。

  如今先发地区的百姓受教育程度日高,通讯需求也在增加。陈柯还是决定先从腾越等地区试行,铺设公共电话网,同时增加基站的数量和覆盖范围。

  介于现在的电话交换机上限是九百台,今后会大量增加交换台服务站和传呼服务站。这也能为更多的女性提供就业岗位,增加社会的整体财富。

  这类工作并不需要太高的专业技能,基本上小学毕业就能胜任。女性就业岗位的增加,对于社会进步有着极大的意义,能让女性开始摆脱对男性的依附关系。

  陈柯本身也是支持女权运动的,但并不支持田园女拳。权利和义务必须均等,这是社会良性发展的前提。

  规划的第三项重点内容,是试行训政制度的推进。如今云南和贵州两省已经完成了试行训政,各州府县的席员都是当地普选,与当地政府对接。

  因为过渡平稳,训政的推行很顺利。四川和广西的老百姓呼声同样很高。所以下一步,政府将让这两个省份的重点城市继续试行,然后逐步引导各州府县训政的推进。

  对科技的创新,陈柯一直是大刀阔斧,让大家敢想敢试。但制度的引导一直都很谨慎。宁愿保守也不激进,对当地人民受教育程度,经济发展状况,官员的选派也是反复斟酌。

  在引导川桂进行训政的同时,云贵两省将从试行训政步入训政期。逐步完成省级议政院的建立。

  省级席员由各州县席员选举,总人数依然是三百人,根据各地的情况分派席位。省级席员必须受过高等教育,能真正代表社会各阶层的利益。

  第四项规划,就是海外领土的扩展。

  如今的南澳已经进入了发展的快速期,藩镇政府没有继续动员,但移民人数依然在增加。南澳人口已接近千万,且移民风潮依然火爆。

  但其他的地方,比如伊里安岛和新西兰几乎就没有增加移民。人口依然只有二三十万,更有向南澳回流的趋势。

  更别说北美,现在只有几千人。大多还是政治觉悟高的建设兵团的军人,这就形成了马太效应。

  对这种情况,陈柯也没有切实的解决办法,因为这是自然规律。他能做的只有尽量调节,比如让李西华他们在外面买女人,吸引光棍猛男先去传宗接代。

  “还有半个世纪就到七年战争了。这五十年是最关键的五十年,希望能有个好结果吧。”

  时间一晃到了年底。

  眼看到了“母后”的七十寿诞,于是陈柯做好准备,带上使团上北亰给太后祝寿。

  如今陈柯再上亰,当真是无比方便。从郑县北上渡过黄河,就已经是直隶,距离顺天府也就是半个月的路程。

  陈柯也一如既往的低调。

  没有开煤气车,也没有带许多警卫。身上穿的也是大清和硕公主的朝服。

  陈柯一直在猥琐发育,哪怕发育了之后依然猥琐。因此他的工业化,对中国,对世界政治格局并没有什么影响。

  照例在北亰小住了一日,陈柯便进宫拜见了三十年没有再见面的太后。

  ……

  “儿臣参见太后!今逢太后万寿圣典,儿臣恭祝太后福寿绵长,永享仙福。”

  慈宁宫内,陈柯一脸喜庆的给太后叩头。哪怕是认的义母,太后总归是他在这个世界上的亲人。

  太后已经变得苍老了。不论是真是假,她的确已经是年逾七旬的老人。

  看见陈柯之后,她同样流露出欣喜的神色,说道:“快过来,让我看看!咱们俩娘儿可是几十年没见面了。”

  说完之后,太监拉开珠帘,让陈柯进了内殿。陈柯也走到太后的身边,坐在了她的暖榻边。

  看见陈柯,太后几乎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阿珂,这么多年不见,你怎么都不见老啊?”

  陈柯笑道:“因为儿臣心态好!”

  太后叹了口气,突然一把将陈柯抱在怀里,之后嚎啕大哭起来。陈柯愣了一下,之后也轻轻抱住了太后。

  建宁公主在康熙四十三年就郁郁而终了。

  太后作为她的母亲,至死都不能表露什么。如今终于找到了一个情绪宣泄口。

  宫女太监们见状,也识趣的退了出去。

  太后哭了许久,这才放开陈柯。

  用手帕擦了擦红肿的眼睛,她有些解脱地说道:“阿珂,还好有你这么个女儿。你能来真好!”

  陈柯说道:“太后,建宁如果知道真相,她会体谅您的。对了,双双现在过得怎么样?”

  太后抽泣了两下,说道:“双双嫁给了奉国将军葛尔图,如今在关外。虎头继任了镇国公,在扎萨克蒙古任都统,我希望他们这辈子都不要再进关了。”

  陈柯点了点头,站起来环顾了周围一眼。

  三十多年过去了,这里的情形几乎还和当年一样。这就是农业时代千百年如一日的生活。

  太后说道:“阿珂,你这些年做得很好,我都想不到你能够有这样的成就!只可惜皇上对你防得太狠,始终不愿意封你一个王爵,这个我也没有办法。”

  陈柯说道:“太后放心。只要我的寿命比他长,王爵是肯定能册封的。皇上并非是对爵位吝惜,他是要让后继之君稳定登基后的形势,皇阿哥们多会封王,我应该也能封个王。”

  太后说道:“你倒是看得明白。不过为了防止他们又耍诈,我觉得还是要以蒙古王公的名义赐你点东西。”

  说着,太后拿出一封懿旨。

  陈柯连忙跪下,接了过来。

  太后说道:“都是自己人,不用这么客气!”

  陈柯则是说道:“国家法统不能轻慢!我尊您是太后,你认我的公主,这样事情才好办嘛。”

  太后叹了口气:“建宁有你这么听话就好了。”

  陈柯笑了笑,之后翻开了懿旨。

  原来太后趁自己七十寿诞,册封陈柯为固伦公主。同时以扎萨克蒙古王公的名义,向康熙请赏四团龙补服。

  这多少有些耍赖的味道,但康熙也同意了。懿旨的满文上有上书房的印鉴和皇帝的朱批。

  黄马褂和四团龙服是不能穿戴的。但陈柯现在的待遇已经达到了郡王,只要有机会就能随时上位。

  “阿珂,你能比皇上活得长!今天看见你,我终于肯定了,只可惜我可能看不到你封王的那天。”

  陈柯说道:“太后您放心,以后中华能够复兴,您就是最大的幕后英雄。只是您这位英雄,不能受人膜拜,但也比我遗臭万年要好。”

  太后又叹了口气,说道:“担当生前事,何计身后名。不过国家大统,始终还是在朝庭,你这次说是为我庆寿,多少也得讨好一下皇上和诸位阿哥。”

  陈柯笑道:“太后放心!我这些年别的没学会,尽学会拍马屁了。”

  几天后。

  康熙在德寿殿会请东西各国使节,大办宴会,载哥载舞。场面极尽热闹。

  大殿周围,文武百官,王公贝勒,各国使节也都祝酒献礼。康熙也难得过了一个舒心的新年。

  席间,太后对康熙说道:“皇上,阿珂这孩子准备为衰家亲自献舞助兴,也为皇上助兴。”

  “哦?难得她有这份孝心!”

  康熙陡然来了点精神。

  当年赵王为秦王鼓瑟,如今藩镇郡主为皇帝献舞。这是当着天下人的面给康熙挣脸面。

  很快,朝鲜使臣的歌舞队表演完毕。

  陈柯依然穿着大清公主的打扮,同时还带了文工团的两个女高中生一起来到了舞台上。

  “阿珂参见皇上,参见太后!今日正逢太后万寿庆典,儿臣为太后献上一支歌舞,极乐净土。祝皇上和太后万年吉祥,大清盛世,永享极乐!”

  陈柯这一露面,那些皇阿哥们眼睛都直了不少。

  看见现在的陈柯,康熙的心里颇有些五味杂陈。因为他已经老了,但陈柯依然年轻漂亮,和当年考封的时候一样。

  很快,音乐就响了起来。陈柯和两个女高中生在舞台上跳起了宅舞,让那些士大夫们都是一片轰动。

  古代人似乎没见过这样开放的表演。

  士大夫们很多都摇头否定,不过眼珠子却一直盯着舞台。边否定边使劲的看。

  因为陈柯身边的两个女高中生穿的是改良过的旗袍。

  这种旗袍开衩高,而且不着长裤。宅舞一跳起来,让士大夫们一个个都现了原型。

  如果问陈柯这种废宅有什么本事?跳极乐净土应该算是其中一项,而且颇有造诣。

  他不仅能跳,而且还能唱,最重要的是还能放得开。直看得康熙大帝龙颜大悦。

  作为陈圆圆的女儿,陈柯的歌喉自然得到了充分的遗传。加之现在武功高强,跳起舞来更加得心应手,唱歌的声音能传到大殿的每个角落。

  陈柯的这首歌唱的不是日语,而是满语。同为通古斯语系,这首歌唱起来倒格外顺口。

  这让胤禛旁边的一个小阿哥,都忍不住指着舞台说道:“阿玛,小姐姐撩我!”

  气得胤禛一巴掌拍在他脑袋上:“她能当你奶奶了!”

  不过嘴上这么说,胤禛还是巴巴的往台上瞧。

  那些皇子阿哥们也都使劲的看。朝庭的官员,还有国外的使臣也看得乐此不疲,一个劲的点头。

  一位幕府使臣更是击节赞叹:“哟西!”

  只有和陈柯一同上亰的几个藩镇官员,都用手捂着自己的眼睛。毕竟是他们“主子”,如此丢人现眼多少有些难堪。

  “唉,郡主为了藩镇大业,当真是豁出去了!”

  

第105回 丰碑巨刻书元宰 碧海红尘问老僧
赎清全文阅读作者:让我随风而逝加入书架

  “诏曰:求治在亲民之吏端重循良,求贤在报国之臣精忠至公。教忠励资,敬之忱聿,隆褒奨。扎萨克多罗贝勒博尔济吉特氏,乃平西图汗之女,褆躬淳厚,垂训端严。业可开先式榖,乃宣猷之本,泽堪启後,贻谋裕作政之方。兹以册封为多罗郡王,望卿克承忠良之风,嘉兹报政,用慰显扬之志,畀以殊荣。大清雍正元年正月十六。钦此!”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西元一七一五年尾,大清康熙五十四年。康熙皇帝驾崩,终年六十二岁。

  康熙比陈柯了解的去世早。这可能和陈柯有相当的关系,但陈柯并没有喜形于色。

  次年初,三十八岁的皇四子胤禛在畅春园继承大统。是为雍正皇帝。

  雍正即位之后,当即派钦差图里琛到河南郑州宣读圣旨。陈柯终于被册封为郡王。

  新皇登基之后,许多皇子阿哥都封了王。还有一些藩镇的首领也都沾了光。

  当然也有人不稀罕,比如青海的萝卜藏丹增。

  康熙一死,青海和硕特当即举起反旗,自封为可汗。公然挑战国家法统的权威性。

  陈柯刚回昆明,郭壮图就带来了和硕特造返的消息。

  “郡主,萝卜藏丹增送来书信,说愿意和平西图汗共举大事!事成之后,和硕特与扎萨克共分天下,尊郡主为扎萨克大汗,管理汉地。他们当外藩大汗,管理塞外。”

  陈柯一阵无语:“霸气外露,找死。”

  回头对郭壮图说道:“不要理会他们的来信,同时让各大媒体,报刊马上发表社论。对这种公然分裂国家主权,影响民族团结的行为,表示严正抗议,强烈谴责。”

  郭壮图倒是早有所料:“臣弟明白。”

  之后又问道:“郡主既然反对和硕特的谋返,是不是向朝庭请旨,出兵剿灭?”

  陈柯做了个手势,让他和自己一同坐下。

  说道:“我知道大家的意思。前段时间马宝向藩镇发来电报,说宁夏的王吉贞有意归附,这的确是一举收复西北的机遇。但是这其中的运营还需要一个过程。”

  郭壮图微微思索了一下,说道:“郡主是说,还是需要让朝庭先收复青藏?”

  陈柯说道:“是啊。满清是少数民族政权,对其他少数民族有天生的共融性。这种事情,必须让大清先啃这一口,只要青藏归附大清,以后就算政权交替都好办了。”

  郭壮图想了想,的确是这么回事。中国历朝历代,也只有满清真正开始统辖青藏。

  “但西北的事情……”

  陈柯笑道:“西北打仗,打的还是钱粮。如今王吉贞在宁夏,且不说那里是不是塞上江南,起码是西北的粮道所在。我上个折子,把岁币作为军需要粮饷往宁夏送,先保住王吉贞的提督大印,朝庭为了平叛多少要顾及点情面的。”

  二人正聊着。只见王敔,黄正谊,梅以燕等一干老臣也进了小会议室。

  陈柯的会议室摆放了一圈包料沙发,可以随时开坐谈会。风格越来越现代了。

  众人坐下后,王敔便说道:“郡主,恭喜荣升郡王,如今咱们藩镇的名份终于正了。云贵两省的训政也是成果喜人,郡主的工作轻松一点了吧?”

  陈柯点头道:“是啊,如今云贵两省已经真正训政,初步完成了自治。这和大家多年的努力分不开呀,这人能够自律,家业就能兴旺。地方懂得自治,国家才能高效运作嘛。”

  经过近四十年的努力,云南和贵州两省终于进入了训政期。

  现在,地方州县的席员完全由当地百姓普选,任期两年。这样做的好处,就是百姓可以尽量少做弹劾,对于不称职的席员直接不再投票。

  于是,对于立法草案的制定,修改,时间也缩减为一年。草案制定一年后,上交到省级行政单位试行。

  省级席员则是由地方席员推选出来,任期四年,同时试行法案的制定,修改时长也是两年。由此试行法案已不需要陈柯批复,由当地巡抚批复。

  他以后只需要批复云贵两省的正式法案。

  如果各省都能做到高效自治,身为藩镇领导的陈柯就终于解放了。君主只保留最高的裁决权,行政,立法和司法由各部门管理,封建专制完全转型为君主立宪。

  “可惜,现在只有两个省真正自治成功。四川和广西的各州县,这五年只是普及了民选,要像云贵一样自治恐怕还需要一段时间。我真想把自己的思想塞进那些人的脑子里啊。”

  陈柯翻了翻工作报告,忍不住又点了枝烟。

  王敔说道:“四川和广西解放较晚,现在能顺利完成民选席员,与各州县衙门对接,已经很不错了。云贵两省的社会中坚,如今都是八零后和九零后,教育普及度高,四川和广西要稍逊一点。不过这两省的基层教育,是从九零后到零零后开始的,再过个五到十年应该是可以训政的。”

  说着,他给陈柯递了份报纸。

  “不过现在信息畅通,湖北,河南和关中的不少人听说了选举的事情。当地百姓似乎也有这方面的要求,说想自己选派席员代政府立法行权。”

  “扯淡!”

  陈柯只大致扫了报纸一眼,就扔到了一边。

  “字儿认得清吗,就搞选举?他们知道什么叫选举!我十八岁开始在腾越创业,创到五十八岁才弄完了两个省。他们才解放几年就想玩儿这个?我断定,这肯定是一些人躲在暗处煽阴风点鬼火,想制造社会矛盾!”

  大家都点了点头,深以为然。对于那些在议会上打架的场面,他们见过太多了。

  说到这里,陈柯对郭壮图说道:“向这三省的督抚打个招呼,军政期必须二十年不变!谁想选举,就让他们自己去北亰请愿,到雍正皇帝那儿选举去。”

  郭壮图无语:“那还不得乐死他们。”

  和内地比起来,没有历史包袱的海外领地反而发展得更顺利。像南澳的新腾,如今也建立了大学,但当地就没有人闹着要训政,日子照样过得很舒服。

  “其实从政是个苦差事,每天累得半死不活。那些认为当官就是享福的人,就证明脑子里还残留着封建专制的毒瘤!必须把他们耗老耗死,才能推行新政。”

  之后,陈柯又和大家交流了解一下这次五年计划的工作成果。因为地方越来越大,他很难逐一视察,好在有这些老臣能代他去各地指导工作。

  经王敔他们调查汇报,这次的五年计划成果不错。首先中原的基层组织工作全面落实。

  陕西的汉中,关中已整合耕地二十二万四千七百七十六顷,去年产粮五百二十六万吨。

  河南整合耕地一百零三万七百四十六顷,去年产粮三千六百五十万吨。

  中原地区已经普及小学教育。湖北各州县开始普及中学教育,武昌,荆州和襄阳正在筹建大学。

  光凭这几点,陈柯就真正在中原扎下了根。加上宣传队的思想政治工作,老百姓对他拥护得不得了。

  然后,预定的四条铁路已经全线通车。如今中原到藩镇的交通得到解决,开始带动经济发展。

  至于适合发展什么产业,就由当地的政府因地治宜。在科技没有重大突破之前,陈柯不想浪费产业基础,只发展相关的基础建设就足够了。

  “如今先帝大行,我需要出海办一些事情。南澳的主权已经宣定下来了,但其他地方多少还是要走个形式。”

  郭壮图说道:“听李西华说,北美那地方很远吧?郡主一定要当心身体,切勿过度操劳。”

  陈柯笑道:“放心,我自幼打熬得好筋骨。海上颠簸几个月,问题不大,一定要把自古以来的说法落实下去。”

  宣誓领土主权的事情刻不容缓。

  如今大清朝庭新皇登基,又和萝卜藏丹增咬上了。陈柯得好事快办,多吃多占。

  安排好藩镇的事情,他即刻前往廉州。和李西华,吴方泊一同出海。

  ……

  元月底,廉州府海港上已经涌满了各地人群。

  其中有很多人,是自发想去南澳移民的。这些人都携家带口,拖着大包小包,希望能奔个好前景。

  官方安排到南澳乘坐的,是一艘艘两千吨级的蚊式轮船。

  南澳人口已超过千万,但依然持续着移民的浪潮。藩镇完全不用号召,不少人仍争相前往。

  而另一边,则是被动员移民到北美的人。因为是远洋航行,所以官方安排的是五千吨级的大船。

  藩镇这次的五年计划,科技含量没有大的提升。所以奉行的是“量不够,数来凑”。

  廉州造船厂的规模扩大了好几倍,而且造船厂的数量也增加了好几个。

  因为量不够,这些年只新增了一艘高州级军舰,叫做“南宁号”。其余新制的都是一个模式的渡船,这就是数来凑。

  这种远洋渡轮现今已有十艘,其中有四艘是廉州造船厂打造,另外六艘出自南澳的亰州造船厂。

  “如今咱们的移民终于有了一定规模了啊。”

  陈柯登上南宁号,看着满载着光棍猛男的渡轮。心中的担子也终于放下了一半。

  远洋渡轮修建得很完备,属于铁包木的巨型蚊船。因为是流水量产,所以造价也不高,每艘成本约二百万圆,和老式的军舰差不多。

  渡轮船长一百二十米,宽十七米,吃水六米半。排水量五千零五十吨,平均航速十二节。

  船体主舱分有三层,外沿是走廊。每艘配有工作人员八十名,一次性最大载客量达一千一百五十人。船上人流涌动,远远望去好像铁皮打造的宿舍。

  渡轮经过几年运营,设施也越来越完备,还分为了甲乙丙丁等不同的舱位。从单人舱,到家庭舱,再到筒舱,生活设施一应俱全,能最大限度保证移民的生活。

  于是这种大型渡轮,被叫做“远洋号”。分为一到十号。这十艘船,就是一万多光棍猛男。

  最早动员的猛男,是中原地区的人。如河南,陕西及周围地方,一召集就是成千上万的猛男。

  之后这些人动员完了,就是以崇明州府为据点,动员江浙地区。主要是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等地。

  经济越发达的地方,贫富差距越大,娶不上老婆的猛男也就越多。只要承诺能娶上老婆,一动员就能扯上一大片。

  藩镇给他们安排了女人,因此他们不远万里也要传宗接代。哪怕基因并不怎么优秀。

  另一方面,藩镇还动员了基层干部一同出海。

  如公社社长,生产队队长,大到知乡知镇,知县知府。还有巡警,民兵,军队一应俱全。

  

首页565758596061626364656667 下一页 末页
扫码
作者让我随风而逝所写的《赎清》为转载作品,赎清最新章节由网友发布,找书苑提供赎清全文阅读。
①如果您发现本小说赎清最新章节,而找书苑没有更新,请联系我们更新,您的热心是对网站最大的支持。
②书友如发现赎清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③本小说赎清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找书苑的立场无关。
④如果您对赎清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邮件给管理员,我们将第一时间作出相应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