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找书苑 > 武侠仙侠小说 > 赎清最新章节 > 赎清全文阅读
选择背景颜色: 选择字体: 选择字体大小:
第100回(2)
赎清全文阅读作者:让我随风而逝加入书架

  索额图回亰之后,时节已经入秋。

  大灾之后的淮北逐渐恢复秩序。但因粮食欠收,房屋损毁,依然有大量贫民涌向陈柯的藩镇。

  藩镇的地理位置也太好了,各个省份的人都能找到机会往里面钻。

  这一回,朝庭就真的是睁只眼闭只眼了。毕竟再到入冬,安置缺衣少食的贫民是很严重的负担。

  朝庭甚至还有着看热闹的心思。就是等陈柯的藩镇最后养不活贫民,最后发生民变崩溃。

  但陈柯的藩镇就像一个无底洞。无论多少人涌进来,都能消化干净,简直难以琢磨。

  因为他们不知道,南澳大陆的人口从黄河决堤到重阳。不到半年,人口就增加到了六百万。

  一边是物资不足,一边是生产过剩。陈柯就像是电话机上的滑动变阻器,让供给和需求互相均衡。

  而重阳之后,朝庭再也顾及不到藩镇的事。因为追查国库欠款的事情越来越急。

  于是在索额图的引荐之下,不少走投无路的人悄悄来到藩镇,找陈柯借钱还债。

  这些人大多是当初从龙满清的老臣。

  他们年事已高,但因为种种原因欠下了巨额债务。有的欠下几万两,有的十几万两,有的达几十万两。

  其中还有一位身份极高的老者,是当今太子的老师王掞。他要替太子借银五十万两。

  陈柯也按索额图提供的名单,打开藩库把钱借给了他们。前后左右又是三百万两。

  于是到了年关,四皇子胤禛再次作为钦差大臣。来到湖北向陈柯宣读上谕。

  这次追缴国库欠款的差事,依然是胤禛主办的。因为办差得力,如今已经被康熙升为了雍亲王。

  ……

  胤禛一进湖北巡府衙门,脸色就冷得可怕。就好像欠国库银子的不是那些贪官污吏,而是陈柯一样。

  他向陈柯伸手,威严地喝道:“拿来!”

  “是,是!”

  陈柯连忙屁颠屁颠捧着一叠借据,呈在了胤禛的手上:“四王爷请过目!”

  胤禛依然扳着一张脸,坐在正位上一张一张翻阅着借据。同时比对手上的一份欠款名单。

  确定没有问题之后,他抬手交给了自己的一名随从:“李卫,当面烧了!”

  “是!”

  随从马上搬来一个瓦盆,点上火。然后把借据一张张投进去,好像在烧钱纸。

  将借据一把火烧了个精光,胤禛的脸色这才缓和一点。

  之后他掏出一个小黄册子,说道:“上谕,吴珂听宣!”

  陈柯连忙跪出了一个宋江的姿势,应道:“臣吴珂,跪听宣读。”

  胤禛皱着眉,念道:“上谕!扎萨克多罗贝勒博尔济及特氏,公忠体国,赈灾捐纳,及朝庭之忧,解百姓危难。特赐赏戴双眼花翎,以示恩荣。钦此!”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陈柯又无比激动的山呼万岁。之后跪步向前,从胤禛手上接过了小黄册子。

  胤禛瞥了他一眼,说道:“起来吧?”

  “谢钦差大人!”

  陈柯这才爬了起来,勾着脖子站在一边。

  胤禛说道:“这件事情,到此为止。国库欠银关系着朝庭脸面,你不要因为有些微功,就到处宣扬!若是今后听到什么风言风雨,本王第一个饶不了你。”

  “是是是!钦差大人放心,臣一定守口如瓶,把这件事情烂在肚子里。”

  陈柯点头哈腰。

  之后试探性的问道:“臣已备了薄酒。不知四王爷可否赏光,略饮一杯?”

  胤禛依然是那副高冷的模样:“不必了,你自己慢慢吃吧!”

  说完之后,带着随从就出了门。

  高显辰看着胤禛离去,忍不住又说道:“他怎么总是拉着个脸,咱得罪他了吗?”

  要知道现在到了过年,冷面王早就不营业了。

  陈柯笑道:“如今阿哥们都已经成年。满朝文武夹在他们父子中间,每天肯定过得很痛苦啊。”

  众人都点了点头,深以为然。

  终于解决了湖北的事情,陈柯也和大家告辞。回到昆明好好过了个年。

  如今云贵两省半数州县,基本上都顺利完成了训政事宜。各地席员都是当地百姓选举出来的了。

  后发的四川,广西两省。其中也选定了有高等学府的成都,重庆,宁远,南宁试行训政。

  廉州府原属广东省,和昆明等州府是一同训政的。目前属于特别行政区域。

  另外大的项目,武昌长江大桥已经建成了一半。成都到青藏的公路也建成了一半。

  过年之后,临近春耕时节。中原地区向藩镇的逃民也逐渐趋于平和,日子总算恢复了正常。

  逃民绝大部分都被送到了南澳。如今南澳的人口已经接近八百万,真正是有体量的海外领地了。

  但大清的生产并未受到影响。毕竟逃民大多是挣扎在温饱线上的人,有产业的人不会当逃民。

  可以说,陈柯是把清史稿上那些原本“饥,民相食”,“冬,饿馁于野”的人救活了而已。

  总体来说,陈柯的事业真正有了体系,可以放任其发展了。

  但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到了一个瓶颈阶段。石油化工没有重大突破,无法再进行下一个五年计划。

  目前能做的事情,就是把现有技术先运用成熟起来。比如军器的枪管,炮管慢慢改为不锈钢制。

  然后就是把通讯设备发展普及,做到即时通讯。

  再一个,就是派遣前哨海军,前往北美大陆。这也是陈柯最后的一项举措,直到现在才有了足够的实力。

  ……

  “郑克爽终于搬迁到吕宋岛了,不容易啊!”

  得到这个消息,陈柯不知道是该哭还是该笑。

  直到现在,台湾终于有二十多万军民,跟随郑克爽搬迁到了吕宋。简直能把人急死。

  要知道陈柯现在已经往南洋搬迁了近千万移民,还是蛮荒开发。但作为老朋友他也不好说什么。

  反正现在又创造了一个新的历史事件,那就是继郑成功收复台湾之后半个世纪,郑克爽收复吕宋。促进了民族融合。

  陈柯知道在这个世界,以后的教科书肯定得这么写。

  而郑克爽搬迁到吕宋之后,受到了当地华人的热情拥戴,这就是延平郡王光环的好处了。

  于是在当地,延平王府有近八十万的华人臣民。西班牙人果然没说什么,当地土著也只当没看见。

  如今按照条约,台湾就交付给陈柯代管了。所有权归郑氏,五十年不变,使用权归陈柯,相当于给郑氏当佃户。

  交纳的租金,就从郑氏贷款里面慢慢抵扣。

  “台湾如今还有多少本岛人口?”

  廉州府,陈柯正在观看从台湾到北美的地图。

  吴宝宇说道:“大约还有十多万人。”

  陈柯说道:“眼下即将春耕。咱们马上安排人手,过去接管政权,组织发展。不愿意跟郑氏搬迁的,大多是脑筋清楚,想好好过日子的人,管理起来问题应该不会很大。”

  吴宝宇说道:“臣已经安排妥当了,廉州如今也是训政大府,人手干部都不缺。最多一两年,就能让当地丰衣足食,成为我们外出远洋的起点站。”

  陈柯点头道:“如果有机会,从藩镇也引渡一些移民过去。十几万太少了,至少要多十倍的人口!只要台湾发展起来,咱们登陆北美的计划就能真正实行了。”

  说着,陈柯指了指地图上的箭头。

  “看到了吗?这是北太平洋暖流,它和季风是重合的,而暖流的起始点就在台湾东部海域。咱们的蒸汽船从台湾出发到达俄勒岗地区,大概要用两到三个月,这是很漫长的旅程,需要真正从海洋学院毕业的军人才能完成。”

  吴宝宇点了点头。

  “然后顺北美西岸的墨西哥寒流南下,最后在北回归线以南就能找到太平洋暖流。这里同时也是信风带,和太平洋暖流完全重合,所以回来的海程虽然远,但耗时应该是差不多的。考虑到季节和补给,一年大概能来回一趟。”

  李西华笑道:“当初要是知道洋流和信风,我也不用那么辛苦了。”

  陈柯看了李西华一眼,说道:“老李,虽然你有远洋的经验,但我还是要叮嘱一句。万事小心,因为这不仅关系到你自己的性命,更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的未来!你一定要慎之又慎,你肩负的是我们是否能够复兴的希望。”

  李西华如今也是年近六旬,满脸沧桑的老人了。看着他夹杂着白丝的须发,陈柯当真感慨人无再少年。

  李西华说道:“郡主放心,我是知道事情轻重的人。没到必要的时候,我不会惹事,也知道什么叫猥琐发育!以咱们现在的铁甲船队,洋人暂时耐何不了我们。等咱们真正建立了据点,把北美变成了南澳,再嚣张不迟。”

  陈柯拍了拍他的胳膊,说道:“拜托了。”

  几天后,一行人来到了港口码头。

  码头上停靠有两支远洋船队。一队是由新腾号带领,十艘近海蚊船舰队,主将李翔羽。

  李翔羽是李西华的儿子。他大概和胤禛差不多年纪,同样是一脸冷冰冰。

  但他的冷,并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看谁都不顺眼的冷。而是心中的执着和热情,让人面目坚毅。

  李翔羽这次,是带领人马去接管台湾。

  而另一支舰队,是由高州号带领,十艘铁甲船舰队。主将李西华,副将吴方泊。

  他们将要作为前哨,探知遥远的北美大陆。

  陈柯要遏制邪恶的根源。让中华民族真正复兴,让世界人民脱离帝国主义的魔爪。

  “勇士们,你们即将踏上光荣的征程。你们每一个人,都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希望,每一个人身后,都有无数热忱的同胞期盼着你们的胜利!世界留给我们中国人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让我们在自己有限的生命中,为我们的民族开创无限的未来!”

  陈柯如今对着的麦克风,是无线广播。每艘船上都装载着巨大的扩音喇叭,将士们无不听得清清楚楚。

  “还记得我们的使命吗?”

  铁甲舰上,将士们也齐声高呼:“复兴中华!”

  “复兴中华!……复兴中华!……复兴中华!……”

  如今,海军将士都是正归的士官和军官。他们学习过近现代知识,是受过院校专业培养的海军。

  这些人可不是只知道传宗接代的低等猛男。他们是被洗过恼,服过役,真正的远洋狂热分子。

  最重要的,是这个世界的中国人并不畏惧洋人。因为他们没有代际创伤,没有失掉民族自信力,这一点是陈柯自己都不具备的。

  正是这些同胞们给陈柯树立了必胜的信念,而不是陈柯成就他们。

  “好,我等待你们凯旋的身姿!”

  “出发!”

  随着陈柯一声令下,舰队乘风破浪,驶向大海。军港上也奏起雄壮的军乐,为勇士们践行。

  

第100回(3)
赎清全文阅读作者:让我随风而逝加入书架

  养心殿内。

  康熙正靠在暖炕之上,翻阅着手上的奏折。

  他已经是五十五岁的老人了。虽然白发不是很多,但也不复当年的英武风貌。

  胤禛恭敬的站在暖炕的旁边。边低着头,边不着痕迹的观察着康熙的一举一动。

  终于,康熙放下奏折,连同眼镜也一起摘了下来。放在了桌上。

  他说道:“胤禛哪,你的这个想法,朕很多年前就有过。只是想办蛮务,恐怕并不容易。”

  胤禛连忙说道:“父皇所虑,自然是顾全周到。但我大清入关六十年,藩镇依然未曾归附。儿臣是怕长此以往,有亏父皇圣德。”

  说着,康熙已经坐了起来,脚垂到了炕下。胤禛连忙跪了过去,给父亲穿鞋。

  康熙只说道:“老四啊,这又不是上朝?汉人的那些虚礼就免了,咱爷们儿说的是自家话。”

  胤禛连忙应道:“是,谢皇阿玛!”

  穿好了鞋,康熙站了起来。

  走到房边,扶住一口大瓷缸。说道:“朕知道你是个谨慎人,肯定派人到藩镇去看过了。要是没有把握,也不会和朕说这个事儿。”

  胤禛连忙转过身,对着康熙的方向说道:“皇阿玛说得很是,儿臣的确派了几个奴才混进了藩镇。他们在当地的书店里买到了一些图文样本,工匠们或许能用得着。”

  说着,他从身上拿出几本书呈了上来。

  康熙慢慢的踱到胤禛的身边,并没有接。只是翻了几页瞧了瞧,脸上的表情不喜不悲。

  之后他放下了书页,重新背起了手。慢慢的踱到了房子的另一边:“胤禛啊,你看得懂吗?”

  胤禛双手托着书,只得回答:“回皇阿玛,儿臣不擅长这些。”

  康熙笑道:“放桌上吧?举着怪累的。朕告诉你,朕倒是能看懂一些,但若是真做肯定也是做不来的。任何一门学问都有他们的门道,隔行如隔山哪。”

  胤禛这才敢把书放下来,说道:“皇阿玛居然懂得这些奇门秘术,儿臣惶恐之极,惭愧之极。”

  康熙摆了摆手:“不说这些。我之所以没有兴办蛮务,一是当年没有想到藩镇的蛮务做起来,能有这样大的动静!二来,朕不能不防着那些南蛮子蠢蠢欲动啊。”

  胤禛没再说话了。

  因为他知道,这才是康熙最担心的事情。

  康熙用手抚着桌案,悠然地说道:“我大清入主中原,六十年。如今旗丁只有一百多万,汉人呢?少说有一万万。兴办蛮务由谁办,比怎么办得先考虑进来。”

  胤禛这才开口:“儿臣的意思,如今朝庭正在整顿吏治,其中就有整顿旗务。汉人种地,旗人兴蛮务。如此分工明确,又缓解了旗务,不知皇阿玛以为如何?”

  康熙叹了口气,说道:“朕当年,也是有这样的打算。只是兴办蛮务,首先得懂蛮务,有了机器他们得会用。但是让旗人办这些差事,不是件容易的事啊!”

  胤禛听了,连忙跪下请旨:“儿臣愿替皇阿玛分忧!”

  谁都看得出来,康熙到了晚年,已经没有了年轻时的锐气。他不想得罪汉人,也不想得罪旗人,想当完人。

  因此胤禛这一请旨,康熙大为动容。点头道:“好,果然还有一个能替朕分忧的好儿子!你先起来。”

  胤禛起来后,康熙请示他一同坐下。因道:“你说说看,这个蛮务你打算怎么个办法?”

  胤禛说道:“儿臣的意思,还是引进一些蛮器。像康熙二十九年,皇阿玛从藩镇引进了一批造枪用的蛮器。我大清官员揣摩之后便能够仿造,如今已经能自制出燧发后膛火枪。这证明只要是人,蛮务都是能学得会的。”

  康熙说道:“如今在锦州管理军械所的……”

  胤禛小心翼翼地说道:“是儿臣府上的家生奴才,年羹尧的兄弟,年希尧。”

  康熙恍然大悟:“原来是他!就是那个,懂得明暗透视,画工笔出神入化的……”

  胤禛听他这样一说,明显是挺欣赏这个人。

  连忙应道:“是,正是此人!年希尧不光经义策论颇有见地,对于这些器物也深有钻研。那些蛮器已经一一被他降伏,为我大清所用。”

  康熙的神色和悦了许多,说道:“讲下去!”

  胤禛继续说道:“皇阿玛刚才说过,有了蛮器还得会用。儿臣想,让那些旗人到藩镇的学堂去,学点蛮物手段回来。我们有了蛮器,又有了人,必然就能将蛮务办起来!如此又解决了旗丁生计问题,可谓是一举多得。”

  康熙听着,觉得果真挺在条理。

  或许他原先就是这么想的,但一直没有打算。如今胤禛也这么说,倒是有种英雄所见略同的感受。

  他问道:“藩镇的学堂,怕是和南书房一样属于机密吧?”

  胤禛说道:“并不。儿臣的奴才说,当地的学堂遍地都是,小孩子上学不收钱,还管饭!学完后只要通过考试,就能到更高的学堂学习蛮务。”

  “不收钱,还管饭。”

  康熙重复了一下这六个字,忍不住笑了笑。

  “钱从哪儿来?”

  胤禛有些尴尬:“这个……儿臣的奴才倒没说过。想来狗儿这孩子向来油嘴惯了,道听途说也未可知。”

  康熙说道:“那就这样。咱们先派个人,再和那个吴珂说说,让她献点儿蛮物,什么枪啊,炮啊,蛮器,铁船啊。她要是肯,朕就赏她……赏她……”

  说着,他努力的挥了挥手。

  “朕就赏她戴三眼花翎!”

  胤禛点了点头。

  但他还是问道:“她要是不肯呢?”

  康熙说道:“那就照你说的,咱们安排一些旗丁,混到藩镇里去学堂学习。无非多花几年功夫,等东西学到手了,咱们自己造!这些人还能带徒弟呢,咱们也开个蛮务学堂。”

  胤禛说道:“皇阿玛圣明!”

  一个多月以后。

  还是养心殿,胤禛正跪在康熙面前。

  看着他的样子,康熙早就预料到了什么:“怎么,她不肯献出蛮器?”

  胤禛一脸义愤地说道:“父皇,儿臣有负圣恩,还请父皇治罪。”

  康熙说道:“唉,先说清楚怎么回事。她怎么说的?”

  胤禛说道:“回父皇,吴珂说去年赈灾济民,藩镇闹了亏空。现在指着蛮器镇守西南诸国,暂不能献。”

  康熙喘了口气,说道:“她说得,倒也不是耍无赖。去年黄河大水,又是赈灾,又是追讨国库欠银,藩镇先后捐纳了五百万两银子。这相当于我大清国岁入的一两成了,闹个亏空很正常。”

  说着,他又问道:“你看藩镇百姓过得如何?”

  胤禛一脸愤愤然:“儿臣只到了武昌府。那里的百姓一个个丰衣足食,根本没有闹亏空的样子!”

  康熙说道:“她怎么讲?”

  说着抬了抬手,胤禛也随之站了起来。

  胤禛说道:“她居然说,是因为我这个钦差到了,故意装门面。说这关系到朝庭体统。”

  “憨态可憎,倒也诚实。”

  康熙靠在了床垫上,胤禛连忙过去帮他扶正了靠枕。

  见康熙又说道:“那就从旗丁中,选派些机灵的后生,到藩镇学堂去。学成了本事,回来报效朝庭。”

  “是!”

  又是一个多月过去。

  依然是在养心殿,康熙看着跪在面前的雍正。说道:“怎么着,没有人愿意去?”

  胤禛战战兢兢地说道:“回父皇,儿臣有亏职守。在旗营里张布榜文月余,竟无一旗丁愿意去藩镇上学。”

  康熙不解:“怎么会呢,他们不想着报效国家吗?”

  胤禛不敢抬头,只得说道:“据说,旗丁们都在练习弓马射艺。没有人愿意学蛮子的学问。”

  康熙啧了啧嘴,也不好辩驳。

  “那就,报名请赏!愿意去的,朝庭每人补助八百两银子,毕竟出远门是要花销的。学成之后,论才封赏。”

  “儿臣领命。”

  又是一个多月过去。

  “父皇,终于凑齐十个人了!儿臣即将就让他们出发,赶往藩镇!”

  “好,要悄悄过去学。不要让藩镇察觉,也不要让那些汉臣知道,毕竟这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

  “是!”

  ……

  “什么,到我的学堂来上学?”

  陈柯正在院子里把玩着一把新步枪,眼睛望了一眼院门外面站的一溜小男孩。

  新手枪的枪管已经是换成了不锈枪管,保养更方便,重量也更轻。武器再次升级换代。

  吴宝宇说道:“是的,这是郑氏王府送来的学生。大多都是官家子弟,其中还有郑克爽的孙子,郑忠和郑信。有刘国轩的后人,是延平王妃托我带过来的。”

  陈柯把步枪随手一扔,让身后的护卫拿走了。

  他慢慢踱着步子,说道:“老吴,他们可能对我的教育体制有点误会。以为这里开小灶,江湖师傅卖艺哪?我问你,你儿子,老郭的儿子,还有老夏的儿子,是怎么上的学?”

  吴宝宇正色道:“和普通人家小孩一样,每天上学放学,实习,服兵役!芳泊这孩子在学校都不敢说我是他爹,要不然大嘴巴子招呼他。”

  陈柯笑道:“这就是了。以后咱们藩镇教育越来越普及,阶级流动性更大。普通人可能鱼跃龙门,达官贵人的子弟也有可能变成平民!当官不再凭身份了。”

  吴宝宇当然明白陈柯的意思。

  只说道:“郡主放心,这些孩子送来的时候,臣弟都和延平王他们说过了。除了有管家和老妈子在这里招呼,其他的地方和逃民一样。成与不成,看他们自己的造化。”

  “那就行,我不喜欢强迫别人学习。”

  陈柯吁了口气,吴宝宇也向他告了辞。之后叫来一个老头的一个老婆子,带着那些孩子出去了。

  陈柯也重新从护卫手上拿过那把新枪,用四倍距的瞄准镜向着院子里瞅了一圈。

  现在正值年中,新一届的小学就要开学了,这群孩子正好赶得上。不过学得怎么样他不能保证。

  就像手上的这把枪一样。

  这是一把狙击枪。如今的步枪有效射程在三百米左右,这把枪可以打到五百米。

  狙击枪本身是不存在单独制作的。流水加工数万把枪,有几率出现一把精度极高的枪。

  这种枪就成了狙击枪。

  也就是说,专门制作几万把狙击枪,最后能用的依旧只有一两把。其余的全是废品。

  正如藩镇每年有上百万的小孩步入学堂,但最后能读完大学的不到一千人。

  参加工作后能在行政方面有大的作为,或者摘取科技果实的就那么几个。

  人才是不能量产的。

  哪怕陈柯知道核电站更好,但藩镇依然在用煤。

  当然陈柯也不能对老朋友过分轻视。

  或许郑克爽这孙子能造出大伊万呢?

  他回头对护卫说道:“和底下的人说一下,巡防的时候注意照看着点儿。万一出了事,不好交代啊!”

  毕竟台湾主权还在交接,郑克爽想趁机占点便宜是不可避免的。

  “是!”

  

第101回 更无鱼腹捐躯地 况有龙涎泛海槎
赎清全文阅读作者:让我随风而逝加入书架

  夏末秋初。

  一群年轻的八旗子弟自北而来,混进了襄阳城。

  他们是奉四王爷密令,潜入当地学堂偷师的。

  襄阳如今是藩镇的北方屏障,同时也是南北人口流动的交汇口。各地商旅,流民络绎不绝。

  经过大战后六年多的建设,襄阳早已恢复了繁华。高大的城墙已经修复,衣着挺拔的战士正在巡逻站岗。

  城内的基础建设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就像当年的云贵那样,很多地方都能看到搭起的脚手架。

  不过作为中洲地带,此地原本就人口稠密。因此基建归化起来过程也更繁杂。

  很多老式建筑,都在修旧如旧。新起的建筑很多还没有落成,整座府城看起来就像个大工地。

  因此无论是钦差大臣,还是如今的这些旗人。看到襄阳府并没有什么惊艳的感觉。

  好在这里人口众多,不下五十万。街市上倒挺热闹。

  “嗬,这襄阳城还真繁华的?”

  “啥啊,依老子看也就那样。”

  “哥儿几个,别太引人注目了。咱们可是来办正经事的。”

  这十来个旗人,都是十几二十岁年纪。平日里游手好闲,提笼遛鸟,如今接差事大多是混点生活费。

  当地有很多人已经不留大清发式了,好在也有留的。

  加之原本就有不少从河南过来的商客。因此偶尔来几个北方人倒也不太稀奇,没什么人注意。

  而且这些旗人运气不错,这个当口正赶上新学期开学。

  藩镇如今师资力量强大,湖北基本上已经普及了小学学堂。今年刚刚在襄阳,武昌,荆州三地开设了中学。

  看着正在排队报名的孩子,领头的旗人青年上前问了一个管事模样的人。

  “请问先生,我们是河南过来求学的。请问想学造船,是在哪个学堂报名?”

  管事的老师倒挺热情,也很负责:“哦,原来是外乡过来的!是这样,我们藩镇学校很多,科目不胜枚举。但无论是上哪个学校,首先都得在小学毕业,通过考试才能上。”

  旗人们互相看了一眼,说道:“我们直接交银子给学堂,能去读书吗?”

  老师打量了他们一眼,又听了他们的口音,似乎猜到了什么。

  说道:“我们藩镇的学校,只要能够通过考试,都是能就读的。如今中学刚刚开学,除了顺利升学进入的,也有考试就读的。诸位可以去试试。”

  “多谢。”

  领头的旗人青年也算有礼貌,临走时还不忘赏了一小锭银子。

  老师看了看巴掌上的这锭银子,忍不住摇头笑了笑。

  很快,旗人们就打听到了新开张的襄阳中学。来这里报名入学的,也大多是十几岁的少年男女。

  “哟,这学校还挺气派。”

  新落成的襄阳中学自然也是兴亚式建筑。无论是教学楼还是宿舍,都显得高大挺拔,极有气势。

  在陈柯的藩镇,小升中并经过实习的,中学学费全免,还包食宿。自考进来的就得交学费,自付食宿。

  旗人们倒不差银子,打听了一下之后决定参加考试。

  可这不考还好,一考他们的脑袋都大了。

  首先考试过程相当繁琐,他们要办准考证。

  想办准考证就得办临时身份证。需要办临时身份证就得办暂住证,要办暂住证就得有单位证明。

  他们是过来“经商”的,没有正式工作。于是只得先盘了个小店装成生意人,然后找当地州府开证明。

  结果一问州府衙门,更是一个脑袋变两个大。

  大清的州府,就只有一个知府衙门。

  陈柯的藩镇倒好,府城下面划了区,区政府相当于县处。区下面还有街道,相当于乡科。街道下面还有居民委员会,相当于村自治委员会。

  最后管理他们盘下的那个小店的,是当地街道派出所。

  证明开好后,又是照相,又是报籍贯,姓名。如此一通折腾,就是大半个月。

  最后这群旗人拿到自己的身份证,暂住证,准考证,都是心累身也累。忍不住一连通的抱怨。

  当然他们不会理解,十多天就能办完这么多证件。实际上是非常高的办事效率了。

  也有让他们称奇的地方。首先就是证件上的画像,果真和他们本人一模一样。

  “这地方,透着邪性!”

  来到襄阳这么多天,他们一开始没有感到惊艳。但晚上那耀眼的灯光就让他们差点失眠。

  之后在办事,逛街的过程中,他们更是看到了多如牛毛的新鲜事物。简直形容不出来。

  每个城区的供销社,是他们最喜欢去的地方。他们也学着其他外地人那样,把银子存进合作社,换了当地的钱,买了好些个稀奇玩意儿。

  藩镇的“银票”印制漂亮,找兑方便,花着顺手。当地贸易之繁华,一点都不亚于亰城。

  他们每人都带了上千两银子,存在当地就是一万圆。这也是大财主了,三转一响随便挑。

  他们突然觉得,蛮子的生活居然过得挺不错。

  好在领头的旗人还算稳重,没有忘记他们的使命。

  “嘿,哥儿几个!别忘了咱们是来干什么的,主子还在亰城等着回答呢。”

  ……

  立秋这天上午,旗人们来到了襄阳中学准备参加考试。

  他们原本以为这里考试,也是像考封,或者科举那样。骑马,射箭,然后写篇策论。

  结果这里的考试,是一大群学生拿着准考证。通过检查之后各自进入教室考场,做卷子。

  参加考试的人很多,旗人们被分到了不同的考场。

  考试纪律更是严格,试卷是军队的战士押送来的。考试开始之后,战士们还扛着枪守在教室门口。

  不过旗人们也见过大场面,见怪不怪。

  “咱们亰里的科举考封也不比这差!有这场面,证明学堂是教真东西的。”

  但试卷一发到手上,他们终于傻眼了:小升中的试卷,对古人来说也是天书。

  不说算术方面的选择题,填空题,应用题。

  就是语文方面。那些汉语拼音,近现代词汇,不是从头学起,和看外文没什么区别。

  “你们这是故意刁难!”

  一个胖子忍不住扔下毛笔,大声怒喝!他从小在北亰城里养尊处优,哪里受过这种鸟气。

  一同参加考试的外地人也都望了过来。

  监考老师过来严肃地说道:“这是考场,请注意纪律!”

  “不就是上个学吗?老子给银子还不成,考什么试!”

  胖子从怀里掏出一锭大银子,放在了桌上。脸上流露出高高在上的神气。

  原本这些旗人到藩镇来卧底,有领头的管着。十多天比较收敛,没闹出什么事。

  结果考试的时候一分开,终于有人坐不住了。

  监考老师也愤怒了:“居然当场行贿考官,破坏组织纪律?来人,给我拿下!”

  门外的战士一听召唤,马上冲进来一枪托,就把这个胖子砸翻在地。之后押走了。

  “继续考试!”

  监考老师望了其他学生一眼,众人都赶紧埋下脑袋做卷子。

  胖子被押往衙门的途中,忍不住大吼大叫。

  “放开我!你们这些南蛮子,居然敢抓本大爷!……你们知道我是谁吗?我的额娘是镇国公的县主,我是上三旗的爷!……我要把你们满门抄斩!……”

  可惜押送他的战士一脸冷冰冰,根本不理会。学校,街上也有不少人围观,指指点点。

  考场出事,这可不是一般的案子。很快就闹到了襄阳府衙门,知府都被惊动了。

  “姚大人,您看这事……”

  如今的襄阳知府名叫姚俊。

  他是最早几期腾越大学毕业的新干部,之前在四川石棉县任知县。政绩卓著。

  湖北光复后,受命就任襄阳知府。

  执政期间姚俊更加展现了相当的行政能力。任命六年多,品级已是从三品,典型的高职低配。

  “要不请示一下巡府衙门?毕竟是旗人的事,闹不好藩镇和朝庭的关系不好处理。”

  律政方面虽是由府察使负责,但这次的事情有些不一样。大家还是在一起讨论了一下。

  这群官员虽然都不到四十岁,却并不显得轻浮。反而各方面都考虑得很周到。

  姚知府想了想,说道:“这种事情,就不用惊动上峰了吧?要不养咱们这些人干什么。就是郡主她老人家遇上这事,恐怕也不会当面和朝庭翻脸的。”

  府察使点了点头,“那就判他们一个伪造身份,谤辱朝庭。把他们遣回河南,交给当地衙门送到亰城如何?这种擦庇股的事情,就让康熙自己去搞。”

  姚知府思索了一会儿,说道:“对,就这么办!”

  ……

  “丢人,丢人!你们还有脸回来!”

  一个月后,北亰雍王府。

  院子里,胤禛看着地板上跪着的这一排面如死灰的年轻人。气得暴跳如雷!

  胤禛的心情非常不好。

  中秋刚过完,宫里就出了天大的事。

  他们这些皇子陪康熙跸驻热河巡幸。结果太子居然“造返”,被康熙给废了。

  本来太子被废,胤禛在畏惧之余,多少还是有些窃喜的。作为皇子,每个人多少会有那么点想法。

  但自古天威难测,偏偏这个时候出了这种事。胤禛生怕康熙一个不好,连他一起撸掉。

  “穆香阿,你说!你平时不是挺稳重的一个人吗,怎么出了亰就原型皆露了?你以前的样子都是装出来的吗,啊?居然闹人家的考场,你简直不知道丑字怎么写!”

  胤禛的声音越来越高,脸都气得红肿了起来。

  “我原本的打算,就是派你们过去打探打探!能进去就学,进不去再想办法,这也没什么。至于那里的学堂要考试,这也没什么!哪个学堂不考试?”

  “你们倒好,考试通不过,还砸人家的考场!这让天下汉人怎么看咱们旗人,又让藩镇的南蛮子怎么看咱们旗人?丢人,简直丢人丢到姥姥家了!”

  穆香阿跪在那里,当真有些欲哭无泪。

  他是个老实人,平时的确稳重,也挺忠心。这次南下他一直管着身边的人,在襄阳没出一丁点事。

  要知道旗人在外省能安纪守法,这算得上是奇迹了。

  砸考场的真不是他。

  但胤禛只是背着手在院子里走来走去,大家都知道这件事情很麻烦。虽然表面上没发生什么。

  但朝庭的面子丢大了。

  堂堂满洲贵胄,居然乔装混进比汉人更低等的“蛮子学堂”。想偷学“蛮术”。

  这还不算。

  考试通不过,居然闹考场!要知道中华礼仪之邦,最忌讳的就是科举闹事。

  满洲人入关后,一直试图表现得文明一些。特别是康熙,对汉人文化极力推崇。

  结果旗人在蛮子的考场撒泼,被蛮子抓了。

  蛮子还顾及朝庭脸面,说他们“伪造身份”不是旗人。悄悄送到河南南阳府,大事化小。

  可这种事情哪能瞒得住?胤禛已经感觉到,那些汉大臣正在看朝庭的笑话。

  “奴才有罪,任凭四爷发落!……”

  穆香阿已经泪留满面。他当然知道事情的严重性,哪怕主子把他杀了也挽不回朝庭的颜面。

  但胤禛看了这些人一眼,却没有在盛怒之下做出冲动的事情。毕竟这些都是“家里的”。

  “穆香阿,有亏职守。你的差事暂时不要当了,罚去瞻银一年,回家闭门思过!其余的人,罚去瞻银三个月,也回去闭门思过,好好想一想为什么罚你们!”

  “多谢四爷开恩!……”

  众人连连磕头。

  胤禛是一个刻薄的人,但他刻薄不寡恩。而刻薄不寡恩又只对满洲旗人和家养奴才而已。

  

第101回(2)
赎清全文阅读作者:让我随风而逝加入书架

  十月初,紫禁城乾清宫。

  康熙高坐在龙位之上,旁边的秀墩上已经没有了人。那个位置原本是太子坐的。

  入秋之后,北方的天气已经转寒。加之朝局变动,不少大臣都有些微微发抖。

  康熙说道:“这段日子,藩镇那边出了一些传言。说咱们大清朝庭,居然派了探子到藩镇,企图偷学他们的蛮术!笑话,我大清尊的是孔孟之道,行的是中原礼仪,国重如山,用得着学南蛮子的东西吗?”

  不少汉大臣悄悄望了他一眼。

  康熙果然有一手。不光亲自“辟谣”,还把大清和汉臣,士大夫们绑在了一起。共同鄙视南蛮子。

  于是不少人应道:“皇上圣明!”

  康熙哼了一声,之后说道:“把他们带上殿来。”

  话传了下去,侍卫们就押着一群只穿着便服的人上了殿。

  众臣看时,当先的两人就是太子和大阿哥胤是。

  然后是太子家的索额图,大阿哥家的明珠。以及和他们有牵连的大小官员。

  这让不少人的腿抖得更狠了。

  太子和大阿哥他们家把持朝政几十年,结果康熙巡幸一把全撸了。

  康熙慢慢站了起来,语重心长地说道:“当朝大学士,统共有五位,朕不得不罢免四位;六部尚书,朕不得不罢免三位。看看这七个人吧,哪个不是两鬓斑白,哪个不是朝廷的栋梁,哪个不是朕的儿女亲家?他们烂了,朕心要碎了。祖宗把江山交到朕的手里,却搞成了这个样子,朕是痛心疾首。”

  他慢慢走下金阶,声音也越来越高亢:“朕有罪于国家,愧对祖宗,愧对天地,朕恨不得自己罢免了自己!还有你们,虽然各个冠冕堂皇站在干岸上,你们,就那么干净吗?朕知道,你们有的人比这七个人更腐败!”

  说着,康熙恶狠狠的指了指地上跪着这群人。

  “朕劝你们一句,都把自己的心肺肠子翻出来,晒一晒,洗一洗,拾掇拾掇!朕现在是越来越清楚了,大清的心头之患不在外边,而是在朝廷。就是在这乾清宫,就在朕的骨肉皇子和大臣们当中!”

  康熙越来越说越激动,额头上都绽起了青筋。

  “咱们这烂一点,大清国就烂一片!你们要是全烂了,大清各地就会揭竿而起,让咱们死无葬身之地呀!想想吧,崇祯皇帝朱由检,吊死在煤山上才几年呢?忘啦!那棵老歪脖子树还站在皇宫后边,天天地盯着你们哪!”

  “皇上!……”

  群臣们赶紧哭了出来。实在哭不出来的,又急又怕,眼泪也就下来了,毫不含糊。

  康熙长长吁了一口气,声音也平和了不少。他慢慢夺上了金阶,重新坐回了龙椅当中。

  “朕已经三天三夜没有合眼了,老想着和大伙儿说些什么,可是话总得有个头哇,想来想去只有四个字——这四个字,说说容易阿,身体力行又何其难?”

  众臣抬起头,望向了龙椅后面冉冉升起的牌匾。

  康熙说道:“这四个字,朕是从心里刨出来的,从血海里挖出来的。记着,从今日起,此殿改为正大光明殿!好好看看,你们都抬起头来好好看看,想想自己。”

  说着,他重新起身,快步离开了大殿。临行时,用手指了指文武大臣,扔下了一句话。

  “给朕看半个时辰!”

  ……

  “康熙居然派人到咱们藩镇偷学技术,结果因为闹考场被打发回家了?”

  昆明,平西王府办公室。

  听到这个消息,陈柯差点没笑死。

  郭壮图也笑道:“大概就是这么回事。朝庭一直让咱们献宝,郡主也一直没搭理。结果他们坐不住,想来偷学,不想那些旗人实在太不争气了。”

  陈柯说道:“这个姚俊,处理事情倒挺在行。一下赌住了朝庭的嘴,让他们自己进了死胡同。”

  满清要进入工业化是很困难的,这不光是技术问题。

  作为少数民族政权,他们必须推崇汉化。以证明自己的法统,是中华正塑。

  但中华正塑,对于“蛮务”本身也不推崇。结果这样一来,就形成了近代化的悖论。

  你是中华正统,就不能搞奇技吟巧。

  你搞奇技吟巧,就是蛮夷,汉人就会不服。

  更何况,工业化光有技术就是张皮。陈柯搞了这么多年,旧瓶装新酒,可谓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但本土光复的也才五个省,外加几个州府。

  就是这五个省,属于发源地的云贵两省还在试行训政。离真正的训政还差老大一截,更别说真正行宪了。

  “中国太大啦,康熙要是乱搞必然会天下大乱。他自己肯定也清楚这个道理,所以一直没有大的动作。朝庭还是维持现状比较好,我帮忙一点一点的光复。”

  康熙不是傻子。没有发展工业,除了缺少技术,肯定也感觉到了华夷之防的威胁。

  陈柯起身,又看了一眼墙上的地图。

  他之所以说把州府当成省来治理,就是因为中国的体量实在是恐怖。一省就相当于欧洲一国。

  一个省区想要转型,至少得一代人。所以中国要全面走上近代化道路,至少要一到两个世纪。

  但这个趋势是不可能扭转的。

  藩镇必胜,满清必败,这是历史发展的动向。并不由陈柯和康熙来左右。

  郭壮图说道:“倒是郑克爽送来的那些孩子,比旗人听话得多。如今已经到小学当旁听生去了,从头学起。”

  “哦?”

  这一点,陈柯倒是有些意外。

  郭壮图笑道:“郑克爽的孙子说,想在廉州学造船,当海师将军。结果吴大人狠狠的训斥了他一通,说:你想学造船,你知道造一艘铁甲船需要多少种矿业吗?需要多少位技术工人和工程师吗?需要多少部门和配套厂家吗?你知道海军将领要学多少知识,知道天文,地理,气候,数学方面的文化培训吗?张嘴就来当将军?国姓爷怎么有你这么个后人!”

  边说,郭壮图还学着吴宝宇的样子,倒颇为神似。

  陈柯说道:“郑克爽的孙子,没有耍脾气,真的去小学读书了?”

  郑克爽他们送来的小孩,年纪比那些旗人要小。但也都是十多岁的少年。

  让他们和零零后一起念小学,的确有些委屈。不过这也是为他们自己好。

  郭壮图点头道:“真的。他说,我要让你们看看,国姓爷的后人是什么样的。结果就去了。才半年,他已经从一年级旁听生,升到二年级了!”

  陈柯感慨地说道:“国姓爷的后人,基因都不差的。如今他们国破家亡,也该懂点事了!真能学出来,不定以后在吕宋也能闯出一片天地,不至于像现在这样苟延残喘。”

  郭壮图也深以为然。如果不是陈柯,延平王早被康熙连锅端了,哪能有现在的局面。

  他突然想起了什么:“对了,廉州方面发来电报,说李大人他们有消息了!郡主要不要去码头接一下。”

  陈柯目光一亮,“当然!他们第一次出行,而且是真正的远洋,如今不论是凯旋还是如何,我都得去迎接。咱们准备一下,去码头欢迎咱们的海军将士!”

  “明白。”

  ……

  中秋之后,天气转寒。

  藩镇的事业依然兴旺,基地屁每年都以五个百分点往上猛窜。陈柯的关注点也越来越高。

  到现在,四川和广西试行训政的成都,重庆,宁远和南宁,运行都很顺利。

  云贵两省经过近两年的努力,各州县基本上都进入了试行训政。离近现代体制的转型又进了一步。

  选举听起来容易,实际执行起来相当麻烦。特别是进入工业化后,人口流动大,选民要界定起来也相当繁琐。

  在年龄上,男十六岁以上,女十四岁以上都有选举权。

  在户口上,本地长驻人口,或者外地搬迁至此定居一年以上的,有选举权。

  在财产上,有正式工作,或者月收入在拾圆(一银或一石)以上。也就是能自食其利的,有选举权。

  在学历上,受过教育,能识字,听得懂人话,能正常交流的。有选举权。

  不要小看这一条。选民接受问话时,茅十八,柳大洪这种人肯定得被风纪委员淘汰。

  陈柯和各州县的风纪委员有相当的经验,因为在发展过程中被恶心过许多回。因此问卷调查总是能切中要害。

  比如风纪委员说:“昨天晚上突然降了温,冻死我了!我娘晚上盖了两床被子才暖和过来。”

  正常人会说:“老年人是应该注意保暖,但也不要盖太厚了。加层毯子比较好。”

  或者其他的内容聊天,闲话家常。

  不正常的人会说:“你这算什么,我家的被子比你多多了!你这算什么有钱?……”

  风纪委员:“啊这……”

  在总卷调查之后,这种事情一般都成了笑话,也有许多人不信。但不管你信不信,生活中的确有这种人。

  你说黄鹤楼,他扯龟山头。这种人肯定不能参加选举。

  然后在社会面貌上,无劣迹的良好人民自然有选举权。所以刑事犯罪有剥夺政治权利一说。

  总之,选民不是每个人都是,并非全民普选。

  想有政治权利,就得当个正常人。政府不可能让不正常的人选出一堆脑筋有问题的人当席员。

  或许那些人认为陈柯不正常,可惜这里是陈柯的地盘。他的地盘就得听他的。

  另外在席员上,现在的门槛还是高中。但是想成为候选人,肯定也要经过考试,成为候补席员。

  有了腾越等先发地区的成功经验,其他州县被带动起来还算顺利。如今各地政府都有了自己的议会。

  安排好了昆明的事情,时间一晃又到了年尾。陈柯也再次来到廉州,迎接远洋归来的战士们。

  

第101回(3)
赎清全文阅读作者:让我随风而逝加入书架

  廉州作为先发地区,又是藩镇唯一的港口,现在的发展可以称得上是日新月异了。

  七层半的南洋股票交易所,穹顶大厅内永远挤满了各色商人。星星一样的小灯在高墙上组成了各种数字。

  股票交易所从一开始是黑板报数。

  现在变成了即时的灯显数字。由六展条形小灯组成一个“日”字,就能显示零到九,从而组合成一串数目。

  大户们穿着类似于朝服的外式马甲,在交易所内有单独的会话厅。边打着电话,边看着股票的浮动。

  交易所的房顶上,还贮立着两座水缸般大小的基站。设备上密密麻麻的红色小灯,显露出一种原始科技的力量感。

  除了官家人,如今很多有钱有身份的人同样用起了传呼机。即时通讯让贸易成交量成几何总数上升。

  传呼业务,无线电报,广播企业,本身也是热门股份。

  现在的股票数目很多。除了藩镇各个官私合办,民办的工业,矿场,船厂,银行之外。海外领土的心海湖运河,南澳的银矿,都是涨势颇高的股份。

  也有人把股份投入到了还在成长中的伊里安岛橡胶园,还有人投入到了刚刚开始拓展的北美航运。

  每天,这里都有数百万两的白银,以及上亿圆的资金流转。几乎支撑起了藩镇经济总量的半边天。

  其实陈柯一开始也没想到,股票和证券交易市场能做到这么大。他只是想凑一点航海的本钱而已。

  “但愿股票不要崩盘了。”

  就目前来说,南澳还需要大量人口填补。就算发展到了顶点,还能向伊里安岛和新西兰二次移民。

  南洋的吕宋,港口国,渤泥国尚未真正开发。

  加上藩镇正准备开发美洲,从市场潜力来说股票崩盘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一切都处于原始阶段,连上升期都没到,想崩盘还不够资格。不过陈柯还是习惯性的说了一句。

  来到廉州军港,陈柯和藩镇的官员们一同静候在海边。

  造船厂依然在忙碌。除了制造和研发更好的大型战舰,船厂还要对诸多海船进行检修和维护。

  如今,留守的廉州号一百九十毫米巨炮,炮管也更换成了不锈钢管。这对它远洋大海又多了一分保障。

  各个配套厂家的设备,零件,工程师和技术工人们,也都通过铁路和汽运,频繁来往于船厂和内地。

  海运的股份,也为船厂连绵不断的输着血。因为股东们需要更好的船,去海外做成更大的生意。

  就像郭壮图对郑忠所说:你知道一艘船后面有多少人,多少工厂,多少股份支持吗?

  陈柯自己都不知道。

  他只是个引导者。真问他船是怎么造的,怎么出海,怎么赚钱?那就只能呵呵。

  ……

  因为有了无线电传输电报,因此远海舰队回归得非常准时。下午两点,高州号已经出现在了海平面上。

  高州号出海时,船队下辖十艘铁甲船。如今它带回来的只有八艘,这让陈柯的心里猛然一阵。

  不过在表面上,他还是不动声色。和文武大臣们一同迎上栈桥,向着舰队挥手。

  大舰靠港,港口落下吊桥。

  李西华和吴方泊一前一后,走过吊桥,上前向陈柯拱手:“郡主,臣等回来了!”

  “英雄凯旋,应当庆祝啊!来,先喝一杯?”

  陈柯连忙上前扶住李西华,又扶了一把吴方泊。身边的内侍也端过锦盒,上面盛了两尊酒。

  二人上前取过,一饮而尽。

  之后港口上的官员,将士都笑着呼喊起来,军舰的喇叭上也放起了海军军歌。

  放下酒杯,李西华不等陈柯发问,就说道:“郡主,我们顺利抵达了北美。因为找到了一片不错的土地,所以留下了一哨人马和两艘海船在那里,准备开发成据点。”

  陈柯的心里陡然放了下来。忍不住捅了他一拳:“你这个老李,吓死我了。”

  郭壮图说道:“郡主,将士们都累坏了。先给他们好好接风洗尘,咱们边吃边聊!”

  “好,走!”

  陈柯携过李西华和吴方泊的手,和众臣们一同走出军港。这才各自坐上了煤气机车回府城。

  府城的宴会大楼自然早就准备好了酒席,从将士到士兵都有席位。场面很是热烈。

  这次李西华他们回来,比以前的描述要细致得多。因为有了摄影技术,沿途留下了许多照片。

  照片上有各种地貌,森林,海岸,岛屿。还有头上插着白头鹰羽毛的土著人。

  “他们的官员,居然也戴花翎?”

  “啊……这只是装饰。”

  李西华无语。

  众臣自然也七嘴八舌地打听着北美的情况。要么好奇,要么新鲜,更多的还是日渐膨胀的野心。

  拓展了南澳那么大一片领土,他们的后代当官的几率大了很多。以后发展壮大,光是州县官员就要一堆。

  即便不当官,单是吃股份也是极大的收入。藩镇制度严格,官员不能直接经商,但不妨碍他们家亲戚入股。

  就连平西王府,现在也是南洋公司的股东。每年的赡养费基本上都买股票了,赚的股息比本金还要多。

  陈柯如今当真是藩镇独一无二的领袖。因为他到处分蛋糕,无论是官员还是百姓都爱死他了。

  “郡主万岁!……”

  席间,有官员喝大了,忍不住高喊了一句。

  陈柯连忙谦虚了一下:“千岁,千岁!万岁现在坐北亰呢。”说得大家都笑了起来。

  席间,李西华和吴方泊也仔细介绍着北美的情况。

  他们到达的,是北太平洋暖流尽头的俄勒冈地区。在十八世纪初,这里还没有被西方人涉足。

  北美西部,是狭长的沿海平原。往南的加利福尼亚,已经被西班牙人占领,目前暂不考虑。

  陈柯的想法,是先在俄勒冈地区立足。

  这里同属温海气候,而且土地比南澳要肥沃得多。如果开发起来少说可以养活大几百万人。

  然后向东扩展,也就是之后美国和加拿大的那条分界线。这是一条小麦带。

  小麦带面积很广,地形上呈葫芦型。

  小葫口地区在科迪瓦拉山和落基山脉之间,落基山脉以西是大芦底。这两片高原地带土壤肥沃,降水充沛,绝对不比华北平原要差,只是气候不同而已。

  而在小麦带的尽头,就是明尼苏打沼泽地区。这里适合种植稻谷和大豆,是天然的粮仓。没有被开发,是因为稻子和大豆乃中国特产。

  明尼苏达以东,就是苏必利尔湖。

  五大湖再以东,已经被西洋人占据了,但西部尚未开发。苏必利尔湖西部是巨大的铁矿区。

  想真正在新大陆立足,必然要有工业体系。而北美大陆的大型铁矿都在东部,只有苏必利尔铁矿区还有机会得到。

  打通这条线后,向北发展。此地和西伯利亚虽然同纬度,但气候截然不同。小麦带以北是牧场,再往北还能种土豆杂粮,还往北,那里有大量的煤和石油。

  占据哈得孙海以东,美加分界线以北的土地,就是最后的胜利。

  虽然彻底扫清殖民者最好,但这不现实。陈柯发展需要时间,欧洲也在发展,不会等着他来移民。

  而且在七年战争之前,只有这些土地尚未开发。

  陈柯也不希望华人同胞和白皮黑皮,拉丁裔混血,影响民族纯洁性。华夏血统不容玷污。

  “对了老李,你们留下的人马,目前在什么地方?”

  边和大家聊着今后的发展规划,陈柯又问了一下目前的情况。

  李西华说道:“就在郡主所说的温海沿岸,那里有一些深入内地的坝子。我们留下会种地的人在当地垦荒。此处物产丰富,光是打猎他们都能生存下来。”

  陈柯点了点头。

  但李西华又说道:“不过当地要发展成据点,少说得五到十年,而且这段时间想要增加移民非常困难。毕竟北美实在太远,中途需要一个中转站。”

  说着,他指了指酒桌上的地图。

  “郡主在这里标注了一个群岛,臣等也在途中发现了它!此地盛产檀香木,富庶异常,臣的意思是先占据这个地方。有了跳板,以后航海补给,移民就能事半功倍。”

  中国到北美的确很远,要绕过半个地球。这次只是前哨部队,人少,物资补给可以随船携带。

  但如果人多就不行了。这么多人上了岸,要吃要住,没有真正开发出来势必饿死。

  所以中途需要一个补给点。就像当初在南澳先开发出来的新腾一样,有了基本盘才能拓展。

  陈柯知道,李西华所指的地点就是夏威夷群岛:“不错,你考虑得很周到!那咱们就先着重开发这个群岛,把它变成一个小粮仓,然后再执行开发北美的事业。”

  李西华笑道:“那就得再组织一批猛男,过去开垦荒岛了!上面大约有几万土著,要消化掉很容易。只要先发展农林业,不出几年就能收获粮食,事情就有转机了。”

  “猛男啊……”

  陈柯想了想。

  藩镇及周边的猛男基本上都消化光了。大清其他地方倒是有猛男,可惜他的手够还不到那么远。

  “这件事情,咱们慢慢想办法解决。实在不行,可以先动员热血青年移民,再不济就发配囚犯。”

  李西华和郭壮图他们也赞成。毕竟要获取人口资源,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发动战争,再光复一两个省。

  不过打仗必须慎重,哪怕有必胜的把握,也不能轻易就打。必须要找到最合适的机会。

  郭壮图笑道:“发展事业,不是一朝一夕,也不是一年两年,咱们慢慢想撤!郡主还是按老规矩,给这岛取个名字吧?也算是宣誓主权。”

  “取名字啊?”

  陈柯啧了啧嘴,转动了一下被贵州茅台灌晕了的脑袋。

  “老李不是说,岛上有座山胜产檀香木么?那就叫它檀香山吧……”

  “嗯,好名字!”

  众臣马上应和起来,大有乾清宫的架势。

  这一应和,陈柯也来了精神:“咱们以前叫台湾,是叫虾夷对吧?这串岛这么远,像个虾子尾巴……”

  李西华马上会过神:“那就叫……虾尾夷?虾尾夷群岛?”

  “对,就叫夏威夷群岛!”

  陈柯马上拍了板,众臣又是一阵应和:“好!好名字,郡主果然博学多才,出口成章!……”

  “口出妙语,就能宣誓主权!……”

  “高,实在是高!……”

  已经须发苍白的陆高轩和胖头陀,也趁机凑热闹:“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大家伙儿一样,都是人杰,都长命两百岁!……”

  陈柯也忍不住哈哈大笑,被人拍马屁的感觉就是舒服。

  毕竟是航海大业英雄凯旋,偶尔放纵一下是应该的,也是必须的。不能冷落了将士们的成果。

  

首页555657585960616263646566 下一页 末页
扫码
作者让我随风而逝所写的《赎清》为转载作品,赎清最新章节由网友发布,找书苑提供赎清全文阅读。
①如果您发现本小说赎清最新章节,而找书苑没有更新,请联系我们更新,您的热心是对网站最大的支持。
②书友如发现赎清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③本小说赎清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找书苑的立场无关。
④如果您对赎清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邮件给管理员,我们将第一时间作出相应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