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找书苑 > 武侠仙侠小说 > 赎清最新章节 > 赎清全文阅读
选择背景颜色: 选择字体: 选择字体大小:
第82回 甲子差年皆庆历 永和1会尽清狂
赎清全文阅读作者:让我随风而逝加入书架

  深夜,平西王府的王宫内。陈柯的房间依然还亮着灯。

  陈柯翻阅着各个部门逞来的报告文件,一一批阅。哪些地方需要作修改的,用蓝笔标注上自己的意见。

  批阅好的文件,就投放到专门的柜隔子里。由专门负责的太监传发出去。

  云贵平西王府终于走上了立宪的道路,不过陈柯这个郡主的职权还是很大。他虽然无权制定法律,但法律条款需要经过他的签字同意才能生效。

  各地的法律草案,都是在生活,工作,贸易实践中一点点总结出来的。

  最早是由各地召开议会,就像当初在腾越的时候那样。由参加会议的席员们提出意见,形成草案。

  草案由当地行政部门审批过后,在当地试行。

  草案的试行过程一般为两年,试行过程中不断的修改完善,最后把各种案件,处理结果,以及地方官员的批示意见放在一起,交给省一级行政部门审批。

  审批过后,就成为准行立法文件,在整个省准行。这个过程一般又是两年。

  在此期间条款继续修改完善,汇纳各方意见。最后通过立法署审批后交付到平西王府的陈柯手上。

  陈柯审批通过,就成为全国性的法案。只是平西王府现在只辖两个省,所以“全国性”有很大折扣。

  从腾越议会建立到现在,已经过去七年。

  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各类民法,刑法,商法,官法,最后到宪法。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简单描述到精准确定,律法已经有一千多条。

  这是一个非常繁琐的过程。

  尽管律法经历了多年洗礼,立法署也反复审批过。陈柯依然会尽量把各类条文描述,相关案例阅览一遍,做到符合时代,符合地域,造福国家和百姓。

  人民赋予的权力,应该慎重对待。

  陈柯每签一次字,都代表着坏人少了一条路,好人多了一分保障,社会向前迈进了一步。

  遇到有不同意见的,他就用蓝批写下自己的意见。发回立法署重新审阅。

  今天审阅批核了几个文件后,他很快就在一条律例上发现了需要修改的地方。

  这是贵州某州府的递呈试行法案。

  内容是汉人和土人以前发生过的,因为文化,风俗产生的冲突。经当地官府调解之后,逐步达成了相关协定,最后在贵州全省试行。

  如今也交到了立法署。

  因满清入关之后,曾经发起过圈地运动,导致大量汉民失去土地。

  汉民离乡背景,不少人流落到荒蛮,被迫卖身为奴。当了土著的奴隶。

  比如贵州的安顺府下,就有土司部落,圈养了大量奴隶。

  土著奴隶叫黑骨头,汉奴叫白骨头。白骨头世代都是黑骨头的奴仆,生活悲惨,简直就是人间地狱。

  堂堂大汉子民,竟然沦落为土著奴隶的奴隶,这是时代的悲剧。

  但作为行政官员,凡事需要立法协商,缓和民族矛盾。而不是单纯的发泄情绪。

  陈柯准备批示些什么,但觉得这东西白纸黑字的写出来不太好。于是直接拨打了电话。

  “喂,贵州安顺府吗。我是陈柯……对,平西王府郡主,请找一下你们的方知府。”

  如今的电话交换机,现在已经再次升级,每台能够直接接通九十台电话。

  陈柯桌上的两部话机,一部连通王府和昆明府各机构,另一部能打遍云贵所有州府县的行政衙门。

  经过五年计划,云贵的州府基本上全是他的人。

  其中有陶潜这类正直勤恳的正选官员,也有应寄,卢一峰这样同样忠心,能干的西选官员。

  另外还有金铨等贡士出身,被提拔起来的新秀官员。甚至有李篦这种原本是乡绅,但同样有才学,捐顶之后从席员转职成为行政官员的人。

  很快,电话那一头响起了一个苍老的男声:“郡主吗?……臣方孝标叩见郡主!”

  陈柯说道:“好了好了,打个电话不用多礼。我只问一下,安顺府以前是不是草拟过一个法案,是有关于汉民和土人之间调解矛盾的内容?”

  方知府说道:“是,这是臣在四年前就拟定好的。前年交到巡抚衙门,上峰已经批示了。”

  陈柯说道:“老方啊,事实其实是这个样子的。有些话,不方便用方案描述出来,有关于民族问题我们最好不要太敏感。这个草案就在当地一直试行,一直修改最好。”

  方知府听不太懂,“郡主,难道这法案有问题?”

  陈柯啧了啧嘴,说道:“法案本身没问题,就是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你们安顺府开发较晚,当地土司现在还在搞自治,这是没办法的事。但腾越周边的土司,很多接受了新思想,变成开明绅士,开始归流了!这法案如果通过,我不是请他们再回去当土皇帝吗?”

  方知府恍然大悟,直道:“郡主,臣一时糊涂,还请郡主责罚!”

  陈柯说道:“这不存在什么责罚,只要沟通好就行。法案我这边不好直接驳回,所以只好越级行权,找到你这里了。你有空找巡抚说一句,把道理讲清楚,我也会和立法署的人说清楚,把法案送回去重审。”

  “臣明白了。”

  “好,这件事情咱们大家明白就好。先挂了,再见!”

  吐了口气,陈柯挂上了电话。

  虽然云贵开始慢慢开化了,但并没有完全开化,依然有许多残余。

  云贵现有五百万人口,其中汉人大概占三分之二,另外三分之一是当地土著。

  这个比例相当不小,土著足有一百多万。而且这些土著民族众多,风俗各异,管理起来相当麻烦。

  好在云贵开启工业化后,基层组织开始实现,带动土著开化的进程也越来越快。

  最好开化的是那些尚处于原始社会的小部落。

  基本上和当地农民一起办社,参加扫盲学习。一般过个两三年就能正常生产生活了。

  比较难的,是一些奴隶制的部落。

  有的土司比较开化,因为陈柯的政府保护私人财产。这些土司愿意交出权利,让自己的部落走向文明。

  当然有些土司不愿意开化,宁愿让部落受穷。反正他不饿。

  为避免民族矛盾,陈柯只能借习惯办事。开化的地区免除了徭役,不开化的地区就继续徭役,这样就能名正言顺的让那些奴隶出来做事。

  除了没工钱,这些人的吃穿住和以前相比,那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和正常人一起生活,一般过个两三年,奴隶也会逐渐觉醒,觉得自己也是个人,开始对奴隶主不满。

  这个时候,就能改土归流了。

  一般脑筋清醒的土司,会听从政府的引导,变成开明绅士。

  也有负隅顽抗的。

  陈柯会派出军队或警察。在当地群众的拥护下,帮助他们变成开明绅士。

  他还告诉大家:其实土著和汉人,许多年前就是一家人。只是一些人的祖先为了躲避战乱,逃到深山,因为生活条件的改变,许多代后形成了不同的风俗。仅此而已。

  政府尊重大家各自的风俗和生活,但引导大家文明开化,扫盲学习。增进民族融合。

  改土归流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这个过程恐怕要持续很多年,需要一代代的基层官员坚持。

  陈柯将这条文本放进不予批示的柜隔子里,微微想了想。之后重新伏案工作。

  又顺利批示了十几条案卷之后。

  他又发现了一条描述定义有误的律例:制造传播返动,吟秽,影涉内容的书刊。

  陈柯马上给予了明确的批复。

  “什么是返动,影涉?应把具体内容确定出来。哪些词语违禁,哪些内容违禁,是否合理,也应当有规定。且稽查对象,应为有组织,有预谋之集团。百姓偶尔发句牢骚,无具体罪犯动向,这不属于返动。”

  “另,吟秽是指什么?成年人之间恋爱,结婚,生子,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所谓的吟秽,是指对未成年人。只要把书刊内容分级,成年人看成年的书,小孩看幼年的书,就不存在传播吟秽之内容难以界定。”

  批复完后,陈柯拿起了一台电话机上的话筒,看了一眼墙上的号码。

  之后拨通了立法署的电话。

  “喂?我是陈柯,请问侍郎在吗?”

  很快,电话里传出声音:“郡主,您找我?”

  陈柯笑了笑,说道:“王老啊,刚才我犯了规……哈哈,是这样的。我越级找了安顺府的方孝标,准备否定一项立法。所以我先和你说一句,明天这份文件会发回到你们那里重审,你们退还给巡抚衙门就行了。”

  对方似乎能够理解陈柯的意图,只道:“臣明白了。”

  陈柯又拿起了手上的这份律例,说道:“还有啊,今天有关书刊文字类的立法文件我刚才也看过了。这类立法和其他立法有很大区别,因为它的弹性很大。因为中国自古以来对于立法的惯性,趋向予弹性,所以这不能怪立法官员。”

  侍郎似乎还不太肯定:“郡主,那您的意思是……”

  陈柯笑道:“我们国家讲究中庸嘛?喜欢和稀泥,得饶人处且饶人,这可以理解。但这样做,也会滋生司法的腐败。条款弹性越大,法官在判决过程中就越能加入更多的主观因素。同样一个案子,他判违法也行,判犯罪也行,这会造成司法不公正。”

  侍朗很快就反应过来:“臣明白了!就是说,呈报这类立法文件的官员,是有意制造法制漏洞?”

  陈柯并没有同意:“只能说是疏忽。我们不能怀疑他人发言的动机和主观意识,还有个人偏好。只看文字逻辑和条款内容,把疏漏的地方修改齐全,让司法审判过程中尽量不加入主观因素,按流程办事。”

  “臣明白了!”

  陈柯说道:“那好,我已经把批复内容复注在文件后面了,明天早上就会送到礼部衙门。”

  侍郎说道:“但是郡主,臣还有一点不太明白。您准备设立律师署,既然律法条呈已经越来越完善,法官照章办事就行了。为什么还要有辩护人呢?”

  陈柯笑道:“这个以后有空,我慢慢和大家解释。总体来说,司法的公正性不应该体现在寻找文字漏洞上,这是低级的行为。司法本身是人与人之间,对道德底线所形成的契约保障,它本身的还是教化育人,所以立法署设在了礼部……”

  “我希望中国人打官司,首先应该找律师,以契约衡量其行为准则,而不是去跑关系!当然现在一句两句说不清楚。天也不早了,你们先休息吧?有空咱们好好聊。”

  侍郎也笑道:“虽然不是很懂,但觉得很厉害的样子。郡主,您也早点休息,再见!”

  “再见。”

  陈柯挂了电话,微微吐出一口气。之后又开始审阅下一份文件。

  夜色越来越深了。

  陈柯批复通过的文件也越来越多,旁边的柜隔子里都快放满了。

  眼看时间已经快到十一点,他放下手中的文件和纸笔,将整理批阅完的文件分类放好。

  值夜的太监也进门,端来了理疗仪和热水。

  晚上十一点到一点,陈柯都要修养,练功,恢复精神和体力。每天中午,也会如此休养半个时辰。

  这已经成为了他的生活习惯。哪怕不可能每天过得都一样,只要能正常作息都会如此。

  有了这样的生活规律,陈柯一天就能当两天用。

  到了后半夜,太监端走了剩水,宫女又端来了洗脸水和漱口水。

  陈柯也重新睁开眼睛,刷牙洗脸,好像早上起床一样。又恢复了精神。

  宫女端上早饭,放在桌边。陈柯也重新坐回桌前,边吃饭边翻阅着另一堆文件。

  “今天的芋头汤做得不错!”

  边吃饭,他边称赞了一句。

  为了提高粮食产量,云贵补种过许多杂粮,还有杂稻。

  有的杂稻不好吃,一般作为工业原料,或者酿酒。不过陈柯发明了用芋头汤煮杂稻米,还有各式杂粮米线,加上下水荤菜,倒也可口。

  其实现在云贵的粮食产量,足够养活多几倍的人。

  但陈柯依然带头节俭,带头生产,用余粮扩大贸易,赚取本位金和外汇。把所有的力量,每一个人,每一粒米,都投入到发展建设中。

  这让过来收拾碗碟的宫女都忍不住动容。

  “主子,您好歹多吃点细粮吧?”

  陈柯笑了笑:“那东西吃多了,会得脚气病,严重的会得坏血症!我这才是最健康的。”

  说完后,他开启打字机,开始编写自己需要发文的内容。这通常是他后半夜的工作。

  煤气机动车建成投产,还有拖拉机场的投产,这又是一个大工程。

  另外,投产成功后,还要培养会使用的技术人员。由他们这些积极分子再次带动一次基层组织化。

  陈柯每天都有干不完的事,天亮后还要举行早会,下午照要见很多人。

  但是他毫不懈怠,已经坚持了八年。

  

第82回(2)
赎清全文阅读作者:让我随风而逝加入书架

  北亰,紫禁城。

  乾清宫内,康熙高坐在龙椅之上,文武大臣分立于两侧。显露出天朝上国的庄严气象。

  如今的大清,击退罗刹,扫平准戈尔。终于在三藩之挫中又重振国威,竖立了康熙大帝的绝对自信。

  朝礼之后,康熙微微开口,说道:“杭州将军韦小宝,因贪赃枉法,勾结叛党,被两江总督于成龙斩首。诸位臣工对此,有什么看法?”

  他的声音在大殿内微微回响,让众大臣面面相觑。

  康熙面无表情,谁也不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

  他眯着眼睛逐个扫过这些官员,似乎非常享受这种感觉,让人畏惧他的天威难测,唯恐说错一句话。

  终于,康熙问道:“索额图,你素来和韦小宝交好。你说说,这件事情有什么看法?”

  索额图的身体颤抖了一下,连忙出班跪下。

  只道:“回皇上!奴才以为,韦小宝赴任杭州,虽有过失,然勾结叛党一说难以定度。即便行为不检,也该交于宗人府发落。两江总督于成龙越级行权,恐有不当。”

  他说完后,康熙没有回答。这让索额图动也不敢动,只得伏跪在地,大气都不敢喘。

  康熙没有表态。

  只是少时之后,又问道:“明珠!于成龙任直隶巡抚的时候,与你多有政见不和。你对此事如何看待?”

  明珠连忙出班跪下,说道:“回皇上!奴才和于成龙虽有不和,然对国之尽忠乃是一脉。于成龙判斩韦小宝一案,合情理然不合于体制,还得酌情复察,方知其案中真由。”

  康熙依然没有表态。

  之后,他又问道:“周培公,你是兵部侍郎。你怎么看?”

  周培公出班跪下,拱手道:“回皇上!臣以为,杭州将军乃外放官员,若触犯家法,自然由宗人府发落。若触犯军法,理应由兵部尚书裁定。”

  康熙又问道:“若你是于成龙,韦小宝在你的手上触犯军法,你敢按律治罪吗?”

  他这样一说,满朝文武的心一下就敞亮起来。

  差点就准备说:“敢!”

  但周培公却拱手道:“臣……不敢。”

  康熙似乎正等着这三个字,陡然说道:“但于成龙敢!”

  说完之后,不少人心里又是一悬:暗自庆幸周培公反应快,更庆幸问的不是自己。

  果然康熙话音一落,大殿门开。只见大内侍卫用锦盘端进了杭州将军的甲胄。

  康熙用手指了指,说道:“让大家都看一看,都看看!这就是大清固伦额附,韦小宝的甲胄。他曾经为朕立下了汗马功劳,是朕的左膀右臂,但是呢?”

  说着,康熙站了起来,让群臣们赶紧都伏地跪下。

  大内侍卫也端着甲胄,给索额图,给明珠,给周培公。以及所有文武大臣的面前展览了一圈。

  康熙说道:“但是他现在侍宠而骄,腐败了,堕落了!他从那个为国争战的将军,变成了我大清的蛀虫!可惜呀,朕很伤心,不光是伤心曾经的功臣变成了巨贪,更伤心满朝文武居然没有一个人规劝他一句?”

  说着,他又指向了甲胄:“只有于成龙!敢言人之不敢言,敢为人之不敢为!为什么只有他?因为只有于成龙,心无所私,只有于成龙,他的心里只有朕,只有我大清!”

  “皇上……”

  在索额图,明珠,周培公的带领下,众臣都哭起来。康熙也重新坐回了龙椅上,流露出神伤的样子。

  最后,他摆了摆手,让侍卫托着锦盘下去了。众臣们也都站起来重新排好,不哭了。

  ……

  退朝之后,康熙和一班亲近大臣回到养心殿。他坐在暖炕上,望了周培公一眼。

  “这儿没有其他人了。朕今天,想和大家说说心事。”

  周培公也再次出班,拱手道:“皇上,如今北方已平,大清国威日盛。然边陲之地,依然有南蛮割据,此乃我朝庭之心腹大患!臣奏请皇上,裁撤藩镇,救边民于水火之中。”

  康熙微微点头,问道:“众卿对此,有何看法?”

  不少人应道:“皇上圣明!”

  康熙又问道:“索额图,你说说看?”

  索额图也出班,拱手道:“皇上,奴才以为边陲三藩不同于准戈尔部,乃我大清入关时从龙有功之臣。藩镇皆为我大清国土,并非化外之地,撤藩一事,还是暂缓为好。”

  康熙依然面无表情,说道:“明珠,你的看法呢?”

  明珠出班拱手,说道:“皇上,奴才以为撤藩势在必行。只有撤藩,才能打通海路,收复台湾!南蛮虽表面臣服于朝庭,然多年以来各自为政,已成国中之国,久酿必成大患。”

  康熙便说道:“前次撤藩,因为罗刹兵进,所以暂缓到现在。如今北方平定,朕以为周卿和明相所言颇有道理。只是三藩割据多年,若是贸然裁撤,怕是又会引起变故。”

  多年过去,康熙已是而立之年。不再是当初那个下道圣旨就以为能够撤掉藩王的少年了。

  明珠说道:“回皇上!奴才以为,三藩之据可分而图之。”

  康熙微微抬手:“说。”

  “是。”

  明珠从袖子里掏出一封奏本,说道:“以奴才愚见,耿尚两藩可效仿当年汉景帝之法,施行推恩!尚可喜虽故,然尚氏子孙多达数十,皇上可召他们入京考封,多赐爵位,将广东一省州府尽皆分封!久之尚氏必然内乱,到时再逐一撤裁可也不迟。”

  索额图哼了一声,说道:“尚之信不是傻子。推恩令谁不知道,你说乱他们就乱?”

  明珠笑道:“索相怕是不知道南蛮的禀性,他们最擅长的就是窝里斗!明知道这是陷阱,但很多人就是只看中眼前利益,从无大局观。我大清入关时只有十万兵马,横扫中原,固然是我八旗骁勇善战,然南蛮之窝斗也不可不言。”

  周培公亦拱手道:“明相所言,未偿不可一试!眼下皇上平定西北,正好推行恩科,让宗室子弟考封也未尝不可。只是一次分封诸多王公贝勒,必然打草惊蛇。臣以为应徐徐图之,缓慢分封。尚之信今年快五十了吧……”

  明珠笑道:“四十八了。”

  康熙微微点头,又问道:“耿尚两藩即以推恩,吴藩如何定夺?”

  吴三桂已死,如今是郡主吴珂代行王权。但吴氏后人凋零,没有谁可以分封。

  而且吴藩不同于耿尚两藩,乃是扎萨克亲王,太后的亲戚。所以推恩令这种小把戏怕是玩不转。

  周培公拱手,只说了一个字:“撤。”

  “撤?”

  康熙看了他一眼。

  周培公说道:“回皇上,正是撤!如今吴三桂死,他的郡主吴珂乃是一介女流,难以服众。皇上只需下一道圣旨,裁撤藩王即可。”

  索额图又哼了一声:“你说撤就撤?你以为人家手下的兵将都是吃干饭的?”

  周培公向索额图拱了一下手,说道:“索相,当初皇上为了平定北方,所以对三藩安抚,无非是暂缓图之。如今吴三桂不在,凭区区一个郡主,莫非她敢抗旨不成?”

  索额图向康熙道:“皇上,此事不可操之过急。吴藩乃扎萨克和硕亲王,且近年来安分守土,未有不臣之举!若是贸然撤藩,怕是会引起诸多蒙古王公不安哪。”

  明珠也说道:“皇上!奴才也以为,即要裁撤吴藩,也得先问问太后的意思。”

  眼见康熙不说话。

  周培公见状,上前跪地,急道:“皇上,臣以为朝堂之事,勿须请示后宫!听闻吴藩郡主接替王权,内外藩蛮居然敬贺,此乃大逆不道!若吴氏不肯撤藩,臣愿为皇上效犬马之劳。”

  他说完后,兵部一班汉臣武将也都出班跪地:“臣等愿为皇上效犬马之劳!”

  索额图和明珠也上前跪倒,拱手道:“皇上!……”

  康熙这才说道:“若吴氏愿意撤藩,朕也不想出此下策。只怕战事一起,受苦的依然是百姓啊……”

  说着,他抬手让诸臣站起来,又流露出悲伤的情绪。

  周培公虽然站了起来,但并不归班。依然拱手道:“皇上,若不撤藩,百姓受苦只会更甚啊!皇上……”

  这时,却有一人出班走到了周培公的旁边。拱手道:“皇上,臣以为裁撤吴藩一事,还当慎行。”

  众人看时,原来是工部侍郎戴梓。

  康熙微微皱眉,说道:“此话怎讲?”

  戴梓说道:“回皇上!这几年皇上为平定准戈尔之乱,御驾亲征,南方之事缓有耳闻。据臣所悉,那吴三桂临终之数年,整肃官制,法度甚严;如今已是针插不入,水泼不进!显然是在大限之前特意而为,将云贵交付于吴氏郡主。而据南方之官民传言,吴氏军马多次平定周边数国之拢,骁勇无比,且新军器甚多,变化繁复,威力惊人,奥妙无穷啊!”

  周培公旁边的一名武官听了,不由得冷笑了一声。

  “戴大人,你怎么能涨南蛮之志气,落了朝庭的威风?军器多算什么,那罗刹国和葛尔丹从西洋购买了诸多火枪,又当如何?还不是被我们一举扫平。”

  说着,他又看了一眼周培公,说道:“况且兵部也购进了红夷大炮,培公兄也让我领略了其威力。南蛮子的军器,难道比洋人的火炮还要厉害?”

  戴梓看了对方一眼,拱手道:“图将军,我大清虽以马上得天下,骑射无双。而南蛮地处边陲,怕是与西洋多有往来,我们应当慎重而行啊。”

  周培公则是说道:“戴大人,我与图海兄并肩作战多年,他之骁勇无人能敌。红夷大炮虽有威力,然最后定胜负者还是图海兄和诸位将士奋勇搏杀!军器之威,终归只是奇技淫巧。须知战之在德而不在器,我大清败罗刹,平西北,带甲百万,兵精粮足。而南蛮偏霸边陲,不服王化,天理人心俱在我大清一方。有道是理直者气壮,气壮者斗志昂扬!以我斗志昂扬的正义之师,剿灭失道寡助的无耻之徒,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眼看戴梓又要反驳,康熙却说道:“戴爱卿,你且退下!没有人比朕更懂西洋。”

  戴梓拱手道:“皇上!……”

  康熙挥了一下手:“退下。”

  戴梓无奈,只得退回了班中。

  索额图和明珠也叫了一声:“皇上!”

  康熙听也不听,重新站了起来,说道:“陈庭敬,你拟一道旨意。要好言相劝,让吴氏顺天意民心,裁撤藩镇!只要她愿意撤藩,朕绝对不会亏待她和吴氏麾下有功之臣。”

  “是。”

  陈庭敬看了他一眼,面无表情。

  康熙又叫道:“图海,周培公!”

  “奴才在!”

  “臣在!”

  康熙说道:“你们准备一下。虽然朕不愿再动干戈,但吴氏不愿意顺天意合民心的话,朕也只好忍痛割爱了。”

  “皇上圣明!”

  周培公大喜,连忙和图海一同跪下叩头。

  索额图和明珠对望了一眼,又望了陈廷敬和戴梓一眼,不再说话了。

  

第82回(3)
赎清全文阅读作者:让我随风而逝加入书架

  又是一天清晨。

  昆明的春天和暖怡人,艳阳灿烂。十七世纪末,中国已经完全脱离小冰期的困扰,气候全面复苏。

  天亮之后,陈柯从办公室出来,在院子里活动了一下身体。

  尽管现在成为了一方藩阀,但对于武功的修炼陈柯从来没有落下。修行已经成为了他生命的一部分。

  活动完身体后,陈柯坐在院子里吃着早茶。打开旁边的收声机,播放广播,同时还拿起桌上的报纸慢慢翻阅。

  “……各位听众朋友们,早上好!欢迎收听平西有线广播电台,我是播音员程海声……今天是大清康熙二十三年二月初八,春分。西元一六八四年三月二十一日……”

  有线广播现在已经开始普及。

  家境富裕的人基本上都买了收声机。家境一般的人也能在工厂,学校等地方收听。

  “……经过一个月的辛苦筹备,六盘县的机动车研究所终于改建完成,我藩第一座机动车制造厂顺利建成投产!介时,藩镇领导将第二次落实基层组织建设,实践以机械带动畜力,以科学生产农业的第二个五年计划……”

  “……下面是藩外新闻……据可靠消息,太医给皇上服用了京城名铺侗仁堂秘制的痔疮止血颗粒后,皇上症状立为好转!终于摆脱了困惑多年的痔疮,皇上龙颜大悦,亲笔御书‘国中痔疮首选良药’,并钦定为朝廷供奉御药……”

  “噗!……”

  陈柯忍不住一口油茶喷了出来,糊了一报纸。

  “这什么破新闻?八成又是宫里那帮家伙传出来的小道消息,放在广播里搞什么?”

  陈柯建设广播站,主要是为了搞教育,宣传平西王政府的正确领导。这和康熙生痔疮扯不上半点关系。

  “……下面是国外简讯……南洋东印度公司从我国广东尚藩,购买了茶叶种籽,已经在爪洼岛试种。西方国家为实现茶叶自给自足,一直在做着不懈的努力。评论员对此做出回应,希望大清朝庭降低茶叶出口关税,以保护我国产业优势……”

  陈柯无语。

  “这些秀才们的思维进步也太大了吧,不光到处打听外省的消息,居然还关心起关税来了?只是咱大清国有真正意义上的关税吗……”

  翻了页报纸,陈柯又喝了口茶。报纸上果然也详细报道了这条新闻,还有评论员的长篇大论。

  现在云贵的报纸已经完全普及。最大的三家报纸“腾越”,“昆明”,“贵州”每天都要卖出几万份,甚至十几万份。

  之后,陈柯又在报纸的“市民生活”版面看到了这样一则新闻。大意为:

  某州县有一寡妇,心机手巧,是当地的织布能手。她多年来辛勤劳作,奉养婆婆,极为孝顺。但自从该县办起了一所纺织厂,寡妇的生计来源就被打断了。她的小店破产,无力继续奉养婆婆,有违孝道,投水自尽。最后婆婆衣食无着,外出讨饭,终于在大年的时候冻饿而死。

  最后,评论员泣血陈述:

  资产和企业自在云贵诞生以来,农村和州县破产的小民不计其数。那种田园牧歌的生活不见了,工厂和废水淹没了农田,烟雾污染了空气,矿井把地下的脏腑挖得到处都是,火车的巨响让母鸡都不下蛋了。……

  工厂抢走了小民的饭碗,行会的倒闭让原本体面的手艺人没有了养家糊口的本钱。有多少这样在大年夜冻饿而死的老人?平西王府和那些所谓的开明绅士,应该为老人的死负责,向那位贞洁的寡妇谢罪。……

  最后,这位评论员用非常专业的语调说,“平西王府的某位领袖人物,自诩强调公平,公正,公开。但她所带来的体制,却产生了人与人之间最大的不公平,拉大了贫富差距,造成了社会的悲剧……”

  “啧啧啧啧啧……”

  陈柯看了一眼这位评论员的名字,好像就是五年计划时不配合工作,被他挂闲的某位士大夫。

  这时,他的秘书王勋正好也进了院子。

  看了一眼桌上的报纸,王勋忍不住说道:“郡主,报社这段日子把关不严哪?这种稿子居然都没毙掉。”

  陈柯笑道:“毙?为什么毙,让他写!明天咱们也登一篇出来,言论自由嘛。真理越辩越明,资本和小农哪个好,相信正常人都能看出来。我拉大了贫富差距,我陈柯有这么大能耐,能拉开两个省五百多万人的贫富差距?大清好,大清就没有贫富差距,大清就没有死过人,信康熙得永生嘛!”

  王勋忍不住笑了起来,说道:“郡主说得好,明天学生也写一篇文章,和这些老家伙论一论。”

  说着,陈柯点了根烟。

  让王勋也在对面的沙发椅上坐了下来,陈柯说道:“要论一论,直接辩驳没有意思。你看看这篇报道。”

  王勋接过报纸看了看,见“新苗专栏”有一篇中学生写的文章,叫“我的姐姐是棉花质检员”。

  这篇文章用的是白话文,语言朴实,内容生动。讲的是一个普通的家庭,姐姐小学毕业之后,进工厂实习,然后正式参加工作,最后当上了棉花质检员的事迹。

  内容中提及,老乡中有个棉农,是舅舅的熟人。他给姐姐送礼,想把四级棉质检成一级绵。姐姐断然拒绝,并且向领导举报,最后对该棉农进行了批评教育。

  王勋说道:“这篇文章写得不错!用事实说话,不光有教育意义,更体现了藩镇转型过程中,勤劳努力的人慢慢改善生活的历程。写这篇文章的孩子以后肯定会有出息的。”

  陈柯说道:“说起来你可能不信,这个孩子就是当年那个老黑的外甥。”

  王勋一愣,似乎有那么点印象。

  “哦,原来是这家人……他家的孩子居然都上中学了?时间过得好快。”

  多年前,腾越第一批安置房中,那个残废的老黑就在其内。当时他家的阿花和阿根刚刚上小学。

  陈柯的教育制度,中学开始就要收学费了。但如果是从小学正式升入中学,就可以进入合作社,或者到工厂实习,工作满一年后就能免费入中学。

  实习期间有工资,一切待遇按正式的实习标准。这样就能确保普通人家的小孩有继续上升的机会。

  当然,现在的普通百姓并没有意识到知识的重要。以前送孩子上学大多是混个饭碗而已。

  加之这个年代的小学生,年纪普遍较大,因为很多人入较晚。毕业之后加上实习,基本上就“成年”了。

  清朝以男八女七为成年,也就是男子十六,女子十四就该结婚成家。

  所以到工厂实习后,大多数人都选择留下来直接参加工作。生活稳定后就结婚。

  这些年轻人也给社会注入了新鲜血液。

  小学生,在陈柯以前的世界是讽刺别人的话。

  但在康熙时代,小学生是很值钱的。小学文化可以胜任相当的工作,而且都是体面活儿。

  在工厂实习的小学生,能更快更好的掌握各种基础知识,让老师傅非常喜欢。

  还有打字员,接线员,话务员,邮递员,财务员,业务员……还比如阿花当上的棉花质检员。这些工作是只念知乎者也的士大夫们做不来的。

  阿花算是近代女性了。她有自己的工作和收入,前不久刚和老张的儿子张晟结婚。

  张晟现在也是技工学徒,两个人真正改变了命运。

  他们这样的年轻人已经越来越多。

  作为脱离了繁重体力劳动,又对社会有贡献价值的新一代。他们的话才最有说服力。

  “我们要用事实说话,驳倒那些酸腐文人!腾越发展得快,现在生活质量就高,其他州府很快也会发展起来。不能因为个别的意外悲剧就否定整个社会的进步。”

  陈柯对于那些所谓的伤痕文学,一向都非常抵触。

  其实在他的治理下,有先发优势兼后发优势,少走了一百年弯路。工业化的阵痛已经降到最低。

  但偏偏有人喜欢无病申吟,用悲剧吸引眼球。

  所以陈柯要断了这些人的念想。

  王勋说道:“郡主是想……”

  陈柯说道:“你把这篇文章稍微再润色一下,然后篇入小学高年级的课文里。我们的教育要与时俱进,用事实教育人,用人教育人,而不是用假大空的套话欺骗下一代人。”

  王勋点头道:“臣明白了,这的确是最好的办法!”

  现在教育署的侍郎是黄梨洲,不过负责负责事务的是王勋。这些年陈柯编撰的课本也一直在修改。

  他的小学课本除了识字,算术,还兼思想教育。用一个个生动的寓言告诉孩子做人的道理。

  比如有一篇课文。

  讲的是一群小动物在一起愉快的生活,无忧无虑。但有一天遭到了恶龙的侵扰。

  于是小动物中的勇士集结在一起,组成了保安团,打败了恶龙。

  但勇士们为了抵御恶龙,有了工作职责,就不能和其他的小动物一起采集。于是小伙伴们就多加劳作,把采集的果实分配出来,养活勇士,保卫家园。

  通过这则寓言,学校教育了小朋友什么叫赋税,为什么要交赋税。而不是假大空的谈俸献。

  和张勋聊了一会儿后,眼看时间不早。

  二人便收拾了一下,和其他亲近大臣汇合。一同去德政殿开早会。

  

第83回 望断关河非汉帜 吹残日月是胡笳
赎清全文阅读作者:让我随风而逝加入书架

  上午九时,陈柯和各部朝臣再次来到德政殿,举行早会。

  众人先一同拜见了立于王座之上的大宪章,这已经是惯性礼仪。之后陈柯与众臣分下坐好。

  这间德政殿的内部构造,和腾越的议会大楼差不多,不过要更大更空阔。

  不过普通早会,议席上并没有人。只是主会席周围坐着共事的各部大臣。

  郭壮图说道:“郡主,据可靠消息。皇上已经派兵部侍郎周培公为钦差大臣,准备下达撤藩的旨意。周培公领兵二十万,分别从四川,湖南压境,恐怕只要撤藩不成,就会立即发兵了。”

  众人听了,都没有多说。因为康熙要撤藩的消息,之前就从宫里得到了,现在终于确定。

  陈柯也并不意外,说道:“这次朝庭学聪明了,居然直接先派兵压境。之前我父王在世时,皇上是先下旨,扯皮扯了半年才仓促出兵的。”

  夏国相说道:“这也是当年郡主从中斡旋,让三藩齐心协力,才保全下这两省基业。不过今时不同于往日,皇上学聪明了,我们藩镇同样也不比十年前。”

  陈柯刚要说话,旁边的一位官员已经怦然而起,说道:“你们说这话是什么意思,难道要抗旨不尊吗?”

  “朱大人,请不要激动。”

  看都不用看,只听声音陈柯就知道这个人是谁。他就是云南巡抚朱国治。

  这位朱国治须发花白,面貌端正,颇有士大夫气质。他也是朝庭派到藩镇,现在依然坚挺的官员。

  张勋说道:“朱大人,这里有人说过要抗旨吗?”

  朱国治说道:“难道没有吗?听说皇上下了圣旨,你们应该马上准备迎接钦差大臣,遵旨办事!如今却在这里徇私密谋,该当何罪?”

  黄梨洲说道:“朱大人,我们是公开讨论,不存在密谋。您如果不愿意参加讨论,可以离开!但请不要搅乱会场秩序。”

  众人也都望向了朱国治。

  放了以往,只要有人这么说,朱国治大多都会拂袖离场。

  因为自从五年计划以来,陈柯发起了自下而上的整改运动,云贵的官制和以前完全不是一个性质了。

  平西王府有权裁撤三品以下文武官员,斩五品以下官员不请旨。但朱国治品级太高,所以暂时动不了。

  但他这个巡抚现在也没什么权利,开不开会都一样。

  今天朱国治却没有走,而是留在了会场:“哼哼,想把我支走,然后密谋造返?你们做梦!我告诉你们,只要有我朱国治在,你们就休想反叛大清。”

  陈柯说道:“朱大人,这里没有人抗旨,也没人造返。至于密谋更不存在,这是我家客厅!您如果没事干,可以回去和老婆孩子打麻将。”

  “来人!”

  门外很快进来了一班警卫。

  “请朱大人回家打麻将!”

  “是!”

  很快,警卫把朱国治架了起来,往外就拖。

  朱国治急得大吼大叫,骂道:“吴珂,你想谋逆篡权,欺君罔上,罪不可恕!你和吴三桂一样,都是歼臣!……”

  随着朱国治被拖走,警卫关上了殿门。陈柯微微出了一会儿神,之后说道:“朱大人也是进士出身吧?”

  众人笑了笑。张勋说道:“可能此进士非彼进士。”

  陈柯叹了口气,说道:“看到了吧,这就是被满清祸害的大汉子民,脑筋都出问题了。其实咱们汉人原本是没有劣根性的,就是这场国难把大家害了呀。”

  郭壮图撇了撇嘴:“那也未必……”

  见大家都看着自己,他连忙说道:“啊……我是说,周培公这次领兵压境,事态恐怕有些严重。郡主如果接旨,总归对藩镇的法统不利。但如果不接旨,恐怕会直接引起战火。这对想和平发展的云贵来说,都不是好事啊!”

  陈柯便问夏国相:“如果真的开战,我们该怎么应付?”

  夏国相说道:“朝庭体量太大,对他来说是兵分两路。但对于我们云贵来说,这是两面受敌,情况不容乐观。况且南方诸国虽给郡主发来贺函,但那只是表面文章。他们无一不想废除与平西王府的贸易条约。一旦开战,这些小国或者观望,甚至趁机倒戈也是有可能的。”

  郭壮图说道:“如果实在不行,是否可以和这些国家停止条约?也免得四面受敌。”

  陶潜说道:“此事恐怕不妥。要知道我们云贵现在的市场,至少有一半需要靠边境市地出口!如果没有这些生意,纱厂的货往哪儿卖?小商品谁来消费?如果没有进项,让工厂倒闭,工人没有了生计,那比撤藩更不好收拾。”

  陶潜现在是云南布政使,实际上干的是巡抚的事情。把朱国治给顶下去了。

  陈柯点了点头,说道:“如果说是四面受敌,我觉得未免夸张了一点。安南王朝以前就与我父王交好,我们与之没有发生过边境摩擦,签订的条约也是双方商定的。”

  黄梨洲也说道:“广东廉州的水师提督吴宝宇,势力颇大,能影响到广西地界。两广总督金光祖与老朽乃是故旧,与查先生也颇有交情。听说他对平西王府也没有多少成见。”

  夏国相微微点头:“不错,十年前我与金老还有过一面之缘。他当时是广西巡抚,官高却并不迂腐,与平西王颇有交情!就是碍于朝庭,不好来往。”

  黄梨洲笑道:“这些年,云贵与广西商贸频繁,相知颇甚。若是郡主信得过老臣,老臣愿去一趟广西!愿以大义,说服金大人与平西王府结盟。”

  陈柯心中一亮:“果真如此,那可是王府大幸!我与吴将军也颇有渊源,若能结成同盟,湖南之兵就不足为惧了。我想请西华兄陪同老先生同往如何?”

  李西华拱手道:“臣义不容辞。这么多年,吴将军也早盼着这么一天,能和郡主再会前缘!”

  李西华如今充当陈柯的外事署侍郎,一直和广西那边勾勾搭搭。如今正好促成联盟。

  两广总督金光祖并不迂腐,陈柯也早就听说过了。于成龙就是他举荐出来的。

  而广西南边的廉州府,虽属广东地界,但和王辅臣的平梁一样,已经被吴氏父子经营多年。他们与金光祖来往不多,却都是陈柯能够拉拢的对象。

  陈柯又问道:“四川那边如何解决?”

  夏国相说道:“上次撤藩,王爷安插在四川的几员亲信大将都战死了。如今要对抗四川之兵,只能硬打。”

  陈柯想了想,便让内侍在殿角挂上了地图。

  “如若黄老先生和西华兄能进驻广西,我们可以在贵州设防。我军人少,但战术和武器较优,用迂回穿插战术阻挡敌军前进,然后广西出兵从侧面合围,以钳形攻势制敌。”

  夏国相说道:“只要金老愿意配合,突然反戈,有九成把握全歼敌手。”

  陈柯微微点头。

  现在康熙还不知道云贵的底细。无论是武器,战术,还有和广西的结盟,都具有突然性。若是一次不成,下次就没有这样好的机会了。

  之后,陈柯又望向了四川。

  “我个人以为,四川有三个重点战略地带。口子是宁远府,朝庭如果要陈兵这里也是必经之路。此处有金沙江为界,我们在武宁造船厂有水路优势,可以先攻宁远。之后,顺江东下,水路并进,拿下重庆府!这里是长江到湖广大门,必须封住。最后就是成都了……”

  不拿下成都,就守不住阴平和剑阁。四川就白打了。

  夏国相说道:“从重庆打到成都,臣弟可亲自指挥!我军虽然人少,但无论是云贵,广西,还是四川,皆是山多水险之地,我方的武器优势和战术优势都可发挥出来。朝庭军马比土著肯定要厉害,但不是神仙,子弹也是打得死的。”

  陈柯听夏国相说得如此自信,点头道:“如果真要打,你们达成我的战略意图就行了。结盟广西,拿下四川!至于仗怎么打,你们自己决定,我不参与指挥。”

  “臣弟遵命!”

  夏国相会意的点点头。

  陈柯这位领导让他们很舒服。不懂的事情就不管,让大家放手去做。

  “如果拿下四川和广西,我们下一步怎么办?是抗旨不尊,还是……”

  陈柯想了想,说道:“想办法和朝庭谈判,让康熙收回成命,最好封我一个郡王。按大清体制,亲王的儿子继位就是郡王,这样法统就正了。”

  郭壮图说道:“这不太可能吧?别说郡主是女的,皇上也不会愿意再让云贵有实际意义上的藩王。”

  要知道贝子和郡王虽然只差两级,但意义是完全不一样的。

  陈柯却笑道:“我和皇上接触不多,不过对于他这种人多少是能够了解的。皇上是个要面子的人,只要不驳了他的面子,维持住朝庭的体面,他八成会封的。”

  众人听了,似乎有些不太相信。

  夏国相说道:“体面?到底是怎么个体面?”

  陈柯说道:“所以得先揍他一顿,然后才能教他什么是体面!他要是不愿意体面,你就帮他体面。”

  大家顿时有些明白了。夏国相拱手道:“臣弟遵命!”

  砰!

  就在这时,大殿的门被突然踹开!

  众人都不禁望了过去。却见一位穿着朝服的二品大员闯了进来,身上全是血。

  “朱国治?”

  这位全身是血的官员,竟然就是云南巡抚朱国治!

  陈柯被他的样子给唬住了。看见后面跟来的警卫,不禁喝道:“谁敢对巡抚大人如此无礼?”

  众警卫都是一脸无奈。

  朱国治冷笑了一声,指着陈柯说道:“吴珂,没人打过我。这血,是我妻子儿女的!”

  “谁干的?”

  陈柯他们以为自己听错了。

  如今云贵治安良好,普通百姓都受宪法保护。谁敢杀巡抚的家小,简直扯淡!

  朱国治看着众人的样子,不由得哈哈大笑:“哈哈哈哈,不用猜测。是我自己杀的!”

  陈柯上前几步,看了朱国治一眼,感觉他没有精神异常。小心的问道:“你……杀了自己老婆孩子?”

  “不错!”

  “为什么?”

  朱国治望着陈柯,说道:“我不杀他们,难道等你杀吗?”

  “啊?”

  陈柯等人都张大了嘴,半天回不过神。

  这时,朱国治望了众人一眼,最后说道:“郡主,你为什么一定要造返?当今皇上虽是满人,可他上守天道,下拜孔圣,说我中华语言书我中华文字,履行中华体制,奉养中华苍生!实际上,并非汉人化入满清,而是满人化入了我中华的千古文明啊!”

  “更况且,明末诸皇昏聩糜烂,忠奸不明,早已到了改朝换代的境地!大清入关以来,全国初定,民气思安,而郡主却以反满为名祸乱全国!你钻营的是一己之私,吃苦受难的却是各族黎民!你虽是汉人,却是个汉贼,是中华民族的祸殃!”

  说着,朱国治指着陈柯,大口的喘气。

  陈柯不住的点头。

  终于等他说完,才忍不住问道:“所以,这和你杀自己老婆孩子……有关系吗?”

  朱国治依然瞪着陈柯,一言不发了。

  陈柯咳嗽了一声,回头问王夫之:“王老先生,您现在是刑部立法署的侍郎。依据律法,巡抚朱国治无故杀害自己妻儿老小,这如何定夺?”

  王夫之向着王座上的大宪章拱了一下手,说道:“由当地州府行政主官和司法部门立案,以故意杀人罪提起公诉。”

  陈柯对着朱国治拱了一下手:“抱歉了。巡抚大人,您是不是有什么苦衷?”

  此时王夫之到殿角打了个电话。不多时,云南府知府高显辰,同知刘昆赶到了德政殿。

  听明情况后,他们同样愣了半天。最后对着朱国治拱手躬了一礼:“巡抚大人,得罪了。”

  朱国治背着手,只是冷笑。

  “要杀就杀,哪是来的诸多借口?吴珂,你想杀我不是一两天了吧。”

  陈柯叹了口气,对王夫之说道:“要请位律师。我觉得巡抚大人可能是精神上受了什么刺激,属于激情犯罪!他要是不服判决,可以二审,总之一定要慎重。”

  王夫之拱手道:“臣明白。如今但凡是人命案,都会有律师辩护,还要请席员旁听。郡主但放宽心便是。”

  陈柯又对朱国治说道:“巡抚大人,法庭上千万不要说是你杀了他们!就说……”

  “哼!”

  朱国治哼一声,转身就走。

  看着被巡警带走的朱国治,陈柯无奈的叉着腰转了一圈。看了看地图,思路全被打乱了。

  “他到底是怎么回事?”

  黄梨洲说道:“他也没怎么回事,这就是士大夫所谓的忠君爱国之道。”

  陈柯吸了口气,理解不能。于是干脆放弃了。

  

第83回(2)
赎清全文阅读作者:让我随风而逝加入书架

  中午吃完饭,陈柯照例用理疗仪泡着脚。边修炼,边恢复精力,养精蓄锐。

  大约下午两点,他重新醒来,精神焕发。

  换好衣服,陈柯出了王宫,乘着马车前往昆明城郊驻军的一处新衙门。

  五年规划,让昆明的城市建设也有了相当的改观。如今昆明和云南府两座州府已经开始连通,开始形成了近代意义上真正的昆明城。

  连通两座府城的城郊位置,相当于腾越府的北区和各产业区。但它的体量要大多了,因此这片所谓的城郊如今成了最繁华的新城区。

  它由纵横两条主干道,以及规划整齐的分干道连接而成。这里的建筑都是兴亚式楼房,除了大片工厂和职工宿舍之外,还有各类政府衙门,公共设施错落的排列在街道两侧。

  宽阔的主干道上,来往奔跑着各式车辆。人行道上是忙碌的行人。路过分干道或小径的街口,能看见无数悬挂着的各式帆布招牌,迎风招展。

  街上有不少剪了辫子,穿着长袍礼帽的男子,以及身着新式旗袍的女性。

  四轮马车,三轮车,自行车,人力车,在大街小巷之间穿梭。

  修饰排场的店面,还用扬声器播放着云南山歌。这种录声机原本是用来办公用的,现在也开始成为有钱商贾的资本。

  最后,马车停在了一处树行掩印,红砖石瓦的高楼前。这陈柯一时都会误以为自己到了民国。

  这座衙门也是前两年刚刚建立不久的兴亚式建筑。大门边立着一封门牌,写道是“平西兵部防卫署总参谋司”。

  “民国没有现在的云贵好。”

  下了马车,陈柯给自己打了打气。

  论科技代差,云贵肯定不及民国,毕竟早了二百多年。但论政府的独立性,有自主行政,自主关税,自主军权的平西政府,才是陈柯真正追求的理想。

  部参谋司的建设,标志着云贵的军队在五年整编之后,真正走向了近代化。

  步入大门后,巡防的战士看见陈柯,也都立正。之后行标准的持枪礼。

  陈柯也微微抬手还礼,之后走进了总参谋司大楼。

  大楼内很空阔,也很安静。一楼大厅内,已经有不少军官聚集在这里。

  为首的是夏国相,还有他的政委赵刚。以及平西王麾下的一众将领。

  但现在他们穿的不是传统的满清朝服,而是新式短装军服。皮革,马靴让人看起来分外精神。

  看见陈柯之后,大家都敬礼打了个招呼。

  “少帅!”

  “哦,大家不必多礼。我就是来看看。”

  陈柯也点点头,看了一眼沙盘,又望向了墙上的地图。睡了一觉之后,被朱国治拢乱的思路终于恢复了。

  现在的军事地图,已经有了经纬线,比例尺和等高线。配合沙盘,西南总体的地形一目了然。

  “老夏,作战会议讨论得如何?”

  夏国相说道:“敌情已经了解得差不多了。周培公帐下二十万人马,一路十五万,由周培公与图海亲自指挥,集结在湖南边境的永绥厅,乾州厅,凤凰厅,沅州厅,晃州厅和靖州府。另外他已经差人前往广西,以钦差之名调令两广总督金光祖携兵与我贵州南疆驻营,广西桂林府,柳州府,庆远府,泗城府皆已形成对峙。”

  “另外,赵良栋,王进宝和孙思克领兵五万,于汉中进驻四川。在酉阳,重庆,叙永,宁远一线驻营。与周培公之人马遥相呼应,不驻对贵州形成三面合围,云南以北亦都是军马压境。周培公昨日已经定下官址行辕,不日就要来到昆明,向郡主宣布撤藩的圣旨。”

  “看来,朝庭打仗还是停留在人海战术那套啊。你们准备怎么应敌?”

  情况看起来甚是危急,不过陈柯的内心却毫无波澜,甚至有点想笑。夏国相他们也显得挺轻松。

  跨入近代化以前,战争总体上没有实质的变化。要么就是全线压境,要么就是直线差入。能打出个埋伏,抄后,断粮的战术就是奇谋妙计了。

  夏国相说道:“当然是老打法,先穿插迂回,阻挡敌军和境,之后集中优势兵力逐个消灭。现今我们驻守贵州的是王屏藩和马宝。王将军主营现在遵义,下辖部队以团营为单位分驻于思南,铜仁,思州,镇远和黎平。若是周培公兵马犯境,部队预定在思南府集结,先消拔掉周培公在永绥厅的驻营,切断他和赵良栋之间的联络。”

  “马将军主营在贵阳,将集结优势兵力增援黎平,拔掉周培公在靖州的据点,由此切断他与广西军马的配合。郡主和周培公如今都在拉拢金光祖,纵然有黄梨洲当说客,但金光祖是否愿意结盟,还是得看战场形势如何。如此将敌军先砍成三段,金光祖势孤,归附才能更有望。”

  陈柯点了点头:“夏将军果断是军事政制两不误。”

  夏国相笑道:“这都亏了赵政委这些年做的思想政制工作!战争是政制的延续,政制是战争的目的。”

  陈柯说道:“就是说,咱们的主要战场,都是放在东线。”

  夏国相说道:“总体来说是这样。对朝庭来说,东线地处开阔,军马粮草调集更快。四川之地相对空虚,加之从明末开始,连年征战,全川现在只剩五十余万人,人力财力都支撑不起太多人马调配。朝庭的后援只能依靠汉中和长江一线,因此臣弟准备切断这两处要道。”

  “王屏藩切断永绥之后,臣弟从昭通出兵,攻下宁远。然后顺江北上拿下宜宾,此处乃是四川咽喉。北面岷江航运畅通,可直达成都平原,向东可顺长江攻取重庆,侧应王屏藩的部队。赵良栋他们的人马虽有五万之众,但和周培公一样无集结性。臣凭手下的这支远征师定能沿江横扫,将其逐个拔掉!”

  “只要扫平了赵良栋,朝庭入川便不及我快。咱们就能直取成都,封堵阴平和剑阁。”

  最后,夏国相在沙盘的宜宾地带,插上了一面旗帜。

  陈柯看了看沙盘,知道夏国相所言不虚。

  大清的军马如今都是一坨一坨。若是能切断,兵力优势就成了陈柯这边。

  宜宾是战略要地,金沙江也就是从宜宾开始改叫长江的。可见其价值之大。

  打通这道口子,可以说四川就拿下了一半!

  而金沙江的上游定武地区,在云南。陈柯一直牢牢掌握,还修建了造船厂。

  但凡大魔导师康熙不召唤流星雨,这一仗云贵的把握是极大的。陈柯只希望尽量减少损失。

  “为了保险起见,是不是要增兵?”

  云贵的军马经过这些年整编,已改为了募兵制。但因为体量有限,总兵马也没有超过八万人。

  夏国相的直属军马有一个整编师和一个旅,马宝,胡国柱,王屏藩也各有一个整编师。每师约一万一千人。

  但另外的编制暂时没有达到整编标准。

  一般来说,师和旅是同一级建制单位。混成旅编制满员之后,就是完整的师。

  师比旅不光多了一个加强团的战斗编制,同时多了更为完善的后勤部队编制。

  如预备干部编制,文职干部编制,还有文工团,包含宣传队,军乐队,生产队。具有远征作战的能力。

  有能力出师到成都,并且在占领之后发挥行政职能的,现在只有夏国相的部队了。因为马宝和王屏藩的部队要防御邻近周县,无法配合远征军。

  另外,巴朗星,李本琛,高得节都只有一个旅。各有五到七千人。

  而且巴朗星他们的三个旅要镇守南方各国边疆,保持贸易畅通和条约的合法性,防止他们搞事。

  胡国柱手上的一个师,是昆明的四个警备团。除非是打到北亰得胜迁都,一般不可能动。

  对于仅五百万人口的云贵来说,养这么多现役兵已经很难了。云贵一年的岁入才四亿圆,和大清差不多。

  现在的军费开支是四百五十万两,是吴三桂时期的一半。但也占到财政支出的九分之一,名副其实的军政府。

  可以说,就算康熙不找碴,陈柯也要找他的碴。

  夏国相说道:“郡主,部队暂时没有大规模调动的必要。臣弟知道您是一个谨慎的人,但打仗的事瞬息万变,不可能面面俱到。臣弟和手下诸多将领,十年前就与朝庭打过交道,对他们多少有些领教。自云贵发展工业以来,已与往日有天壤之别,打赢这一仗,郡主树立了信心,就不会再担忧了。”

  其实对于敌我双方的实力和态势,他们这些将领的确比陈柯更有发言权。

  新军整编的过程中,他们都在陈柯的带领下分别与南方土著国交战。无一不是压倒性的优势,打得南方诸国臣服。

  也就是说,云贵的新军是有实战经验的。并不是装备了新式武器就号称是新军的部队。

  赵刚也说道:“是啊郡主,战事一起,各方势力必然也会观望。康熙还得防着耿藩和尚藩,并非没有顾虑。金光祖那边或者观望,或者投靠朝庭,或者与我们结盟,这都是不可预料的事。所谓胆大心细,夏将军征战多年,对于战事的把握定然有他的道理,您就不要搞微操了。”

  听了这话,陈柯忍不住笑了出来。

  “好,那我就回宫去,等周培公过来颁旨。你们做好准备,随时准备御敌。”

  众人也都应道:“是!”

  又在总参转了一小圈,陈柯坐上马车离去。并没有急于回王府,而是在新城区随便转了转。

  街上的人文风貌,让陈柯有些担忧的情绪又化解了不少。其实在他的治理下,老百姓过得还算可以。

  虽然军费开支高,其实政府并没有压榨人民。

  岁入只有四千万两,不是陈柯治理水平太差。因为各地州府完成了所有当地计划项目之后,才向中央交纳国税。

  比如腾越。当地政府在投资教育就有八百万圆,但交纳的国税也只有二千万圆。

  五年计划只是打下了一个基础,要等到真正结出果实还需要至少一代人的成长。

  因此陈柯不允许康熙践踏他辛苦种下的幼苗。

  “我能赢!”

  “满清入主中华,只是一个历史误会!我不是王莽,我做的一切只是纠正这个误会,天上不会掉陨石的!再说了……你就算真打算用陨石砸我,能找得着目标吗?”

  下了马车,陈柯来到了滇池公园。

  抬头望去。云贵的天空烟雾弥漫,早被工厂的废气污染得一塌糊涂。

  

首页444546474849505152535455 下一页 末页
扫码
作者让我随风而逝所写的《赎清》为转载作品,赎清最新章节由网友发布,找书苑提供赎清全文阅读。
①如果您发现本小说赎清最新章节,而找书苑没有更新,请联系我们更新,您的热心是对网站最大的支持。
②书友如发现赎清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③本小说赎清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找书苑的立场无关。
④如果您对赎清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邮件给管理员,我们将第一时间作出相应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