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找书苑 > 军事历史小说 > 甲申国难最新章节 > 甲申国难全文阅读
选择背景颜色: 选择字体: 选择字体大小:
第80章 民心民意
甲申国难全文阅读作者:玉召加入书架
  朱慈炤等人押着这一行人刚到县衙门口,远远地便见一群衣衫褴褛的百姓围了过来。

  他们见到朱慈炤归来,也不说别的,上前来便是磕头的磕头,施礼的施礼,直把朱慈炤弄得手足无措。

  “感谢大王放了我等!”

  “谢谢大王,大王真是仁义!”

  “俺老汉本以为要死在这牢中,没想到还有逃出生天的时候,老汉这就给大王行礼了!”

  “多谢大王!”

  只见这几百个农人上前来,又是施礼又是叩头,朱慈炤一个个去扶他们不让他们跪下,但是哪里扶得过来?

  只是扶起了这个,那个又跪了,扶起来那个,这个又跪了,直把朱慈炤急得是满头是汗。

  “诸位快快请起,在下何德何能怎经得起诸位如此跪拜?诸位快快请起!”

  朱慈炤一边搀扶,是一边劝道。

  就在朱慈炤前去接崇祯皇帝之前,他看那牢房中关押着那么多的犯人,便让人取来入监的册子查看,这一看不要紧,竟然发现这里关押的上千人竟有一大半是因为交不起赋税或者粮食的农户。

  而真正有罪责的犯人则是寥寥无几,朱慈炤见这个情况便让亲卫拿着册子,将册子上的这些人点了名,挨个放了。

  他因为急着去接崇祯皇帝,便急匆匆的走了,不曾想,这些被放了的百姓竟然没有回家,而是在这个地方专门等着朱慈炤回来。

  “哎,你们这些蠢蛋,还不赶紧过来将这这些乡亲扶起来,只顾在那傻笑个什么!”

  朱慈炤一个人难以搀起这么多人,忙是让身后的这些兵士一起搀扶。

  这些挨了朱慈炤的骂,脸上却笑得跟花似得,他们跟着朱慈炤受了这些人的感谢和跪拜,他们心中怎能不乐,又怎么不心生出一股子荣耀感来,见自己将军如此受人爱戴,他们也一副与有荣焉的样子。

  得了朱慈炤的吩咐,忙是上前搀扶这些百姓们。

  自然而然的,他们亦是又得到了这些淳朴的百姓们的一阵夸赞,直让这些平日里看惯了别人脸色,面对恶人也只敢忍气吞声的新兵们,心中热乎乎的。

  在众人的搀扶下,以及朱慈炤的劝说下,这些人好说歹说的总算是站了起来。

  其中一老人却是不由分说的握着朱慈炤的双手,直抹眼泪,道:“老汉今年已然六十有二,因为交不起租子,被主家扭送到这衙门大牢里来受这牢狱之苦,本以为便死在这牢中了,不曾想老天有眼,派大王来搭救我等,将我等放了出来,将那些大户老爷关了进去,就是从太祖洪武皇帝始,也没有这等善待我等穷人的,老汉无以为报,唯有一拜!”

  说着他便要跪下,朱慈炤看着这位得是自己爷爷辈的老人,怎会让他轻易下拜,忙是扶起来了他,那老汉却执意的给朱慈炤磕了三个头,这才站了起来。

  “老人家,真是让您老受苦了,我既然来了这盐山县,自然不能再叫你们这些百姓受苦,大户为恶,老人家但请归家,不日我审判完这些大户们,保叫有罪的伏诛,有恶的除恶,还这盐山县一个朗朗乾坤!”

  朱慈炤拍着老人的手,真诚道。

  说完,又对这些围着他的百姓们道:“还望大家放心,我既然捉拿了那些大户们,将他们关进牢中,必定不会再叫他们为恶,大家放心的回家,该种地的种地,该生活的生活,待我审判完了这些大户们,还要给各位分地呢!”

  “什么!”

  “分地,可是真的!”

  “真要给我等分地?”

  朱慈炤话音刚落,这些农人们便是大惊,他们自从没了田地成为给人种田的的佃户之后,就是做梦也想着能有自己的一块养身地,可是他们也只敢做梦想一想,哪里能想到真的可以分得田地?

  在他们的想法中,这些大王们既然将盐山县的大户们拿了,大户们的田亩大王自然也就自己占下了,即使自己不耕种,那也是要租给百姓们耕种,自己当佃主老爷,可是不曾想,这位大王竟然说要把地分给我等这些贫民,这可不是将众人惊得目瞪口呆,心中火热?

  “莫不是要分些盐碱地给我等?”

  众人正满心高兴地听着朱慈炤往下面说,人群中却是有一人迟疑的说了一句,盐山县靠海,在沿海地区有很多不能耕种的盐碱地,但即使就是这些田亩,也是大户们的,跟他们没有任何关系。

  他话音一落,众人脸上也都是一惊,心中也是不免的咣当一声,心道从来都是官府贼人抢占良田的,哪里听闻过给穷人分田地的,莫不是真的要分写盐碱劣地给我们?

  罢罢罢!

  盐碱地便盐碱地,好坏也算地一块地,总比没有的强。

  众人心中念此,却是忙是又摆上了笑脸,忙是感激起来。

  “感谢大王,救得我等脱离苦海,又分得田地,大王仁义啊!”

  “谢大王分地于我们这些穷人,我等感激不尽。”

  ......

  众人纷纷道谢。

  朱慈炤将众人的表情看在眼中,却是轻声叹了一口气,大明的百姓们啊,你们到底是多么的能逆来顺受啊,连听闻了分一点无法耕种的盐碱地给你们,你们都如此开心,如此感恩。

  你们到底还能忍受多么艰难的困苦,多么巨大的为难?

  “各位乡亲但请放心,我今日既然答应要分写田地于你们,自然是那些能养活大家的田亩,能种出粮食的田亩,而且凡是分给大家的田亩,一概不收赋税,大家放心便是!”

  朱慈炤心中难受,出言安抚道。

  “什么?不仅是良田,而且不收赋税!”

  众人听得都是睁大了眼睛,满脸的不可思议也不敢相信。

  那老汉握着朱慈炤的手更是抖得厉害,颤颤巍巍道:“大王莫不是说笑,天底下哪有这般的事情,不仅给我们良田,还不收赋税,我等贱民种田交粮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大王莫要言笑我们。”

  众人听闻这老汉如此说,也都是点头称是,分给他们田亩他们是相信的,但是若是再说还不收赋税他们是万万不信的。

  朱慈炤见众人你一眼我一语的说着,只感谢他能分田地给他们,却无人说赋税的事情,也不再多说,只等种下粮食等到收缴的时候,无人去收粮,他们便知道朱慈炤所说是真是假了。

  而且他所说的不收赋税也不是假话,想我大天朝不曾收取民众的粮税,都能如此富强;那李自成所到之处皆是“免田赋三年”,都能养兵十几万。

  可见一个国家的是否富裕,不在于是否要从民众这里拿走什么,而在于怎么拿。

  朱慈炤准备从现在开始,便定下调子,以后从民间征粮,一概用市场价格买,也就说,粮食该收的还是得收,但是却不是无偿的,而是用钱来买,通过买卖的方式,来从民间收粮。

  当然,为了避免有一些商人趁机收粮,垄断市场事情,朱慈炤还得通过颁布法律的方式,来稳定市场上的物价,特别是粮食的价格,通过这种方式,来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农民种粮养军,军队颁布法令稳定物价,然后再支付农民银两,农民又可以用手中的余钱在市场上采购,而这个时候,朱慈炤再出面收取市场上这些商人的赋税,再拿着这些钱去买粮,如此这么一个良性的循环便起来了。

  在小的领地中实行可以小规模的养军,等占下的地方多了,那便可以大规模的养军。

  只要这种良性的循环能够持续下去,朱慈炤相信,自己的一些计划,一定可以有条不紊的实现。

  华夏这个破败的江山,也可以早一日恢复安宁。

  他又安抚了众人半天,问了问众人家住哪里,家中还有什么人家,并且告诉他们回去之后可以将这等喜事告诉左邻右舍,众人这才千恩万谢的走了。

  看着这些农人满是喜悦的离开了,朱慈炤心中终于是舒服了一些,他来到这个世界已经十多日了,今天这件事情,他自认为是做的最舒心的一件事。

  而且他相信,有了这些人回去的宣传,他在这燕山县的政权,将只能是有稳无险。

  ......

  国庆假期最后一天过去了,大家愉快不,俺四号就开始上班了,所以打赏加更的约定,明天起就不再实行了

  因为俺一边上班一边码字,一天实在码不出来三更,只能一天两更,还望大家见谅

  (//)

  :。:
第81章 3个原则
甲申国难全文阅读作者:玉召加入书架
  “将军回来了!一等大户们全都已经清点记录完毕,现在已经全都关进了县衙的大牢中,等候发落!”

  朱慈炤刚将这些农人送走,那边黄渊耀便从县衙里迎了出来,身后跟着的两个兵丁还抱着几本册子,一边说着,黄渊耀一边将五本册子给朱慈炤递了过来。

  朱慈炤见这五本册子都是不薄,知道黄渊耀定然是下了功夫,忙是接过来看了几页,赞道:“黄军师真的是能人啊,这才两个时辰的功夫,就将这些大户们给摸清楚了,端的是不凡啊!”

  “将军休要如此说,渊耀哪有什么才能,都是那些大户们的师爷,为了保住性命,一个个将那些大户的家世都说的清清楚楚,渊耀也只是记录一番罢了,不敢当能人二字!”

  黄渊耀脸色一红,忙是说道,若是往日里的有人如此夸赞他,他早已经自认不错的认下了,甚是还要嫌弃那人夸得不够,现如今却没有这种心思了,他在朱慈炤面前也只敢认个“服气”,像是“傲气”却是一丁点都没有。

  朱慈炤看他如此谦虚,也不再多少说什么,指了指身后的这大队人马道:“那辅国将军一府的人全都被我给押了回来,不知县衙大牢可还能容的下这许多人?”

  黄渊耀看了看朱慈炤的身后,见有二三百人,笑道:“将军放心便是,想那知县为了多抓些百姓,不知将大牢附近的房屋都给改成了多少间牢房,就是再来一二千人也是装的下的!”

  说着,黄渊耀详细的将事情给朱慈炤说了说。

  朱慈炤闻此大喜,盐山知县没想到也是个能人,除了县衙原本的牢房之外,又将附近的那些青砖房屋也改装成了牢房,他的本意是应付朱和铎整日里往这里送“流贼”,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将那些佃户、贫农们抓来有地方安放。

  他的恶行不曾想到了今日,反而成了他们本人和这些大户们的归宿,可真是天道循环报应不爽。

  说着,黄渊耀便要将人统统带往大牢,关押起来,待看到队伍中有很多的妙龄女子时,又不觉的愣了,转头看向朱慈炤一脸疑惑。

  朱慈炤见他看来,这才一拍脑道:“差点忘了,这些人里不知为恶的是多少,为善的是多少,故而无论男女我一并带了回来,所以还得劳烦军师将这些人男女分开,隔开审问,鼓励揭发!”

  “男女分开,隔离审问,鼓励揭发?”

  黄渊耀听此一愣,眼前不禁明亮起来,他刚刚还在想,那些大户的家中还没有派人去抄拿,其中不乏男女老少,若是将人拿来改如何审判,如何问罪,心中正发着愁呢,现如今听了朱慈炤这言简意赅的十二字,一下便有了门路。

  “男女分开,隔离审问,鼓励揭发”多么言简意赅又精准到位的几个字啊!

  相信有了这几个字作为行动的纲要,一定能让为恶的难逃,无罪的清白。黄渊耀细细品味了这几个字一番,朝朱慈炤施了一礼道:“将军真乃大才,渊耀所不及也!”

  朱慈炤见他如此谦逊,不觉一呆,但想到黄渊耀念出声的那十二字,又不禁恢复了常态,他所说的这几个字只是他的习惯使然,退伍之后,他来到刑警队,日常处理的都是些犯了刑法的犯罪分子。

  而在他们审问这些人时,也是实行的男女分开原则、隔离审问原则、鼓励揭发原则,而有了这几个审问原则,一般的犯罪分子,特别是团伙性质的犯罪,更是信手拿下。

  男女分开,是因为女子往往性子比较软弱,一般用一些软话,比如说家人,儿女等相劝,都能获得突破性的进展,比男子好问多了。

  隔离审问,则更加适用,往往通过这种心理上的较量,来使得相关问题得到解决,共同犯罪的人一旦知道了谁先说谁立功,或者同伴已经说了,你也说了吧的妄语,往往心理防线便会自我崩塌,从实道来。

  奖励揭发,则是一个更加有效的原则,在我们见到的审判书中常常的可以看见这样一句话,因某某人落网之后有坦白、揭发等立功表现,现判处有期徒刑两年,缓期两年执行,本没有缓期的,判了缓期,这便是立功表现。

  所以说只要把握好了人心,这些问题往往也就不是问题了。而朱慈炤带回来的这些人,往往都是成群结队祸害乡里,谁不知道谁有什么罪恶,且这些人看起来平时仗势欺人、人五人六的,但一旦遇见比自己强的,也就成了软蛋。

  所以只要将这些人分开审判一下,然后再讲一讲“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政策,相信他们一定会“狗咬狗”的。

  黄渊耀向朱慈炤拱了拱手,押着这些人朝牢房去了,相信有了这三个原则,黄军师审判起这些大户们来,应该十分的顺利。

  “黄军师!”

  朱慈炤忽然想起什么,喊道。

  “将军!”

  黄渊耀转身拱手疑惑道。

  “那朱和铎要看管好了,不要让他发生任何意外!”

  黄渊耀脑中一转,知道朱慈炤的是什么意思,拱手道:“但请将军放心。”

  “嗯!”

  朱慈炤点了点头,押着马车进了县衙。

  这眼看着已经到了下午了,朱慈炤还得去仓库看一看,看看这盐山县的仓库是否有自己想要的东西,顺便将这些几车的金银妥善的安置起来,这可是自己“创业”的第一桶金!

  像是这种正经的州县便不是再如同天津卫一般,简简单单的设个库房就罢了,按照太祖洪武皇帝定下的规矩,正式州县的仓库需要分开来设。

  简单的说就是分成库房和仓房两个院落,仓房用来储备粮食,一般的“常平仓”也设在这个地方,按照规定,一般像是盐山这等小的州县,仓平仓的储粮也需要三四千石。

  仓房和一般房屋不同,除了门洞,没有窗户,砖墙或土墙一路到顶,仅在略高于地面的地方和屋檐下开若干个透气的窗孔,拦着挡鼠雀的栅栏。

  仓房的地面是夯实的三合土,上面架空木搁栅,铺有木地板。地板上用芦席围成粮囤,每百石一囤,粮囤上打着专门木戳的灰记封存千石。

  库房则用来储备粮食以外的东西,比如说银子!

  ......

  抱歉,工作需要外出应酬,一直到现在,无奈,想设为定时发布章节,可是起点系统老是bug,发出的章节都是没有标题的,只能手动发了

  (//)

  :。:
无题
甲申国难全文阅读作者:玉召加入书架
  州县衙门里的库也有很多,最重要的是存放官府公款的“财帛库”,俗称“县库”。财帛库一般是独立的房屋,厚墙、粗梁、小窗、重门,日夜锁禁。库房里排列着一排排的木橱,一般编有《千字文》编号。

  木橱上锁,贴有封条。橱内的搁板上放着一个个用纸包裹的大银锭。为便于点检、解送,银子大多要倾铸成50两一个,呈腰子状,两头微微翘起的大银锭,底部都打有所铸州县、年月、银匠姓名。

  仓、库两门前已然有兵丁把守,在占领下县衙的第一时间,朱慈炤便派了三个总旗,将整个县衙全都搜查了一边,县衙中原本的那些六房典吏、小吏们全都关进了大牢,将整个县衙的活物都给清了出去。

  仓库门前的两个小旗见朱慈炤押着马车来了,忙是施礼。

  “可有人进出仓库?”

  朱慈炤道。

  “没有,我等在此看守,没让任何人靠近!”

  那小旗忙是抱拳道。

  “嗯!”

  朱慈炤点了点头。

  然后取来早已收缴来的钥匙,打开了仓房的大门,对于仓房朱慈炤其实是没有多少期待的,毕竟这是灾年,又遇上这样的狗官,整个仓房中若是有个几百石的粮食,便是庆幸,朱慈炤不敢奢求过多。

  打开房门之后,一股子发霉的味道扑面而来,朱慈炤在鼻子前扇了两扇,待适应了房间内昏暗的光线之后,这才迈步走了进去。

  进了仓房之后,朱慈炤不禁停下了脚步,因为根本没有下脚的地方,只仓房内一个个的粮囤皆是满满的,有些粮囤因为装的太多,粮食都已经溢了出来,就这样散放在地上。

  按照规定,仓房的地面是夯实的三合土,上面架空木搁栅,铺有木地板。地板上用芦席围成粮囤,每百石一囤,朱慈炤细细数了数,发现这仓房内的粮囤竟然足足有四十六囤之多,换算一下也就是四千六百石。

  这狗官也有如此善政!?

  朱慈炤看着几无下脚之处的粮仓惊呆了,紧接着便是大喜,他还正愁自己手下的兵丁,以及村子中的百姓没有粮食可食,想着赶紧带人抄几个大户的家产呢,这下好了,这四千六百石,足足有八十六万八千四百八十斤。

  假设一个人每天吃粮三斤,那么这些粮食就足够近二十九万人吃一天的,而他手下这才多少兵丁,算上整个盐山县,只怕也没有二十九万人。

  更何况,这才得了县衙一处,还有很多大户的家还没有抄呢!

  盐山知县,你真的是帮了我朱慈炤一把!

  “取纸笔来!”

  朱慈炤突然道。

  他身边的亲卫立刻便从仓房内的登记处将桌子抬了过来。

  朱慈炤拿过纸笔,在纸张上写下几行小字,道:“你速速拿着我的手令去往北门,着后勤千户和各村乡亲速速入城,一是分发粮食,请他们带好器具;二是请后勤千户,埋锅做饭,准备饭食;三是请城外留守的两位军师,请他们入城主持政务。”

  “得令!”

  那锦衣亲卫抱了抱拳,拿着朱慈炤的手令去了。

  朱慈炤看了看桌上的几本册子,随手一翻,待看清上面的记录之后,不觉一楞,这上面记录的应该是这粮仓粮食入仓和出仓的记录。

  只见上面记录的有进有出,每一次粮食出仓之后,都会有大批的粮食进来,按照账目上记录,这盐山县的常平仓始终都维持在四千石以上。

  “怪了,这个盐山知县哪里来的这等手段?”

  朱慈炤心中疑惑,但也只能等着审判那盐山知县的时候再详细问问了。

  “关门上锁!”

  也不去细想这些东西,朱慈炤呼喊一声,众人便从仓库中退了出来。

  “将军,将军!”

  正说着话,身后又传来了呼喊声,朱慈炤转过头去,却是翟三又领着人寻来了,也不知是何事,急匆匆的。

  朱慈炤现在是真的很忙活,不管什么事情都需要自己的过问,他忽然间感觉自己缺少的已经不是钱粮和地盘了,是能够管理钱粮和地盘的人。

  二十一世纪什么最重要,人才;十七世纪什么最重要,也是人才!

  朱慈炤现在对人才的渴望,真的是十分的迫切。

  “何事?”

  待翟三上前,朱慈炤问道。

  “将军,西门传来急报,说是有二三千人的队伍从西边而来,这些人也不靠近城门,只是在距离城门二三里的地方驻扎了下来!”

  翟三领着一个小旗急急道。

  “二三千人!?”

  朱慈炤不禁一惊,他这才刚刚占下盐山县,便有大顺军过来了?

  “他们打得是什么旗号,装备如何?”

  朱慈炤转头看向那小旗,问道。

  “禀将军,他们没有打任何旗号,装备如何,因为距离太远根本看不清,但是这些人没有任何马匹,皆是步行,且好像人人头戴白带。”

  那小旗想了想道。

  “头戴白带?”

  朱慈炤就更奇怪了,什么样的军队会头戴白带?

  而且这二三千人连一匹马都没有,也不打任何旗号,怪哉!

  这种种的异象让朱慈炤心中大为不解,他也没心情再在此呆下去了,忙是来到县库房前,打开了存放金银的库房。

  房门打开,库房内果然立着一个个人多高的木橱,上面贴着封条,挂着拳头大锁。

  朱慈炤按照木橱上的编号,找来相应的钥匙打开锁头,又撕下封条,满怀期待的打开了橱门。

  嗯,橱门内的横架上空无一物,干干净净,甚至连包裹银锭的油纸都没有一张。

  虽然心中早已经有所预料,但是看着眼前空空如也的橱子,朱慈炤脸色还是不免阴沉了下来。

  “钥匙给你们,你们将这些橱子全都打开!”

  将钥匙递给身边的亲卫,让他们将木橱一一打了开来,但结果都是如此,这些原本要盛放银子的柜子,里面全都空空如也,别说银子了,连一文钱都没有。

  “好个盐山县,见了仓库中粮食满仓,我还以为这厮有点作为呢,没曾想这个狗官真的是狗改不了吃屎!”

  朱慈炤愤怒道。

  想这库房中存放的乃是一县的官银,像是赋收、税收、罚款等银子全都存放在县衙库房之中,怎么说也得有个几千两,再不济也得有个千儿八百两的,不曾想竟然空空如也,一文不剩。

  而由此也可以看出,这盐山知县到底有多么贪了,同时明末的吏治是何等的严峻了。

  周围几人见朱慈炤大怒,却也不敢说话。这位将军在他们眼中能文能武,颇具威严,如今一怒,谁人敢妄言?

  朱慈炤兀自生了闷气,也不再多言,只让人将马车上的箱子一一的抬着放进库房,这才心情微微好了一些。

  忙完这些,连身上的脏衣服都来不及更换的朱慈炤,只好再策马向西城门而去,这突然出现的二三千大军,他不去不行啊。

  若真是李自成,搞不好他还要上演一出“拥戴李自成”呢!

  唉,累啊!

  人才啊,人才,你们在哪里?!

  ..........

  我的票票们,你们在哪里?!

  (//)

  :。:
无题
甲申国难全文阅读作者:玉召加入书架
  州县衙门里的库也有很多,最重要的是存放官府公款的“财帛库”,俗称“县库”。财帛库一般是独立的房屋,厚墙、粗梁、小窗、重门,日夜锁禁。库房里排列着一排排的木橱,一般编有《千字文》编号。

  木橱上锁,贴有封条。橱内的搁板上放着一个个用纸包裹的大银锭。为便于点检、解送,银子大多要倾铸成50两一个,呈腰子状,两头微微翘起的大银锭,底部都打有所铸州县、年月、银匠姓名。

  仓、库两门前已然有兵丁把守,在占领下县衙的第一时间,朱慈炤便派了三个总旗,将整个县衙全都搜查了一边,县衙中原本的那些六房典吏、小吏们全都关进了大牢,将整个县衙的活物都给清了出去。

  仓库门前的两个小旗见朱慈炤押着马车来了,忙是施礼。

  “可有人进出仓库?”

  朱慈炤道。

  “没有,我等在此看守,没让任何人靠近!”

  那小旗忙是抱拳道。

  “嗯!”

  朱慈炤点了点头。

  然后取来早已收缴来的钥匙,打开了仓房的大门,对于仓房朱慈炤其实是没有多少期待的,毕竟这是灾年,又遇上这样的狗官,整个仓房中若是有个几百石的粮食,便是庆幸,朱慈炤不敢奢求过多。

  打开房门之后,一股子发霉的味道扑面而来,朱慈炤在鼻子前扇了两扇,待适应了房间内昏暗的光线之后,这才迈步走了进去。

  进了仓房之后,朱慈炤不禁停下了脚步,因为根本没有下脚的地方,只仓房内一个个的粮囤皆是满满的,有些粮囤因为装的太多,粮食都已经溢了出来,就这样散放在地上。

  按照规定,仓房的地面是夯实的三合土,上面架空木搁栅,铺有木地板。地板上用芦席围成粮囤,每百石一囤,朱慈炤细细数了数,发现这仓房内的粮囤竟然足足有四十六囤之多,换算一下也就是四千六百石。

  这狗官也有如此善政!?

  朱慈炤看着几无下脚之处的粮仓惊呆了,紧接着便是大喜,他还正愁自己手下的兵丁,以及村子中的百姓没有粮食可食,想着赶紧带人抄几个大户的家产呢,这下好了,这四千六百石,足足有八十六万八千四百八十斤。

  假设一个人每天吃粮三斤,那么这些粮食就足够近二十九万人吃一天的,而他手下这才多少兵丁,算上整个盐山县,只怕也没有二十九万人。

  更何况,这才得了县衙一处,还有很多大户的家还没有抄呢!

  盐山知县,你真的是帮了我朱慈炤一把!

  “取纸笔来!”

  朱慈炤突然道。

  他身边的亲卫立刻便从仓房内的登记处将桌子抬了过来。

  朱慈炤拿过纸笔,在纸张上写下几行小字,道:“你速速拿着我的手令去往北门,着后勤千户和各村乡亲速速入城,一是分发粮食,请他们带好器具;二是请后勤千户,埋锅做饭,准备饭食;三是请城外留守的两位军师,请他们入城主持政务。”

  “得令!”

  那锦衣亲卫抱了抱拳,拿着朱慈炤的手令去了。

  朱慈炤看了看桌上的几本册子,随手一翻,待看清上面的记录之后,不觉一楞,这上面记录的应该是这粮仓粮食入仓和出仓的记录。

  只见上面记录的有进有出,每一次粮食出仓之后,都会有大批的粮食进来,按照账目上记录,这盐山县的常平仓始终都维持在四千石以上。

  “怪了,这个盐山知县哪里来的这等手段?”

  朱慈炤心中疑惑,但也只能等着审判那盐山知县的时候再详细问问了。

  “关门上锁!”

  也不去细想这些东西,朱慈炤呼喊一声,众人便从仓库中退了出来。

  “将军,将军!”

  正说着话,身后又传来了呼喊声,朱慈炤转过头去,却是翟三又领着人寻来了,也不知是何事,急匆匆的。

  朱慈炤现在是真的很忙活,不管什么事情都需要自己的过问,他忽然间感觉自己缺少的已经不是钱粮和地盘了,是能够管理钱粮和地盘的人。

  二十一世纪什么最重要,人才;十七世纪什么最重要,也是人才!

  朱慈炤现在对人才的渴望,真的是十分的迫切。

  “何事?”

  待翟三上前,朱慈炤问道。

  “将军,西门传来急报,说是有二三千人的队伍从西边而来,这些人也不靠近城门,只是在距离城门二三里的地方驻扎了下来!”

  翟三领着一个小旗急急道。

  “二三千人!?”

  朱慈炤不禁一惊,他这才刚刚占下盐山县,便有大顺军过来了?

  “他们打得是什么旗号,装备如何?”

  朱慈炤转头看向那小旗,问道。

  “禀将军,他们没有打任何旗号,装备如何,因为距离太远根本看不清,但是这些人没有任何马匹,皆是步行,且好像人人头戴白带。”

  那小旗想了想道。

  “头戴白带?”

  朱慈炤就更奇怪了,什么样的军队会头戴白带?

  而且这二三千人连一匹马都没有,也不打任何旗号,怪哉!

  这种种的异象让朱慈炤心中大为不解,他也没心情再在此呆下去了,忙是来到县库房前,打开了存放金银的库房。

  房门打开,库房内果然立着一个个人多高的木橱,上面贴着封条,挂着拳头大锁。

  朱慈炤按照木橱上的编号,找来相应的钥匙打开锁头,又撕下封条,满怀期待的打开了橱门。

  嗯,橱门内的横架上空无一物,干干净净,甚至连包裹银锭的油纸都没有一张。

  虽然心中早已经有所预料,但是看着眼前空空如也的橱子,朱慈炤脸色还是不免阴沉了下来。

  “钥匙给你们,你们将这些橱子全都打开!”

  将钥匙递给身边的亲卫,让他们将木橱一一打了开来,但结果都是如此,这些原本要盛放银子的柜子,里面全都空空如也,别说银子了,连一文钱都没有。

  “好个盐山县,见了仓库中粮食满仓,我还以为这厮有点作为呢,没曾想这个狗官真的是狗改不了吃屎!”

  朱慈炤愤怒道。

  想这库房中存放的乃是一县的官银,像是赋收、税收、罚款等银子全都存放在县衙库房之中,怎么说也得有个几千两,再不济也得有个千儿八百两的,不曾想竟然空空如也,一文不剩。

  而由此也可以看出,这盐山知县到底有多么贪了,同时明末的吏治是何等的严峻了。

  周围几人见朱慈炤大怒,却也不敢说话。这位将军在他们眼中能文能武,颇具威严,如今一怒,谁人敢妄言?

  朱慈炤兀自生了闷气,也不再多言,只让人将马车上的箱子一一的抬着放进库房,这才心情微微好了一些。

  忙完这些,连身上的脏衣服都来不及更换的朱慈炤,只好再策马向西城门而去,这突然出现的二三千大军,他不去不行啊。

  若真是李自成,搞不好他还要上演一出“拥戴李自成”呢!

  唉,累啊!

  人才啊,人才,你们在哪里?!

  ..........

  我的票票们,你们在哪里?!

  (//)

  :。:
第84章 壮哉,忠武公!
甲申国难全文阅读作者:玉召加入书架
  城外二百多步的队伍中,周民看着担架上被抬着的小公子,仍旧昏睡着,心中不禁更加悲痛。

  他们自从宁武关突围出来,已然过去了一个多月,这一个多月了东走西藏的,原本伤势不是十分严重的小公子,已经连发了三日高烧,硬生生的从尚能随军而行,变成了躺在担架上昏睡。

  这让他十分的担忧,唯恐总兵唯一的血脉断送在自己的手中,可是军中无医、无药,即使他心中万分的想要小公子醒过来,也是没有丝毫的办法。

  “你们可得仔细了些,万不可磕碰了公子!”

  周民嘱咐两名抬着担架的兵丁。

  “将军放心,我等晓得!”

  两名抬着担架的兵丁握了握手中的担架,回道。

  “来人,分出一支小队前去叫门,就说大明山西总兵麾下参将周民,率军路过盐山,请盐山知县按例提供补给!”

  转过头来,周民又吩咐道。

  五名兵士闻此,领令朝盐山县西门去了。

  明朝的地方行政区划是承宣布政使司(相当于现在的省),每个布政使司的统兵将领为总兵,总兵之下为副总兵(副将)、参将、游击将军、守备、都司、千总、把总。

  而这个周姓将军又是山西总兵麾下的参将,可以说是这支队伍现如今最高的长官了。

  “将军何须如此麻烦,要我说,我们便直接打杀过去,何须文绉绉的派人通禀!”

  周民身边一满面胡须的汉子听了,撇了撇厚厚的嘴唇道。

  “是啊!这些没卵子的软骨头,遇到贼兵就投降,遇到我大明的虎贲就闭门不纳,端的是该死!”

  另一个脖子上还挂着绷带的汉子,一边说着一边用无伤的左手狠狠地武了武手中的大刀。

  周民瞥了他二人一眼不说话,他作为山西总兵周遇吉的族亲,又是整个队伍的现如今最高的官,别人可以如此莽撞的胡说妄言,他却是不能如此说的,而且以他受到的教育来说,领兵攻打大明的县城,这是万万不可为的。

  “唉!”

  那两个汉子见长官不言,知道又是如此,但是也不知劝了多少次,见长官不言语,他们也只得哀叹一声。

  但是他们不知,在周民的心中何尝不想攻下这盐山县,获得补给?

  可是若真的如此做了,又和那等贼寇有何差异?大明军队在民间的名声早就已经臭了,百姓听闻有明军过境更是举家避难,自己若是攻打县城,岂不是成了那群土匪们的同类!

  周民不愿意这样做。

  所以在宁武关战败突围,总兵周遇吉战死之后,周民便带着这支队伍先是向北,听闻京师被攻破,又是向南。

  一路上不知经过了几个州县,可是结果呢?

  这些父母官们听到京师被攻破的消息之后,都在写降表,等着李自成兵临城下的时候,早早地献上降表,以搏得富贵。

  谁人去管什么山西总兵账下的参将?又有谁敢开门接纳这群军爷?

  周民这一路行来,屡屡碰壁,吃尽苦头,遇到有点良心的知县还能隔着城墙给扔几袋粮食;遇到没良心的,还要禀报他们的大顺李皇帝,派兵捉拿这些明军呢!

  而周民又是非常讲原则的人,沿途别说是扰民了,为了有口饭吃,竟然还打下了几个占山为王的土匪寨子,也幸得剿了几次匪,要不然还真得饿死不少人。

  “他奶奶的,怎的这般啰嗦,莫非要爷爷我砍了他们的脑袋,他们才能快些!”

  周民身边满脸胡子的汉子又叫嚷起来,瞪着一双眼睛,气的鼻孔直喷气。

  西门的城墙之上,朱慈炤正询问着这五名前来叫门的兵丁,心中暗暗惊讶。

  从城下几个兵丁口中,朱慈炤竟然震惊的发现,这支二三千人的队伍,竟然是山西总兵周遇吉,周忠武(谥号忠武)麾下的队伍。

  这让朱慈炤有些措手不及,又震惊万分,同时心生狂喜。

  这周遇吉是谁,可能大家不知道,毕竟他作为一名武将既没有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的趣谈,也没有史可法“与城俱存亡,江山变颜色”的美誉。

  可是要说起周遇吉此人,朱慈炤心中只有两个字——敬佩!

  周遇吉,字萃蓭,辽东锦州卫人,明朝将领。宁武关之战,力抗闯军十万大军,最后力竭而死,死时浑身插满了羽箭,如同刺猬。

  南明时追赠太保,谥忠武。

  同时周遇吉还是抗清名将。

  月,清兵七万余众从山东劫掠大量物资和青壮年人口经杨柳青北返关外,整个山东、河北两省各地明军或望风而逃,或撤兵让路。

  当时已接圣旨由杨柳青调往山西任总兵的周遇吉本已带兵开拔,但他听说清兵要过境杨柳青,遂率骑兵返回杨柳青,利用地形痛击清军,在杨柳青与清军大战三天三夜,清军死伤数千,创造了在明清交战史上罕见的明军以少胜多的战例。

  在那个见了清军就逃的时候,别说是与清军交战了,就是不逃走、不投降便是大大的忠臣了。

  周遇吉敢于同清军交战,还能斩首数千,无异于蒙蒙暗夜中一颗极其闪亮的星,于是因功加太子太保、左都督。

  1644年2月7日,太原沦陷,原任山西巡抚蔡懋德自尽身亡。

  李自成在太原休整八天之后,又攻取了忻州,进而急攻代州。周遇吉在代州坚守数十天之后,粮尽援绝,率军突围后退保宁武关。

  宁武关位于山西中部,传说由凤凰所变,故有“凤凰城”之称。宁武是由太原北上大同的交通要道,明朝景泰年间建筑关城,与偏关、雁门关一起成为防御鞑靼骑兵的山西三关之一,战略地位极为重要。

  宁武关地势险要,李自成自然志在必得,史载此次战役进行得相当惨烈。大顺军因为在明军火炮猛烈的轰击伤亡较重,曾以“五日不降者屠其城”的宣传攻势希望迫使周遇吉投降。

  明军火药即将耗尽的时候,一些将领也曾劝说周遇吉改变策略不要一味硬拼,但被“一军皆忠义”的周遇吉断然拒绝。

  于是在城内设伏,出弱卒诱敌入城,亟下闸杀数千人。

  由于周遇吉的顽强抵抗,李自成一度准备放弃攻取宁武关,但他手下的将领们一再坚持,大顺军因而再次对宁武关发起了猛攻,在火炮的轰击之下,关城不断坍塌,大顺军冲锋的前队战死,后队马上跟进顶替,终于攻破宁武关。

  大顺军攻入关城之后,周遇吉继续指挥巷战,从战马上摔下来后又徒步奋战不止,在身中数箭被大顺军生擒后也仍然破口大骂不愿屈服,大顺军将周遇吉悬吊于高竿之上乱箭射死,然后又将尸体肢解。

  周遇吉的夫人刘氏素来勇健,带领几十名妇女拒守公廨(官邸私宅),登上屋顶向大顺军放箭,全部被大顺军烧死。

  三月初一日(4月7日)李自成克宁武关,前后死将士七万余人,伤亡惨重,《罪惟录》记“后贼陷京师,多有手足创者,皆经战宁武者也。”

  城破之后,大顺军“遂屠宁武,婴幼不遗”,百姓被杀者甚众,这也是李自成的一个手段,若是投降只杀贪官污吏;若是不投降,全城皆屠戮。

  但据守武宁关杀敌七万余的战绩,谁人能敌?

  只可惜这个时候的明帝国既没有派援兵支援(根本无兵可用),也没有运送补给,让这支骁勇善战的孤军,饿着肚子走完了最后一程。

  而也就在三月一日当晚,大同总兵姜瓖投降,宣府总兵王承胤降表亦到。

  三月初八日,大顺军至阳和。

  三月十一日,大顺军开进宣府,“举城哗然皆喜,结彩焚香以迎”。

  三月十五日,大顺军抵达居庸关,监军太监杜之秩、总兵唐通不战而降。真定太守邱茂华、游击谢素福出降,大学士李建泰在保定投降。

  三月十八日,大顺军攻进明京师西外城。

  三月十九日,兵部尚书张缙彦主动打开正阳门,迎刘宗敏所部军,中午,李自成由太监王德化引导,从德胜门入,经承天门步入内殿,明京师彻底沦陷。

  这便是明朝整个灭亡的经过。

  可以这样说,李自成除了遇到周遇吉抵抗了,根本没有遇到其他大的抵抗,其他文武大臣,皆是望风而降。

  甚至李自成在宁武关久攻不下的时候,曾一度准备撤回陕西,要不是死的人太多了,手下的将士杀红了眼,有可能历史真的就从周遇吉这,就从这宁武关改写了。

  农民军攻入北京之后,士卒们还在说:“如果每一镇的主将都象周总兵那样,我们如何能够到达这里?”

  后世之人常说明亡于东林文臣,但谁能说这些望风而降武将就没有一点责任?

  在那个投降保命、献城富贵的时候,周遇吉可以说是少数几个既有能力又心怀忠诚的明臣,其他人与之相比,真的是米粒之辉,粗鄙不堪。

  虽然周遇吉已经逝去,但是他的美名至今流传,在武宁当地,还可以找到周遇吉和妻子刘氏的墓葬,朱慈炤在前世经过此处的时候,还曾去凭吊过。

  壮哉,我大明周忠武!

  .........

  求票!!!!

  (//)

  :。:
首页121314151617181920212223 下一页 末页
扫码
作者玉召所写的《甲申国难》为转载作品,甲申国难最新章节由网友发布,找书苑提供甲申国难全文阅读。
①如果您发现本小说甲申国难最新章节,而找书苑没有更新,请联系我们更新,您的热心是对网站最大的支持。
②书友如发现甲申国难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③本小说甲申国难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找书苑的立场无关。
④如果您对甲申国难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邮件给管理员,我们将第一时间作出相应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