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找书苑 > 军事历史小说 > 倾宋最新章节 > 倾宋全文阅读
选择背景颜色: 选择字体: 选择字体大小:
第168章 军政错综几繁复
倾宋全文阅读作者:然籇加入书架
?    “让阿术先走?”文天祥看向叶应武,有些吃惊。

    叶应武点了点头:“阿术的敌人至始至终都不是我们,而是吕文德,咱们索性就不要管他们两个,让他们去打他们的,咱们就专心的打咱们的,最后所为的,不是支援吕文德和襄阳,而是让阿术南来的大军受到重创,使得蒙古一时半会儿根本没有元气南来,甚至??????”

    “甚至迫使蒙古不得不选择另外南下的道路。”陆秀夫神情一震。

    从北方南下,实际上就只有三条道路,最西面一条是四川,经大散关、阳平关进入汉中,然后顺着汉水直下或者顺着蜀道平定川蜀,掌握大江上游,这是当初忽必烈的兄长蒙哥执意要走的一条道路,结果蒙古大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杀入川蜀,一路横扫,最后却不料眼看这就要看见大江,却被王坚凭借着钓鱼城死死挡住。

    蒙哥战死,蒙古军北撤,川蜀道路崎岖,利于防守不利与进攻,而且也没有办法发挥蒙古骑兵强悍的平原冲击能力,所以在蒙哥付出了血的代价之后,忽必烈立马转变方向,改为走中路。

    中路实际上就是直下襄阳、鄂州,拦腰切断大江,这同时也是当初岳飞北伐的路线。在鄂州之战中忽必烈实际上马上就要成功了,最后却不得不会都抢夺汗位,成为蒙古大汗之后,他对此自然更是热衷,只不过南宋趁机整修襄阳防务,经营的铜墙铁壁一般,导致忽必烈不得不先修生养息,不敢轻易对这个带刺的东西下嘴。

    叶应武想要将阿术打败,就是为了逼迫忽必烈不得不再考虑最后一条道路的可行性。

    东线,东线实际上是南上北下的最平坦的道路,从山东河南直接可以冲入两淮,这也是当初南宋北伐和金国南下最常走的一条道路,两淮至今仍然是蒙古和南宋来往对峙的最前沿和最惨烈的地方。

    每一寸土地、每一座城池都已经在不知道是第几次易手。而南宋此时的两员大将李庭芝和夏贵,也都是身在两淮,正是凭借着这两员大将,南宋才能在两淮一直到胶东这一条线上打的有声有色。虽然进攻不足,但是让进攻的蒙古军吃瘪却是肯定的。

    如果中线不通,西线又已经早早地被否定,那么忽必烈就不得不选择双方力量犬牙交错、错综复杂的东线,沿着平坦的两淮南下。这意味着蒙古骑兵将会有足够的空间发挥他们的本领。但也意味着南宋的水师将会一路上毫不留情的打压。

    众人忍不住看向叶应武,这个难题就这么抛给忽必烈,倒还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只是现在更重要的是,襄阳,应该怎么打。

    叶应武看向众人,片刻之后方才站起来,在身后的木图上接连敲了两下。叶应武的速度很快,但距离比较近的文天祥还是一眼看了出来,忍不住轻轻惊呼道:“潼川府,郢州!”

    “没错。两路出兵,天武军直接挺进到郢州,郢州城池同样坚固,而且依山傍水,易守难攻,这样的话我们有进攻和退后的余地,而且郢州频临汉水,水师随时可以北上支援。”叶应武缓缓说道,“而潼川府,是整个川蜀仅次于成都府的重镇。泸州若是水路同进,进攻潼川府的话,凭借刘整上一次已经被杀得丢盔弃甲的残兵败将,若是没有阿术的志愿很难坚守。”

    “成都府甚至整个川蜀都会被威胁。”一直沉默的章诚开口说道。“使君端得好算计。”

    叶应武却是苦笑一声:“不管是不是好算计,现在也只能先走一步看一步了,整个襄阳战场情况瞬息万变,某也没有太大的把握啊。更何况刘整这几个人也都算得上当世名将,岂是那么容易好对付的。”

    对视一眼,文天祥等人躬身说道:“还请使君放心。某等必当全力以赴。”

    叶应武摆了摆手:“襄阳还不会这么快就打起来,咱们先放在一边,现在还有重要的事情,就是整个兴州的民政。”

    文天祥冲着谢枋得使了一个眼色,谢枋得当下里也没有犹豫,径直站了起来:“启禀使君,自从黄州和蕲州等江北民众陆续迁移到兴州以来,兴州百姓已经逐渐上涨到将近二十万,再加上各处天武军和从江南西路各个州府抽调而来的壮丁,整个兴州三县之地上的百姓人数实际上已经到达二十七八万,虽然和那些腹地的州府没有办法相比,但是相较于之前,已经好了很多,但是这也意味着我们现在需要更多的荒地来安置这些百姓,并且需要更多的粮食以及一些布匹等来帮助他们度过第一年。”

    叶应武咬了咬牙,情况的复杂程度虽然还没有超出他的想象,但是叶应武也不得不承认之前自己的确有些低估了,毕竟从北面陆陆续续迁移过来的,实际上都是些老弱病残,真正的壮年男子不是战死在一次又一次的边境冲突上,就是不知道被哪边的人拉了壮丁,当然从现在来看十有**是北面蒙古。

    对于现在的兴州,凭借着三县土地,实际上是很难供养着十万百姓的,即使是江南西路各个州府一直在拼命地向着兴州输送人力物力,真正想要解决这个问题,还需要由叶应武和兴州文武努力。

    “都说说吧,现在也算是整个天武军和兴州的困难时期了,咱们必须咬着牙挺下去,还需要将襄阳一战顽强地打下来。”叶应武缓缓说道,他并不想发表自己的意见,一来叶应武的意见肯定带着浓浓的未来想法,叶应武并不清楚这到底是不是和现在的实际情况符合,二来叶应武一旦先开口,其他人开口的可能性自然就少了。

    文天祥率先说道:“启禀使君,某看来,应该先下去走走,毕竟刚才汇报的,只是谢知县通过永兴县的情况,并且结合另外两个知县上报的情况总结出来的,现在具体发展的怎么样,在座没有谁心中有底。不知道诸位意下如何。”

    陆秀夫微微点头紧接着说道:“余窃认为现在事态紧急,无法判断什么时候襄阳之战就会爆发,所以使君以及诸位将军还是用心操练天武军,此间事务暂时还是余和宋瑞兄负责。不过还需要章将军麾下六扇门将士的协助。”

    “这个没有问题。”章诚紧接着说道,“六扇门别的地方或许薄弱,但是这兴州乃是六扇门根基所在,若是两位要求在六扇门的职责之内,必当全力以赴。”

    章诚说的很含蓄。只要在职责之内,使君自然会同意,若是超乎职责,某可不跟着你们瞎折腾。

    文天祥和陆秀夫都是聪明人,对视一眼,都是会心一笑。

    而一直沉默的叶应武轻轻舒了一口气:“这样也好,不过下面情况如何某还是要亲自去走走的,另外天武军现在除了右厢在镇江府已经改编成镇海军,中军在鄱阳湖口,前厢则在江北田家镇。这三处都是大江要害所在,不可动摇,所以只剩下了左厢和后厢。”

    自从张贵前去夷洲岛之后,实际上天武军后厢就一直是叶应武或者坐镇后方的陆秀夫和文天祥在统领,而且后厢本来就是比照着南宋的厢军和乡兵制度训练的,所以也没有必要派遣专人统辖。

    所以此时也就只有天武军左厢都指挥使王进下意识的挺直腰杆。天武军前厢、左厢和右厢这三支主力都经历过血战,前厢和右厢在黄州打的天昏地暗,左厢更是当初在麻城脚下就曾经第一个迎战,所以现在叶应武手中实在是没有什么可派遣的人手的时候,王进就知道肯定轮到自己了。

    叶应武微微皱眉。终究还是下定决心般说道:“天武军左厢和后厢除了保持五千主力战兵之外,其余人手全部就地解散,下乡按照划定区域帮助百姓们耕种开荒。”

    “什么?!”王进震惊的喊了出来。

    而江镐等人的目光也不是应该有的幸灾乐祸,显然他们也被震住了。非但没有扩充现在四分五裂的天武军。反而要解散两个厢,这不是自杀么。当然,这是天武军中将领的看法,似乎明白叶应武背后无奈和意图的文天祥等文官面面相觑之后,流露出来的都是惊喜。

    “怎么?”叶应武霍然起身,“你有意见?”

    王进被叶应武这突然爆发出来的气息一震。顿时缩了缩脖子,心中叫屈:我现在要是说有意见的话,你岂不是要宰了我。

    这实际上也是叶应武现在唯一的选择,不过说句实话还是借鉴了后世的军民鱼水情,叶应武这么做也是为了能够让天武军更好的和兴州百姓融为一体,让兴州百姓将这这守护着他们一方安宁的军队不是当做挡箭牌,而是当做子弟兵。

    一支拥有民众基础的军队才能够拥有源源不断的新兵,才能够拥有源源不断前进和扩大的实力。叶应武还并没有强求能够拥有一支让民众用手推车送上胜利巅峰的军队,他只是需要有一支在外征战的时候身后有人为之祈祷而不是暗暗捅刀子的军队。

    叶应武见到王进拼命的摇头,顿时哑然失笑:“你倒是挺识相,这一次也是无奈之举,毕竟现在整个兴州除了天武军左厢是摆出来进攻姿态之外,其他各厢北面都有强敌环饲,根本不可能动弹,而我们现在又的确需要足够的青壮人手,不只是天武军左厢和后厢,包括刚刚修缮完成城池的那些壮丁,也都要陆陆续续的前去开荒,而且他们的亲人家属,也可以从其他地方追随而来,我们都要相应的制定出足够的奖赏。另外??????宋瑞,君实。”

    王进若有所思的坐直,而文天祥和陆秀夫急忙站起来。

    “某现在可不只是小小的兴州知州,更是沿江制置副使,既然现在坐在这个位置上,自然也不能放过这个位置应该有的权力。”叶应武微笑着说道,“只是某现在担任沿江制置副使这么长时间,为什么除了南康军知军江老相公之外,其他所属州府的知州一个都没有见到,是某面子不够大,还是他们的屁股太沉?”

    文天祥和陆秀夫心中悚然一惊,大哥,你不要搞错了,你这个沿江制置副使也不过就是贾似道拿来安抚你的,实际上可并没有你想象中的那样管辖周围州府的军政大权,否则的话这赣北荆湘岂不是早就让另外一位沿江制置副使范文虎范大人给祸害干净了。

    要是这么一个沿江制置副使就可以管辖周围五六个州府,那么像王爚这样的江南西路安抚使岂不是就成了吃干饭的。

    更何况虽然说这些知州实际上都是江万里这一派的人物,但是想要让他们就这么简简单单的在一个不过二十岁的年轻人面前********,还是很难接受的。

    只不过看到叶应武似笑非笑的表情,两个人心头一阵打鼓,沉默片刻,最后还是文天祥硬着头皮说道:“启禀使君,若是那些知州政务繁忙??????”

    叶应武旋即看向另外一边的武将:“杨宝!”

    “末将在!”杨宝应声站起来,他现在统领天武军中军主力坐镇鄱阳湖口,职责重大,甚至就连这一身披挂的打扮,也要比当初那个油滑的叶应武亲卫统领精神多了。

    只不过那滴溜溜转的眼睛还是暴露了一切。叶应武在心中无奈的叹息一声,这家伙看来已经改不掉了:“某问问你,天武军的中军屯驻在鄱阳湖口,是不是白白在那里吃粮饷的?”

    杨宝当下里毫不犹豫的脖子一挺:“不是!”

    “那你知道该怎么做了么?”叶应武像是一个循循善诱的大人,而一侧的文天祥和陆秀夫都是下意识的打了一个寒战。

    杨宝一笑:“还请使君放心,天武军中军必然不辱使命!”

    满意的点了点头,叶应武冲着文天祥两人一摊手,意思是你看事情这不就解决了么。这个时代的大多数士大夫叶应武已经看得透透了的,只要大军一拥而上,别说干什么都会屁颠屁颠跑的勤快,;但是如果你毕恭毕敬的去请的话,反倒是推三阻四各种清高。

    当然可能整个江南,整个大宋不是这样的士大夫,都已经被自己搜罗到这个大堂中了,无奈的文天祥、苦笑的陆秀夫还有沉思中的谢枋得,这些都是在另外一个时空昙花一现的人才,是夜幕中闪烁灿烂的群星,现在就在他的面前,为了叶应武勾画的美好蓝图而奋斗。

    “现在时间紧迫,我们所能够做的就是物尽其用,人尽其事,所以还请诸位齐心协力。”叶应武淡淡说道,伸出手在身后木图上重重拍了一下,“天武军,未来属于你我。”

    “天武军,未来属于你我!”所有的文武一致站起来,虽然声音有些低沉,但是带着不可抗拒的力量。

    就像是滚滚前进的大潮。(未完待续。)
第169章 飞雷炮震山半壁
倾宋全文阅读作者:然籇加入书架
    通山县。

    叶应及站在工坊外面来回的踱步,周围侍卫虽然不敢让他离的太远,却也都是一言不发。

    马蹄声阵阵,叶应及急忙抬起头来,当先一人一身青衣,不是堂堂沿江制置副使、兴州知州叶应武叶使君,还能是谁?只不过这一次和叶应及一样,叶应武的脸上更多的不是兄弟相遇的喜悦,而是一种难以捉摸的期待和担忧。

    叶应武这依次绝对称得上是轻车简从,刚刚大婚过后第二天,他便没有在那温柔乡中逗留,而是一大早就带着江铁和十多名骑兵急匆匆的赶了过来,一行人都是风尘仆仆。

    “远烈你终于来了。”叶应及急忙迎上去。

    叶应武收起来马鞭,点了点头:“那个东西现在造的怎么样了,兄长在信上曾经说已经失败过好几次了?”

    叶应武昨天大婚,是整个老叶家一等一的大事,但是在茫茫人群当中,并没有叶应及的身影,并不是因为叶应及对于自己这个看着长大的弟弟有什么意见,而是因为当时他就在这里看着那个东西。从叶应及有些担忧也有些焦急的神色中,叶应武察觉出来端倪,心中更是一块大石悬到了嗓子眼。

    苦笑着摇摇头,叶应及让开道路:“咱们边走边说。”

    话音未落,叶应及就甩开步伐,这几个月在山里来来往往,让这个本来书卷气息就不是很重的中年人,更像是一个山野壮汉,而不是提领兴州通山县的知县。

    “情况不好?”虽然已经隐约预料到了,但叶应武还是不想面对这样的结果,毕竟按照这个时代的工艺来说,实际上这并不是什么太难的事情,若是这么一个东西都搞定不了,那么也就说明现在天武军所能依仗的工匠水平确实不高。

    叶应及微微一怔,旋即说道:“情况也不是不好,只是毕竟这个东西是第一次制作。而且对于应该掌握的程度不是很了解,所以第一个拿出去发射的炸裂了,不过之后的几个倒是效果不错,只不过还是达不到使君想象中那样。”

    “成了?!”叶应武心中一喜。长出一口气。

    几个人说话的功夫,就已经走到了火器工坊中间的空地上,这片空地正面着对方的一小片荒无人烟的斜坡,而远远地有天武军士卒驻扎,所以并不担心会有什么人偷取天武军最大的机密。

    这也是为什么兴州接纳了这么多北面来的百姓。偏偏在通山县安置的最少的原因。

    就在叶应武上一次到过的草棚下面,几个圆滚滚的铁皮桶就摆在那里,只不过大小口径甚至外面铁皮的粗细都有不尽相同,而边上的几个草棚竟然都已经塌了,来来往往的工匠正在忙碌着重新搭建。

    轻轻呼了口气,叶应武稳定住心神,之前见识过的叶应及等人都是微微皱眉,而那些跟着进来的叶应武亲卫则是好奇地打量着眼前这些从来没有见过的奇葩火器。

    “使君,这是做什么用?”江铁有些小心翼翼的开口,毕竟叶应及等人不太好看的表情让他对于这个火器的威力不敢预估。

    叶应武摇了摇头:“看看吧。”

    站在身边的叶应及打了一个手势。几名工匠还有些生疏的上前,将这个时代有些粗糙的黑火药填进去,然后拿着一个勉强算是方方正正的包裹紧接着塞进去。

    “放!”负责指挥的一名工匠大喊一声。

    火药被点燃,紧接着江铁等人听见一声闷响,强大的气浪卷席灰尘无数,巨大的闷响过后片刻,“轰!”的紧接着一声犹如雷霆般的声音从远处的斜坡上传来!

    火焰升腾,烟尘四起,被击中的斜坡上草木已经消失了不少。

    看着如此结果,叶应武固然是心中暗暗高兴。江铁等人则是目瞪口呆,而一直隐隐担心的叶应及却是激动的径直冲入草棚当中,和几名胡子拉碴很是邋遢的工匠紧紧拥抱在一起。

    热泪盈眶。

    “这个效果还是不错了。”叶应武点了点头,喃喃说道。“飞雷炮,没良心炮,某在这七百年前把你缔造出来,就是希望你能够在最关键的时候挽救整个天下,这个世上辜负某的人有,相信某的人也有。不过某还是相信,你不会辜负。”

    叶应及激动地用衣袖抹去眼眶中的泪水,爽朗大笑,他原本就是临安将作监的督导官员,此时能够亲眼看着又一种强大的火器在自己的眼前诞生,又何尝不激动。

    更何况这个家伙不是震天雷,只能用手投或者埋在地里,这是一个拥有震天雷的威力、神臂弩的射程的强大新式火器,而且这也是天武军寻求进攻而不是防御的火器,看着如此效果,叶应及甚至已经开始想象,如果按照叶应武所说成百上千这样的火器发射,会带来怎样翻天覆地的效果。诱宠萌妻:大叔,不可以

    焚山煮海,不过如此!

    其实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这种火器所需要的材料实在是太简单了,除了可能在烧制这种薄皮铁桶的时候会有些困难,其他的实际上只需要将再普通不过的火药包裹起来就可以了。

    而且这也意味着,只需要很简单的培训,整个天武军就可以掌握这种强大而有力的杀器。

    这一切都是源于叶应武的设想,叶应及现在已经不知道自己这个曾经纨绔风流的弟弟到底脑子中都装着些什么,也不知道叶应武是怎么突然间这样转变,但是叶应及很清楚,叶应武在给天武军和无数天下百姓勾勒出来的美好愿望,并不是白日梦。

    他在一步步的证明,他是有这个实力,挽救一切。

    “其他几个,继续!”叶应武冷静的下达命令,站在高处可以看见,原本爆炸过的斜坡外,大队的天武军正在集结,并且向着斜坡的反方向构筑封锁线。保护火器和弓弩工坊的天武军都是从各厢当中遴选出来的精锐,甚至和六扇门、锦衣卫将士相比也是不遑多让,现在接到叶应武亲自传达的命令之后。这些天武军士卒也不是好奇的回头看去,只是默然向前,执行他们的使命。

    叶应及轻轻点头:“好,继续。”

    另外几个飞雷炮也都已经被填装完成。叶应及方才冲着叶应武点了点头,两个亲兄弟同时挺直身子,江铁等叶应武的亲卫毕竟也是久战精锐,最初的震撼之后,立刻站直。目视前方毫无畏惧。

    “轰轰轰!”飞雷炮接二连三的轰鸣,经过第一次不幸爆炸后将好几名工匠炸死炸伤的血的教训之后,总算是在铁皮的质量上过关了,所以叶应武还不用担心会被炸到。

    明显看得出来对于铁皮桶锻造和火药填装的度把握的不是很好,和刚才那一次相比,这一次飞雷炮轰击的地点更加零散,威力也是有大有小,不过对此叶应武倒还不是很担心,毕竟数百门飞雷炮同时发射的话,这些小小瑕疵都没有太大的问题。

    “争取改进一下。也没有必要强求。”叶应武看向叶应及,对于这个效果实际上他已经很是满意了,毕竟飞雷炮发射的是炸药包,又不是炮弹,能够达到这个精确度实际上已经算是谢天谢地了。

    无论如何,自己也总算是将这个后世曾经光耀一时的重型火器成功复制到了这个时代,也算是为自己北上增添了砝码。而叶应及微笑着缓步上前,更多的工匠跟在他身后。

    这些工匠大多数都是社会的底层人士,正是因为遇到了叶应武这样重视火器和弓弩的统帅,并且有曾经亲自领导过将作监的叶应及作为他们的顶头上司。所以他们现在才能有温饱,甚至还能养活一大家子人,只不过他们来到叶应武面前,还是有些害怕。

    冲着身后江铁使了一个眼色。叶应武笑着上前:“不知道这是哪位研制出来的?”

    一名年轻的工匠看向叶应及,叶应及鼓励的冲着他点了点头,工匠方才说道:“启禀使君,这东西是小人和师傅一起研制的。当然,周围这些叔伯同僚也参与其中。”

    “哦,你师傅呢?”叶应武有些诧异。这个人看上去也不过是二十岁冒头的样子,能够挑起大梁确实是个人才。

    年轻的工匠伤心的摇了摇头,勉强遮掩眼眶中喷涌的泪水:“师傅在第一次射击的时候被炸死了。已经不在了??????”

    一怔,叶应武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他是为了天武军,是为了无数将士们而死的,是个好汉,是个英雄。”

    作为一个工匠,能够得到天下闻名的叶使君这样的评价,不啻于莫大的荣耀,那名年轻工匠有些震惊的怔在当场,不知道自己应该向眼前微笑的这个叶使君说什么。

    之不过叶应武也不需要他再说什么,江铁已经捧着一盘金银过来,还有上好的丝绸,以及盘子最上面金光闪闪的奖章。叶应武亲手从盘子中将奖章拿出来,戴在了那名年轻工匠的胸前:

    “你们每一个人,都得到应该有的奖赏。某在这里,向整个工坊的所有工匠保证,只要你们能够研制出来足够强大的火器、弓弩甚至其他任何减轻将士们伤亡、更多杀伤敌人的兵器,更或者其他有利于百姓安居乐业的工具,某都会重重的奖赏你们,都会赐给你们应该有的荣耀!所有为了研制而壮烈的工匠,都将和天武军的战死将士们享受一样的待遇,享受一样的光荣!”冤家路窄:兔子专吃窝边草

    在震惊的目光中,叶应武郑重的冲着一众工匠一拱手:“诸位,任重而道远,拜托了!”

    无声的,黑压压一片人跪了下去。

    双膝重重跪倒在尘埃中。

    从来没有一个人重视他们,除了眼前这个叶使君,他并不是将他们看作奇巧淫技的继承者,而是看作天武军的一员,看作光荣的开拓者和牺牲者。

    这是亘古未有的荣耀,让他们值得为之效死。

    来自于七百年后的叶应武可以是说是亲眼见到过科技的力量的一代人,所以或许叶应武作为一个文科生,对于科技的能力也就仅限于指导着工匠们制造出来像飞雷炮这样简陋的甚至有些寒酸的火器,但是这并不妨碍叶应武对于科技的重视,既然自己来到这七百年前,既然自己没有后世的科技树可以攀爬,那何不自己种植一棵出来。反正现在大宋的火器已经是整个世界上最先进的,良好的基础底子已经有了,只需要自己细心的栽培。

    对于工匠们的奖赏就是其中之一,这个时代的人们在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最想要做的无非就是光宗耀祖,让在天的列祖列宗能够看到子孙后代扬名立万。

    之前叶应武已经解决了这些工匠的温饱,现在无疑又是给他们注入了一剂强心剂,想要名垂青史,想要血食万代?好啊。某叶应武现在给你们这样的机会。

    看着身后黑压压的人影,叶应武沉默片刻之后,霍然转身,只不过这一次他并没有选择像永兴县大婚的时候那样跪下,而是亲自搀扶起来带头的几名工匠,眼眸之中也有泪珠翻涌,叶应武的声音随之哽咽:“诸位,某叶应武何德何能,能够当得起诸位如此,某所做的一切。都是想要让诸位为了天武军而奋斗,为了这片祖宗万代传给我们的山河而奋斗,不是为了某叶应武一个人而奋斗!请诸位速速站起来,如此大礼,实是折煞某也!”

    叶应武的哽咽眼泪当中或许有一些是为了收买人心,但是大多数都是因为心灵受到了深深的触动,这个时代的人民用一言一行在无形感化着他、感动着他,无论是天武军上上下下数万儿郎追随着自己的旗帜义无反顾,无论是永兴县大街上犹如浪潮跪下的百姓感谢自己的大恩大德,无论是此时此刻这些淳朴的、双手长满老茧、衣服黝黑的工匠。他们无声的,将一切都寄托给他。

    华夏炎黄民族统治下的时代是不需要向皇帝行跪拜大礼的,这个时代的百姓除非是见到了救命恩人,或者实在是有生死攸关相求。才会使用下跪这种弯腰屈膝的动作。

    而现在,就在叶应武的面前,这些天武军依仗的工匠就这么黑压压的跪着,表达了自己对于叶应武由衷的感谢和信赖。

    已经见到过一次的江铁,自然是面无表情的站在那里一言不发,而叶应及虽然有所听闻永兴县万人叩拜。现在这一幕在自己面前再一次真实而震撼的上映,已经张着嘴不知道该说什么。

    良久之后,叶应武方才郑重的向每一名工匠一拱手,转身走到叶应及的面前,叶应及迟疑片刻后还是伸手拦住了他:“远烈,你知道刚才他们是在做什么吗?”

    “我知道。”叶应武并没有像叶应及想象中那样满头雾水,而是沉着冷静的回答,“我心里很清楚。”

    叶应及沉默片刻,轻声说道:“虽然这不算是三跪九叩,但是自古以来我华夏男儿跪天跪地跪父母,甚至就连圣人官家也就只是站着参拜,而现在,这些人给你下跪了,是把你当做他们的天穹和大地啊。”

    “皇天后土么?”叶应武轻笑一声,“你我兄弟二人,还需要遮遮掩掩的做什么?”

    叶应及怔在那里,片刻之后方才无奈的叹息一声:“远烈,你知道,为兄??????”

    停住脚步,叶应武看向这个实际上要比自己年长十多岁的兄长,轻声说道:“兄长,我很清楚,你心里面肯定越不过这个坎,甚至包括爹爹他们,都不会允许我走到那一步,这一次大婚他们几个一把老骨头了还来得比谁都快,此间的暗示我也能揣摩到一二,可是兄长你有没有想过??????”

    “想过什么?”叶应及回过头,却正好看见那个被飞雷炮轰的坑坑洼洼的斜坡。

    叶应武摇了摇头,却没有接着说,有一些事情不是他三言两语就能够解释清楚的,尤其是像叶应及甚至自己的老爹叶梦鼎这种人,他们从小被灌输的就是读书人为大宋的思想,他们自然不能允许大宋被自家人给取代掉,这是大逆不道。

    想过什么?叶应及扪心自问,终究还是苦笑着摇了摇头,现在这种事情也不过就是八字刚刚一撇,还不需要自己来操心,自己需要在意的就是通山县这些极为隐秘的工坊和那些刚刚从贾余丰的魔爪下挣扎出来的百姓。(未完待续。)
第170章 书声琅琅环此轩
倾宋全文阅读作者:然籇加入书架

    叶应武从深山中的火器制造工坊出来,并没有急着回永兴县,而是信马由缰,缓缓向着原来谢枋得通山别院的方向走去,那里还有另外一个人和一群人在等着他。-79小说网-

    山间的道路并不崎岖,阵阵风吹动,说不上是寒冷还是凉爽,两侧的竹林依旧茂盛,仿佛这寒风并没有让他们退缩。叶应武缓缓地策马向前,身后江铁等人也是远远的跟着。

    这周围深山内外不知道有多少天武军的哨探,再加上暗中保护的六扇‘门’和锦衣卫,所以叶应武的安全根本不需要他们‘操’心。几匹快马迎着这支缓缓前行马队而来,领先一人一身全黑的劲装,马鞭扬起,四蹄飞扬,却是杨絮亲自赶过来了。

    &nb==sp;叶应武一怔,身后江铁等人已经围了上来。

    “属下见过使君,”杨絮在外依旧是以天武军六扇‘门’和锦衣卫的统领自居,禀报起来也是一丝不苟,“襄阳传来急报。”

    叶应武轻轻吸了一口气:“襄阳怎么了?”

    这个时候最不希望襄阳出事的便是叶应武,毕竟整个兴州的政事还没有安排好,若是就这么急匆匆的提兵北上,叶应武并不是很放心,没有天武军的武力震慑,难保会出什么‘乱’子。

    “今天襄阳城外的斥候战突然‘激’烈起来,双方侦骑和哨探都是倾巢出动,从‘蒙’古军的邓州、唐州,一直到黄州和襄阳南面的郢州,各处都是打得不可开‘交’。”杨絮平息一下气息,勉强镇定的说道,“同时‘蒙’古两个万人队尝试着想要度过汉水包抄襄阳南侧,但是城中吕文焕发觉之后带队出击,‘蒙’古万人队不战而退。”

    试探。还是在试探,这和当初叶应武和刘整在泸州城外展开的斥候战有异曲同工之妙,当时在刘整的‘逼’迫下叶应武无奈不得不将天武军百战都这样的亲卫‘精’锐都派出去,总算是没有被刘整占到便宜。

    斥候战的加强和‘蒙’古万人队对于渡过汉水的尝试,不啻于在宣告‘蒙’古大军准备在这个冬天或者来年‘春’天大规模进攻襄阳,毕竟他们现在陆陆续续从各地抵达的军队兵力已经超过襄阳守军。再加上有足够的辎重粮草囤积,可进可退。

    沉默片刻之后,叶应武还是咬牙说道:“命令天武军各厢不得轻举妄动,左厢下田的命令不改变。天武军前厢的斥候可以向黄州派出,不过不可和敌人‘交’锋。另外传令鄱阳湖口,让杨宝、刘师勇加快整编训练的速度,兴州水师必须尽快形成足够战力。”

    杨絮点了点头,不过还是迟疑的说道:“就这样?左厢不动?”

    叶应武摇了摇头:“告诉王进他们,该干什么干什么。怎么办某心里还是有数的。”

    见到叶应武坚持,杨絮就不再说什么,径直打马回走。

    看着自家娘子奔‘波’的身影,叶应武无奈的叹息一声,却也无能为力,毕竟现在整个天武军就像是疯狂运转的机器,缺了谁也不行,更何况还是杨絮这样。有资格前来叶应武当面禀报消息的,也就只有杨絮有这个资格和能力了。

    对于襄阳。叶应武并不相信阿术会这么早就发动进攻,毕竟现在还是咸淳二年,真正的历史上阿术一直到明年冬天才积蓄了足够的力量从四面八方合围襄阳,而现在的阿术更是经过了自己的几次削弱,实力比历史上的还是要弱三分,此时发动攻击的话岂不是自不量力。

    叶应武隐隐约约察觉到阿术这样做。十有**还是想要‘迷’‘惑’襄阳,毕竟阿术心中也很清楚,放眼周围驻军,有资格和能力突破他的包围前来支援的也就只有天武军,所以若是能够通过自己的几次小动作。让襄阳守军和天武军疲于奔命,那么就再好不过了。

    而如果叶应武不上当,也能让自己对于襄阳周围以及城中力量了解更多,自然是何乐而不为。

    叶应武冷冷哼了一声,阿术这是在棋盘上又走了一步,而且这还是襄阳城中吕文德和吕文焕兄弟不得不全力应付的一步,就算是他们察觉到这是一个圈套,也得跳进去。

    但是在整个圈子外面的叶应武自然就不同了,他现在依旧可以按兵不动,甚至不用着急。历史上襄阳城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硬生生的坚守了六年,自己还有的是时间。

    目光打量着周围的茫茫山峦,现在自己最重要的事情是将兴州并不稳固的基础彻底打牢,毕竟这是自己少有的时间和机会,能够妥善经营这个天武军后方重地。

    ——————————————————

    拾阶而上,通山别院就在山路的尽头,叶应武缓缓走着,这条路自己曾经和谢枋得一起走过,也曾经和绮琴、陆婉言一起走过,说句实话这一次还算是自己第一次走。

    就在山路尽头,一个一身儒雅长衫的男子正静静地看着叶应武,片刻之后方才说道:“叶使君来得到倒是很快。”

    叶应武一笑:“是么?想来还是让群‘玉’(廖莹中的字)兄久等了。”

    廖莹中摆了摆手:“这可不敢当,鄙人也不过是听闻消息,刚刚赶过来而已,叶使君这边请了。”

    两个人相视一笑,一起向前走去,丝毫没有不相识不久之前剑拔弩张的两个仇人,更像是迎着风衣带飘飞的两个读书仕子,只不过依旧可以看得出来,叶应武年轻气盛,自有非凡气概。而廖莹中则是眉宇之间带着淡淡的忧愁,似乎对于前途还有着担忧。

    “在这里还算习惯吗?”叶应武轻声笑道。

    “书院么,自然是读书人修身养‘性’、探寻道理的地方,怎能不习惯。”廖莹中轻声说着,流‘露’出的除了无奈还有一种从容和妥协,“既来之,便安之,鄙人还没有别的要求。”

    孩子们玩耍的声音已经从院墙之内传来。原来通山别院小小的匾额,已经被另外一块匾额取代,当先的是四个烫金的大字,“通山书院”,龙飞凤舞,飞扬跋扈。虽然并不算漂亮,但是却带着一股凛然的气势,这种字放眼整个天武军,也就只有叶应武写的出来。

    当然叶应武也不会让人去猜,就在这四个字的一角,“叶远烈”三个字虽然不大,但是却在无声的提醒着人们,这是天武军的书院,是叶应武的书院。也是未来兴州文武的后备力量。

    文天祥、谢枋得、陆秀夫以及张世杰等大大小小将领官员的子‘女’都在这里,书院外面是茂密的山林掩映,还有天武军来往巡逻屯驻,如果说找出另外比这里更好的书院,放眼整个赣北是没有了,即使是整个江南西路,恐怕也就只有久负盛名的白鹭洲书院可以略胜一筹。

    不过这通山书院当中也有从白鹭洲书院请来的老先生,当然也不乏像廖莹中这样的在一个领域堪称“大家”的人。更重要的是,还有天武军伤残的老兵在这里。教授孩子们一些基本的杀敌技巧和简易的排兵布阵方式。

    叶应武知道,自己不可能像白鹭洲书院那样通过漫长的时间磨砺和知识的教化培养学生,这种中国已经延续了几千年的方式,所能培养出来的也就只能是读书人,而不是自己需要的允文允武的人才。

    要知道白鹭洲书院再赫赫有名,这么多年香火延续。真正名垂青史的也就只有创始人江万里和文天祥两个人。

    见到廖莹中和叶应武并肩走进来,原本还在玩闹的孩子立刻快速的跑到房屋‘门’口和走廊上下,不知道是谁先带头,所有人都是双手前伸,搭在一起。然后冲着两人的方向有些生疏的弯腰行礼。

    汉唐古礼,与焉再现!

    “徒儿参见山长,先生!”一众学生朗声说道,或许声音还带着稚嫩,但是脸上都是肃杀。而这些孩子当中,年龄大一些的带头的便是当初隆兴府血案中沈家的遗孤,只不过这个七八岁的孩子现在似乎已经融入了全新的生活,让叶应武心中总算是愧疚减少了一些。

    叶应武一笑,这是他亲手创建的书院,也是他要为天武军培养延续后代的地方,自然不会将山长(又称教授,学院的执掌者)这个最重要的位置拱手让给别人,而实际上整个通山学院日常主要是学正刘辰翁和学录廖莹中来负责,廖莹中也不过就是几天前刚刚赶到,所以主要一直是刘辰翁主管。

    刘辰翁是白鹭洲书院走出的另外一个文人墨客,不久之前曾经担任临安府学教授,不过很快江万里被贬,刘辰翁这个江万里的‘门’下弟子自然也是跟着遭殃,径直被罢黜回家,后来受到叶应武的邀请和江万里的吩咐,刘辰翁重‘操’旧业来到这里主持通山书院。

    对于这个爱国诗人来说,自然也明白自己肩负着什么,这些看上去顽皮的孩子,实际上就是未来的天武军栋梁,所以虽然以时间从高空摔落很是无奈,不过刘辰翁还是很快振作起来,将整个通山书院上下打点的井井有条。

    这个也不过就是三十三岁的中年人,所表现出来的能力还是让叶应武很赞赏的。不过自己这一次难得前来一次,竟然没有见到刘辰翁出来迎接,就算是叶应武向来并不是很在意这些细节,还是有些心中不快:“不知道刘会孟(会孟是刘辰翁的字)在何处?某还想和他对饮三杯,商量一下书院的各项事务呢。”

    廖莹中无奈的说道:“回禀使君,不是刘会孟不出来见人,不知道使君可曾听过邓中甫的名字?”

    “邓中甫,你是说邓光荐?”叶应武迟疑片刻之后说道,邓光荐的字正是中甫,这个人和刘辰翁、文天祥是同窗,当初江万里和文天祥都给自己提起过这个名字,叶应武也知道这个人在历史上也算是留存名字的爱国义士。

    邓光荐此人也算是很有趣,江万里为了南宋几番辗转的时候,曾经多次想要让他前来相助一臂之力,可是都被邓光荐婉言谢绝了,一直到南宋灭亡在即,文天祥从北面匹马过江。召集义军,邓光荐方才向转了‘性’子一样,拖家带口投奔文天祥,并且为了文天祥的义军着实出力,一直任到南宋的礼部‘侍’郎。

    只不过江万里此时已经投水而死。

    叶应武细细揣摩,估计这个邓光荐实际上是已经看穿了南宋朝廷没有挽救的可能。所以方才多次拒绝江万里,不过后来面对一腔热血的同窗好友文天祥,他终究还是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好友孤身一人为了已经分崩离析的南宋赴死。

    所以对于邓光荐,叶应武也没有强求他,只是委托江万里和文天祥写了一封信询问他出山的意见,后来得到的回信上面说法也是模模糊糊,显然邓光荐自己也在犹豫,当时叶应武着急东去江南,也没有再把他放在心上。现在廖莹中突然提起来,叶应武方才回忆起这么一个有些古怪的人。

    “没错,就是邓光荐。”廖莹中轻轻点头,说起这些自己曾经针锋相对的敌人,他的眼眸中没有丝毫的‘波’澜,仿佛这一切都和他没有太大的关系,“邓中甫这一次单车北上,已经到达隆兴府。刘会孟已经急匆匆的赶过去迎接了,毕竟若是能把这样的人才拉进书院。对于书院来说不啻遇得到一笔莫大的财富。”

    叶应武沉默片刻之后,突然笑道:“这个邓中甫还是很有脾气和个‘性’的,某还真的想要见见这个人。速速派人告诉会孟兄,不管邓中甫是不是真心想要来,先尽量把他请到永兴县,某有一事想要和他商量一二。”

    廖莹中一怔。能让叶应武突然这么感兴趣的,向来都不是凡人,急忙郑重一点头,此时孩子们已经在另外的先生带领下走进教室,琅琅书声从窗户中飘出来。一直顺着风向远方。

    叶应武犹豫片刻,举步走上竹子铺就的回廊,原本通山别院当中的水池已经被填了一般,另外一点儿剩下的也是用篱笆围起来了,生怕孩子们掉进去。填平的地方上面有些格格不入的竖立着几个草人,而就在草人的前面几把‘精’致的弓弩零散分布着,几名天武军士卒在走廊中来往,见到叶应武,都是一怔,不过旋即下意识的站得笔直:

    “参见使君!”

    他们有的人衣袖空空,有的人‘裤’管飘飞,这些都是天武军在几次大战中伤残的将士,其中有几人被叶应武遴选出来安排在这里,负责孩子们最基本的弓弩‘射’击、格斗等,虽然当时刘辰翁等人很是排斥和反对叶应武这样的安排,不过叶应武只用了一句话就把他们的堵了回来:“某不想看着那一天天崩地裂的时候,这些孩子手无缚‘鸡’之力。”

    对于叶应武这样的解释,刘辰翁等人沉默片刻之后,终究还是选择了让步,不过他们对于这些陆续而来的天武军伤残将士还是很尊敬的,把他们看作和自己一样教书育人的先生,毕竟刘辰翁等人多数是白鹭洲书院走出来的,爱国的思想贯彻到了骨子里,而天武军这些将士正是将这一观念贯彻到底的,所以在刘辰翁他们心中,这些看上去风就能吹倒,但是却依然带着凛冽杀气的将士,值得他们的尊重。

    叶应武郑重的冲着他们一拱手:“有劳诸位了。”

    “使君有所托付,咱们怎能小觑,”领头的那名都头笑道,“虽然弟兄几个都已经不是完人了,没有办法追随着使君冲杀在前,但是在这里呵护这些孩子们,还是绰绰有余的。”

    叶应武点了点头:“你们也要注意休息,此间就拜托了,某需要的不是一群手无缚‘鸡’之力只知道侃侃而谈的士子,你们明白吗?”

    “属下明白,牢记于心!”几名士卒急忙回答。

    目送几名士卒离去,叶应武方才无奈着摇了摇头,这已经是他所能给他们的最好的安排了。而他身后的廖莹中轻声说道:“这些将士们对使君是感恩戴德的。”

    叶应武目光深邃,看向回廊另外一侧的竹林,良久之后方才一笑:“因为某从未辜负他们,他们也从未辜负某,初心未改,便是如此。”。



第171章 琼海深处空足音
倾宋全文阅读作者:然籇加入书架
  吉阳军(今海南三亚市)。

  波涛万千,在这天的尽头拍打着礁石。中原虽然有春夏秋冬四季风景,但是从来没有如此壮阔的景色,无边无际的大海从这一块块礁石、从这一片片银沙向远方延伸,漫无边际。

  茂密的椰子林则从大海的岸边一直向着远处连绵起伏的山峦,虽然在江南、在中原已经是冬季,但是此时这天涯海角的地方,依然是火热温暖如夏,清澈的海水诱惑着人想要直接跳下去纵想清凉。

  一艘海船在天边出现,海上只有微风细浪,鼓动着雪白的船帆,巨大的船艏缓缓向前,在天蓝色的透明地毯上犁出一条痕迹。

  “如此风光,如此景色,竟然是我大宋所有,当真是让人感慨万千。”王达靠在船舷上,打量着如此景色,这和之前到达过的夷洲岛相比,又是别有一番风味。

  来来往往的水兵们根本没有在意他们的统帅正在感慨些什么,每个人都是赤膊上阵,将雪白的风帆收起来。身后脚步声响起,王达急忙转身看去,却是李叹亲自过来了,这个一向是一身灰袍的中年男子,总给人一种高深莫测的感觉,但是今天却是不同,他无论上衣只有一件,袖子高高挽起,下面所幸干脆直接是短裤。

  这身打扮很是清凉,让自以为够凉快了的王达看到了顿时感觉自己还是太保守了,都是一群大老爷们,有什么害羞的。王达悔恨的叹息一声,急忙说道:

  “统制,前方就是吉阳军的岸边了。”

  李叹点了点头:“这一次不是来攻占土地的,毕竟这里名义上还是大宋的领土,吉阳军也是大宋名义下的州府。”

  王达脸上的表情有些复杂,吉阳军甚至整个海南地区包括琼州、南宁军、万安军在内,真正的屯驻兵力基本屈指可数,正规的前线屯驻大兵自然是一个也没有。甚至就连正常州府的厢军都是欠奉,南宋在这里维持统治的也就只有一些基本可以被无视的乡兵,而且这周围也是连一支像样的水师都没有,就凭借着在琼州的那几条破船。王达相信凭借着自己脚下的这艘海船就足够将他们打得哭爹喊娘。

  “山河勾勒起伏,大海呼啸磅礴,此间当真是天然良港!”指着眼前的海湾,李叹有些惋惜的说道,现在叶应武至少还是名义上的南宋沿江制置副使并知兴州。所以这种攻占南宋领土的事情,还是做不出来的,不过一想起来夷洲那里一摊子还不过是刚刚起步,李叹也只能收起自己的觊觎之心。

  然而王达在意的不是这个,这艘海船沿着海南岛已经来回飘荡了两三天了,不但琼州的水师没有丝毫的反应,就连那些城中的乡兵,都没有发觉这个就在他们身边的不速之客。

  仿佛这里就是无主之地,那些城头飘扬着的赤红色旗帜就是一些摆设。大宋将这个宝石一样镶嵌在大海上的岛屿,只是当做了官场上政敌的一个流放所在。是荒蛮之地,根本就没有看做大宋真正的领土。也正是因为南宋这种放任自流的管理方式,使得岛上的黎族可以和汉族和平共处、安居乐业。

  通过这几天不断派遣斥候上岸,李叹对于整个海南岛的情况已经了解的清清楚楚,自然也知道自己需要找的人在哪里。这是叶应武专门派人送信过来传达的指令,李叹自然放在心上,不过对于能够让叶应武这么重视的人物,李叹同样也很是好奇。

  这个叶应武称呼为“黄道婆”的女子,到底是怎样的身份,竟然拥有让叶使君为之瞩目的能力?

  通过这几天。李叹也已经隐隐约约了解一些这个黄道婆的经历,不过就是嘉兴府松江的一个童养媳,后来受到婆婆的迫害,一路逃命来到吉阳军。并且很快就因为心灵手巧而被这里热情好客的土著黎族所接纳,并且凭借着自己学来的汉族纺织技术和黎族自身先进的纺织技术相融合,融汇创造出了更为优良的棉花纺织技术,从而在当地已经拥有不小的名气。

  当然这也只是局限在海南岛,恐怕漂洋过海到了江南就没有还会知道这个曾经卑贱的童养媳,也更不会知道。几十年后正是她改变了整个华夏民族的纺织,缔造了江南纺织技术的巅峰。

  这个名字李叹这些天也听到了不少次,终于打听到了黄道婆所在的部落,就在自己眼前这片海湾的尽头,那青峦起伏中。

  轻轻的吸了一口海风,带着暖暖的气息和熟悉的腥味,这里仿佛从来没有人涉足,原始而又淳朴,让李叹心神都平静下来,他不知道叶应武是怎么知道这海南岛上有这么一个人物,也不想知道,“君失密则失国”,叶应武不说,这就不是他身为下属所应该妄图打探的。

  自己只需要找到这个人,然后将她送往兴州,就可以了。

  “我们下船吧。”李叹轻声说道,他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会亲自前来请这么一个名不见经传甚至出身卑贱的女子,或许是叶应武信中语气的急迫,也或许是自己的好奇,更或许是他们同样有过悲惨的过往。

  曾经同是天涯沦落人,现在何必不相逢。

  王达凝眉看着周围,缓缓点头。

  ——————————————————

  高大的椰子树遮天蔽日,一直连绵向远方。除了椰子树,还有槟榔树等夷洲岛上颇为常见的树木。低矮的山丘连绵起伏,潺潺流淌着的溪水尽情的在树林当中穿行,清澈的可以看清水底每一块石头。

  布衣女子就蹲在溪水边,清洗着旁边石头上放着的一盆衣服,而几个黎族打扮的小孩就在附近的椰子树和槟榔树上下熟练地爬来爬去,也没有其他大人看着,似乎这已经是海南岛最常见的事情了,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清洗的差不多,布衣女子方才站起身来,她上身是对襟直领的黎族常见黑色上衣,身着筒裙,里面的裤子也是高高的挽起到膝盖。上衣是短袖,在上衣的外面还又披了一件单薄的外衣,只不过这个外衣却不是黎族服饰,而是汉族江南的衣衫。

  “孩子们。回去了!”年轻的女子冲着在树间奔跑的几道身影招呼一声,片刻之后这些孩子飞快的聚集到她身边,他们或许脸上带着不知道从哪里蹭的黑泥,或许两只手都是黑乎乎的,但是每一个人都是一样笑得很灿烂。

  更有一个年长的孩子随手将刚刚摘下来的槟榔塞进嘴里。然后抱着椰子递给这个口音和他们略微有些不同的女子:“黄姊姊,你看,这是我一个人摘下来的!”

  女子微笑着接过来椰子:“好啊,二郎都会自己摘椰子了,当真是长大了。”

  被称作二郎的孩子不好意思的一笑,退到伙伴身后。没有再多说什么,女子将椰子放在盛衣服的盆子里,刚想要往回走,身后却是传来密集的脚步声。

  女子下意识的回头看去,悚然一惊。

  从茂密的丛林中走出来的。却是一支手持兵刃的队伍,只不过真正让女子震惊的是,这些人身上都是再明显不过的汉家打扮,刹那间女子有一种莫名的伤感,也不知道自己离开那一片带着血和泪的土地已经有多久了。

  这支队伍看上去并没有敌意,走在前面一身短打的男子更像是一个士人而不是将军,两群人蓦然相遇,男子身后十多名手持刀盾的士卒飞快的上前,将他挡在身后,而另外五六名弓弩手则是同时举起了手中的弓弩!

  “你们是什么人?!”女子下意识的将惊恐的孩子们保护在身后。勉强保持冷静。

  看着眼前这个身上披着汉家衣衫的女子,也听出来了她口音中带着的明显的江南味道,李叹眯了眯眼,忍不住感叹一句。看来自己真是走了好运气,当下里不由分说让身前的刀盾手让开,上前一拱手:“在下李叹,见过娘子。”

  “在下”“娘子”,这两个已经久违了称呼让女子彻底怔在那里,他们是汉人。第一次在逃离家乡这么多年后见到汉人,女子心中五味杂陈,不知道是应该怀念还是痛恨那一段过往。

  不过这个时候她还是保持冷静,压制住心头翻涌着思绪:“你们是何方人士,在这里做什么?”

  “敢问娘子可是姓黄?”李叹轻声说道,“在下大宋沿江制置副使叶使君麾下夷洲驻军都统制,奉使君之名前来邀请一位黄姓小娘子重返江南。”

  姓黄?他怎么知道?这布衣女子正是流落海南的黄道婆,虽然不知道所谓的“沿江制置副使叶使君”是何方神圣,也不知道眼前的这位“夷洲驻军都统制”又是什么个来路,但是黄道婆毕竟是在江南生活了十多年的人,自然知道沿江制置副使和都统制都是自己原来可望不可即的人物,甚至就连整个海南岛上,恐怕也没有能够和沿江制置副使平起平坐的人。

  手微微颤抖着,黄道婆沉默了片刻之后,还是郑重的点了点头:“奴家姓黄,怕正是统制要找的人。”

  李叹心中一块大石落下,当真是踏破铁蹄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总算是让自己找到正主了:“此处不是说话的地方,不知道黄小娘子可否赏光让我等移步?”

  黄道婆看着眼前这群手持兵器但是似乎并没有敌意的人,终于还是点了点头,本来她所在的黎族部落就是在大宋的统辖之下的,虽然已经很多年没有见过大宋本地的驻军了,但是部落中的人并没有对于大宋这个名义上的领导有什么异议,就在另外一个大一点儿的村寨中,还有悬挂大宋的赤色旗帜。

  黄道婆在这海南岛的安身之处,便是在破败的道观里面,这个道观实际上也就是晚唐宋初的时候修建的,只不过因为并没有在这周围的村寨中起到什么作用,再加上此地自古流放之处,没有道士愿意来到这种大异于中原的地方,所以很快就废弃了,黄道婆来了之后住不惯黎族的屋子,索性黎族人就将这个没有什么用的道观给了她,道观紧靠着黎族村落,黄道婆整理出来几间屋子,倒也能够居住。

  见到这个平日里很是温柔并且向来好学的外乡人带着一队手持兵器的同样的外地人来到自己村落,村落中黎族人很是警惕的打量着他们,不过很快李叹那从容不迫的士子姿态,就让他们舒了一口气,不再管这些突然冒出来的外地人。

  这海南岛上或许别的没有见过,但是这种温文尔雅很有文化的读书人,几百年来却是从来没有断,黎族人都知道这些是触犯了上国的不知道什么邪门的规则才被发配到这里来的,其实都是一些很有文化和能力的人,所以黎族人对他们很是尊重。

  “寒舍简陋,还请见谅。”黄道婆轻声说道,将一行人引进有些破败的道观,道观的一侧厢房可以明显看得出来整修的样子,和另外一边的断壁残垣形成鲜明的对比,而庭院中更是打扫的一尘不染,足以见到住在这里的人是喜爱干净的。

  一侧厢房三间屋子,两间屋子都是敞着门,在这炎热的海南岛,并没有什么所谓的关门防寒,李叹可以清晰地看到,一间屋子里面摆放着一台自己从来没有见过的机器,而且还堆着很多做工精良的衣服布匹,而另外一间屋子,则是几张颇为简陋的桌椅。

  “这间屋子,可是?”李叹指着那个有着桌椅的屋子。

  几个孩子已经急匆匆的跑进去,将怀里的槟榔和抱着的那个椰子放在了桌子上。黄道婆柔柔一笑:“让统制见笑了,奴家略微看过几本书,所以在这里教这几个认认字,也算是帮着乡亲们做件好事,毕竟奴家这一手织布的能力都是乡亲们教的。”

  李叹点了点头:“能够在这天涯海角荒蛮之地坚持如此,小娘子也算是坚韧不拔的人了,可以进去说话吗?”

  “请。”黄道婆笑道。

  几个孩子已经熟练的在椰子上钻孔,递给李叹和身后的王达,身后追随而来的将士们也是人手一个。李叹打量着眼前的椰子,冲着王达一笑,两个人径直把椰子壳碰了一下,就当是碰杯了。

  “统制倒是有趣。”黄道婆走进屋子,“请随便坐就可以。二郎,你先带着弟弟妹妹们去玩,不过不要跑远了。”

  二郎点了点头,转身跑开了,当真是孩子头的样子。

  见到孩子们走开,黄道婆脸上的笑容方才渐渐消散,看向李叹:“统制不远千万里而来,不知道所为的是何事,难道就只是想要让奴家这个故土所抛弃的人重新回去吗?”

  李叹一怔,王达默然。

  片刻之后,李叹方才喟然一叹:“鄙人也能猜出来,在江南想来小娘子有什么并不太好的回忆,毕竟某年幼的时候,也曾经有过悲痛的经历,这种印在心口的疼痛某还是能够理解一二的。”

  看着李叹脸上的悲痛,黄道婆默默低下头:“奴家一直期待着光阴能够弥补伤痕,现在却依然痛彻心扉,所以如果统制想要让奴家就这么回去,还请见谅奴家不能从命。”

  李叹站起来,衣袖一挥:“某从来不会做出什么强迫人的事情,但是只想向黄清楚。“(未完待续。)

  p
第172章 当以重担委任君(上)
倾宋全文阅读作者:然籇加入书架

    PS:双更,另外感谢书友资阳蜗牛110和浮云吧的打赏支持!叶应武在‘门’前下马,陆秀夫和文天祥一左一右等待在‘门’口,见到叶应武过来,急忙迎上来,文天祥笑着说道:“使君,属下两人已经在此处恭候多时了,使君倒是好兴致啊,刚刚大婚,就径直前去通山县,如此勤于政务实在是让属下两人汗颜。--”文天祥不提到“大婚”还好,一提到叶应武顿时心中无奈的叹息一声,自己的确有对不住陆婉言的地方,两个人不过是成婚第二天,自己便急匆匆的前去通山县,怎么都说不过去。更何况现在自己的大舅哥陆秀夫就站在这里,让叶应武哪里有脸面见他。只不过陆秀夫似乎除了脸‘色’有些‘阴’沉之外,并没有想要算账的样子,默默地跟在文天祥身后,一言不发。叶应武轻声说道:“师兄,无须这么说,某前去通山县,主要是有一样火器已经研制成功,若是能够快速将这种火器列装天武军,这一次北上至少又多了三四成胜算。”“三四成胜算?”文天祥一怔,下意识的看向身后的陆秀夫,叶应武无论什么时候,都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所以天武军上上下下从来都没有怀疑在他们的叶使君带领下会将阿术打的丢盔弃甲,而现在叶应武亲口说出来,胜算不过又多了“三四成”,那么在叶应武的心中,原本的胜算有多少?叶应武微微皱眉,摇了摇头:“若是没有这么个东西,某心中认为此次天武军北上的胜算也就在两成。”“两成!”陆秀夫震惊的脱口而出。那和送死有什么区别?!“但是你我,天武军都没有选择。”叶应武的目光转而冰冷,径直向里面走去,“以孤军迎战倾国之兵,两成的胜算就已经是谢天谢地了,为了不这样白白送死,某已经竭尽全力了。”文天祥和陆秀夫默然无言。三个人就这样一直走到大堂外,文天祥方才开口苦笑道:“远烈,你身上的担子很重,不过现在能够顶在最前面的。天武军上下数万人,自问也就只有你有这样的能力,或许刚才和君实对你有所误解??????”叶应武摇了摇头:“这些何须挂怀,现在你们心中清楚就好,既来之便安之。各做好各的一份事去,便好了。”文天祥和陆秀夫对视一眼,终究还是郑重的一点头,转身向着自己的一侧厢房走去。整个兴州知州的府衙正堂分作三处,正前方是叶应武处理事务的地方,包括议事堂都在此处,而两边分别是文天祥和陆秀夫办公的地方。一个是叶应武的首席幕僚,一个是兴州的通判,两人在叶应武心中的地位单是从这房间的分布就已经可见一斑。叶应武缓步走上台阶,轻轻舒了一口气后一把推开房‘门’。议事堂中。两位老人端坐在上首,另外还有两个中年男子毕恭毕敬的站在一侧,却是执弟子礼。那两名老人叶应武很是熟悉,左面是自己的爹爹叶梦鼎,而另外一边则是自己的授业恩师江万里,而那两个中年男子,一个有过几面之缘,正是文天祥的同窗、通山书院刘辰翁,而另外一个中年人则是素不相识,向来就是那个脾气有些执拗的邓光荐了。文天祥、刘辰翁和邓光荐这三个同窗师兄弟。却是‘性’格迥异,文天祥为人豁达爽朗,自幼‘胸’怀天下,本来就有祥瑞栋梁之资;而刘辰翁则是深沉内敛、温文尔雅。和他执掌书院并且作为诗人的身份很是相符合;至于邓光荐,站在那里其貌不扬,身心矮小,如果放在人群中绝对是被忽略的那种,但是叶应武却能感受到这个人心中一直暗暗隐藏着的熊熊火焰。叶应武可不是外貌协会的,这种其貌不扬的人。却也是不能小觑的,毕竟从古自今英雄枭雄代代出,这种其貌不扬的人可多了去了。轻轻吸了一口气,叶应武当即毕恭毕敬的拱手:“孩儿见过爹爹、恩师还有两位师兄。”叶梦鼎和江万里微微一笑,算是作为长辈还礼了,而刘辰翁有些拘束的拱手,毕竟他是叶应武的麾下,这个时候让堂堂叶使君给自己行礼而自己却无动于衷的话,恐怕传出去就真的死无葬身之地了。倒是邓光荐,只是眯了眯眼,竟然毫无反应。“叶知州和鄙人素昧平生,怎么就知道鄙人是你的师兄?”没想到第一个开口说话的却是刚才装作什么都没有看见的邓光荐。不过这也没有出乎叶应武的预料,毕竟邓光荐此人向来心高气傲,这一次来到兴州也是因为文天祥、刘辰翁以及他的恩师江万里的缘故,对于这个异军突起的叶应武并不是很服气,现在自然想要先出来杀一杀叶应武的士气。听到邓光荐不痛不痒的开口刁难,江万里微微皱眉,便想要开口呵斥,却被叶梦鼎使了一个眼‘色’制止了,张了张嘴,江万里无奈的摇了摇头,这个家伙年轻的时候就是这样,现在已经过了而立之年,却还是没有什么改变。叶应武当下里毫不犹豫的笑道:“这自然再简单不过,一来呢,能够和会孟师兄一起站在这里执弟子礼的人,少而又少,二来呢,素问邓中甫虽然其貌不扬,但是‘胸’有高才大志,刚才某一眼看去心中便已经猜测的十有**,毕竟某虽然不才,但是看人的本领也算是在这一亩三分地上颇有口碑的,当然啦,还有第三。”“第三?”邓光荐一怔,不过旋即冷冷一撇嘴,刚才那两个理由在他看来不过就是牵强附会而已,”却不知道叶知州第三条是什么,可否告知一二?”叶应武无所谓的一笑:“怎么不可以。邓师兄的名声,已经不是一次两次的听到了,所以某就干脆让人前去贵宅为邓师兄画了一副像,就挂在某的书房里面,以期待有一天能够相见,不料便在今朝,当真是荣幸之至。”邓光荐顿时瞠目结舌,自己从来没有想到叶应武会将自己的相貌画下来。当下里心中那一层坚冰裂开了一条缝,暖暖的。看着邓光荐表情不断变化,甚至最后还‘露’出笑容,叶应武顿时轻轻舒了一口气。终于可以把您老人家的画像从书房里面摘下来了,这样的话那些画像又少了一个。不知道那南宋最后灿若星辰的人才,什么时候来能尽入吾彀中!江万里见到邓光荐已经被叶应武折服,总算是松了一口气,只不过他身边的叶梦鼎却依旧很是淡然。似乎这是早就已经预料到的结果。知子莫如父母,即使此时的叶应武已经不是原来那个叶应武,但是叶梦鼎依旧可以从他的举手投足和一言一行当中察觉出来什么。沉默片刻之后,邓光荐似乎有些犹豫的冲着叶应武一拱手:“使君向才之心,实在让鄙人佩服汗颜,刚才有所失礼傲慢的地方,还请使君多多宽恕。”叶应武随意的摆了摆手:“自古以来有大才者往往恃才傲物,所以师兄如此倒是在某的预料之中,刚才有出言不逊的地方,也请师兄海涵。不要斤斤计较。”见到刚才还有些针锋相对的两个人现在却是怪异的客气起来,江万里和叶梦鼎像是苦笑,这两个家伙也不知道是真心诚意的,还是在他们两个老头子面前演戏。客气也就是客气这一下,叶应武走到叶梦鼎的身侧,恭敬站立,却是看也不看对面的邓光荐。他的目光反倒是一直在刘辰翁那里打转,刘辰翁有些诧异的迎向叶应武的眼光,有些不明所以。叶应武此时看向刘辰翁,却也不是无意的。因为他能够察觉到邓光荐虽然微微低头一言不发,但是目光也是时不时地向这边瞟,注意到叶应武根本没有看他,顿时有些失落。不过他邓光荐可不是什么妒忌小人。自然已经想明白现在在叶应武的心中,他这个刚才还出言不逊的人,根本无法和已经将通山书院上下打点的井井有条的刘辰翁相比。既然自己已经决定来到这里,来到天武军这个神奇而充满朝气的群体中,那么就需要做出一份业绩来,不能让叶应武小觑。江万里和叶梦鼎微微眯着眼。颇像是在闭目养神,整个大堂中谁也不说话,竟然有些尴尬的沉默下来。叶应武看了刘辰翁一眼,刘辰翁当即会意,这个时候根本就是叶应武和邓光荐在等对方开口,而江万里和叶梦鼎两个“为老不尊”的人则在开心的看热闹。作为唯一的和事老,刘辰翁不能也眼睁睁的看着,当下里轻轻咳嗽一声,笑着说道:“叶使君从通山县回来,可是打算准备率军不日北上?听说北面襄阳双方都已经剑拔弩张?”刘辰翁给了台阶,叶应武也毫不犹豫的踩了上去:“岂止是剑拔弩张,双方的斥候战已经打得热火朝天,沿着整个汉水两岸,都是斥候在近乎疯狂的绞杀。天武军前厢也派出了几支斥候队伍,但是没有敢向北深入,否则就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见到叶应武只是回答了襄阳双方的态势,而没有对是不是要率军北上表态,刘辰翁只是微微一笑,没有感觉有什么不妥,但是一向心高气傲的邓光荐结合刚才叶应武的表现,有一种自己被轻视了的感觉,当即轻轻哼了一声:“那使君准备什么时候北上?斥候战既然如火如荼,那么想来‘蒙’古鞑子各部也会很快出动。”叶应武只是一笑,他感觉到刚才还在闭目养神看热闹的江万里和叶梦鼎也来了‘精’神,目光炯炯。这几个老爷子,对于襄阳的存亡看的也是很重的,对于天武军什么时候北上自然也是很关心。“暂时按兵不动。”叶应武吐出了六个字。堂上几人都下意识的一震,按兵不动?还是暂时?这么模棱两可的答案什么都没有说出来。叶梦鼎顿时有些不悦:“暂时是多久?难道就放任襄阳孤军作战?这岂不是将大宋放在火上烤。”叶应武正‘色’道:“启禀叶提点(以叶梦鼎提点刑狱公事官职称呼),襄阳拥有十五万我大宋‘精’锐屯驻大兵,怎么是孤军?若是襄阳称为孤军,那么鄂州屯驻大兵是不是孤军?!泸州军是不是孤军?!而我天武军区区数万人,又是不是孤军?!当真是荒谬!”没有想到叶应武突然发难,而且声‘色’俱厉,叶梦鼎和江万里都是心头一震,刚才叶应武直接称呼叶提点,就是在说明现在是议事堂上,没有父子关系,而且你叶梦鼎是江安西路提点刑狱公事,某叶应武是大宋沿江制置副使,咱们谁也管不到谁!叶应武这么一呵斥,叶梦鼎脸‘色’数变,不过一边的江万里急忙按住他有些颤抖的手,毕竟让自家儿子在大庭广众之下如此呵斥,换做任何一个人都会忍不住拍案而起,但是现在不是拍案而起的时候,因为刚才叶应武说的确实有理。用天武军区区数万人北上,根本解救不了襄阳,甚至不够阿术十多万步骑大军塞牙缝的。就算是天武军再强,就算是天武军再怎么擅长以弱胜强,也不可能直面十万浩‘荡’而来的‘蒙’古铁骑。这不是北上救援,而是北上送死!并且以叶梦鼎和江万里对吕氏兄弟的了解,就算是天武军被阿术团团包围,他们也会选择据城而守、见死不救,否则上下五千年,未曾听说过有攻城的军队比守城的军队还要少,守城的军队却是丝毫不敢动弹的。叶梦鼎颤抖着端起来茶杯喝了一口水,方才重重的叹了一口气:“那便请叶使君说说,应该如何是好。”叶梦鼎根本就没有打算有些‘激’动地儿子争辩。而刚才也被叶应武突然转变的态度镇住的刘辰翁和邓光荐都是直起腰,心中肃然。刚才叶应武突然爆发出来的气势让他们不敢直面其锋,如果说之前的叶应武是是内敛从容的话,那么刚才那一瞬间便是刚烈果敢,让每一个人都仿佛依稀看到了那个率领千军万马冲锋在前的叶使君、这才是叶使君!叶应武轻轻点头:“当下里最好的办法就是养‘精’蓄锐,某刚刚从通山县回来,一是为了看一看书院,二来便是新造出来的火器,这种新式火器对于‘蒙’古鞑子列阵冲锋的骑兵有着不错的效果,不过要想让其发挥威力,还需要等,需要一个月的加工和完善,这也就意味着,必须将天武军北上的时间拖到明年‘春’天,甚至是‘春’末!‘春’末之后便是夏天,‘蒙’古鞑子的战力会受到炎热天气的影响大打折扣,又能够让我们手中的胜券多几分。”轻轻吸了一口气,叶梦鼎和江万里对视一眼,点了点头。叶应武此时的井井有条表明他并不是在一味地害怕退缩,而是真的认真考虑过此事错综复杂的战局,“所以这几个月,必须全部利用起来,每天、每个时辰都不能‘浪’费。”叶应武微微皱眉,径直看向邓光荐,“会孟兄那里书院毕竟兹体事大,不能离开,所以某现在就需要中甫师兄的帮助,只是不知道邓师兄有没有这个功夫和胆略。”被叶应武语气中的肃然所触动,邓光荐也感觉自己冰冷的心正在迅速沸腾,当下里毫不犹豫的站出来抱拳拱手:“使君但请吩咐,某邓光荐虽然没有什么才能,但是也会竭尽全力!”点将不如‘激’将,怕便是如此。



首页303132333435363738394041 下一页 末页
扫码
作者然籇所写的《倾宋》为转载作品,倾宋最新章节由网友发布,找书苑提供倾宋全文阅读。
①如果您发现本小说倾宋最新章节,而找书苑没有更新,请联系我们更新,您的热心是对网站最大的支持。
②书友如发现倾宋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③本小说倾宋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找书苑的立场无关。
④如果您对倾宋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邮件给管理员,我们将第一时间作出相应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