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找书苑 > 军事历史小说 > 倾宋最新章节 > 倾宋全文阅读
选择背景颜色: 选择字体: 选择字体大小:
第343章 江山谁与争明媚(中)
倾宋全文阅读作者:然籇加入书架
一秒记住【恋♂上÷你?看→书☆网 】,更新快,无弹窗,免费读!

    PS:第二更18点!

    一众文官已经尽数站出来,颇有几分逼宫的架势。

    “末将恭请使君自立旗号,以正视听,以立正朔。”苏刘义终于忍不住,向外迈出一步,朗声说道,“镇海军上下将士,必当谨遵使君号令!”

    追随着苏刘义,张世杰、王大用、王虎臣等人都是霍然出列,干净利落。

    “天武军上下将士,必当谨遵使君号令!”江镐火急火燎的站出来,一向沉稳谨慎的天武军都虞候尹玉,这个时候也没有丝毫犹豫。

    “神策军(神卫军)上下将士,必当谨遵使君号令!”杨宝和王进几乎是同时带着所有麾下将领出列。

    包括兴州水师刘师勇、镇江府水师张顺,叶应武麾下所有将领都已经整齐划一的向前站了一步,拱手肃然而立,杀气凛然。而一向就快人快语的江镐,更是朗声说道:“从庆元到麻城,再到襄阳,这天下是使君带着弟兄们打下来,若是使君不坐江山,谁有资格坐江山!”

    “使君不坐江山,无人能坐江山。”苏刘义也是跟在后面沉声说道。

    叶应武伸手按在桌子上:“某称王称霸可以,但是现在还不是称帝的时候。只要北方蒙古鞑子有一天未曾被驱除,某就没有称帝以谢天下的资格。”

    一众文武都是一怔,旋即明白叶应武到底是在打着什么算盘,不得不说还是叶使君精明。毕竟在这个已经被宋儒思想或多或少影响的时代,百姓就算是看到了南宋无能和懦弱的一面,也对于这个朝代丧失了信心,但是他们在心中还是拥戴的,认为天命所归还是在宋的手中。

    断绝宋室天命传承的,是北方蒙古鞑子,而叶应武作为继承天子衣钵的不二人选,想要从宋室那里名正言顺的受命,最好的办法就是为宋室报仇,消灭蒙古鞑子,这样很容易就可以得到士林和百姓的拥戴。

    一日不驱除鞑虏,便一日不称帝。

    待到北伐成功之时,再受命于天,上能告慰宋三百年列祖列宗,下能让百姓归心以叶应武为英雄和正朔。

    这一招看上去叶应武是在走到最后的时候退了一步,但是所有人都明白,退一步是为了让最后一步走得更加名正言顺,在以后自己称帝的同时,叶使君还想尽收天下民心。

    “枭雄之姿。”文天祥喃喃念一声,旋即朗声说道,“称王不称帝,臣并无异议。”

    “臣等并无异议。”堂上这些文武都是天武军体系中高层将领官员,能够得到叶应武的赏识并且走到这个地位,没有一个是傻子,此间的利害关系他们也都心知肚明。

    本来就按照叶应武称帝已经做好充分准备的陆秀夫,施施然站出来:“启禀使君,虽然是称王不称帝,但也应该有王号,古往今来王之名号,应当为朝廷册封,现大宋已作古,王号唯使君自封耳。”

    叶应武微微皱眉,之前他一直在想着到底是称王还是称帝,倒是没有在意应该取什么样的国号,宋这个国号自然不能再用了,不过叶应武既然是打着为大宋报仇的名义,倒也不用按照五德终始说更滑所象征之五行颜色,继续沿用火德尚赤便是。

    见到叶使君明显是怔住了,一帮子文官顿时有些激动,毕竟一国之国号是整个国家的象征和代表,更是表明王室出身的正统,甚至以后叶应武称帝,也是要沿用这个名字的,绝对是重中之重的一个字。

    而现在叶应武这幅神情显然是之前没有考量过这件事,所以现在就当了他们表现的时候了,谁能想出来一个合情合理又符合使君心意的国号,那么在使君肯定会多看他一眼。

    国号国号,是一个王朝和一个国度的象征,古往今来国号以单字为尊,而且随着一个又一个朝代的更迭,能够用的好字已经越来越少,更何况国号还要和开国君主的出身有关系,这样可以表明这个皇族是从前朝那里接过来的天命,也是堂堂正正的华夏族群、炎黄子孙。

    唐高祖以之前唐王封号为国号,宋太祖以起家的宋州为国号,皆有此中的考量。

    一般选择国号,都是从之前的封号选起,可是叶应武到现在也不过是前宋的枢密院使,并没有被封王,所以就没有办法沿用了,只能从叶应武起家的各处开始找起。

    “使君自兴州起兵,自当以‘兴’为国号。”苏刘义见这些文官都在冥思苦想、细细推敲,索性站出来先行说道,他也没有指望着能够被采用,只是想要抛砖引玉罢了。

    谢枋得急忙说道:“兴字万万不可,唐称大唐,宋称大宋,而如果以兴为国号,则为大兴,大兴乃隋之国都,隋为短命之朝,不可以其国都之名作为国号,此为不祥之兆!”

    下面文官顿时一片附和之声,显然这个名字他们早就考虑过并且否决。

    叶应武伸手揉了揉太阳穴,不得不说起名字还真是一个痛苦的事情,但是自己不能不想出来一个好名字,当下里拍了拍桌子,叶应武有些恼火:“你们平时一个个引经据典、博古通今,说学富五车也没有错,现在给某想出来一个名字,难道有这么困难么!”

    包括文天祥在内,所有文官都忍不住流露出尴尬的神情,而一众武将知道自己不是这块料,索性就在一旁整好以暇的看热闹。

    “兴州、襄阳,皆为楚地,不如以楚为国号。”陆秀夫沉声说道。

    不等他说完,身后汪立信就已经站出来:“楚无论战国之楚、还是张楚、西楚,都是颓败灭亡之国,更非一统天下之国,更何况襄阳、兴州,俱非楚地中心所在,以楚为国号,未免牵强附会。”

    汪立信是湖南安抚使,还是鄂州知州,他说的话自然很有分量,陆秀夫便不再过多解释。

    叶应武看向一直沉默未曾说话的刘辰翁:“会孟师兄,不知道你可有何意见。”

    刘辰翁主管各处州府的教育,本就是才华横溢之人,叶应武主动找上他倒也不足为奇。当下里刘辰翁也未怯场,站出来昂首说道:“启禀使君,臣下刚才考量既然从使君发迹之地取一雅号,使君发迹之地,实际非是兴州。”

    刹那间一众文官都是诧异的看向刘辰翁,旋即面露懊恼神色。

    叶应武也是一怔,自己发家的地方还真不是兴州:“庆元府?”

    刘辰翁点了点头:“庆字,元字,都可为国号。”

    顿时无奈的翻了翻白眼,有些无力。

    大庆?怎么有一种某去挖石油的感觉?而且现在天下未定,就以庆祝之庆作为国号,和之前叶应武“不灭鞑虏不称帝”的口号有一种格格不入的感觉。

    至于大元······虽然这个时候蒙古还没有从“大哉乾元”中取元作为国号,但是自己先把元这个旗号撑起来,叶应武总是感觉不伦不类。打着大元的旗号去灭亡蒙元,作为一个历史专业的学生,怎么都感觉别扭。

    看着叶应武脸上分明是纠结和无奈的神色,刘辰翁也只能摇了摇头。显然对于这两个字使君都不是很满意,毕竟国号这个东西,七分要求表明出身正朔,三分也要看老大的心情,有的时候老大的心情也可以占到十分。

    叶应武不高兴,那就不用坚持了。

    正当叶应武打算把这件事情推后的时候,文天祥却是霍然站出来:“使君,庆元府在宋之前,并非庆元府。”

    庆元府就是浙江宁波,因为是南宋宁宗龙潜之地,所以按照宋时惯例,在宋宁宗登基之后,将这里冠上了宋宁宗的第一个年号——庆元,改名为庆元府。但是在这之前,庆元府一直被称作明州。

    “明州。”叶应武喃喃说道。

    文天祥郑重的点了点头,看向叶应武有些失神的脸庞:“明,以明为国号,日月大明。”

    叶应武忍不住打了一个寒战,背后一阵发冷,当自己一直以为自己来到这七百年前,像热带雨林中的蝴蝶扇动翅膀,把这一切都改变的面目全非,将整个历史的车轮直接推向另外一个截然不同轨道的时候,才霍然明白,实际上历史车轮的沉重超乎他的想象,至始至终时代都在按照已经规划好的路径向前,就算是叶应武改变了一切的细节,都没有改变最后的结局。

    大明,日月大明。

    手不知不觉的有些颤抖,叶应武长长呼了一口气:“你们以为呢。”

    “日月大明,彰显使君光耀天下之气概,臣附议。”陆秀夫朗声回答。

    “日月大明,乃我各军横扫天下、大明黑暗之象征,臣无异议。”苏刘义脸上满是期待的神情,以至于声音都有些颤抖。

    日月大明,光照天下。

    脸微微抽搐,叶应武还是缓缓坐了下来,一言不发。

    文天祥衣袖一挥,已经单膝跪倒在地:“臣文天祥,拜见明王殿下。”

    “臣拜见明王殿下。”黑压压的人群已经跪地,面向新诞生的王者。

    叶应武也是霍然站起身来,看着这些诚心诚意拜倒在地的文武。当初自己也不过就是一个和爹娘闹别扭在考古队当中无所事事的大学毕业生,曾几何时,竟然会在这七百年前,接受一个时代英杰们的拜见。

    日月大明,这是属于他的崭新王号,这是属于整个时代的崭新代名词。

    这个百年之后才会出现的王朝,已经提前降生,而叶应武所要做的,就是把它的疆域拓展开来,不仅是收复靖康丢掉的国土,还要重新实现华夏期待已久的汉唐伟业!

    “诸位爱卿,平身。”叶应武勉强让自己保持镇定,缓缓说道。

    “谢殿下。”文官以文天祥为首,武将以苏刘义为首,同时肃然起身,动作可谓是整齐划一。

    叶应武忍不住微微晃动了一下,虽然是在这并不很大的议事堂上,不过叶应武还是能够感觉到这扑面而来的气势,王者的气势,接受四方文武大礼朝拜的气势。

    如果有一天自己能够走到金銮殿上,坐在龙椅上,真正的身为九五之尊,那又该是怎样的一种震撼人心?

    不过叶应武还是轻轻吸了一口气,让自己镇定下来,现在还不是设想这些的时候,毕竟现在自己控住的也不过是半壁河山,毕竟自己带着这个崭新的大明要走的道路,还很漫长。

    “诸卿先行退下,宋瑞、君实、任忠、君直,你们随某过来。”叶应武沉声说道。

    就在这时,江铁快步从堂外走进来,拱手说道:“启禀使君,镇江府百姓听闻夫人有喜,已经扶老携幼前来,门外百姓渐渐聚集,敢为使君应该如何是好。”

    叶应武一怔,脸上流露出一丝笑意:“也罢,咱们先去看看。”

    看着叶应武一个人先行离去,文天祥等人都是怔了一下,不知道是谁低声感慨一句:“民心,民心所向啊。”

    突然间想起来当时叶应武大婚时候兴州阖城百姓拜倒在路边,再看看今日百姓上门道喜,文天祥也是忍不住心中感慨。无论是走到什么地方,叶应武都能够握住那里的民心啊。

    归根结底并不是因为叶使君为他们带来了什么切实的利益,也不是叶使君让他们的生活更加富裕,而是因为这个年轻的使君,用自己的双肩和双手,带着无数的好儿郎为他们支撑起一片可以安宁生活的天空。

    宁为太平犬、不做乱世人,见识过战火的百姓,愈发明白这份和平很安宁,是多么的来之不易,也愈发感谢带给他们这一切的人。

    军心、民心、士林心,虽然还没有称王称霸,但是实际上叶应武已经在天下人的心中,占据了不可替代的地位。

    “使君终究是谦恭了。”陆秀夫轻声说道。

    而邓光荐和刘辰翁这一对师兄弟并肩走过来,邓光荐正好听见陆秀夫的感慨,也是微微笑道:“一个谦恭的王者,一个能够战胜蒙古鞑子的王者,有君王若此,何其幸也。”

    看着叶应武走向前门的身影,文天祥低声笑道:“江山谁与争明媚,试问天下,谁又能敌得过叶使君?对于大明,某还真是愈发期待啊。”

    “日月大明,”汪立信不知道什么时候走过来,爽朗的说道,“亲手缔造一个王朝,怎能不令人期待!”

    ————————————————————————-

    “夫人,这鸡蛋您可一定要收下,小老儿家里只有这能够拿得出手,您可千万别嫌弃。”满是褶皱的手提着篮子,老大娘径直向着陆婉言手中塞去,“要不是有使君,这天都要塌了,这点儿鸡蛋也只能聊表心意。”

    陆婉言急忙按住老人的手:“老妈妈,保家卫国是妾身夫君的责任,本就不可推卸,无功不受禄,怎能接受您的东西。”

    “夫人,您就收下吧,我们这些小百姓的一点儿心意,一点儿心意!”几名老人都在最前面,颤声说道。

    后面更有拿着各式各样土特产的中年汉子朗声喊道:“夫人,之前在这镇江府的官员,要是娶妻生子,哪一个不是大摆筵席、想方设法的从咱们这里搜刮,只有叶使君什么都没有要,可是这么多大老爷里面,只有叶使君、叶相公护了咱们这一城的安全啊!”

    “叶使君是保家卫国的好汉子,受得了!夫人您就收下吧!”

    “夫人,叶家有后,也是咱们镇江府的荣幸,夫人,您就看在镇江府这么多百姓的份上,收下吧!”

    “就是啊,夫人,收下吧!”

    陆婉言有些犹豫,而一旁搀扶她的青萍,哪里见过这等场面,更是被吓的面无人色,比自家娘子还要紧张。

    “你们怎么让婉娘出来了!”叶应武狠狠瞪了绮琴和杨絮一眼。

    绮琴有些无奈的凑过来:“是婉娘自己坚持要出来的,妾身总不能带着人架住她吧,更何况她肚子里有孩子,要是生气动了胎气,妾身更是没有办法交待啊。”

    絮娘也是委屈的点了点头,显然对于这位执意要出来的大妇无计可施。

    “你们两个真是胡闹!”叶应武低低责备一声,然后又瞪了后面赵云舒和王清惠一眼,“你们两个也是助纣为虐!”

    惠娘顿时来气,刚想要回敬叶应武两句,不过被赵云舒眼疾手快拽住了。(未完待续。)

手机阅读本章:
本书最新TXT下载和评论本书: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点击下方的《加入书签》记录本次(正文 第三百四十三章 江山谁与争明媚(中))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

第344章 江山谁与争明媚(下)
倾宋全文阅读作者:然籇加入书架
    顾不得绮琴她们四个,叶应武三步并作两步快步走下台阶,冲着人群一拱手:“乡亲们,某叶应武在此谢过诸位乡亲们的厚爱了。  )〕}]]?家中娘子有喜确实不假,但是某叶应武自问无功于百姓,没有什么能够受得起诸位如此厚待的地方,还请乡亲们回去,收回这些东西,某叶应武受之有愧!”

    “使君,就冲您带着咱们镇江府的好儿郎打败了蒙古鞑子,您就当得起!”一名年轻人高声喊道,激动得面红耳赤。

    “对!”顿时附和声一片,“保得住咱们安宁,如何当不起!”

    叶应武上前一把攥住6婉言的手腕,顾不上责备有些惊慌失措的自家老婆,看着一个个激动万分的百姓,无奈之下只能伸手在那老婆婆篮子中拿了一个鸡蛋,郑重的说道:“如果某不收下,诸位心中不悦,如果某收下,某心中有愧。所以某只收下这一个鸡蛋,诸位之心意,尽在此处,不知道乡亲们以为如何?”

    人群渐渐沉默下来,有人大喊了一声:“叶使君万岁!”

    原本寂静的门口,刹那间再一次沸腾,黑压压也不知道有多少人深深的拜倒在地上,高声喊道:“叶使君,万岁!”

    “万岁!万岁!”

    不知道有多少人在高喊,整个镇江府仿佛都回荡在这呼喊声中。

    6婉言微微晃了晃,轻轻靠在叶应武肩膀上,叶应武一言不看着眼前的景象。当初他和6婉言大婚的时候,兴州百姓就曾经如此拜倒在街道两旁,以示对于带给他们安宁和平静的叶使君最崇高的敬意。

    但是那一次并没有人喊出“万岁”,那时候叶应武还没有襄阳之战的荣耀加身,还没有后来的步步高升。

    但是现在不一样的,百姓们实际上也看得很清楚,普天之下,还有谁有能力取代眼前的叶使君,还有谁能够为他们带来更好的明天?

    且先不管其他地方的人们怎么想,至少这一城的百姓,受过叶应武的恩惠,知道叶使君的能耐,也见识了叶使君的正直和廉洁,只有这样的人,这样的青天,才是他们心中货真价实的王者,货真价实的君主。

    当时兴州百姓藏在心底没有喊出来的,今天镇江府百姓再没有遮掩。

    等待百姓们缓缓起来,叶应武沉默片刻,冲着所有人一拱手:“诸位乡亲们诚心待某,某叶应武也不会辜负诸位的厚望。今日某就在这阖城百姓面前说清楚,只要一日未曾驱除鞑虏,某叶应武一日不称帝!”

    6婉言微微一惊,看向叶应武,而百姓们也是诧异的抬起头来,目光当中满满的都是惊讶,不过旋即就被火热的期待所代替。这才是他们心中的叶使君,这才是能够带着他们走向未来的叶使君!

    在这山河破碎、风雨飘摇的时候,在这三百年煌煌大宋崩塌的时候,有如此英雄男儿挺身而出,实乃此生之大幸。

    “驱除鞑虏!”无数的人高高举起手臂。

    驱除鞑虏!叶应武攥紧拳头,微微颤抖。

    ——————————————

    小心翼翼护着6婉言走回府门,叶应武忍不住轻声责备:“婉娘,你怎么说出来就出来了,要是动了胎气怎么办。咱们可就这一个宝贝孩子。”

    6婉言霍然回头,俏脸上一贯的灵动已经被一种难以言表的慈爱所替代:“夫君,这是镇江府的百姓,是你的子民,换句话说,又何尝不是妾身的子民,更何况他们有的人还是从周围村子赶过来,风采露宿便是为了送上这些心意,虽然都不是什么贵重的东西,但是在妾身眼中,这些却要比三山还重,自当亲自出门答谢。”

    看着绮琴她们几个都没有说话,6婉言接着抓住叶应武的手腕,柔声说道:“夫君,不要责怪几位姊妹,她们确实曾经阻拦,是妾身坚持己见,夫君要怪也请怪妾身吧。”

    叶应武轻声摇头:“算了,不过下一次不要这么冲动,毕竟这么多百姓来了,也不想看着咱们孩子有什么好歹。”

    这时小阳子快步迈进门:“使君,外面百姓们把东西都放下,人走了。”

    叶应武一怔,猛地转身,霍然将半掩的大门推开。

    雨后的阳光洒在他的身上,曾经空旷的门口,各样或是贵重或是普通的物品,整齐的摆放在那里,而每一个离开的人都会下意识看向叶应武这边,当他们看到阳光下默然伫立的叶使君时候,眼神中都带着期许。

    “收下吧。”叶应武拍了拍小阳子的肩膀,看向旁边绮琴和杨絮:“琴儿、絮娘,你们两个操劳一下,让仆人清点这外面的东西,不管是贵贱全都搬到府里面来,活物可以吃了,那些家什用具能用则用,不能用也好好的藏起来,着人看管。”

    绮琴和杨絮都是郑重颔,叶应武接着轻轻蹲下,伸手在6婉言尚且平坦的小腹上轻轻摸了一下,抬头笑着说道:“以后等咱们的孩子出生了,每天带着他看看这些。”

    6婉言微微一怔:“看看这些?”

    “嗯,”叶应武站起来沉声说道,“让咱们的孩子也看看,某未曾辜负这阖城百姓,这阖城百姓,也未曾辜负某。”

    6婉言沉默片刻,旋即微笑着应了一声,伸出手细细的帮助叶应武整理了一下衣襟:“夫君不是在议事堂么,那么多文物大员,不要让他们久等了,还是快快回去吧,妾身这里有姊妹们跟着,没有事的。”

    叶应武伸出手轻轻抱了6婉言一下,旋即快步离开。

    ————————————

    “恭喜使君了。”文天祥他们几个已经在书房中等候,见到叶应武进来,急忙说道,脸上都带着笑意,显然刚才那响遍全城的“万岁”也直直的冲击了他们的心灵,看到不只是这数十文武闭门造车,而是叶应武真正得到了阖城拥戴,他们怎能不高兴。

    民心,这是民心啊。

    原本属于大宋的民心,现在归于叶应武。

    “咱们说正事。”叶应武点了点头,并没有歇息,倒是江铁很有眼色的急忙被叶应武端上来一杯茶,“宋之中书门下和枢密院与六部职责相叠加,更容易形成两权分立,并非治国之良策与长久计,故某以为保留中书门下而去枢密院,是军政得以一体,不知道几位意下如何?”

    文天祥和苏刘义等人都是一怔,宋三百年设立中书门下和枢密院,就是为了让这东院和西院互为敌体,从而避免出现一人独大的情况,虽然枢密院和六部当中的兵部有不少职责重叠的地方,长年以来也没有人认为不妥,毕竟都已经做到这一步了,宋三百年来依旧是党争不断,要是去除其中之一,那真的就有可能导致一家独大。

    古往今来,如果一个王朝走到了大臣擅权的地步,那么距离灭亡也不遥远了,汉唐如是,宋也如是。

    就当文天祥等人犹豫的时候,叶应武接着开口说道:“虽然如此,但是中书门下并非一人执掌,而是依循前宋之制,其权责分作三部,换句话说就是把六部分成三部分,其中工部和户部交付给左相,刑部和兵部交付给右相,吏部和礼部交付给参知政事,三人共同执掌中书门下政事堂。”

    脸上流露出诧异神色,文天祥、6秀夫等人都是对视一眼。

    他们隐隐明白叶应武是什么意思了,去掉枢密院之后,看上去政事堂已经算一家独大,但是实际上叶应武又吧他们分做三部分,使得原本为一体的左右相、参知政事一下子成为了敌对。

    六部当中最为重要的便是兵部、户部和吏部,一个掌管军事,为护国之根本;一个掌管钱粮,为国家之主体;而最后一个掌管官吏,为国家之骨干。现在把这最重要也是实力最为雄厚的三部分作三份,交给三个人,这三个人遇到军国大事的时候自然离不开对方的协助,而在平时则自然是互相看着不顺眼,根本不可能穿一条裤子。

    简而言之,叶应武这是把原来的东西院和两极分化变成了更加微妙的三权分立,如果两个人的话,一旦互相看着不顺眼,很容易斗在一起,但是如果是三个人,就算是有两个人互相厌恶,也不得不考虑两败俱伤之后第三个人渔翁得利的可能,从而避免内斗。

    “臣以为可也。”文天祥沉声说道,“大宋所亡,实则亡于党争,国之将亡犹且党争不断,甚至使得贾似道叛国投敌、临安动荡,我等自当吸取其中教训。更何况一旦使君一统江山,那么能撼动我华夏者并不多,如此安排看上去使得中央分散,却能够避免党争,保证稳固。”

    6秀夫和谢枋得也是点了点头,看向苏刘义,如果真的有人反对的话也轮不到他们,毕竟叶应武如此施为,实际上损失最大的是苏刘义,毕竟苏刘义能够被叶应武留下来,说明在叶应武心中他已经是军中第一的存在,原本那枢密使的位置自然是留给他的,现在叶应武取消了东西院两个老大之一,转而使得主管军事的成为右相,成为三个人之一,对于苏刘义来说当然是有所损失。

    苏刘义抬起头,沉声说道:“去枢密院使,使兵部不至于被架空,臣以为可也。不过臣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顿时翻了翻白眼,你都“不知当讲不当讲”了,那某总不能不让你说吧。叶应武有些无奈的看向苏刘义,都这个时候了大家就不能多一点真诚,少一点套路么:“有事直说,某把你们四个留下,是因为你们是某值得信赖和托付的人,也是某认为最有能耐肩负这天下的人。”

    露出一丝笑容,苏刘义缓缓开口:“末将以为去除枢密院甚是妥当,但是三相掌控六部,亦当防备这三人同流合污,故御史台作为一国刚正之所在,应当加重其分量,另外国子监并朝中翰林院、书画院、学院,应自成一体,以免朝中权臣当道,以为扶植亲信之沃壤。”

    叶应武眼前一亮,好你个苏刘义,某弄出来小的三权分立,你又在这外面给某套了一个更大的三权分立。而且取消枢密院保留中书门下,虽然在实力上并没有太多的此消彼长,不过毕竟在名字上看不好看,所以苏刘义索性也不让文天祥他们文官好过。

    御史台本来就是集中各种善于挑刺的“人才”,也就是喷子所在的地方,尤其是自宋以来,皇帝和士大夫共治天下,所以御史们对着皇帝喷吐沫星子也不是没有过,只不过随着南宋偏安,权臣当道,御史台早就沦落成“收破烂”的地方,基本上不被待见的人和墙头草全都踢到这里,让他们少在相公们面前晃来晃去,如果不是偶然还被提起,恐怕很多人都已经快忘了这个曾风光一时的衙门。

    现在苏刘义是想要把御史台重新利用起来,就是为了能够让朝堂上有人一直盯着这些留守的文官,想要背着出征在外的武将做什么小动作,门儿都没有,大家还是平平安安的好。

    当然御史台也就算了,就算是苏刘义不提,叶应武也不可能放任不管,一朝自当有监察之人。但是翰林院和学士院从整个朝堂体系当中独立出去,这就是在赤果果的掐血脉了。

    要知道每年绝大多数的新科进士,都会进入翰林院或者学士院镀金深造,培养一下经验,同时也作为皇帝的幕僚,而学士院、翰林院的领袖资政殿大学士、翰林院大学士,不光地位清高、桃李遍天下,而且还是实打实的朝中权臣、皇帝近臣,也是整个文管体系得以左右君王的依凭所在。

    包括贾似道在内,多年来宋之权臣扶植亲信,就是通过翰林院和学士院,从而做到把大多数新科进士一网打尽,这是最快也是最有效的办法。

    现在如果把翰林院、学士院,包括书院、画院等等和文化教育有关的部门全都分出去集中在一起,就等于卡断了文官培养亲信的源头,从而可以有效避免一个人才济济的党派的快成长。

    如果用后世的看法,实际上就是把大学和官场之间的关系一刀斩断,大学生就是大学生,官场中人就是官场中人,不是所有大学生毕业了都要去做官,也不是所有学士院中的人走出来都要去做官,他们同样可以根据自己的选择投身于文化、军事、商贸等等各个领域。

    而且以后学士院和翰林院走出去的人师承一处,又散落在文武官员并御史台的各处,就算是真有朝中对立,一看对面的都是同门师兄弟,自然也不会往死里下手,而隐隐的学士院和翰林院也会通过这些盘根错节的关系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崭新力量。

    三权分立套三权分立,叶应武忍不住苦笑一声,自己实际上不过是在照搬明代的内阁制度,并且借鉴一下后世的三权分立,把中枢一分为三,这苏刘义却是比自己更敢想,竟然是要把整个朝堂一分为三。

    苏刘义也察觉到旁边文天祥他们有些无奈的神情和叶应武怔在那里的样子,在椅子上坐得笔直,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让人又好气又好笑。

    “甚好。”叶应武缓缓说道,“那就如此。”

    轻轻松了一口气,苏刘义一动未动。

    而叶应武已经表态了,文天祥他们自然也不再说什么,毕竟对于他们来说,关心的还是这个崭新的国度怎么才能更加平稳的运行下去,所以这些损害文官体系利益的安排,要是叶应武犹豫他们还会争取一下,要是叶应武都点头了,那他们也无异议。

    对于叶应武来说,他看中的并不是这更大一层的三权分立,而是能够把翰林院、国子监、书院等等学院类型的部门和朝廷、和权利分割出去,形成一个崭新的独立个体,从这个上面叶应武已经看到了后世大学的样子。

    一个只注重学识和培养人才的崭新体系,而不是和官场有着太多的牵牵扯扯。同时凭借这个,叶应武也能够更加顺利的培养各个方面的人才,包括科技、医疗、文化等等。

    毕竟自己已经来了,就不能坐看物理、化学等等学科依旧让西方取得遥遥领先的地位。

    虽然现在西方还处于最黑暗的中世纪,但是叶应武知道科学不是一天就能够研究探索出来的,留给他的时间,并不多。

    在那一个时空中,华夏民族因为落后而挨打、而被蹂躏,只能忍着伤痛奋起直追、只能付出别人不能想象的努力和牺牲。而既然自己已经来到了这个时代,自然就不能再看着六百年后的黑暗重演。(未完待续。)
第345章 日月初升照万方(上)
倾宋全文阅读作者:然籇加入书架
    这是某叶应武的时代,这也是某叶应武的大明。[[〈八一小{说〔[网 }〕]>))〕)?]〉

    “既然已经定了,那就如此吧。”伸出手轻轻敲打着桌子,叶应武淡淡说道,“宋瑞,你可清楚了?”

    文天祥颔,沉声回答:“朝中分作三部分,分别以中书门下政事堂、御史台和学士院为,其中军政由政事堂负责,监察由御史台负责,每年科举和人才培养由学士院负责,政事堂细分为左右相与参知政事,分别掌管六部。”

    “这就好,”叶应武细细揣摩一边,旋即说道,“官职如何安排已经确定,那么就是人选的问题了,这种事情某也不想多过问,你们几人好好商量之后给某一个名单,今天中午之前,下午就可以让各地文武走马上任了。”

    对于叶应武这明显是撒手掌柜的作为,还说得理直气壮,文天祥也只能学着叶应武一贯的样子耸了耸肩。倒是谢枋得想起来一事:“使君,是不是应该在近前举行称王之典礼。另外王都所在,使君以为何处合适?”

    自己好像是不能在这镇江府待着,毕竟镇江府虽然是重镇所在,但是既没有古来作为都城的经历,城中格局也太小,叶应武虽然只是称王,也不能再委屈在这小小6府了。

    “江南之地,临安又是偏安所在,前宋晦气云集之处,自是不可。”叶应武摩挲着下巴,有些好笑,“哪还有选择么?”

    “苍苍金陵月,空悬帝王州。”文天祥站起来笑道,“这建康府空空荡荡,正等使君入主。”

    叶应武的目光穿过半掩的窗扉,下意识向着西面望去,金陵、建康府,在沉寂了数百年之后,这个六朝古都、龙脉繁华所在,又要迎来一个新的主人么?

    既然是汉家王气所在,那某就在那里,走出一条新的道路。

    “那就这么定了。”叶应武淡淡说道,“至于称王诸多事宜,还有礼部老尚书陈宗礼陈老相公在,某想应该不会棘手吧。”

    看着叶应武连都打算告老还乡的陈宗礼都不放过,文天祥等人也不得不表示自家使君这使唤人的本领还真是越来越高了,不过名臣魏征当年说得好,“垂拱而治”当为君王治国有能、麾下臣僚文武全才之象征,现在叶应武这个样子,不知道算也不算。

    文天祥等人依次出门,而叶应武则是缓缓转过身。

    实际上他并不是真的什么事情都撒手不管,而是这些细碎的无关大局的小事,叶应武真的不用操心。毕竟他麾下本来就是这个时代最强而有力的人才,无论是怎么样的任用,都不会说有无才无德的体现,更何况放着赫赫大名的“宋末两山三杰”不去使唤,自己在这里伤脑筋,那不是傻瓜是什么,这些事情文天祥和6秀夫包办,叶应武还是信得过的。

    他现在更为关心的,还是眼前这一张巨大的舆图。

    还是双方犬牙参差的界限和那些尚且标注着黑色的城池土地。

    北伐,自己来到这个时代,想要的并且一直在做的,归根结底,还是北伐!河洛两京之地、山东河北之地,还有那已经离去了三百年的燕云十六州!这个不争气的王朝曾经丢掉的一切,叶应武都要收复。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叶应武低声吟诵,伸手一拳狠狠的捶在了舆图上,“某自当收拾这旧山河。”

    三百年来,战死的千千万万华夏好儿郎,不能血空流。

    年迈的宗老爷子,那渡河杀敌的怒吼;含冤的岳王爷,那还我河山的夙愿;年轻病逝的虞相公,那北伐驱尽鞑子的咆哮。还有家祭无忘告乃翁的6游,还有将军百战身名裂的辛稼轩,还有全力北伐最后却为奸人陷害的韩侘胄······

    多少人,多少年,泪水凝固、血汗拼杀,就是为了北伐,就是为了汉唐伟业,为了那个曾经烟消云散的庞大国度和四方朝拜的尊严。

    某叶应武既然来了,既然保住了这山河半壁和华夏衣冠,自然也会告慰你们的在天之灵。叶应武紧紧盯着舆图,目光如火炬。

    身后的脚步声轻轻,叶应武仿佛根本没有听见。

    “夫君,太湖上好的明前碧螺春,用金山下中泠泉(作者按,号称天下第一泉)冲泡,夫君暂且休息一下吧。”赵云舒轻轻的将茶杯端起来放到桌上,然后将叶应武另外一杯泛凉的茶水收走。

    一直沉默不语的叶应武微微怔神,旋即回头,看着赵云舒明显有些生涩的动作,顿时忍不住皱了皱眉:“这碧螺春是惠娘最爱的茶,平时一旦冲泡,都是那丫头亲自送过来,就像献宝也似,怎地今天换人了。”

    察觉到叶应武语气有些不善,赵云舒只是低垂螓,柔柔一笑,之前直来直去的公主风范荡然无存,更像是一个贤惠淑德的宅中妻妾:“惠娘正在看着微儿学诗,妾身横竖无事,索性就为夫君奉上香茗。”

    看着赵云舒想要遮掩的神情,叶应武上前一把,一把握住她的手腕:“事出反常必有妖,你平时不是这个样子,有事坐下来慢慢说,何必遮遮掩掩,别以为某没有看见。”

    赵云舒脑海中一片空白,下意识的放下盘子,坐在叶应武对面,樱唇微启,却现自己什么都说不出来。轻轻吹了吹茶水,抿了一口,叶应武无奈的说道:“平日里你们后宅几个人可还真没有谁像舒儿你今天这个样子,就是琴儿也没这么温柔过,所以想要讨好某,咱们打开窗户说亮话,都是一张榻上滚过的人了,何必这么含蓄。”

    “谁是和你!”赵云舒霍然一拍桌子,娇嗔道,只不过话说了一半却说不下去了,有些尴尬和懊恼的站在那里,坐也不是,走也不是。毕竟她有事相求,而且叶应武说的两个人在一张榻上滚过,这是人证物证俱全的事实,容不得赵云舒狡辩。

    “这才正常。”叶应武松了一口气,“你是想说两浙东西路赵家支脉联起手来想要讨好某的事吧。”

    顿时瞪大眼眸,赵云舒诧异的说道:“那封信送到我这里并没有······”

    叶应武无奈的笑了一声,凑过去:“我的娘子大人,别那么天真好不好,你难道以为某麾下六扇门都是吃干饭的?要是这点儿小事都打探不清楚,凭什么和皇城司斗智斗勇?更何况······”

    赵云舒微微怔,叶应武重新坐了回去:“更何况事关前朝遗族。据说这一次老赵家也是下了血本了,两个姿色绝佳的宗室女子,还有黄金白银珠玉丝绸,还真是把某叶应武看成贪得无厌的土财主了。”

    “这么说你是不想收?”赵云舒沉默片刻,轻声问道。

    叶应武淡淡说道:“你认为某现在缺钱么?”

    “不缺。”女孩如实回答。

    “那你认为某现在缺妻妾么?”叶应武有些暧昧的一笑。

    他的笑容让赵云舒联想到一些非常不应景的过往,只能伸手扶额:“后宅这些姊妹虽然远远比不上其他人的数量,但是各个都是貌美倾城,就算是姿色上佳的宗室女子,怕也难以比得上婉娘、絮娘两位姊姊,更不要说当日临安花魁的琴儿姊姊了,所以······不缺。”

    “这不就得了。”叶应武的语气依旧平淡,“更何况宗室女子,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有吸引的是曾经高高在上、就算是有钱财万贯也难以攀上的皇家血脉身份,可是对于某来说······”

    赵云舒撑着额头的手微微颤抖,俏脸白。

    “对于某来说,天家女儿都收了,还会看得上这个么。”叶应武沉声说道,“用这些某一样不缺的东西来换取某的宽容甚至功名,难道你以为这是一个很划算的买卖么。”

    见到女孩一声不吭,叶应武接着说道:“更何况某也知道这些宗室为什么求某,为什么奉上这些,还不是因为他们这些年仗着宗室的头衔在各地空领着朝中封赏、为所欲为,等到什么都没有的时候,才现除了吃喝嫖赌,并无一技之长?”

    “舒儿,你知道你们老赵家为什么会说亡了就亡了么?”叶应武的声音缓慢却冰冷,“一个家族丢失了一切,却并不去反思为什么,而是考虑如何让一个不应该承受这么多的弱质女流去承担,这个家族焉能不亡?百年前靖康时候便是如此,只不过是康王命好,竟然硬生生支撑了百年、偏安了百年,可是百年之后,赵家依旧如此!大好男儿缩在后面,让女人去承担敌人的仇恨和报复,为什么?”

    一个字又一个字敲打在赵云舒的心头,泪水顺着脸颊流淌。

    伸手端起来茶杯轻轻抿了一口,叶应武回头看向被细细密密的线条标注的舆图:“某现在所关心的是北伐大事,是整个天下数百万黎民的生死,对于赵家这区区数万人,某又如何能够面面俱到,又如何能为了他们的生存而忽略更多?舒儿你知道么,这很自私。”

    看着赵云舒不说话,叶应武只能掏出手帕递给她,声音并没有停顿:“而且舒儿你也不要忘了,之前这是赵家的天下,赵家的生死存亡,就是天下的生死存亡,可是现在不一样了,这天下已经换了主人,赵家不可能依凭着这些积攒下来的老本度日的,终有一天积蓄的财富会消耗一空,到时候某也不可能怜悯这数万的妇孺老弱。”

    “既然是自己弄丢了这个国,那么就要承担后果和责任的。”叶应武轻轻敲打着桌子,“对于前朝遗族,某不会有任何的优待,当然也不会有故意的欺压,自食其力的人,能够重新打下一片天地,自力更生的人,能够重新走上万众瞩目之位,但是这样想要依靠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卖弄,那就真的没有任何希望所在了。”

    轻轻叹了一口气,叶应武还是走过去,伸手轻轻按在赵云舒的肩膀上:“舒儿,听话。”

    仿佛找到了能够托付的温暖,赵云舒下意识的一把搂住叶应武的腰:“夫君,你知道妾身也不想的,可是毕竟,毕竟那是血脉亲族啊。”

    “舒儿乖,这件事怪不到你。”叶应武叹息着说道,“换作任何一个心肠软的人,顾及血脉传承的人,都会选择这样的做的,只不过赵家吃了这片天下三百年,已经足够了,是时候让他们用一双手重新开拓去了。”

    看着赵云舒轻轻擦拭泪水,叶应武缓缓闭上眼睛。

    赵家那么多宗室,终归也不能放任他们,毕竟这里面有很多人都是一些好吃懒做的纨绔子弟,叶应武现在也没有多少闲情逸致管他们。不过这么多人想要从自己这里混口饭吃,倒也不能让他们失望了。

    伸手轻轻揽过赵云舒的肩膀,沉吟片刻之后,叶应武轻声说道:“这样吧,舒儿,让赵家人的族中耆宿来镇江府一趟,某倒是有一件事情很有兴趣和他们商量商量。”

    赵云舒有些惊喜的看向叶应武,叶应武想了想:“也罢,还是让他们直接来建康府吧,某倒是不介意在新的王府当中接见一下这几位。”

    脸色微变,赵云舒细细品味着叶应武这一句话的意思,声音有些颤抖:“夫君,你是打算定都建康了?”

    “不错,定都建康,金陵王气所在。”叶应武沉声说道,“也是某力挽这狂澜所在。”

    缓缓的攥住叶应武的手,赵云舒低声说道:“夫君······”

    揽着她的肩头,叶应武抬头看向舆图:“何某一起,看着这江山。”

    手微微颤抖,有些冰凉,赵云舒靠在叶应武胸口,只是静静看着舆图。

    “看着万山红遍。”叶应武的声音很低,但是赵云舒却是用力抓住了他的手,仿佛只有靠着叶应武,才能给他走下去的力量。

    ————————————————————

    叶应武轻轻翻看着放在桌上这长长的一份名单,墨迹尚未干,每一个字都带着叶应武独有的刚柔并济,当初为了练成这样的字体,叶应武可是没少给那个白胡子飘飘的老师说好话。

    现在看来即使是来到这七百年前也不输于他人。

    “夫君为何还要誊抄一遍?”绮琴在一旁小心翼翼的收拾堆满一桌子的奏章和书籍,见到叶应武打了一个哈欠,于是上前伸出手轻轻揉着叶应武的太阳穴,绮琴本来就素手纤长,柔若无骨,又因为在青楼中受过训练,所以就算是叶应武“身经百战”,这个时候也是忍不住轻轻的哼哼两声。

    手上的册子缓缓合上,叶应武闭上了眼睛:“毕竟这是某以后赖以治国的人才,也是未来整个大明的栋梁支柱,这一边誊抄或许在别人看来算不上什么,但是对于某来说,却是要心中有数。”

    想起来什么,叶应武将这象征着整个大明未来中枢的册子递给绮琴:“琴儿,来,帮某念一遍,某还需要细细考虑考虑。”

    “夫君,你现在如此疲惫,还是先歇息一会儿吧。”绮琴担忧的说道,刚才叶应武脸上想要遮掩的疲惫神色,让她心中一痛,自家夫君平日里都是懒懒散散的样子,难得见到他如此心累。

    “念吧。”叶应武的声音虽然很轻,但是依旧坚定,“虽然蒙古鞑子现在阵脚不稳,但是要说他们就此死了南顾之心,这绝对不可能,更何况北面还是忽必烈这等人物,留给某的时间却也不多啊。”

    见到叶应武坚持,绮琴终于还是有些无奈的应了一声,伸手接过来那沉甸甸的册子,小心翼翼的翻开,低声念道:“大明官职草拟如下:左丞相文天祥,右丞相苏刘义,参知政事6秀夫······”(未完待续。)
第346章 日月初升照万方(中)
倾宋全文阅读作者:然籇加入书架

谢眺歌创作的主要成就是发展了山水诗。晋宋以后,山水文学产生了,但多少还受玄言诗的影响,总带点玄理。谢灵运的山水诗就是如此。谢眺和谢灵运同族,世称"二谢",谢灵运为大谢,谢眺为小谢。小谢诗学大谢,都善于模山范水,以山水诗见长;但二人的诗境和诗味却有别。大谢的山水诗仍然带有一些“玄言”的色彩,小谢的山水诗则抒发了思想感情,玄言诗的影响差不多已被消除殆尽。谢眺的山水诗把描写景物和抒发感情自然地结合起来。他浮沉于政治旋涡之中,目睹仕途的险恶和现实的黑暗,因此常常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现出对于宦途的忧惧和人生的苦闷。《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中写道:“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徒念关山近,终知返路长。秋河曙耿耿,寒渚夜苍苍。引领见京室,宫雉正相望”,“常恐鹰隼击,时菊委严霜。寄言罗者,寥廓已高翔”。正表现了这种徨徨的心情,诗中的景物也因此笼罩了凄凉的气氛。

谢眺一生游宦于诸王府邸之间,不能不写些“颂帝功”、“颂藩德”的应命之作。这类作品也常常通过景物来表现颂扬之意,如《随王鼓吹曲十首》中的《入朝曲》“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逶迤带绿水,迢递起朱楼”,既是一曲颂歌,也是一幅壮丽的图画。不管是何种情感意趣,都可以借山川景物来表现,而且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这是谢眺诗歌的重要特点,也是他对于诗歌艺术发展的重要贡献。

第347章 日月初升照万方(下)
倾宋全文阅读作者:然籇加入书架
    “左丞相文天祥,右丞相苏刘义,参知政事6秀夫。八一((中]”站在叶应武身边,梁炎午一板一眼的高声念道,“礼部尚书陈宗礼,礼部左侍郎江万载,礼部右侍郎叶应及,户部尚书谢枋得,户部左侍郎李叹,户部右侍郎江铎,吏部尚书王爚,吏部左侍郎汪立信,吏部右侍郎李叹,兵部尚书张世杰,兵部左侍郎刘师勇,兵部右侍郎张贵,工部尚书章鉴,工部左侍郎郭守敬,工部右侍郎陈元靓。”

    黑红色相间的四爪金龙蟒袍披在身上,叶应武的目光炯炯,看着大殿上缓缓站出来的一道又一道身影。

    这大殿是临时整修了一下之前宋高宗时候的行宫,房檐低矮不说,这么多文武大臣站在殿上,已经很是拥挤。虽然大明的宫城不可能这么寒酸,但是在叶应武也只能先忍忍了。

    毕竟新的宫殿已经开始设计规划,不过想要避免建设成豆腐渣工程,还是需要时间的。

    “臣领旨,谢殿下。”文天祥冲着叶应武一躬身,重新走回去。

    一名又一名的文武官员依次出列,当吏部尚书王爚站出来的时候,叶应武沉默了片刻,终于还是静静地看着王爚上前毕恭毕敬的躬身行礼。对于叶应武,新朝开国初立,正是百废待兴的时候,虽然叶应武很清楚实际上自己这些曾经并肩作战的叔伯还是心向旧朝的,但是毕竟汪立信和郭守敬都是年轻初登高位,而且汪立信还要坐镇临安,郭守敬忙着规划建康府,一时间都脱不开身,让两位老人这个时候出来顶上,也是无奈之举。

    “接着念吧。”叶应武沉声说道。

    阶下的梁炎午点了点头,接着朗声念道:“大宗正叶梦鼎。”

    整个大殿上顿时沉默和寂静了几分,所有人的目光霍然投在站在文天祥前面的那个老人身上。已经年近七旬的叶梦鼎,嘴角边流露出一丝笑意,手中拐杖敲打在地上,出清脆的响声。

    而终于按捺不住,叶应武缓缓的站起来,快步走下台阶,还不等叶梦鼎拜下去,就已经伸出手架住他:“爹爹,您无需如此,还请起。“

    叶梦鼎上午方才到建康府,便来这正午朝会,所以还是叶应武在称王之后第一次看到自家爹爹。

    “走到这一步,也不知道爹爹应该责骂你是逆子,还是感谢你真是光耀门楣了。”叶梦鼎的声音很低,而且他又站在最前面,所以只有叶应武能够听的清楚。

    心头微微一震,叶应武只是轻轻地搀扶起来叶梦鼎,对于叶梦鼎,实际上叶应武要说没有心存愧疚那是不可能的,毕竟叶梦鼎一直想要让叶应武匡扶社稷、保扶这赵家天下,可没有想着让这个臭小子一脚踢开了官家自立为王。不过自己已经走到了这一步,叶家都成了一个崭新的皇室,就已经容不得叶梦鼎有更多的反对。

    叶梦鼎并没有抵抗叶应武的搀扶,即使是已然年迈,不过手脚依然麻利,深深地看了叶应武一眼之后,缓缓后退。

    在心中暗暗叹了一口气,叶应武知道大宗正这个位置是自己能给爹爹最好的补偿了,而且对于年迈的爹爹来说,这也是最好的选择。而且实际上这也有叶应武的私心在里面,毕竟叶梦鼎身为大宗正,自然也要负责处理前宋皇族,实际上等于叶应武到最后还是对前宋皇族有所宽恕。

    毕竟至少叶梦鼎在的时候,还可袒护一二,换做别人对这些前朝余孽自然不会手下留情。

    见叶梦鼎站在那里低头不语,叶应武也未有多说,只是一挥衣袖,重新走回台阶上那个椅子旁,却是笔直站立,并没有坐下,目光也变得冷峻而深邃,让所有文武都下意识屏住呼吸。

    他们不知道叶梦鼎和叶应武刚才说了什么,但是看叶应武明显阴沉和冷峻下来的脸庞,自然知道使君和这位“太上皇”肯定有些不愉快,而叶梦鼎是原来众所周知的大宋忠耿之臣,易地而处,一众人也能够想明白叶梦鼎为什么会生气。

    毕竟自己忠诚于的王朝,被儿子葬送,而儿子又亲手建立了一个以自家为皇室的崭新王朝,这对于任何人来说,恐怕都是一样的难以抉择。就算是心中有再多的不满,叶梦鼎也要服从于朝野的呼声,也要为了叶家的团结和未来考虑,所以他不得不站在这个地方。

    而叶应武脸上的不悦没有丝毫掩饰,更是让所有人心中惊讶。

    明王殿下这是在告诉所有人,自己称王称霸之心,已经亮亮堂堂摆在这里,无须你们再揣测。而且就算是自家的爹爹对此不满意、有疑虑,明王殿下都可以面露不悦,更不要说你们这些没有什么血缘的人了。

    现在摆在这些文武面前的,只有一条路可以选择。

    跟着叶应武,跟着这大明,一条路走到黑。

    成王败寇,已经不是这些文武官员能够自己决定的了。

    江万载、王爚等人有些担忧的微微侧看向一言不的叶梦鼎,每一个人心中都是五味杂陈。他们是前朝老臣,今天重新站在这个地方,一来是因为叶应武继承大宋衣钵,依旧是华夏子孙,所以虽然大宋亡了,但是华夏依旧还是华夏,大明不过是一个换汤不换药的存在,在道义上和良心上实际上并不是说不过去;二来江家、王家都是大明的开国功臣,也是最早从龙的家族,叶应武再怎么着也不会忘记他们的荣华富贵。

    站在家族的利益这里来考虑,王爚等人容不得不站在这大殿之上。

    而当今天此时此刻,当叶应武毫不掩饰的表示心意的时候,王爚他们才豁然现,自己不只是站在一个新的王朝的殿堂上,而且也不知不觉的从当初扶持、帮助叶应武的长辈叔伯,变成了这个战车上牢牢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变成了和叶应武同进退的人。

    实际上这也是说的好听一些,说得难听就是他们这些长辈从现在开始就不再只是长辈叔伯了,在他们的头上又多了一个令他们不得不仰视的关系——君臣。就算是他们和叶梦鼎称兄论弟,见到叶应武已经应该行礼,以及应该以君臣礼仪为先。

    嘴角边流露出一丝苦笑,王爚下意识的看向旁边章鉴,只不过章鉴眯了眯眼,似笑非笑的看过来,又旋即转回。

    王爚顿时暗暗叹了一口气,章鉴这分明就是铁了心要和叶应武一条路走到黑了,这老家伙终究没有老糊涂,既然现在已经来了,既然已经骑虎难下,那就索性闭上眼睛向前走吧。

    不管这大明未来,到底是真的光明闪耀,还是就此南北割据沉沦,随他去吧。本来剩下的寿命就已经不长,和贾似道在朝堂上争高下时候,就已经不惧生死,更何况现在。

    小心翼翼的环顾四周,王爚现大多数的官员都是脸色如常,顿时明白叶应武这一下子分明就是在给他们这些老人看,当下里心中索性也就平淡下来,一生无论是起伏波澜还是碌碌无为,所剩时候也不多了,倒不如用这把老骨头的余力,为晚辈们多做些事,为百姓多做些事,终归是不错的。

    叶应武轻轻挥了挥手,梁炎午急忙低声接着念道:“御史台监察御史江万里,左都御史陈宜中,右都御使姚訔。”

    江万里还在南康军,出来领旨谢恩的只有陈宜中和姚訔,不过谁都不敢小看这两位都御史,一来百官心知肚明这两位的来路,一个是和叶应武里应外合推翻了贾似道甚至推翻了整个大宋的主,另外一个也是临安危急时候揭竿而起响应叶应武的豪杰人物。

    而且更重要的是,别看陈宜中原本是监察御史,现在好像反倒降职了,不过谁都清楚江万里年迈,自从退回南康军之后就很少过问世事,所以只是挂一个名义上的监察御史罢了,御史台还是掌控在陈宜中和姚訔手中,而且现在的御史台和之前贾似道手中的那个傀儡已经大不相同,自当承担起监察百官文武的指责,是真正的清贵之位,也是实权之位,别说降了一级,就是降了三四级,大家挣破脑袋也想挤上去。

    而叶应武的这个安排也不得不说巧妙,陈宜中为人机智多变,而姚訔最是刚正稳重,两人相互配合,这御史台以后绝对不是可以小觑的存在。

    “翰林院大学士刘辰翁,学士院大学士邓光荐”

    本来刘辰翁和邓光荐就是在主管整个天武军体系的教育,对于他们来说虽然是从几个州府变成整个天下,但是毕竟还是老本行,而且他们也清楚叶应武在这上面无人可用,这两个大学士必然是留给自己的,所以都是从容出来领旨。

    “征北大将军,领天武军四厢都指挥使江镐;镇北将军,领天武军四厢都虞候尹玉。”梁炎午接着朗声念道,下面江镐和尹玉已经霍然出列受命,“龙骧大将军,领神卫军四厢都指挥使杨宝;鹰扬将军,领神卫军四厢都虞候边居谊。”

    神卫军本来就是叶应武拿来守卫襄阳这个原本根基之地的,现在既然已经在金陵定都,神卫军自然也要随之向东开拔,接替镇海军职务,让镇海军能够腾出手来向北。

    杨宝和边居谊也没有丝毫的犹豫,毕竟就算没有办法参与北伐,他们这“禁卫军”的荣誉想来是跑不了了。捍卫叶应武和金陵的安危,一样是不可推卸的重担。

    “征东大将军,领镇海军四厢都指挥使王大用;镇东将军,领镇海军四厢都虞侯王虎臣。”

    苏刘义和张世杰入朝,平时如果不是前面战局激烈,自然就不会出京,镇海军的都指挥使和都虞候自然也不能让他们两个继续担任了,正好可以交付给赫赫有名的镇海军“双王”。

    “征西大将军,领川蜀军四厢都指挥使高达;镇西将军,领川蜀军四厢都虞候张珏。”

    川蜀现在战火稍微平息,泸州、合州各部依旧在和刘整你来我往的过招,所以高达和张珏都没有到场,这一应的封赏也都是王世昌代领。

    “虎贲大将军,领神策军四厢都指挥使王进;镇远将军,领神策军四厢都虞候唐震。”

    神策军和天武军现在在许州和蔡州互成掎角之势,以后也是叶应武北伐长驱河洛的主力,现在冠以“虎贲”和“镇远”的雅号,叶应武在此间给予的谆谆期待之情自然不言而喻,王进和唐震也是没有犹豫,立刻站出来领命。

    “征南大将军,领宣武军四厢都指挥使李芾;镇南将军,领宣武军四厢都虞候杨霆。”

    李芾和杨霆已经率领镇海军后厢兼程南下,此时亦是不在,而从这里面,所有人都已经能够看得明白,叶应武并没有打算让大理的蒙古鞑子和安南那些猴子开心的看戏,这宣武军想来就是为他们准备的。

    “伏波将军孙虎臣,定海将军张顺,横海将军白怒涛,楼船将军张贵。”

    水师是重中之重,一连这么多将军,众多文武自然也没有异议,更何况水师的功劳实所共鉴,大家也没有什么能挑剔的。

    梁炎午小心翼翼的把写着密密麻麻名字的圣旨收起来,冲着叶应武毕恭毕敬的一躬身,方才退下。

    整个大堂上官员还有很多,而天下州府的官员更多,自然不可能一一念出来名字。刚才所念到的也不过就是未来大明的中枢官员还有军队上的核心将领,他们之前的功绩值得他们拥有这样的荣耀。

    “某······本王的旨意你们等会儿也都可以看到,上面每个人的官位职务全部写得清楚,统属政事堂、六部、御史台、学士翰林院而或各军各部,都要看清楚了。”叶应武站在台上,目光炯炯,沉声说道,“今日算是大明的第一次朝会,诸位臣工可有本要奏?”

    “殿下今日劳累疲惫,还是早些退朝歇息为好。”文天祥站出来朗声说道,“诸位臣工也是初来乍到,风尘未洗,多数事务未曾交接,臣下以为诸多事宜臣下书写奏折呈递殿下之后,明日讨论。”

    “这样也好。”叶应武沉默了片刻之后,还是轻轻点了点头,毕竟他也不能不考虑很多文武都是刚刚抵达这建康府,甚至连自己的称王大典都没有来得及赶上,舟车劳顿,现在自然已经是疲惫不堪。

    因为身边没有太监,所以身为龙图阁大学士的梁炎午,此时也不得不苦着脸重新站出来:“诸位臣工退朝!”

    “臣,遵旨!”一众文武整齐划一的冲着叶应武躬身行礼,然后缓缓退下,片刻之后整个大堂上,只剩下那一道有些苍老的身影。

    “你也退下吧。”叶应武轻声吩咐,梁炎午急忙告退。

    拐杖轻轻敲打着地面,叶梦鼎一步一步走到台阶下,微微抬头看向叶应武:“你娘亲想必已经在后面了吧,老夫也去看看婉娘。”

    叶应武一怔,急忙上前小心搀扶:“嗯,娘亲是中午时候到的,不过孩儿还没有见到她就直接过来了,所以不知道现在娘亲在何处。爹爹,这是高宗行宫,虽然百年破败,不过整修一下依旧能住,而且王府后院足够大,爹爹和娘亲就在这里住下。”

    手有些颤抖,叶梦鼎喃喃开口:“罢了,如果你娘亲想要住的话就让她住下,老夫还是去你兄长府上歇息吧。”

    “是因为这里曾经住过大宋的皇帝么。”叶应武沉声说道,直直看向身边显得愈苍老的老人。

    叶梦鼎没有退缩,侧过头来看向叶应武,嘴角边艰难的挤出一丝笑容:“老夫心中忐忑不安,或许为此。”

    不过叶应武并没有生气,只是点了点头:“爹爹心中所愿,孩儿自然不能违背,只不过这样孩儿便不能在膝下尽孝,还请爹爹谅解。”

    叶梦鼎颤颤巍巍的看着自己实际上最有出息的小儿子,伸出手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远烈,爹爹也不想求你来尽孝,有你兄长就已经足够。爹爹只求你能够尽你所能,带着这文武,带着这天下好儿郎,收复咱们三百年间丢的所有。”

    见叶应武沉默了,叶梦鼎只是喃喃自语:“汉唐,大明,汉唐,大明······”(未完待续。)
首页656667686970717273747576 下一页 末页
扫码
作者然籇所写的《倾宋》为转载作品,倾宋最新章节由网友发布,找书苑提供倾宋全文阅读。
①如果您发现本小说倾宋最新章节,而找书苑没有更新,请联系我们更新,您的热心是对网站最大的支持。
②书友如发现倾宋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③本小说倾宋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找书苑的立场无关。
④如果您对倾宋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邮件给管理员,我们将第一时间作出相应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