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找书苑 > 军事历史小说 > 甲申国难最新章节 > 甲申国难全文阅读
选择背景颜色: 选择字体: 选择字体大小:
第41章 论诸武将!
甲申国难全文阅读作者:玉召加入书架

  左良玉,字昆山,临清人。1645年,当时李自成被清军打败之后,率军经过武昌等地,左良玉不敢迎战,在三月二十三日借口接到崇祯帝太子密谕,扯起“清君侧”的旗帜全军乘船东下,并放火焚毁武昌,大肆掠劫武昌城内,一时人口全没(mo)。

  当时南京的福王已经登基称帝,是为弘光朝廷。

  于是左良玉往南京跑,李自成打不过也跑,清军就在后面追。

  这样就造成了一个奇怪的场景,左良玉在前面烧杀抢掠,谓之“坚壁清野”,清军就在后面收复土地,谓之“保境安民”,到最后,左良玉快跑到南京的时候,病死了,然后他的儿子左梦庚就带领麾下十五员总兵全军降清。

  螨清表示好轻松有没有?

  史学大家顾城对他的评价道:当时实际情况来看,左良玉早已成为一个拥兵割据的军阀,勇于虐民,怯于大战。

  他的统兵东下主要是避免同李自成率领南下的大顺军作战,假借伪太子“密诏”赴南京“救驾”显然是一派谎言。

  离开武昌时就大肆屠戮,对弘光朝廷任命的巡抚、总督等方面大员任意拘留,心目中既无朝廷,也无百姓。

  其直接后果是导致弘光朝廷加速瓦解。

  这个评价真的很中肯。

  所以依靠左良玉,真的很不靠谱,而且他马上还要病死。

  于是朱慈炤便摇了摇头,表示不赞同。

  他分析道:“左良玉曾在崇祯十五年,两次和李自成对战,然朱仙镇战,败,襄阳战,败,且此人向来不听朝廷号令,只可以厚禄诱之,而不可托付之。”

  对啊,崇祯皇帝这才想起来,左良玉跟李自成打了两次,第一次,大败;第二次,一触即溃呀。

  崇祯皇帝顿时没了主意。

  此时,拥立福王登基的四个将领,也就是所谓的江北四镇,已然南下,崇祯皇帝尚不知情,但即使知道了,这四个将领怕是也用不上。

  先说说那江北四镇之一的刘良佐,此人贪婪成性,凶残暴戾,凡他领兵所过之处,皆是生灵涂炭,掠夺一空。

  1645年,清军攻南京,他率众10万投降,其弟刘良臣早在1631年(明崇祯四年)大凌河之战时任游击,就已随总兵祖大寿投降清廷。

  1645年六月下旬,他带兵攻打江阴县城,八月二十一日攻进县城,同螨清一起进行了惨无人寰的“江阴大屠杀”!

  江北四镇之一的刘泽清,原山东总兵,李自成攻打京师时,崇祯皇帝命他火速入京勤王,他推托有病,拒不奉诏,京师沦陷后,他听闻李自成派权将军郭升带兵一万收取山东,于是带领麾下5万大军,一路烧杀抢掠南逃。

  1645年四月,降清,后又叛清,被螨清处死。

  江北四镇之一的高杰,原是李自成的部下,但勾搭上李自成第二个老婆,害怕李自成办他,降了明朝,此人见敌弱则攻,见敌强则逃。为了军饷,还曾攻打扬州,后被史可法调停。

  且和江北四镇的黄得功有矛盾。

  1645年,被许定国用计杀死。

  江北四镇之一的黄得功道是忠诚之人,但是缺少大局观念,且有勇无谋,喜欢将私人恩怨放在心上,因和高杰有矛盾,双方多次交恶,后高杰死后,他去报复高杰军,被南明调停。

  1645年四月份,与清军交战,战败而亡。

  现如今崇祯皇帝手下的这五名兵多将广的将领,可以说都不堪大用,如果有孙传庭这种有名望的督师带领还好,一旦独自成军,必定是难成大事!

  崇祯皇帝不了解天下大事,但是他朱慈炤了解,因而此时要未雨绸缪。

  南下的路上朱慈炤也一直在想,到底以什么样的方式来扭转现如今的局势,依靠原本就腐朽,且内斗党争的南京官员,肯定是行不通的。

  而依靠这些军阀式的将领,必然是死路一条。众人本就不和,让他们相互协作,攻城略地,更是痴人说梦。

  所以朱慈炤见到今天这个场景他想明白了,李自成依靠新兴的农民战争阶级,都能打下明朝京师,他朱慈炤身份尊贵,名望不知比那李自成高了多少,又为何不能力挽狂澜?

  招募新军,树立新的军人理念,便在今日。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成大事;不谋大事者,不足以成基业!

  今日,便是一个机会。

  朱慈炤见崇祯皇帝还在沉吟着不说话,便进一步道:“现如今李贼只是占领了我大明的京畿、山西、陕西一带,山东、河南等地尚未站稳脚,大部分州县还无人接管,就像如今的盐山县一般。

  如果我等不趁势而为,一旦李自成稳下,与民施善,民念其好,人心便不可用了,大事必不可为啊!”

  崇祯皇帝听了朱慈炤的分析不禁眉头紧锁,朱慈炤所说这些他都明白,但是若让他在逆贼所占的地区举事,他实在是难以下定决心。

  猛地抬起头,崇祯皇帝道:“若李贼麾下郭升来攻,该当何为?”

  崇祯皇帝一直记着李自成账下的权将军郭升领一万人,来山东收取各地之事,故而心有疑虑。

  朱慈炤却笑了,而且笑得还很开心。

  他问道:“爹觉得我大明的官员如何、宗室又如何?”

  崇祯皇帝答道:“多有不堪。”

  朱慈炤笑道:“那便对了,我们即起事,也自当以李自成的名义起事,沿途杀些贪官污吏、不法宗室,这样既可以收取民心,获得兵力和粮饷,又不会被那些文臣们所诟病,何乐而不为呢?”

  “就算是那郭升来了,我们便说是李自成的麾下,奉李自成为主,他也不会攻打我等,反而有所封赏。此时爹爹南下,我留在山东,待有时机,必定率领山东之地归附。”

  “如此,既可以收取山东之地,又可以将这些贪官污吏,乡绅恶霸铲除,且于我大明的名声毫无阻碍。”

  崇祯皇帝惊了。

  他心中暗暗盘算。

  朱慈炤的这个计策说好有好的地方,说不好有不好的地方。

  好在可以光明正大的将明王朝都不敢铲除的缙绅阶级在山东一举除尽,还可以就地招兵筹饷,培养新军。

  而且一旦文臣们追究起来,可以将这一切都推给李自成。

  让李自成背这个锅。

  不好在......那就是朱慈炤要留在山东,因为别人跟没有这个魄力,也无法让崇祯皇帝相信。

  且,日后若朱慈炤势大,朕百年之后,该当如何?

  崇祯皇帝在权衡利弊。

  但总的来说,如今这个局势,利还是大于弊的。

  ......

  早更了一会,大家猜,还有吗???????

第42章 大事已成
甲申国难全文阅读作者:玉召加入书架

  “爹!”

  朱慈炤催促。

  崇祯皇帝咬了咬牙,道:“好,爹答应了,便带领这盐山百姓,打出一个清明的盐山来!”

  朱慈炤听此大喜,他难以掩住心中的喜悦,心脏砰砰狂跳起来。

  崇祯皇帝真的答应了,愿意将一个亲王放在外省领导军队,这在以前完全是不可能的,因为祖宗之法严格,藩王是绝对没有机会触摸军权的。

  历史上,那在崇祯皇帝死后登基的南明第二位皇帝,隆武皇帝朱聿键,可是被史家称为中兴之主的存在,可是他的遭遇有谁知道?

  崇祯九年八月,清朝王爷阿济格率兵攻打北直隶等地,清兵入塞连克宝坻,直逼北京,京师戒严。

  还是唐王的朱聿键杀虏心切,上疏请勤王,崇祯帝不许,竟不顾“藩王不掌兵”的国规,招兵买马,自率护军千人从南阳北上勤王。

  行至裕州,巡抚杨绳武上奏,崇祯帝勒令其返回,后朱聿键没有遇到清军,却中途和农民军交手,乱打几阵,互有胜负,乃班师回南阳。

  依照明朝规制,藩王尽可在王府内享乐,惟独不能兴兵拥将离开藩属。即使朱聿键动机纯粹,仍使当时在位的崇祯帝大怒。

  冬十一月下部议,废为庶人,派锦衣卫把这位唐王关进凤阳皇室监狱。

  对,到现在这位老兄还很委屈的被关在凤阳皇家监狱。

  ......

  如此森严的祖规国法,崇祯皇帝今日竟然答应了下来,可以说是天大的改变,但是也和朱慈炤这一路以来的表现有关,若没有这一路以来的忠勇多谋、仁孝双全,崇祯皇帝绝对不会这样轻易答应下来。

  当然另外一个原因也绝对不能忽视,那就是朱慈炤所说的用李自成的名义行事,所有的锅都让李自成背,也正有了这个重要的原因,才能让崇祯皇帝少了许多压力。

  因为文臣们绝对想不到,堂堂的永王竟然留在了山东贼人之地,在那光明正大的搞事情。

  崇祯皇帝看着朱慈炤一脸喜色,也不知今日的这个决定是对是错,但无论如何,崇祯皇帝相信,自己眼前的这位四子,一定能给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父子俩又聚在一起,商量了片刻。

  然后回到了众人面前,那里老还带着众人跪在地上。

  见崇祯皇帝和朱慈炤回来,便眼巴巴的看着崇祯皇帝。

  崇祯皇帝来到众人面前,沉吟道:“诸位所托,我实在难以接受,还望见谅......”

  一众村民听此,顿时一脸悲戚。

  谁知崇祯皇帝又道:“不过,吾之子,当可担之!”

  说着,便让朱慈炤走到了近前。

  众人早就见过这位小将军勇猛,现如今崇祯皇帝这样说,众人怎能不喜,顿时抹了抹眼泪,眉开眼笑起来。

  “多谢恩公大恩大德,我吴家村一众村民无以为报,愿来世当牛做马,报效恩公!”

  那老汉一喊道,众人亦是连连跪拜感谢。

  随即那老汉带着众人又拜向朱慈炤,改口叫道:“将军威武,我九村十八里的村民能够追随将军,乃是上天之赐,百姓之幸,以后,只愿侍奉将军左右,鞍前马后,在所不辞!”

  一会的功夫,众人连称呼都给朱慈炤想好了,称呼朱慈炤为将军!

  朱慈炤来到这个世界上,第一次感觉自己有了自己的班子,心中也是大喜。

  虽然只是区区的九村十八里,但是保守估计,也得有近2000户。

  那两千户一户出一个壮丁,便是两千人!

  明朝一里是一百一十户,十八里确实差不多有两千名壮丁。

  朱慈炤瞬间有了两千名部下,不觉笑了,他忙是虚扶一把,道:“诸位请起,既然诸位相信我,那我便带领大家,攻进县衙,擒杀那狗官和豪绅!”

  众人齐呼:“惟将军马首是瞻!”

  朱慈炤又是虚扶了一把。

  众村民这才起来。

  大事已定,众人心中皆是欣喜。

  朱慈炤胳膊上挂了彩,众人这才想起,忙是担心的围了上来。

  崇祯皇帝见此,也是上前,责备道:“为父那晚对你说的话,你怎就不记在心上,实在鲁莽!”

  崇祯皇帝在朱慈炤烧了节度使公署的那一晚,就曾嘱咐朱慈炤,告知他身份尊贵,万事小心之类的话,但显然朱慈炤这次亲自上阵杀敌,将崇祯皇帝的话忘得一干二净。

  朱慈炤疼的龇牙咧嘴,却也不敢反驳崇祯皇帝,只好乖乖道:“儿子谨记父亲大人的教诲。”

  崇祯皇帝瞪了他一眼,看出他口是心非。

  那老汉在旁,忙是道:“将军真是威武不凡,可称为王!”

  说着竖起了大拇指!

  他身后跟着的那些村民也都跟着称是。

  朱慈炤却吓得连连摆手,称个将军就行了,若是再称王,那他真的就成为众矢之的了。

  众人再三劝解,让朱慈炤再进一步,朱慈炤始终不接受,众人只得遗憾作罢。

  不过那吴里老还是给朱慈炤想了个名号,曰:奉天将军。

  意思很是简单直白,听从上天之语起事。

  朱慈炤本是不愿意接受的,但耐不过众人劝说,只得答应了下来。不过他老爹便是天子,他起事自己老爹也是答应了的,称呼奉天将军便奉天将军吧。

  崇祯皇帝被人夸了儿子,脸色好了一些,瞪着朱慈炤道:“还在那杵着作甚,还不褪下衣衫,清理一下伤口。”

  朱慈炤这才褪下左臂衣衫,那伤口有一寸多长,已然凝结,众锦衣卫拿来清水给朱慈炤清洗了伤口,这才想起根本没有创伤药涂抹。

  那老汉见机,忙道:“老朽村中有些许创伤草药,恩公和将军如不嫌弃,可随我等回村医治。”

  “对啊,对啊,请诸位恩公和将军随我等回村吧!歇歇脚也好!”

  众人起哄到。

  崇祯皇帝虽然训斥朱慈炤,但是看见自己儿子的伤口如此之大,还是心疼,闻那老汉如此说,顿时喜道:“如此便有劳了。”

  那老汉忙是摆手。

  袁贵妃不知在车上伸出了头,她趴在女儿耳边说了几句什么,那朱媺曦便跳下车来,拿了一块洁白的手帕,迈着小腿来到朱慈炤的面前道:“哥,包扎!”

  朱慈炤忍住疼痛,露出一丝笑来,道:“还是妹子知道心疼四哥哩!”

  说着便接过手帕,由翟三给包扎在了伤口之上。

  朱媺曦甜甜的一笑却又蹦蹦跳跳的回到了车上。

  一众女眷只有周皇后在车下,她这个做嫡母的见状不禁有些不好意思,便关切道:“炤儿手臂有伤就不必骑马了,还是乘马车吧?”

  崇祯皇帝闻此也点了点头道:“对,就不要再骑马了,去后面的马车。”

  朱慈炤刚刚还没感觉到有多么疼,现如今清洗了伤口之后,不觉感到胳膊火辣辣辣的疼,便应了下来。

  但看着满地的尸体,朱慈炤提议应当尽快将尸体掩埋,以免打草惊蛇。

  众人称是,忙又分出几人回村中拿锄头。

  但只在这时,便听身后传来了一阵哀嚎。

  又出什么事了?!

  众人转头去看。

  ......

  诏曰:朕自欠下舵主大大一更,寝食不安,以至咳嗽不已,龙体微恙,今加上一更,当为朕祛病消灾......诸卿还需按时进奉药物(推荐票),以医朕躯,钦此。

第43章 流言
甲申国难全文阅读作者:玉召加入书架

  因为众人此时都围着崇祯皇帝等人,突然听到哀嚎之声,便转身去看,没想到却是两个少年郎拿着马鞭正在鞭打那名刚刚晕了过去的恶奴。

  是太子和定王。

  他二人不知何时下了马车,看着这满地的尸首,不禁有些目眩,但好在忍住没吐,但是如此大功,却没有他二人的份,不禁心有不甘,于是眼尖的定王发现一个吓晕没死的,这两人便拿着马鞭抽打起这人来。

  “好你个狗东西,让你残害我大明百姓!”

  “让你个狗东西,在此为虎作伥!”

  他二人自小便由名师教导,这打起人来你一言,我一语,竟还有很多的由头,把那原本昏死过去的恶奴抽打的是“哇哇”直叫,真的是好不热闹。

  崇祯皱眉。

  那老汉见多了两个少年郎,不禁看向崇祯皇帝道:“这是......”

  崇祯皇帝面带尴尬之色,道:“此吾大郎和三郎也......”

  然后又指着朱慈炤道:“此吾四郎。”

  这老汉眼力劲不同于常人,忙是吹捧道:“果然是虎父无犬子,三位公子具是一等一的人物。”

  “呵呵!”

  崇祯皇帝应付的笑了两声。

  此时定王和太子把这恶奴抽的皮开肉绽也是下了狠力气,不一会便累得气喘吁吁,他们见崇祯皇帝向他看来,顿时脸上一喜,扔下鞭子朝崇祯皇帝跑来,道:“爹,这恶奴竟然敢装死,幸得被儿子发现,要不便便宜了这狗东西了!”

  崇祯皇帝面无表情,但还是夸赞道:“嗯,你二人辛苦了,且去歇着吧!”

  “不辛苦,不辛苦!”

  他二人受了崇祯皇帝的夸奖,忙是摆手,但脸上的喜色已是遮不住。

  他二人其实刚刚从马车里睡醒,也就赶上整个事情的结尾,已然不知朱慈炤被众人推举为将军,还犹自吹嘘着。

  那里老见他二人所言亦是不凡,便道:“不知两位将军,可否留下,助我等举旗起事?”

  啥?

  举旗?

  留下?

  太子和定王变了脸色。

  同样的,崇祯皇帝也变了脸色。

  他总共就三个儿子,已经留下了一个,若是三个都留下,那他去了南京之后,还当个屁的皇帝,连子嗣都没有。

  闻此,他连忙摆了摆手,道:“此二子,皆碌碌无为,难以成事,还望老丈见谅!”

  说着,便一脸怒色的转过头去,对太子和定王道:“你们四弟受了伤,还不扶他去马车上休息。”

  这二人听那老汉要让自己留下,早就吓坏了,生怕崇祯皇帝答应,闻此,便一左一右,扶着朱慈炤去了马车。

  朱慈炤不愿去车厢里坐着,便坐在马车外,见翟三在那无所事事,便朝翟三招了招手,示意翟三过来。

  翟三忙是下马过来,朱慈炤便吩咐道:“你带几个人去打扫战场。将这些人手中的长矛收上来,我们备用,还有他们的衣服里,都搜一搜,看看有没带着银钱,可不能浪费了。”

  翟三闻言,却是嘿嘿笑了起来。

  朱慈炤见他笑的猥琐,不禁骂道:“笑个屁。”

  翟三收了笑容道:“公子,哦,不对,应该叫您将军了,那银钱我早就吩咐让人摸来了,一共十六两多,正想上交给您呢。”

  “你小子!”

  朱慈炤笑了笑,然后按住了翟三掏钱打的手,道:“分给弟兄们吧,如此功劳,自然要有赏赐!”

  翟三忙是抱拳道:“谢将军!”

  “哎,别人称呼我将军就罢了,只你我二人之时还是称呼我为公子吧!亲切!”

  翟三心中感动,躬身道:“是,公子!”

  “嗯。”朱慈炤挥手让他去了。

  不一会那回了村的村民便赶回来了,不过这次来的却不仅仅只是回村拿农具的那几人,还有原本便留守在村中的村民。

  这吴家村有两个里,也就是二百二十户,假设一户三人,这呜呜泱泱的也有六百多人。

  这些人有的手中拿着柴刀,有的手中拿着红缨枪,有的手中又拿着农具,还未到近前,便嚷嚷起来:“将军呢,带领我等的将军呢?!”

  那吴老汉见这么多人来找将军,便喝道:“吴二狗,是不是你说的?把这许多人都叫来了?”

  那人群中有一个拿着铁叉的汉子,闻言底下了脑袋,唯唯诺诺道:“俺,俺一时没忍住,高兴嘛!”

  吴老汉摇了摇头,瞪了他一眼:“嘴上也没个把门的。”

  然后便来到朱慈炤身边躬身道:“将军莫怪,我等村民也是听此喜讯,一时难以自持。”

  朱慈炤还未说话。

  一村妇便挤了上来,左瞧瞧右瞧瞧,这才喜道:“这小将军,脸蛋白白的,倒像是大堂里的知县大老爷!”

  呃......

  朱慈炤不知自己应该谦虚一下,还是说应当告知这村妇自己这是流血流的,显得脸色苍白。

  但众人似乎不给朱慈炤思考的时间,很快便有其他人好奇的上前来“观看”朱慈炤,他们评价不一,有很是喜欢的,也有几个汉子对朱慈炤有些不屑。

  他们多是身强力壮之徒,早就期盼着自己能登上将军的这个宝座,现如今被朱慈炤这样一个外来客抢了,自然会有怨言。

  他们不敢当面说,但是私下里闲话却颇多,什么黄口小儿,什么乳臭未干之类的话。

  不一会人群里就传开了,先前那些村民道是十分的相信,但是后来来的这些村民也不禁被这种最没有根据的谣言所误导,一时也开始左摇右摆起来。

  他看着也就是十四五的模样,怕是担当不起这种重任吧?

  有人心里想到。

  面前的众人的议论之声,朱慈炤当然也听见了,从一开始众人对他的吹捧,到有人怀疑,到大部分都持有怀疑之色,他都听在耳中,但是他没有说话,因为只有事实才是最好的证明。

  他将冯缑唤过来,对着他耳语了一会,然后冯缑便带着几人去了。

  崇祯皇帝其实也看见了这些人一系列的变化,但是这次他出奇的竟然没有说话,他在看,看朱慈炤会怎么解决这件事,如果朱慈炤连这种小小的事情都接解决不了,那么崇祯皇帝是绝对不会再将朱慈炤留在这的。

  即使将山东拱手相让。

第44章 众人信服
甲申国难全文阅读作者:玉召加入书架

  那吴老汉本来还乐呵呵的听着众人的赞美之词,可是听着听着,便感觉不对劲了,怎么众人反倒怀疑起来了,甚至说他老糊涂的都有。

  他急忙解释起来,说朱慈炤多么勇武,说朱慈炤马战如何无敌。

  可是这种事情不知怎的却越描越黑,他越是这样说,众人越是怀疑。

  急的吴老汉,一脑门子的汗。

  流言,一瞬间便真的如此可怕。

  朱慈炤静静的坐在车上,他看着各式的表情神态,他没有说话。

  最终有人站了出来,这是吴家村的一个年轻汉子,他号召道:“诸位,我们九村十八里找的乃是能带领我们铲除那狗官的豪杰,乃是真正能担起重任之人,诸位再看这位,大家感觉能带领我们吗?”

  他也不称呼将军了,看了一眼马车上坐着的朱慈炤,然后回身朝众人道。

  众人看了一眼里老,见他满面的铁青,没人敢回答。

  “吴三娃,你这是什么意思,你这是怀疑我识人不明?”

  吴老汉目光夺人。

  那吴三娃似乎有些害怕里老,闻此缩了缩脑袋,但还是道:“里老我可不敢有这种念想,我只不过是替大家说话而已,如果这位......这位公子有什么真本事拿出来给我们亮亮好了!”

  他话音未落,忽的一黑团团的东西从人群外飞了过来。

  啪!

  正好打在他的身上。

  什么东西?

  吴三娃吓了一跳。

  他低头去看,却见竟是一颗双目微睁的头颅。

  “哎呦俺的娘呀!”

  他吓得一下子跳了起来。

  众人见是颗头颅,亦是吓得往后退了两步。

  这时人群外又传来了一阵骚动:“让让,让让,快让让!”

  人群外传来喊声。

  众人一边让开道路,一边去看,却见两个汉字将一尸骸抬了过来。

  那尸骸早已面目全非、支离破碎。

  但是胸口却仍旧插着一根长矛。

  吓!

  这是何人,竟然如此之惨!

  有些不知道的村民见了这具尸体腿都打哆嗦了。

  一声沉闷之声,那具尸体被扔到了地上。

  见众人都看着这一尸一头不说话,朱慈炤站了起来。

  扫视了一圈众人,朗声道:“我知道诸位对我心有疑虑,认为我年纪轻轻,没有什么能力,但是,我要告诉大家的是,这两人,乃是我亲手斩杀,刚刚这汉子说让我展示一下我的本事,那我便说说给诸位听听!”

  他来到那颗头颅前,道:“这颗头颅,乃是我亲手挥刀斩下,当时他一枪向我胸口刺来,被我堪堪躲过,但虽躲过去,却也被这恶奴伤了胳膊,顿时鲜血淋漓,若是常人,必是要退缩的,可这等恶奴,我岂能放过他?”

  “于是便回马向他杀去,哪知他故技重施,竟回身便向我刺来!”

  众人听此,仿佛身临其境一般,听那恶奴竟然如此凶恶,皆是缩了缩脖子,为朱慈炤捏了把汗。

  只听朱慈炤接着道:“这次我岂能再着了他的道,于是不正面对他,先将他手中的长矛砍断,在跟他擦身而过的一瞬间,我反手便是一刀,将这厮的脑袋砍了下来。”

  众人想象着,朱慈炤反手一刀,将人家脑袋砍下来的场景,心中肃然。

  朱慈炤点了点头,似乎在说什么微不足道的事情,又来到那石扒皮的尸骸前。

  “这具尸首嘛,可能后来过来的诸位不知道,此乃那石扒皮之尸!”

  “什么,是石扒皮的尸体?!”

  “不可能吧,怎么可能是石扒皮?”

  “石扒皮武功高强,都被这位小将军给杀了,这小将军真乃豪杰!”

  “好,杀得好,这石扒皮前年将我爹腿给打断,年前我爹就病死了,我早就想杀了这石扒皮为我爹报仇了!”

  “我可以作证,这确实是石扒皮,他想跑,被将军所杀,抬回来时,尸体还热乎乎呢,只是被我等给挠花了脸!”

  人群中议论纷纷。

  朱慈炤看了眼那汉子,又转头看向人群,道:“这石扒皮为祸乡里,早就该杀!当时他趁着我等的马无法进入山沟,便想要在山沟里跑回县城,我岂能让他跑了,于是我就拿起了这半截长矛,隔着十丈之远,忽得一扔,便直接穿破这狗贼的后心,将他丁在了地上!”

  朱慈炤说话的这空,已然拔出了那半截鲜血淋漓的长矛,说到“后心”二字时,猛地向前一伸,把那原本便吓得哆哆嗦嗦的汉子,吓得魂都要掉了,一屁股摔在了地上。

  “哈哈哈哈!”

  众人见他如此狼狈皆是大笑。

  朱慈炤压了压手,让众人停下,这时众人看向朱慈炤的目光便不同了,如果往日里眼里全是欣喜或者疑惑的话,那么现在众人眼里便全都是敬佩和敬畏了。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在,有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那就是崇拜强者!

  待众人全都悄无声息的看着朱慈炤之时,朱慈炤脸上已然带上了强大的自信,道:“诸位,这便是我的本事,不知是否能带领大家?!”

  众人对视一眼,齐齐跪了下来,呼道:“将军威武,将军威武,将军威武!”

  这声音充满了对朱慈炤狂热崇拜,响彻天地!

  至此,朱慈炤终于是在众人当中树立了威信,让一些心怀疑虑,或者看不起他的人,明白了他朱慈炤不是一个弱者。

  崇祯皇帝皇帝此时很欣慰,也很放心,因为他感觉自己的四子确实是长大了,懂得了人心,也懂得了怎么把握权力。

  ......

  众人处理好这些恶奴的尸体,皆是拥簇着崇祯皇帝一行人欢天喜地的向村中赶去,接下来他们的事情还很多,也很重要。

  不过现在嘛,最主要的事情便是填饱肚子。

  原本抠抠索索的吴家村村民此时也大方了起来,众人在村中支起几口大锅,又将采来的野菜洗干净了投进锅中,然后家家户户又贡献出了最后的粮食——腊肉、菜団饼,以及种子!

  汉子们出力气将这些粮食在石磨上磨碎,家里的婆娘们便和着水将这些粮食磨成的粗面蒸成大饼子,众人齐齐出力,干的热火朝天,没用一个时辰,一锅锅杂菜汤,一箩箩的饼子便蒸好了。

  朱慈炤看着这些村民们连后路都不给自己留的便将粮种给磨碎蒸成了饼子,一时心中五味俱陈。

  若是天下太平,谁愿意干这没有后路的勾当,谁愿意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

  没人愿意。

  说到底,还是大明朝亏欠了这些人太多。

  朱慈炤抹了抹眼角,朝吴里老道:“其他的村子都派人通知了吗?”

  吴老汉似是回到了二三十岁小伙子的那个时代,忙前忙后的,满脸的红润。

  闻朱慈炤问他,便笑着回道:“将军请放心,那些村子比我们还着急来,他们必定会派人来的。”

  朱慈炤听此却很是好奇:“这是因何?”

  吴老汉摇了摇头,道:“还能因何,其他的村子也如同吴家村一般,家中无粮,地中无食,即使将军不来,他们也得反了!”

  朱慈炤心中凌然,这畿南、山东大地确实要再次掀起一场战乱。

  1644年四月二十二日,李自成在山海关大败。

  1644年四月二十九日,李自成在京城举行即位典礼后,立即率部西撤。离京前分付阖城人民,俱各出城避难,下令放火焚毁明代宫殿和各门城楼,只剩下武英殿未被焚毁。

  城中扶老携幼西奔者络绎不绝,一些明朝降官如龚鼎孳、涂必泓等人也自动随军西行。

  1644年四月二十七,山东德州乡绅听闻李自成兵败,明朝御史卢世漼、赵继鼎、主事程先贞、大学士谢升之弟生员谢陛发动反抗。

  推翻当地大顺政权,拥护逃难此地的明宗室奉国中尉、香河知县朱帅钦为盟主,假称济王,号召远近,山东和北直隶许多地方相应,然后迅速占领了德州、省会济南府、东昌府、青州府、临清州、武定州、高唐州、滨州、海丰、蒲台、沾化、莱芜、陵县、乐陵、利津、济阳、商河、齐东、乐安、朝城、恩县、平原、德平、临邑、禹城、阳信、武城、宁津;北直隶的河间府(包括河间、任丘、肃宁、兴济、阜城等八州县)、大名府、景州、冀州、沧州、吴桥、故城、武邑、交河、献县、武强、东光、饶阳、衡水、清河、曲周等,共四十三个州县。

  而这四十多个州县的百姓可是刚刚获得了土地,大顺政府承诺的免赋税三年政策也才刚刚享受了不到两个月,所以也反了。

  再加之螨清这时入主中原,强行推动“剃头令”。谓之: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

  一时人心惶惶,“盗贼千百成峰,山东、京畿几无宁地”。

  所以即使朱慈炤不来这里领导这些人,这些人大部分不是被饿死,就是要举旗造反,不过时间,稍微早了那么一个多月。

  不过朱慈炤也正是知道了这段历史,才会跟崇祯皇帝说让自己留在这盐山县,因为还有一个月的时间,那些缙绅和明朝降官们便会起事占领四十多个州县,他朱慈炤现在手中既有了兵力,又知道历史的发展方向,那么与其让这些人白白的占领了山东等地,何不让他朱慈炤来取了这些地方?

  反正按照历史的发展,这些占领县城的缙绅们,在农民起义的浪潮下,可是全都降了螨清。

  四月二十七,山东德州乡绅听闻李自成兵败发动反抗。

  五月初二日,朵儿滚由朝阳门进入北京。

  五月十三日,京师被“收复”的消息传至南京。

  当“收复”京师的消息传到南京,吴三桂成了“借虏平寇”的大英雄,整个南明朝廷,包括史可法、弘光帝在内的君臣,几乎全都沉浸在借用满洲贵族兵力扫灭“流寇”的美梦中。

  一时“联虏平寇”(借虏平寇)称为了弘光朝廷的基本国策。

  五月二十八,弘光朝廷决定封关门总兵平西伯吴三桂为蓟国公,给诰券、禄米,发银五万两、漕米十万石,差官从海上用船赍送。

  在给吴三桂的敕谕《敕谕破贼总兵官》一文中写道:“闻尔星统关兵大挫贼锐,……是用晋尔侯世爵,加坐蟒一袭,纻丝八表里,银二百两,示宠异也.又尔部下士卒蓐食未饱,已令海上运漕十万石、银五万两接济犒劳……。”

  到六月初十,朵儿滚便会派固山额真觉罗巴哈纳、石廷柱统兵收取山东,而觉罗巴哈纳、石廷柱则以平西王吴三桂名义大张文告。

  六月二十一,巴哈纳等带领的清军进抵德州,德州知州张有芳到处游说,朱帅钦等被迫解散部众,拜表归顺清廷。

  畿南、山东大批州县拱手让给了螨清。

  如今已经是三月二十八日,如果按照历史的发展,这些历史事件还是会发生的。

  而从四月二十七日开始,一直到六月二十一日,这段时间畿南、山东可是既没有大顺军,也没有八旗军。

  也就是这一段时间,正是朱慈炤的用武之时!

  所以说朱慈炤还要等,还要假借李自成之名行事。

  不过说到底朱慈炤的力量终究还是太过弱小,若是给上朱慈炤二十万精兵,朱慈炤何须如此苟且?

  有了二十万精兵,朱慈炤有可能会和拥兵二十万的李自成碰一碰,也会和那位拥有五万关宁军、降了螨清的吴三桂刚上一刚,甚至有信心将十万八旗军阻于关外。

  但他并没有二十万大军,也没有十万骑兵,更没有七千万的粮饷。

  朱慈炤作为一个穿越者真的很惨,相比较其他的穿越者大手一挥便是从者如云,各种金手指,朱慈炤只有这九村十八里的村民,而且相对来说他还是“被迫”起事的。

  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朱慈炤作为一个穿越者,一名炎黄子孙,本就是历史对于这个时代最有力量的馈赠!

  ......

  首先,感谢“书友20180914080116615”书友的不断打赏,成为了本书第一位堂主,唉,又要加更了,只能等俺赞赞稿子了,谢谢大大

  其次,感谢“大汉仁勇校尉”的一百起点币打赏成了本书第六位粉丝,谢谢

  最后,这章四千多字,说俺短小无力的大大们,你们摸着胸口说,心痛不痛?

第45章 鼓动人心
甲申国难全文阅读作者:玉召加入书架

  第二天一早。

  各村各个里的里长或者里老便来了。

  他们大多如同吴家村那些村民一般,为了见朱慈炤这位将军显得有些急切。

  但好在吴老汉已经将朱慈炤的情况跟来的这些人说了,要他们不要着急,更不要有轻视怠慢之心。

  众人这才在村中的空地上,席地而坐。

  说到底,这群嚷嚷着要学隔壁县举旗起事的村民们也只不过是连百里之外都没去过的小民,所以当吴老汉绘声绘色的将朱慈炤领人除掉那石扒皮和一众恶奴的时候,众人心中便已经对朱慈炤当这个领头人服了七分。

  而剩下的那三分,便是要看看朱慈炤真人是何模样了。

  众人等了没多时,那吴二狗便一路小跑得跑了过来,站定之后,高喊:“将军到!”

  他拉着嗓子。

  众里老、里长哪里有过这种经历,一时手足无措,吴老汉却早已和朱慈炤商量好了流程,忙是提醒道:“快,将军来了,都坐好了。”

  可众人哪知道要怎么做,急忙去看那吴里老,只见他腰杆挺直的坐在那。

  便急忙有样学样的坐直了身子。

  不一会便听到了整齐划一的脚步声。

  咔!咔!咔!

  众人想转身去看,但是心中却是不敢,只得恭敬的坐在那盯着上首的那个位置。

  待朱慈炤带着二十名锦衣卫,面容整肃,腰挎长刀,步履整齐的来到众人的视线范围之内后,众人这才看到他们一直心心念念的将军是何模样。

  只见这二十人多人腰间皆挎着长刀,一脸的严肃,目光之中隐隐透漏出杀气,为首的一名约十六七岁的少年郎,只见他剑眉星目,面如冠玉,一手放在刀柄之上,一手安然自若,行走起来大步流星,虎虎生风。

  好一个丰神俊朗的威武将军!

  众人心脏乎乎跳个不停,看着朱慈炤的这犹如神人的容姿,不觉的将剩余的那三分再加上两分,凑成了十二分。

  朱慈炤来到上首站定,这时众人还没有回过神来。

  那吴老汉忙是从自己的位置上起身,跪倒在地,口呼将军。

  其他人这才醒悟过来,忙是学着那吴老汉趴倒在地。

  朱慈炤看着底下这些人的神态,便知今日这些安排,成了!

  他点了点头,朗声道:“诸位请起!”

  那吴老汉带头起身称谢,众人亦是跟着学样,这才归位坐下。

  众人坐下,也不敢再交头接耳,接着目光灼灼的看着上首上坐着的朱慈炤。

  朱慈炤扫视了一眼在场的众人道:“诸位,我的状况各位可能已经听吴里老跟大家说了,我就不再多说,诸位既然推举我作为这个带头之人,那便是信任我王某。”

  好吧,朱慈炤又改名了,以前姓李,现在姓王,名士元。这个名字是朱慈炤特地给自己取得,值得一提的是,前世的朱慈炤作为唯一逃到山东的皇子,给自己取得名字也是王士元,倒过来读便是“元(原)士(是)王”。

  朱慈炤接着道:“如今大明朝社稷已崩,李闯称帝,虽然偶有善政,但奈何他兵寡官少,怎么能管得上我们这些偏远之地的百姓呢,我听闻他虽然派了将军来收取山东等地,但是也仅仅只是在德州、济南府、泰安等山东西边的这些州县,而山东东面的这些州县还在明狗官手中......这些地方既无大顺军,也无大明军......”

  朱慈炤顿了顿,看着众人问道:“诸位说,这是什么?”

  这是什么?

  众人心中不解,这些地方既没有大顺军,也没有大明军,似乎,似乎是......众人感觉似乎已经想到门槛了,但不知怎的,还是差了一些,无论如何也想不起这是什么。

  吸——

  已经有人拍脑袋了。

  朱慈炤看着众人的模样,嘴角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猛站了起来,然后一挥手,身后的锦衣卫便从怀里掏出了一块褐色的布块来,两名锦衣卫一人一边,向两边一展。

  一块布展现在众人面前。

  那布块显然是用衣襟缝制而成,毛毛糙糙的,但重点不在这,而是布块上那一道道黑色的线条。

  朱慈炤见众人都被这布块上的线条所吸引,便指着布块道:“此乃,天下舆图也!”

  什么,天下舆图!

  众人震惊莫名。

  天下舆图是什么东西?

  天下舆图就是全国的地图,因为绘侧地图十分不容易,且关乎国家的安全等问题,民间少有这种东西,可以说是万分宝贵的东西。

  他们这些人连村子百里之外都没有离开过,哪里见过什么全国舆图,他们震惊的看着绘测在布块上的天下舆图,努力的想找一找自己所在的盐山县。

  可惜,他们大多不识字,即使有认识那么一两个识字的人,这块布上密密麻麻的标注着很多地方,他们一时也找不到。

  朱慈炤不待众人细看,便上前一步道:“此乃盐山,盐山周边又有乐陵、东光,现如今乐陵已然起事,被那马贩郑三炮所占,然而往南的武定州、沾化、海丰等地却还在明官的统治之下。”

  “我等既然举旗起事,难道仅仅局限在这一县之地?”

  朱慈炤又抛给了众人一个问题。

  他见众人不答,便接着道:“诸位,那李自成是何人也?想他起事之时,人不过几十,马不过三匹,持刀之人,也只不过是那李闯一人而已,随从之众也尽是山野村夫,然其今却占领京师,率众百万,称王封侯,何其壮哉?!”

  众人听得热血沸腾,连连点头。

  朱慈炤将众人表情收在眼中,突然开口问道:“那我等将何为?”

  我等将何为?我等将何为?我等将何为?

  众人在心中不禁念叨朱慈炤这句话。

  朱慈炤静待片刻,然后给出了答案,道:“我等何不效仿之,今我等拥兵数千,率众近万,马匹尚有三十之数,壮丁亦有二三千人,乃是那李闯几倍也,他能成之事,我等便不可成?他能做之事,我等便不能做?”

  朱慈炤越说越快,自身所流露的那种强大气场感染的众人亦是跟着连连点头。

  朱慈炤语音一转,突然提高了嗓门,指着身后的舆图道:“先攻盐山,再攻海丰,然后占领武定、沾化,如此,四县之地连成一片,北望京畿,南接齐鲁,背靠渤海,面朝中原,拥四县之兵,南下可取青州,北上可得河间,何愁大事不成呼?!”

  众人听到此处神情已然是万分激动,他们起事只不过是看着眼前的这一亩三分地,没想到听了王将军这样一说,他们顿时觉得自己等人太过于小家子气了,同时也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

  是啊,那李闯以几十人起事都能占领大明半壁江山,我等人数是他数倍,又有何不能?

  一旦事成,封王称侯又有何不可?

  众人坐立不安起来,只觉得有一股子气憋在心中难以抒发。

  朱慈炤看着众人狂热的神态,吸了口气道:“我再问各位,这是什么?”

  再听到朱慈炤问他们这是什么,他们心中已然知道答案,可是他们一时词穷,一个个憋得脸红脖子粗,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朱慈炤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口中轻飘飘的吐出四个字来:“万、世、伟、业!”

  万、世、伟、业!

  这四个字虽然从朱慈炤嘴中轻松地说了出来,但却重重的砸在了这些里老、里长的心中,众人只觉得心跳越来越快,越来越快,此时的他们感觉自己轻飘飘的,大脑一片空白。

  不知是谁首先喊了一声“我等愿与将军共筑伟业”,其他人也紧跟着大喊起来:“我等愿与将军共筑伟业!”

  “我等愿与将军共筑伟业!”

  朱慈炤脸上笑容依旧,他知道自己已经成功了,不仅仅在武力上得到了众人的信服,在心理上更是牢牢把握住了众人。

  也许这些话类似于是在给画大饼,但朱慈炤更想说这是他给众人乃至自己定的目标,那曹操还有话梅止渴,朱元璋偷牛吃得时候还封了丞相元帅呢。

  就像是一个公司有了新产品,告诉大家,我们一年抢占全市市场,两年抢占全省,三年抢占全国,到时候我们每人豪车美女加游艇......目标真的很重要,即使无法实现,但过程总有收获。

  朱慈炤向下按了按手,笑道:“诸位既然也有如此宏图伟志,哪诸位可愿意听从我的号令?”

  众人忙是起身,拜倒在地道:“惟将军马首是瞻!”

  “好!”

  朱慈炤大喜。

  然后命令锦衣卫台上案几,又取来笔墨纸砚,拿起毛笔,沾了沾墨汁道:“诸位先请落座,刚刚大家已然知道了我的情况,下面我熟悉一下诸位的情况,先从我右手边来,一一上前来,我问到什么,诸位便答什么。”

  “是!”

  众人皆是激动抱拳。

  ......

  感谢书友“帝子月”一百起点币的打赏,成为本书第七位上榜粉丝,谢谢

首页456789101112131415 下一页 末页
扫码
作者玉召所写的《甲申国难》为转载作品,甲申国难最新章节由网友发布,找书苑提供甲申国难全文阅读。
①如果您发现本小说甲申国难最新章节,而找书苑没有更新,请联系我们更新,您的热心是对网站最大的支持。
②书友如发现甲申国难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③本小说甲申国难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找书苑的立场无关。
④如果您对甲申国难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邮件给管理员,我们将第一时间作出相应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