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找书苑 > 军事历史小说 > 倾宋最新章节 > 倾宋全文阅读
选择背景颜色: 选择字体: 选择字体大小:
第606章 金戈淬火锋芒锐(上)
倾宋全文阅读作者:然籇加入书架
        听到叶应武吩咐,小阳子等人方才轻舒一口气退下,此时才有功夫定睛看去,来者可不正是工部尚书郭守敬。小阳子等护卫算是彻底放心,只是瞪大眼睛看向四周。

        能够在这里看到叶应武,郭守敬也是又惊又喜,上前恭敬地拱手行礼:“臣参见陛下!”

        “此处是民间,朕又是白鱼龙服而来,卿家就无须如此多礼了。”叶应武微笑着说道,在这里遇到郭守敬也让他有些惊讶,因为叶应武回京城多日,一直想要找郭守敬询问新式火器的研制情况,结果得知包括工部尚书郭相公本身在内,工部之中主事的几个官员全都在将军山盯着,已经有半个月没有回来了,这下子叶应武反倒是不好意思催促了,再加上南洋事起突然,也就将这件事搁置下来。

        今天竟然好巧不巧遇到了郭守敬,叶应武自然惊奇,郭守敬不是应该在将军山么?

        显然也看出了叶应武的疑惑,郭守敬一边做了个借一步说话的手势,一边低声说道:“启禀陛下,臣今天上午刚刚从将军山回来,正是在这天外楼宴请此次有功之诸位工匠,另外臣已经写好奏章,送往宫中,只是可能奏章送到的时候陛下已经不在宫中了。”

        叶应武眼中流过一抹喜色,沉声说道:“成功了?”

        郭守敬轻轻吸了一口气,郑重的点了点头:“两种新式火器已经研制出来,之前陛下曾经吩咐过的那一种可以升空的装备现在也有了眉目,这两天便可以进行试验。”

        手按在郭守敬的肩膀上,叶应武觉得自己从来都没有过这么失态,尤其是穿越到这七百年前也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叶应武也算是见过大风大浪,即使是见到哪个英雄人物,也不会感到惊讶和激动,毕竟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而叶应武这些年已经见多了一时豪杰。

        而今天叶应武听到这个消息,在这一刹那还是很难抑制住内心的激动。两种新式火器他知道是什么,对于已经逐渐由火器取代其余兵刃的明军来说,这两种新式火器将会彻底补充明军现有火器威力不足、使用方法单一的问题,而至于那一种新式装备是什么,叶应武更清楚。

        没想到自己竟然能够真的在这个时代重新走上空中。

        “陛下?”感受到叶应武的手微微颤抖,郭守敬的声音之中也带着难以压抑的感情,毕竟这些火器确实耗费了他以及工部这么多工匠太多太多的心血,而他们更加清楚,大明能够北伐胜利,重新夺回已经失去三百年的幽燕,这些火器功莫大焉。在明军将士冲锋的千千万万身影背后,还有这么多工部工匠的背影,不可磨灭。

        “你们做的很好。”叶应武郑重的说道。

        而郭守敬眼睛中不知不觉得已经有晶莹的泪水滚动。想当初在兴州,他只是一个颓然的战俘,至于未来的大明皇帝叶应武,就在那个时候带着他那些胆大包天更或者说是异想天开的图纸而来,明明理智告诉郭守敬,那些图纸上勾勒出来的都是梦幻,不可能实现,但是一种直觉、或许是属于这个本来就应当名传千古的国之重匠特有的直觉,驱使着他毅然决然跟着叶应武,而事实证明,当时郭守敬的直觉是正确的。

        叶应武实现了自己的承诺,并且带着他们依旧一步一步坚定而卓有成效的向前迈进,疏浚运河、开通直道、研制火器郭守敬跟着叶应武一路走来,也是一路看着,看着这个年轻人在短短几年内翻云覆雨,力挽狂澜,甚至直接改换人间。

        当大明建立,郭守敬就知道自己当初至少没有走错,而当北伐胜利的消息传来,即使是在所有工匠甚至是朝野官员眼中“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造好机械”的郭守敬,也忍不住热泪盈眶,加入到工匠们欢呼的行列当中。不只是因为这胜利的喜悦之中也有他不可被忘记的一份,更因为那已经等候了三百年的梦想和三百年的胜利,又何尝没有他的一份?

        看着眼前的叶应武,郭守敬郑重说道:“臣恳请陛下前往将军山验收新式火器!”

        “好,明天上午,朕会前去。”叶应武沉声说道。

        他很清楚,当这新式火器面世之后,大明的军队战力将会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而曾经强大到难以战胜的敌人,也将在这些火器面前土崩瓦解。

        这或许是叶应武作为一个后来人,在这个已经被他篡改的面目全非的时代所能够做出的最后努力了,其余的叶应武也要和这些一路风雨并肩走到这个位置上的人们一起去摩挲、一起去面对。

        “爱卿辛苦了,你们好吃好喝,朕就不去叨扰,让掌柜的多上几个菜,这钱就记在皇家的账本上!”叶应武当即吩咐一声,如果他此时过去,未免有些尴尬,让那些工匠们不知道应该如何自处,更何况皇帝主动去敬酒恐怕也不成体统。叶应武此次前来,能够以这样半公开的形式已经算是在挑战御史们的底线了,他可不想明天一大早的起来收弹劾。

        郭守敬虽然是个不知不扣的科学狂,但是基本的人际关系处理还是知道的,冲着叶应武毕恭毕敬的拱手行礼:“臣打扰陛下了,还请陛下恕罪!”

        “爱卿于国有大功,何罪之有?别说是此时,就算是半夜前来拜见朕,朕也不会怪怨爱卿!”叶应武调侃道,向着楼梯走去。

        看着叶应武离开的背影,郭守敬一时间竟然有些痴了,拳头不知不觉的攥紧又伸开,这个素来稳重的工部尚书,脸上满满都是激动神色。

        郭守敬所在的是第四层,所以叶应武只需要上一层就可以,但是走到楼梯一半,他就发现一道鬼鬼祟祟打量的小身影,不由笑着一把抓住那个想要逃窜的小丫头:“微儿,你在这里偷看什么?”

        赵云微显然早就知道面对叶应武的魔爪,自己没有逃出去的本事,只能乖乖嘟嘴看着叶应武:“婉娘姊姊让我看看大哥哥什么时候上来,好吩咐厨子上菜,结果看到大哥哥站在那里和那个人谈的开心,就没有打扰。”

        叶应武被小丫头可爱的样子逗得一笑,伸手捏了捏她的小脸蛋:“那正好,咱们一起上去。”

        “夫君,微儿,没有事吧?”脚步声匆匆响起,赵云舒着急的下了楼梯,见到叶应武和赵云微似乎没有少半根毫毛,方才轻轻松了一口气,“你们两个怎么在这里停留?还有微儿,你婉娘姊姊怎么吩咐你的,就算是夫君还需要耽误一会儿,你也要上去说一声,知道姊姊们有多担心你么?”

        赵云微有些不好意思的低头,而叶应武笑着揉着她的小脑袋:“某这里没有什么事,你们用不到大惊小怪的。刚才遇到了工部郭卿家,交谈了几句,也没有什么大事。咱们上去吧,别让婉娘她们等急了。至于微儿么,下一次改就是了,而且这一次也是某的不好,怪不得她。”

        见叶应武站出来为自己开脱,赵云微小脸上也露出一抹笑意,扬起头看向赵云舒,一副得意洋洋的神情,似乎在说:姊姊你要是还责罚我的话,就让大哥哥收拾你。

        “你真是护着她。”赵云舒秀眉微蹙,无奈的瞥了叶应武一眼,而眼角余光正好看到楼梯下离开的郭守敬。

        这位工部尚书,赵云舒也不是第一次听到,而郭守敬原本一直为人诟病的出身以及为大明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赵云舒也多少知道一些,而此时看着这个人的背影,女孩轻轻叹了一口气,不由得喃喃感慨一声:“使李将军,遇高皇帝使李将军,遇高皇帝”

        “姊姊你说什么?”她身边的微儿有些好奇的抬起头。

        “没有什么呀!”赵云舒急忙掩饰,却不料身后的叶应武轻轻伸手环住她的腰肢,让她下意识轻呼一声。

        叶应武凑到赵云舒耳边,低声说道:“某不管郭卿家算不算得上李将军,但是某肯定要努力做得比高皇帝还要好,高皇帝没有拿到的,某会拿到,无论是土地、是胜利,还是人心。”

        赵云舒轻轻颤抖一下,来不及品味叶应武这句话中是什么意思,飞快伸手按住叶应武的手臂:“这里是天外楼,不是宫里,别这样。”

        “***恩爱,乃是天经地义,谁能管我?”叶应武忍不住哈哈大笑。

        前面引路的店掌柜低着头,一副什么都没有看到、什么都没有听到的样子,毕恭毕敬的伸手将房门推开。

        “陛下!”长公主和端郡王叶应及见到叶应武走进来,急忙上前拱手行礼,而赵云舒趁机从叶应武松开的臂弯之中跑出去。见到赵云舒的窘态,陆婉言等人急忙笑着护住她,一副不让叶应武这个无赖夫君继续得逞的架势。而叶应武因为有自家兄长和姊姊在面前,也不敢造次。

        叶应及和长公主都是先到了一步在这里等候,而陆婉言她们也是从天外楼内专门为女眷准备的楼梯上来的。虽然这个时代远远没有后宅女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清规戒律,但是女眷在这人多眼杂的热闹场合一而再、再而三的抛头露面,终究不是什么好事,毕竟难免有什么登徒浪子,做出令人不耻的事情,不但贵客们脸上不好看,也有损天外楼的名声。

        “不用陛下陛下的,兄长、姊姊,都是一家人,关起门来用不着这么客气。”叶应武微笑着说道。

        长公主佯作生气:“你总是这么没个正形。”

        而叶应及更是一甩衣袖,郑重的说道:“陛下,臣现在可是大宗正,陛下如此言论,就不怕臣请出族规么?”

        叶应武和长公主对视一眼,哈哈大笑,叶应武感慨道:“一个喜欢讲笑话的人笑话讲多了,别人也就觉得不好笑了,真正好笑的是那些不讲笑话的人冷不丁冒出来一个笑话。”

        叶应及嘴角露出一抹笑容,没有多说什么,目光转而落在叶应及身后跟着小心翼翼行礼的那个女人身上,似乎感受到叶应武看过来的眼神,那个曾经飞扬跋扈,别说叶应武,就是叶家上一辈叶梦鼎夫妇都隐约不放在眼里的叶家大妇,此时只是将头更深的低下去。

        叶应武心中冷笑一声,自己现在已经是大明皇帝,这个嫂嫂曾经一直说自己不学无术,甚至还时常劝说叶应及分家,从而免得叶梦鼎老后,叶应武前来拖后腿。叶应武虽然不是一个喜欢记仇的人,甚至曾经反对和谋害他的王家和陆家,他都只是将这两个家族之中曾经的反对者关起来罢了,而陆秀夫和王安节等站在叶应武这一边的人,叶应武照用不误,没有丝毫说因为这两个家族其余人员的污点而影响他对忠诚之臣的重用。

        但是这并不代表叶应武是一个善忘的人,他自己很清楚,如果当初不是自家兄长在这件事情上坚决反对,而自家爹爹还没有老的随时都有可能撒手人寰,那么他叶应武初来乍到,还不知道会被这个嫂嫂怎么陷害呢,那一副丑恶的嘴脸,叶应武可是从来都没有忘记。

        但是过去的终归是过去了,叶应武身为大明皇帝,也没有想要再多跟这个曾经不知天高地厚的女人斤斤计较的意思,而自家这嫂嫂这个时候到也知道分寸了,平日里只是专心在家里,也不再抛头露面,以防引起叶应武的注意和反感。

        并且到了京城中,因为有御医院天下名医的好生调养,叶应及后来纳的几个小妾都陆续产子,其中一个儿子直接过继到了正房膝下,所以这曾经因为一直没有儿子而脾气暴躁、争风吃醋的女人,也总算是老实下来,对于已经身为大明皇族大宗正的自家夫君,更是百依百顺。之前一直在妻子面前抬不起头来的叶应及,也算是治好了这二十年积郁的“妻管严”。

        叶应武环顾一周,意识到似乎少了什么,不由得有些诧异的看向陆婉言:“爹爹和娘亲怎么没有过来?”

        婉娘无奈的看向身边的长公主,长公主一边陪着叶应武落座,一边笑着说道:“咱爹爹那个脾气,素来喜欢安静不喜欢热闹,你又不是不知道,这么多小辈在这里,必然热闹,他哪里受得了这个,所以只是抛下一句‘你们好好玩你们的’,就把我和婉娘赶出来了。”

        叶应武笑着摇了摇头,自家爹爹的心结虽然解开了,但是性格还是如此执拗,从来都没有变过,不过既然他老人家喜欢,那叶应武就不多做评论,陆婉言她们也都陆续入座,包括叶昭涵和叶应及长子、长公主小女儿在内,几个年长的孩子也都跟着来了,自然都准备了他们的位置。

        叶应武长子叶昭涵刚刚坐下,旋即站起来,小大人一般的捧着酒杯当然他这酒杯之中装的是水摇摇晃晃的站起来,如果不是他两手捧着,可能那水就直接洒出来了,在陆婉言等人带着笑意的鼓励目光注视下,叶昭涵朗声说道:“孩儿恭祝爹爹带着大明打败蒙古鞑子,得以凯旋!”

        朗朗的童声在偌大的雅间之中回荡,叶应武怔了一下,再看陆婉言和长公主她们的表情,便知道这是早就安排好的,只是瞒着他自己,心中高兴之下,端起来酒杯小心和叶昭涵碰了一下。

        “为爹爹贺!为大明贺!”叶昭涵清脆的声音响起。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第607章 金戈淬火锋芒锐(中)
倾宋全文阅读作者:然籇加入书架
  当“为爹爹贺、为大明贺”这八个字从叶昭涵口中清晰地说出时候,叶应武不知不觉得眼眶已经湿润。眼前站着的这个总角小儿长大了,而叶应武对他的印象甚至还停留在当时自己在雪地中焦急的转圈终于见到孩子的时候、停留在牙牙学语的时候。

  孩子长大了,自己也快要步入而立之年,虽然朝野之间还在感慨陛下的年轻,但是看着眼前这些孩子、这些大明未来的日月星辰,叶应武也不由得感慨自己还是要变老了。

  不过好在他并没有什么值得后悔的,因为他把自己的青春全都倾注在了北伐事业上,而那些被他寄予厚望的将士们也终于一路一直打到了北面、一直打到了幽燕、一直打到了西域、也一直打到了南洋。短短几年间,拓地千万里者,唯有此陛下!

  只是要说真的有什么遗憾的,叶应武抬头看向满桌默默注视着他的人们,妻子亲人济济一堂。这些年叶应武大多数都在南征北战,心中最过意不去的,就是亏待了她们。

  不过叶应武知道,陆婉言她们只是在背后默默支持着他、为他担惊受怕,从来没有说有叶应武在前方浴血厮杀,后宅还会起火的事情。叶应武很清楚,自己对妻妾的要求和对军队的要求是一样的,要质量不要数量,这也就意味着身边的这些人绝对都是天之骄女,按理说这样的天之骄女面对面,很难成为朋友,尤其是这是后宫而不是一个府邸的后宅,古往今来充斥的都是勾心斗角和阴谋权斗,但是叶应武的后宫一直很平静,自陆婉言以降当真可以称得上是妃嫔和睦,这在古来这么多帝王的后宫之中可是不常见的,若是被谁知道了,说不定还从地底下爬出来找叶应武取经。

  但是叶应武自己心知肚明,这些聪明的女孩们,只是将一切争风吃醋之心都遮掩下来,不只是她们知道叶应武本身不喜欢后宅有什么争斗,更因为她们清楚叶应武在外奔波主持的南征北战是大明立国存亡之根本,而大明之存亡更是这个家存亡之根本,叶应武在外浴血奋战保卫这个国、这个家,她们就算是再怎么看不惯谁,也都只会把秘密藏在心底。自家男人在前面征战,后宅哪有争风吃醋捣乱的道理?

  伸手揉了揉叶昭涵的小脑袋,叶应武将杯中酒一饮而尽,而叶昭涵顿时怔住了,看了一眼杯子,显然婉娘她们事出急迫,并没有交代孩子应该怎么办,不过叶昭涵抬头一看自家爹爹的动作,竟然也有样学样,将杯中的水一口喝干净,还把杯子倒过来晃了晃。

  叶应武哈哈笑着将儿子亲自送到座位上,方才坐回去,沉声说道:“某在外征战忙碌,这家中还是兄长、姊姊还有婉娘你们支撑着,辛苦了。虽然现在家中还有很多人没来,但是咱们能够到的都已经到了,某在此以此酒敬诸位。”

  在座的都站了起来,而叶应武的目光在每一个人身上扫过,心中最柔软的地方仿佛都被触动。

  千言万语说不尽,但是自己终究和家人在一起。

  ————————————————--

  将军山。

  阳光洒在山间,刻意保留甚至还多加修复的抗金故垒上洒满树叶枝杈的影子,风吹过,斑驳摇晃,发出沙沙的声音。如果不是那些时不时升腾起来的烟柱以及远远都能听见的呼喊声,恐怕谁都想象不到,转过这一面的青山,便是大明最大的工坊,也是整个大明工业生产的心脏所在——将军山工坊集群。

  一条在原本快要荒芜的官道基础上重新修建的直道,一直通到山后面。两侧的树木高大,交相掩映。在树木斑驳的阴影下,能够看到两条高出地面的铁轨,虽然相比于另外一个时空的铁路,这些铁轨只有简单的路基,甚至连枕木都没有,但是知道将军山体系的人,谁都不会质疑这些铁轨的作用。

  来自各地的铁和木头便是用铁轨上来往运作的大车拉入将军山的作坊之中,而让蒙古人闻风丧胆的火炮、大批的火铳和箭矢,也是从这里一直拉出去运往前线。

  现在在铁轨上运行的大车还都是用马拉,但是这已经足够了,毕竟这些铁轨能够让大车快速前进,相比于使用轮子的马车速度快了很多,并且载重也多了不少,甚至只要马匹训练得当,就算是只有一两个人在这里驾驭,也能够驱赶着大车向前,节省了大量的人力。

  这种铁轨运行大车的形式,将军山还是独一份,有实验性质的成分在其中,毕竟现在大明南北前线还是战火纷飞,需要大量的火器和箭矢,将军山现在铁和铜尚且入不敷出,何谈在全国都铺设这样的铁轨。更何况这种铁轨一旦运做起来,对于马匹的要求很高,毕竟大车动起来,速度很快,除非是现在将军山使用的河西骏马带蒙古壮马的方式,普通的驽马在大车加起速来甚至很难跑过大车,到时候会发生什么可就难以预料了,说不定就是车毁人亡。

  全国上下,能够使用上好的河西骏马来拉车的,这将军山还是独一份。但是所有军队都知道,将军山当得起这份殊荣,毕竟大家这些年和蒙古鞑子拼杀而能够占据上风,归根结底就是器械强大,已经完全能够抵消蒙古骑兵对明军步卒所占据的优势,否则现在还不知道打成什么样呢,就算是被大明将士奉为神明的大明皇帝叶应武,成名之战也是凭借那上百门飞雷炮,而后来他指挥的每一场被誉为奇迹的大战之中,除了依靠明军将士的斗志之外,主要依靠的还是这火器。

  对于将军山,对于工部那些默默无闻却是北伐大功臣的工匠们,不管朝野的清流名儒怎么说这些奇巧淫技,军队是万分敬佩甚至敬仰的。

  因为没有将军山,就没有他们的功勋。

  算来叶应武到将军山的次数并不多,因为很多新式火器在经过校验之后都是直接拉到前线,以应对紧急战事,甚至有的时候工部官员和工匠会一路跟上去,就是因为这些新式器械性能还不稳定,如果出了什么问题,他们能够尽量解决。

  而工部的分工也很明确,陈元靓一直带队在外面奔波,郭守敬则是坐镇这将军山,毕竟郭守敬是工部尚书,代表工部,长期在外终归不好。

  今日叶应武前来将军山,对于将军山来说绝对算得上大事,整个将军山上下着实鸡飞狗跳一番不说,郭守敬更是早早的带着工部官员在前来将军山的官道上等候着。

  “恭迎陛下!”不等叶应武勒住战马,郭守敬已经率先迎上来,身后的工部官员都是上前行礼。

  叶应武久在南北征战,这些年工部官员调动实际上他只是看到了名字和履历就下定决断,所以在场的这些工部官员竟然有一半都不认识。

  站在郭守敬右手边的两名中年男子上前一步,恭敬说道:“臣工部右侍郎邓牧参见陛下。”

  “臣工部郎中周密参见陛下。”

  “几位卿家平身。”叶应武微笑着说道,自从章鉴从工部尚书的位置上告老还乡之后,原本就是作为尚书培养的郭守敬便自然而然的顶上去,相应的原本作为右侍郎的陈元靓提拔为左侍郎,继续和郭守敬搭档。至于陈元靓留下来的空档,叶应武当时想到的便是邓牧。

  可以说邓牧和周密这两个人是他亲自提拔上来的,不过算来今天还是第一次如此近距离的相见,毕竟之前在正旦大礼或者其余大典上,以他们两个的官职,还没有资格站在前排,叶应武自然也就是最多远远的看一眼。所以叶应武也有些好奇的打量这两个人。

  邓牧和周密实际上也就是三十岁,而且两人私交甚密,这一次能够被叶应武拔擢,一起在工部任职,自然让两人甚是欣喜。在叶应武来的那一个时空中,这两位兄台在这宋末也可以说是大名鼎鼎了。

  周密自不用说,《武林旧事》书尽了临安的繁华,也书尽了一个前朝遗臣的凄惨心境,而他也因为《武林旧事》中《观潮》这一篇文章被选入语文课本而家喻户晓。叶应武正是看中了周密善于著书立说的本事,让他带领一群对机械感兴趣的书生负责图纸的绘制和工坊的规划设计,从而可以让火器的制作方法流传下来,毕竟想到在另外一个时空中,因为种种原因,很多古人发明的先进器械都没有流传,而后人费尽心思想要复原却又无能为力,叶应武便有一种心痛的感觉。

  祖先的智慧结晶不能只传一代,只有代代相传、代代改进,才能够对得起发明它们的祖先所付出的血汗。

  而邓牧作为周密的好友,更是文理通吃,其在道家思想的主体上另辟蹊径,独创一门学问,否定封建君主专制,思想之中已经带着后世的独立自由味道,在当时绝对算得上是异人,而他自己也一直自称“三教外人”,与世俗格格不入,不管是因为被大多数世人排斥的原因,还是因为邓牧本身爱好的原因,在除了研究文章思想之外,他对于机械也颇为精通,虽然比不上著书立说的陈元靓和专精此道绝对算得上一代宗师的郭守敬,但是其能力也强过其余人多矣,否则叶应武也不会将邓牧提拔到工部右侍郎的位置,让他做这工部实打实的第三人。

  现在对于大明来说,不缺少钱粮,也不缺少足够驰骋天下的军队,缺少的是人才,尤其是在火器这等一直被看做是“奇巧淫技”方面上的人才,叶应武让邓牧和周密搭档,也是出于培养人才的考虑,以两人的本事,或许很难做到有如郭守敬那样各个方面通吃,成为十足十的机械全才,但是至少两人对于理工和文学都颇有精通,再加上思想端正,来培养人才是再好不过。

  在另外一个时空中,欧洲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到第三次工业革命走了足足两百年,而且这还不算之前大航海时代的资本积累时间,所以叶应武很清楚,想要作为开拓者的身份一步步走到和自己来的那个时空相同的科技发展水平上,绝对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更何况叶应武作为了一个十足的文科生,这些初始火器的制造方法实际上都是从历史书上学来的,一旦科技继续向前发展,恐怕叶应武也多做不了什么了,所以叶应武就没有计划着能够在自己还活着的时候见到大明的科技有质的飞跃。

  欧洲人在大航海时代进行原始资本积累,进行了足足两百年,再加上后来的殖民地拓展,有三百余年,而大明现在的资本满打满算也就是积攒了南宋以来的百年,而且中间因为战乱不断,所以多有损失,就算是现在叶应武已经拼尽全力将所有可以用来进行资本积累的道路都给大明打开,但是毕竟这个过程还是需要时间的。

  所以叶应武需要的是一个体系,一个能够源源不断培养能够和今天站在自己眼前的这几个人相比肩甚至还要胜过他们的人才的体系。只有这昂,正在开枝散叶的科技之树才不会在这黄金一代之后慢慢凋零,使得叶应武的一切努力都付之东流,而华夏也再一次倒退到另一个时空中同样的位置上,再一次经历那些让叶应武、让每一个后来者不堪回首的过往。

  在这个时代已经五六年了,叶应武已经能够深刻的认识到历史车轮的沉重有时候就算是自己这只闯进来的小蝴蝶再怎么扇动翅膀都没有办法改变,但是他还是要竭尽全力,还是要努力试一试。

  毕竟他不能白来一趟,毕竟那些前赴后继冲向敌人的将士们不能白白的倒下!

  “走,咱们进去!”叶应武朗声说道,“让某看看你们都弄出来了多少好东西!”

  “陛下请!”一提到自己的发明创造,郭守敬便来了精神,这个几乎快把将军山当成自己的家、吃住很多恨不得都在这里的工部尚书,将自己近乎全部的心血都倾注在了这青山间的工坊之中,叶应武能够亲自来查看,对于他来说自然是无上的光荣。

  而邓牧和周密小心打量着叶应武,这个年轻得有些过分却又创造了太多奇迹的皇帝陛下,脸上那一抹期待神色是没有办法遮掩的。

  “牧心(作者按:邓牧字),你怎么看?”周密看着走在前面的叶应武,轻轻努了努嘴。

  一直表情肃然的邓牧,顺着周密的目光看过去,沉默了片刻,用只有两个人才能听见的声音说道:“不管怎么说,自商君变法以来,士农工商,工商者最为卑贱,而陛下自登基以来都是一视同仁,单单就是陛下这个做派,某便看得过去。至少陛下走的道路,和之前那些不管贤明与否的君主,走的道路不同,或许这一条道路是死路,但是至少现在还是一条康庄坦途。所以且走,且看着吧。”

  周密轻轻哆嗦一下,显然没有想到这个挚友兼同僚竟然就在这大庭广众之下说出如此一番话来,不过好在周围跟着的官员和工匠,都将注意力放在前面叶应武身上,并没有在意低声说话的他们两个。不过一想自家这好友素来执拗的性格,再加上对于君主制度一直以来都有的不满,周密反而觉得他说出这一段话来倒是没有什么不对的,更何况这段话细细品味似乎还真的有那么些道理。

  眼前这位陛下,走的可不就是一条和其余帝王不同的道路么,至于结果如何,大家就一起并肩走下去,一起看着!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第608章 金戈淬火锋芒锐(下)
倾宋全文阅读作者:然籇加入书架

    “放!”令旗猛地挥下,紧接着是几声沉沉的闷响。 23US.COM最快

    站在观礼台实际上就是一个高一点的点将台搭上棚子上的叶应武以及镇江府水师都指挥使张顺、禁卫军统领吴楚材等仅剩的几个留守南京城的将领同时举起来千里眼,看着烟尘翻滚的前方靶场。

    “验靶!”传令兵手中的令旗再一次落下,几名士卒飞快冲入靶场。随着大明工坊的日益增多以及这将军山周围配套设施的建设,对于新式器械的试验有着很多的需求,所以工部和军方联手制定了严格的试验方式和标准,包括施放、验靶都要遵守固定的流程,哪怕是有再紧急的情况,也必须按照章程一板一眼的来,以防出现意外。

    毕竟这将军山是大明最大的工坊所在,也是各种新式器械的研究工坊的驻地,一旦出现了什么意外,很有可能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将军山各式器械的生产,进而影响到大明各方向作战守备的需要,这样的罪过就算是郭守敬这个工部尚书都担待不起,更何况是将军山这些品级更低的官员和工匠们。所以整个将军山一切都是以保质为基础,在其之上再扩大产量,这也是叶应武对将军山工坊和工部最重要的要求。

    而今天陛下亲自前来将军山,整个靶场更是不敢怠慢。

    靶子被熟练的拆卸下来抬到观礼台,看着靶子,叶应武眯了眯眼,并没有多说什么,而张顺和吴楚材则是轻轻吸了一口凉气,这人形靶子已经快看不出来原本的样子,脑袋被直接削去了不说,胸口还有两个大洞,可以想象如果这是打在人身上,那这人或许已经被撕碎了。

    郭守敬指着靶场上的火器说道:“这便是工部最新研制出来的火器之一多眼铳,因为对于制作要求比较高,而且刚刚研制出来不敢确保是否能够成功,所以这一台只有三眼,不过工坊之中已经在尝试制作四眼铳,从现在来看,这多眼铳的成本还要低于单独生产几支火铳。”

    不用郭守敬再多介绍,军旅出身并且也都算战场久战之将的张顺和吴楚材,自然知道这种火器有什么功效。或许用三眼铳击杀几个人有些浪费,但是面对密集如潮水而来的蒙古骑兵,这三眼铳一发就有很大的可能将三个人撂倒,而操作只需要两个人一人装填、一人施放就可以快速完成,要比三个单眼火铳节省出来一个人,还能更快速施放。除此之外,在攻城的时候,也可以用更少的人做到压制城头的目的。

    叶应武点了点头:“很好,不过这火器也不用投入太多,三眼实际上已经足够,若是再多怕是不好携带。”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叶应武并没有说,那就是现在明军使用的火铳,实际上都只是最原始的火枪,也就是比宋军当时列装的突火枪稳固一些罢了,依旧采用的是前膛装药、射击铁弹,铁弹在枪膛中是不断撞击着飞出去的,所以就算是士卒自己有时候也没有办法控制铁弹的射击方向,近距离还能对准,远距离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这也是为什么在另外一个时空中欧美各国打仗需要排成整齐队列,就是为了能够拉出一张弹幕,尽最大可能避免被自家人误伤并且击杀对方,而不是单纯的绅士决斗。

    不过好在现在明军的对手还采用的是大规模集团冲锋,所以火铳就算是乱射照样可以取得不错的战果。而随着以后火器的逐步改进,后膛装弹枪械的出现以及子弹由铁珠变成真正意义上的子弹,士卒们就可以用火器进行瞄准射击了。

    到时候完全就是依靠密集射击的多眼铳自然就不再适合,在叶应武熟知的历史上,也不是没有出现过神奇的三管甚至多管枪械,但是这种枪械精确度不高很有可能敌人在几个枪管对准的中间还很浪费弹药,得不偿失。

    所以叶应武让工部造出来多眼铳,主要是为了弥补现在明军在近距离上火器只能依赖普通火铳的不足,并没有打算将其作为长期使用的火器,毕竟叶应武知道,从前膛枪的普及到后膛枪的出现,欧洲人自己摸索着也就走了百年,而现在有了叶应武多多少少的明示和暗示,工部用不了多久便可以突破这中间的桎梏,造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枪械。

    多眼铳的主要作用,便是作为过渡产品弥补中间的时间差。

    听到叶应武的吩咐,郭守敬急忙亲自写下来,如果说在之前他对于叶应武的指示还只是将信将疑的话,那么在经历了这些新式火器的研发过程之后,他早就将叶应武的话奉为准则了,更何况似乎大明皇帝金口玉言,说出来的本来就是圣旨吧?

    “抬上来!”郭守敬一挥手,三眼铳被抬了下去,而又是一种新式火器抬上来,而相比于之前实际上也就是三支火铳大小的多眼铳,这个家伙体格更为庞大,而且枪管看上去也颇为细长,和粗短的火铳形成鲜明对比。

    而叶应武也一下子来的兴趣,眼睛直直看着这个火器。刚才三眼铳就已经足够让张顺和吴楚材等人感到震惊,而陛下对此却是很平静,让几个人不由得感慨自己和陛下果然不是在一个档次上的,而现在看到陛下表情也有所改变,张顺等人更是来了兴致,恨不得先上前去摸摸这看上去有些奇怪的火器。

    “连珠铳?”叶应武第一眼就看出来了这个火器的来路,毕竟大致的图纸可是他说郭守敬画出来的,要说没有一点儿印象那是不可能的。

    “正是连珠铳!”郭守敬点头回答,旋即做了一个歉意的手势,“陛下、诸位相公,这连珠铳刚刚制造出来,今天也只是第二次测试,还请诸位后退几步,以免有所意外。”

    看着这个体型不小,但是其貌不扬甚至还有些丑陋的火器,叶应武沉声说道:“朕不用后退,就站在这里看便可以,蒙古鞑子的马刀和箭矢没有要了朕的脑袋,难道还要被自家的火器收走不成?”

    郭守敬顿时露出一抹苦笑,叶应武带头不走,张顺和吴楚材这几个都快“望穿秋水”的杀胚们自然没有后退的意思,每个人的脸上分明写着“不往前挤就是给你面子”。

    “放!”站在火器旁的士卒猛地挥动令旗,随着这一声落下,那火器爆发出连续不断的响声,叶应武的神情一动,脸上喜色难以掩饰,吴楚材等人更是下巴都快掉下来了。

    因为他们清晰地看到,这火器是在不断的喷吐火舌,而现在大明一线列装的火铳,都是单发的,每一次发射之后都需要人退后填装。

    就算是最熟练的老兵,这中间消耗的时间就已经足够火铳继续施放两次。所以无论是吴楚材这等陆师将领还是张顺这些水师将领,自然很明白这种火器的出现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明军在向敌人进攻或者防守的时候,不需要火铳手排成队列轮流发射、装填,可以让火力顿时增加一倍。

    “啪!”一声轻响,连续喷吐火舌的火器终于停顿,一直举着千里眼盯住火器的叶应武,转而将目光投向远处的靶子,沉声说道:“一共是二十五发,很不错了。”

    二十五发,就相当于二十五支单独的火铳,周围的将领们倒吸一口凉气,这样不间断的火力意味着只要距离足够,甚至一名士卒就可以抗衡十名敌人,而如果再有地势等的优势,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绝对不是虚话!

    郭守敬和邓牧等工部官员也轻轻松了一口气,陛下对于三眼铳并不是很满意,顿时让他们感觉到了肩膀上的压力,不过好在这连珠铳总算是争气。叶应武不等郭守敬等人多说,径直甩开袖子走向还放在那里的连珠铳。

    见到皇帝陛下亲自过来,几名士卒急忙站起来行礼,看着这些可以说是冒着生命危险操作新式火器的士卒,叶应武带着笑意说道:“不错,你们几个胆子够壮,重重有赏!”

    “敢为陛下效死!”几名士卒激动的喊道。

    而叶应武端起来这连珠铳,轻轻摩挲着尚且发热的枪管和枪身,心中不由得感慨万千。如果说多眼铳是后世加特林机炮的鼻祖,那么这连珠铳应该算是单管机枪的鼻祖,在另外一个时空中,曾几何时,华夏和这种火器只有咫尺之遥,那个天才一般的戴梓甚至已经研究出了能够连发二十八发的连珠铳,比叶应武手中的这支还要强大,只是可惜当时这种新式火器的造价太高,再加上当朝皇帝的短视,竟然就此失传。

    等到很多很多年后,机枪在战场上横行霸道,甚至主宰了一战堑壕战的时候,那个东方老大帝国,还没有意识到自己曾经距离这种功能强大的赛电枪有多么近。

    而现在,叶应武手中拿着连珠铳,这绝对可以说是整个时代最先进的火器,感慨万千。自己终究还是为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带来了在另外一个世界之中失去的,而还有更多更多失去的,叶应武还会一点一点的带来。

    “陛下,关于这个火器,臣还是需要禀报一声,”郭守敬看着叶应武小心打开和枪托合为一体的弹夹,有些难以启齿的说道,“按照陛下的建议,这种连珠铳采取的是枪托后方提供火药和子弹的方式,但是现在咱们工坊的器械还没有办法生产出来牢靠的火铳枪身,这一个成品是尝试的十多个试样之中唯一一个成功的,所以这就是说成本”

    “世上物美价廉之物,能有几多?”叶应武笑着说道,将这连珠铳递给早就跃跃欲试的吴楚材他们,负手而立,“枪身生产不好,和枪身的材料应该没有太大的关系,而是现在通过捶打的方式,还没有办法得到足够紧密的枪身,一旦外面流动的气从缝隙中进入,这自然会出问题。”

    郭守敬、邓牧、周密以及周围围着一圈竖起耳朵的工匠们,眼睛都是一亮,郭守敬还有些疑惑的看向叶应武:“陛下确定?”

    这可绝对不是小事,就算是叶应武说的信誓旦旦,郭守敬也得确认。

    叶应武点了点头,这个他自然知晓,因为这个时代还没有蒸汽机,所以生产出来的这种原始后膛枪自然很容易炸膛,只有用蒸汽机带动的重锤将钢铁压实,才能够彻底提高气密性,而不是现在这种依靠侥幸的方式,在十多个失败品之中找到一个成功的。

    看着陷入沉思的郭守敬等人,叶应武沉声说道:“明天郭卿家你带着今日在场的人,到朕的御书房,朕和你们谈一谈改进的方法。你们不是还有好东西么,现在就拿出来让朕还有朕的诸位将军们看个够!”

    “陛下请!”郭守敬一下子回过神来,脸上露出尴尬的笑容,光顾着自己思考了,怎么把陛下给晾到了一边!

    叶应武点了点头,跟着郭守敬向前走去。而看到了这三眼铳和连珠铳之后,本来就对于新式火器有着很高期待的吴楚材和张顺等将领,更是难以掩饰脸上的激动和期待神色,原本还有的一点儿矜持早就消失殆尽了。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用上好装备的将军也不是好将军。

    大家都知道工部是最擅长创造奇迹的部门,早在襄阳之战中,他们发明出来的飞雷炮就起到了力挽狂澜甚至可以说是一战定胜负的作用,而之后大明南征北战的道路上,更是少不了工部的助力。而现在看到这两个新式火器,这些将领们也都意识到,这一次带给他们的惊喜有多大。

    而能够放在三眼铳和连珠铳之后,又会是怎样更大的惊喜?

    叶应武不慌不忙的跟着郭守敬穿过工坊,他显然已经做好了一定的心理准备,所以并没有着急赶路,而是将目光落在工坊之中。按照叶应武之前的建议和规划,此时将军山以及大明其余各处的工坊全都统一采取流水线生产,而且郭守敬也专门抽调一些工部官员带着一队工匠研究水力器械。

    这也是叶应武的无奈之举,毕竟现在大明各处都是需要人的时候,无论是朝廷还是工部本身,都没有办法抽调出来足够的人手对蒸汽机等更加先进的器械进行探索和研究,但是在流水线生产的时候,很多地方都不是人工能够掌控的,比如说刚才连珠铳的枪身打造,如果是单单依靠人工捶打的话,恐怕做出来一百件里面都不一定有一两个可以使用的。叶应武对此想出来的办法自然就是借助水力器械。

    叶应武熟读史书,很清楚这个时代的工业生产技术。因为在制造海船等大型工艺中,单纯凭借人工已经很难满足一些需求,在没有其余大型器械可以作为依靠的情况下,南宋人自己摸索着制造了很多水力器械,甚至包括精密的水力钟,从而起到协助生产、校正时间等等作用,而叶应武在上学的时候也曾经对这些器械有过兴趣,感慨于其精巧和复杂,只是可惜随着之后的战乱,这些器械的制作方法大多数都已经失传,能够在后世复原的不过是区区两三种,而且还是最简单的那种罢了,让叶应武颇觉遗憾。

    而现在他正在这宋末,也挽回了天倾,这些水力器械自然也就有了用武之地,在没有蒸汽机的情况下,拿来代替纯粹的人力再好不过。更何况这里是江南,江南要说什么最多,那当然是水,对于这些水力器械的使用来说,再合适不过。

    所以当看到眼前这一个个足有投石机高低的工坊之中巨大的水力器械时候,叶应武微微点头。
第609章 烛龙衔火飞天地(上)
倾宋全文阅读作者:然籇加入书架

    这些水力机械在他这个后来人的眼中,当然是有些臃肿而且作用也不是很大,真的要说功效,相比于由计算机全程操控的后现代大型机械化生产自然是远远不如,甚至就连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蒸汽机的支撑下进行的生产也有足够的差距,但是好歹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对于人力的依赖。 23US.COM最快

    更主要的是,就算是这些水力器械再怎么落后,再怎么臃肿,至少在这个世界上,无论是东洋还是西洋、南方还是北方,熙熙攘攘、千万国家,能够用得上、用的了这水力器械的也就只有大明一家!

    至少对于现在的大明来说,已经足够了。

    而张顺和吴楚材等人心中,又何尝不是感慨万千,想想几年前叶应武在通山草创的那几个工坊的破败和可怜,曾几何时,已经变成了眼前这些气势恢宏的大型器械和大型工坊,这么多追随着叶应武一路走来、一路看过来、一路血战而来的将领们,怎能不感慨。

    他们并不知道这些水力器械都有什么作用当然至高无上的皇帝陛下也不知道但是他们很清楚,这里的器械生产已经不再需要工匠们辛辛苦苦的一点一点用手工制作,生产出来的器物也不再是襄阳城外那高矮胖瘦、良莠不齐的飞雷炮了,从这里走出的火器,和那些悍不畏死的将士们一起,支撑着大明的赤色龙旗在整个华夏大地上飘扬。

    如果真的需要用语言来形容眼前这个场景的话,恐怕只有四个字。

    大国气象!

    而郭守敬指着眼前的工坊沉声说道:“这样规模的工坊在将军山也已经是最大规模的,一共有五座,每天可以生产火铳一百支。而在将军山,还有比这规模小一些的工坊十二座,是大明火器生产最主要的场所。”

    看着一个个在水的驱动下不断运转的器械,还有器械周围赤着膀子来往大声呼喊口号的工匠,叶应武点了点头,没有多说什么,只是静静地看着这眼前热闹的景象,并没有想上前打扰的意思。

    不过似乎还是感受到了身后这并不算大的交谈声,很多工匠都下意识的回过头来,当他们看到负手站在大棚外不远处山坡上的那一道身影的时候,所有人都下意识的放下手中的工作,屏住呼吸。而几名负责监督的工部官员也急忙跑过来。

    郭守敬侧头看向叶应武,虽然他没有开口明说,但是眼睛之中流露出来的意思叶应武也看的明白,自然是想要叶应武给工匠们多说两句。跟在叶应武身后的小阳子轻轻咳嗽一声,几名亲卫顿时手按刀柄便要上前,将叶应武团团簇拥。这些工匠人数不少,而且都是年轻壮小伙子,谁能保证这里面有没有想对叶应武不利的人。

    叶应武摆了摆手,让身边的亲卫们跟着便好,他虽然知道自己的安全很重要,但是更清楚如果此时自己在亲卫的层层叠叠保护下前去,恐怕就真的错过了这难得的和工匠们接触的机会。在需要的时候,叶应武绝对不担心冒险。

    “诸位,朕是大明皇帝叶应武,看到诸位在此为我大明之繁荣、为前线将士浴血奋战之顺利而尽力工作,辛苦了!朕,甚感欣慰!”叶应武扬起手臂,朗声说道,手中的便帽已经被他拿下来向着山坡下有如潮水般汇聚的人流挥动,那一抹向着皇家的赤龙明黄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而叶应武的声音也在这山谷的工坊之中回荡。

    “辛苦了!朕,甚感欣慰!”叶应武又重复吼了一遍,下面的人群已经在短暂的寂静之后,爆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

    “陛下?真的是陛下?”

    “陛下说什么说咱们辛苦了?”

    “陛下,陛下赞扬我们!”

    “陛下,这是咱们大明的陛下,就站在那里!”

    而一切一切的声音,都化作一个单调而且不断重复的呼喊声,无数工匠同时举起自己的双手、扬起自己的手臂:“万岁!”

    “万岁!”一声又一声的万岁随着风不断升腾激荡,很快就成为这个山谷中、这将军山之中唯一的却震撼人心的呼喊声!

    “万岁!”

    无数的人在高声呼喊,而小阳子等亲卫脸上的紧张神色也渐渐平缓,他们终于明白为什么陛下有恃无恐的直接上前,因为在这有如浪潮的呼喊声中,恐怕任何有胆量对叶应武不敬的人,手还没有动起来,就会被身边已经陷入狂热的人扑倒吧。

    郭守敬显然早就预料到了这个场面,只是看着下面黑压压的人潮、看着这些在叶应武也在自己的带领下创造了太多奇迹的工匠们,心中感慨之余,也在暗暗盘算陛下这么一鼓舞,是不是今天明天这产量还能拔高一些。在这个科学狂的心中,叶应武的到来和鼓励,也不过就是一个变量、一个对他有利的变量罢了。

    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的邓牧和周密,脸色都有些微微发白,他们原来都是山林之间闲云野鹤之士,这样的阵仗场面,自然是第一次见到,要说不震惊那是不可能的,甚至就连他们都自以为早就已如止水的心境,在这一刻、在这无数重复又重复的呼喊声中,也翻腾起惊涛骇浪。

    他们以为眼前的这个大明只是前宋的延续、只是有一些好运气罢了的时候,曾几何时,这样的想法随着叶应武的到来、随着叶应武站在山坡下脱下便帽向着他的工匠们欢呼的那一刻支离破碎。展现在他们眼前的是一个崭新的大明,是一个年轻的有些过分、却一手缔造了崭新世界的君王。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邓牧和周密对视一眼,都看出对方眼睛中的震惊。

    “牧心”周密喃喃说道,目光一直没有从叶应武的背影还有那不断欢呼的工匠们身上挪开。

    伸手摘下来官帽捧在手心中,邓牧不知道什么时候满额头都是汗珠,不过他并没有着急擦拭,而是轻轻说道:“如此帝王、如此呼喊,在加上你我已经见到过的火器、已经生活了几天的将军山,还有什么好说的么。公谨兄,陛下是天下之主,又如此重用你我,还有什么好说的。某还是第一次为这几天犹豫不决的想法赶到羞愧”

    他又重新将帽子戴上,似乎刚才这个过程是为了表示将以全新的心态和全新的方式来对待自己这个职务,目光紧紧追随着叶应武的背影,有一种说不出的坚定:“从今往后,邓某不才,唯有效死而已。”

    (作者按:公谨,周密表字,和周瑜的公瑾不是同一个字)

    周密并没有回答,显然看的已经有些痴了。

    并没有在意身后这些表情各异的臣子们,叶应武静静看着千百双手在自己的面前挥舞,看着每一个因为火焰、因为欢呼而通红的脸颊,嘴角边也终于露出一抹笑容。下面这滚滚的人潮、这震彻天地的呼喊声,是真正让他感到欣慰的东西。

    朕的工坊、朕的工匠、朕的臣民、朕的大明

    下意识的抬头看向天空,叶应武轻轻呼了一口气。

    还有朕的苍穹。

    千里之外,山西楼烦。

    暴雨倾盆。

    老天爷似乎想要把一个夏天都憋着没有下下来的雨水,在这几天全都倾注在这一片盆地之中,泥泞的道路根本下不去脚,而呼啸的风一直顺着山坡卷动,似乎这天地之间、方圆千百里的风都集中在这里了。更主要的是,此时已经算不上夏天,这风中带着刺骨的寒意,再加上雨水,就更是冰冷,如果不是因为前几天还有些闷热,恐怕谁都会以为冬天已然到来。

    天色昏暗,那乌云好像随时都能够压住远山,早就分辨不出来到底是白天还是黑夜了。

    雨水顺着山坡不断流淌、汇聚在盆地之中,一支勉强还能够保持队形的军队在道路上艰难的向前挺进这道路和周围早就因为战乱荒芜的原野似乎也没有什么区别他们的兵刃尚且还能举起,迎着压下来的乌云,但是旗帜早就湿漉漉的贴在旗杆上,沉重的就算是风再大也扬不起来。

    “他娘的,谁告诉老子这是官道的?老子行军打仗这么多年,就没有走过这么艰难的官道!”骂骂咧咧的声音在风雨中传来,虽然不大,但是却引起了周围犹豫艰难行军而疲惫不堪的士卒们爽朗的笑声。

    别说和大明现在正在修建的直道相比,就是大明境内继承自前宋的普通官道,质量也要比这个好不少,哪怕是江南多雨、甚至有可能十多天都阴雨连绵不断,但是可从来都没有出现过道路泥泞成这个样子、基本没有办法通行大车辆的地步。

    几名亲卫举着火把,拉起来雨棚,挡住半边天空,而他们要为之遮风挡雨的并不是身前这几个叉腿而站的自家将领,而是将领们手中拿着的那一份舆图,这可是锦衣卫的弟兄们用性命换来的舆图,因为战况紧急,一共就誊写了三四份,而这里便是其中的一份,丢了一份可就少一份,当然要最小心保护,这几个将领宁肯自己淋雨,也要把这遮雨的棚子实际上就是两块布帘让给这一份舆图。

    毕竟这一路艰难冒雨行军,大家身上差不多都湿透了,也不在乎这一会儿了。

    距离舆图最近的是宣武军将军李芾,这个为大明攻下南洋的悍将,也是大明军中数一数二的儒将,此时已经洗去了刚刚从军时候的书卷气息,站在这里自有一种久经战阵的沉稳和因为年轻而流露出来的锋锐。

    在他身后不断通过,在雨幕之中行军的,正是大明的“南天利剑”宣武军。连宣武军都千里迢迢赶来支援,也是大明对此次北伐重视的体现。

    李芾的目光一直在楼烦周围游动,而他身边的搭档、宣武军督导杨霆脸上难掩着急的神情,刚才那骂声就是他发出的,此时他指着舆图压低声音说道:“咱们前面撒出去的哨骑,到现在都没有人回来,根本不知道左翼的第二师和右翼的第三师到底在什么位置,单单凭借着咱们身边这第一师以及不过一千人的中军直辖卫队,遇到了蒙古鞑子主力,如何阻拦?”

    “天公不作美,道路难行,也没有办法。”和杨霆并肩作战也有好几年,李芾如何不知道自己这个搭档的性格,他这么抱怨,绝对不是因为贪生怕死,毕竟这个悍将可是素来喜欢带队冲锋的主儿,而是因为担心这战况,原本好好的急行军,已经完全被暴雨打乱了。

    现在和宣武军第一师一起行动的李芾和杨霆,完全不知道左翼和右翼在什么位置,而断后押送辎重的第四师更是不用指望这泥泞的道路,他们估计还在南面石州或者太原府一带盘桓呢。

    宣武军自己内部都找不到人,就不要说找到还在更东侧直接越过楼烦、向楼烦北部山区挺进的荆湖军,以及从雁门关那边压过来的天武军和神卫军了。至于明军此次围歼战最重要也是唯一的目标,蒙古鞑子的主力大军,现在更是连个毛都看不到。

    而一直没有消息传回来的哨骑,更是让李芾和杨霆担忧,到底是迷失了道路、还是天气原因实在没有办法前进?

    这周围茫茫的山丘和雨幕之中、浓重的黑暗里,又有什么?

    风吹来,李芾不由得打了一个激灵,沉声说道:“距离楼烦还有多远?”

    “不知道,不过按照咱们计算的行军步伐,应该还有三里地,马山就要到了。”杨霆深深吸了一口气回答,他虽然有些愤怒和无奈,但是这些还都在心中记着,甚至早就翻来覆去盘算很多遍了,否则李芾问起来不可能脱口而出。

    “不能自己乱了阵脚,”李芾皱眉说道,伸手在舆图上指了一下,“现在咱们各部之间互相联络不上,蒙古鞑子吃了败仗、肯定更加混乱,所以估计还比不上我大明向前挺进之各部。不管荆湖军能不能及时赶到楼烦以北、突破蒙古鞑子的营寨、封死这最后的道路,我们宣武军也得先完成自己的目标,拿下楼烦!”

    杨霆郑重点了点头,正想要开口说话,前面突然传来呼喊声,紧接着是马蹄翻动泥泞、水花迸溅的声音。道路上默默前进的明军将士直接让开道路,而那骑兵冲到李芾和杨霆所在的位置,直接从马背上翻滚下来,如果不是马上技术高超,恐怕就一头载到泥里去了。

    不过他显然并没有在意自己的狼狈,三步并作两步冲到李芾面前:“启禀将军,在楼烦城东发现蒙古鞑子大队,人数看不清楚,估计有两三万还要多!”

    “在哪里?!”李芾和杨霆一下子站直。经过沁水一败、马邑二败、雁门关三败以及之前几个月的不断交手,两三万绝对是蒙古鞑子的主力了。

    “属下赶来禀报的时候,距离楼烦城大约四里地,现在估计更近了!”那哨骑满身泥泞,脸上的表情在火光中和风雨里更加狰狞。

    “叔章!”杨霆叫了出来,手按在刀柄上,脸上满满都是杀意。

    周围的几名师长和旅长也都眼睛一眨不眨的看向李芾。

    蒙古鞑子距离楼烦四里地,再加上哨骑赶来禀报的这一段时间,应该和第一师距离楼烦城的距离差不多,甚至有可能更近,也就是说第一师再加上中军这近万将士,很有可能和蒙古鞑子主力同时抵达楼烦。

    “咱们差点儿晚了一步,”李芾声音之中难以掩饰激动,大家在这狂风暴雨之中艰难跋涉这么久,终于找到正主儿了,他环顾四周,笑着说道,“你们知道某现在最庆幸的是什么么?是咱们没有携带多少辎重!”

    杨霆等人顿时忍不住露出笑意。

    “走,急行军,向楼烦!”李芾朗声下令,“赶在蒙古鞑子之前占领楼烦!”

    “将军,如果咱们没有蒙古鞑子快怎么办?”一名旅长下意识问道。

    李芾回头看了他一眼,哈哈笑道:“那就把他们赶出去!”

    暴雨倾盆,打着火把的长龙骤然加快,撕裂黑暗。
第610章 烛龙衔火飞天地(中)
倾宋全文阅读作者:然籇加入书架
        按照叶应武临走时候在大战略方向上的安排以及后来张世杰和陆秀夫商量之后的决断,宣武军进攻楼烦,而先一步抵达太原府的荆湖军则截断蒙古大军从楼烦向北撤退的道路,从而达到在楼烦盆地集中的消灭蒙古军队,避免将战斗拖入岢岚水一带崎岖的河谷之中,导致蒙古军队有险可凭、很难全歼。

        陆秀夫坐镇太原府调度钱粮器械,而张世杰则前往雁门关,一来坐镇雁门关这个北地要塞,二来也能够就近指挥天武军南下,将楼烦这个巨大的口袋阵彻底封上。

        但是谁曾想到老天爷竟然在这个时候出来捣乱,这天气对于急行军的大明各部来说,虽然还不至于说是噩梦,但是也足够头疼的。当然这天气是一视同仁,还携带有大型辎重甚至包括忽必烈金帐马车的蒙古军队,相比于轻装疾进的明军,更加倒霉。

        几个月之前蒙古沁水新败,奥都赤从来都没有想过自己竟然会这么幸运,在那木罕战死沙场之后一跃成为蒙古大军里的第二人,而加上自家父汗一直卧病在床,说是第一人也不为过。毕竟在忽必烈的诸多儿子中,奥都赤应该算是比较默默无闻的一个,尤其是在之前的南北征战中,他即使是面对八剌也是屡战屡败,甚至就连自己的部落都被八剌一把火烧的干净、最心爱的小妾也被抢走,自家头上带了一顶绿油油的帽子。

        不过有的时候好运来了谁都挡不住,忽必烈率领大军南下直扑山西,身边可以调遣的就只有那木罕和奥都赤麾下的兵马了,有总比没有好,所以奥都赤稀里糊涂的成为护卫自家父汗南下的两员大将之一,而这沁水一战,为了一战破敌锋芒,那木罕率领最精锐的怯薛军强渡沁水,谁知道落入南蛮子准备好的陷阱之中,那木罕战死,几名率军渡河的将领也都死得干净,忽必烈身边可以倚重的竟然只剩下了奥都赤。

        还是有总比没有好,有奥都赤这么个儿子在这里总比没有人统领这些大军来得好,所以忽必烈就直接将手下的兵权都交给了奥都赤。

        接过兵权的奥都赤还没有得意两天,就意识到事情有些不妙,因为他现在要面对的战场局势未免有些太残酷了。幽燕的蒙古军队被吃的连渣都不剩,甚至就连伯颜和史天泽都被捉活的了,而留守和林的军队被突然杀出来的八剌死死拖住,所以也不用指望援军,现在奥都赤能够依赖的就只有身边这些数次战败、士气低迷之军队了。

        虽然蒙古军队在雁门关打的惨烈,但是最后这一支孤军还是被赶了出来。摆在忽必烈、奥都赤还有蒙古军队面前的,就只有岢岚水这一条路,已经没得选择了。

        想来的时候大军浩浩荡荡冲过岢岚水直扑太原府时候的气势磅礴,再看看现在雨幕之中这一支凌乱散漫、或许已经难以称之为军队的队伍,奥都赤的脸色就更黑了三分。

        如果现在真的让他选择的话,他宁肯代替那木罕战死在沁水。现在好了,那木罕成了蒙古的英雄,而他奥都赤怕是要来背这所有的黑锅了,最后命能不能保住先不说,这名声是彻底臭了。

        这蒙古军方第一人,其实这么好当的。

        “元帅,前面就是楼烦城了。”一名千夫长策马冲到奥都赤身边。

        作为新鲜出炉没有多久的蒙古征南元帅,奥都赤强打起精神抬头看去,远方的天地之间,虽然朦胧黑暗,但是也能够隐约看到一个巨大的黑影,就像是在这风雨中依然沉睡的巨兽。

        或许不要去打扰它为妙?

        奥都赤打了一个寒战,旋即心中暗暗指责这个想法荒谬可笑,自己还真是吃败仗吃得多了,竟然连一座空城都害怕:“告诉弟兄们,抓紧向前,赶到楼烦城就生火做饭、休整休整!”

        千夫长脸上露出喜色,大家从雁门关冒着狂风暴雨一路而来,能够坚持到这里的只有十之六七,现在总算是看到能够休息的地方了。有城池就有房屋、就有可以生火做饭的地方,这几天浑身上下都是湿冷湿冷的,连吃的东西都是湿冷浸满了雨水,现在能够有个干爽的地方休息、吃上一口热饭,那简直是再好不过了。

        就在这时,身后风雨中传来一声闷响,周围将士都下意识回头看去,巨大的忽必烈金帐马车,一边车轮深深地陷入泥淖中,护卫的将士惊慌的上前扶住车身,可是因为这马车过于沉重,再加上这一片泥泞着实不小,即使是十多名亲卫拼命托举,马车也只是停止下陷罢了。

        “父汗!”奥都赤脸色大变,急忙策马过去,眼见得就要到楼烦城了,可不能在这个时候多耽误,尤其是这马车之中还是蒙古的大汗,若是出了什么意外,对于本来就已经低到一定程度的士气,那是要有毁灭性打击的。

        而周围的将士也都涌上去帮忙,忽必烈是蒙古的大汗、是金雕的化身,在他们心目中更是神灵般的存在,自然应当拼尽全力。

        车帘一下子掀开,几名侍从小心搀扶着忽必烈走出来,相比于沁水岸边,此时的忽必烈脸色苍白、没有一丝血色,如果不是身边几名侍从搀扶,恐怕忽必烈自己已经没有办法站直。一名侍从拿着雨披披在忽必烈身上,这些年轻的将士们淋雨还不怕什么,但是换做忽必烈,恐怕直接就会病倒。

        “父汗!”奥都赤三步并作两步冲到马车下。

        忽必烈凝神看向雨幕之中已经出现轮廓的那一座城池,沉声说道:“不要管本汗,留下来几百亲卫跟着本汗就可以了,大军速速前去楼烦,拿下楼烦再说!”

        “父汗,孩儿无能,不能让父汗在这里涉险!”雨水顺着奥都赤的脸颊流淌,这个年轻的蒙古征南元帅此时脸上满满都是惶恐和担忧神色,“咱们已经能够看到楼烦城了,进入楼烦也就是半个时辰以内的事,孩儿这就让弟兄们加把劲把父汗的马车推”

        奥都赤的话尚未说完,一名哨骑惊慌的直冲过来,战马重重的踏在泥水之中,周围的蒙古士卒也顾不上瞻仰忽必烈的英姿,慌乱的向两侧原野之中躲避,以防被这迎面而来的哨骑冲撞。

        “发生了什么?!”忽必烈一手扶住马车倾斜的栏杆,雨水从斗篷上哗哗流淌下来,将忽必烈的半边衣衫全部淋湿。而后面的侍从们慌张的上前遮挡,要是大汗淋病了,大家恐怕少不了一个“死”字!

        那名哨骑从马背上翻下来,直接跪倒在泥水中:“大汗,元帅,大事不好了,南蛮子在楼烦,咱们的先锋已经和南蛮子在楼烦城里交上手了!”

        “南蛮子?!”奥都赤一惊,一下子站起来,豁然回首看向那座还沉默在风雨中的楼烦城,“来的好快,南蛮子有多少人?!”

        “不不知道啊!”哨骑哭丧着脸说道,“咱们的先锋刚刚入城,就和南蛮子的骑兵战在了一起,另外还有两队南蛮子正在迂回包抄咱们入城队伍的侧翼,人数怕不是要上万!”

        风吹动忽必烈的白发,仿佛在这几个月中苍老了二三十岁的老人,默默的看着远处的楼烦城,似乎是想要响应这哨骑所说,一道一道光焰刺破黑暗和笼罩着的乌云,出现在楼烦城外,甚至风雨中已经隐约能够听见杀声。那一道道光焰汇聚成流淌的光焰河流,将半个楼烦城照亮。

        这些火把越来越多,像是流淌的熔岩,像是滚滚向前的铁流!

        “晚了一步,终究是晚了一步。”忽必烈忍不住喃喃说道。

        而风雨中,原本虽然散乱,但是还在坚强向前的蒙古军队,也爆发出一声声惨叫,楼烦城外出现的敌人,有如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将蒙古大军的最后一丝斗志彻底摧折。

        “父汗!”奥都赤的喊声中已经带着哭腔,他知道自己身边虽然有两三万军队,但是这屡战屡败、士气全无之军队,如何能当得起明军上万军队的冲击?别说是万人,恐怕就是几千人都足够让蒙古军队崩溃。

        “看,快看那边!”又是一声呼喊,所有蒙古士卒都下意识的侧头看去,乌云下、风雨中,一个光点跃出远处的山坡,转瞬之间无数的光点紧跟在那一个光点后面,顺着山坡滚滚流淌、翻涌着扑向散乱的蒙古军队!

        又是一支明军。

        到底有多少明军在这狂风暴雨的战场上,到底有多少铁流正在翻滚着、涌动着扑过来?!

        忽必烈颤颤巍巍的走下马车,白发飘飘,身上衣衫已经湿透,而老人似乎用最后一丝力气抓住奥都赤的手。奥都赤缓缓抬头,看着近在咫尺的父汗,印象中这是自己距离自家爹爹、蒙古战神、蒙古大汗最近的一次。

        “父汗?”奥都赤感觉自己有千言万语,都哽咽在喉头,最后脱口而出的只有这两个字。

        周围的风雨声和杀声在这一刻仿佛都消散殆尽,忽必烈只是摇了摇头,此生的戎马倥偬此时在脑海中有如闪电一般掠过,老人喃喃说道:“走,咱们走,本汗这辈子,还不想做颉利!”

        (作者按:唐太宗常喜令被俘的颉利可汗跳舞助兴,以示国威)

        “爹爹,你的身体”奥都赤声音之中带着哭腔,这一刻他终于知道自己在真正的杀戮、真正的天崩地裂面前,是多么的无助。

        “走!和本汗一起,走!”忽必烈嘶吼着,在风雨中扑向一侧的战马,白发衣衫舞动,像是最后一搏的困兽。

        而在他的身后,无数光焰流淌,将半边天空彻底照亮。

        南京,将军山。

        足足过了三道哨卡,叶应武等人才走到了这一片空地上,这里已经是将军山的最深处,如果不是郭守敬带路,恐怕谁都难以想象,就在这深山老林之中,竟然还会有这么一片工坊。

        相比于外面的那些巨大的工坊,这里的几个工坊规模不大,甚至并不能称之为工坊,所有屋舍的外面都还爬满了爬山虎和藤蔓,让这些屋舍似乎要和周围的青山彻底融为一体,站在远处的话还真不一定能够看得出来这里有屋舍存在。

        这便是按照叶应武的指示建设的工部研究所,其作用自然也不用多说,主要进行各种器械理论上的研究和论证,是工部在这将军山最核心也是最机密所在,大量有关新式火器的资料都在这几间看上去并不起眼的小房子中。当然这些小房子只是外表看上去比较普通,甚至就像是匍匐在远处那些巨大有如巨人的工坊脚底下的宠物,但是叶应武还有郭守敬等人却是心知肚明,这些小房子实际上只是一个入口,而在地下以及房子连通的后方山体之中,才是一切的关键所在。

        守卫将军山的几千名明军将士以及从工坊抽调的数百名壮丁,可是在这里忙碌了两三年,方才挖出来巨大的洞穴,甚至可以说是将半边山体都掏空了。在房子后面连通的山体中,存放的都是关乎大明国运生死存亡的东西,各种新式器械的草图、结构图还都是小事,真正重要的,是大明皇室以及户部的金银库房,去过那里的人才会知道,这个王朝到底有多少雄厚资本。

        可以说华夏自建炎南渡到永乐北伐这百年间积攒的财富,大多数都在这背后的山洞里,这也是大明现在进行银本位制度改革以及未来进行金本位制度改革的保障,是真正的国之根本所在。

        当然叶应武没有想要带着身后这些将领们去参观大明国库的意思,他们走到这研究所的位置,所为的,是研究所前面空地上的那一个庞然大物。因为早就得到叶应武要来的消息,所以这个庞然大物已经准备了很久,升腾的火焰在所有人的瞳孔之中倒映着,吴楚材和张顺等人都下意识屏住呼吸。而实际上也是第一次在这个时代看到这个东西的叶应武,也不由得一挑眉,目不转睛。

        因为空气燃烧而逐渐鼓动起来的巨大的气囊缓缓竖直,在气囊下面绑着一个吊篮。

        呈现在叶应武以及众多将领面前的,正是一个热气球。

        虽然这热气球还是采用最原始的燃烧空气的方式作为上升动力,虽然这热气球的气囊都是用粗布一层层缝制看上去颇为简陋甚至说是丑陋,也虽然这热气球并不算大,下面的吊篮之中恐怕也就是站两个人,但是整个热气球都在不断地向上,固定吊篮的绳索在嘶嘶作响,显然再这样下去用不了多久就没有办法阻挡住这个大家伙升空的努力了。

        “这是”吴楚材忍不住喃喃感慨,顺着热气球向上看去,是无尽的苍穹。

        “这是第一次试飞,能不能成功,臣也没有把握,还请陛下下旨意。”郭守敬在一侧沉声说道。这并不是他想要推脱责任,而是在说一个事实,热气球飞天,绝对不是一件小事,在史书之中真正的飞天之举,只有传闻战国墨家制作的机关鸟,至于那是不是真的现在也无人得知。而摆在眼前的这个热气球,是实打实应该可以飞上空中的,这样决断,绝对不是郭守敬一个工部尚书就可以下达的。

        更何况第一次试验,失败的可能性非常大,就连已经将这热气球琢磨透彻的郭守敬都不敢打保票。

        毕竟理论和实践往往有很大的区别。

        陛下是真龙天子,想要征服天空,自然应该由陛下下令。

        所有的目光在这一刻都汇聚在叶应武身上,在场的人都屏住了呼吸。叶应武一直攥紧的拳头缓缓松下来,他侧头看向身边严阵以待的工部工匠以及一队随时准备护送叶应武撤退的明军将士,深深吸了一口气之后,叶应武霍然挥手:

        “起飞!”

        既然已经走到这一步了,就没有什么好犹豫的。

        无论成功与否,都要试一试!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首页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 下一页 末页
扫码
作者然籇所写的《倾宋》为转载作品,倾宋最新章节由网友发布,找书苑提供倾宋全文阅读。
①如果您发现本小说倾宋最新章节,而找书苑没有更新,请联系我们更新,您的热心是对网站最大的支持。
②书友如发现倾宋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③本小说倾宋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找书苑的立场无关。
④如果您对倾宋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邮件给管理员,我们将第一时间作出相应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