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找书苑 > 军事历史小说 > 倾宋最新章节 > 倾宋全文阅读
选择背景颜色: 选择字体: 选择字体大小:
第577章 回首江山青如发(中)
倾宋全文阅读作者:然籇加入书架
  不只是江铁,其余的禁卫军骑兵将领也是轻轻吸了口凉气,和叶应武麾下小阳子的具装甲骑抢功劳,他们还不害怕,但是和叶应武抢功劳,打死他们也不敢。

  虽然猜想到陛下这样做有可能就是为了杜绝百战都和禁卫军争功、结果都为了抓那木罕而放跑其余蒙古怯薛军的问题,江铁也来不及细细思量,毕竟这是在战场上,而已经被他们圈定了的猎物正在拼命逃跑!

  叶应武带着具装甲骑直扑那木罕将旗所在的位置,但是在那木罕所在位置的北侧,大量的蒙古怯薛军骑兵正想要从禁卫军骑兵和具装甲骑中间的空隙之中撤退。

  “掉头,封住蒙古鞑子退路!”江铁看了一眼战况,当即毫不犹豫的下令,那木罕现在的战术已经能够很明显的看出来,这是要以他自己的性命诱使明军前来围攻,从而给其余怯薛军创造撤退的机会。

  从一开始的效果来看,这个战术似乎真的凑效了,无论是具装甲骑还是禁卫军骑兵,更或者是壕沟中和营寨中的明军,都拼命的向着那木罕将旗所在的位置突击,甚至没有在意各支军队之间因为移动速度和原本距离的不同而产生的缝隙,如果所有人真的都直扑那木罕所在位置的话,以怯薛军骑兵的能耐,力挽狂澜不可能,但是全身而退还是可以轻易做到的。

  就算是江铁也不得不赞叹那木罕打得还真是好算盘。

  将领是一支军队的核心,有时候也是一支军队的灵魂,统军主帅战死,一支军队很有可能就随之而崩溃。但是现在摆在明军面前的怯薛军却不会因为那木罕的战死或者被俘而崩溃,因为怯薛军至始至终的统帅都是忽必烈,那木罕之于怯薛军不过是一个临时委任的统帅,那木罕出事只有可能打击到怯薛军的士气,但是绝对不会让怯薛军就此崩溃。

  就像禁卫军和百战都的统帅实际上是叶应武,就算是统帅百战都具装甲骑的小阳子和统领禁卫军的江铁、吴楚材出了什么意外,只要叶应武还在,禁卫军和百战都就依旧有其战力!

  更何况对于现在的蒙古来说,忽必烈这蒙古战神已经亲临战场,所以蒙古并不缺少良将,主要缺少的还是军队,是足够和明军较量的兵力,所以那木罕在自己已经注定难以脱身的时候,毅然决然的打算留下来吸引明军,从而让其余的怯薛军可以趁着这个机会逃出生天。

  只要这些怯薛军能够活着撤退回去,蒙古就还有和大明较量的资本。

  只不过很显然那木罕这一招数被叶应武以最粗暴简单的方式破解掉了,皇帝陛下已经亲自率军直扑那木罕,只要是有点儿脑子的人都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叶应武凭借五百具装甲骑,完全可以碾压那木罕,此时去凑热闹和找抽没有什么区别,所以江铁、杨宝等人纷纷回军堵截想要逃跑的蒙古骑兵,既然抓住那木罕这样的功劳已经拿不到手了,那就只能多杀蒙古鞑子,用蒙古人的人头数量作为战功!

  看清楚眼前的形势,那木罕的脸色已经惨白,不过他还是拼命地挥动手中马刀,直面向压过来的明军具装甲骑。身后的几名亲卫对准当先的骑兵放箭,而对面的那些具装甲骑,没有丝毫想要闪避的意思。

  箭矢落入骑兵当中,敲打在铠甲上,发出清脆的响声,但是很快就无声无息的落地,只在铠甲上留下了浅浅的凹痕,而那几名那木罕的亲卫则是脸色大变。他们跟着那木罕南征北战,也算是见多识广,而这等刀枪不入的敌人,今天还是第一次见!

  那木罕苦笑一声,不过旋即这苦涩便被决然之情所替代,不管其余怯薛军怎么样,也不管这些南蛮子到底想要把自己怎么样,他那木罕都不能在南蛮子手中受辱。

  草原上的健儿,成吉思汗黄金家族的子孙,就要轰轰烈烈战死沙场!

  当下里没有丝毫犹豫,那木罕策马直接向前冲去。叶应武也看到了这个越众而出的蒙古将领,再看看他身上的衣甲以及头顶上飘扬的将旗,自然明白这是谁。而不等叶应武下令,那木罕已经策马撞入具装甲骑之中,飞驰的具装甲骑骑兵同时挥动手中的兵刃向他砸下!

  叶应武轻轻摇了摇头,他对于活捉一个蒙古王爷并没有太大的兴趣,毕竟大明已经气死了一个蒙古太子,而蒙古大汗就在这沁水的对岸。直接、间接或者将来要死在大明手中的蒙古王爷,不差这一个。

  “想死,那就成全你。”叶应武冷笑一声,没有看那木罕,径直向蒙古军队更密集的地方杀去,根本没有在意落入具装甲骑之中的那木罕。而具装甲骑这些将士久跟在叶应武身边,自然也能看出来冲过来的这个人非富即贵,十有**就是蒙古的北安王那木罕,所以一直没有痛下杀手,就等着叶应武下令,此时看到叶应武没有反应,小阳子他们也就没有手下留情的意思了。

  两把巨斧同时重重的砍在那木罕的马刀上,那木罕浑身剧烈颤抖一下,一口鲜血直接喷了出来,这样强劲的力道他还能支撑得住就已经不错了。而又是一根铁矛直接抽在那木罕的胸口,将他硬生生的打落马背。战马嘶鸣一声,显然也意识到主人遇险,只不过迎面冲上来的两名具装甲骑直接将那战马撞开。

  “王爷!”那木罕的亲卫们已经急红了眼睛,可是这些具装甲骑不慌不忙的不断游走,就像是一堵铁墙伫立在这里,无论他们怎么想要向里冲,都被硬生生的拦下。

  那木罕有些狼狈的爬起来,而一名具装甲骑飞快的在他身边掠过,铁锤已经重重敲下来,那木罕急忙想要架起马刀阻挡,却不料另外一支马槊自后面而来,“噗”的一声,已经洞穿他的胸膛!

  微微晃了一下,那木罕眯了眯眼睛,一种天昏地暗的感觉传遍全身,不过他还是竭尽全力抬头看去,几名具装甲骑簇拥下,一名明军将领缓步而来,伸手拉开头上的铁面,饶有兴致的看着他、

  “叶······叶应武!”那木罕喃喃说道,嘴角不断有鲜血流下。能被具装甲骑簇拥而来的,除了叶应武也没有别人了。

  “大胆!”小阳子等人顿时齐声喝道,手中兵器同时举起。

  叶应武伸出手摆了摆,旋即笑着说道:“不要跟死人一般见识,那木罕,北安王爷,一路走好!”

  那木罕身后的那名具装甲骑霍然抽出了马槊,鲜血顿时喷涌出来,将那木罕的胸前衣襟全部染红。那木罕伸手捂住伤口,厉声吼道:“叶应武,我恨不能杀汝,恨不能杀汝——”

  叶应武笑了一声,没有在意那木罕,径直策马离开。

  而那木罕缓缓跪倒在地上,瞪大眼睛,依旧注视着叶应武离开的方向。

  —-

  “全军出击,追击蒙古鞑子怯薛军!”张世杰站在瞭望塔上,毫不犹豫的下达了将令,三处战场,河滩上和下游乱石滩头,蒙古军队还在犹如浪潮一般进攻明军的防线,但是张世杰很清楚,随着怯薛军战败,这两处战场的蒙古军队也支撑不了多久了,真正重要的还是怯薛军所在的战场,必须抓紧把溃败的怯薛军全部拦下来。

  叶应武、杨宝等人显然也意识到这个问题,禁卫军骑兵已经赶在怯薛军前面挡住,而具装甲骑和神卫军将士也都追上蒙古军队撤退的尾巴,双方在实际上并不开阔的原野上你追我赶,每一步向前实际上都意味着喷涌的鲜血和飞逝的生命。

  怯薛军在几名千夫长的率领下拼命向北突击,毕竟他们占据人数优势,就算是军队有些慌乱,但是这慌乱主要也是求生的**以及那木罕的战死带来的,现在挡在他们面前的是禁卫军的轻骑,而不是那些犹如天降杀神一般的具装甲骑,所以这些怯薛军骑兵向前突击更有战力。

  毕竟就算他们害怕身前的敌人,身后还有明军的具装甲骑追上来,任何一个蒙古骑兵在经历了刚才的梦魇之后,宁肯选择和明军轻骑兵交手,也不愿意再回头面对具装甲骑。

  所以怯薛军吼叫着冲上去,第一时间竟然险些打乱了禁卫军骑兵的阵势,不过好在江铁终究是久跟在叶应武身边南征北战的,所以很快带着骑兵向中间收缩,总算是拉起来一条脆弱但还存在的防线,为后面步卒和具装甲骑顶上来争取时间。

  而此时营寨中的明军也倾巢而出,从侧翼直接压迫向怯薛军骑兵!

  前有禁卫军骑兵死死咬着牙血战,身后具装甲骑带着死亡的威胁呼啸而来,而侧翼还有大队的明军步卒有如乌云压上来,慌不择路的怯薛军骑兵终于丧失了最后的斗志,纷纷向着沁水的方向撤退。

  而摆在他们面前的,是纵横交错的壕沟。

  “开火!”早就已经调转炮口明军炮兵此时没有任何的犹豫,壕沟中、山坡上,数十门火炮和飞雷炮同时对准了密集的蒙古骑兵,释放自己的怒火,无边的烟尘滚滚升腾,伴随着接连起伏的爆炸声。

  所有四面八方压上来的明军将士,此刻都下意识的屏住呼吸、放慢脚步,看着被烟尘笼罩的怯薛军,听着这隆隆的炮声。

  每一个人都有些恍惚。

  这炮声,为了数十年来和蒙古人浴血奋战的将士;这炮声,为了数百万在战乱中流离失所的华夏百姓;这炮声,为了这么久来争取华夏之复兴而抛头颅洒热血之仁人志士;这炮声,为了那赤色龙旗下日月初升的大明;这炮声,为了满目疮痍却依然还在艰难前行的华夏······

  没有一个人说话,就这样静静听着隆隆不断的炮声。

  甚至各处战场都随之安静下来,因为其余蒙古士卒显然也意识到了这炮声代表着什么。

  杨宝和边居谊手中的刀枪缓缓放下,看着被炮火笼罩的战场,边居谊突然间笑了一声:“从地狱回到极乐世界,感觉还不错,现在轮到他们了。”

  杨宝微微侧头,满是血污的脸上露出笑容,毫不吝惜向世人展示他的一口白牙:“你小子杀了那么多人,怎么还信‘地狱’那一套,莫非是杀戮太多,改邪归正,皈依佛门了?”

  边居谊伸手指着前方,身子晃了晃,不过终究还是支撑住了:“不管信什么,咱们这不是奇迹般的活着走下来了么!如果真的是佛祖保佑,那么就说明佛祖也是站在咱们大明这一边的,多杀些蒙古鞑子,岂不会正合乎他老人家的心意?”

  “你倒是会狡辩。”杨宝有些无奈的感慨一声,旋即重新提起来刀,“让弟兄们喘口气,咱们再去把河滩上的蒙古鞑子彻底赶下河!这一战的功劳,可不能都让禁卫军抢走了!”

  “好!”边居谊哈哈大笑着应道,两人对视一眼,都看出对方眼眸之中的豪情万丈。

  缓缓放下手中的千里眼,张世杰也是轻轻松了一口气,无论如何,怯薛军终于在明军各部的包围下,自己撞入了火炮和飞雷炮的射程之内,甚至张世杰还怀疑实际上一开始叶应武就已经做好了三面夹攻的准备,最后并没有打算让谁独占消灭怯薛军的功劳。

  毕竟这样的功劳最大的一块分给炮兵,是让各军心服口服的最好办法,毕竟任何一名明军将士都不能否认炮兵在战斗中是最重要的,没有他们先前的火力压制以及对于敌人兵力的大量削弱,单单凭借着这些步卒实际上很难对付人数比自己还要多上不少的蒙古军队。

  叶应武的将旗还在骄傲的飘扬,周围的禁卫军骑兵不断的游走,显然是为了防止有漏网之鱼,而具装甲骑和大队的步卒则已经缓缓撤退,具装甲骑经过这一战已经疲惫不堪,很难再继续作战,更何况其余战场一个壕沟纵横、一个距离尚远,并不合适具装甲骑前往。

  而其余的步卒有的退回营寨,有的则直扑河滩。

  就当张世杰准备下令的时候,一名传令兵快步冲上瞭望塔:“启禀上柱国,幽燕战报!”

  “幽燕?”张世杰瞳孔微微一缩。叶应武带着明军在这沁水岸边和蒙古军队决战,所为的就是帮助进攻幽燕的明军牵制住蒙古主力,从而让天武军、两淮军等主力战军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拿下幽燕。

  可以说只要幽燕拿下来,明军在沁水就算是战败了,也是虽败犹胜。但是如果明军在幽燕放跑了大量的蒙古军队,那就算是在沁水战胜了,也是虽胜犹败。

  张世杰轻轻吸了一口气,伸手接过战报,身边的亲卫急忙递上小刀撬开火漆,里面的信件滑了出来。张世杰毕竟是经历了宋末明初改朝换代这大风大浪的人,当即拿起来信件拆开。

  当第一行字映入眼帘的时候,他猛地闭上眼睛,长长呼了一口气,难以掩饰的笑容浮上嘴角。

  第一行只有八个字,简洁明了。

  收复幽燕,活捉伯史!

  张世杰旋即霍然喝道:“传令,击鼓,全军出战,同时将此通报全军!”

  显然也明白幽燕必定是大捷,几名亲卫同时大声应道:“诺!”

  咚咚的鼓声拔地而起,原本紧闭的营寨大门同时打开,大量的明军士卒有如潮水般涌出去,而听到这总攻的鼓声,所有壕沟中的明军将士也是吼叫着跃出藏身之所,甚至就连炮兵们也都抽出身上的短兵,怒吼着紧紧追上面前飘扬的旗帜。

  “收复幽燕,活捉伯史!”一马当先冲出营寨的明军都头大声吼道。

  旋即这八个字就是像是风暴一般席卷全军。

  无数的人振臂高呼,无数的人向前冲锋!

  “收复幽燕,活捉伯史!”犹如浪潮一般的吼声甚至盖住了咚咚鼓声,而河滩和乱石滩头的蒙古军队,听到这八个字,已经陷入彻底的混乱,对岸正在等待上船的蒙古军队,也是一下子沉寂下来。

  一直萦绕在明军将士心头挥之不去,犹如梦魇的号角声,同样消散!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第578章 回首江山青如发(下)
倾宋全文阅读作者:然籇加入书架
        “收复幽燕,活捉伯史!”对岸的声音有如浪潮一遍一遍的冲向沁水西岸的蒙古军队。而蒙古军队的将领们,已经脸色惨白。他们和汉人打交道的次数并不少,所以或多或少的都会汉语,自然明白对岸的明军所喊的是什么。

        蒙古大军之所以没有直接赶去支援幽燕,而是走山西南下,所为的就是想要将明军主力大军的注意从幽燕吸引到山西,甚至吸引到河洛,从而确保幽燕就算是守不住也能够将人马以及掳掠的百姓及时撤走,毕竟就算是没有了土地,只要还有军队,还有民众,蒙古就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结果蒙古军中谁都没想到,大明皇帝叶应武宁肯冒险亲自率军前来,也不从幽燕撤军,甚至将在山西的半数天武军也都派往幽燕,拿下幽燕之决心可见一斑。

        结果谁曾想到终究还是棋差一招,明军既然这么大张旗鼓的呼喊,自然不可能是诓骗,想来幽燕已经丢干净了,而史天泽和伯颜估计也是凶多吉少,现在沁水西岸深入山西境内的蒙古主力大军,已经成了孤军!

        哪怕是久在军中、已经习惯了战火的不少蒙古将领,此时脸上也满是担忧神色,不断的回头看向忽必烈的大帐所在位置,他们很清楚随着幽燕被明军占领,此时他们将要面对怎样的危险,继续进攻是不可能了,而就算是从这里想要平平安安的撤回草原,又岂是那么容易?

        对岸那些打了鸡血一般的明军会拼命的围追堵截不说,幽燕的明军也很有可能会直接奔着大同和雁门关一带过来,彻底堵死蒙古军队北上的大道,到时候蒙古军队想要撤退,可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此时整个沁水西岸,能够带着蒙古军队走出绝境的,也就只有忽必烈,只有这蒙古战神了!只是忽必烈似乎已经有很久没有在大军面前露面了,只是在刚刚开战的时候在亲卫的护卫下走了一遭,那也是为了应付叶应武在对岸露面引起的惶恐。

        虽然没有太大的胆子往不好的方面想,但是大多数的蒙古将领都很清楚,忽必烈就算是没有生病,也十有**是遇到麻烦了,而忽必烈遇到麻烦也就意味着这些蒙古军队想要活着回去的可能性就更低了!

        “不行,咱们必须得去见大汗,让大汗拿个主意,否则就算咱们不进攻,南蛮子也要准备杀过来了!”一名万夫长沉声说道。随着蒙古军队进攻的停止,且不说对岸留在河滩上的那些蒙古军队命运如何,终于占据上风的明军肯定不会在刚才被白白压着打了之后一点儿都不还手,而且现在明军的吼声更是能够证明他们士气正旺,很有可能会直接杀过来。

        “南蛮子的战船来了。”另外一名千夫长也是皱眉看向上游,那两艘在开战之后就一直在上游规避的明军炮船,此时正满帆顺流而下,船舷一侧的火炮向这边的蒙古军队露出了锋利的獠牙,“咱们现在不能坐以待毙!”

        “走,去找大汗!”几名千夫长和万夫长纷纷点头,“大汗肯定有办法,就算是实在不行,弟兄们也得知道怎么拼命!”

        就算是忽必烈同样束手无策,这么多蒙古将士也不能迷迷糊糊的战死在这里,死也要死得明白。

        ——-

        蒙古大汗王帐之内。

        奥都赤单膝跪在地上,不敢抬头。而隐约能够听见就在不远处断断续续的呼吸和低低的鼾声,显然王帐正前方王座上的那一道苍老身影正在并不深的熟睡之中。

        似乎也感觉到有人来了,那呼吸声逐渐平息,又旋即响起,一个低沉的声音忽的盖住了呼吸声:“王儿,你为什么会在这里。可是前线可是有什么变动?”

        正是忽必烈。

        奥都赤的额头上不知不觉已经全是汗珠,刚想要开口,却感觉这些话如鲠在喉。父汗的身体状况奥都赤很清楚,否则以忽必烈多年征战沙场的精神头,不至于在这大战正酣的时候昏昏沉沉睡去,一来是因为连日的奔波导致父汗很疲惫,二来便是因为父汗身上的病让他需要休息。

        “说来听听,到底发生了什么,让你如此紧张?父汗之前安排下去的进攻难道有谁不肯进行?不是已经给你生杀大权了么,只要谁违抗将令,直接杀了以儆效尤便是!”忽必烈不清楚儿子为什么不说话,声音有些低沉和愤怒的说道,显然他猜测是一些心高气傲的将领不听从吩咐,毕竟奥都赤年幼,那木罕带军上了一线,他一个人留在这里确实很难服众。

        奥都赤抬起头来,看像忽必烈,张了张嘴。

        看着满头大汗、眼眸中都是惶恐神情的儿子,忽必烈神情一变,意识到事情绝对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旋即坐起身来,此时不用奥都赤说,他也已经能够隐约听见从外面传来的喊声。

        “幽燕······伯史······”忽必烈隐约明白什么,脸上的茫然直接被狠厉所替代,狠狠一拍桌子,声音一下子提高,“快说,到底怎么了?!”

        奥都赤重新低下头,缓缓说道:“启禀父汗,幽燕八百里加急快报,古北口失守,伯颜部全军覆没,中都失守,史天泽部全军覆没!幽燕,幽燕十余万大军,一个逃出来的都没有。现在伯颜和史天泽都不知死活,但是······”

        “但是什么?!”忽必烈霍然站起来,一股气血上头,让他旋即坐回去,弓着腰大声咳嗽,一股浓烈的血腥味顿时泛上喉咙。奥都赤吓了一跳,急忙想要上前,却被忽必烈抬手制止,“快说,但是什么?!”

        抬起头看了一眼须发尽张的忽必烈,奥都赤咬了咬牙,还是下定决心说道:“但是对岸的南蛮子一直在喊,‘活捉伯史’······估计伯颜和史天泽已经落入了南蛮子手中。”

        “噗!”一口鲜血喷出,忽必烈颓然倒在王座上。

        “父汗!”奥都赤脸色一白,急忙上前搀扶,只要忽必烈还能坚持,大军就还有生还的希望,忽必烈都坚持不住了,这沁水西岸的蒙古军队,怕不是凶多吉少。

        忽必烈缓缓摆了摆手,喃喃说道:“没有想到南蛮子竟然如此之快,伯颜,史天泽,本汗真是白白信任你们了,幽燕一败,蒙古在这中原,再无立足之地,再无立足之地······”

        “快,让我们进去,我们要面见大汗!”营帐外面突然传来喊声,紧接着是推攘声。

        “大汗正在休息,不准打扰!”亲卫们还在尽量阻挡这些蒙古将领们进入。而忽必烈只是扭头看了一眼奥都赤,嘴角边流露出一丝苦涩的笑容,摇了摇头说道:

        “都到这个时候了,让他们进来吧。”

        奥都赤急忙轻轻咳嗽一声,外面的亲卫们这才没有多说,帘幕掀开,一抹阳光洒了进来,脸上满是焦急神色的蒙古将领们鱼贯而入。大帐内沉闷的空气,还有夹杂着的浓烈药味甚至还有血腥气味,让这些蒙古将领们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同时抬头看向忽必烈。

        刹那间,所有人脸上都流露出惊讶的神色。在他们的印象中,高坐于王座之上,抬手之间就是数万人生死的蒙古大汗、不败战神,此时佝偻着身子,即使是有奥都赤的搀扶也不由自主的微微颤抖。

        之前还想要开口说什么的蒙古将领们,此时都陷入了沉默。他们很清楚忽必烈为什么看上去那么苍老而疲惫,也很清楚自己此时拿前线的战事前来烦扰忽必烈实际上和谋杀没有什么区别,但是现在前线已经糜烂,蒙古军队士气大乱,除了忽必烈没有人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没有忽必烈的蒙古军队,就是一盘散沙。

        “都来了?”忽必烈眯了眯眼睛,虽然现在的他看上去无比虚弱,但是一个字一个字说出口,依旧带着让人无可抗拒的威严。所有蒙古将领齐齐打了一个激灵,同时向忽必烈行礼。

        无论这个老人怎样病重,只要他还坐在王座上,只要他还有一口气在,他就是蒙古永远的大汗。

        “你们还有心思在找本汗,说明南蛮子还没有杀到本汗的营帐外面,说说吧,现在战况如何。”忽必烈不慌不忙的抬头,看向这些蒙古将领。

        迟疑片刻,一名万夫长向前一步,沉声说道:“启禀大汗,对岸南蛮子已经将咱们过河的军队全都在河滩和乱石滩上消灭,现在正在准备渡河,包括南蛮子的水师战船也从上游而来,十有**会装载士卒过来,而且南蛮子还有很多小船只从上下有而来,估计便是之前南蛮子搜罗的这沁水岸边的船只。也就是说可能半个时辰之后,南蛮子的军队就会出现在河边!”

        “对岸的军队全军覆没?”忽必烈瞳孔微微收缩,顿时忍不住咳嗽起来,吓得奥都赤急忙上前轻轻拍打他的背部,而其余蒙古将领大气不敢喘一口。显然忽必烈的病情已经严重的超乎他们的想象,又被这样的失利刺激到,对于身体显然是更大的伤害。

        见下面没有人回答,忽必烈就清楚自己实际上也没有必要继续问了,因为这沉默就已经是答案。虽然不知道为什么有怯薛军的支持,上岸的蒙古军队还是会战败,而且从明军有余力进攻来看,明军的损失应该并不大,也就是说对岸应该是十足的惨白。

        但是不管对岸发生了什么,也不管那些怯薛军甚至包括忽必烈现在最信任的儿子北安王那木罕的生死,忽必烈现在都必须下达命令,否则这么多蒙古军队就真的是在沁水岸边坐以待毙!

        沉默了片刻,忽必烈在奥都赤的搀扶下缓缓站了起来:“幽燕既失,这一战也没有继续打下去的必要了,南蛮子想要强渡沁水,又有谁能拦得住他们?所以现在主要的任务还是把这些军队平安的撤回去,不过好在来的时候咱们在雁门一带和岢岚水一带还留下了不少军队维持道路,这样说来咱们的后路还没有断······”

        还不等忽必烈的声音落下,一名传令兵满身血污的闯了进来,甚至顾不上看忽必烈的情况,直接扑倒在地,凄声喊道:“大汗,南蛮子攻破了大同府,现在正在强攻雁门塞,雁门告急!”

        所有的将领都怔住了,而忽必烈的身体剧烈颤抖一下,一口鲜血已经喷了出来,斑斑点点洒满他的衣襟和前面的桌案。

        “大汗!”蒙古将领们脸色大变。

        “父汗!”就算是奥都赤也快搀扶不住忽必烈倒下的身躯。

        不过在逐渐失去知觉的同时,忽必烈拼尽全力一把握住奥都赤的手腕,喃喃说道:“撤军,撤军······”

        奥都赤点了点头,顾不上抹去眼角的泪水,扭头大吼道:“传大汗命令,即刻撤军!”

        —-

        几家欢喜几家愁,就当蒙古军队陷入大乱的时候,叶应武正站在山坡上,手中拿着从幽燕八百里加急送过来的战报。

        相比于明军呼喊的那八个字,这战报对于幽燕一战的描述更加清晰,包括各路大军如何进发,以及最后的中都之战和古北口之战是如何一战定下幽燕大局的,尤其是对于两淮军第一旅死守长城,有着极高的赞扬,字里行间都流露出浓烈的杀意和悲壮,当然在信件的后半段,也提到了伯颜和史天泽下令投降的事情,对于史天泽为了防止阖城百姓遭遇兵灾,进行了着重的描述。

        而在战报最下面,署名是王安节和王虎臣,显然是两淮军和镇海军高层经过磋商之后共同写下的这份战报。至于为什么没有另外一支主力战军——天武军将军江镐的署名,叶应武已经能够隐约猜到。

        “陛下,天武军现在还没有消息传过来,幽燕那边也不太清楚天武军的行动,不过王安节将军称已经派人前往居庸关核实。”张世杰快步走到叶应武的身边,沉声说道。

        叶应武点了点头,旋即一笑:“江镐这个家伙素来不老实,当初朕让他率军进攻居庸关,实际上就已经给了他暗示,只要时间和兵力允许,他可以向西进攻,就算是拿不下大同府,一支主力战军摆在蔚州,蒙古鞑子想要撤退也得掂量掂量。”

        张世杰也是露出来笑容,现在的局势对于大明来说,当真是一片大好,且不说幽燕彻彻底底的大捷,甚至就连这本来胜算并不是很大的沁水之战,也因为叶应武率领具装甲骑的奇兵突出以及幽燕大捷对于明军士气的影响,而使得现在明军反倒是奇迹般的占据了主动。

        就在山坡下,原本不久之前还在和蒙古军队在河滩上血战的明军现在正在集结,大量的船只也在集结,只要叶应武一声令下,这些明军将士可以雄赳赳气昂昂的跨过这沁水向前进攻。

        “蒙古鞑子不会再进攻了,幽燕一失,咱们多出来三支主力战军可以来截断他们的后路,只要忽必烈还有些理智,这个时候最好的选择就是撤退,不管咱们是不是要打过去,他们都要撤退。”叶应武将目光投向远处,“这沁水一战,战局已定!”

        叶应武尚未说完,江铁手拿着一份战报快步冲上山坡:“陛下,大同府八百里加急快报!”

        “大同府?”张世杰顿时怔了一下。

        而叶应武则是回头感慨一声:“真是说曹操,曹操到,念!”

        “天武军已破大同府,现兵临雁门关!”江铁大声说道。

        张世杰和叶应武下意识的对视一眼,旋即哈哈大笑。

        叶应武不由得一挥衣袖:“这个江镐,还真的没有让朕失望啊,现在兵临雁门关,朕倒要看看,忽必烈如何从这里回去!”

        张世杰目光炯炯,看着叶应武,看着这个带着大明、带着华夏走到今日的人,看着这个力挽狂澜的人,看着这个缔造了奇迹的人,脸上流露出诚挚的笑容。他张世杰去国半生、漂泊江南,终于有朝一日,重返北地!

        在他们的前方,沁水浩荡流淌,江山一线青如发。

        —-第八卷还燕碣完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第579章 禹地悉归龙虎掌(上)
倾宋全文阅读作者:然籇加入书架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沁园春·雪》

大明永乐二年,八月初。

山西行省,太原府。

山西地处北方,虽然夏天还没有过去,但是已经不是那么闷热干燥。从北方草原而来的风吹散了夏天的炎热,为空气中更添加一丝凉爽,并且还无形之中预示今年的冬天可能会更加寒冷。

这已经是大明自三月末开始北伐之后的第四个月,天下大势相比于北伐刚刚开始已经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自明军收复幽燕之后,蒙古军队全线撤退,原本在沁水和明军主力对峙的蒙古主力大军,沿着太原府一线北撤,并且很快放弃了原本不费吹灰之力拿下的石州、太原府一线,于雁门关和岢岚水一带布置兵力。

而原本兵临雁门关的天武军,见到蒙古主力大军气势汹汹而来,自然也向北撤退至大同府,不再对兵力甚至超过自己的蒙古雁门关守军进攻。因为夏天临近,军队一旦出战,一来士气不高,二来对于粮草、暑药等要求甚高,所以无论是明军还是蒙古军,这一个多月来一直处于对峙状态,明军不动,蒙古军自然更没有出动的意思。

说到底明军将士多数都是来自南方,对于这炎热天气还有抵抗之力,蒙古军队都是草原上长大的,这样的天气下作战,还不如杀了他们来的舒服。在蒙古压着南宋打的时候,蒙古军队一般是不会在夏天主动出击的,甚至就算对手换了大明,蒙古的几次主动出击,也都是在冬天。

继续拖下去,单单从天时来看,自然对蒙古有利。

但是从整个大局来看,就不好说了。

明军收复太原府也有半个多月,随着各级官吏的入驻,整个太原府已经恢复到一个州府应该有的状态之中,街道上原本紧闭的商铺也都陆续开门,而随着南方商贾的进入,茶馆、酒楼、瓦舍以及青楼等场馆更是如雨后春笋,接连不断的冒出来。

太原府到底是行省首府所在,也是上千年来这山西一带不变的核心,所以短短半个月时间就重新恢复了原本的繁华。街道上车水马龙,而林立的商铺更是鳞次栉比。

“前面让开!”街上传来一声大吼,紧接着是狂风暴雨般的马蹄声。

太原府毕竟是现在大明东路北伐大军驻地,更是皇帝陛下行在,所以来往军情传递都是快马加鞭在街道上疾驰,所以当地的百姓也都已经熟悉了这样的场景,纷纷向两侧避让,甚是娴熟。

“孩子,我的孩子!”就在这时,路边突然传来一声尖叫,一个女人飞快的冲上街道,一把抱住站在那里纹丝不动的孩子,那孩子似乎也被这眼前飞速逼近的骑兵吓傻了,只是哭泣,却死活不动弹。

眼看骑兵就要撞上孩子,那妇女无奈之下死死咬牙将孩子护住,就算是撞也是先撞她。周围的百姓此时也显然注意到了这街道中央的母子两个,顿时发出一声声惊呼,但是这惊呼声中更多的是惋惜。

大明军纪严明,即使是在这屯驻诸多大军的太原府,也从来没有听说过多少违法乱纪的行为,就算是偶尔有几个,军中都是作出严肃处理,甚至还多有公开行刑,以给百姓一个明确而公正的交代。这也是为什么太原府能够在短期内快速恢复原来的生机,毕竟有大明强军保护下的太原府,就算是再胆小的商贾百姓,也对其安稳有信心。

只要不是特殊情况,明军的骑兵是不可能这样在街道上横冲直撞的,十有八九是因为十万火急的军情,或者是有什么大事要发生了,所以明军将领才着急到府衙去。也就是说这一队骑兵着急赶路的背后,很有可能牵挂着数千甚至数万大军的胜负,更牵挂着整个山西数十万百姓以及无数城镇的生死存亡。

百姓们都明白这一队骑兵是有重任在身,而且是事关大家生死的重任,所以也都会主动避让,现在这一对母子冲到街上,就算是被骑兵冲撞了,也只能怪她们倒霉。

看着越来越近的战马,那母亲也是紧紧闭上眼睛,将自己的孩子护在身后。只不过过了良久都没有声响,她方才诧异的重新睁眼,却发现当先的那名骑兵在她面前正正勒住战马,骏马人立而起,马蹄就在她的头顶上晃过,旋即重重落在一侧地上。

“不要命了?!”领队的年轻将领厉声喝道。

而他身后的骑兵也都是如法炮制,纷纷停住战马。

周围百姓顿时爆发出喝彩声,显然也被这一队明军将士出色的马术震惊到了,更为这一对母子能够在这奔驰战马面前保住性命而感到庆幸。

“军爷,奴家······这······”那母亲显然也是受到了惊吓,浑身颤抖死死抱着孩子,已经语无伦次。

“退下。”骑兵当中突然传来淡淡的命令,那尚在暴怒中的骑兵将领怔了一下,旋即向后退了一步。而一名身披银甲的年轻人大步走到母子面前,蹲下身笑着揉了揉孩子的小脑袋,那小孩显然也意识到自己安全了,停止了哭泣,只是瞪大眼睛有些好奇的看着这个陌生人。

“拿去买两个糖葫芦吃吧。”年轻人从怀里掏出来一小把碎银子,递给孩子母亲,“让孩子受了惊吓,十分抱歉。”

孩子母亲也吃了一惊,没有想到这军爷竟然如此和颜悦色,当即惶恐的连连摆手:“孩子不懂事,耽误了军爷,还请军爷万万不要见怪。军爷们为了咱们百姓,在前面浴血奋战,咱们就算是再没有良心,也不能要军爷的钱财,还请军爷务必拿回去。”

年轻人怔了一下,旋即扯过孩子母亲的手,将一块碎银放在她手中:“多了估计你也不要,这一块你拿着,就当是见面有缘,算作纪念。”

旋即年轻人转过身,看着周围百姓,也看着身前的骑兵,一拱手朗声说道:“乡亲们,大明将士浴血奋战,所为的就是保护着一方土地上百姓们安居乐业,如果大明将士在前面流血,而他们要保护的百姓在后方也受到了伤害,那么这血,岂不是白流?”

周围百姓都陷入了沉默,片刻之后响起震天动地的喝彩声,一双双眼睛看向街中的这一队明军骑兵,满满的都是崇拜和赞扬的神情。而年轻人也重新翻身上马,那骑兵将领冲着他一拱手,从母子两人身边绕过去。

孩子母亲突然想起来什么,扭头喊道:“请恩公告知姓名,来世必当结草衔环以报!”

“是啊,好人留下姓名吧,这可是莫大的功德!”周围百姓也跟着喊道。

那年轻人回过头,看了她们一眼,笑着说道:“叶应武!”

话音未落,年轻人已经策马向前奔去,他身边的骑兵紧紧簇拥而上。

“是官家!”此时也有百姓反应过来,激动地喊道。

“吾皇万岁!”不知道是谁带头,率先拜倒在地,整个街头黑压压的人群拜倒,向着年轻人离开的方向。

——————————————-

太原府衙门外,负责哨戒的明军将士一字排开,而几道身影已经早早的站在门外翘首以盼。

叶应武在衙门前勒住战马跳下,明军将士同时躬身行礼:“参见陛下!”

而那几道身影更是向前一步,张世杰作为大明上柱国居中,带着两侧的的文武官员同时拱手行礼:“臣等参见陛下!”

“免礼免礼!”叶应武挥了挥衣袖,笑着说道,“刚才街道上百姓来往众多,就算是禁卫骑兵在前开路也难免前进缓慢,所以累得诸位卿家久等了,还望诸位卿家不要见怪。”

张世杰急忙代表身后的文武客气了两句,而叶应武也定睛打量他身后的人,张世杰见状急忙微微让开半步,身后的几名文官上前见礼。

“大明山西行省安抚姚枢参见陛下!”站在最前面的老人不卑不亢的拱手行礼,但是他站在这里,就有一种难以掩饰的上位者威仪,风吹卷衣袖,更是为老人平添几分仙风道骨的姿态,让老人给人一种久经沧桑而又在最后看透红尘、大彻大悟的感觉。

叶应武点了点头,姚枢实际上是他下令请来担任大明山西行省安抚的。在中国历史上,这也应该算是一个颇有传奇色彩的老人了,年幼的时候便游历大漠,后来更是得到忽必烈的重用,追随忽必烈南征北战,参与了忽必烈一生中最成功的大理之战,后来姚枢也进入蒙古朝廷的中枢,成为中书左丞,是实打实的重臣,只不过姚枢一生都坚持“保护汉人”、“不加重赋税”等原则,一旦有人提出此议题,便以理力争,也因此得罪了大多数的蒙古族高层,使得蒙古族文武将其看作眼中钉、肉中刺,恨不得除之而后快。

而李璮之乱后,忽必烈对于汉人的猜忌更加严重,并且对于前线蒙古将领对汉人的迫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姚枢在大怒之下在朝堂上舌战群獠,奈何忽必烈最后还是没有在意他的言论,姚枢因此负气离京。在河北和山西等地为官,考虑到他的立场和言行,所以实际上都是些无足轻重的清贵官衔,一来可以安抚当地百姓,二来也给这个为蒙古经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老人一点儿安慰。

但是后来随着战事的紧迫,忽必烈不但加重赋税,甚至还纵容军队对汉人进行抢掠,姚枢上书劝谏无果之后,挂印而去,告老还乡,就此隐居于山西境内。因为他德高望重以及这些年来门生故吏遍布天下,所以就算是当地官府对于这个老人也要礼让三分,只要是姚枢插手的事情,就算是官府想要偏袒蒙古人也没有办法。

这也使得很多当地百姓在蒙汉矛盾之中都寻求姚枢的帮助,姚枢也拼尽全力保护他们,虽然家财这些年散的七七八八,但是在众多百姓心中,她已经是不折不扣的“活菩萨”。

等到蒙古军队从草原南下,更是在山西一带大肆搜刮粮草,百姓怨声载道,而姚枢调节蒙汉矛盾的半生心血也付之东流。一气之下姚枢请求面见忽必烈,但是忽必烈一直没有搭理他,一来当时忽必烈的身体原因已经容不得他过多的操心这些“琐碎”事务,毕竟蒙古马上就要和明军决战,二来当时蒙古大军的粮草依靠在蒙古草原上转运来的那些已经远远不够,所以如果不在地方上抢掠的话根本难以为继,所以忽必烈一直让姚枢吃闭门羹。姚枢到底也算得上蒙宋之交的传奇人物,一怒之下拂袖而去,

之后大明和蒙古在沁水决战,蒙古因为幽燕已经丢失的缘故,不得不大规模撤军,而太原府等地也被明军不战而尽数收入囊中,隐居于太原府城外的姚枢被叶应武派遣的禁卫军骑兵请到太原府,由大明上柱国张世杰出面,拜为大明山西行省安抚,总管山西民政。姚枢也没有多家推辞,毫不犹豫的答应下来走马上任,帮助明军出榜安民、稳定民生、恢复经济。

可以说短短半个月太原府就能够恢复到现在的规模,姚枢功莫大焉。

对于姚枢叶应武还是有不少好感的,否则也不会派遣人请他出仕。在另外一个时空中,姚枢也是在朝堂上为了汉人之安全和忽必烈力争,不过到最后忽必烈还是没有听取他的意见,姚枢被贬之后郁郁而终。

可以说姚枢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并不是将蒙古镇的建设成为一个庞大的、以蒙古族为中心,以汉人为奴役的帝国,而是一个多民族共融类似于唐朝的中原形式的王朝,从而尽最大可能能够保护汉人的安全,让汉人能够在异族的铁蹄下依然存活下去,维持华夏文化的薪火相传。

当发现自己的目标难以实现的时候,姚枢并没有像张弘范等人继续为蒙古卖命,而是出走京城,在地方上为官,以丞相之尊往来地方,实际上所为的就是尽最大可能保护一方百姓。

对于这样的人,叶应武自认为还是值得尊重的,毕竟国家与民族沦亡之秋,总是要有人站出来忍辱负重,来保存东山再起的最后星星之火。而正是在姚枢等有为汉臣的坚持之下,蒙古才最终在征服了华夏全境之后并没有对汉民族进行清除式的大屠杀,这也使得数十年后淮上布衣可以揭竿而起,彻底将蒙古人赶出华夏。

更何况单单从个人能力以及对于山西等地的了解情况来说,姚枢也是一个非常合适的人选。久在山西,姚枢自然也不忍离开这一片土地和这一方百姓,能够为官保护他们自然也甚是合乎姚枢的心意,这也是为什么叶应武毫不犹豫的决定就是姚枢作这个安抚,也是为什么姚枢一口答应。

此时站在叶应武面前的姚枢,看上去更显苍老,显然这些年的风霜让他的心中颇为疲倦。将近七十岁的老人,此时能够站出来承担振兴山西行省的重担,无论是叶应武还是张世杰,对他都颇为佩服。

“姚爱卿平身,”叶应武上前虚扶一下,笑着说道,“爱卿为国家之珍宝、大明之栋梁,能够得爱卿为官,乃山西百姓之幸事;能够得爱卿为助,乃朕之幸事!”

姚枢抬头看向叶应武,郑重的点了点头,旋即感慨道:“百姓皆说陛下乃是一代明君,老臣原本多有不信。今日得见,方知此言非虚。暂不说其他,陛下刚才以百姓为先,便可见陛下之心态,老臣佩服之至!陛下能得天下,绝非单有气运也,这天下,陛下当得之!”

张世杰等人都是脸色微变,这老人到底是胆子大,这样公开表示自己原来看不起叶应武,这简直就是在作死。

只是不料叶应武嘴角边浮现出笑容,旋即哈哈大笑:“爱卿现在可愿意为这山西百姓、为朕尽力?”

姚枢毫不犹豫的又是深深拜倒:“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第580章 禹地悉归龙虎掌(中)
倾宋全文阅读作者:然籇加入书架
        第五百八十章  禹地悉归龙虎掌(中)

        太原府是山西行省的首府所在,本来这议事堂就颇为宏大,从而能够容纳周围州府的官员也赶来议事商议,再加上叶应武御驾亲临,更是临时扩大了一些,使得这议事堂看上去甚至已经隐隐有了行宫的气魄。请大家搜索(¥)看最全!更新最快的小说

        对此叶应武倒是没有多说什么,一来大明现在资金周转开来,倒也已经不差钱,二来以后这太原府是对北面的大军云集所在,议事堂修建的富丽堂皇,倒也能够配的上大明的气魄。

        整个议事堂的四周已经挂满了战事用的舆图,主要都是太原、雁门关以及岢岚水这一带的,毕竟现在明军正在这一线和蒙古军队对峙。而在大堂的中央,是一个精心制作的沙盘,上面明确标注了敌我形势。

        “现在战况如何?”叶应武一边解开外面的披风递给跟上来的小阳子,一边沉声问道。沙盘上蒙古和大明交界的地方插满了大大小小的旗帜,说明双方控制的地方犬牙交错。

        张世杰急忙拿过在杆子在舆图上一指:“现在蒙古军队龟缩在雁门关一带,并且在岢岚水沿线布置防线,夏然是在经营后路,害怕咱们出兵截断这一条归途,但是蒙古人也并不老实,多次派兵进入大同府境内,显然是想要试探咱们在大同的兵力布置虚实,不过都被天武军击退。”

        “蒙古鞑子对于大同府还抱有幻想?”叶应武皱了皱眉,原本在大同府坐镇的就是号称“大明最强”的天武军,而且天武军一路进攻居庸关、蔚州以及大同府,可以说是势如破竹,其战力蒙古人不可能不知道,更何况在天武军之后,大明还抽掉了两淮军的两个师在蔚州布防,随时可以向前支援大同守军。

        张世杰点了点头,苦笑着说道:“蒙古鞑子这一次携带的投石机以及其余的大型辎重想要通过岢岚水一线的崎岖山路回去肯定不可能,蒙古人进军的时候,这些大型辎重也都是从大同府走雁门关南下的。想让他们抛弃重型辎重撤退显然不是那么容易的,他们肯定还抱着能够打通大同府这一条道路的幻想,更何况想要从大同府走,实际上根本不用拿下大同府,只要将咱们的军队逼入城中,蒙古人的这些辎重就可以从容不迫的从城外通过,根本不需要拿下大同府。”

        “这个臣赞同张相公所说。”姚枢同样应了一声,“蒙古人的经济已经受到了很大的损伤,连年征战,就算是我大明的经济也有些入不敷出,更不用说本来就穷困的蒙古,所以对于这些象征着不少钱粮的大型辎重,蒙古人肯定不舍得轻易抛弃。”

        听到姚枢一口一个“我大明”,叶应武和张世杰相视一笑,至少在言行上姚枢已经适应自己现在的身份了。

        点了点头,叶应武看向舆图:“江镐有没有回应?”

        “这个自然,江镐江将军的脾气,人家都打上门来了自然不可能坐视不管,”张世杰的声音之中更多几分无奈,手中木杆在大同南面指了一下,“蒙古人的哨骑出现,天武军迅速作出应答,两个旅直接南下马邑,在马邑周围布置防线,另外后面还有四个旅左右的兵力顶上去,另外还有上千人的骑兵队伍甚至越过了马邑,似乎想要在雁门关下溜一圈再回去。”

        “这个江镐,还真是不安生,估计蒙古鞑子见到最后引来了这么强烈的报复也很是无奈。”叶应武不由得感慨了一声,蒙古人招惹谁不好,偏偏招惹了一个大明诸多主力战军将军之中脾气最为暴躁的,不倒霉才怪呢。

        马邑是大同府的南大门,也是想要从雁门关北上的必经之路,现在江镐派兵驻扎马邑,显然是在强硬的表示,想要从大同府北上,门儿都没有,除非从天武军的尸体上踏过去!

        可是以现在蒙古人低落的士气以及并不充足的粮草,自然不会和江镐在马邑这等要塞之地血战,到时候蒙古人吃亏不说,还有可能根本拿不下马邑。更何况就算是拿下马邑,后面还有的大同府,还有长城,江镐现在摆出的架势分明是血战到底的意思,对于蒙古人来说得不偿失。

        “到最后蒙古人还是会走岢岚水,”叶应武沉声说道,“除非蒙古人不打算活着回去了。现在雁门关一线战况如何?”

        “镇东军每天都会对雁门关发动进攻,因为没有调用大量的火炮,所以进攻并不猛烈,但是能够看出来,蒙古人的斗志已经远没有一开始的时候那么高了,可以想象这半个月他们的日子也不好过。”张世杰急忙回答,“现在咱们集中了镇东军和神卫军,虽然在上一次沁水之战中这两支主力战军损失都不小,但是想要拿下雁门关还是手到擒来。”

        叶应武摇了摇头:“大明要打,就打一劳永逸的一战,以现在镇东军和神卫军的状态以及兵力,就算是拿下了雁门关也没有办法沿着岢岚水一路追击,更何况蒙古人本来就在岢岚水沿线多有布置,现在更是对那些营寨进行了加固,攻破一个雁门关易如反掌,但是接下来沿着岢岚水追击可就没有那么容易了。如果让蒙古鞑子的主力大军全部成功撤退到草原上去,咱们这么久的努力就全部付之东流了。”

        “陛下的意思是?”几名文武官员都看向叶应武。

        “再等等,”叶应武轻声说道,看向舆图,“荆湖军和宣武军到哪里了?”

        “还有三天左右就能够抵达太原府前线。”张世杰显然早就已经预料到叶应武会有此问,脱口而出。荆湖军本来就是赶来支援山西战场的,而宣武军一开始是作为北伐幽燕战场的预备队以及生力军,在北伐成功之后一鼓作气追击蒙古军队或者在北伐失败之后及时进行掩护。

        现在幽燕大捷,已经用不到宣武军了,宣武军也掉头直接奔赴山西战场,算来宣武军有运河可以利用,所以到达的日子和荆湖军差不多。叶应武点了点头:“这两支主力战军抵达之后修整七天,七天之后,发动总攻!”

        张世杰和姚枢等人都打了一个激灵,齐齐拱手:“遵旨!”

        叶应武点了点头,旋即沉声说道:“张卿家、姚卿家,你们两个跟着某过来。”

        虽然不知道叶应武想要做什么,不过作为武官之首的张世杰和文官之首的姚枢还是点了点头,快步跟上叶应武。叶应武将他们两个叫上,肯定是为了什么重要的事宜。

        果然刚刚转过偏厢,张世杰便怔了一下,旋即笑道:“君实相公,是什么风把您都给吹过来了?”

        坐在厢房中慢悠悠茶的正是陆秀夫陆君实,众所周知陆秀夫作为朝中三丞相之一,此时应该正坐镇南京城,和文天祥、苏刘义一起主持朝政,毕竟叶应武已经御驾亲征,朝中如果没有他们三个的坐镇,难免会有一些宵小之辈扰乱朝政。

        现在陆秀夫出现在这里,确实让张世杰吃了一惊,说明必然是有什么大事发生了。而旋即张世杰的目光就被陆秀夫对面的年轻人吸引去了,这年轻人张世杰已经有许久未曾见到,当然这并不是因为两人之间有矛盾,而是因为这年轻人正是主管大明六扇门的章诚,平日里六扇门和锦衣卫的统帅一般都是直接向叶应武汇报工作的,今日出现在这里,更是怪异。

        “臣参见陛下!”陆秀夫和章诚并没有敢在叶应武面前造次,先拱手行礼,接着章诚看向有些惊讶的张世杰,“几天不见,张相公不会不认识某了吧?莫非张相公也‘贵人多忘事’?”

        “你小子倒是知道看某的笑话了。”张世杰年轻的时候以叶梦鼎女婿的身份,倒是没少跟这些临安净街虎们打交道,所以对于这样的揶揄玩笑,早就是见怪不怪了,反倒是旁边的姚枢微微错愕,显然没有想到叶应武身边的这些臣子说话竟如此无遮拦,不过很快他就意识到,张世杰和章诚这些人实际上都是早年跟着叶应武起家的从龙元戎。

        简而言之,这些都是跟着陛下一个大锅里捞过饭、一个战场上并肩作战过的,他们之间以及他们和叶应武之间的情谊自然不能用普通官僚之间的利益关系来衡量。姚枢不由得点了点头,也只有这样相互了解、相互开得起玩笑的君臣,才能够并肩携手一步步走到今天的位置。

        团结一心,这或许是大多数的开国君臣都能够名垂青史的原因。

        章诚嘿嘿笑了两声,刚想要说什么,身边传来陆秀夫轻轻地咳嗽声,章诚顿时会意,冲着张世杰吐了吐舌头,脸上换成一本正经的表情,先冲着叶应武一拱手:“陛下,北面雁门关一带蒙古鞑子布防的情况,已经在此处了,锦衣卫牺牲了十二个人,终于换来了这一份布防图。”

        叶应武和张世杰等人都收起来笑容,章诚手中那一份并不厚的绢布上,还带着斑斑点点的血迹,可以想象为了送出这一份情报,锦衣卫确实付出了惨重的牺牲,而和在幽燕、在沁水战死的明军将士们一样,他们也是大明的英雄。

        “牺牲的主要是下面的线人,不过咱们自己人也走了四个,”章诚轻声说道,迟疑了片刻,还是又加上了一句,“这四个人里面有三个是当初黄州之战后就跟着陛下的。”

        叶应武的脸色更加阴沉三分,伸手接过来这绢布递给张世杰,而章诚沉声说道:“为了送出这份布防图,锦衣卫主动暴露了几名线人,让蒙古人以为咱们是为了撤退才有这么大动作的,不过估计过不了多久蒙古人也就能回过神来,知道咱们实际上已经摸透了他们的布置。”

        顿了一下,章诚接着说道:“十天,十天后如果还不发动进攻的话,这张布防图十有八九就要失效了。”

        叶应武霍然扭头看向张世杰,张世杰的额角上不知不觉得已经有汗水流淌下来,沉默了良久,方才看向叶应武,沉声说道:“陛下,十天正正是荆湖军和宣武军抵达了之后能够修整完全的时间,但是这十天之中还得包括从太原府到雁门关进军的时间······”

        “来不及修整了,十天已经是最低期限,”叶应武的声音转冷,“现在就传令荆湖军和宣武军,务必在三天之内抵达,这样我们才能够确保六天之后这个时候,大明已经展开对于雁门关的进攻!”

        张世杰的喉头滚动一下,本来还想说什么,最后还是将那一句话咽了下去。而他身边的姚枢更是一言不发,显然身为山西行省安抚,他很清楚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叶应武既然已经下达了军令,他就竭尽全力去完成便是。

        “臣遵旨!”张世杰拱手说道,转身下去布置命令。

        而姚枢也想跟着张世杰告退,却被叶应武伸手制止,紧接着叶应武看向陆秀夫:“君实卿家,诚子前来是为了布防图的事,你呢?”

        陆秀夫站起来将衣袖中的奏折递给叶应武;“陛下,这是户部的奏折,此中包括此次大明北伐各路主力战军消耗的钱粮以及器械等的资料,另外还有对于结束这一场大战还需要多少消耗的预估。”

        叶应武点了点头,打开粗略的扫了一眼,脸上露出沉思的神色,片刻之后抬头看向陆秀夫:“也就是说现在蒙古鞑子抛给咱们的这些难民,数量已经超过了之前户部的预算,所以现在就算是源源不断的从南洋转运粮草,恐怕前线也很难支撑半年以上?”

        迟疑片刻,陆秀夫点了点头,而章诚在一侧也面有愧色的说道:“陛下,此事锦衣卫也有错在身,毕竟统计蒙古境内百姓的数量本来也应该是锦衣卫的责任,只是不曾料到因为蒙古人的暴行,所以很多百姓全都隐藏起来,或者向其余地方逃难,这也使得蒙古人对于自己境内到底有多少百姓也不是很清楚,所以锦衣卫从他们内部取得的资料现在来看有很大的缺陷,至少在百姓的数量上,咱们少算了十余万,而且这十余万主要都是各处逃荒的妇孺老弱难民。”

        叶应武微微挑眉,他知道平白多出来十余万老弱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大明并没有办法在这其中获得需要的劳力,甚至还要多分出粮食来接济他们,或许这些老弱吃的并没有明军主力战军的士卒多,但是终归是粮食,十余万人每天消耗的实际上就已经可以顶的上至少六七万大军的粮草,也就是顶的上明军的一支主力战军,这也就说有这十余万人在一天,大明就要有一支主力战军早一天撤出战场。

        而户部之所以明确指出支撑半年,显然是说以现在大明的国力,想要将这十万难民也一并消化了,还得需要半年。

        陆秀夫看向叶应武,有些为难的说道:“陛下,这半年也是根据今年夏收能够正常而做出的判断,所以很有可能连半年都支撑不住,毕竟一旦夏收出了问题,这些军队和难民就必须等南洋的粮草运到,到时候已经是半年之后,中间必然有一段时间需要所有人都饿肚子,这绝对是不可能的······”

        叶应武点了点头,看向陆秀夫:“也就是说咱们现在的时间,最多只有半年,必须在半年之内结束对蒙古的战事?”

        陆秀夫沉默片刻,郑重的应了一声。

        缓缓放下手中的奏章,叶应武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姚枢脸上也浮现出凝重的神色,显然这十余万难民的安置主要都会交给山西行省来。

        本来自  &#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第581章 禹地悉归龙虎掌(下)
倾宋全文阅读作者:然籇加入书架
        章诚先前一步,沉声说道:“陛下,雁门关锦衣卫还送过来一条消息,蒙古鞑子的粮草也已经不多了。”

        叶应武点了点头,这倒是在预料之中。蒙古人的粮草本来是通过草原南下,然后经过大同府运往雁门关,结果谁曾想到现在大同府已经被明军控制,就等于切断了蒙古军队辎重向南运输粮草的可能,而通过岢岚水,蒙古人也很难以将大量的粮草运输过来,最多只是进行略微的补充。

        而且在这之前,蒙古大军除了接收从北面草原运来的粮草外,因为有大量的粮草缺口,所以甚至不得不就地劫掠,这也使得山西行省的汉人和蒙古离心离德不说,现在山西行省掌控在大明手中,只有雁门关到岢岚水一线还在蒙古人掌控之下,这些地方都是崇山峻岭,但是也意味着土地贫瘠很难供养军队,就算是百姓偶有存粮,在之前实际上也已经被抢夺的差不多了。再加上这些天和明军对峙中的消耗,蒙古军队本来也没有多少粮草可以使用,所以锦衣卫关于蒙古人粮草不足的消息应该是正确的。

        叶应武来不及多想,直接转身向着刚才的议事堂走去,而陆秀夫三人对视一眼,也跟了上去。

        无论是哪个时代,一支掌握了足够多情报的军队,就算是难以在短期内扭转在其余方面和敌人之间有可能存在的劣势,但是足够他们在行动上占据主动和先机,有的时候这就是一场大战胜负的关键所在。

        所以明军对于侦查队伍的组建很是完善,暗地里有六扇门对内、锦衣卫对外,而且这两个组织在关键的时候还能一起行动暂且不说,在军队明面上,各路主力战军的哨骑都绝对是军中最精锐的士卒组成,而且他们足够的战斗经验以及魄力能够帮助他们在得到足够充分的情报之后活着从敌人的手中回来,

        随着战火的磨砺,明军中实力强悍的哨骑已经越来越多,这也使得明军可以不再依赖六扇门或者锦衣卫单方面的情报。毕竟这些在暗地里的密探组织一般获取情报都是依靠线人,一旦线人获得了假情报或者实际上已经反水,就算是锦衣卫和六扇门也没有办法在短时间内解决情报缺乏或者情报错误的难题,到时候明军反倒是因为情报真真假假难以区分而陷入了被动.而且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六扇门和锦衣卫一般收买的都是位于后方的敌人,前线的将领士卒之流实际上并不是那么容易用什么打动的,所以这也就意味着有的时候情报送到便已经有所延误,或者根本没有办法获得和前线有关的情报,并没有太大的作用。

        而现在有了实力足够强大的哨骑,明军就可以依据双方传来的不同情报进行比对和重合,从而判断其中的真假以及通过两条情报进行相互补充,得到关于敌人全面的消息。

        毕竟世界上很难有十全十美的防御体系,这也就意味着随时都有可能给明军的哨骑或者锦衣卫以可乘之机,就算是其中一方的情报获取被蒙古人识破,另外一方也能够及时传递出能够给战事作出积极贡献的情报,从而等于上了双保险,确保明军能够拿到对自己有利的情报。

        正是通过这个日益完善成熟的体系,明军才能够在北伐以及后来的沁水之战中掌握主动或者尽最大可能发现敌人,从而以最合适的姿态迎接敌人,以最小的损失结束战斗。

        所以在拿到锦衣卫送来的舆图之后,张世杰一边下令让宣武军和荆湖军快速向太原府移动,一边开始仔细对比舆图上标注的蒙古军队营寨以及在雁门关内外的壁垒分布和之前明军哨骑探查到的情况,见到叶应武走进来,张世杰急忙小心翼翼的收起来那还沾着血的舆图,上前一步:“陛下,臣已经仔细看过来,这舆图应该没错。”

        叶应武点了点头,这倒是在意料之中,毕竟蒙古人现在面对缺少军队、缺少粮食并且很有可能忽必烈病重等等困难,就算是想要给明军布置一个天大的圈套,也没有这么大的精力。大明在雁门关南北准备了二十余万大军,蒙古人就算是有老天相助,想要挡住这二十万大军也没有这么容易,更何况以现在蒙古和大明在兵力上的差距,蒙古人即使真的将明军包围起来,明军也能够强行突围。

        对于明军的战力,叶应武从不怀疑,而经历过幽燕之战和沁水之战的蒙古人,显然以身试险的可能性也不大,毕竟蒙古军中原本最有前途的将领——那木罕也已经含恨沁水之畔,而史天泽和伯颜等良将更是成为了明军的阶下囚,现在的忽必烈身边,甚至已经找不出来一名合适的将军来执行这样伪装欺骗明军的任务。

        叶应武抬头看向张世杰,张世杰郑重的颔首,显然他能够确定这一份锦衣卫将士用鲜血换来的舆图是正确的。而叶应武旋即大步走到沙盘面前,张世杰手拿木杆在雁门关上一指:“陛下请看,现在蒙古鞑子在雁门关南北两侧各布置两个营寨,并且在营寨周围的山坡上修筑堡垒,其中一部分堡垒是蒙古人南下的时候就已经修筑好了的,而其余的则是在近期修建,考虑到近期蒙古人只能够依靠岢岚水一线搜寻合适的树木和石头,所以可以推测出后来修筑的堡垒远远没有之前修筑的坚固,而在南侧营寨的左右两边,各有先后修筑堡垒两座,新旧并存,互为支撑,更能够证明这个推测。另外蒙古人在从雁门关向西南宜芳一带另外布置有三个连环营寨,每个营寨相隔两里到三里,都是挑选山势陡峭、险峻之地,除非是用大军强攻,否则恐怕很难越过这些营寨所在的地方。”

        顿了一下,张世杰手中的木杆在那几处营寨周围画了一个圈:“另外从沙盘以及舆图上都可以看出,这岢岚沿线崇山峻岭环绕,只有中间一条道路向北延伸通向草原,并且颇为崎岖,只能够让人步行或者骑行通过,很难容许辎重前进,并且在这一带的官道修建的并不好,这也是为什么多年来商队都喜欢走大同府出关。”

        叶应武点了点头,虽然岢岚军一线实际上位于雁门关的西南、太原府的西北,只要通过楼烦、宜芳再过岢岚军实际上就已经出了长城庇护的中原范围,但是实际上想要从这一线出关,甚至要向北绕经雁门关不说,而且群山环绕,并不是通行的好道路。而且在前宋时候,此地为前宋和契丹对峙的战场,是不折不扣的一线,所以前宋并没有在这中间修建一条官道方便敌人进军的意图。

        而到了女真人和蒙古人时代,可以依靠战马来往,并且在经济上捉襟见肘,更不会重修官道。这也使得这一条道路对于通行者有着很高的要求,在蒙古军队南下的时候,忽必烈率领骑兵大队走的岢岚军,而蒙古的辎重以及重型器械还是乖乖走雁门关南下,由此便可见岢岚军一带道路之崎岖。

        “现在蒙古人撤退的话,除了岢岚军这一线,别无选择。”叶应武沉声说道,伸手在沙盘上一指,“实际上从岢岚军出塞这一条道路,是顺着汾水河谷以及汾水支流修建并且逐步向北延伸的,对于蒙古骑兵来说,这点儿道路崎岖还算不上什么,尤其是当年他们就已经有过翻越吐蕃的山岭进攻大理的经验,而当时带领那一支军队的,正是忽必烈!”

        张世杰和姚枢等人对视一眼,都是点头。大理一战不只是忽必烈的成名一战,让忽必烈一跃成为蒙古大汗的有力竞争人选,而且他在进攻大理的时候进行的一系列准备以及最后下定的决断,可以说是数千年军事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即使是忽必烈是大明的敌人,张世杰也没有办法否认这一战的精彩。

        而姚枢更不用说,因为他就是大理一战的亲身经历者。

        “陛下的意思是,蒙古鞑子不会死守雁门关,而是很有可能在雁门关虚晃一枪,然后趁机向南走楼烦、宜芳,然后北上岢岚军出塞?”张世杰皱着眉说道,“如此来看,蒙古鞑子在雁门关外准备并不是很充分,倒也能够解释过去了,因为他们根本没有打算死守雁门关,至于蒙古人为什么要向北进攻大同府······”

        “更多的是想要吸引咱们的注意,甚至想要诱使大明以北面天武军为主力进攻雁门关。”叶应武看着舆图上敌我纵横交错的分布,“毕竟咱们从北面发起主攻,蒙古军队也很容易从南面撤退,只要能够进入雁门关西南侧的楼烦,他们就有一线抵抗的机会,而利用这宝贵的时机,主力大队便可以直接北上,在明军追上他们之前出塞。甚至就算是需要护送忽必烈的金帐马车,也有足够的时间。”

        陆秀夫点了点头:“那大明应该直接对雁门关和楼烦发动进攻么?看舆图上的标注,楼烦一带的蒙古军队人数并不是很多,如果能够趁机拿下楼烦的话,蒙古军队也就不用考虑什么宜芳和岢岚军了。”

        “不!”叶应武毫不犹豫的说道,“如果直接进攻楼烦,蒙古人必然明白咱们看穿了他们的布置,所以掉过头来死守雁门关或者甚至直接趁机向太原府反扑,咱们可就有麻烦了。”

        陆秀夫和张世杰眼眸之中都多了几丝寒意,旋即张世杰试探着问道:“那陛下的意思是?”

        “他们想要让天武军打主攻,那就遂了他们的心意!”叶应武微微一笑。

        “陛下想要将计就计?”张世杰顿时怔了一下。

        叶应武伸手在沙盘上一指:“天武军担当主攻,这样蒙古人就有充足的机会向南走楼烦撤退,到时候等待他们的可就不只有岢岚军一线的穷山恶水了,看,在这里蒙古鞑子布置了三处营寨,所谓的就是想要阻拦咱们追击,但是如果咱们能够在蒙古人进入楼烦之前,已经先把这三处营寨拿下来······”

        “前面雁门关被天武军攻占,而咱们堵死宜芳这一线,蒙古鞑子当真是要上天无门了!”张世杰点了点头,“可是想要赶在蒙古鞑子之前进入岢岚军一带进攻这三个营寨,同时不引起楼烦蒙古守军的警惕,似乎没有这么容易,毕竟这一片多山和河谷,道路崎岖难行,再加上当地基本上都已经荒无人烟,甚至想要找到几个带路的人都不是那么容易,更不可能像之前幽燕古北口一战那样甚至派遣一个旅的兵力长途奔袭······”

        叶应武并没有回答张世杰的问题,而是扭头看向姚枢。姚枢思忖一会儿,郑重点了点头:“想要找到几个对楼烦一带的山路颇为熟悉的人应该并非不可能,当初蒙古人南下,大军在那一带经过,经由太原府南侧直奔沁水,所以楼烦一带的百姓基本上只是向南逃到了太原府,臣在太原府民间还是认识不少人的,应该可以委托他们找到这样的人。”

        “让锦衣卫和六扇门全力配合你,行事必须要低调。”叶应武点了点头,“就算是必须要公开招募,打出来的幌子也最多是寻找通晓雁门关一带地形的人,楼烦靠近雁门关,知晓雁门关周围地势的人之中,少说也得有几个同样知道楼烦附近情况的。”

        “臣遵旨!”姚枢急忙应了一声。

        顿了一下,叶应武紧接着看向楼烦一带:“张卿家所言非虚,这一带确实道路崎岖难以通行,但是如果咱们只是挑选精锐几百人的话,应该还是能够做到的,毕竟朕需要的不是楼烦城,而是在蒙古鞑子快速向北撤退的时候,有人在前面起到阻挡作用,如果这上百名精锐士卒能够在山中隐藏埋伏下来,那么就可以在关键时候破袭蒙古人粮道或者骚扰营寨,让蒙古人没有办法全心全意的向前推进。”

        “这个可行。”张世杰颔首,“而到时候宣武军、神卫军等主力战军在后面跟进,就算是拦不住全部的蒙古鞑子,也能够有把握吃掉大半。”

        “这样做实际上就是逼迫蒙古鞑子没有喘息的机会,”叶应武眯了眯眼,“朕一直怀疑忽必烈的健康问题,只不过锦衣卫刺探不到准确的情报,这说明蒙古人在这上面进行了专门的封锁,他们越是不透露出来,越能够说明问题的严重性,想来蒙古军队中的将领对于这个问题也不可能没有疑惑,而忽必烈一直没有公开露面,说明忽必烈现在的身体情况十有**已经没有办法支撑他走出去辟谣了。”

        顿了一下,叶应武接着说道:“当然这只是一种可能,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忽必烈以军心不稳作为代价,甚至佯装自己病重,从而诱惑明军主动追击,为自己能够包围甚至击败我大明打下基础,但是朕以为,如此关头,这样做的风险未免太大,就算是忽必烈是喜欢冒险的人,在这个时候选择铤而走险的可能很小。”

        姚枢和张世杰都是点了点头。叶应武看向他们两个:“那就这么说定了,姚卿家,粮草转运、向导遴选以及难民安置的诸多事宜,还需要你操心,若是能做成这些,卿家便为我大明、为此一方百姓的英雄。”

        姚枢郑重的一拱手:“臣必不辱使命!”

        而叶应武扭头看着舆图,上面曾经标注为象征蒙古的黑色的地域,现在大多数已经被染红,这是大明的赤色,这是无数将士鲜血的赤色。

        禹地悉归龙虎掌,现在朕坐拥九州天下,忽必烈你还有什么能够拿出来和朕抗衡?

        “陛下,臣还有一事要奏。”等到姚枢先行退下,陆秀夫向前一步。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首页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 下一页 末页
扫码
作者然籇所写的《倾宋》为转载作品,倾宋最新章节由网友发布,找书苑提供倾宋全文阅读。
①如果您发现本小说倾宋最新章节,而找书苑没有更新,请联系我们更新,您的热心是对网站最大的支持。
②书友如发现倾宋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③本小说倾宋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找书苑的立场无关。
④如果您对倾宋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邮件给管理员,我们将第一时间作出相应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