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找书苑 > 军事历史小说 > 盛世中华最新章节 > 盛世中华全文阅读
选择背景颜色: 选择字体: 选择字体大小:
337章 想回南京看儿子了
盛世中华全文阅读作者:汉风雄烈加入书架
  三百三十七章 想回南京看儿子了

  “该死!”望着眼前的集贤关,梁纲恨声中难掩心头的郁闷。本以为只是一场轻松的扫荡战,却给打成了一场攻坚消耗战,足足用了大半天时间才拿得下来。这让原计划今日下午就进军安庆与南向阳部汇合的梁纲如何不感觉郁闷?

  朱射斗,他不但昨夜就遣出了格尔泰两千人,今日红巾军攻关的时候他更是令集贤关剩余清军主力撤出了关城,而开到了关外。只等着红巾军大队人马杀进关内时,其余部主力才继而开进集贤关。

  冲锋进关的红巾军攻击势头立刻就受到了遏制,并且被清军坚决的沾上了身,好不容易脱离了战斗,重炮群、火箭战车再次开火,朱射斗却又令清兵主力撤出了关。视线受阻的红巾军重炮部队根本就不能对集贤关背面的清军余部主力给于重创。如此,集贤关的厮杀从上午一直持续到了午后,红巾军才算是正式占据了上风。

  但是此时的清军格尔泰部,也从集贤关西面连夜绕过了赤岗岭,白天半天时间更是连过凤凰山、扁担山、象山、龙珠山等四座大小山头,迂回了几十里山路,最后从花岭绕到了红巾军身后。黄昏时候,集贤关朱射斗部溃败在即,被关内清军吸引了全部注意力的红巾军,毫无防备之下差点被格尔泰部偷袭重炮部队得手……

  以至于最终扫荡完集贤关清军后,天色都已经彻底的黑了。

  此一战,清军朱射斗部可谓全军覆没,零星逃出的散兵并没有几个人。可是与阿尔萨朗部不同的是,集贤关六千余清军在朱射斗、格尔泰这样强硬派的督战下,战死者极多,俘虏最后清点下,才两千出头。

  在集贤关内,梁纲找到了朱射斗的尸体后都想命人将他碎尸万段。只是这样作践人尸体太伤阴德,梁纲最后也就是砍了朱射斗脑袋,连同格尔泰的一起准备随军带上,到安庆城下时亮出来好好伤一下守城清军的士气。

  在集贤关这里生生耽搁了一天,还付出了不小的伤亡,更是有一场绝对的担惊受怕。梁纲高涨的心气平复了不少,红巾军旺盛到甚至都有些盲目的情绪也恢复了一些冷静。

  虽然梁纲自己而言,还一直感觉郁闷不已。可是真从军事上来讲,集贤关这一战,对红巾军而言反倒是大有益处的。骄兵不一定必败,可是败的可能性却无疑大增。只是这些还都不是梁纲一时半会能想通的。

  耽搁了一天时间的红巾军在天明后顺利的赶到了安庆城外,中午时分就同追着朱射斗赶到安庆的南向阳部汇合,六个团的红巾军,加上随行的水师力量,水陆大军共计四万人齐聚城下。

  安庆是一座城防比之合肥城更胜出一等的坚城,尤其是西路军进驻的这段时间。不仅仅是城防得到了巩固,城内的一些藏兵点也修筑了许多。更因为红巾军火器犀利的缘故,而改变了往日建筑以土木建构为主体的风格,一水儿的青砖长石。而糯米石灰浆就更是从没停止过烧熬。

  那些修筑坚固的藏兵点,防御之强就是被红巾军十二斤重炮重重的轰击上几炮也绝不会倒塌、塌陷。血淋淋的现实就是最好的老师,面对着红巾军的炮火,清军的防御工程也在迅速升级换代中。

  没有什么好说的,对于安庆城,梁纲使用的法门跟合肥一样。爆破城墙永远就是攻城的最好最有效手段,除非是如南京、北京、西安这些地方的变态城墙那样,否则的话直接炸塌城墙就是瓦解破除守城军心的最好手段。再说集贤关已经丢失,老将朱射斗战殁,这消息对安庆清军而言本就是震动性的,且更意味着安庆城彻底成了孤城,三条通道,两条被完全封堵,一条也被堵住了一半。城内已经是有些人心浮动了。

  只是作为冷兵器时代的清军精锐,安庆城内的西路军到底是要胜过阿尔萨朗部许多。虽然处境不妙,可菱湖等营堡的备战工
工作依旧紧张有序,不见半点懈怠。

  两天时间。梁纲将安庆城墙爆了一个遍,东西南北都炸开了几条缺口,但大军并没有急着往里进攻。

  集贤关的教训他现在可是铭记在心,不将守城清军的意志完全摧毁,像集贤关那样作战,就是最终把西路军给吃了,红巾军的伤亡代价也会惨重无比的。

  梁纲绝不打算在安庆城下纠缠过久,可是外表上他却做出了另一副模样。驱使着周边几县的数以万计的百姓,用了将近五天的时间在安庆城打圈挖了一道宽两丈、深一丈的大濠沟,只在南门外靠长江一带与东门外靠菱湖一段留下了缺口。

  这样的行为不但让城内的清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就连红巾军内部也搞迷糊了。从起事开始到现在,红巾军哪里有长期围城的战例?就是当初打南京时都是一鼓而下,怎么可能会对一个安庆而改做围城?可是事实摆在眼前,梁纲大张旗鼓的挖壕沟,为的可不就是围城方便么?

  壕沟挖成,红巾军有用三天的时间在壕沟外围设立上了大小十多个寨子。然后唰的一下,主力就消息不见了。只留下南向阳部两各团和池州新调来的罗进部第二独立旅。

  梁纲最重要的近卫团除了骑兵营外一个人影都没有,还有六七八三团和城南江面上原本停靠着的大多数红巾军战船。

  观成、勒保心中都升起了一股不妙感,红巾军这个时候主力消息不见,自然不可能是退回南京了,那只有——继续西进。

  一个难题摆在了观成、勒保面前,怎么办?是不管不问,还是向城外猛攻,以牵制红巾军回援?

  “轰轰轰——”震天的炮响声又在城外传来。红巾军炸开了城墙后,没有在清军精神极其注重的时候猛攻安庆,而是搞出了怎么一摊子事,城内清军颇是有些不知所措。加上城外红巾军炮火从未停息,守城清军的士气竟然不自觉地下降了。

  人就是如此。如果对面的敌人看得见摸得着,那么就算他们的实力再强大,自己心中也会有一分安定。可是如果真正的敌人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自己还被一股明显实力不比自己强多少的人困在方圆之地,耳目全无……那心头一股燥气、闷气就会油然而生。

  这样的安庆清军,比之之前可就容易对付多了。

  更主要的是,观成、勒保为了保险起见,根本不可能立即下令守军就对城外南向阳部红巾军发起冲击,他们必须在敲定一切之前继续控制和压制城内清军的情绪。如此就会更加激化守城清军的燥气和闷气。在城外炮弹不断打来的情况下,自己本身又受到上层的压制,以及梁纲主力部队的‘不知所踪’,安庆清军还如何保持士气旺盛?还如何不降低士气?

  勒保、观成完全必须谨慎再谨慎,因为这很有可能是红巾军的诱敌之计,他们现在做出的每一个决定都要对西路军负责,所以他们派出了相当一部人手向外打探。

  两丈宽、一丈深的壕沟对于一些人来说并不是什么不可逾越的障碍,即便是沟底布满了竹签等一些利器,那也是如此。

  随后的几天时间,红巾军的侦察兵与清军的这些探报间的交手越发的密集起来,可还是有消息源源不断地被传回安庆城中。

  红巾军分兵西进,梁纲现已杀到江西。

  首战马当炮台,毫无疑问的一战而下,清廷苦心经营了半年之久的要地,完全阻挡不住红巾军的兵锋。二战彭泽,三战湖口,皆势如破竹,现在兵锋已经抵达九江。

  观成挥退了这名风尘仆仆的信报,抬头望向勒保,两人眼神中都露出了一股无奈,却又同时点了点头。自己不能再也不动了,梁纲拿下九江是毫无问题的,若是接着下鄱阳湖,他们毫无担心。安徽战局如此糟糕,江西还保留的可能性极小。可是梁纲如果不南下而继续西进杀进湖北
呢?杀到武昌、汉阳呢?

  两湖震荡,甚至可以让红巾军与鄂西、川东的白莲义军建立直接联系,这样的事情是决不允许发生的。那样的话,加上在陕西奋战的襄阳义军,整个大清岂不就是被拦腰一刀斩成两段了?

  安庆部必须立刻发动反击,紧全力的将梁纲部拉回安徽来。

  “南向阳,难办啊……”勒保叹息道。虽然罗进的第二独立旅一部分人留守了池州,可是主力是都过来了。两团一旅,安庆城外的南向阳,手下至少有一万四五千人。

  再配合着炮兵和水面力量,绝对是一个难啃的骨头。

  “难办也要办啊……”观成的笑容更苦。他之前已经准备吸收朱射斗的经验,打算在城内跟红巾军拼杀个够。却不想拐过头来,自己反而要主动向外进攻。

  深夜。

  南向阳已经在营帐中安心睡下。突然一阵匆急的脚步声跑进后帐。“团长,清军出城了——”

  被脚步声惊起,但神志还有些迷糊的南向阳头脑瞬间清醒了过来。——清军出城了!那就是……

  “哪个方向?”坐起身,南向阳弯腰穿鞋中迅速问道。

  “是菱湖方向。规模在四五千人。”

  这段时间红巾军的侦察兵和清军探报交手的太多了,尤其是菱湖方向。所以夜里清军一出城,就被潜伏在那里的侦察兵所发现,之后消息就迅速报到了南向阳这里。

  “菱湖!是罗进的位子。”南向阳披上战袍,又追着问,“消息报告了二旅没有?”

  “已经报告。”

  “轰轰轰——”

  这人话音还没全落,东边就已经传来了一连串的炮响。南向阳顾不得扣子没扣整齐,抓起床头放的腰刀就冲出了帐去。

  破岗湖上,一队护卫船已经全体惊醒,正在抓紧时间的起锚升帆。船上各炮位也都在忙碌着,所有大炮的炮衣都被退下,火药桶、铁弹、霰弹箱等纷纷开封。

  白天他们这一队的任务就是封锁菱湖出口,并且炮击菱湖清军各营堡,而到了晚上,则需要避退到破岗湖来。省的离清军太近,晚上闹出幺蛾子来。

  虽然水师营的战船还没一次被清军偷袭过,可是有备无患。梁纲起家的时候,偷袭清军水师的事情就不止干过一次。清军也不是没脑子的人,肯定也会想到这一点的,所以一切都要小心为上!

  第二独立旅。

  罗进、李熙二人正在并排其列着,望向清军方向神情甚是轻松。被梁纲详尽告知了所有计划的南向阳部,并不惧怕城内的清军不出来。相反,他们还极其渴望着城内清军能够打过来。为此,他们已经准备多日了。

  被四面炸开缺口的城墙似乎是方便了清军夜袭,这一夜中,不仅是东面的菱湖方向,西面和北面也都发生了清军偷袭战。除了红巾军实力最雄厚的南方外,余下三面战事虚虚实实都是打到了天亮才歇住。

  “向大帅速报!”南向阳望着安庆城方向脸上充满了微笑。有一就有二,城里的清军明显是沉不住气了。如此,这一仗完全就是在照着大帅排下的剧本在打嘛!

  “打吧,好好的打吧。等你们打完了,就该我们反过来打你们了!”

  梁纲的计划就是如此。因大军西进为由,迫使安庆城内的清军不得不向外发动进攻。持续性的给守城清军放血。

  等到一次次的向外冲击无果,安庆清军就不仅仅是血流成河而已了,他们的士气也必然会跟着一降再降。那个时候,大军再回师一击,扫荡安庆就不在话下了。这根立马就在安庆城下与守城清军死拼硬碰,可是划算多了。

  一万四五千人的南向阳部,实力说强不强,说弱也不弱,在水师的支援下,完全可以完成对安庆清军的放血任务。


  而梁纲下九江后是否还继续西进武昌,说实话他还真没这打算。现在他最希望的不是西进而是东归——回南京看儿子!
338章 秋后再算帐,乾隆吐血亡
盛世中华全文阅读作者:汉风雄烈加入书架
  三百三十八章 秋后再算帐,乾隆吐血亡

  南京元帅府。

  生产了大半月的李盈盈正在坐月子。梁纲不在,这座红巾军最高权力所在地也就少去了几分军政色彩,而多出了一股隆隆的贵气。

  李盈盈顺利产子,对整个红巾军而言都是大事,上上下下皆是欢喜异常,毕竟在眼下这个时代,以梁纲的身份实在不适合长期无后。

  李盈盈生子,最高兴的人有梁纲,当然还有李家。她母亲刘氏早在梁纲北上出兵前就已经住进了元帅府,李盈盈生产后就更是紧张的不敢疏忽片刻。

  但好在梁纲后院人系简单的很,除了李盈盈外就是罗玉娘,没那么多的复杂道道。否则的话,刘氏怕是会更加的草木皆兵。

  产妇坐月子是不能吹风的,这是中国的老传统,李盈盈这里也自是如此。整间内室都被封闭的严严实实,气闷不流通自然是难免的,可是也只能忍受。

  产后的李盈盈经常出大汗,房间里气闷是一个方面,但也有产妇自身的因由。所以穿的衣服已经全都换成了纯棉吸水的软布,此时刚刚换了一身干爽衣服的李盈盈就坐在床上,抱着自己的宝贝宝宝,“乖宝宝,爹爹又打大胜仗了,高兴不高兴啊!”手指抚摸着婴孩光滑的皮肤,脸面上欢笑妍妍,笑容中充满了母爱。

  虽然李盈盈是在坐月子,可是一些消息却还是要通报的,就比如红巾军此次的安庆之战。前后耗了那么多天,梁纲终是以最小的代价彻底覆灭了西路军这支困扰了他好久的清军劲旅。真真的可喜可贺!

  不过损失也挺不小,连上之前的江北之战和安徽的合肥之战、舒城之战的总伤亡,红巾军的总数消减也直线超过了万人。就梁纲所帅之部而言,都有些伤筋动骨了。

  当然,这些伤亡李盈盈是没有具体概念的,她关心的也不是这个,更不是清军西路军覆灭之后的举国反应和剧烈的影响,而是梁纲之前所说过的一番话——破了西路军后,就正式封疆建国,立朝称王。

  梁纲若是称王了,自己当然就是王后了。乃至更后面的皇后,似乎也正在向她隐隐招手。

  “不知道你这小乖乖会不会被你爹立储……”李盈盈不是目不识丁的村妇,她的生长环境早就注定了她的眼光,看到的绝不仅仅是眼前。“娘,你说……他会立储吗?”自己是王后,儿子是世子,这才是真正的固若金汤。否则的话……

  刘氏脸上收起了慈爱和目视着床上母子的祥和目光,慢慢转变成了冷肃。李盈盈坐月子中是不能见外人的,但她可以和府外照旧保持联系。梁纲称王会不会立马册立世子,事实上不但李盈盈关心,李家、陈家更是操心无比。陈诗、陈明堂、李元清等人心仪男婴,早就在孩子没出世前就商议过此事,虽然梁纲建国称王之后立马册封世子是最好不过的选择,就好比驱除胡虏,扫尽中华腥膻的明太祖朱元璋,就是在称王之初第一时间册立了世子。可是梁纲性格与朱元璋大大相异,不少稀奇古怪的想法、思路早就令手下臣等膛目结舌,谁也拿不准摸不清他的心思。而且李盈盈之子虽是长子,可到底还是一婴孩……

  刘氏脑子里无数个念头转过,最终却是化作了微微一声叹,“以大帅的身份、地位、处境,建国称王之后册封太子是最好不过的选择。可是……大帅性格到底是凛异了些,如何想的怕是谁也猜不准……”

  事实上陈诗等人并不认为梁纲称王后就会立马册封世子,这么长时间的相处下,他们也感觉出了梁纲的一些信念,就以继承人而言,‘立嫡立长’绝不是他会遵从的,‘择贤而立’到更适合他的口味。所以,想望着李盈盈之子一出生就立马被册封世子,可能性太渺小了。

  “不过你也别担心。这孩子终是大帅的第一个孩子,能不疼他么?看看赐名‘豫’字就该知道
道大帅对他的关爱,那是半点都不比你少。等以后年岁大些,有你叔父来教习,成长后,大帅就是择贤而立,豫儿也一定是头一位。”

  书呆子或是大儒在梁纲这里并不吃香,倒是陈诗这般博学通杂的人更趁梁纲的心思。这些李家、陈家的人心里都有数,所以最合适和最值得信任的出任梁豫师傅的人,不是别人,就是陈诗。而这点打算,可能都用不着李盈盈开口,梁纲自己都会主动把陈诗推上位。

  李盈盈上位王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而梁豫的出生更是李家、陈家的一层保障。对于后面的储位之争,陈诗等人还依旧老神在在,感觉把握颇是充足。

  一方面是李盈盈的身份,后宫‘母以子贵’不假,可更多的还是‘子以母贵’,尤其是争位的时候。李盈盈后宫第一人的位子,就是梁豫未来的极大依靠。

  再加之李家、陈家的潜力股,陈诗,梁纲颇是敬重,就红巾军‘任官’策略的建言,也足以令他在红巾军朝野拥有相当一部分的影响力。而陈明堂现在就已经是红巾军中的高层,李家大子李永昌虽没涉及官场,可是经营商贸也是变向的一种财源保障,而二子李永成始终跟随在梁纲左右,显然是要被悉心栽培的,未来前途不可限量!

  官场上的厚盾,可以遥想,待到一定时候时,绝对是梁豫一股强大的助力。至少不会逊色于任何旁人。

  还有一点令李家、陈家放心的是,梁纲似乎在‘欲望’方面不强。红巾军立足江南也那么长时间了,虽然相当一部分时间在打仗,可是空余时间还是有很多的,却从没见梁纲往后院拉进去一个人。偌大的元帅府,后院的女主人还始终是两个。这一点,就是李盈盈和罗玉娘二人自己都是不曾想到的。

  虽然这样的情况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可是不管怎么说,对于李家、陈家这都是一种心灵上的安慰。

  “二夫人安好!”

  这时房外传来了一阵请安声,接着就见绿华闪进了房来,向着李盈盈、刘氏一行礼说道:“夫人,老夫人,二夫人请见。”

  二夫人就是指罗玉娘,不管怎么说,她现在是元帅府两个女主人之一,地位只在李盈盈之下。这也是李盈盈一直来注重拉拢的一个人。

  罗玉娘自身而言,从先天上就失去了对李盈盈的威胁,所以虽然是梁纲现今的两个女人之一,李盈盈心头有些时候未免没有妒意。可是面对她时却从没有表露过半分。

  这样的一个人,是她的最佳团结对象,而不是要提防对立的。

  罗玉娘自身有亏,将来的威胁性极小,可是娘家实力却颇是强劲。现在二哥罗易勋任台湾知府,大哥、姐夫等都是经商,凭借‘皇亲国戚’的身份在闽粤混的是风生水起,家业越发做大。而且更重要的是,罗家跟梁纲在东南最倚重的方面重臣陈广亮大有联系,而陈广亮的‘盘知错节’却是不需言表的。

  这样背景的一个人,李盈盈只要不是蠢妇就绝不会把她推向对面。

  相对比李盈盈,罗玉娘的年纪要大上了好几岁,经历过的磨难和心灵痛苦也远超对方,所以心智十分的成熟。对于李盈盈的拉拢,深有自知之明的她表现得十分识趣,但是即便如此,这么长时间下来两人依旧没达到真正交心的地步。她在李盈盈面前表现的更多的是‘无害’,而且十分守礼。

  进驻南京之后,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寒冬飘雪,每日都会定时定点的来李盈盈这里拜见。只是对比起别家的规矩来,这时间要往后推上不少,因为这是梁纲自己改的。

  就是妾,那也是自己的女人。按现时的规矩,大户人家的姨太太、小妾什么的都要在正房面前立规矩,伺候着用饭什么的,梁纲不习惯。他脑子里,小妾什么的跟后世的二奶、三奶都差不多,都是他自己的女人,身份上即便是有差异,也用
不着这么作践人。所以,大手一挥——改了!

  罗玉娘前来,刘氏、李盈盈娘俩就停下了刚才的话。那些话是她们娘俩私底下的悄悄话,外人在场时是万不会说的。

  绿华出门,一声“二夫人请——”后,一票人就陆陆续续的涌进了屋去。除了罗玉娘和她的随行侍女,还有李盈盈房内的一班人。而绿华和之前在门口守着的紫烟却空闲了下来。

  事实上这两个李盈盈的婢女,早在红巾军没打进南京时就已经嫁人了。前者的夫家是陈明堂手下的人,当初是梁纲帐下的一个书记,后者所嫁的人则是王登,当初后营守备队的队长。

  可以说也是为了拉拢人吧。那个后营守备队就是梁纲拨调保护李盈盈、罗玉娘二人的,李盈盈为了自己安全性、可靠性乃至掌控性更高一些,把紫烟嫁给了他,也是一种实用性手段。

  现在的守备队被扩充到了二百五十人的元帅府卫队,用作专门负责元帅府保卫。虽然梁纲身边有亲卫营,可是他毕竟是要外出打仗的,亲卫营都跟着他走了,这元帅府的安全当然也是要有人保护的。

  两个已经嫁了人的人,并不时常都在李盈盈身边,尤其是绿华。这也是梁纲不在,李盈盈稍微的放纵了一些,才会把她招进来。而紫烟在元帅府更多的则像是管家娘子,她丈夫王登就是家丁头目。

  长江上。

  站在船头呼吸着大江上的清新空气,梁纲心头像是去掉了一层灰尘似的。

  这几天他在安庆,着实屠掉了不少人。伤亡过重,他心里不痛快,当然不会放过西路军这些令他损失不小的人了。所以就跟三河镇一样,这次他在安庆再重演了一次秋后算账。抽丁杀掉的足足有三四千战俘,余下的两万多人立马就跟受惊了小猫一样,在屠刀下瑟瑟发抖。

  杀人之后还要焚尸的,不然的话安庆内外几万具尸体,发起了瘟疫可不是说笑的。所以以后的几天时间,空气里都能问道一股焦臭味,梁纲知道那是什么,所以心理面一直都有点小恶心。

  现在总算是好了,踏在船头,大江之上小雨过后,空气是多么的清新。呼吸,吐出,再呼吸,再吐出,被洗涤后的呼吸道,梁纲心头都感觉透爽了不少。特别是想到不久后就能看到的儿子,这心情就高兴地难以抑制。

  这是血脉骨肉啊,在这个世界上,自己生命的延续。更是至今为止,梁纲真正意义上的唯一血亲。他给孩子起名梁豫,就是为了联系前世,联系自己内心深处始终牵挂着的那个角落。

  西征的船队顺流而下,江面上艘艘战船飞驶直下南京,高高打起的赤红战旗,宛若一团团翻腾的烈火,将红火的气息散遍长江两岸。

  大胜而归,又长子降临,真正的双喜临门。这要不红火,莫非还是哀伤满地的北京红火?

  打下安庆后,梁纲在安庆停留了几天时间。可就是在这短短的几天时间内,整个北京城都遍布了寒霜。

  即合肥失陷的消息传回北京后,阿尔萨朗部全军覆没的消息也紧跟着传到。连受重击的乾隆皇帝终于支撑不住了,一病卧床不起,而随着江西九江失陷的消息再度传到,就像那风中的残灯,这个君临天下六十二年的帝王气急攻心,在怒喷出一口血后终于走到了人生的最后一刻。

  “不甘,不甘……”嘴角还挂着血迹,在极度的不甘中,和对红巾军对白莲义军极度的痛恨中,乾隆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嘉庆茫然了。乾隆的死来的是如此快速,而又让清廷上下措手不及。连嘉庆都是在一片茫然中匆忙接过了清廷的权柄,如此一大摊子烂事全摆在了他的面前。

  而唯一好运的就是,乾隆终于不用再听那一道接着一道的败报了,尤其是湖北快马加急已经送到了河南的,关于安庆西路清军全军覆没的消息!
339章 建国称王
盛世中华全文阅读作者:汉风雄烈加入书架
  三百三十九章 建国称王

  “哦,小乖乖——”南京元帅府。梁纲如抱着一尊世界上最珍贵最稀奇最易碎的绝美艺术品一样,小心翼翼的抱起婴孩中的梁豫,手指触碰着婴儿细滑的皮肤,一种血脉相连的感觉在心底油然而生。

  怀抱起自己的骨肉,那种天生的亲近、疼惜,心灵的感触都无法用言语完全表达的出来。但是无疑,这个小小的婴儿,现在已经占据了梁纲心灵极其重要的一个位置。

  床上的李盈盈看着梁纲这副样子,脸上露出了一个舒心的笑。他果然是疼儿子的,这一点今后已经不用再质疑了。

  睡觉中的梁豫被人抱起了起来,不舒服感立刻就生了出来,毕竟梁纲可从没抱过孩子。一双圆溜溜的黑眼睛睁开,看着眼前这张陌生的脸,小嘴张合中脸上就露出了哭意。那种一出世婴儿,见了自己父亲立刻露出笑脸的好事,梁纲终是没能遇上。

  只是此时他却没有注意小梁豫的哭意,见他睁开了眼睛,心底是更加高兴了。“我是爹爹,是爹爹……”

  手指在梁豫小脸上滑动着,梁纲不自觉地就低下了头。而随着他在梁豫小脸上亲的那一笑,嘹亮的哭声立马就在那张小口中爆发。

  李盈盈前一刻还在温馨父子二人,后一刻脸上就起了焦虑,她想立刻报回孩子,哄好他。

  “这哭声够响亮!”梁纲咧嘴一笑,“有我当年的风范。”到穿越之前,他的同辈亲戚里已经有不少人都结婚生了孩子,坐到一块时说起小孩,亲戚里可没少提他小时候的事。他那时的哭声,可是真正一个叫响亮,完完全全的男高音,闹人的很!

  “子类父!”一直守在一边,却一声不吭,努力降低存在感的刘氏眼睛猛然一亮。虽然梁纲的这句话只是兴奋之下不经意的言语,可是听在她的耳朵里却是别有一番意义。

  子不类父,在古代可是一个很重的‘罪名’啊,尤其是在大位之争时,顶尖的重要!

  婴孩的哭闹,梁纲的大笑,却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就在梁纲持续尝试着哄好孩子的时候,突然感觉左手一热,继而就是一片湿润感。小孩尿了!童子尿还毫无阻拦的嗤在了梁纲身上!

  脸上的笑立马就转成了苦笑,将孩子递给急上前来的刘氏,梁纲只得下去净身洗手了。

  “大帅,暗营急报——”

  就在这个档口詹世爵向梁纲通报了消息,暗营急报,还是史永存这个当家人亲自来报。

  随着红巾军的逐步发展,暗营的势力也是越来越强。史永存和手下分管南北两面的宋标、柳青言,在红巾军政权中身影也是越来越神秘。现在许多人都在猜测,这个神秘的暗营会不会就慢慢衍变成前明的锦衣卫和东西厂,对外的同时也逐步的对内……

  他们内部的人手,外在身份复杂隐秘,或是走卒,或是商贩,或是地主,或是佃农,在红巾军旗下各地,都有着他们的身影,但是具体如何,却是没有外人能知道。

  所以,随着暗营的慢慢发展,史永存需要亲自赶来汇报的消息也越来越少。需要他亲自动身的事情绝不是小事,不假思索,梁纲当即就让詹世爵领他上来。

  “是。”詹世爵出去了不一会,史永存就从外面走了进来。

  “见过大帅!”

  “说说,什么急事?”

  没什么虚礼,直截了当的进入正题。

  “大帅,卑职刚刚接到宋标传书,北京,乾隆老儿丧了。”史永存脸上带着一丝激动。作为暗营首领,清红两方实力对比如何他心中了解最细,眼下这个当口,乾隆死丧,可是对红巾军大大的有利!

  “乾隆死了?”梁纲一时间都呆住了,现在明明才嘉庆二年……

  不过紧接着他又反应了过来,时局不一样了,历史原流
流里只有一个白莲教大起义,所以乾隆能支撑到嘉庆四年。可是现在自己的出现却又引发了红巾军,占据了整个江南,还加强了白莲教义军,满清真正进入到了局势危急的关头。乾隆八十六七岁的老人,连番打击下,提前死两年也是可以理解的。

  “这么说就是嘉庆掌权了?”梁纲沉吟了片刻,立刻向史永存问道:“北京局势如何?可是安稳?和珅呢?”

  “回大帅,北京哀伤遍地,可是局势还大体稳定。嘉庆帝正式掌权,和珅依旧安然的很。不仅没祸事的苗头,嘉庆还立马晋了他二等忠襄公之位。”

  和珅承袭三等轻车都尉出身,到了乾隆四十九年才被封了一等男,随后五十三年晋升三等忠襄伯,抵至嘉庆登基,晋一等忠襄侯。现在垮了两级成了二等公。

  “二等忠襄公?”冷声笑了笑,梁纲可不认为这个公爵和珅会舒舒坦坦的享受下。他跟嘉庆的矛盾完全都没调和得希望,后事必起!

  “让宋标全力经营北京,给我使劲的放风——”

  梁纲嘴角露出了一丝冷笑,眼下可不是原本历史同期,有了自己这个变故,嘉庆哪里会这么简单的就吃个肚儿饱?而且清廷根基都已经动摇了,想拿下和珅,那根基就会松动的更厉害!再说想啃下有了警惕的和珅,可没那么简单!

  史永存退下后,梁纲迅速招来了王邵谊等人,将乾隆死丧的消息一说,登时满堂都是兴奋。这太及时了,紧跟着安庆之胜到来,对红巾军真是太有利了!

  “大帅,此事需要迅速通告全军,昭示天下。乃我红巾军之天命也。”王邵谊激动地说道。没办法,谁让嘉庆帝的存在感太低呢?虽然坐上了皇帝位,天下人却真真没几个把他当皇帝。

  王邵谊等人都是在乾隆年间长大的,虽然加入了红巾军,可是读书人出身的他们心中对乾隆始终都存在一层隐隐的阴影。而现在乾隆终于死了,心中的阴影自然一扫而空。对于嘉庆,他们可没有半点的畏惧!

  “大帅气运加身,凝气成龙,封疆建国,当正在此时。”

  “五月十五”,陈诗想都不想就道出了一个吉日,“此正为黄道吉日,大帅可登位呼王,正式昭告天下。”

  这就是对满清的落井下石。趁着安庆西路军全军覆没,乾隆病亡,霉事接二连三送到北京的时候,自己则锦上添花,封疆称王,对着满清再做重重的一击。

  陈诗的提议立刻就赢得了在场所有人的赞同,连梁纲也有这打算。如此两边做比,一如旭日初升,一是江河日下,这样才能更加的衬托出红巾军的兴盛兴旺嘛!

  “如此也好。”反正登基大典早有准备,五月十五那天也绝误不了事。

  如此说罢,众人退出元帅府后,整个红巾军政府迅速运转了起来,同时不加掩饰的消息也源源不断地向外传透去……

  广东。

  惠州府内。陈广亮、刘文焕、张世龙、陈烂屐、郑一、吴智清、李南馨等等,红巾军东南一部的军政水陆大员们是齐聚在这里。

  原因就是刚刚从南京发过来的消息——五月十五,梁纲正式建国称王!

  陈广亮以下,所有人的神情都热烈的很,虽然这份列热中难掩一丝郁闷。毕竟他们在这两月的持续角逐中已经渐渐取得了对广东清军的胜面,如果梁纲能够把登基时间往后延迟上一个月,那他们的功劳可能就更大了。攻得下攻不下广州城不好说,可是南下广州城之外的广东所有地盘却绝对不成问题。

  可惜,时间不等人。梁纲陆续出击打溃了清军江北和皖中两路大军,解决了南京外部的最直接威胁,虽然跑掉了大半个火器营,可是目的已经胜利达到了。所以,按照原计划,就已经该正式建国称王了,何况现在还附加了‘乾隆死丧’这一个大喜事,自然要趁热打铁
,赶紧建国称王,给清廷再多加些晦气!

  哪还有时间来等着广东建功?何况这样情况的也不仅仅广东一地,江西也是如此。有了黄瑞的帮忙,江西部红巾军虽然只剩下了一个团兵力,但面对崇尚却已经完全建立了优势。尤其是北方的安徽战果出来,整个江西上上下下心里都知道——又要变天了!而且除了黄瑞的帮忙外,红巾军在江西清廷内部还埋有宗一源这个棋子。

  当初的湖口小县令,自从湖口炮台保卫战胜利之后,作为标兵榜样,就被清廷连升三级,现在已经坐到了南昌知府的位子。这些日子来与五团没少取得联系。只是时机还不到,所以还一直引而不发。不然的话,对比广东,江西得手的时间会更短!

  没能在梁纲建国称王之前献上一份厚利,高燮也是不甘的很。可是,再不甘也只能忍着。

  五月十五。

  即将被更名王宫的元帅府内,梁纲正在被一群侍女围在中央,整理穿戴着。

  冕服,还是很麻烦的。冕冠、上衣、下裳、靴,并且加上配件如蔽膝、绶、佩等等。

  既然是恢复汉统,那当然就要不相同于清廷了。这方面由陈诗来把关总管,任登基大典总礼官,梁纲当然是放心的。

  套路是以《大明会典》来的。梁纲昨天演练过一次,被折腾的好个够呛!

  穿戴打扮一切齐全,外面也响起了报喊声:“吉时到。”

  梁纲最后看了一眼镜子中的自己,随后大步跨出了房门。做上乘轝,“起驾!”高亢的叫声立即响起。

  当皇帝是要祭天礼地的。梁纲首先要出城祭礼天地,那地方在城外的一片空地上,离南京城不远。

  南京可没有圜丘,所以只能如此。

  炮声九响,鼓乐大作。

  钟磐清扬中,随着乐起,仪仗导引,旌旗高举的亲卫营,还手执金吾,肃容徐步的簇拥着梁纲通过。

  左右或是围观的百姓,更多的则是负责守卫的红巾军,纷纷叩首伏地。山呼海啸一般呐喊:“吾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万众高呼,苍生尽皆俯首的感觉确实是很棒。梁纲即便是现代人穿越,本质中地位身份高低贵贱之分浅薄的很,可此时也照样是一阵恍惚。想到前世时,与人合租的居室,每天不停的找活,简单的饭菜,甚至是一连好几天方便面当家……梁纲眼睛就不由得一阵湿润。

  可惜亲人都不在,在这个世界里固然已经是认命,可说到亲近感,还是有限的很。

  “臣梁纲谨告天帝:天下荡覆,民生多艰,百五十年,群丑嘻嘻。泱泱华夏,神明之胄,匍匐犬羊,胡逆交逼……臣,为皇汉苗裔,恭行天罚,义师所指,鞑虏奔逃,是为众所推,就位汉王,必北逐胡虏,拯生民涂炭间,复华夏威仪盛,谋国计民生强。除中土膻腥,雪中国之耻,实鉴臣心!”

  一纸宣毕,万岁群呼再起。

  梁纲取‘汉王’,陈友谅这个当初的王号,是有些不吉利。可是他坚持如此,陈诗他们也挡不住。而如此名号,在梁纲看来却是正好显示他恢复汉统光复山河的信念。直白明了!

  再说,陈友谅的‘汉王’固然有点影响,可是上溯两千年刘邦不也是汉王?

  “吾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车驾再转回南京城,此时的南京,大半年时间的休整早已经看不见攻城留下的痕迹,只有万千民宅商铺林立街道两旁,繁华依旧。

  而对红巾军的认同,也随着红巾军的对内秋毫无犯、吏治清明,对外战场上一场接着一场的胜利,地盘的逐步扩张,而愈加的拥护起来。

  如此王驾折回,梁纲耳朵里就尽数听到了南京百姓的欢呼声。当然,这里面许多还都是红巾军的家属,他们对梁纲才是最最衷心拥护的。 />
  王宫。

  车架门打开,梁纲举步下了来。鼓乐声响,陈诗移步上前,“大王,时辰已到。”

  梁纲明白的点了点头,祭礼天地后,还有正殿授印、礼拜等等,是以还有得一阵子摆弄。

  往日元帅府的大堂,此时就变成了王宫正殿——泰极殿。此殿名是梁纲取得,就取否极泰来之意。

  满清入关百五十年,破了‘胡虏无百年之运’之说,中华皇汉气运是低落到了最低点,现在梁纲复汉兴起,正是应了‘否极泰来’四字。所以取了‘泰极’为名。
341章 嘉庆心意定,北京暗谍起
盛世中华全文阅读作者:汉风雄烈加入书架
  三百四十一章 嘉庆心意定,北京暗谍起

  钱大昕的感激不感激,梁纲才不在乎呢。只要红巾军继续发展壮大下去,早晚有一日他能网尽天下英才,收为己用。

  而眼下时期,封疆建国后的种种可预期的麻烦,只能算是临产前的阵痛,是‘人生’所必须经历的。只要挨过这段时间的磨合,就一切都能走上正途。

  而纳入正途,合理掉内部短缺的红巾军,强大的战斗力爆发出来,也绝不是落后的满清所能抵挡的。

  所以,梁纲信心满怀!【就不改称汉军了,还用红巾军这个老名。到称帝时再进行更改。】

  梁纲南京建国称王的消息在军情局的暗中推动下,像是一股疾吹而过的旋风迅速刮过了大江南北。

  出现在中华大地已有数年时间的红巾军,也在这一日正式甩掉了过去‘叛逆’的帽子。

  从今以后,再也没人能从心底里发自灵魂深处的蔑视红巾军为‘一群叛逆’了,毕竟梁纲这个汉王控制的地盘已经很是惊人。完全可以看做是一股争夺天下的力量。

  而且建制称王后,红巾军辖地内本来一些对红巾军心生抵触的人,现在也渐渐自觉认可了梁纲的统治。这批人多是以乡绅士子为主,而说到底,之所以如此就是一个‘称王’所带来的影响。

  北京,紫禁城。

  毓庆宫内,嘉庆得知了梁纲在南京自称汉王的消息后,勃然大怒到了极点。“这天下还是我爱新觉罗的天下,梁纲,无道逆匪,宵小之徒竟也敢妄图神器?可恨,可恨——”

  乾隆刚死没多久,养心殿虽然空了出来,可嘉庆并没有急着住进去。所以现在他的落脚地还是毓庆宫。

  嘉庆以下,朱珪等一些他的心腹重臣纷纷低头不语。这边乾隆刚大行,那边就传来了登基称王的事,实在是不吉利。而这份不吉利当中,更多的却还是他们这群君臣心底的黯然和无奈。

  就比如说湘黔起义军中的吴八月,他也是自称的苗王,同样是王,而且还时间更早,可是得到了如此消息的清廷,上到皇帝,下到普通一臣子,虽然表面上呵斥怒骂,但心底里却是根本不以为然,丝毫没将它们放在心上。即便那时的湘黔义军是最兴盛的时候,嘉庆等人也照样对他们不屑一顾。因为他们能有充足的把握,一定拿捏得下那支闹腾的湘黔义军。

  可是事情落到了梁纲身上就大大的变样了,与吴八月相比,二者间的实力和影响力完全就不是一个等级的。

  吴八月的苗王只是狂妄自大,梁纲的汉王却是名至实归。红巾军有那份实力,让梁纲配得上自己的那个‘王’字。

  发了一通脾气后,嘉庆无奈的坐了下来,满脸的疲惫之色。殿下的朱珪、王杰这群人虽然能力出众,可是那是在行政上,在最急切地平叛战事上却并不能给自己太大的帮助。因为现在的清军真真切切的是打不过红巾军……

  不过打不过红巾军,却可以打得过白莲剿匪……

  嘉庆当了一年多皇帝,大局观还是有那么一点的。他知道自己想要逆转对战红巾军的形势,就必须在实力上对比红巾军占据到绝对优势,可是现今鄂西、汉中、川陕的白莲义军不灭,湘黔苗民不定,清廷根本就不可能最大限度的集中兵力、集中力量来对战红巾军,反倒还要为这些地方花费上大把大把的钱粮和消耗掉极多的精力。所以要对战红巾军取得胜利,嘉庆认为第一步首先要做的就是遏制甚至是消灭掉白莲义军和湘黔苗民,只有如此,他才可以集中全国力量,全力以赴的来打好针对红巾军的这一仗。

  脑子里闪电般翻转着念头,嘉庆的思绪不由得就转到了西部战场上。这几个地方中,鄂西的战事成果最显著,那里的白莲教匪已经得到了明亮极大地抑制,现在都已经被其逼迫到了施南府的山地中,
,与川东同党相连。明亮手中实力有限,做到这一步已经是很不容易了。而主力被抽调的湘黔战场,吴八月颇有抬头的架势,但是经过先前的两年厮杀,苗民已经流尽了血,现在吴八月虽然蠢蠢欲动,可要想想当初那样汇集几十万军民却是想都不要想了。算是个僵持局面。

  四川战场上同样是僵持,有七十五等几员悍将在,在得到了回援川兵的支援后,要他们平定四川白莲教匪自然是不易,可是单守住成都一带却还是一定更能做到的。

  最后的是汉中陕西战场。至今为止,这里是西部各个战场上清军兵力集结最多的地方,更是汇集了杨遇春、王文雄、乌大经等诸多名将,加之以知兵晓战的宜绵统带,本是没道理抵不过襄阳义军的。

  清廷对陕西战场也是报之以厚望,希望宜绵能够顺利杀下汉中,平定了陕南和襄阳义军,继而再下四川,扫荡川中剿匪,然后一路东进,荡平鄂西,最后与各路大军汇抵南京。

  然后……有那个蛀虫在,陕西大军又怎么可能顺顺利利的打仗?现在东部战场的北路军、西路军都已经纷纷覆没了,陕西大军却还在西安一带与襄阳义军纠缠不清。

  奏报粉饰,掩败为功,冒功升赏,营私肥橐。这就是山西大军最大的隐患。因为在军营中可以捞到大笔的好处,所以那些在京中供职的谙达、侍卫、章京等,遇有军务,无不营求前往。而那些从军营返回京城的人,即使是平日里家境很困顿的人,也顿时家境变得充实起来。这些人到军营无不是大捞一把,之后往往以祭祖扫墓为名,托词请假,以带所蓄之资回籍置产。

  也正因为军中有这样大的好处可捞,以及有这么多的小蛀虫在做活,所以各路带兵大员,纷纷有意迁延,藉此肥己私囊。

  刘墉之前就曾对嘉庆断言说:“陕西教匪滋事,皆由地方激成!”

  可是京中有一个军机领班大臣——和珅在,嘉庆之前一个有名无权的傀儡皇帝如何能去清理军中积弊?他看在眼里,只能急在心头。

  和珅压搁军报,欺上瞒下,各路军营,则听其意旨,虚报首级,坐冒军粮,以致军务日久未竣,贻误军国——

  非是诛除了他,否则陕西军断无胜捷之日。即便乌大经、杨遇春、王文雄等将拼死奋战,却是无济于事,拖后腿的人太多了。

  一股浓浓的杀机从嘉庆心中升腾,这些日子他可是好不容易才把这个股杀机给压下的。可是今日,借着梁纲称王的由头,再一次从他的心底深处窜起——似乎都已经无法再予压制了。

  什刹海,和府。

  此时的和珅也是一脸的忧容苦面,南京的梁纲称王了,他心中也是愤怒的很。毕竟他也是满人,还是乾隆的儿女亲家。虽然本人而言也确切无疑的是中国历史几千年上的当之无愧的‘贪污之王’,为满清‘由盛转衰’做出了突出且杰出的贡献,可是从心底而言,和珅真正的不愿意看到满清覆灭。

  所以,一直以来,满清推行火器,编练新军火器营,和珅都是鼎力的支持。甚至绝大多数的对俄军火买卖,都是他本人一手操办的。

  故而,此时和珅在愤怒,在发愁,在单纯的为国担忧。跟宫中的嘉庆帝差不多一样的心情,但冥冥中两人愤恨的对象却又大大的不相同。

  现今一心一意为国担忧的和珅,再怎么着也绝不会想到,自己竟然已经成了嘉庆帝的欲除之后患。

  地点同样是北京,城南一座不甚大的宅院里。

  到北京扎根已经有段时日的周煦,这个外人眼中颇有诚信的商人,挥退了身边伺候的丫鬟仆人,命心腹守住了书房门口,对着束手挺立的宋标就重重的一躬身,行了一记大礼,“卑职周煦,拜见大人。”

  宋标和蔼的一笑,伸出手虚虚一抬,“周科长不必多礼。”红巾
军同僚和上下级之间不兴跪地拜礼,除非面对梁纲以外,所有人抱拳行礼就已经足够了。所以周煦虽然和宋标之间差了好几级,可是躬身行礼就已经称得上大礼了。

  “直隶科近年来屡建功勋,周科长功不可没啊!”宋标是捕头出身,为人刁滑,入了暗营后也是老习惯不该,成天都挂着笑脸,所以在他们内部笑面虎的名号早就打响了。

  周煦进入北京之后回去总部的机会很少,可是对宋标的为人还是听闻过许多的。所以,即便是自负自己是史永存的人,对于宋标他也始终是恭恭敬敬,不敢有丝毫的疏心。

  “坐下说话吧。”宋标说着自己就找椅子坐下来,“北方司正在筹建中,局座和我以及柳大人都一致认为此位非你莫属。你可要继续努力啊!”

  周煦也已经准备坐下了,屁股刚刚挨椅子,就听到了宋标的这几句话,身子腾地一下就又站了起来。直条条的。

  军情局,局级一下现分为——司、科、组,三级正式编制。司,对应方面,科对应一省,组或是为府或是为县。周煦听到自己有可能成为北方司首脑,就等于说是要升一级了,心中当然是激动。

  “此次本座北京之行,你务必详加缜密,不得出半点差错。听到了吗?”宋标脸上的笑意都一下子全收拢了,一张胖脸上只剩下肃穆和庄重。

  “请大人放心,卑职必办理妥当。”当做是升职前的最后一个考验,周煦心头火热一片,目光中充满了坚定。
342章 内外合,南昌落
盛世中华全文阅读作者:汉风雄烈加入书架
  三百四十二章 内外合,南昌落

  对于嘉庆除和珅的坚定,梁纲照前世的所知,脑子里是半点怀疑都没有的。甚至是他脑子里都不会有一丝乾隆可能会提前死去的念头……

  所以说,一些时候,那些脑子里的‘先知’,固然能很大程度上使得梁纲获得极大地利益,可是凡事都不是绝对的,一切事物都在变化,那些‘先知’也不再是绝对正确的了。就比如说眼前这一遭一样,乾隆的提早嗝屁,就狠狠地打了梁纲一个措手不及。

  消息传来南京之后,梁纲先是愣了半响,回过神来就赶紧让军情局全力以赴运作北京。作为红巾军暗地里的主要力量,史永存等人当然要以梁纲的指示为天职,梁纲指到那,他们就打到哪儿。两名副职之一,专门负责长江以北事物的宋标就亲自带领人手火速赶去了北京。

  他们要在直隶科的配合下,在嘉庆、和珅之间添上一把火,最好是能把整个满清的根基给烧了。而至于和珅的那些家产,能搂地就一定要搂到,甚至可以为之付出一些必要的代价。

  毕竟扭过头来,嘉庆收拢了那些财产金银,可就都是要投入到清廷的自身运转和平乱大业上的。这个时候,多搂一些钱财,那就是给清廷多抽去一分他们的底蕴。

  可是事情并没有按照梁纲预想的鲁肃来。他在南京都已经登基了,宋标从各处抽调的几百人手也陆陆续续散进了北京城,自己几天前更是带着最后一批精锐也潜了进去,可是和珅本人还照样是活的滋滋润润,一点都没有要被嘉庆清算的样子。

  消息被密报火速送回了南京,梁纲握在手中,眉毛皱起的能夹死一只蚊子。他决不相信嘉庆能不除和珅的,所以以这个做最后结论出发,来进行反推,此刻他的脑子里无数个念头正在乱撞乱窜……

  先是乾隆早死,后世和珅改命,梁纲已经惊醒过来。明白自己在此事上连番出错的因由,就是因为太相信自己脑子里的‘先知’了。

  所以心神攒动间,前后相连一切事情心中就都已经再度有了数。历史上的和珅被处,那是因为白莲教大起义虽声势浩大可也仅仅是影响五省,满清最重要的江南、东南之地毫无晃动,帝都所在的北方也是影响极小,可以说嘉庆帝那个时候虽然对白莲义军赶到头疼,但是他心底里并不会感到恐惧,那时,整个天下的大势还依旧牢牢掌握在满清的手中。这种情况下,他以雷霆手段瞬间除去和珅,然后又不进行扩大化,不牵连广众,大开刑狱,自然能极快稳定朝政,稳定住和珅的那诸多羽翼和同党。

  然而眼下时节,清廷的处境比之历史同期可就不知道要恶劣多少倍了。整个长江以南都不安稳,川陕一线也是僵持不休,这天下大势依旧不在北京了。

  如果嘉庆此时好依旧按历史上的老办法除掉和珅,怕是一个不好,整个满清就都要轰然倒塌了。毕竟北京城内有梁纲埋下的暗子在活动,又有了军情局在全力以赴……

  理清了脑子里的思路,梁纲心神也重新稳定了下来。这样一来对红巾军并不是不好,而是更好了。

  嘉庆拖得越久,宋标在北京的布置也就能越发的从容起来,而且和珅本人对大清朝的‘蛀虫’作用也能越长久的发挥作用。

  这并不是一个坏消息。

  眼睛扫了一下一直侯在一旁不动不言的史永存,梁纲开口道:“让宋标缓一缓动作,嘉庆和珅拖得越久,他布置北京的时间就越充裕。所以用不着急于求成,引起了应天府的注视就麻烦了。”

  “是,大王。”史永存躬身退下。自从暗营逐步扩展开来后,他为人是越来越沉默寡言了。到现在,梁纲都有些不敢相信,当初那个湖北道上的小贼,竟会变成如今这么一个稳重如山的人。性格上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

  南昌。

  梁
梁纲南京称王的消息就是一注催化剂,使得原本还有些模糊不清的江西战局,迅速的明朗化了。

  正式露面在大庭广众之下的黄瑞,极好的展示了自己对赣军强大的影响力。所以,没过多久,红巾军就一路杀到了南昌城下。对据军万余死守南昌的崇尚团团包围了起来。

  红巾军强大的舆论攻势使得清军守军士气逐渐低落,他们这些人都是过去黄瑞凭借自己的影响力招募来的,又如何会在现今居于劣势的情况下对战黄瑞时充满战意?

  不过此时的南昌城还依旧牢牢掌控在崇尚手中,因为除了这批黄瑞招募来的赣军外,崇尚手中握着的还有三四千原先的江西老军。在西路军撤退后,这批老军和新近驻守南昌的,只有半年时间的满营,就成了崇尚手下最精锐最可靠的力量了。

  南昌驻防八旗,之前时候清廷地方八旗里是不存在这个编制的,可是随着红巾军的一步步扩大,年前时候乾隆调了京营镶蓝旗八百人入住了南昌。设立南昌驻防八旗,为首者是一参领,其下协领,佐领,防御,骁骑校,前锋,各有数人,分领全军。

  就是因为有着两支人马作为督战队,自己为止整个南昌城才依旧挺立在红巾军面前。否则的话,依靠黄瑞的影响力,高燮怕是早就挥军攻入城中了。

  又是一夜,天仍旧清静如水。自从战事前期下过一场雨后,至今十天时间了,南昌一带仍旧日日天晴。

  盛夏的烈日烘烤了一天,战火的紧张也时刻触动着清军守军们的心弦,但所有的喧嚣和惧怕在这漆黑的深夜里也都陷入了沉寂。只有一弯弧月高挂在幽蓝的苍穹上。

  南昌城头,巡夜的清兵拖着沉重的脚步缓缓移动着,女墙下、城垛下、运兵道上、藏兵洞内,伤兵的呻吟声不时的传出,时刻都在刺激着他们的耳膜。

  最近几天城外红巾军的攻势是一次比一次猛烈了,虽然南昌城仍然牢牢地掌握在崇尚的手中,但是这已经是一场注定无望的战争了,外援已全部断绝,只凭考城内军心不稳士气低落的万多人,死守城池唯一的结果就只是让想进城的红巾军付出更惨重的代价而已。

  但这对城中的人来说,却不仅是毫无希望,更有触怒红巾军的可能。安徽一仗,红巾军的几次秋后算账,可都是一场场血淋淋的事实啊!

  城下,一处处暗沉沉的地方,红巾军各处营盘就像踞伏在那里。就像是一头择机噬人的猛兽,时刻注视着南昌城,让所有的守城清军不敢有片刻的疏心大意了。

  近处,城池低下,篝火处处不断,而在火光所照不到的阴暗处,一个个红巾军的侦察兵潜伏在那里,静候着猎物上门。

  崇尚现在的睡眠时间是越来越少了,一身单衣的他再次带人夜查城门。逐步登上城墙,靠近女墙,扶着被炮弹砸开了豁口的城垛向外张望,在他身后,静静地侍立着几十名手按刀把、剑柄,身躯挺拔的武官和亲兵。向城外默默注视了许久,这是崇尚每次夜间查城的必要段落,随后嘴角也不出意外的慢慢显露出一丝森冷的狞笑。

  城门守将轻身上前,低声说道:“大人,城外攻势一天比一天猛。绿营不堪以用,近日来士气更是低迷的厉害,战力一减再减,卑职实在担心,这些守城的绿营早晚要生异变。”

  红巾军的历次攻坚战已经证实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坚固的城墙已经不堪大用了。可是在南昌,各城门的守关还依旧是崇尚最信得过的人。

  崇尚微微颔首,“这个本抚知道,只是有本抚还在,有督战队还在,他们就绝不敢胆气尽丧,献城投降。本抚是不会让红巾军称心的,想兵不血刃的打开城门,想都不要想!”

  越说崇尚就越感觉心中血气在翻涌,他猛的一转身,两眼死死地盯着身后众人中的头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文官装扮的人:“宗
大人,本抚让你筹备的事情可曾做好?”

  宗一源没有片刻的迟疑,上前迈进一步,躬身行礼,“回抚台大人,卑职已经全速准备妥当。到世事不济时,单听大人一声令下,顷刻间就能把整个城中化作一片火海——”

  宗一源现在很的崇尚信任,这不仅仅是当初的湖口炮台之战,更因为随后的一大段日子里,宗一源表现出了对满清的足够的忠心。

  所以,崇尚就把烧焚城内所有储备物资的重要差事交给了他。

  “哈哈哈,哈哈哈——”听了宗一源坚定异常的回答,崇尚畅快的大笑一通。夜枭似的尖厉笑声,在沉寂的夜色中传的是那么的远。

  然而转过了头去哈哈大笑的崇尚,却并没有看到,低下了头了的宗一源,两眼中闪过的那一道明亮的精芒。“老狗,死期已到,还在这猖狂?明个就送你去见阎王……”

  第二天,天色一亮。

  崇尚正在衙门用饭,就被一连串的各门急报给‘大吃一惊’!

  红巾军要全力以赴了!!!

  竟然七座城门六处急报?

  从汉高祖五年,刘邦为“昌大南疆”,派御史大夫灌婴率兵渡江定郡地进驻南昌以来,两千年中南昌城几经兴衰,城墙也是屡经变迁。到明清时期,之前的十六座城门已经变得只剩下七座。南昌民谚“七门九洲十八坡”即由此而来。

  这句南昌人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实际上就是南昌的一幅活地图。“七门”指七座城门,因所处地理位置不同,形成不同习俗,民间有民谣:“推进涌出广润门”、“驮笼挂袋进贤门”、“接官接府章江门”、“杀进杀出德胜门”、“跑马射箭顺化门”、“挑粮卖菜惠民门”、“哭哭啼啼永和门”。真的是一目了然。

  而“九洲”是指南昌城郊河道湖汊纵横,与环绕周围的江河互相沟通,因常年泥沙冲击而形成的大大小小的九个沙洲:官洲、潮王洲、打揽洲、新祺洲、扬子洲、凤凰洲、蓼洲、里洲、观洲。“十八坡”则是根据街道地势的高低、开头及在南昌市内的位置而得名的十八个地名,有上凤凰坡、下凤凰坡、十字坡等。

  德胜门在北,由此入城可以直接进入南昌城中心,毗邻城内的北操场,杀进杀出德胜门,言至实归。

  章江门、广润门在西,这两处破了后,形势虽不若德胜门那般舒服,可比之余下的四门就好的太多了。

  东面的永和门,南面的惠民门、进贤门、顺化门,四处城门杀进去后首要面对的却是一个个大大的东湖,度过了这里才能往南昌真正的中心地带杀去。

  所以,此战梁纲放开了正南的进贤门,正东的永和门,西南的惠民门、东南的顺化门都是虚兵布置。重点大军陈列,还是德胜门和章江门、广润门。

  崇尚当即就撂下了碗筷,带着一队亲卫就赶去了德胜门。

  “我是黄瑞,城上的弟兄们都听着,不要再随崇尚走这条不归路了。放下武器,打开城门,只要不予抵抗,黄某可以向你们保证,任何一个人都不会受到伤害……”

  这可是南昌开战以来,红巾军开出的最优厚条件了。之前黄瑞虽然招降个不休,可‘不伤害任何人’这句话却从没有说出口。现今……

  崇尚当即怒了起来,心中大骂:“去他娘的胡扯,旗兵要是投降了,红巾军也会不杀?骗鬼啊?!”梁纲起兵一来,这么长时间了,对旗人可一律都是痛下杀手的,尤其是里面当兵的当官的,抓住了没几个能活下来的。

  “休听他胡言。红巾逆匪起事以来屡造杀戮,何有信誉可言?城中诸军士万不要听信骗言,贻误自身!

  想想安徽被清算的将士,他们还要信黄贼那卑贱小人吗?”

  镇守德胜门的守将就是八旗参领额尼禄,是时向手下的
亲信以及崇尚的戈什哈队长一使眼色,一众人立刻行动了开来。

  刀枪出鞘,杀机凛凛。本来被黄瑞满口包揽搅动了心弦的一众赣军顿时又萎缩了起来。

  额尼禄不屑的看着城上的一种绿营兵,就这样的胆量,真是一群脓包,就是再让城下的黄瑞喊上一万声,也鼓动不起来一个。脓包!

  “哈哈哈,黄瑞逆贼,你再接着喊啊!看看这城头上,有哪一个人会听你这无耻逆徒的话的?”额尼禄趁机打击起黄瑞来。

  趾高气昂的扭头看着一众绿营兵,额尼禄大声叫喊着,“有没有?有没有听这逆贼之话的?”

  “有,怎么没有,我就听!”

  德胜门上一片寂静,只回荡着额尼禄嚣张的喝问,还有他那手中挥舞的腰刀。一旁的崇尚也是一脸的傲然和倨傲,藐视的看着一众胆小的赣军。他们都认为,都自认,已经将整个德胜门牢牢掌控在手下。

  可是就在这个时候,这个档口,竟然真的有人搭话了。一时间崇尚和额尼禄营造起来的压迫氛围,大丧不已。

  所有人的眼光都看向了声音发出处。

  不敢置信,望着那道单薄的身影,刚刚有了点骚动的德胜门绿营再次呆住了,惊呆了!

  城头再次陷入了一片寂静,只是与之前恐吓的寂静不同,现在的寂静更多的是反应不过来,众人大脑当机!

  怎么可能会是他呢?之前这人可是被汉人私下誉为‘崇尚家狗’的人物,怎么这个时候会突然反正?

  崇尚、额尼禄不敢置信的看着宗一源的身影,这样一个对朝廷忠心耿耿的人,怎么会突然间……

  “诸位弟兄,我宗一源以身家性命担保……”

  崇尚眼神突然缩了一缩,瞳孔刹那间变小,就像是最毒的眼镜蛇的眼睛一样,向着宗一源放射出了痛恨到极点的恶毒目光。

  “杀,杀了这个逆贼——”口中爆炸式一样响出一声大喝,也打断了宗一源的话头。

  额尼禄也在这一喝中惊醒了过来,是啊,首先就要宰了这个叛徒,稳定下军心才是最重要的!额尼禄,你怎么可以在这个时候发呆呢?

  “杀啊——”额尼禄遂即暴喝一声,拿在手中的腰刀高高举起,起身冲着宗一源处就杀了过去。

  随着他的这一动,德胜门上所有的八旗兵和崇尚的戈什哈以及一部分的江西老军,就都挥刀向着宗一源涌了过去。

  几道矫健的身影从宗一源背后闪过,他敢如此大胆的来到南昌防御重地德胜门处高叫反声,又岂会没有准备。

  随着这几条汉子涌出,宗一源背后的通道上,一队人手也毫不示弱的涌杀了出来。

  他可是南昌知府的身份啊,这么多天的暗中行事,南昌城内都不知进进出出了多少军情局的人手,加之他利用身份也收拢了一批可靠之人,更有红巾军方面利用宗一源身份做掩护而加进了清军当中的潜伏下来的……

  昨日宗一源全部将人手收拢在了一块,绝对可靠之人,足有四五百人。现在一部分被他放在了藩库和粮仓守卫,另外的二百余人就全部跟他来到了德胜门。

  南昌城下。内外相通,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的高燮、黄瑞等人,千里镜里看到城上突然发起的厮杀,心中各个兴奋不已。绝对是能成事了!

  “弟兄们,跟我杀啊——”

  攻城首将,黄瑞一声高呼,跃马横刀,带头就向着德胜门冲去。

  以他的身份,想来那些守城的主力军——江西绿营,应该会很轻松就……
首页555657585960616263646566 下一页 末页
扫码
作者汉风雄烈所写的《盛世中华》为转载作品,盛世中华最新章节由网友发布,找书苑提供盛世中华全文阅读。
①如果您发现本小说盛世中华最新章节,而找书苑没有更新,请联系我们更新,您的热心是对网站最大的支持。
②书友如发现盛世中华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③本小说盛世中华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找书苑的立场无关。
④如果您对盛世中华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邮件给管理员,我们将第一时间作出相应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