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找书苑 > 军事历史小说 > 穿越明朝当暴君最新章节 > 穿越明朝当暴君全文阅读
选择背景颜色: 选择字体: 选择字体大小:
真不知道要怎么写了
穿越明朝当暴君全文阅读作者:枫渡清江加入书架

  首先说一下,我不是瞎写,一直是在认真写,我看过万历十五年,晚明史,也看过很多论文,所以,我认为明朝皇帝的皇权没有很多读者以为的那么低,比如崇祯裁撤驿站,这个关系到很多人的利益尤其是地方官和士绅,但说撤也能撤,而清丈田亩,追缴逋赋的确是最温柔的改革了,因为这相当于承认了士绅们兼并的结果和优免特权,比官绅一体纳粮轻很多,而且是符合军队利益,因为漕粮是用作军粮的,只有白粮才是运京城的,所以历史上张居正才能得到很多文官支持他这样做,历史上,满清开国初期也才敢追缴逋赋,因为满清大部分人都是明朝北方边军投降的,所以他们需要清朝对江南士绅征收更多的漕粮用作他们的军粮。所以主角一开始只清丈田亩和追缴逋赋是最温柔的改革了,已经很不暴君了,但是即便如此,为啥还有读者觉得主角这样做太冒进?如果这都不行,那还能怎么做?慢慢练兵,没有足够的漕粮稳住北方,不等你练出大量的兵,北方军队就乱了!主角必须保住南方来的漕粮,而要保住南方的漕粮,主角要么强硬,从南方士绅手里强征,要么忍受南方士绅文官的控制,但是如果是后者,主角就相当于混吃等死,大明就会亡,因为南方士绅文官的纳税自觉性太差了逋赋越来越严重,书评区加精置顶的一位读者大佬的书评有详细说明,你们可以去看看。所以,主角如果任由他们这样逋赋下去,只会导致漕粮越来少,北方军队越来越和朝廷离心离德!而主角必须强硬,要强硬,就得从南方士绅手里追缴逋赋,清丈田亩,不然没法玩。如果这都不可以,那我是真不知道怎么写了。也罢,这只是我的一家之言,如果有读者真觉得这样不合理,我也没办法,我尽量按照我自己的想法写好,写出我理想的皇帝文来!话说到了这里,如果有困惑的读者看了这单章后能有所明白我的意思且愿意继续看下去,我就知足了,证明这个单章没白写!

第131章 设西厂 调边军南下 漕粮断运
穿越明朝当暴君全文阅读作者:枫渡清江加入书架

  方从哲到底是士绅阶层中的人,对自己阶层的逃税行为非常清楚。

  所以,在作为帝国首辅且要配合皇帝改革而不能太在乎自己阶层利益的原因驱使下,他很是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大明财政问题的一个主要症结,即士绅大户的逃税问题。

  而在这个时代,逃税被称作逋赋。

  方从哲所说的逋赋便就是逃税问题。

  朱由校听方从哲这么说后也点了点头:“追缴逋赋刻不容缓!以元辅之见,当如何追缴?”

  方从哲早就猜到朱由校会问他这些问题,所以,他早就做过腹稿,也就立即回道:“回陛下,以臣之见,要追缴逋赋自然还得靠官员催缴,而要官员催缴,就必须杜绝懒政、严抓吏治!

  天下吏治腐败,贪墨与懒怠乃最大之害,而这里面,以懒政为危害最大,毕竟有贪腐者未必不办事,而有懒政者就一定会不办事,懒政者即便清廉也会祸国害民!

  故臣认为,要清丈田亩、催缴欠税,当先实行严考察,实行考成法,以张文正公时所行新政为参考,要求各级官吏勤于政事,这也是神庙时清丈田亩前为何要先行考成法之原因。”

  “考成法是得与清丈田亩追缴逋赋的政策同时进行,在吏治上推行考成法,在钱税上立即进行清丈田亩、追缴逋赋,双管齐下。”

  朱由校立即回了一句。

  “不过,陛下,臣担心的是有官员会因畏惧豪门大户或者说刻意取媚豪门大户,而又迫于朝廷催逼欠税,故而勒索于庶民,使得庶民更加无立锥之地!到时候只怕会产生更大的问题!

  所以,以臣之见,在官员任命上还得把握准确,尤其是掌有军政大权的督抚官,得用一批爱民且干练的能臣干吏在督抚任上才可,否则朝廷本意是催缴欠税于大户却反而残虐了庶民!”

  方从哲不得不提醒起朱由校来,作为一名老成的官员,他很清楚一旦只是一味催促官员弥补欠税亏空会是什么后果。

  朱由校听后点了点头,他承认方从哲到底是老成谋国的,考虑得很周到,也就说道:“朕也想到了这一点,新政到底是善政还是恶政,还得看底下的官员怎么执行,所以朕没打算让督抚这些文官来追缴逋赋。”

  方从哲有些惊讶地瞅了朱由校一眼。

  没打算让督抚这些文官来追缴逋赋?

  难道还是用税监吗?

  “指望几个能臣干吏完成新政只能有一时的效果,毕竟能臣干吏不多,也不可能一直在地方上干着,还是得有新的条例制度,朕打算设立专门的衙门来负责催缴逋赋,查清楚谁欠税就收谁的税,并使其在查税征税上有一定的提成收益,但这个衙门没有加税的权力,所以,该衙门要想不砸掉自己的饭碗,就必须严查逋赋严追逋赋!”

  朱由校说了起来。

  他的设想就是成立大明独立的税务部门,统一征税收税,甚至最好设立最精良的税务军队,这样强行武力收税,而不用畏惧豪门大户。

  “专门的衙门?”

  方从哲听后问道:“陛下,臣斗胆请问,这衙门当怎么设,请陛下明示?”

  “主体是最精锐忠诚的朝廷官军,但衙门堂官是由内廷官员、外朝文官和武官共同组成,互相监督;

  选一名文官为总督,负责查国库税负情况,选一名内廷大珰为总管,负责查內帑税负情况;选一名武官负责统领税务官兵征税;

  甚至有必要时,用抄家镇压的方式强行征税,而朕的打算这个衙门就叫做西厂,西厂曾经有过,且对朝野都有威慑之力,正好用来催缴逋赋。”

  朱由校回道。

  方从哲听后十分惊骇,他不得不承认皇帝这个要比单纯倚靠文官更靠谱,因为这种有文官、武将、内宦一起负责征税的方式即可以互相监督,也可以有更明确的分工。

  “这样的话,督抚文官们就不用为了弥补亏空,而强行加征于庶民,而西厂也不能为了完成缴税任务而强行加征于庶民,因为他们没有加税之权,而督抚文官们只负责清丈田亩,如果他们造成大户少田小户多田那就是他们失职,要么贪污要么失察,那到时候西厂收税复核时发现不对而上报后被查明的话,就别怪朕对他们不客气!”

  朱由校说着就露出了狠厉之色。

  “陛下圣明!大明的确当将征税之事设为专门的衙门来管理。”

  方从哲回了一句。

  “那就拟旨吧,西厂设总督、总管、提督三个堂官之职,皆为正二品,不相统属,可互相参劾,可互相稽查;

  第一任总督就先让户部尚书汪应蛟兼任,他是户部尚书,最清楚大明有多少欠税;

  第一任总管让司礼监随堂太监李永贞担任,此人在查抄经验丰富,刚查抄不法晋商不久;

  第一任提督用戚金,此人忠诚可靠,又刚在辽东杀完东虏,杀气正盛,正适合震慑那些不老实补缴税赋的人。”

  朱由校吩咐了起来。

  “是!”

  方从哲说着就又问道:“陛下,戚金乃悍将,任其为西厂提督,是否有些不当,毕竟这是征税而非征战?”

  “征税比征战更重要也更难,这征税就得用悍将强兵才行,朕不但要让西厂提督由悍将担任,西厂的人全都用帝国精锐;何况,不打仗的时候,朝廷也不能白白养着这些边军营兵们,得让他们在替朝廷征战之余替朝廷征税,毕竟他们是在收他们自己的军粮;

  你拟旨,除急调戚金率三千浙兵回京外,急调升为蓟辽参将的赵率教率两千边军与山海关参将满桂率两千边军进京听用,再着在京城养伤的秦民屏和陪近卫军训练的一千白杆兵以及锦衣卫选两千校尉出来,一并临时组成西厂的人,皆称税监。”

  朱由校说道。

  方从哲听后愣了片刻,他没想到陛下会直接动用大明现在最能打的军队组成西厂去征税?

  这是去征税还是去打仗?

  而且这规模加起来有上万精兵了,一个戚金外加三个参将,这谁还敢抗税?

  方从哲有些担心真这样征税,估计会破家无数,杀人无数。

  “正好也让这些边军营兵们知道知道朝廷给他们发军饷的不易,让他们亲自感受一下,收个税有多么难。”

  朱由校这时候说了一句,就又道:“立即拟旨,调兵组成西厂的旨意先不用发通政司,出现在邸报与皇明报上,先保密,以密旨的方式给这些将领,然后秘密调兵回京。”

  “是!”

  方从哲和刘若愚立即回了一句。

  而接下来,方从哲便开始拟写设西厂、调兵组建西厂的旨意。

  ……

  户部尚书汪应蛟还不知道他已经被皇帝预定为西厂总督,他此时的正着急忙慌地赶来了宫里,并急着要见朱由校。

  朱由校因此在政事堂宣见了汪应蛟。

  汪应蛟因此一来到政事堂便立即禀报道:“陛下,臣刚刚得知南直隶巡抚萧近高和苏淞巡抚孙承宗的奏报,今年南直隶的税粮逋赋已达去年所缴税粮的八成左右!也就是说,今年南直隶一省就几乎无多少税粮可以进京!这今年的漕粮明显是要断运啊!”

  这时候,魏忠贤也赶了来。

  朱由校忙问着魏忠贤:“何事?直接说!”

  “回皇爷,奴婢前来例行汇报,东厂负责调查物价的人禀报,京城粮价已连续大涨十五日,皆因漕粮未及时运到。”

  魏忠贤回道。

  朱由校的确有让东厂例行汇报物价情况尤其是粮价,所以魏忠贤也就每天都会来汇报一下。

  朱由校听后脸色沉了下来,心道:“漕粮断运的事到底是发生了!”

  说完,朱由校看向了在政事堂的方从哲和汪应蛟,先问了起来:“对此,两位爱卿可有良策?”

  而方从哲也内心喟叹了一下,心道:“果然发生了,陛下即位一来,以严治国,对文官士子尤其是江南士绅们支持的东林党过于严苛,光是勾结内宦与贪墨军饷两案就诛杀上千人,这漕粮断运的事会发生毫不意外。”

上架感言
穿越明朝当暴君全文阅读作者:枫渡清江加入书架

  这本书今天中午十二点就要上架了。

  当初写这本书,是因为作者之前写过一本木匠皇帝。

  但当时作者年少,涉世未深,对历史了解不够深,只看了几本明末文,所以虽然靠那本书第一次上了三江和强推,但个人感觉当初的确没写好。

  也就想着以现在的阅历重新写一下。

  总之,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

  让这本书得以坚持到现在,甚至还意外地上了三江和强推。

  我本来以为自己上不了三江的。

  因为我发现写明末皇帝文的太多了,而且一个比一个写的好。

  然后,我又发现自己收藏涨幅不是很理想,三江前也才八千多收藏,我之前总结发现三江的书大部分都是万收以后才上的。

  所以,我以为自己上不了三江,结果没想到居然得到了三江推荐。

  在这里感谢编辑。

  也再次感谢读者们的支持。

  咦!

  怎么成了三江感言。

  反正我也不知道是不是我前面简介或书名或前面内容写的不好,所以收藏不是很多。

  能上三江可能是后面写的还行吧。

  但总收藏是同期最少的,希望首订不是最少的吧。

  但无论如何,走到这一步总算要强推上架了。

  希望大家多多支持订阅,支持一下首订吧。

  毕竟首订的数据很重要。

  这本书,我不能说写的好吧,但至少是认真在写的,没瞎写。

  但也因为认真,所以中间心态崩过几次,也骄躁过几次,但说白了还是心理承受能力没到家。

  现在要好些了。

  所以至于结果如何就不管了,毕竟尽力就好。

  当然订阅肯定是希望越多越好。

  我存了七章存稿。

  先一次性爆五章。

  如果订阅还不错的话,就再多爆两章。

  至于以后的更新,你们不用担心。

  作者是要靠这本书恰饭的。

  是需要靠你们这些愿意为看书付费的读者朋友们养活的。

  所以,只要成绩还过得去,能够生存和还债还有养活家人,作者肯定会努力更新。

  每天保底三更,外加时不时的加更。

  当然,希望成绩不要太差吧。

  上本都市书四万多收藏上架,结果收订比二十五比一,希望这本不要这么拉胯,毕竟这本才一万五收藏,如果收订比二十五比一就真的凉凉了。

  拉订阅完毕。

  码字去。

第132章 ?漕粮断运无忧
穿越明朝当暴君全文阅读作者:枫渡清江加入书架
    “穿越明朝当暴君 新()”查找最新章节!
    朱由校对漕粮断运的事其实早有准备。

    不然他之前也不会真的敢那么强硬的对待文官。

    事实上,朱由校早就通过设立市舶司和外贸局,用抄家和抄没晋商得来的白银,让这两个部门囤购了不少粮食,再加上抄家所得的粮食,加起来已经有数百万石,以备不时之需。

    因为朱由校知道白银只有花出去了才能变得有价值,不然一直放在库里就只是贵重金属而已。

    而现在朱由校之所以还要问策方从哲和汪应蛟,则是要看看替自己执政的文官重臣有没有应对这种危机的能力。

    户部尚书汪应蛟先说了起来:“臣之前已让各地督抚今年竭力催缴税粮,尤其是南直隶和浙江这两个税粮缴纳最多的地方,让他们尽量不要拖欠而误社稷,毕竟目前辽地今年军粮需求增加了不少,但是臣没想到他们还是积欠了税粮,且欠的更多。”

    “如今这漕粮要是不能及时运达,那九边将士就会断粮,轻则士兵哗变,重则恐有大变,还有白粮若不及时运抵,京城也会断粮,到时候京师上下都会挨饿,眼下京师存粮也就够支应三个月!”

    汪应蛟继续说了起来,并又道:“臣认为眼下唯一之计是先把各地地方藩库和常平仓的存粮调集进京和九边,以避免发生大变,然后要催缴税粮,等漕粮催缴到了后再运抵各地藩库与常平仓存用,不然一旦把地方上的存粮调进京,那将来一旦地方有灾情或民乱,地方就无法支应。”

    朱由校听后点了点头。

    在他看来,汪应蛟到底也不愧是老臣,对于应付这种漕粮危机倒也没有慌张无措。

    这时候,方从哲也跟着说道:“启奏陛下,臣在这之前已密信于河南、南直隶、浙江、山东、湖广这些地方的巡抚,让他们尽量用地方藩库购粮存粮,以备急用!臣认为,这漕粮虽然断运,但若真采取大司农之策,先调地方存粮进京,再将催缴的漕粮还于地方是可行的!”

    “甚好,立即拟旨如此照办!”

    朱由校说了一句,然后问向汪应蛟:“如果要解决支应这次漕粮和白粮断运的危机,得需要地方运来多少粮食?”

    “四百万石左右!”

    汪应蛟想了想回道。

    朱由校因此点首,然后立即又吩咐道:“地方上的存粮早晚用了都得还回去,不然如汪卿所言,一旦地方上有大灾或大变,地方督抚就无法有足够的钱粮应付!所以,设西厂的事得抓紧,给戚金、赵率教、满桂这些人的密旨再加上一条内容,以最快速度进京,谁要是阻拦,杀无赦!另外,谁要是拖延,朕也会严惩不贷!”

    ……

    南直隶。

    苏淞巡抚孙承宗为了税粮一事将苏淞几个有代表性的豪绅巨宦请到了巡抚衙门。

    其中就有申时行次子申用嘉、王世贞后人王士骑,徐阶后人徐元庆、董其昌之子董祖和等。

    “诸位都是本地望族之族长,其家又都是名门显宦,又世受国恩,如今这夏粮秋税却一直积欠,眼看漕粮就要中断,还请诸位发动一下乡邻,积极缴纳税粮,如此,本官也免于勒令差役下乡催缴,以使民患加剧。”

    孙承宗先端着茶对这些乡绅巨宦说了起来。

    作为亲东林的他不到万不得已倒也没想和这些江南士绅翻脸。

    毕竟孙承宗也知道这些江南士绅势力极大,在朝中有很多达官显宦与其有姻亲世交之联系,在地方则也控制着大部分田地钱粮与人口。

    “今年南直隶数府大灾,苏州和松江两府与太仓州更是水患肆掠,百姓们颗粒无收,我等大户为避免民变发生,已经开仓放粮,而余粮已没多少,所以税粮只能积欠着了,还请抚台明鉴!”

    申用嘉这时候淡淡说了一句。

    孙承宗听后脸上露出不悦之色:“今年苏松一带,水旱皆无,诸位真当本官如三岁小孩一样好糊弄吗?”

    徐元庆则也神色严肃地说了一句:“我们说有水患就有水患!抚台只管这样上奏便是,何必多问!”

    孙承宗不由得拂袖站了起来:“你们是真要与朝廷作对,你们可对得起朝廷对你们的优待隆恩吗?!”

    “朝廷对得起我们江南士绅吗!视我士子若刍狗,说杀就杀,我们就是要让朝廷知道,屠戮士大夫的后果!抚台自己也是士大夫,你难道就真愿意看见朝廷如此对待我士林中人吗?!”

    王士骑这时候突然一拍桌子质问起来。

    “没错!这件事本就是当今天子的不对,再说也不是我们几家有意欠税,这天下士绅家都不愿意缴税,我们也没有办法,解铃还须系铃人,抚台只需向朝廷奏明实情就是,如果朝廷能让天子下罪己诏,赦免一干士子,严惩奸臣贼子方从哲、徐光启等,该缴的漕粮,我们也还是会缴。”

    董祖和按照其父亲董其昌的意思也对孙承宗说了起来。

    孙承宗自然知道现在税粮严重收不上来和陛下态度强硬有关,但他也知道当今天子也不是一个肯让步的人,而他也不可能去触天子霉头,也就只依旧问道:“诸位难道真不怕天子乎,也真无视忠孝之礼,也真的要与朝廷决裂?”

    孙承宗怎么说也是巡抚,手握当地兵权,如果他要强来也是可以的,所以,也就干脆语气森严起来。

    “抚台何必如此动怒,我们并无此意。”

    申用嘉这时候说了起来,并白了有些鲁莽的王士骑与董祖和一眼,然后又说道:“如抚台所言,我们也都世受国恩,哪会造朝廷的反,哪敢眼里没当今天子;

    但我们断断不能容忍奸臣徐光启之族为祸乡里,甚至走私通倭,我们本欲让抚台查抄徐家,但抚台却屡屡以徐家并无为祸乡里与通倭之实证为由替其掩护,我们固然可以理解为抚台是不愿意得罪徐光启这奸臣;

    但现在抚台就真愿意为了徐家而让朝廷漕粮断运吗,只要抚台肯派兵查抄徐家,我们必替乡邻们缴纳今年需纳税粮!”

    “没错!天地君亲师,君只在天地之后,何况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但上海徐氏一族鱼肉乡里,通倭走私,我们江南士族断难容忍,抚台只要肯查抄徐家,我们必献税粮!而且,您也不用担心徐光启报复,抚台素来与我东林诸公亲厚,也是天子老师,你抄了徐家之后,若真有人攻讦您,我们必会您声援,您自然无死罪之忧。”

    徐元庆也说了起来。

    孙承宗没想到这些人一直还打着徐光启那棉纱产业的主意,竟还以税粮来要挟自己。

    这让孙承宗内心感到非常愤怒。

    但孙承宗自然是不愿意查抄徐家的。

    因为只有他才清楚这徐家的产业表面上看是徐家的,其实是皇帝的产业。

    而且他孙家也在这徐家产业占了一股,每年靠给徐家提供棉花而获利不菲,所以,无论是基于朝廷利益还是基于个人利益,他都不愿意抄没徐家。

    毕竟皇帝派他来当苏淞巡抚就是来做徐家保护伞的。

    “徐家有没有走私通倭,有没有鱼肉乡里,本官自会查清,这与税粮无关,缴纳税粮本是诸位的义务而非是要挟官府的底牌!”

    孙承宗语气不善地说了一句。

    董祖和见孙承宗如此说,不由得怒极反笑起来,看了申用嘉等人一眼,道:“也不知道他徐家给了抚台您什么好处,竟让您如此袒护,也罢,我等乡民岂敢要挟威逼您呢,不如这样,您跪下,向我们磕头,磕一个头,我们就给您一石粮!”

    董祖和说着就呲牙笑问起了孙承宗:“如何?”

    孙承宗听后当即站了起来:“放肆!本官再怎么说也是本地巡抚,代天子巡狩地方,岂能跪于尔等!今日请尔等面谈,已是给足尔等面子,尔等竟如此不识抬举!”

    申用嘉见此忙说了董祖和一句:“董舍人,你怎么能如此无礼!还让抚台向你下跪!”

    “怎么,难道他还真敢派兵抄了我董家不成?他孙抚台也想落个残虐士绅的骂名吗?”

    董祖和因此气呼呼地问了一句。

    “来人,送客!”

    孙承宗见此只深呼吸了一口气,强行忍了下来,把茶盏往桌上重重一放。

    董祖和自然不指望孙承宗会给自己下跪,他也不过是因为一时愤怒说了此话而已,毕竟作为地方上土皇帝一样的豪门贵公子,他可对官员没多少敬畏之心。

    但也因此,孙承宗和这些江南士绅最终是不欢而散。

    而孙承宗也因此不得不向天子写密奏奏明此事,表明他实在是难以替朝廷筹集起今年苏淞一带应缴的税粮。

    朱由校给予了孙承宗密奏专奏权,所以,孙承宗可以绕开通政司和内阁向皇帝奏事。

    ……

    天启元年,九月。

    朱由校收到了孙承宗的密奏。

    在得知南直隶苏淞一带税粮积欠的真实原因后,他沉下了脸,然后来到政事堂,问着方从哲:“组建西厂的兵马到了没有?”

    “回陛下,赵率教部已到西山,满桂部已到通州,浙兵戚金部已到黄村。”

    方从哲回道。

    朱由校听后点首道:“催缴逋赋的事先从南直隶开始试点,南直隶占天下漕粮与白粮大半,南直隶的逋赋追缴完成,天下逋赋就成功了一半,赵率教部和满桂部到京城后立即和京城的秦民屏部和两千锦衣卫组成西厂税监营去南直隶追缴逋赋!不容有误!”

    “是!”

    方从哲回了一句。

    “另外,朕决定设一东南总督,负责在南直隶与浙江两地清丈田亩、厘清税负事,你荐举一文官,将来好与西厂一起下江南追缴逋赋。”

    朱由校对方从哲说了起来。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点击下方的"收藏"记录本次(第134章 ?漕粮断运无忧 (求首订))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

喜欢《穿越明朝当暴君》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

第133章 ?西厂1万兵马南下
穿越明朝当暴君全文阅读作者:枫渡清江加入书架
    “穿越明朝当暴君 新()”查找最新章节!
    方从哲则忙道:“臣荐举左佥都御史冯铨担任此职,此人精明强干,上次大批京官辞官事件中,冯铨查出的辞官官员不法事最多,巨贪周嘉谟等皆为他所挖掘出来,足以可见此人很干练,故臣认为,冯铨若去江南,则必能在东南成功地清丈田亩、厘清税负。”

    “准!”

    朱由校立即回了一句。

    两人都心知肚明,冯铨是东林党的死敌,而江南又是东林党的老巢。

    所以,冯铨去东南清丈田亩、厘清税负肯定十分卖力。

    上一次查辞官的东林官员不法事的事例就是证明。

    尽管冯铨在官场上爱钻营,也爱结党,被士大夫们斥责为小人。

    但改革很多时候不得不用这些文官中的小人,毕竟所谓的正派文官没几个愿意残虐和自己一个阶层的士绅。

    这时候,朱由校又问着奉旨在乾清宫政事堂当值的魏忠贤:“京城粮价现在如何?”

    魏忠贤回道:“回皇爷,依旧大涨,许多官员家都已断粮,而不得不派奴仆回乡运粮,另外辽东那边已经有官兵开始抱怨粮食不够吃,现在全靠熊经略弹压着,若漕粮再不到,恐辽东会生乱。”

    “传户部尚书汪应蛟,问问他各地调粮的事进行的怎么样?如果还是没有解决漕粮断运的问题,那就干脆直接传诏于九边,这北方半壁江山先不要了,北方所有军民与文武百官乃至勋贵全部随朕一起南下就粮!”

    朱由校听后就直接说了一句气话。

    方从哲吓得当场失色,他可是北方士族,他可不想真到和陛下一起南迁的地步。

    魏忠贤也愣在原地,回过神才回了一句:“是!”

    没多久,汪应蛟就在魏忠贤催促下赶来了政事堂。

    “大司农,您快些,皇爷现在就等着您的奏报呢。”

    魏忠贤因想到自家皇爷那张严肃的脸就也感到害怕和紧张,所以就不停地催着汪应蛟。

    汪应蛟拿着奏本气喘吁吁地道:“魏公公,我知道了,您别念了,我已经尽量快了。”

    当汪应蛟赶来乾清宫时,话都已经说不出来,顶着满头大汗地就要给朱由校行礼。

    “免了,各地粮食调运的情况如何?”

    朱由校直接问了起来。

    “谢,谢陛下,已经无碍了,河南、山西、湖广等地皆调了合计一百五十万石粮食进京,山东更是调了三百零五万石粮食进京,且已经全部集中到德州官仓,进京已要不了多少时日,漕粮断运之事已经无忧。”

    朱由校听后松了一口气。

    方从哲也大松了一口气,心道:“好事啊,陛下总算不用弃九边南下了,我就说嘛,我士大夫也不会真的都不忠不义,连社稷太平也不顾,等等,这么多的时间,山东怎么运来这么多粮食?山东巡抚在哪里搞来这么多粮食?还已经全部集中到了德州官仓!”

    魏忠贤看见自家皇爷眉目舒展开来,也因此笑了起来。

    “山东巡抚是谁?”

    朱由校紧抿的嘴的确咧开来,问了一句。

    “王在晋,此人是万历二十年的进士,此人才干优长,是一员干吏。”

    方从哲抢在汪应蛟前面回了一句。

    朱由校看了方从哲一眼,心里问道:“你又知道了!你既知道他才干优长,为何万历二十年中进士,到现在还是个巡抚?”

    “三百多万石粮食,这么多短的时间内,他怎么做到的?”

    朱由校腹诽后就问了起来。

    汪应蛟忙回道:“是这样的,陛下,王在晋在一个多月前就已开始筹集粮草,甚至动用山东藩库存银购粮,并已向户部报备,也向朝廷写过奏本,另外,能这么快集中到德州,是因为他提前在各河段准备了河工,当朝廷下旨调粮时,山东境内的粮船就一路上不用停靠而直接运抵德州,还集中一批河工一边在前面河道疏浚一边拉船前进,是故,水运极快,也就能办到此事。”

    “现在关键是不能让九边断粮,军心不能乱,尤其是蓟州和辽东,朕记得蓟辽总督文球被逮拿后还没任命新的蓟辽总督,传旨,命王在晋加兵部左侍郎衔,升任蓟辽总督兼顺天巡抚,着他将于山东调集的三百万石粮食以及山西的粮食运至蓟辽,稳住军心!河南、湖广的粮食先运来京师稳住粮价。”

    朱由校直接提拔了王在晋。

    方从哲没想到皇帝这么雷厉风行,这么快就要提拔王在晋,也就忙回了一句:“是”然后就拟起旨来。

    接着,朱由校看向汪应蛟道:“现在漕粮断运的问题虽然暂时得以解决,但地方上的逋赋不能不追缴,朕知道你爱民,所以,朕让你任西厂总督,专司税粮追缴,朕希望你秉公执法,不要让追缴的逋赋追缴到了不欠税粮的庶民身上,地方督抚如果清丈田亩不力或者阳奉阴违,没有将积欠的税银算到真正欠税的大户身上,你可以着锦衣卫即刻报于朕,朕准你密奏专奏权!”

    汪应蛟也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会兼任西厂的职位,但他明白这个西厂不是成化朝的西厂,陛下设立西厂且让自己管西厂是为了避免因为追缴欠税而导致豪门大户勾结官员胥吏把欠税转移到庶民身上,所以,他也就没有拒绝,而是立即回道:“臣遵旨!”

    ……

    因此。

    汪应蛟在拿到朱由校的密奏匣后就只回家准备了一日,次日就直接同西厂总管兼司礼监随堂太监李永贞、西厂提督戚金、西厂参将赵率教、秦民屏、满桂和西厂千户孙云鹤、吴孟明等西厂人马一起南下。

    随同的还有东南总督冯铨以及朱由校根据方从哲举荐而新任命的南京崇文寺丞阮大铖以及由五十名文人士子和两百名锦衣卫组成的崇文寺督员。

    朱由校之所以派崇文寺的人南下,自然是为了在清丈田亩与追缴赋税时把控舆论的。

    总之。

    西厂是去收税的,而且是直接带着大明帝国这个时期的精兵猛将去的,是准备一言不合就强行来个破门收税的。

    其中汪应蛟负责查国库税粮,李永贞负责查內帑的金花银等税赋,而戚金则负责执行。

    冯铨负责督促南直隶地方官清丈田亩。

    阮大铖负责舆论把控。

    这些人马加起来一共一万来人,和历史上多铎率领部分八旗兵与降清的明朝北方饿兵下江南的兵马数量差不多。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点击下方的"收藏"记录本次(第135章 ?西厂一万兵马南下)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

喜欢《穿越明朝当暴君》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

首页222324252627282930313233 下一页 末页
扫码
作者枫渡清江所写的《穿越明朝当暴君》为转载作品,穿越明朝当暴君最新章节由网友发布,找书苑提供穿越明朝当暴君全文阅读。
①如果您发现本小说穿越明朝当暴君最新章节,而找书苑没有更新,请联系我们更新,您的热心是对网站最大的支持。
②书友如发现穿越明朝当暴君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③本小说穿越明朝当暴君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找书苑的立场无关。
④如果您对穿越明朝当暴君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邮件给管理员,我们将第一时间作出相应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