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找书苑 > 武侠仙侠小说 > 赎清最新章节 > 赎清全文阅读
选择背景颜色: 选择字体: 选择字体大小:
第51回(3)
赎清全文阅读作者:让我随风而逝加入书架

  腾越的木器造办处是在城内,位于长街南端。毕竟木材运输方便,因此不需要像铁器铺那样设在城外。

  陈柯依然是一身男装便服,轻装简行,并不招摇。

  脚下还是硬夯的红土路。今天真正逛在街上,陈柯也把这座府城看得更真切。

  长街道路较宽,大约有两丈多阔。只是街边有不少小商贩挤占道路,使街面显得狭窄了许多。

  这些商贩有的铺着地摊,有的停着小竹车,做的也大多是便宜买卖。

  有卖凉茶的,有卖土特产的。还有山里的猎户打了野味,卖皮毛和野食的。

  有的小车上放着一些蔬果,点心,明显也是在山里采摘,拿到城里来卖。

  和这些此起彼伏吆喝的小贩比起来,有的小贩就文雅多了。

  比如坐在竹椅上,一位算命,兼代写书信的老先生。还有支起大马扎一样的桌子,上面摆着一些书本的小书贩。

  “没想到腾越这样的偏远之地,也这样热闹。”陈柯看着街上的情景,觉得很是意外。

  陶厅判说道:“因为刚过完年,节气还没褪下去。而且腾越府厅每月都有几次大圩,相当于中原的集市。因此地道路不便,各个坝子的人每到赶圩的时候都会到这里来做做买卖,互通有无。今天刚好是赶圩的日子。”

  “哦,原来是这样。”陈柯点了点头。

  陶厅判用手指了指,却又说道:“不过平时,咱们府厅也不全是冷冷清清。街面上还是有许多门面,毕竟城里种地的少,手艺人和做生意的居多。”

  陈柯继续逛着,也注意到了长街上原本的店面。

  这里有同样也有赌坊,还有伎院。一般城里的茶楼,餐馆都有,做寿衣,做棺材的铺子也有。

  人的一生,无非是吃喝拉撒,婚丧嫁娶。只要有人在,就会慢慢形成城市。

  陈柯刚要感慨一句,结果一股臊臭突然漂进口鼻,让他差点以为有人在炼制氨水。

  陶厅判也连忙拦了他一下:“郡主小心!”

  陈柯往地上一看,居然是一大泡屎!而旁边的墙角处,就是恶臭的来源。

  原本就陈旧破烂的墙壁上,满是斑驳的污渍。而且一个小贩居然正在那里小解。

  陈柯连忙绕过了那泡屎,忍不住说道:“陶大人,这不太文明吧?”

  陶厅判有些尴尬,不过还是说道:“有吃有拉,这也是人之常情。俗话说管天管地,管不了拉屎放屁。老百姓赶次圩不容易,就别太为难他们了。”

  绕过了那处墙角,陈柯总算喘了一口气。想说些什么,但又没有办法和古代人正常沟通。

  “那街上这些东西,以后越堆越多怎么办?”

  陶厅判说道:“郡主放心,每天晚上都会有‘拾夜香’的人,把这些屎粪拣走,带到田里去。一斤屎,可以卖一个小钱。”

  陈柯吐了口气,说道:“话是如此,不过以后条件好了,我还是要治理一下。便溺不光是味道难闻,而且长久污染,还会引发瘟疫。现在才刚入春,等到夏天再不治理,很容易出现流行病!至于老百姓说管不了拉屎放屁,我们可以和他们讲道理。公共卫生问题同样关系到他们自己的健康,不然他们怎么知道拉在外面,不拉自己家里?”

  这倒是说到点子上了。

  陶厅判信服的颌了颌首,说道:“下官明白了,以后一定要多多教化。只是……不让他们在街上方便,那在哪里方便?”

  陈柯说道:“修个公共厕所。”

  “在城里修茅厕?”

  陶厅判连忙拒绝:“那比这更臭。郡主是金枝玉叶,念头是好的,不过下官必须直言。”

  陈柯笑道:“陶大人放心,您说的茅厕是旱厕,自然不好治理。我要修的厕所,是……是京城里的一种茅厕!味道小,治理起来方便,还能把粪便发酵成肥料。这比单纯的把屎放进田里要强上很多倍。”

  陶厅判大为惊奇:“有这种事?下官当年进今赶考,倒是没有看见过。”

  陈柯信口胡诌:“这是西洋人刚传进来的,腾越地处偏远,自然知道得慢。现在胡大人他们在田间整顿农务,就是准备修这种厕所,等过段日子就能看到了。”

  陶厅判听了,也很是期待:“即是如此,下官倒真想早些看到这种西洋茅厕是什么样了!”

  陈柯倒也没有居功。新式厕所的确是西洋人发明的,只不过他把这个概念提前了而已。

  二人在圩市上边走边聊,陈柯也观察着这座城市的每个角落。

  该怎么治理,需要从哪些方面入手,他也慢慢做着规划。不知不觉就走了数里路。

  “郡主,到了。”

  终于,陶厅判停下了脚步,停在了一处房舍门口。

  抬头望了一眼,陈柯就看见房舍大门上横着一块黑匾招牌,写道是“腾越木坊”。

  旁边还立着“肃静”,“回避”的告示牌。这也让赶圩的商贩没有在门口聚集,显得清静许多。

  虽是偏远府厅,但这所木坊规模同样不小。十多处高低错落的房舍连成一片,外面还有圈一人高的院墙。

  陶潜是穿的便衣,门口的土兵却认得是厅判大人。连忙上前打了个跪千:“小的参见陶大人!”

  “免礼。郡主示察,快去通禀。”

  “是!”

  土兵悄悄望了陈柯一眼,马上跑进了进去。

  不多时,几名穿着顶戴朝服的人迎了出来,看见陈柯连忙跪下行礼:“卑职等参见郡主!见过陶大人!”

  他们的朝服上没有补子,只是一个印花的框。这是官坊的郎官们。

  郎官并不是官,属未入流。也叫坊官,牐官。

  但他们的待遇和从九品一样,是手艺人中能吃上官家饭的翘楚。

  陶潜抬了抬手:“免礼。今日郡主赴任,要察验腾越各处官坊。你们前面带路,有问必答。”

  “是!”

  很快,这些郎官便站了起来。斜侧着身,微微颌胸,将陈柯和陶潜请进了造办处。

  到了正厅之后,陈柯发现这里宽敞明亮,布置也挺雅致。墙边整齐排放着桌椅,墙角还有盆景,倒像个书香之地。

  大厅的正位之后,挂着一把比人还大的折扇。上面写道是:“木工戚忧无酒肉,各人以免降群魔。”

  陈柯忍不住感慨道:“手艺人无酒肉,但手艺依然一代代传承下来,实属不易!我们国家一直不重视工商,所以发展了几千年,也没有突破到时代的束缚。”

  这时,领头的郎官亲自端上了茶,搁在了桌上:“郡主,请用茶!”

  陈柯便端起来,尝了一口:“好茶!不过郎官,本御想快点察访一下你这座官坊,也好为今后的发展做个规划。所以这茶暂且不品完,你可别误会什么。”

  郎官连忙说道:“卑职岂敢。郡主要看,卑职前面带路!”

  说着微微退了一步,做了个请的手势。

  陈柯也还了一个请的手势,之后又向陶厅判也请了一下。

  之后郎官便将他们穿过大厅,来到后院的作坊。

  

第52回 握中算子饶王伯 筑里新声杂铁铅
赎清全文阅读作者:让我随风而逝加入书架

  一进作坊后院,陈柯就闻到空气中隐约飘浮着一片清新的香气。

  并不靠进房舍,已隐约听到了凿锯声响。

  “别影响工匠们,我大致了解下情况就行。”

  眼看官坊的郎官想要通报,陈柯微微抬手拦住了他:手艺人在创作的时候,最好不要打扰。

  之后,他在每一个院落都驻足观看。包括匠人们的劳作,还有摆放在院中的木料,竹料,半成品和成品。

  这里有各式雕花的床架,还有镂空的门窗。大的房梁有数丈多长,刻满了活灵活现的阴阳纹案,小的木盅只有一寸大小,却能勾勒出一幅山水图画。

  甚至木料中的结巴,树根,他们也能雕刻成极有创意的矮凳和装饰品。

  要论打造精致器具,中国的木器工匠绝对是世界一绝。单就房屋建筑的榫卯结构,其中就蕴含着许多的科学理论,所以对于他们的手艺陈柯并不怀疑。

  而且这里是官坊。衙门需要修缮,用具需要添补,这也是手艺人聚集的地方。

  要从农业文明过渡到工业社会,冶铁技术是第一位。而木器同样重要。

  且不说机器的架构,可以用木头代替。工业化初期能在相当程度上能缓解钢铁需求的压力。

  其他的很多工业产品,都需要用到木料。最常见的就是步枪的枪托。

  陈柯要先把这些木匠培养一下,让他们除了打造家具和工艺品之外,还能打造点别的东西。

  “郡主,这面床雕是黄花梨。黄花梨纵纹能挫,横纹能落,虽不及紫檀那样名贵,但性子不脆。云贵地处湿暖,夏天用此卧具,实乃养生之道。”

  郎官猜想郡主八成是想要打房上好家具,享受生活。于是试探性的说了一句。

  陈柯也笑了笑,说道:“是啊。北方干冷,就算是皇宫大内,也不能天天睡这么好的床。太后的床都是榆木做的,主要是性温,睡着不冷。”

  没等这郎官继续说下去,他却是从身上掏了了一张蓝色的纸:“试着打造一下这个,我下午回来验货。”

  郎官愣了一下,连忙恭敬的接了过去。

  但看了一下,却没看懂是什么东西。

  图上只画了几个半寸大小的物件,有的是长方型,有的是六边形。

  郎官也是个手艺人,却不太清楚这是什么东西。

  “请郡主示下,这件……这宝物多大?”

  陈柯笑道:“和图上一样大。这是它的正面,这是它的侧面,这是它的剖面……剖面知道吧,就是……”

  说着,拿过了旁边的一个半成品竹盘。正好是昨天晚上陆高轩用过的那种。

  “从中间切开,里面的结构就叫剖面。最后这张,是它的全图,这个东西叫螺丝帽。”

  “哦,卑职明白了。”

  郎官总归是个手艺人,解释一下终于清楚了。当然他不清楚这东西是做什么用的。

  陈柯叮嘱道:“这只是试试你们手艺的东西,千万不要拿什么名贵木料来做。我下午来验货。”

  “遵命。”郎官小心翼翼的收好图纸,拱手应了一声。

  并没有多耽误。陈柯回到客厅里喝了杯茶,应了下属招待上差的礼节,便和陶厅判匆匆离去了。

  陶厅判也有些好奇,说道:“郡主,这东西和那盏灯有关联吗?”

  陈柯说道:“没有直接关联,但要制作那盏灯,需要一系列的作坊相互配合,单独不可能完成。所以我下面还要去别的作坊,陶大人还走得动吗?”

  陶潜说道:“郡主放心,下官走这几步路没有问题。”

  陈柯也笑了笑,说道:“那就辛苦大人再引路了。”

  二人出了木坊,重新上街。很快,陶潜带着他又来到了银官坊。

  银官坊是类似于钗风阁那样的饰品作坊。

  官办的银坊主要的职责是铸币炼银。比如每年把收上来的散碎税银两融炼成足银,呈交官库,摊派火耗。

  除此之外,就是造办一些金银首饰,玉器雕琢。因为每年收税只有一次,所以副业逐渐就做成了主业。

  这里同样汇聚了许多金银饰匠。他们和铁匠坊最大的不同,打造的都是一些精致的小东西。

  陈柯也拿出自己的笔样子,让他们照着多打造一些笔头。

  陶潜也发现郡主拿出了一支奇怪的笔,居然可以不用醮墨,却不停的写字。顿时大为惊奇。

  陈柯也趁机介绍了一下:“这叫自来水笔。你看,这笔的笔头是钢制镀金的,就得在银坊里打造。笔杆是细竹,就得在刚才的木器坊里做。笔芯是禽类的羽毛,就得到农舍里去找。墨水后面的浮塞,还需要用到甘油。一件简单的东西,需要很多作坊配合。”

  之后,陈柯又教这里的工匠制作瓦斯灯,用来高温熔炼金属。交代了银坊分炼黄铜等相关事宜,以便制作电池。

  陶潜也渐渐有些理解陈柯的工作方向了。

  “小农经济中,人即便是合作,多为同行之间合作。不同行业偶有合作,只是简单协作。一旦突破了这个界限,不同行业出现了精准协作,小农经济就会变成市场经济。”

  听了陈柯的话,陶潜终于明白了几分:“这就像抬石头一样,一个人抬不动石头,但叫来了大家一起抬,石头就抬动了。这支笔,就是那块石头!”

  陈柯很是高兴:“不错,就是这个道理!以后有很多类似的石头要抬,只要经济走向了市场化,商品就会越来越丰富,财富也就越来越多了。”

  新来的这位郡主,当真是给了陶潜很大的惊喜。眼看逛了小半座城,他也不觉得累。

  陈柯倒是习惯于逛街,这远比骑马坐轿更能看清城市的风貌。

  腾越风景优美,座落在山岭环抱之中。放眼远瞭,即能看见隐约的峰峦,葱郁的森林。就是坝子里面,偶尔也能路过小的丘陵。

  加之云南地处南方,冬天也不是很冷。太阳出来之后,空气和暖。是非常理想的宜居之地。

  “大人,您如果累了就乘会儿轿吧?”陈柯兴致很高,但也要体谅一下身边的人。

  陶潜的额头上已经微微见汗,不过他却笑着说道:“郡主不用担心下官。下官当年赶考,可是走了四五个省!虽然现在已过中年,筋骨却还熬得住。”

  “哦?陶大人是哪里人?”陈柯不禁问了一句。

  陶潜说道:“下官是江苏人,早年师承黄先生。”

  “黄先生,敢莫是黄宗羲老先生?”陈柯当真有些意外,因为他也见过黄宗羲。

  陶潜的眉宇间又流露出几分骄傲:“正是。”

  陈柯说道:“难怪陶大人通晓仕途经济,并不像有些儒生那样迂腐。黄老先生是极力主张改革弊政,发展经济的,他还提出过著名的黄氏定律。”

  黄宗羲定律:政府颁布任何一条政令,本意是造福于民,但官员会用它祸害百姓。

  陶潜也有些惊讶:“郡主见过恩师?”

  陈柯笑道:“早年与黄老先生有过一面之缘。不过我们是江湖粗人,当时还无法领略老先生的风采。”

  陶潜也笑了笑:“郡主过谦了。”之后抬头说道:“到了,郡主请看,这里就是造纸坊!”

  “走,去看看。”陈柯点了点头。

  腾越的造纸业相当发达。毕竟地处西南,材料丰富。

  陈柯今后要制图绘图,少不了要大量工业用纸。因此也拿出几份空白的玻璃纸和晒图纸的纸样,教这里的工匠生产。

  眼看时近正午,他便和陶潜在一所茶楼里吃了中饭。

  “没想到吃顿中饭,也算是一次察访。”

  陶潜在得知了用剩饭和甘水制作肥皂之后,方才知道笔芯的浮塞是怎么做的了。

  陈柯说道:“这次辛苦大人陪我察访,也是想让大人知道我要做的事情。以免今后安排起来,互相不知道细节,容易造成误会。”

  陶潜连忙说道:“郡主是上差,有任何吩咐下官自然是鼎力相帮才是。”

  陈柯则是笑道:“你管政务,毕竟是行政主官嘛!我搞经济。咱哥俩谁跟谁啊,什么正的副的,商量着来呗?”

  陶厅判连连点头。

  下午,二人又去了城中其他官坊。

  如药坊,让这里的郎官负责提炼硫酸,硝酸,氨水等化学制剂。

  又比如烟火坊,让他们试做定装子弹的爆竹筒。

  另外还有织坊,染坊,印刷坊,陈柯一天几乎把厅城逛了个遍。

  自诩身体还不错的陶厅判,脚已经被靴子磨得起了泡。眼看太阳落山,有的官坊还在城外,就只能明天再去了。

  

第52回(2)
赎清全文阅读作者:让我随风而逝加入书架

  到了晚上,陈柯回了官厅。

  孙兴成他们同样完成了走访,回来一起做工作总结。

  于是昨天刚刚坐过堂会的大小官吏,今天又被请到了衙门正堂。

  而且除了他们,各官坊的郎官也被叫了过来,大堂下坐满了人。

  好在有电灯,晚上开会倒也方便。

  明亮的灯泡将大堂照得很通透,这让今天才看到电灯的官吏又是一阵阵惊异。

  但陈柯刚刚到任第二天,居然又叫晚会,也让不少人心有惶惶。唯恐是出了什么事。

  “郡主,这是铁器铺按您的要求打造,请郡主检视。”

  堂下,钟老三拿过一封油纸包,上前呈到了主案上。

  陈柯打开油纸包,里面是一堆螺丝钉。他旁边的纸包里,是一堆木质的螺丝帽。

  之后他取出一个螺钉和螺帽,安上去慢慢拧动。但在意料之中的,它们并不能拧到一起。

  于是陈柯又换了一对,重新再试。结果还是拧不到一起。

  因为大堂里光线通透,木器坊的郎官似乎也看明白了什么。不等陈柯发话,他就主动离座,跪到了堂前。

  “郡主,是卑职失职,请郡主开恩!”

  陈柯一阵无语:“我说什么了吗?”

  原本心里没气。但面前的人如此低声下气,倒是让人习惯性的想发发脾气。

  陈柯差点就要把手里的东西扔下堂,好在这个惯性很快被克制住。

  人的脾气就是被惯出来的。

  要知道,这螺丝钉可是孙兴成他们负责督办的。要是这么一起扔,就连他们的面子也一起扫了。

  “老钟,你拿下去给他们一起看看。”

  让钟老三上堂,取了这两包东西,让那些郎官一起看。

  陈柯说道:“这件事情不怪任何人,因为木匠和铁匠以前配合较少,要把公差统一起来不是容易的事。这就像一个国家,度量不可能完全一样。”

  听了这话,木坊的郎官才松了一口气,连声道:“谢郡主开恩!”钟老三也将他扶了起来。

  听陈柯继续说道:“所以今天第一件事,我要告诉在座的诸位工匠们,还有官员们,标准公差的重要性。我们不论是做事,还是做人,在政令下必须要做到一致。就像今天陶大人和我说了一个抬石头的道理,公差达到标准,哪怕没有在一起当差,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也会精准,就能团结出力量,把石头抬起来!如果公差达不到标准,哪怕在一起当差,那也是一盘散沙。希望大家能够领悟这个方略,以后向它靠拢,包括我在内。”

  众官员大都是读书明事的人,自然一点就透,纷纷拱手道:“下官明白了。”

  陶厅判心中也是一阵感慨。

  标准公差这个概念大家都是刚听说。但陈柯却把陶厅判也说进了决策者中,在无形中抬高了他的威望。

  孙兴成心里同样有些感慨。

  因为现在还没有标准公差的理念,让他做这么一堆螺钉螺帽,肯定也是拧不上去。这是借别人的错提醒他该做的事。

  但钟老三经常与陈柯玩笑,孙兴成和陈柯就得互相尊重,郎官是云贵的官。

  陈柯对待大家的方式有别,这似乎并不符合标准公差的理念。

  “上差的话,不能全信。知道她要什么,把事情做好就行。”一些思路活络的官员很快就明白了过来。

  不过偏偏就有那种思路不活络的人,突然嘀咕了一句:“这明明就是木套子和铁钉子,跟抬石头有什么关系?”

  他的声音不大,但衙堂上比较安静,大家都听到了。

  陈柯一下愣住了,其他官员也愣住了。

  之后钟老三手上的一根螺丝滑了下来,掉在了青石板地面上。

  叮!……

  陈柯咳嗽了一声,说道:“胡大人,田间今日的走访如何?”

  胡逸之也拱手道:“还算顺利。今天走访了四处坝子,考察地貌土质,也相约了当地的田主士绅。明日老臣便能把稻种和肥料开始传授给他们。”

  胡逸之说着,也感慨陈柯果然长大了,这些年肯定经受了许多历练。对于那种脑筋有问题的人,可以选择性无视。

  之后,胡逸之大致汇报了一下走访事宜。陆高轩也汇报了学校的兴办事宜。加上大大小小一些事务,这个会足足开了大半个时辰。

  散会后,下辖官员不禁又是议论纷纷。对于这位郡主的勤政,自然是有人欢喜有人忧。

  陶厅判他们这些人自然是欢喜。上差勤政,他们也能多做些实事。政绩好,才能有前程。

  忧的人自然是不愿意做事的人。

  原本以为郡主只是来享受生活的,好吃好住供起来,大家都轻松愉快。反正上供的钱也是从老百姓那里来的。

  结果王府派来的,居然是个做事的贝子,而且比陶潜还要能搞事。这就不太好办了。

  “以后不会每天都开会吧?”

  “看这架势,就算不每天开会,隔三岔五的也少不了。”

  “标准公差?她是拿我们这些人当螺丝钉呢!”

  “唉,以后日子不好混喽……”

  陶厅判看了那些懒散的人一眼,脸色很不好。

  那些人也看见厅判大人,连忙赔笑了一下,溜出了衙门。

  “斯文败类。”

  会虽然开完了,但陈柯回到自己的宅院中并没有马上休息。

  他拿出笔记本,把刚才会议总结的内容整理出来,对照日程表,看看工作完成的进度。

  同时,他还把今天走过的路慢慢构画,最后描出了府厅的地图草稿。

  这份地图,以后肯定要慢慢完善。市政建设需要一步步规划,更需要结合当地的情况慢慢安排。

  直到深夜,他才洗了个热水澡,上床打坐。

  之后过了两个时辰,天色未亮,陈柯就重新起床到院子里活动身体。

  以他现在的武功境界,每天休息一两个时辰就能恢复到全盛。

  再次上街,因为赶圩的日子已过,外面果然清静了许多。

  陈柯也不厌其烦,到处走街窜巷。于是刚到府厅的这几天,他很快就熟悉了这座府城的大体格局,也把就近的工作内容安排了下去。

  因为在创业初期,又是直接准备向工业化转型,工作必须安排细致。陈柯每天晚上都要做会议总结。

  当然他不作强求,相关人员到场就行。那种连“抬石头”是什么意思都搞不懂的人,不来也罢。

  只是,陈柯的折腾也让当地流传出一个笑话:“康熙的税多,郡主的会多。”

  直到第六天上午。

  陈柯方才出城,去察访军械造办处,以及腾越厅安排在府城外的其他官坊。

  “这条路真心难走啊,简直就是从一座城走到另一座城。”

  出城之后,不出几里地便要下马。

  因为这里又到了山地,四周都是山峦和丘陵,植被繁茂。

  脚下只有一条数尺宽的曲折小径,而且起伏不平。

  孙兴成说道:“这也是云贵之地至今荒蛮的原故。不比中原,道路平展,下辖乡镇要进城,一骑马就到了。”

  “是啊。”

  陈柯想到了老家顺河乡,同样是离府城二十来里路。骑上马一晃就到。

  “要想富,先修路。看来咱们得在这里修条路了,不然以后根本谈不上发展一说。”

  陈柯边走,边观察着周围的环境。

  这种原始森林,如果不告诉他现在是在府厅,一旦深入真有可能误以为是真正的荒山。

  脚下这种人力踩出来的小径,肯定不能满足商品的流通。同时,它也只是脚力道路,并非是最佳的路径。

  直线相距二十里的路段,用这条路要多走好几倍的行程。

  哪怕陈柯和孙兴成都是武功高强的人,这段路程也走了一个多时辰。

  而身后的钟老三,载着物资的骡队,早被甩得没了踪影。这让陈柯连连摇头。

  直到眼前终于开阔,这看到了平地。

  陈柯说道:“我自诩是神行太保,能日行千里日行八百。但在这样的路上走也实在是累。”

  孙兴成也笑道:“就是戴宗到了云贵,他也走不了这么快。”说着,带着他一道走向了这片坝子。

  从山道上俯瞰,这片坝子比厅府要小上许多。而且地形狭长,很不规则,长大约不到十里,阔只有两三里,其实就是一个小山沟。

  这让陈柯走到这片坝子前,也能够清楚的感觉到自己是在周围山岭的脚下,不如府城那样开阔。

  坝子外面也没有城墙门洞,只在山道边立了一块石碑,写道是“芒町”。

  “听都没听说过这个地方。”

  走进坝子后,这里连夯土路都没有,地上是稍微宽一些的足踏小径。

  周围是一片稀落的房舍,也远不像府厅那样密集和齐整。

  偶尔街上有路过的人,大多都是土著的衣饰,有的身上还背着筐。给人一种别样的人文气息。

  因为坝子小,所以陈柯走不了几步,就能够看见一片房舍。这让他的精神也为之震奋起来。

  “这就是……”

  “腾越军械坊。”孙兴成笑着回答了一句。

  陈柯连忙加快了脚步,向着这片房舍走去。

  

第52回(3)
赎清全文阅读作者:让我随风而逝加入书架

  果如孙兴成所说,这片铁器铺的规模比之兴安铁器铺只大不小。

  它总共有二十余间大房舍,旁边同样有一条小河流过,河边的水车悠悠的转动。

  这些房子不同于官衙那样雕梁画栋,都是用大石修造。因此不同于安徽那样的江南砖房,给人一种墩实的感觉。

  在房屋稀落的地区,这片军械官坊就显得尤其醒目。

  陈柯和孙兴成来到铁器铺旁边,驻守的军士连忙迎了过来:“见过上差!”

  很显然,孙兴成连日来此,这里的人都知道他是郡主委任的章京了。

  孙兴成也介绍了一下:“这位便是平西王的郡主,今日特地来此下察军械事宜。”

  军士听了,连忙进官坊里通报。

  很快,一群穿着官服的人匆匆的赶了过来,拜见陈柯。他们是这里的郎官。

  “卑职等参观郡主!”

  “都起来吧。”

  陈柯也不多问,和众人一同进了铺子里先察看这里的情况。

  一进作坊大门,扑面而来的就是一片夹杂着汗腥味道的空气。

  一座座灶炉边,许多打着赤膊,围着皮裙的工匠正在锻造铁矿,挥汗如雨。

  就这一片锻造室,工匠怕是不下二百人,比兴安铁器铺的人还要多。

  似曾相识的场景,让陈柯一时有些恍惚,有些往事如烟的感觉。

  “郡主?”

  孙兴成在旁边唤了一句,陈柯也回过了神。

  他的心里很激动。

  当年看到吴宝宇的铁器铺就非常羡慕,如今自己终于也有了这么一天。

  走到了场房的角落,陈柯便看见五尊小水缸一般大小的转炉。

  很明显,这是孙兴成到来之后,教这里的工匠们打造的。而且人多力量大,才六天就造好了五个。

  陈柯问道:“真是人多好办事。不知什么时候可以教他们开工?”

  孙兴成说道:“外面正在架风管,很快就能锻造了。只是现在还没有水轮,送气可能要慢点。”

  说完之后,孙兴成叫来了那些郎官,分派事务。

  很快,被挑选出来的工匠们停住了手上的活计,将一架转炉吊了起来,插上风管,开始学习炼钢。

  孙兴成对于转炉炼钢,这些年已经掌握得非常成熟了。指导起这里的人,比陈柯还要地道。

  这里的郎官同样被转炉震撼到了,居然能这么快而方便的出钢,简直颠覆了他们对锻造的认识。

  只是在出钢的过程中,孙兴成和这里的工匠们遇上了一些新问题。

  “怎么了?”

  孙兴成说道:“郡主,转炉的使用没有大的疏漏。只是这里的铁矿和中原差别有些大,粗钢成型后需要锻造的次数多,比之纯手工打造省不下多少工序。”

  “原来如此,我倒是忘记先说明了。是我的不是!”

  陈柯很快明白了其中的缘故。

  西南因为地理条件不同,铁矿中含有大量的硫和磷。这也是传统手工锻造中需要一次次锤打,剔除的“杂质”。

  好在他早有准备。负责运送物资的钟老三他们已经牵着骡马过来了,驮着大包小包的东西。

  命人架起了几口大锅,烧上火。

  陈柯让工匠们将铁矿石先放进锅里煮,然后在沸水中加入微量的硫酸。

  待冷却后,点上石膏。

  几位郎官有些不明所以:“这是干什么,卤水点豆腐啊?”

  陈柯笑了笑:“这个叫去硫。”

  众人看时,煮铁的沸水渐渐平息,但似乎又没有平息。

  因为沸水鼓动的大泡,渐渐变成鼓动小泡。最后这些小泡形成了飘浮在水面的一层白色泡沫。

  其间夹杂着铁锈一样的废质,散发出刺鼻的气味。

  让人把铁矿捞出来,再放进转炉之中熔炼。

  果然,它的品质有了极大的提升,甚至比中原地区的铁矿还要好。出炉成型的粗钢几乎稍微锻打就能成品。

  郎官们忍不住惊叹道:“郡主果然不是凡人,我们世代工匠没能破解的难题,您一来就做成了!”

  陈柯呵呵直笑,多少有些得意。

  之后对孙兴成和钟老三有些抱歉地说道:“真是对不住,这些天实在太忙。这个风头原本应该让你们出的。”

  孙兴成却是毫不介意,只说道:“为什么卤水能去除铁矿中的杂质,这么多年就没人想到?”

  陈柯听了,也是有些无奈的叹了口气:“科技的发展,有时就是这样让人无奈。有一定运气在其中。”

  中国是最早用卤水制作豆制品的民族,但用卤水去硫却是日本人首先发现的。最后于二十世纪传到德国。

  科学的发展的确就是这样,有一定运气。

  就像中国人一直没有造出四轮马车一样。中国人也一直没有发现去硫的方法,哪怕卤水就在身边。

  “所以大家除了探索,更要多加交流。合作,一定要合作,就有更多的奇迹等待我们一起创造!”

  众人都点了点头,显得很兴奋。因为这项工艺的诞生,将冶炼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眼看工匠们已经开始忙碌。陈柯则是继续逛着其他的铸造场,熟悉着这里的情况。

  他对这座铁器铺非常满意。

  单就这些高大结实的石墩房,如果真的白手创业,要修造起来恐怕都要好几年。

  逛了一圈之后,他边走边在本子上记录下来。哪里做整改,怎么分配车间,同样做了一个简单的规划。

  “先利用当前一切能够利用的条件,多快好省发展基础工业,同时保留下继续向上发展的空间。这才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陈柯想起了一位伟人的话,如今自己也真切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含义。

  如果按最好的规划,现在要起新厂房,组织基建。

  但最好不代表符合实际需要,这是苏联专家和中国工程师之间的分歧。

  陈柯自然不完全同意苏联专家的意见。

  就像小高炉去硫,铁锅也能去硫。去硫的温度只用达到一百零八摄氏度就行了,不用搞那么高大上。

  底子薄的人,只能先顾及里子,再顾及面子。肚子吃饱了添新衣。

  “至少先要用三年准备,然后再制定一个五年计划。反正我能搞的工业化项目不多,一个五年应该可以完成。”

  陈柯肚子里就那么点东西。一是增添蒸汽机和机床设备,改良炼钢和铸造技术,造出新式火枪。

  二是开间纺织厂,完成自己当老板的心愿。

  就这点事,五年时间如果还干不成,他就和陈圆圆一起出家算了。

  重新又逛回了锻造间,孙兴成已经带着工匠们轮流学习。土模里已经铸造出了许多的钢口农具。

  孙兴成的业务果然是越来越纯熟,作为老师傅带着这里的工匠们,开始熟悉新的铸造模式。

  这里的工匠也像当初的兴安铁器铺那样,纷纷要过来学这种新的炼钢方法。一个个跃跃欲试。

  只可惜,现在的水车送风量太小。停了所有的灶台,也只能让两个转炉出钢。

  不过陈柯对此还算满意:“正好府厅里欠缺农具。我们趁这机会,边打造农具,边让他们熟悉铸造方法,也算是一举两得。”

  孙兴成也笑了笑,发现这个安排当真是不错。

  就在这时,一名工匠过来问了一句:“郡主,这些煮过铁的水怎么办?”

  “呃……”

  陈柯顿时噎了一下,众人也都望向了他。因为这些飘着泡沫的臭水肯定不干净,甚至有毒。

  只是对于这种事,陈柯实在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那个,找个没人的地方倒掉就是了。”

  “哦!”

  

第52回(4)
赎清全文阅读作者:让我随风而逝加入书架

  时间一晃,便到了中午饭点。

  陈柯便把孙兴成和兴安铁器铺的朗官,还有钟老三叫到了一起。先逛到了铁器铺的外面。

  一出铁器铺,就感觉到了外面的凉爽和空气的清新。

  大家只见陈柯拿出了今天刚刚打造的螺丝螺帽。试着拧动了一下,这回倒是拧上去了。

  钟老三也流露出得意的笑容。对于打造精致器物,他算得上是一名好手。

  但陈柯换了一个螺帽,拧动了一下,依然卡了壳。

  这让孙兴成多少又有些尴尬。

  对他这样的老铁匠来说,工艺达不到标准,总归是很难堪的事情。

  钟老三有些不服:“这……这不是一套!”

  陈柯只是哈哈一笑,当然没有责怪他的意思。只和大家一同在草地上坐了下来。

  他说道:“标准公差,光用铸模是不能达到的。”

  “那应该怎么做?”

  孙兴成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要知道。因为这种工艺在他的理解范围内,不可能完成。

  陈柯说道:“是基板。”

  “基板?”

  陈柯知道这个概念对他们来说,可能比较陌生。但如果换个说法,他们肯定能理解:“母钱你们知道吧?”

  “哦,有点明白了!”

  在坐的都是心灵手巧的匠人。不光是孙兴成和钟老三,就是兴安铁器铺的朗官和工匠们也都有了明悟。

  陈柯说道:“基板,是铸造成型用具的模板。就像母钱一样,我们需要先打磨出一个最标准的母模,用母模再制作泥模。这样才能够达到标准化。”

  孙兴成恍然大悟。

  以前铸模,工匠只按需要铸出泥模烧制好,再直接浇进钢水成形。模敲开后,钢具就形成了。

  这对小农经济非常适用。这几年,兴安铁器铺就是用这种方式铸模,生意比以前好了十多倍。

  但这样铸模,钢具尺寸会有差异,达不到一致化要求。

  陈柯继续说道:“比如螺丝和螺帽,如果直径规格是一寸,允许的偏差就只能有几毫。这个偏差之内,不影响它的功用,一旦超过这个偏差,就是废品。”

  钟老三信服的点了下头。螺丝虽不是什么起眼的东西,但是达到标准公差非常困难。

  不光是直径,螺纹有一点误差都会成为废品。

  “世界上不可能存在没有偏差的两个物体,哪怕是双胞胎。这种允许的偏差就是‘标准公差’。”

  眼见他们明白了自己的意思,陈柯也显得很高兴。

  钟老三忍不住说道:“但是郡主,就算有了母钱,铸造出来的钢具,也不可能完全都在这个偏差以内吧。”

  陈柯笑道:“这个自然,所以这些钢具还需要做精确加工。你们可以想象成木匠那样,用各种刨,磨,将偏差之外的工具打造到合格。”

  “原来是这样。”

  孙兴成现在才明白,这么个小小的螺丝里居然还有蕴含着如此多的道理在其中。

  但他忍不住还是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但是钢铁不比木器。这样精雕细琢,只怕是要像干将铸剑那样,一辈子只能打造一件钢具了。”

  陈柯说道:“所以我需要造出快速铸造钢具的机器,这种机器有着非凡的意义。只是第一台机器依然要手工打造,我们必须迈过这个坎。一旦跨过去,我们的前途是不可限量的。”

  这个时候,钢铁行业终于接触到了近代化的理念。

  孙兴成和钟老三他们被陈柯说得心驰神往,陈柯也发现自己挺有煽动情绪的才能。

  当然,这种事情不用急于一时。

  让兴安铁器铺的匠师们继续去教习铸造,陈柯带上孙兴成和钟老三走在铁器铺外,一同察看了一下周围的地貌。

  这片铁器铺所在的坝子人丁稀落,也没有农田。因为这里是矿产区,土地不能耕种。

  坝子方圆不到十里,因此只走了不多远,就到了坝子的另一头。

  这里果然有一所小煤窖。

  “铁和煤是亲兄弟,有铁的地方一般都会有煤。”

  陈柯倒是不觉得意外。西南最大的煤场,如六盘水,攀枝花,本身也是最大的铁矿区。

  因为有煤场,所以这里还有土窖场。腾越的官窖就座落于此,烧制陶,瓷,玻璃。

  中国人并非不会烧玻璃。只是东亚地处季风带,石英砂中含铁量大,在古代烧不出透明玻璃。

  陈柯在土窖外大致转了一圈。

  瓷窖和铁器铺相比就简陋多了,都是泥坯打成的房子,屋顶是盖的茅草。

  如果不是挂着官牌,还以为是乡下的农户。

  小煤窖更不用说,连泥坯房都没有。

  煤场外是歪歪斜斜的木头柱子支撑起来的草棚,草棚里可以看见满身漆黑的劳工坐在那里休息。

  这时,几个同样满身漆的人从泥坯房里钻了出来,向陈柯跪下行礼:“卑职等不知郡主驾临,万望恕罪!”

  “你们是这里的郎官?是煤窖还是瓷窖?”

  陈柯有些意外,这才注意到这些人都穿着官服。只是头上的红顶子成了黑顶子,看起来倒像是草帽。

  也不顾这些人满身的煤灰,陈柯伸手将他们扶了起来,让这些郎官有些诚惶诚恐。

  “回郡主,卑职是瓷窖的。他是煤窖的。”一名领头的郎官拱了拱手。

  陈柯说道:“正想进去找你们说这事,关于烧制玻璃的。我以后需要烧制的玻璃比瓷器要多,而且要透明玻璃。你们多往这方面下点功夫。”

  这名郎官听了,抬头望了陈柯一眼。眼睛在满是灰土的脸上显得尤其的明亮。

  他有些为难的拱了拱手,说道:“郡主,卑职等技艺浅薄,烧制不出透明玻璃。这种玻璃,只能从西洋进口。”

  陈柯却说道:“放心,我这里有烧制透明玻璃的技艺,而且非常简单。你们先让工匠在旁边掘一个小坑,我过会儿回来把这个技艺告诉你们。”

  郎官们似乎有些不信。但郡主有吩咐,只是掘个小坑而已,于是拱手领命:“是!”

  之后,陈柯又问煤窖的朗官:“如今采煤收成如何?”

  郎官回道:“不敢欺瞒郡主。此地煤矿地狭而井深,每日采矿,至多不过数千石而已。”

  “数千石?这已经不错了。”

  陈柯背着手,微微沉吟了一下。

  在古代,煤场多为露天矿。倒不是因为人懒,不愿意下井,而是井下煤层气太重。

  不但容易引发煤气中毒,而且照明会引起瓦斯爆炸。

  这还不算。

  这里不仅是煤窖的工人,就是瓷窖的郎官都是一身煤灰。陈柯也感觉要尽快改变现在的采煤技术。

  古代煤杂质多。特别是在云贵,以褐煤为主,使用起来烟尘极大,影响工作效率和工人健康。

  “你们平时筛煤吗?”

  “回郡主,卑职时时筛选,只是供应远不能及所求。”

  说着。煤窖郎官便带着陈柯走过几步,果然看到有工匠在那里筛煤。

  只是方式非常原始,由两人抬着簸箕抖动,像筛砂子一样。

  “还是要先把机器造出来,普及跳钛法和水洗法,建造洗煤场。还得把电灯造好,让竖井能发挥出应有的价值!最后,才能完成焦煤的炼制。”

  陈柯喘了口气,感觉到要做的事实在太多了。

  因为要把人力和畜力解放出来,能提供动力的能源,必须得依靠煤。

  他回头说道:“以后会越来越好的。你们先忙,我有空就过来了解工作,只要找到突破口,就能把咱们的官坊搞好。这得依仗大家共同的努力!”

  “是!”

  

首页262728293031323334353637 下一页 末页
扫码
作者让我随风而逝所写的《赎清》为转载作品,赎清最新章节由网友发布,找书苑提供赎清全文阅读。
①如果您发现本小说赎清最新章节,而找书苑没有更新,请联系我们更新,您的热心是对网站最大的支持。
②书友如发现赎清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③本小说赎清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找书苑的立场无关。
④如果您对赎清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邮件给管理员,我们将第一时间作出相应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