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找书苑 > 军事历史小说 > 大唐之理工天下最新章节 > 大唐之理工天下全文阅读
选择背景颜色: 选择字体: 选择字体大小:
152 可算登基了
大唐之理工天下全文阅读作者:话糙理不糙加入书架
登基事情定下来以后,文官群体就陷入了一种奇怪的狂欢之中。参与的人都心知肚明,这拥立之功是少不了,升官什么的不一定,但这奖金总会是人人都有吧。当然,这一切都肯定和邓子通没关系了,他还没有下野,朝中人已经是一副人走茶凉的架势了。他也不恼,也不插话,只待这一切定下来以后散朝。

  没有意外,李治同意了大赦天下,发了几个月工资的奖金,内官和原东宫系统的官职都升到了皇帝级别。张行成这些太子少傅,左右庶子都升到了三品的职位,可以说是皆大欢喜。此外,李治要求在原历法的同时,推行公务历法,公务历法就是照搬了格利高里历,只是采用了贞观纪年,记贞观元年为元年,那么按照公历的记录,李治登基这一年就是唐历28年。所有公文所提历法,都以规整的公历为准。此外对民间仍然推行原有的阴阳历,方便规定节假日和农时。使用了纪年之后,这原来的年号也没那么重要了。当然出于习惯,仍然颁布了年号为:永微。(以下年号都用唐历纪年)

  商定完毕,李治挥挥手,:“登基事物也定了,你们也满意了。没事的话就散朝。邓相来一下书房。”众人也不多话,毕竟邓子通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邓子通,这三年你的功劳,孤是看在眼里的。”李治看着面无表情的邓子通,开解他。“你心中可有冤屈,都说出来罢。”

  “殿下,自古宰相退下来的,就没有几个好下场。时至今日,殿下还能为臣着想,我已经很知足了。此间我的事情都做完了,胜利的是我,而不是他们,我没有什么冤屈。”邓子通回答。

  “你能这么想,孤也就放心了。以后,你可有什么打算?如果你有兴趣,可以去稷下学宫,也可以去孤名下私人的企业谋一份差事。自然不会亏待于你。”李治本来不必安排他,但这样下去谁会尽心尽力为他办事呢?

  邓子通也显然知道这一点,但是他又自己的打算,他作揖道:“殿下厚爱,臣十分感激。不过,我有自己的想法,我不求一份铁饭碗,但求能有一份许可,可以开党结社。”

  “哦?结党营私,一向不是什么好事。你若要孤点头,可不能仅仅靠这么一番说辞。”李治往后一靠,盯着邓子通。

  “臣斗胆揣测一下殿下将来要做的事情。殿下希望看到的,并不是行政权利向高层的集中,而是能让下层百姓,也能有在官场上说话的力量。如此一来,百姓的结党结社,就不可避免。否则根本无法对抗官僚和豪族。臣能有一番宰相的造化,自然不敢就此退休享福,而是想将自己这一身本事,继续用在殿下所想的地方。”邓子通经过长期的锻炼和反思,已经有了一个合格政治家的觉悟。

  “不错,孤正是这个意思。既然你愿意做这个事业,那孤就把丑话说到前头,万事开头难,具体要如何做,弄砸了你有什么后果,你要考虑清楚。”李治丝毫没有松口。

  邓子通噗通一声跪下:“哪怕最后粉身碎骨,臣也愿意。只要殿下答应,不要为难我的子嗣。”他其实也只是一身豪勇,豁出去。具体的事物,他看得到轮廓,却看不仔细,心中岂会不忐忑?

  “唉。没有那么严重,起来吧。”李治站起来,在屋里踱步几圈,方才说到:“这个事情确实没那么简单。不过,孤也很难预料会发生什么反应。结党结社,仅靠法令许可,是远远不够。乃因百姓不能完全理解这样的概念,一旦允许结党结社,那么党争,成员与组织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就需要很多观念来补充。否则,这些党和社,只会是成为一群社团暴徒手中的工具。即便孤答应你,你又要如何去做呢?”

  “臣去各地演说,就像以前为法令造势一样。”邓子通答。

  “你的法令,并不一定会让所有人喜欢。以后你没有官职,就更名不正言不顺,那么谁还会听你的?”李治很不客气的指出。

  邓子通被最崇拜的人一打击,顿时转不过弯来:“这,这岂不是……”

  李治看他难过,就不忍再打击了,转而宽慰他道:“你不要灰心。出去演说,是要禁得起冷落的。眼下,这边还不能通过相关的法令,不过你先放手去做吧。但如果有很多人追随你,需要结党之时,切忌冒进。如果有人要这么做,你也拦不住时,一定要撇清关系,以免日后惹祸上身,知道吗?”

  李治又仔细叮嘱了一通,才放邓子通走。

  不久,狄仁杰在与保守派达成协议之后,顺利在秀才试中脱颖而出。上一次他的人气就是极高,在朝中也已经立下根基,不出意料的拿下了第二任秀才,授予首相之职。这一届的第二三名就没有那么好运,没有抱上绝对优势狄仁杰的大腿,只得去国子监继续深造等官。不过以他们的名词,授一个州刺史还是没有问题的。唐初各地缺官极多,很多州刺史根本就是空着,由本地招安的土豪和宗室担任。替换他们也是一大艰巨任务。当然,具体李治就不去操心了,打包扔给狄仁杰了。这货思想十分端正,左右逢源,无论是保守派还是新党都十分买他的帐。他都不用去造势,有什么法令,只要别太激烈的,卖卖萌就能过。这样的首相,当的还真是省心!

  李治的登基仪式和**的册封仪式在大礼堂举行,李治让**站成一排,然后就像校长给毕业生颁发毕业证书一样,先册封了一堆贵妃,生了孩子的萧妃封为德妃,最后压轴就是册封王皇后。李治自己是觉得好玩,但女人们对这个仪式无比重视,一旦李治出现嬉皮笑脸的神情,王皇后就很不悦的提醒道:“陛下,现在是册封大典,还请你注重仪容。”可是,观礼的百官和百姓坐的都离几十米远,哪里能分辨李治的表情。

  更为可气的是,所有的**都对李治怒目而视,就好象李治侮辱了她们的尊严一番。李治也没有办法,只得端正态度,装模作样的把这个让他很蛋疼的册封仪式走完。最后王皇后在**人的簇拥下,和李治共同坐上御座,享受上万名群众的欢呼。随后,皇室的车队走到太极宫门前,对禁军进行阅兵仪式,随后更多百姓围观加欢呼。最后皇室成员在太庙祭拜祖宗,祭拜天地,可算走完了登基的礼仪。用李治的话说,就是比结婚还累。

  不过无论如何,过了这一关,大唐朝又恢复到了正常状态。李治也可以继续名正言顺的不理朝政了!

  UU看书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UU看书!

153 远航计划
大唐之理工天下全文阅读作者:话糙理不糙加入书架
登基之后,李治并没有在朝会上多待,而是把事务打包扔给了宰相会议,接下来的几天主要是给禁军官兵和原东宫卫率的军官授勋。这些军官一部分是通过《封爵令》继承来名额,然后在李靖的军事学院洗脑合格之后,选择军事路线的军官。在职军官平日不允许回家,终日必须和士兵待在封闭的军营内,因此军官的轮岗制度以及作为皇帝的犒劳制度,就成为了把军队和皇帝联系起来的重要枢纽。

  禁军军营坐落在长安东北的禁苑之中,这里有一座粮仓,一座军械库。驻扎三万禁军,其中两万人是原有编制,一万人是东宫卫率扩建的编制。扩建而来的炮兵府,成为军营中最严密,最精锐的存在。

  军队的士兵不完全来自府兵制,李治过去三年不理政事,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改组禁军。禁军最低级的兵种:是勤杂兵和火头兵,他们全部来自府兵制度,来自关中,河东和河南地区。服役期限三个月。在以前,他们自备军粮,也要自备兵器。现在他们不需要,包吃住,管工具。日常工作是勤务和给募兵制的士兵做饭服务,此外还有简单的操练。

  禁军的一级兵种,称为轻兵,武器是横刀和弓箭,训练要求比较低,主要兵员来自十六岁成人的少年。征兵令规定,新的丁男如果需要得到土地,必须先服役三年,否则不予授田。这个强制的要求是出于两方面考虑,第一随着人口增多,土地兼并,可以分的土地已经越来越少,因此李治干脆给这个均田制先下一个限制。这样那些需要授田的人,就不得不推迟了三年的需求。缓解了一时的紧张局面。第二自然就是给全国的青壮一个军事训练的机会,让他们身体强壮,有自保的本领。

  这些少年郎第一年的任务,就是轻兵的训练,主要是射箭和近身战斗。他们在军伍中享受津贴,管衣管饭,新皇给他们的待遇,让他们感激不尽,自然成为了最忠实的护卫力量。

  第一年的年末,他们会通过体力,速射,固定靶,移动靶,横刀战斗和空手搏斗的测验。通过考核就能进入下一个兵种,可以根据成绩,选择成为骑兵,枪兵和陌刀兵,并且新增加了高等的战斗课程。

  第二年同样有年末考核,通过考核之后,可以留任这个级别,考核不过的就要回到轻兵序列。有大概10%优秀的,可以获得进一步的成为高级兵种和升任下级士官的机会。

  三年服役期满,大部分人都回家领田,有少部分拿到军校推荐的,就进一步接受李靖校长各种变态折磨的操练,有的专精特种战斗,成为高级保安人才;有的专精后勤策略类,成为各军区参谋部的后备文官。有的专精战术和指挥,成为后备军官。这些人员都会受到李治的亲切接见,他不停的重复着:“士兵!你很棒。你是学什么的,希望做成一番什么事业?……哦真不错,加油,朕看好你!希望以后的嘉奖中再次看到你。”一天下来,少说重复了四五十遍,还要同这些幸运儿共进午餐。这些幸运儿虽然没有官员品级,但待遇一点也不差。往后只要做到足够的军功,就可以获得官员相应品级的嘉奖,成为《封爵令》的受益群体。

  这些草根出来的平民,只要能脱颖而出,得到这样的嘉奖,自然也是忠心的一塌糊涂,五体投地。有这些人给他看着长安,一个字:放心!

  同一帮彪形大汉喝完酒,李治就离开了长安,他先在洛阳行宫会见了一批预约的官员,然后赶往长江口的松江港口,这里是他私人出资80%,同云定海合资建设的江南船厂和海军基地。这里生产着混合动力的卡纳维尔改进型帆船。它有着高船首,深龙骨,长30米,宽9米,船高5.5米,吃水3.5米,排水量800吨,有两个主桅杆和横帆。一面船首三角帆。一台改进型蒸汽主机,设计航速蒸汽机12节,使用蒸汽动力最大航程4000海里,需要40名船员操纵。三年来,终于组成了一只十艘船的舰队,这一只舰队,同样适用了军事编制。舰队由一千名水手,一千名海上综合战斗人员组成。此外,船上正在进行的便是海上的炮击实验。——虽然这个时代远远没有什么海盗的概念,但既然有了炮,不装上总觉得有点缺憾不是吗。

  这个军府的校尉也是来自李靖军校的毕业生孟强。他的毕业论文是:“论海上战争的地理要素。”李治看过他的这篇文章,文中他指出,海上战争对中国内地战争几乎毫无影响,但对辽东,高丽局势和林邑局势是致命的,因此他建议在崖州和河北建立海军基地即可。当时他还不知道大小琉球的存在,也不知道海外大局势。后来李治把他嘉奖一番之后,给他看了看保密的世界地图,当时就把孟强囧得面红耳赤。

  此番一见面,李治便打趣道:“孟校尉,你这地理探索进展如何了?”

  孟强强忍尴尬,行礼正色道:“报告圣人,我部海军第一折冲府已经顺利完成了琉球,扶桑和百济的探索任务,勘探出一份近海经纬图,累计航行时间十一个月零五天,行程超过五万海里!”

  “做的不错。”李治点点头,“既然你们第一步任务完成了。朕自然有新的任务给你们。”

  他一挥手,手下便递上了一份详细的海图。

  “想必你们对经纬度的测定已经有了一部分的经验。但是距离越远,经度的测定就越困难。现在的航海钟,还达不到一定的要求。不过,定州已经在制作新的航海钟,预计一两年后才会投产。眼下,你的船队,有两个任务可以选择,第一,南下往西,沿着大食人的商路,绘制印度和东非的海图。第二,北上往东,探索扶桑全境,绘制出全岛图。这样的航程极其遥远,所耗时间可能一次就超过你们过去航行时间的总和。前途的危险也是重重,你好好考虑一下。”

  孟强听了之后,脸色果然有点为难。他说道:“陛下,是立刻出发,还是……”

  “自然会给你们时间准备。怎么了,有什么事情放不下,家里有什么困难?朕不会让你们吃亏的。”李治关心道,这种苦力活利益极高,不好好安抚,怎么把这帮人拐骗过去卖命?而事实上,李治也确实没让这些新军吃亏。毕竟新军规模不过是炮兵和海军两支部队,不过三四千人,有了运政和工业盈利的补贴,养起来还是没有压力的。

  “过去一年,部下们大多在海上,不少军官想休假回家团聚。而且如果出行这么远的话,卑职斗胆请一次回家探亲的机会。”孟强说道。

  李治大手一挥:“准了!不过,朕现在要检阅你们的本事,如果不让朕满意……”

  孟强啪的一声站直,回答:“保证完成任务!”

  UU看书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UU看书!

154 儿女情长
大唐之理工天下全文阅读作者:话糙理不糙加入书架
一五四 儿女情长李治登上这只舰队的旗舰,出海检阅舰队训练的成果。舰队由五艘船组成,在孟强的指挥下,传令兵熟练的在船顶用旗语传递命令。李治看到五艘船熟练的响应指挥,摆出了一字长蛇阵,箭头阵,雁行阵,四方阵。五艘大船在海上加速,减速自如,转向步伐统一。在雁行阵变为箭头阵的时候,船只交错之间的距离竟然不超过五六米,竟然没有人露出紧张和担忧的神情。果然这批海员的训练十分精良。一时间,李治都有点舍不得把他们放出去探险了。

  进行完列阵科目,接下来就是航行科目。孟强拿出海图,请李治指出目的地。李治拿过海图,经过经纬度测量的训练,这个舰队已经通过实地测量,绘制了北到辽东高丽海域,南到大小琉球和林邑海域的海图。整个中国海岸线已经粗略的标记在了海图之上。李治指了指杭州湾外列岛以南道:“往这里开。”

  孟强在海图上做出标记,然后递给引航员,引航员立刻拿出经纬仪,和星图,然后在船上航海钟的帮助下,确定现在的经度和纬度,然后报出航向数值。然后他还需要确定航线上需要绕过的浅海和礁石海域。去除洋流速度的影响之后,确定转向时间,地点和方向。经过他们的计算,直线距离143公里,航行距离大概在160公里。

  在海员熟练的操作下,舰队迅速完成了转向,全速前进。经过三个小时的航行,舰队在列岛以北20公里进行第一次转向。在接下来的五个小时中,又进行了四次转向。终于在八个小时的航行之后抵达了目的地。此时晚霞满天,日落在即。李治要求他们再此进行炮击实验。五艘船每艘船上都有三门火炮,他们把船停在离案一公里的地方,进行了五轮炮击,大概有30%的炮弹落在了指定的区域。这样的数据是有点低,但是考虑到当时的条件,已经非常不错了。可见孟强圆满的完成了这只舰队的训练工作。这样的舰队,按照真实历史,在今后一千年都可以在海上横着走,是真正无敌的舰队。

  经过修整,李治在船上和官兵一起吃了一顿晚饭。随后踏上了返航的旅程。入夜之后航行完全依靠观星定位,引航员用高超的技术,以20公里的精度确定了返航的安全航线。这也是对这一支舰队最大的考验。要知道船上还有大唐的皇帝陛下,这样的责任让他们不敢冒任何风险。最后在凌晨五点,船队找到了松江港外的引航灯和灯塔。在天亮之前,终于以夜航技术赶回了基地。圆满的完成了这一次海军检阅任务。

  这次检阅之后,皇帝陛下离开海军基地,继续他的江南之行。孟强校尉给部下放了一周的假期,足以让他们回家待两三天。他自己也不例外,脱下铠甲,换上便服。其实离开舰船之后,他也不过是一个不到三十岁的普通青年。海风让他的皮肤比常人更黑更粗一点而已。

  孟强轻装便服,独自一人离开基地,利用军官证免费坐上火船,前往他的家乡,山南道荆州城。着一艘火船不是东岳级,而是江南船厂推出的改进型,代号“刀鱼”。排水量稍小,但是速度非常快,专门用于长途客运。只需要两天两夜就可以走完一千八百公里的水道,从松江返回荆州。逆流而上的平均航速达到了20节。这样他可以在家里待三天。

  孟强的家,在荆州城外的宋家庄上,是世代的船夫。五年前,为了服军役,他不得不停止学业,去遥远的西京服役。结果赶上了军制改革和军校面对普通士兵招生。机缘巧合之下,就得到了今日舰队指挥的位置。他的一切都是新政带来的,所以他也是新政的坚定拥护者。邓相下野之后,他甚至消沉了好一阵。

  他在荆州码头下船,便叫了一辆车直奔回家。他家里自从他考上军校,便成为免税家庭,当地官府也相当给面子。自从成为海军校尉,只差一点功勋,他就可以二转成为官身。地方上早就把他作为一方大员来对待。这几年下来,家中新购了三十亩水田,新起了三间大屋,三个妹妹都抢着被人娶回家。家中老父曾经对他说:“儿啊,好好给圣人当差。我们家里的事,一切都不用你操心!”

  孟强下车,看见自家门庭,心中十分感慨,眼角不禁酸涩,湿润了一片。他离家已久,不常在家,竟然没有人认出他来。一个年轻小厮过来搭话道:“客人是有事找孟家,我与孟家大郎是旧识,兴许能帮上你一二。”

  孟强放下心事,打趣道:“哦,你竟然认得孟家大郎,你倒说一说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那小厮笑道:“我自然知道孟家大郎年轻时候的英雄事迹,甚至近年来给圣人当差,勇冠三军的事也知道不少。不过客人想听,此间站着岂不是不美?”

  孟强还想说几句,旁边一个老仆激动的上来拽着他:“你是大郎?你怎地现在回来了?”

  孟强点头:“正是。圣人给批了几天假,就回来看一看。带我去见大人吧。”

  那小厮惊的目瞪口呆,孟强临走摸出几个大钱,丢给他:“勇冠三军倒没有,记得把我说的英俊些就可!”

  回到家,家人自然纷纷上来问候。孟强也一一回礼。这些年,他在家待的太少了!

  回到正厅,老父老母早得到消息,布置妥当。孟强看到那一双老迈身影,忍不住扑上去跪下,孟家老父也一把扶住他:“我儿可回来了,想杀我也!”自然也是一顿唏嘘。

  “大郎,此次回来,倒有什么事情要办?太守曾有言,孟校尉有事,尽可差遣官役。”管家等到一家人稍稍平复,前来请示。

  “没有,只是回家省亲而已。”孟强回答。他话音未落,门口传来人大声通报:“太守拜会孟校尉!”

  好家伙,他回家屁股还没有坐热,太守就拜上门来。太守虽然品级比孟校尉高不少,但他不是傻子。圣人新提点的人,不是品级就可以形容的。他远在江南,八百年也没有机会见一面圣人。而通过官场的传闻,圣人甚至可以几天几夜和新军的军官呆在一起。这不到三十就能有这样的官职,是真正的前途不可限量。

  孟强自然要客套:“某不过回家省亲几日,太守怎地亲自上门,实在折煞孟某人。”

  太守道:“孟校尉在外为将这么幸苦,回到老家某要是不来,岂不是妄为父母官!”

  两人自然又聊了几句,太守留下一堆土产和贺仪之后才恋恋不舍的离开。他多次主张给孟校尉寻一门好亲事,要不是他自己没有女儿,估计都要恨不得送上门来吧!但是问题就来了,孟强这么年轻有为,为什么迟迟没有结婚呢?这很不科学啊。

  待到访客都走了,孟强才对老管家,很尴尬的问道:“最近可有祝家小妹的消息?”

  老管家叹气道:“大郎,本来夫人不让我告诉你的。但老仆觉得,这事也还真不好说,前些日子从祝家传来的消息,就是小妹在学宫得到了大师的亲睐,收为亲传弟子。日后也会成一大师。而且到现在也没有觅得如意郎君。眼下我们两家,其实谁也做不了儿女结婚的主。你若是有心这事,还是得自己想办法,当面和祝二妹说清楚哩!”

  孟强默默的低下头。他如何不知,但他军务在身,假期本来就很少,而二妹远在济南,他没有时间,也不知道如何前去寻她。现在他又要去远行,这桩心事如何还能忍下去呢!

  UU看书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UU看书!

155 0里姻缘
大唐之理工天下全文阅读作者:话糙理不糙加入书架
一五五 千里姻缘“儿啊,你又何必如此呢?祝家二妹也不是普通人家,要是普通人家,以我们家现在的情况,给点聘礼,自然是一百个一千个情愿嫁过来的。但是她既然也是在圣人学中学着道法。你是军职,地位总是差一点。我们多次打听过去许下聘礼,人家家里说了,二妹的婚事他们做不了主,如果不是二妹,别的女儿自然十分愿意厚礼下嫁。”孟母心疼的看着儿子,老管家暴露消息自然瞒不过他,儿子的神奇,做娘的还不知道吗。

  “不过这也不全算是坏事。你看,祝家的回信很清楚,她还没嫁人。只要有个什么机会,你们也都算有身份地位的人,门当户对啊!要不,你向圣人多讨来假期,在这个火船上多往来几趟,兴许就能遇上呢!”母亲为了儿子开心,绞尽脑汁编来好话。

  他爹重重的放下茶碗:“你就说些没边的话。那都是唱戏的戏本里才会出的事。这么多年了,只听见人说,真的发生的一件也没有。强儿啊,你说以你的条件,要什么样别的女子要不到,非要她。她这没影没谱的,哪里和眼前有的自在哟。你这过了年,就要二十七了,别人的孩子都快成人了,你连媳妇都没有。你是要气死爹嘛!你只要一句话,明天,明天就能给你七八个好人家的女子,随便你选!后天就能拜堂成亲!”

  孟强的嘴张了几下,终究是一句话也没说出来。眼看劝说失败,孟母给孟父使了一个颜色,二人便有默契的出去了。不多时,孟强的弟弟带着自己儿子进来了。

  “阿兄,爷娘让我陪你说会话。嘿嘿!”孟强的弟弟孟健二十二了,在孟强当差以前,孟家很穷,没有女子愿意嫁过来。孟健十七岁也没讨上媳妇。自从孟强当差之后,来问门的媒婆踏破了门槛,见孟强不肯松口,只得打起了孟健的主意,他后来娶了一个茶商的女儿,自己也算荆州城内第一大茶庄的半个东家,过上了甩手掌柜的富二代生活。他的媳妇不仅家里有钱,姿色也不错。婚后两年就生下一个大胖小子,也算是给孟家另一个希望。

  孟强看着小孩胖乎乎的笑脸,自家兄弟憨厚的笑容。心中不知为何,忽然也变得更安定。二人聊了许久,十分开心。

  过了三天,孟强终于是没有提他远航的事,家人问他下一次什么时候回来,他答道:“此次过年恐怕都不会有空。但我一得空,必定赶回来一趟。”家人只当他是公务繁忙,自然是捎带了一堆家乡土产给他上路。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陈画和一名年纪稍长的女子坐在火船的客舱内,有说有笑。倘若在别处,也算是稀罕事一件。但在火船上,往来人员多为年轻的官员,学者。自从圣人当年推行的新政以来,新兴产业和教育,造就了一大批社会的新群体。独身出行的女子,也变得很常见。尤其是善水教的女冠,更是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一县一州内,名声第一名媛不再是青楼花魁,也不再是官妓,而是善水教内的女冠。与前两者不同,善水教女冠不仅常抛头露面,更是可以婚嫁,能娶到这样的女子,也算是蹭到了圣人教化,无上大道。因此不仅不再是一件艳事,更是一件好事。各地的高门大家,见到江湖上走动的女冠,往往也是多有赠仪,结下善缘。

  这两名女冠也不例外,只是另一名女子对陈画略有不安道:“我这番装作女冠,不会有什么不妥吗?”

  陈画不以为然道:“有什么不妥的,圣人说了,人人都可求大道。不管你是不是道门中人。姐姐你这一番打扮,大可以说是道门的在家居士,就说是在本高道门下的,绝无问题。相信我,女冠的打扮,今后肯定会很流行哦!”

  陈画说着,得意的原地转圈。她们身上所穿,竟然和后世民国女子的上衣下裙的打扮相仿,显得干练而素雅。只是头上的发髻,仍然是少女打扮。一时间,不少在旁斜眼偷看的人,都不由得呆住,骗取了不知多少口水。

  那女子便笑道:“你已经嫁过去,竟然还在外面扮作在室女疯跑,若是惹来登徒子,怎么向马达交代!”

  “我家马达,才不会这么小心眼。谁让他最近忙的昏天黑地,不来陪我,我就只好陪我最好的姐姐回家省省亲咯!”

  “真羡慕你和你家马达。”那女子嘴上赞道,眼角又浮起一片哀怨。

  “姐姐,不如你也出家算了啊?我们善水教可是很欢迎你这样的才女的!而且,结婚以后也不用伺候公婆!现在我们教内的女冠,行情可是好的很,绝对不愁嫁的啦!”陈画眼睛一亮,又不遗余力的开始劝说她入教。只是她依然摇了摇头。

  船舷外的江水滔滔,随着航线开通,长江两岸的商旅一年比一年繁华,女子的思绪便再次回到了家乡,她藏在心底谁也没有告诉的秘密。

  那一年,圣人下诏开办稷下学宫,消息传来,她随着爷娘在官府门口看那个教坊司的宣传,祝英台和梁山伯的故事顿时深深的印在了她心里。她不假思索的对爷娘说:“耶耶,我要上学!”那一年,她十五岁,拒绝了媒婆的说媒,她换上男儿衣装,参加了郡学的考试,那时候虽然学宫招收女子,报名的人却寥寥无几。录取之后,太守亲自上门道贺,安排了军士送她娘和她一路到扬州,在哪里换上火船北上济南郡。

  她忘不了,那一年,火船遇到的那个目光清澈,面貌俊朗的男孩。他比她大不少,和一群同样明显是应征入伍的年轻人在一起。当时他受到了欺辱,被打的鼻青脸肿,她把绣有自己名字的手绢递给他,叮嘱他擦干鼻子下的血迹。那个少年没有说话,只是像那样的看着她,只让她脸红心跳,让她焦虑莫名。这么多年来,那双眼睛一直在她心里,仿佛要看穿了她的梦境。

  祝二妹啊祝二妹,你到底在想些什么不靠谱的事情啊!过去那么多年,那个从军的少年,说不定已经在那个天涯海角娶妻生子了。你到底在等什么,家乡那个年少有为的军官都来说过多少次了,她究竟是为什么不情不愿呢?

  她把眼光投向辽阔的江面,正好驶来另一个方向的火船,船舷上有没有和她一样的人呢?她看到一个军官模样的青年,也在朝这边看。然后他们的目光就再也离不开彼此了。

  她在舷窗上用力挥手,他就是那个人。她认出他来了,他叫什么名字,是哪里人?她想开口,发出的只是这样的声音:“是你吗?是你吗?”

  那个人也挥手,大声回应:“是我,就是我啊!祝二妹,是我啊!我就是孟家大郎孟强啊!”

  船速很快,他们不得不从都往船尾的方向跑,船上的乘客纷纷朝他们投来诧异的眼神,他们却浑然不顾,直到彼此在船尾目送对方,渐渐的消失在江面上。

  陈画不知道什么时候站在了祝二妹身后,幽幽叹道:“哎呀,这下我真的要嫉妒死你了,祝二妹?原来你的闺名是祝二妹啊!”

  祝二妹转身抱住她,哭成了泪人儿:“我真傻,真的好傻。我哪里想得到他就是那个人啊!”

  “不,这一切都冥冥中注定好的啊,所谓千里姻缘一线牵……”陈画喃喃回应。江面上的船影越来越小,只剩下悠扬的汽笛声在天边回荡。

  UU看书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UU看书!

156 驶往东非
大唐之理工天下全文阅读作者:话糙理不糙加入书架
一五六 驶往东非无论如何,海军的这一次远航已成定局。李治在码头上送别一批官兵。孟强自然首当其冲。

  “你怕不怕?”李治问一个新兵,他看起来刚过二十岁。

  “不怕!”他很有力的回答。

  “为什么?”李治问。

  “我相信船长,相信孟校尉。陛下赐予我们的道术,必将指引我们平安归来。”

  他的信心不是凭空而来。经过了一年的航行,虽然他仍然谈不上什么经验丰富的老水手。但是他们实现的航行成就,却比最老的水手还要厉害。

  “有信心,很好。不过朕还是要提醒你们,未知的海域和你们去过的地方,仍然大不一样。要小心谨慎,朕只能指引你们方向,你们的平安却掌握在老天爷手里。”

  李治不得不提醒一下这个过于乐观的青年。

  他和这百多名优秀官兵逐一握手,这也是他们这辈子最大的荣耀之一。李治这三年内,已经有过上万次的握手经验,最多的一天,曾经达到过三千次,每一次不到7秒,这说明他有六个小时左右的时间都在做这件事。不是军队里严格的训练,他绝对挺不过来。李治记得这是一次慰问禁军,事后他胳膊几乎残废了2天,手心脱了一层皮。

  不要说别人为什么效忠于你,至少这一手,让想策反禁军的人不得不三思而后行。除了他,谁还能和禁军有过这样那样密切的联系?

  除了握手,还包括授勋,听演讲。李治的出访,绝对不是吃喝玩乐,那样高强度的工作,比十公里越野还累。

  出航舰队官兵总数不过400,参与仪式的不过一百五十人,所以很快就完成了这个任务。李治和孟强一起,孟强稍稍落下半个身位以示尊敬,这让李治不得不要回头才能和他说话。他终于理解为什么父亲后来说话都不看人,因为他脖子转累了。

  李治也这样问:“你怕不怕?”

  孟强沉吟一下,回答道:“怕。”

  “怕什么?”李治也不意外。

  “怕不能及时回来结婚。”孟强的回答超出了李治的预料,他本来以为孟强会趁机表示一下忠心,拍一下马屁之类。他被拍马屁太多,以至于都习惯了。

  “没关系。你不要冒进,这个船队都是朕的宝贝。完不成任务没有关系,按时回来,朕还要喝你的喜酒。”李治安慰他,看得出来,他放下了心事,比之前更适合做一个自信满满的探险家。

  船队终究还是驶出港口,朝着西南方行驶。他们第一站是绘制大琉球的太平洋侧的海图,第二站是沿着岛链去罗宋岛(菲律宾),然后需要在印尼群岛的破碎海域之中安全前进,在马六甲海峡建立一座据点。随后沿着大食和印度商人的航线,经过锡兰,到达阿拉伯湾,然后南下到莫桑比克。经过赤道以后,他们需要更换星图,不再使用北极星定位,转而使用南十字星座定位,然后要在马达加斯加岛上建立第二个据点。

  他们不需要在据点待很久,只需要找到合适做据点的地点,做一下简单的建设,方便后续而来的殖民者就可以。

  孟强他们每艘船上更是带了一个特制的滑翔机。滑翔机有气囊,可以浮在水面上。它通过一个麻索和绞盘,可以在人力的牵引下在水面上起飞。这是船队的天气雷达和嘹望哨,性能领先一千多年,就不用提了。这不是李治的创造,而是他在稷下学宫的项目之一,几个木匠学徒通过研究飞将军滑翔机的原型,实验各种木料和索具,期望他们能承受海水的腐蚀和波浪。他们在渤海试验场了一年半,完全晒成了黑人,终于完成了这个项目。他们的嘉奖自然是不会少。

  热带海面最大的危险,不是冰山而是飓风。他们通过简单判断云朵形状,来躲避台风。这样的做法,并没有成熟的经验,这也是他们要冒的最大的风险。

  有了成熟的定位技术,有航行能力足够的船只,还有了100多公里的预报。去的也是在古代难度比较低的非洲——东亚航线。李治把他们派出去,绝对不是白白送死。孟强的喜酒,他是真心赞同,不过到时候恐怕是没时间亲自去喝了。

  李治送走了孟强的舰队,回到了扬州。他的临时行宫就在这里,但在将来,他的行宫会修建在江宁郡(南京)。同样,这里也会是皇家禁军的南方基地。隋代不喜欢南朝,不代表唐朝不喜欢。在这里的江南船厂,将把南方水域的经济和文化紧密的链接在一起。

  随着社会的发展,无数的任务还在等着他,因此,李治没有时间浪费。

  在扬州的行宫,他同样接见了一众预约的官员。没有酒宴,也没有舞会。这些官员战战兢兢,身着正装,像一个真正的下级一样,在李治面前汇报工作。他们的皇帝陛下,表情淡漠,对一切仿佛都漠不关心,但每每在要害地方发问,让他们惊出一身冷汗。

  李治对官兵热情,是因为他需要他们的效忠与爱戴。对这些官员,他却并不需要。如果没有办法在他面前证明自己,这样的官员根本不需要继续掏钱养着。

  李治的做法很直接。他不理朝堂的琐碎事务,直接面对官兵和基层官员。对于宰相内阁,他要的是法案推行,以及一个行之有效,自动运转的机器。如果这个机器不能自动的,正确的运转,他就换一个零件。他绝不会自己去签署那些永无止境的文书。

  在朝廷系统中,首相印玺足矣赋予文书和命令的有效性。争端也可以通过投票来解决。皇权高高在上,不可触摸也无法置疑。

  随着皇权在朝廷内淡出,皇家的生活也变得神秘起来。自从李世民去世,便停止了宫女和太监的招募,太极宫的首位也减轻了许多,更多的知识维持朝廷秩序。

  宫女们可以自觅出路。奴仆放良法令之后,宫禁系统带头做出榜样,所有人都有了工资,并且有了自由落籍的权力,通过精简之后,不少年纪大的宫女选择放良,李治直接把她们都丢给了善水教,在他们的管理下,这些人都能自食其力。不愿意做农活的,也可以在教会里找到各种传教,护理和社工的工作。

  他不愿意在太极宫旧式建筑内居住,这里的房间过于庞大,很不舒服。保温隔音都不是很满意。完全没有他想象中的舒服。加上按照传统布局,他的后妃们必须居住离的比较远。女人缺乏社交之后,就会变得孤独,不可理喻和性情偏激,他不想自找麻烦。

  因此,在江宁郡的行宫,他命名为南京行宫,也是出于这样的思想来设计的。

  它是一个庞大的,连接在一起的建筑群,用于皇家居住的设施,只是三栋楼,称为江南居,山南居,海南居。山南居连接着核心的中州厅,中州厅是一个会客办公用的大楼,用水泥和木料修成。它有一个五百人的大会议室,皇帝陛下的办公室也在这里。

  穿过山南居后的长廊,就是海南居,这是一个居住用的小楼,有四十间卧房,除了木材和水泥,它还使用了昂贵的玻璃作为建材。

  李治的卧室有六十平米大小,核心区是一个可供七人就寝的大型床榻。出于某些个人喜好,特别是他的后妃们的共同爱好,这个设施的使用率相当高。

  卧室有一个大落地窗,这是定州所利用陛下的先进技术制成的玻璃。他们把金属锡加热熔化在槽内,然后把玻璃溶液倒在上面。这样做出来的玻璃就是又大又平又光滑,不会出现不均匀的条纹。比以前各种技术做出来的玻璃,都强了好几条街。为了使这样的先进技术快速收回成本,李治给自己的卧室都装上了这个。从此,他就不再纠结和后妃们在一起共度时,亮度不够的遗憾了。

  UU看书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UU看书!

首页262728293031323334353637 下一页 末页
扫码
作者话糙理不糙所写的《大唐之理工天下》为转载作品,大唐之理工天下最新章节由网友发布,找书苑提供大唐之理工天下全文阅读。
①如果您发现本小说大唐之理工天下最新章节,而找书苑没有更新,请联系我们更新,您的热心是对网站最大的支持。
②书友如发现大唐之理工天下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③本小说大唐之理工天下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找书苑的立场无关。
④如果您对大唐之理工天下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邮件给管理员,我们将第一时间作出相应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