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找书苑 > 军事历史小说 > 穿越明朝当暴君最新章节 > 穿越明朝当暴君全文阅读
选择背景颜色: 选择字体: 选择字体大小:
第481章 流放鸽派文臣去塞外
穿越明朝当暴君全文阅读作者:枫渡清江加入书架
    “除科尔沁部和建州女真已被平定外,察哈尔部、土默特部都已向更西更北的地方迁徙,是故,眼下从宁夏到辽东一带已没有边患再发生,故臣认为,当调回近卫军与勇卫军,不必再持续进军,使军需一直处于扩增状态,而如此下去,早晚必为社稷之负也!”

    枢密副使兼兵部右侍郎沈维丙在关于大明接下来如何用兵的大都督府枢密院廷议上,直接建言调回近卫军和勇卫军,且请求朝廷不能再继续对外扩张。

    袁可立则直接否决道:“近卫军和勇卫军暂时不能调回,在关外新增的各府县的牧民才归附不久,教化程度还不够,得继续坐镇,另外,对漠北进军不能断,进的越深,内地的边民就越安全,还有,军械的需求量也就能因此一直维持在一个很高的程度,避免影响国内大量军工人员的收入。”

    然后,袁可立继续说道:“甚至,还得增加军队数量,原察哈尔部、科尔沁部以及更北之地都得有兵驻守,方能保证社稷安宁,使外虏没有机会做大!”

    “派兵驻守,不如遣派流官,移民亦不如迁徙当地索伦人、生女真至平原,对其施以教化,如此不用损耗大量国帑,移动大量百姓,而影响关内耕织。”

    沈维丙争论道。

    而这时候,一直坐在正中央的帘子背后的朱由校突然说道:“既如此,沈爱卿,你便去关外任察哈尔总督兼东北儒学使!负责迁徙整个山海关东北一带的外虏至察哈尔定居,对其进行教化,立即拟旨。”

    沈维丙听后大惊,他可不想去关外那等苦寒之地。

    在京城动动嘴,表现一下自己的忧国忧民之心,多好。

    而什么察哈尔总督兼东北儒学使,其实就和流放没什么区别。

    因为谁都知道,现在察哈尔部聚居区域,现在才刚刚属于大明的统治区,人烟罕至不说,野兽只怕更多,只怕没到任就会惨死半途。

    何况,和塞外那些野人一样的原始部落住民打交道,恐怕就没朝堂上的君主同僚那样文明,没准会因为话不投机就被砍脑袋。

    所以,他是真不想去。

    但沈维丙可不敢抗旨,只得回道:“臣遵旨!但臣觉得,其实还是派些兵才好,迁徙一些流民过去为好,不然不足以弹压极个别冥顽不化的蛮夷,还请陛下明鉴。”

    “爱卿刚才不是言派兵和移民去,不如派遣流官的,真的又要派兵移民?”

    朱由校问道。

    “臣刚才所言有失明智,如今听元辅说后,甚觉元辅说的有理。”

    沈维丙现在内心里都快哭了,心道:“陛下您总不能真让臣去送死吧,派些个兵,至少能保证臣不被野兽吃掉,不被原住民轻易宰了啊,移些民过去,也能让臣可以让他们给臣养些牛羊啊,给臣建个屋子吧,不然真要让餐风露宿吗?”

    朱由校则道:“朕让爱卿代朕巡狩察哈尔,是因爱卿刚才言派遣流官去迁徙教化当地蛮夷,比派兵移民能节省不少国帑,故朕才有意让爱卿先去试验一番,所以,这兵是不能派的,即便派也不能超过五百名标兵,移民的话,爱卿可自出金银募民移边,朝廷就不必白耗钱粮。”

    朱由校说着就又道:“袁爱卿,下道鼓励士民出关之诏于天下,天下士民出关者,只要登记编户成功,就能得土豆、谷种、羊等基本补贴,还能分田分地,至于分多少,敕旨新设立的农部出细则,到时候明发天下。”

    然后,朱由校就看向沈维丙:“这是朕唯一能帮你的,你去后,务必用自己的办法,尽量让世代本就生活在关外的外虏教化成功,以使朝廷为开发这些地方的支出最少。”

    “是!”

    沈维丙依旧面露为难之色。

    朱由校见他面露难色,心里不由得冷笑了笑,道:“朕得让你们这些打着为国为民旗号而阻止朝廷增加军事开支、阻止朝廷对外扩张的保守派,知道一下,有些话是不能乱说的,说了就得准备承担说了这话的代价!”

    ……

    “启禀陛下,礼科都给事中薛国观上奏,言沈维丙学问不精、且又性格忠直、不知变通,恐难以胜任察哈尔总督兼东北儒学使之职,故因此谏言。”

    沈维丙虽然不敢抗旨不去,但也有其他办法。

    在离开枢密院后,他便通过贿赂素来历史上就爱贪的礼科都给事中薛国观进谏。

    而因此,值守的政事堂大臣刘鸿训便在这时候向朱由校奏报了礼科都给事中薛国观的奏报。

    因为六科廊言官是属于监督百官决策的,所以,六科廊的言官的奏本,政事堂大臣们不得不直接向皇上奏报请旨。

    朱由校现在正等着寻些理由流放更多的文臣去关外,以为将来开发关外,增加关外人口,而为将来应对沙俄东侵做战略准备呢。

    所以,已经许久没有情绪失态的朱由校突然龙颜大怒。

    砰!

    朱由校将手里的奏本往桌上重重一摔,就大声喝道:“这是结党营私!外调沈维丙任察哈尔总督兼儒学使的旨意还没从内阁下发通政司,他薛国观就上本参奏此事,是谁给他提前通报的风声?拟旨,将薛国观、沈维丙打入昭狱,严审!”

    刘鸿训都不禁全身颤栗了一下。

    沈维丙也是关心则乱,一心只想着不在这严冬去人烟罕至的察哈尔,所以,才忘了这一细节,急着让薛国观替他说话,而薛国观也在资历和官位比自己高的沈维丙催促下大意了一下,没想到等通政司旨意下来后再上报,所以倒是让朱由校抓到了这么一个短处。

    其实,朝臣们每天给朱由校上的本很多,倒也不是一直没有差错过。

    但皇帝很多时候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没想过要搞的人心惶惶。

    只是现在朱由校这个皇帝有更深层次的目的,所以,才搞得好像就薛国观这么大意。

    所以,就算薛国观在这件事上没有错处,皇帝也会寻其他的错处,然后把这些人往关外赶。

    不过,朱由校倒也不是针对薛国观和沈维丙。

    现在的他也算是大权在握的帝王,说实话,一个挂侍郎衔的总督和一个礼科都给事中,还谈不上需要他这个皇帝来特别针对。

    除非是海瑞那种直接批龙鳞的,即便官小,也会引起皇帝的在意。

    朱由校将薛国观和沈维丙下昭狱,是有更大的安排,他要将这两人当做鱼饵,等着其他正直敢言却不支持战争的鸽派大臣们上钩。

第482章 说情的,有1个算1个,全部去塞外酷寒地
穿越明朝当暴君全文阅读作者:枫渡清江加入书架
    沈维丙在希冀着之前被皇帝陛下下旨褒奖过的薛国观在上本替自己说情后,能使自己不去察哈尔。

    但当自家咚咚的敲门声响后,沈维丙看见的却是东厂的番役。

    沈维丙当场就晕了过去。

    他没想到自己等来的却是东厂的人。

    这无疑让他十分确定天子是真的要整他。

    薛国观正在院中赏雪,刚收了沈维丙好处的他,现在的心情很不错。

    不过,就在这不久,薛国观也从自己的管家这里得知东厂来了人。

    薛国观听后当即就丢了魂魄,整个人木在原地不知所措,暗道:“东厂是怎么知道的?”

    薛国观仔细想了一会儿后才猛地一拍额头,道:“糟糕!”

    没错,薛国观总算意识到了自己的失误之初。

    接着,薛国观又喟然一叹:“命休矣!”

    而与此同时,朱由校则对王承恩吩咐道:“让你的人把薛国观和沈维丙被打入诏狱的消息散布出去!”

    “是!”

    王承恩回道。

    ……

    沈维丙和薛国观下狱的消息因此就很快传开了来。

    而同情沈维丙和薛国观的文臣们也没有让朱由校失望,为其说话的奏本如庭外纷纷扬扬的雪花一样,飞进了紫禁城内。

    “文渊阁大学士李国普上本言:沈维丙只知苗务之兵事,的确于经学上没有多大造诣,薛国观进谏其不适合任儒学使并总督察哈尔出自于公心,即便有言语不当,也不在结党营私之范围内,而不宜下诏狱问罪,而因此废了言路。”

    “武英殿大学士王在晋上本言:沈维丙、薛国观等辈虽有负陛下期望,有贪生之恋,然也是人之常情,另沈维丙的确是有辩才而治边之能,使之去关外任封疆,的确有失妥当,薛国观之言虽未切中要点,但也言之有理,使之下狱,未免会使朝堂振荡,陛下若不喜其为人,不如令其致仕,而不当以私怒责之!”

    “左都御史闵洪学上本言:沈维丙、薛国观素来皆是清廉忠介之臣,不敢结党,只怕另有冤情,故请陛下准其先回宅自辩,而不是听信谣言,骤然下狱,如此不是让世人觉得陛下不明吗?”

    “刑部尚书刘宗周上本言:沈维丙、薛国观纵然有结党营私之嫌,也当先令都察院和东厂调查,而非立即下狱,如今这样直接下狱未免会有冤案之嫌!且说,关外除辽东外,皆为蛮荒未开化之地,无文脉,无文明,天寒地冻,即便要派派武臣守就可,派文臣儒士有何意义。”

    “大理寺卿张捷上本言:沈维丙、薛国观二人从未有过来往,如今薛国观为沈维丙言,只是出于公心,并非结党,故请陛下着正直之臣重新调查。”

    ……

    朱由校将手放在炭炉上,认真听着关于这些为沈维丙、薛国观求情的奏本内容。

    朱由校这次倒没有龙颜大怒,只是嘴角微微一扬道:“这些人,有一个算一干,以结党为名,全部贬官谪居于关外,大学士贬为巡抚,尚书侍郎贬为知府,其余皆贬为知县。”

    “陛下,王在晋和李国普到底。”

    袁可立不由得想替这两人求情,因为王在晋有军功在身,且执政能力不错,李国普的政务能力也比较强,虽然政治理念上趋于保守,但也不是说对朝廷没有贡献,算是能臣。

    朱由校则摆了摆手,道:“不必说了!不这样让他们去关外垦荒安民,难道你让朕直接封他们为王,裂图封疆?把王在晋的爵位革掉!等他将来干出政绩,再还给他。”

    袁可立这下子算是明白了皇帝陛下的心思,心道:“敢情皇帝陛下这是要把所有与自己政见不合的主和派大臣都借此机会贬到关外去,让其历练边事。”

    于是,袁可立便没再劝,只问道:“那沈维丙和薛国观二人?”

    “免其死罪,流放到塔哈卫任教谕,全族皆流放过去,那里不是驻有三百营兵吗,还需要民,正好把这两族迁过去,使那一带能在将来出现大量汉人!”

    朱由校说道。

    袁可立刚开始听皇帝陛下说“免其死罪”时,还以为皇帝朱由校竟也破天荒的宽仁一回,却没想到皇帝陛下是要将其流放,而且是全族流放。

    “这无疑更狠!以后这沈、薛二族就不得不在那塞外苦寒之地扎根,那样的话,哪有在关内过的舒服。”

    一处茶楼上,吴伟业针对再次看了邸报后而说起大明皇帝朱由校竟然不随便杀文臣之话的赵进美说道。

    赵进美回道:“也对!这个暴君,果然是别有用心!他这样做虽利于这些地方长期为大明所据,却对这些宗族而言,无疑是非常惨痛的历史,如同国初太祖移江浙富户于凤阳一样。”

    就在赵进美刚说话不久,一队东厂番子却突然闯了进来,且对着满茶楼的人问道:“谁是赵进美,谁是吴伟业?”

    赵进美和吴伟业都低下了头,没敢站起来承认。

    但这时候,一之前与赵进美、吴伟业起了争执的皇家书院学生唐爱明突然走了过来,指了吴伟业、赵进美道:“他俩就是!”

    说着,唐爱明就看着两人道:“你们有胆量以举监身份羞辱我们,讥讽朝政,怎么就没胆量站出来。”

    赵进美没想到是唐爱明去东厂告的状。

    他之前因为得知沈维丙和薛国观下诏狱,而因此一时失态,声音比较大的骂了一句:“暴君,这是又要兴大狱,让全天下人心惶惶!”

    结果,就被正巧在一旁的唐爱明听进去了,且与之争辩了起来。

    现在见此情况,赵进美则也起身道:“怎么没胆量,没错,我就是赵进美,你们这些皇家书院的人果然一开始都是阉人调教出来的,不然也不会积极的去东厂告状,你们怎么不干脆把自己阉了,直接去内廷当公公去!直接在陛下面前进谗!”

    吴伟业见此情景,则暗自害怕起来,急着脱身的他,不由得道:“珰爷们来的正好,他就是赵进美,国子监的举监,刚才这位仁兄的确说了些不当的话,我也正劝他呢,准备告发呢,没想到你们就来了。”

    赵进美惊愕地转过头,看着吴伟业。

    吴伟业则不敢看他。

    不过,东厂番役也没管那么多,只喝道:“都带走!先关入诏狱,等上面发落!”

第483章 胡虏为苦役,士族实边塞
穿越明朝当暴君全文阅读作者:枫渡清江加入书架
    “吴骏公,你这个无耻懦弱之徒,你怎么能转头出卖我!”

    被东厂押解着的赵进美朝吴伟业大声吼了起来。

    吴伟业没理会赵进美,依旧沉默不已。

    而朱由校这里没多久就知道了此事,且让暂署刑部事的刑部左侍郎张延登按照大明现在的司法制度审理此案,并提出刑部的审判意见。

    “启禀陛下,赵进美拒不承认有谋逆之嫌,说是被吴伟业和唐爱明诬陷,但东厂的确从家中抄出写有‘今上残暴,为君不德,士当以礼法制之’这样的大逆不道之言,即便谋逆谈不上,但大不敬却是有的,按律可斩。”

    张延登在审理此案后向皇帝朱由校禀报了自己的审判意见。

    朱由校点头道:“养不教,父之过,本人革除功名,改赐自尽,轻饶的部分加到其族人上,其全族流放察哈尔,以赎教育不当之罪,另外,吴伟业明知此人有大不敬之言,却迟迟不报,可谓居心不良,忠君之念淡漠,故责其流放察哈尔,充作力役戍边,至死不得还!”

    “遵旨!”

    张延登回了一句,心道:“皇上这是变着法的把士族往苦寒之地赶啊!”

    ……

    “至死不得还?”

    吴伟业这里听到自己的处置后如五雷轰顶,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办才好。

    但他现在也只能自认倒霉。

    数日后,当他从东厂诏狱里出来后,就被刑部差役戴上枷锁,押往察哈尔去。

    士子张明弼和冒襄是其好友,故而在吴伟业离开京城时,赶着来城郊驿站见了他。

    “骏公兄,你们好端端的怎么就到了这一步?”

    张明弼贿赂了刑部差役,而和冒襄得到了一个和吴伟业私聊的机会。

    而吴伟业因此才委屈可怜地叹了一口气,说道:“皆因皇家书院的唐爱明举报所致,说弟和韫退兄谋逆,我们自然是拒不承认,最终落得了如此下场。”

    “皇家书院!”

    听吴伟业如此说后,张明弼不由得咬牙提了一下皇家书院。

    “自从天子在天启三年安置京师流民,且使这些流民之子读书,甚至设皇家书院,选其精英者培养后,天子就多了许多盲目的拥护者!这些人比宦官还忠诚于天子,已经发生了好几次因我们议论朝政而与这些人起争执的事,如今没想到,他们竟直接诬陷我们这些士族子弟谋逆!真是越来越过分!”

    冒襄也颇为气愤地跟着说道。

    “说这些已无意,如今我吴某人此去,只怕再也不能回来,还请诸仁兄保重!”

    吴伟业拱了拱手,且哭了起来。

    张明弼和冒襄也都跟着拱手告别。

    ……

    “这一去,不知道会不会客死他乡,呜呜,诸公明白了吧,这就是为什么当初闵某人不支持对外用兵、开疆辟土;以当今圣上之英明,他一旦开疆辟土之后,必会用吾等尸骸充实其边啊!”

    原左都御史闵洪学此时也双目含泪地对来送别他的张延登、陈新甲等官员说了起来。

    从旁路过的沈维丙则道:“都是沈某害了诸公啊!”

    说着,沈维丙就忍不住揩拭起眼睛来:“早知道,我就不求薛科道帮忙,不然也不至于如今连个总督都算不上了,前路艰辛啊。”

    “雷霆雨露,皆为君恩,都走吧,别在这里唉声叹气的。”

    被贬为察哈尔巡抚且被革除爵位的王在晋这时候说了一句,并先上了马。

    其他被贬谪的主和派大臣便都跟了来。

    一时等到了塞外,天已非常冷,许多身子骨弱的文臣已开始发烧流鼻涕,以至于全程都是咳嗽声不停。

    不过,好在有随行的医官以及药材,倒也没有人因此病死。

    所以,这些被贬谪流放的大臣士子应该庆幸的是,朝廷至少还管他们死活。

    被安排到大宁一带服苦役的科尔沁人可没人管他们死活。

    为了尽快建造好从京城到大宁的铁路,所有的科尔沁俘虏,合计三万多人,皆被安排到了大宁布政司内,参与铁路建设。

    王在晋、沈维丙等主和派大臣经过大宁时,就看见这些科尔沁人蓬头垢面的在冰天雪地里夯土运碎石。

    整个大宁城外一时犹如一大工地。

    甚至,王在晋等还发现这大工地上官府监工的鞭子抽科尔沁人时,抽的比此时的北风还紧。

    而这些科尔沁人因此累断气的不少。

    王在晋、沈维丙等主和派大臣就发现不停的有科尔沁人被丢到火堆里火化。

    “这实在是太残酷了!为了修这么一段铁路,竟然如此折磨人!”

    同样被贬的刘宗周因此圣母心泛滥,而怜悯起了这些科尔沁人。

    “这位官爷,你这话,我就不爱听了,往年这个时候,他们这些草原上的胡虏就爱寇掠我们边镇,官老爷们为此逼着我们修补边墙,不修或者修慢了都得挨打,跟他们一样,哪一年修边墙不死上一批人,如今他们跟我们受一样的苦算什么;再说,以往年这个时候,就是因为他们寇掠,我们才被这么折磨的,他们每次越过长城来,那次不是杀人放火,如今让他们受这样的罪,是活该!哪里算得上是残酷!难道不折磨他们,还是折磨我们?”

    一在一旁的监工回驳了刘宗周几句。

    刘宗周未曾经历过边事,所以不知道这里面的道道,一时也就被说的哑口无言。

    王在晋在这时候则笑了起来:“刘公,走吧,他说的是实话,你是南人,又未做过边臣,自然不知道,不然,你不会可怜这些胡虏的,朝廷这样做挺好,既节约了许多人力,也节约了许多财力。”

    “啊!”

    这时候,一叫巴达礼的科尔沁贵族当场惨叫了一声,盖因他偷懒,被一监工鞭打了起来。

    刘宗周循声看了一眼,没再说什么,只叹了一下:“唉!”心道:“我华夏素来是温良之国,怎变得如此刻薄寡恩啊!”

    白城。

    林丹巴图尔用从寇掠九边边镇抓来的汉人建造的这座王城,此时,成了大明新设察哈尔布政司的省城。

    在建州女真被清剿、察哈尔部主动西迁、科尔沁部被大明突袭灭掉后,这个东北广袤之地成了大明的。

    朱由校便在后世内蒙古东部和东北地区,设了三个布政司,一个察哈尔、一个是科尔沁、一个是东北,其中东北就是辽东以北的意思。

    而现在一部分主和派大臣和沈维丙、薛国观、赵进美三人的全族族人都要在此定居下来。

    看着白茫茫的一片雪原,沈维丙和闵洪学等欲哭无泪。

第484章 贬区塞外的文官们与电报的事
穿越明朝当暴君全文阅读作者:枫渡清江加入书架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韩昌黎的痛也不过如此。”

    刘宗周也因此不由得感叹了一下。

    一时间,几乎所有被贬到此处的文臣都心境悲凉至极。

    唯独王在晋还是淡然的很,且先说道:“愣着干什么,赶紧商议如何治理此地,才是正经!”

    “首先是统计有多少可以耕作的地,这察哈尔部也不全是游牧地,一些胡化汉人会在一些可以开垦的地方开垦出耕地,而胡人多称其为板仓,所以,现在要统计这些耕作板仓田,然后统计可以放牧的地有多少!”

    “朝廷只是根据锦衣卫提供的图纸大致分出了省界府界和县界,我们得细分出里甲出来,还要确定官道怎么规划,何处设巡检司、设驿站,然后报上去。”

    “都赶紧的!别在这里伤怀感叹什么夕贬朝阳路八千的,越是这样惆怅,就越扛不住冻,都动起来!”

    “别忘了,我们还是朝廷的官!还是会被考成的,将来若考成的好,没准能回去。”

    王在晋这么一说,这些文臣们只得收拾起想创作几首诗词以表达此刻心情的心思,开始做起实事来。

    ……

    “这是几首被贬去察哈尔等地官员私底下做的诗词,已经流传到了京师,倒是有几首可传世的佳作,大有聊补我国朝诗词方面不及唐宋的缺憾,臣也那这些对比了他们昔日之作,果然没了以往的无病呻吟之态。”

    因朱由校询问袁可立关于这些被贬去塞外的文人是否有什么创作时,袁可立便向朱由校如实禀报了一下,且给朱由校现场誊录了几首。

    朱由校看了看后,倒也频频点头的:“这个叫吴伟业的诗作尤为突出,告诉管他的官员,让他活着,但也不能让他活得太舒服,让他多出些好作来,如果当年没顽童抱走杜工部的茅草,只怕杜工部也写不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样有深度的诗句来。”

    “陛下说的是,那就臣照您的圣意办。”

    袁可立回道。

    朱由校接着就又道:“现在整个帝国的东边暂时没有可以威胁我们的强敌,但是,西北边还是有的。”

    说着,朱由校就吩咐道:“王承恩,去传田尔耕来!”

    没多久,田尔耕便来了朱由校这里。

    朱由校立即问道:“锦衣卫可收到林丹巴图尔等西迁鞑靼部族最新的消息,他们现在到了哪里?”

    “回皇爷,还没有消息传回。”

    田尔耕回道。

    朱由校点了点头,他知道在大漠深处,要想摸清楚林丹巴图尔等人的迁徙情况,并不容易,所以,他没有责备田尔耕,只吩咐道:“要竭尽全力去收集、哨探,另外,锦衣卫去想办法打听一下西北这个罗刹国的情况,看看能不能插些细作进去。”

    “内臣领旨。”

    这边,袁可立见此不由得问道:“陛下,罗刹国离我们如此遥远,应当没什么威胁,让锦衣卫提前去关注其动向是否没有必要?”

    “据朕所知,这个罗刹国很有军事实力,极爱扩张,且扩张方式极度残忍,另火器先进,若不加以注意,将来恐为我大明之患!”

    朱由校很是凝重地说道。

    “是!”

    袁可立回道,没再继续问皇帝是怎么知道的。

    “现在呀,摆在我们面前最大的难题还是通讯的问题,我大明的疆域已经在开始扩增,将来势必会超过国初,乃至超越汉唐!但是,这么大的地盘,靠快马难以速知较远地方的政务,以至于中央统治不力,而势必导致地方出现土皇帝,导致分裂!”

    朱由校说着就道:“也不知道他们研究电磁感应的臣子们研究有线电报进行的如何。”

    “臣也仔细看了看科学院的学报,电磁感应的实验他们已经做了出来,证明出这电磁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徐公亲自牵的头,想必有线电报也快了,听闻,他们现在已经按照谕示,用电火花进行一段,然后突然停止一下,来表现两种符号,然后用这两种符号的排列组合来表示各类文字,接收者通过接受到这些一段火花和突然停顿的次数记录后按照预先约定好的密码对照本编译,而得出消息,想必就快成功了。”

    袁可立回道。

    “希望能快点,到时候朕的铁骑到哪里,铁路就修到哪里,电报就能到达哪里!”

    朱由校颇为激昂地说道。

    袁可立拱手回道:“陛下的宏图必当实现!”

    而也因此,袁可立不禁暗自唏嘘,大明的强盛如今居然每次都是依赖一次奇技淫巧的突破。

    但袁可立也不得不承认,每次奇技淫巧的出现也都导致学问界出现更多的奇谈怪论,以至于儒林都已经不再是仅仅理学与王学相争,而出现了更多的思想。

    故而,袁可立不得不在这时候禀报道:“陛下,国子监和皇家书院两处的学生已发生冲突多起,想必东厂这边也有所奏报,臣想问,朝廷是不是当管管?”

    “先静观其变,国家强盛了,吃得饱穿的暖了,读书的人就多了,读书人一多,争论就多,很正常。”

    朱由校笑着回道。

    他自然已经从东厂这里知道皇家书院和国子监的士子多有冲突。

    但这就是朱由校想要的效果。

    他当年在皇庄内部设立社学、在各亲军卫设卫学,后又设宗学、宫学,让自己可直接把控基层组织的领域直接接受新式教育,让数百万雇工子女以及军户佃户子女接受新式教育,并设皇家书院,让更优秀者接受更高等的新式教育,为的是有一天,能出现一个新的士子阶层,使得这个士子阶层可以与接受程朱理学教育长大的士子们抗衡。

    如今十来年后,总算有了些效果。

    所以,朱由校现在才不会去横加干预。

    甚至朱由校还有意加火,并在离开政事堂,回大明园勤政殿后,宣见了朱由检,且对朱由检吩咐道:“皇弟,你现在是朕任命的御史官,可以进言,而现在皇家书院的第一批士子就要毕业了,你现在可以按照朕与你之前的设想,上本建言朝廷推广拼音了,到时候好用他们充任先生,推广拼音,以统一天下语音,利于百姓识字认字,而使天下之文字不在只掌握于少数手里!”

    朱由检常年跟在朱由校身边,受他的影响颇深,其这一世的他比历史上还要单纯,因为他在这一世不再是皇帝,不用自己面对许多难题,自然也就思考和行动的更纯粹,也就点头答应了下来:“请皇兄放心!”

    朱由校则拍了拍他的肩膀,微微一笑:“兄弟齐心,其利断金!”

    有时候,朱由校觉得历史上这位崇祯帝其实真的更适合当一个执行者,而不适合当决策者。

第484章 贬去塞外的文官们与电报的事
穿越明朝当暴君全文阅读作者:枫渡清江加入书架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韩昌黎的痛也不过如此。”
  刘宗周也因此不由得感叹了一下。
  一时间,几乎所有被贬到此处的文臣都心境悲凉至极。
  唯独王在晋还是淡然的很,且先说道:“愣着干什么,赶紧商议如何治理此地,才是正经!”
  “首先是统计有多少可以耕作的地,这察哈尔部也不全是游牧地,一些胡化汉人会在一些可以开垦的地方开垦出耕地,而胡人多称其为板仓,所以,现在要统计这些耕作板仓田,然后统计可以放牧的地有多少!”
  “朝廷只是根据锦衣卫提供的图纸大致分出了省界府界和县界,我们得细分出里甲出来,还要确定官道怎么规划,何处设巡检司、设驿站,然后报上去。”
  “都赶紧的!别在这里伤怀感叹什么夕贬朝阳路八千的,越是这样惆怅,就越扛不住冻,都动起来!”
  “别忘了,我们还是朝廷的官!还是会被考成的,将来若考成的好,没准能回去。”
  王在晋这么一说,这些文臣们只得收拾起想创作几首诗词以表达此刻心情的心思,开始做起实事来。
  ……
  “这是几首被贬去察哈尔等地官员私底下做的诗词,已经流传到了京师,倒是有几首可传世的佳作,大有聊补我国朝诗词方面不及唐宋的缺憾,臣也那这些对比了他们昔日之作,果然没了以往的无病呻吟之态。”
  因朱由校询问袁可立关于这些被贬去塞外的文人是否有什么创作时,袁可立便向朱由校如实禀报了一下,且给朱由校现场誊录了几首。
  朱由校看了看后,倒也频频点头的:“这个叫吴伟业的诗作尤为突出,告诉管他的官员,让他活着,但也不能让他活得太舒服,让他多出些好作来,如果当年没顽童抱走杜工部的茅草,只怕杜工部也写不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样有深度的诗句来。”
  “陛下说的是,那就臣照您的圣意办。”
  袁可立回道。
  朱由校接着就又道:“现在整个帝国的东边暂时没有可以威胁我们的强敌,但是,西北边还是有的。”
try{mad1('gad2');} catch(ex){}  说着,朱由校就吩咐道:“王承恩,去传田尔耕来!”
  没多久,田尔耕便来了朱由校这里。
  朱由校立即问道:“锦衣卫可收到林丹巴图尔等西迁鞑靼部族最新的消息,他们现在到了哪里?”
  “回皇爷,还没有消息传回。”
  田尔耕回道。
  朱由校点了点头,他知道在大漠深处,要想摸清楚林丹巴图尔等人的迁徙情况,并不容易,所以,他没有责备田尔耕,只吩咐道:“要竭尽全力去收集、哨探,另外,锦衣卫去想办法打听一下西北这个罗刹国的情况,看看能不能插些细作进去。”
  “内臣领旨。”
  这边,袁可立见此不由得问道:“陛下,罗刹国离我们如此遥远,应当没什么威胁,让锦衣卫提前去关注其动向是否没有必要?”
  “据朕所知,这个罗刹国很有军事实力,极爱扩张,且扩张方式极度残忍,另火器先进,若不加以注意,将来恐为我大明之患!”
  朱由校很是凝重地说道。
  “是!”
  袁可立回道,没再继续问皇帝是怎么知道的。
  “现在呀,摆在我们面前最大的难题还是通讯的问题,我大明的疆域已经在开始扩增,将来势必会超过国初,乃至超越汉唐!但是,这么大的地盘,靠快马难以速知较远地方的政务,以至于中央统治不力,而势必导致地方出现土皇帝,导致分裂!”
  朱由校说着就道:“也不知道他们研究电磁感应的臣子们研究有线电报进行的如何。”
  “臣也仔细看了看科学院的学报,电磁感应的实验他们已经做了出来,证明出这电磁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徐公亲自牵的头,想必有线电报也快了,听闻,他们现在已经按照谕示,用电火花进行一段,然后突然停止一下,来表现两种符号,然后用这两种符号的排列组合来表示各类文字,接收者通过接受到这些一段火花和突然停顿的次数记录后按照预先约定好的密码对照本编译,而得出消息,想必就快成功了。”
  袁可立回道。
  “希望能快点,到时候朕的铁骑到哪里,铁路就修到哪里,电报就能到达哪里!”
  朱由校颇为激昂地说道。
  袁可立拱手回道:“陛下的宏图必当实现!”
  而也因此,袁可立不禁暗自唏嘘,大明的强盛如今居然每次都是依赖一次奇技淫巧的突破。
try{mad1('gad2');} catch(ex){}  但袁可立也不得不承认,每次奇技淫巧的出现也都导致学问界出现更多的奇谈怪论,以至于儒林都已经不再是仅仅理学与王学相争,而出现了更多的思想。
  故而,袁可立不得不在这时候禀报道:“陛下,国子监和皇家书院两处的学生已发生冲突多起,想必东厂这边也有所奏报,臣想问,朝廷是不是当管管?”
  “先静观其变,国家强盛了,吃得饱穿的暖了,读书的人就多了,读书人一多,争论就多,很正常。”
  朱由校笑着回道。
  他自然已经从东厂这里知道皇家书院和国子监的士子多有冲突。
  但这就是朱由校想要的效果。
  他当年在皇庄内部设立社学、在各亲军卫设卫学,后又设宗学、宫学,让自己可直接把控基层组织的领域直接接受新式教育,让数百万雇工子女以及军户佃户子女接受新式教育,并设皇家书院,让更优秀者接受更高等的新式教育,为的是有一天,能出现一个新的士子阶层,使得这个士子阶层可以与接受程朱理学教育长大的士子们抗衡。
  如今十来年后,总算有了些效果。
  所以,朱由校现在才不会去横加干预。
  甚至朱由校还有意加火,并在离开政事堂,回大明园勤政殿后,宣见了朱由检,且对朱由检吩咐道:“皇弟,你现在是朕任命的御史官,可以进言,而现在皇家书院的第一批士子就要毕业了,你现在可以按照朕与你之前的设想,上本建言朝廷推广拼音了,到时候好用他们充任先生,推广拼音,以统一天下语音,利于百姓识字认字,而使天下之文字不在只掌握于少数手里!”
  朱由检常年跟在朱由校身边,受他的影响颇深,其这一世的他比历史上还要单纯,因为他在这一世不再是皇帝,不用自己面对许多难题,自然也就思考和行动的更纯粹,也就点头答应了下来:“请皇兄放心!”
  朱由校则拍了拍他的肩膀,微微一笑:“兄弟齐心,其利断金!”
  有时候,朱由校觉得历史上这位崇祯帝其实真的更适合当一个执行者,而不适合当决策者。
首页9596979899100101102103104105106 下一页 末页
扫码
作者枫渡清江所写的《穿越明朝当暴君》为转载作品,穿越明朝当暴君最新章节由网友发布,找书苑提供穿越明朝当暴君全文阅读。
①如果您发现本小说穿越明朝当暴君最新章节,而找书苑没有更新,请联系我们更新,您的热心是对网站最大的支持。
②书友如发现穿越明朝当暴君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③本小说穿越明朝当暴君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找书苑的立场无关。
④如果您对穿越明朝当暴君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邮件给管理员,我们将第一时间作出相应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