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找书苑 > 军事历史小说 > 穿越明朝当暴君最新章节 > 穿越明朝当暴君全文阅读
选择背景颜色: 选择字体: 选择字体大小:
第688章 流放西伯利亚,永不准还乡
穿越明朝当暴君全文阅读作者:枫渡清江加入书架
    郭斌一愣。

    与此同时。

    他也颇为恼怒。

    因为皇帝竟然拒绝得这么干脆。

    不过,郭斌现在已抱定必死之心,也就继续言道:

    “陛下爱民甚厚,故敢废天下之田赋与徭役,使官吏难再巧立名目,以夺民利!乃至设官办医馆、立福利保障之制度,令鳏寡孤独者有所养,更令民持官营产业之本;”

    “是故,明白人皆知道,陛下虽执政严酷,却始终将百姓放在心上,甚至屡下诏令,强调生命之权,为此不惜处溺婴者死刑!”

    “陛下诚为爱民之主也!”

    “可为何,陛下能坐视因对倭人皇族之无情而使无辜汉人百姓将因此而丧命?!”

    “不仅仅是此事,陛下治国从来眼里只图国家强盛、民众富足,却从不听取民众心思,听民心愿!”

    “民所望者,不只是国强民富,亦有国泰民安啊!陛下!”

    “就说,陛下以朝廷官府之令严抓治安、管控商业,使许多交易不自由的事,陛下可知百姓之生活因此有多受影响?有百姓因家有变故而需变卖田产,却不能变卖,抵押手续又繁琐,因而只能被逼得只能以自杀的方式表达不满啊!”

    郭斌说到这里才开始说出自己的真正的目的,磕头在地道:“请陛下行无为之政,还民自由,而勿要再横生事端,徒使民不安啊!”

    “郭巡按!”

    刘鸿训这时候突然喊了一声,然后道:

    “陛下素来治国,并非我行我素,而全然不顾民情,所有政令,皆通过我等辅臣再三讨论后而后施行,甚至大凡内政民事,还多由我等辅臣提议!”

    “譬如,夷灭倭国皇族,即是卢阁老提议,盖因,倭国之皇族,乃倭人反我大明仇视大明之根!”

    “不灭其皇族,倭患将难以永绝!”

    “灭其皇族之前,岂无倭患?从国朝诞生至今,倭国浪人袭扰我平民之事迹就略见于史册!”

    “且因利益之争,倭国之食利者中,有许多本可食利者,却因我大明之扩张而损利,自然会有许多倭人对我明国不满,且不满者只会增多,不会减少,而倭人又素来本性残忍,若对我大明不满是会行极端手段的,即便没有灭他皇族,也不能避免!”

    “今日无非使倭人又多了个残害百姓的理由而已!”

    “但无疑,待其根除后,这些敢与我大明作对之倭人会越来越少!”

    “因此为断其文化,而利于汉化,改造其性,如如今许多已经汉化成功之倭人,已只知崇儒明礼一样,只有待将其皇族夷灭,倭人全部汉化之后,倭人才不会再知有天皇,知自己是倭人!”

    “国政之失,元辅的确当承担很大的责任!”

    “陛下将天下托于元辅,何以元辅竟只知使民不自由,而不知使民得安?”

    “不仅仅是元辅,诸位阁老,皆是如此!”

    “为何只知道怂恿陛下以严令管束天下,而不知劝谏陛下还民以安宁?!”

    “甚至,还挑唆陛下对外频生是非,大兴兵事!今日征彼国,明日征他国,赫赫扬扬,霸道横行,而结恨甚深!”

    “是,诸位自可因此受功封爵,也能借此奉承陛下文治武功之伟大,讨陛下欢心,可就是没一人,能让陛下听听底下民众之心声!”

    郭斌回道。

    “你若是辅臣,也会这么做的,原因无他,你在地方看见的是民被管束得甚严,即便是缙绅亦不得自由,但你若看得见大明所有宏观之数据,你会知道,不是他们好战,是他们不得不好战!”

    朱由校这时候回答了起来,又道:“几个极端的倭人留学生行凶于闹市,说明金陵一些大学堂监管不力;朕早已下旨着各大学堂对学生尤其是留学生出入校门严格管理,非就医非有汉人同窗陪同,不得出校!”

    “如今竟还出现事故,说明学堂有人在对朕的旨令执行不力!这是你这个巡按御史需要去查的事。”

    “另外,元辅所言没错,倭人中的极端者,非因其皇族被灭才产生,也不会因为皇族得以保全而消失,真正的缘由,在于如今两民族利益之争不可避免,在于天下之势然!”

    “甚至,我大明即便什么都不做,乃至一开始我大明将其划为不征之国,未曾对其有过兵事,更别说占其地,戮其民,但倭人因其地狭小,而人口繁盛后,为求生存只能入侵他国,以求生存!”

    “而我大明作为其近邻,又是富庶之地,自然是其首侵之地,依旧难逃其劫掠杀戮!此前之历次倭乱便是明证!”

    “可以说,我大明与倭国之国情,注定了若不灭其国,则难绝其患!”

    “而要灭其国,则首先要灭其族,灭其族先须灭其文化,灭其文化要先灭其皇统,使其不再有自为天下中心之意识!皇者即天,他倭国有皇,岂不是就有自己的天?”

    “辅臣们的考量是基于大势,基于全局,基于未来,故而才会支持朕灭其皇族!”

    “你不是辅臣,自然没有这眼界,自然是不懂的,但如何永绝一国之倭患,是朕和辅臣们的事,如何永绝一省之倭患,是你这个巡按和地方督抚的事,你自问你拿出决策了吗?”

    “朕和辅臣只能代表朝廷在大的方向上做出深思熟虑后的决策,而你等地方大吏的责任就在于解决朝廷大决策执行后在地方上带来的问题,朕问你,你想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了没有?!”

    “你倒是想到解决产生这个问题的人,先让朕放弃灭倭国皇族之行为,又责备辅臣之失,甚至认为当朝之辅臣皆不称职!”

    “以朕看,眼下在这里的官员中,唯一不称职的就是你这个江苏巡按御史!”

    “不赶紧去查是哪个大学堂私自出逃了倭人留学生,竟要来找朕死谏!本末倒置!你这样的庸官迟早会让更多的百姓死于非命!”

    朱由校指着郭斌叱责后,就又道:“你说朕的辅臣没让朕听到民众心声,以及说朕不顾民众心声,朕倒是要问问,你自己清楚你所听到的民众心声是真正的民众心声吗?”

    朱由校说后就拂了一下衣袖,且转身吩咐道:“传旨!江苏巡按御史郭斌处事不谨、为官不明,且资质愚钝,有失察之罪,但念其一片赤诚之心,颇在乎百姓性命,而思虑到如今朝廷新辟疆域正需官吏,故贬到西伯利亚任小吏,永不准还乡!”

    说着,朱由校就回头对他说道:“你不是爱惜百姓性命吗,那里的汉人多是内地囚犯和灾民迁过去的,生命时常受到时疫、野兽、严寒的威胁,你去那里帮助帮助他们。”

    郭斌听后不由得瞠目结舌起来。

    7017k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
第689章 要变法,要立大宪章
穿越明朝当暴君全文阅读作者:枫渡清江加入书架
    “以上就是郭某冒死向陛下进谏后,陛下和辅臣们所说的话,他们依旧不愿意相信我们听见的民众心思,在他们眼里,似乎一两个甚至四五个百姓的生死不重要!”

    “而且,他们依旧固执且傲慢地认为,他们始终是在竭力保护大多数民众的生死,维护大多数民众的利益!而不是顽固不化,不顾天下民愿!”

    南都火车站外。

    一间驿舍内。

    郭斌向给自己送行的几位同僚,以及缙绅好友,说了几句,且说后就喝了一口闷酒,然后把酒杯往桌上重重一放:“也罢!郭某已尽力,至于结果如何,已不重要!”

    说着,郭斌苦笑起来:“只是,西伯利亚乃苦寒之地,听闻那里终日只能以土豆果腹!我此去,也就再也尝不到这江南菜了。”

    一时,郭斌心头涌起诗意来。

    而这时候,士子耿于垣站起身来,对郭斌行了一礼后道:“郭公敢为天下触怒龙言,耿某佩服!”

    接着,耿于垣就转身看向其他文官缙绅道:“只是无奈,陛下和辅臣等过于倨傲,竟言我等所听之民众心声非真正之民众心声,若果如此,何不就让朝廷听听民众们真正的心声!”

    “耿公的意思是?”

    另一士子高之壁问了一句。

    “明年正好是大比之年,不如趁着全国各省举子齐聚北都时,一起到都察院向朝廷陈词上书!请求朝廷变法!”

    耿于垣回道。

    “变法?如何变法?”

    高之壁问道。

    “自然是变法以还民众自由,以限君权!使陛下看看,我们民众的心思是什么!”

    耿之垣回道。

    “这或许是个办法!”

    “当初,陛下南巡,我们主张还民自由之士子,便呼吁陛下变法,但当时因要求天下大公之士子阻拦,故而终成士子内斗,而使陛下有理由拒绝变法,言人心不一致,不如因循守旧!”

    “可眼下,朝廷对经济、民生的管控越来越严,渴望自由之民众越来越多,不少大公派之士子也转而认为不能任由朝廷想怎样就怎样,尤其是君权的限制,以及地方自治权限的争取和冗官冗兵的裁撤!”

    郭斌这时候点了点头,说了几句话后,又道:“还是那句话,君王不能想征讨哪国就征讨哪国,乃至在全世界开疆拓土!”

    “说什么是国情如此,可这哪是国情如此,分明是君王为自己野心,绑架了国家和民众!”

    “说什么产能过剩,工人失业,怕什么,销毁机器,工人返耕务农便是!”

    “粮价下跌,也是对外耕地过多所致,朝廷引导着我汉人这些年在印度、南洋、孟加拉、缅甸等地方开垦了不少农田!而这些地方每年还在缴纳田赋,以我看,要么让据有这些田地的地主独立自治,要么就免田赋,尤其是对已有功名的该地士绅优免,粮价自可不会因大量粮食由朝廷粮业局购买进入国内而导致价格接连下跌。”

    “郭公说的没错,应该如泰西一些国家一样,立大宪章,君王执政需要按照宪章来!”

    “其次,就是郭公提到的冗官冗兵,还有冗工!”

    “如今国朝,官吏实在是太多了!”

    “以前,一个县不过知县、县丞、主簿几个亲民官,余则皆是胥吏而已!”

    “可现在一县除知县、县丞、主簿等官外,竟还有各局之官,甚至还常驻东厂、西厂官员!”

    “另外,里也不再只有里正,亦有各类官吏!”

    “在这之前,皇权是不下乡的,里甲之地,由乡绅自治,可现在,朝廷什么都管,以致于官吏冗杂!”

    “而对于冗兵,就不必说,吃公家饭的巡防兵到处可见,还有已多达数百万的国防兵,和目前要增至一百万的帝军!”

    “其带来的每年军饷补贴之支出已是以往数年之税收,陛下即位之前,九边需棉布不过数百万匹,如今已增至上千万匹,就是明证!”

    “再则就是冗工,官营工厂养的工人工匠之多,令人不可思议,有的官营大厂,工人工匠达数十万人!”

    “而因此使得人力成本付出极高,以致于工厂亏损越来越严重,偏偏朝廷从不肯让这些工厂关闭,而让利于民,使民间商人经营,还美其名曰为保证战略资源和技术核心掌控在朝廷手里,而避免私人经营以此要挟朝廷,乃至为厚利卖于他国!”

    “但也因为要保住这些亏损严重的大厂,朝廷也就不得不用国帑补贴,以致于为扶持这些亏损官营工厂,使国帑支出极大!”

    “甚至,朝廷还强势地霸占一些暴利行当,以及用权力手段,让许多暴利行当的利润只流入朝廷充作官帑,进而却贴补这些亏损!”

    “如禁止关内开矿这事,就找了个保护内地生态的荒诞理由,取地之利,用之于民,有何不可?!”

    “朝廷这样做,明明是通过只准许在海外开采矿产的政令来将矿业之利把控在自己官家手里!”

    耿于垣附和说道。

    “我总结了一下,要变法的要点是:

    一、立宪,以限制君权,规范朝廷执政;

    二、增加地方自治权;

    三、裁撤冗官、冗兵、冗工;

    四、开放相应禁令,允许民间商人自由经营相应行业,任何商品都可以进行自由交易;

    五、对士绅优免,限制官营工厂的生产和扩张。”

    高之壁说了起来,且又问道:“不知诸位可还有要补充的?”

    “还有严格廷议制度,我们不能只限君王独裁,也得限制权臣的出现;”

    “而廷议制度无论如何都是限制这两者的最好制度!”

    “故我认为,辅臣阁臣必须由廷推任命,而廷推之组成不能只限于公卿,天下各省民众皆得有士绅代表参与,另外,兵事、法令的颁布,也得由廷议决定!如泰西之议会也!”

    另一位叫王依言的大儒这时候说了起来。

    “甚妙!”

    郭斌不禁拍桌叫好:“本朝之廷议可谓本朝之最善之制度!很该发扬光大!幸赖王公提及,只可叹,陛下和历朝先帝,多有不严格遵守之时,若能形成制度,写入朝廷之宪里,如君王若不遵守,则天下可讨伐之!这样的条文,则我皇明必将永盛不衰也!”

    “得去动员更多的人,将来,也才好让朝廷看到真正的民众心声!”

    耿于垣回道。

    “没错,那我这就回乡,动员同乡士子!”

    “我原本不打算回去的,既如此,也回去一趟!”

    “老夫也腆着老脸回去组织文会动员一番!”

    一时,这些缙绅士子纷纷响应起来。

    郭斌因此向这样拱手道:“若将来真能使我大明变法成功,则郭某即便客死他乡,亦再无怨矣!”

    众人皆向郭斌拱手。

    7017k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
第690章 下旨休沐,让朕听听真正的民众心声!
穿越明朝当暴君全文阅读作者:枫渡清江加入书架
    “商品现在的销路如何,各局各厂报上来的账目,查验没有,征讨罗刹国,有没有成功刺激经济,让各局各厂不用再减产?”

    朱由校回京后没多久,就询问起了辅臣们关于大明帝国的经济状况。

    能否让大明帝国渐渐突显的经济危机通过对外战争得到解决,是他现在最关心的事。

    至于大量出现的中产者,迫切希望朝廷在制度上改革的事,他这个皇帝还没心思去关心。

    这些年来,随着朱由校年龄的增长,以及自身通过对中华之学问的学习加深后,他已对如何治理好眼下已步入另一种社会形态的大明帝国有了不一样的想法。

    即位之初,他因为大明按原历史只有二十四年国运的危机,而敢放手一搏,不计后果地革新除弊。

    但现在,对于改制,他已不再那么急切,甚至趋于迟缓。

    以前保守的是官僚士大夫,激进的是天启这个少年帝王。

    那时候的朱由校动辄就要掀桌子,以大不了造反重来的方式,逼着一帮子老臣要么变成他革新除弊路上的尸骸,要么成为他一手扶起来的新勋贵。

    而现在保守的是他这个天子,激进的是不少官僚士大夫。

    以前的大明社会参与政治的只有食利者。

    现在的大明社会参与政治活动的除了食利者,更多的是普通百姓,这些百姓里有大量学生、大量商人、大量职工、大量不再为朝廷缴税的农民。

    所以,如今的大明社会更复杂,中间阶层非常庞大,更像是一个橄榄型社会。

    而且大都文化普及度高。

    也就使得民间因为欲望的不满足而在政治上有激进要求的人特别多。

    朱由校现在很信奉司马迁的一句话,即:“耳目欲极声色之好,口欲穷刍豢之味,身安逸乐而心夸矜势能之荣。使俗之渐民久矣,虽户说以眇论,终不能化。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

    如今,他也就懒得主动去做什么变法,而只宁肯顺着天下时势,走一步看一步。

    可以说,他现在只有等着别人拿刀架在他脖子上逼他时,他才愿意变什么法。

    因为在那种情况下,朱由校才确定自己变法才是顺了天下时势,如果他再顽抗,就会成为第一个被送上斩刑台上的皇帝。

    自然,朱由校也不会强行阻止大势。

    他知道随着资产阶级和手工业者的增加,君权下落,是必然的。

    所以,朱由校这个皇帝现在是既不主动让权,也不强行阻止,他在逐渐的把自己剥离到持各种思想的团体之外,而像一个修补匠一样,只在利用依旧独掌天下的皇权修补着帝国在经济和民生上的各处问题。

    当然,少了锐气的朱由校也知道自己在面对已经工业化的新大明帝国时,也确实已经不知道该怎么在政体上去改造他。

    “回陛下,销路好了不少,根据各处官营产业所报上来的账目,盈利情况大为改善,征讨罗刹国,以及这次出兵倭国,倒也让官营的各处产业增加了不少订单,尤其是军事上的订单!减产的标准可以降低一些,不过,还没到可以增产的地步,尤其是一些民用的工业品,主要是因为市场还没彻底打开,无论是倭人还是罗刹人,现在还没彻底变成可消费我大明工业品的群体!”

    刘鸿训回道。

    作为辅臣,他也和皇帝朱由校以及其他辅臣一样,在执政时,也只将权力用来修补帝国的各种实际问题,或为天下生利,而也不会去提出什么改革变法的事来。

    朱由校听后点了点头,拧着眉头,自言自语道:“竟然还没有到增产的状态,外邦与我大明富庶程度竟差别这么大!”

    说到这里,朱由校又问道:“最近还有什么重要的事。”

    卢象升这时候站了出来,道:“启奏陛下,据海外各殖民地总督和藩国国王奏报的情况看,近年来,我大明在南洋和印度、以及缅甸这些地方的殖民区域内,土人暴乱的次数明显增多,规模也在增大,所谓要求独立的运动风起云涌!”

    “这跟大明帝国整体经济开始低迷有关,因为国内百姓收入增长程度下降,所以需求减少,而我大明在殖民地的各项产业,如采矿这类,不得不削减当地雇工,以致于土人因为收入下降,而开始萌发不满!”

    “再加上,我们在当地的权贵官僚和士绅盘剥过重,也就使得叛变者增加,开始闹着要恢复自己的民族,恢复自己原有的王朝!而这些殖民区也因为动乱加剧,而影响了当地的市场,进而影响本土的商品出口。”

    “这都是连锁效应,只能等大明继续从外扩张的方式来解决,尽量让不事生产的人少点,至少要不事生产的人里,就只是汉人。”

    朱由校说着就又问道:“还有别的事吗?”

    “回皇爷,地方各处的东厂奏报,最近有越来越多的士民在暗中组织要来北都请愿上书,说是请求朝廷变法,左右内容不过是要限制君权、要给予地方自治之权、精简机构、裁撤冗官冗兵冗工,让各行各业的交易更加自由等等,他们不少人在说还要用罢课罢市罢工的方式,让皇爷和辅臣们听听看,什么是民众真正的心声。”

    韩赞周这时候回道。

    “这商业增长不如以前了,矛盾也就更加凸显了,又都想着在自己国家内部为自己阶层多争取些利益来!”

    朱由校听后因此笑着说了一句。

    “陛下说的是,这些年来,国外市场需求增长放缓,国内也就竞争激烈了起来,自然趁机要求变法的人也就越来越多,这倒也不算意外之事。”

    刘鸿训回道。

    “朕不反对变法,但要看怎么变,这法一旦要是变不好,没准就会使我大明社稷更加糟糕!”

    朱由校说着就又道:“刚才,不是说眼下发动不久的战争还没彻底打开外面的市场,还需要继续减产吗,既然如此,干脆下诏,除交通、朝政、军事这三类事外,其余事之从业者,皆休沐三个月!其休沐三个月的收入和损失,由朝廷发国帑补贴!另外,各类官营服务免费,损失也由朝廷补贴,这也算是发钱刺激一下经济!让他们皆进京来见朕!”

    刘鸿训听后大为惊愕:“停产三月,还让其进京,陛下这是为何?”

    “自然是要听到更多的民众的心思嘛,免得他们说朕听不到真正的民声,朕也担心他们就只听到自己身边的民声!”

    “传朕一道旨意,去天津、去江南、去蜀中、去江汉、去江淮、去辽东,去所有大明人口密集地区,告诉他们,上至耄耋老者,下至小学未毕业的少年,尤其是工人和农民们,皆都来见朕,让朕听听他们的呼声。”

    朱由校说着就道:“既然要运动,就全民一起!不能只是要求变法的士子和商人参与。”

    7017k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
第691章 进军乌斯藏,天下0姓奉召进京
穿越明朝当暴君全文阅读作者:枫渡清江加入书架
    大明现在产能过剩,商品总价值已经超过货币总价值,不然也不会大发善心地要去解救外夷百姓。

    而朱由校现在增加货币量,且借着给全国百姓放假三个月的方式把钱发出去,的确也符合当下国情。

    所以,刘鸿训等辅臣听后也都没做什么反对之言。

    接下来,卢象升又建议着另外一件事:“陛下,各殖民地土人动乱中,尤属印度最为猖獗,故臣认为,有必要出兵乌斯藏,在乌斯藏驻军,且翻越大山,直下印度,在那里筑造要塞守卫,如此方可使印度被我大明水陆且南北压制,甚至印度土人一旦渐成势力,也是我居高临下,他易守难攻。”

    “乌斯藏之位置如今看来的确很重要,当驻兵!即便可以不改其俗,也不能不驻兵。”

    孙传庭也附和起来。

    朱由校听后赞成道:“有理!早该在乌斯藏派驻我大明官军,方算是此地为大明之土,你们即刻商议一下乌斯藏驻军以及与先派何人出使乌斯藏的事,另外,以后朝廷与乌斯藏以何制度相处,底线是,乌斯藏的军事防务必须由朝廷的官兵负责!另外,也不必等出使的结果,先抽调兵马去,要恩威并施。”

    “是!”

    ……

    如此一来,大明现在又多了一处用兵地方。

    一时间,可以说,整个亚欧大陆都有大明军队的身影。

    而大明用兵乌斯藏的消息也很快传到了民间,被人议论。

    “朝廷又要用兵乌斯藏?!这真正是四处征伐不断,把国帑不当数,视将士性命如草芥!”

    正坐着火车进京的耿之垣此时就拿着一张新出的报纸对与自己同行的几个士林好友说了起来。

    “想必是为了更好的控制印度,迁居印度的汉人士绅只怕以后也很难再自由了。”

    高之壁这时候就跟着说了一句。

    “哼!这就是君权不受约束的后果!罗刹国的兵事还未结束,又才在倭国惹了一堆的事,灭了人家皇族,逼得人家处处烽烟,如今又要去乌斯藏搞事!我们这位陛下,是要整个天下不得安宁!”

    王依言跟着说了一句。

    “呵呵!还不是为了牟利!就说在倭国惹的事,现在倭国幕府为清剿各地叛军,不得不出卖各处的铁路权,来换取本朝的枪支弹药!”

    “但可惜,这些利益好处都尽入官帑,民众未享其半分利,民众倒是为其牺牲不少,时不时的就得担心有什么倭寇偷渡过来搞突然袭击。”

    耿之垣回道。

    “所以要变法!天下之利自当为天下均之,如天下之负担由天下人负之一样。”

    高之壁回道。

    “此次进京要求陛下变法者估计不会少,而且很有可能将成我大明乃至整个华夏有史以来最为壮观的盛事!”

    耿之垣接着又捏紧着拳头,眉飞色舞地说了起来。

    高之壁也附和道:“徐原一(徐乾学)、张贲园(张尔素)也从京城来信跟我说,他们已在京师动员许多学堂的学生,乃至商旅,到时候会罢课的罢课,罢市的罢市,一同去都察院,向朝廷请愿,请求陛下下诏变法!”

    “另外,许多留学生也表示会一同参与,言既然要天下一统为中华之文化,就当变成利于天下永世安宁之法,使士为天下四民之首!还天下以自由!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工匠贵于士大夫!耕作者反而不用缴税,如同有优免之权,倒是士大夫和商人无优免!”

    耿之垣听后很激动地点了点头,道:“我现在恨不得长对翅膀,立即飞到京城去!到时候就算是与同道者一同被镇压,掉头殒命,也无憾言!”

    “你们快看这份报道!”

    “陛下竟然下诏休沐三个月,要天下百姓尽皆进京面圣,且一律官营服务免费,也就是说,陛下不但知道了我们要为变法之事上书请愿,干脆还把所有百姓都叫来京城!”

    “那这样的话,就不仅仅是我们这些士子和商人参与进来,只怕到时候许多工人、农夫等市井乡野之愚夫愚妇也会参与进来。”

    王依言这时候将一张报纸递了过来,且很是不快地说了起来。

    耿之垣忙结果报纸看了看,然后顿时把报纸重重地拍在了桌上:“岂有此理!变法事,跟务工务农者何干!他们获得的权利与自由还少吗?!让他们也讨论变法的话,那这天下就变不了法!”

    ……

    “让一让!”

    “让一让!”

    “陛下说得对,既然有人要为变法请愿,那就得让天下人都参与进来,务工者和务农者怎么就不能参与进来?只要是大明的一份子,都得发声,这才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李工,你说我说的对不对?!”

    大同机械的学堂工史载举着行李箱一边往人群里挤着,一边不时地回头对跟他一起的技术员李远辉说着。

    李远辉笑道:“我活了七十多年,还是头一遭遇到这种事,陛下让全天下的人休沐进京去看他,而且直接休沐三个月,坐车免费、坐船免费!真正是没想到的盛事,大明何时竟富到这种地步,全天下的人都可以不用工作,先休息,一切由朝廷自己买单!”

    “不过,如今,厂里反正也没什么事,负责出海的几位官爷每天都愁眉苦脸的,不是说瓷盆滞销,就是说高压锅不得不当普通锅卖,又说必须要减产,如今好了,他们不用愁眉苦脸,陛下给天下人休沐三月,工厂许多产品直接因此停产!”

    “朝廷这是在把钱往外洒呢,就因为天下各国只有我大明有各类机器,别的国家没有,即便是有,也是从我大明进的,所以才出现这种情况,不过,因此奉召进京的人是真的多呀!都赶上过年回家的场景了。”

    史载说道。

    也如史载所言,因为朱由校一道诏书,积极进京的百姓有很多。

    尤其是在天津、江汉、江南等各处官营工厂工业基地的工人们。

    大家反正都不差钱,又的确对天启皇帝有着崇高的敬意,自然也都愿意奉旨进京看看。

    有坐船的,有坐车的,更有骑马从关外赶来的。

    一时间,整个华夏大地,所有的人流都在往京城汇集。

    ……

    “我们请求朝廷立刻变法!”

    “立宪章、限君权!”

    “给地方自治之权、还民自由!”

    “精简机构、裁撤冗官、冗员、冗工!”

    “还利于民,削减官营专营之业!”

    便服出现在都察院附近阁楼上的朱由校看着已经先抵达京城而喊起自己口号的士子们,问道:“现在是多少人?”

    “已经是两万多人,目前还在增加。”

    朱慈炜回道。

    朱由校听后点头道:“先不理会!你安排人在城内城外的人流聚居区,设置专门的买卖摊位,以方便百姓做生意!这人多了,生意就会活跃起来。”

    “是!”

    7017k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
第692章 陷入天下0姓的汪洋大海中
穿越明朝当暴君全文阅读作者:枫渡清江加入书架
    在许多士子和商人已齐聚于都察院外要求朝廷变法时,已有越来越多的工人、农民等阶层的百姓陆续抵达京师。

    以致于,大明京师城,一下子,人满为患。

    城内已拥挤不堪,摩肩接踵的。

    随便眺望一眼,就能看见密如浩如烟海的人头。

    城外也好不到哪里去。

    大小客栈都住满了人。

    连带着许多民房都兼营起了住宿服务。

    甚至也有不愿花钱而在外搭敞篷的,放眼望去,城外敞篷连接成片,似乎一下子驻扎了百万大军在城外一样。

    而都察院门外,也来了越来越多的百姓。

    正齐聚在都察院门外要求朝廷变法的士子商人们看见越来越多的百姓出现,就如犯了密集恐惧症一样感到难受,甚至心慌。

    尽管来的是手无寸铁的百姓,不是荷枪实弹的官兵。

    因为一下子涌入数百万百姓到京师。

    使得来都察院门外大街的百姓,加上原住在这一带的百姓,一下子也有数万之多,塞得整个街道满满当当。

    而这数万请愿变法的士子商人也就如被大海吞噬的小溪一样,一点也看不出任何足以让人惊骇的阵势来。

    “百姓也太多了,也太嘈杂了,我们的呼吁,彼此都听不清了!”

    耿之垣此时就郁闷地吐槽了一句。

    但说后没多久,他就被,向他走过来且没注意到他的一孔武有力的工人给撞退了几步。

    耿之垣正要斥责,却又被后面走来的人给撞了一下。

    而等他反应过来时,之前撞他的那孔武有力的工人已经走远了。

    甚至,一时,因为络绎不绝的人流越来越多,就像是后世黄金周某热点旅游区的场景一样,这些人流直接逼得耿之垣不得不继续退了好几步。

    跟在他身边的高之壁也不得不退了几步:“这还怎么呼吁朝廷变法?!这样下去,我们聚集齐的队伍会被冲散的!”

    “我算是明白陛下为何要下旨召天下百姓进京了,这是要让我们陷入天下百姓形成的汪洋大海之中,而使我们因此被湮没呀!”

    耿之垣一边随着人流走一边说道。

    他不得不跟着走,因为他如果站住不动,就会后面的人一个接着一个的撞着,直到被撞倒,踩在脚底下为止。

    如果那样的话,被踩死的可能都会有!

    耿之垣等数万名要求变法的士子和商人形成的阵势因此被人流冲散。

    等到后面,耿之垣都不知道自己跟着人流走了多远,甚至他都已经找不到高之壁和王依言等同乡好友了。

    “高兄!”

    “王兄!”

    “你们在哪儿了?!”

    耿之垣因此感到了一种莫名的恐惧。

    即使他现在前前后后都是人,而且没有一个对他充满敌意的人,但他因为对这些人都很陌生,所以,也就感到无比的害怕起来,以致于害怕的大喊,害怕地在努力地寻找着自己的伙伴。

    高之壁和王依言也在寻找着耿之垣等同乡好友,跟随着人流寻找着。

    但这些人流似乎没有来和去的方向,就像是在做不规则的布朗运动一样,让人毫无头绪,只能随波逐流,以致于他们根本无法找到自己的同道之人。

    而百姓的数量还在增加。

    以致于虽然人流一直在京城内外流动,但却有一种全都处于静止状态的错觉。

    但只有身处于人流中的耿之垣等人才知道,现在的他们随着人流密度增加后,产生了多大的无奈。

    他甚至再大声喊几声要变法的口号时,其声音都能迅速湮没于人群中。

    哪怕他要求变法的口号喊的再大声,都没有一个人会因此注意到他。

    “现在还听得见要求变法的呼声了吗?”

    朱由校这里则问起了朱慈炜。

    “听不见了,即便有数万士子商人请愿要朝廷变法,现在都因为京城人流太多而仿佛没有任何声音一样!”

    “还是父皇英明,竟想到用这种办法来解决此事!本来还以为真的是天下人都要求变法,现在真的让天下许多人来了京城后,却发现天下人好像都静默了一般,似乎对朝廷现在所行之政没有任何异议!”

    朱慈炜回道。

    “所以,真正的民众心声听不见的!”

    朱由校笑着回了一句,又道:“还得靠我们自己去发现。”

    接着,朱由校又问:“罢市的情况如何?”

    “各处商铺已陆续开始营业,这么多人流,商人们都赶忙着经营了起来,深怕错过了发财的机会,哪里还愿意罢市!”

    “如父皇所料,顺天府添置的各处摊位也都被突然多出来的许多商贩占满,所以,不但没罢市,反而商业比昔日还要繁华些。”

    朱慈炜笑着回道。

    “罢课的情况呢?”

    朱由校又问道。

    “也没再有学生老师罢课,甚至他们连学校都不敢出了,外面满大街虽然都是百姓,非匪寇强盗,亦非得瘟疫的病人,却让士子们都避之如虎!似乎,外面的百姓会生吞了他们似的。”

    朱慈炜说着就笑道:“父皇,您是没看见,有士子因为被人流冲散而哭着要回学校的样子。”

    “这就是百姓的力量,他们就算不惧怕生死,也会惧怕这天下百姓形成的力量,而他们要么融入他们,跟着一起走,要么就只能躲藏起来!但若要想逆着百姓人流来,就只能被踩踏而死!”

    朱由校说着就吩咐道:“随朕去承天门,着城中锦衣卫让百姓们来承天门见朕。”

    “遵旨!”

    ……

    耿之垣这时候已经不知道他自己已经处于京城哪个位置,他甚至都已经无法决定自己下一刻要去哪儿,乃至他下一刻是该走还是该停,他都无法决定。

    尽管他现在是又累又渴又饿。

    虽然旁边商店已经拒绝罢市,而开了铺子。

    但因为人太多,他已经没法再进去寻得一处位置吃点茶汤饭食什么的。

    另外,他也嫌弃和这些工人农民坐一起吃饭。

    耿之垣现在只想回家,他觉得自己现在痛苦极了。

    “我要回去!”

    “我要回江南!”

    耿之垣因此哭了起来。

    ……

    “陛下口谕,百姓们都去承天门面圣!”

    “陛下口谕,百姓们都去承天门面圣!”

    “陛下口谕,百姓们都去承天门面圣!”

    而就在耿之垣痛苦万分之时,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锦衣卫开始喊着让百姓们去承天门的话。

    “去承天门!皇上在那里!”

    “去承天门!皇上在那里!”

    “去承天门!皇上在那里”

    ……

    许多百姓其实也不知道承天门在哪儿,但只是跟着喊了起来。

    而因此形成的声浪一浪高过一浪。

    一下子整个静默的人流似乎不再处于静默状态。

    耿之垣只得收起眼泪,继续跟着人流走,他现在其实也辨不清承天门在哪个方向,他现在甚至也不想去什么承天门见君王,但这都已由不得他。

    但庆幸的是,耿之垣所在的人流离承天门其实比较近,所以,他很快就跟随着人流来到了这里,且停滞在了原地。

    而且,耿之垣还真的看见了正在门楼上的大明天子朱由校。

    7017k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
首页137138139140141142143144145146147148 下一页 末页
扫码
作者枫渡清江所写的《穿越明朝当暴君》为转载作品,穿越明朝当暴君最新章节由网友发布,找书苑提供穿越明朝当暴君全文阅读。
①如果您发现本小说穿越明朝当暴君最新章节,而找书苑没有更新,请联系我们更新,您的热心是对网站最大的支持。
②书友如发现穿越明朝当暴君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③本小说穿越明朝当暴君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找书苑的立场无关。
④如果您对穿越明朝当暴君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邮件给管理员,我们将第一时间作出相应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