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找书苑 > 都市言情小说 > 我家都是工业人最新章节 > 我家都是工业人全文阅读
选择背景颜色: 选择字体: 选择字体大小:
我家都是工业人 连载中
分享我家都是工业人

我家都是工业人全文阅读

我家都是工业人作者:名不可简

我家都是工业人简介:不知不觉,我们就进入了工业社会。但是它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发生的呢?
回头看了看我家的历史,原来从我曾祖父离开黄土地那年,就已经开始进行了。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就会发现世界真的变了,工业文明的时代到了...... https://www.zhaoshuyuan.com
-------------------------------------

我家都是工业人最新章节第84章 文化是需要岁月来积淀的
第1章 走出黄土地
我家都是工业人全文阅读作者:名不可简加入书架

  故事是从清光绪二十六年(也就是公元1900年)开始的,在那时我们的国家还处在最后一个农耕王朝大清的统治之下。

  那年的春天,对于张家来说,又是一个青黄不接的时节。八岁的张百顺(我的曾祖父)就在那个时节里,接连失去了可以养育他的父母。因为家贫,没钱治病,小病抗成了大病,在加上缺衣少食,最终张百顺的父母睡进了枯黄的大地中。

  在乡亲们的帮助下,安葬了父母之后,仅有的三间土房也改了姓,张百顺彻底一无所有了。只能离开祖祖辈辈生活的黄土地出去讨生活(当乞儿),从此开始了他的求活之路。

  身为赤贫农民的儿子,他没有过欢乐的童年记忆,记忆最深刻的都是忍饥挨饿的情景。为了不挨饿,他就向着南方走去,期待能够走到江南的鱼米之乡,努力的活下去。

  至于为什么会向南方走,而不是跟着其他流民一起往京城走,那是因为他时常能够听到父亲羡慕江南的富庶。

  可以想象,一个小孩子在黄沙漫天的墚峁丘陵之间穿梭,一路上还要努力的寻找绿色,期待能够从大自然中找到一些可以果腹的食物,那是一段多么艰难的旅程。

  可惜这片曾经哺育了中华文明的黄土高原,在那时已经失去了继续哺育华夏文明的能力,人口膨胀和过度砍伐,让原本郁郁葱葱的森林早已消失不见,放眼望去,一片土黄,想在野外获得食物,简直比登天还难。

  就在这样的极端环境下,八岁的张百顺硬是熬过了最艰难的时期,走下了黄土高坡。

  说来也是幸运,命运总算没有辜负这个努力求活的孩童,让他在汾河边上遇到了生命中的第一个贵人。他就是于青山,后来又成了小张百顺的养父。

  当时的情形可能是这样的:已经饿急了的张百顺,不想就此死去,在看到正在路边休息的于青山等人面前的干粮之时,双眼冒着绿光,就扑了上去,不管不顾的抓起烧饼就往嘴里塞。

  可能是出于怜悯,亦或其他原因,于青山并没有对这个突然抢夺干粮的小乞丐动手,并且还制止了他的弟子上去驱赶,猛地往嘴里塞东西的张百顺。

  此举,让他的弟子颇为不解,后来还问道:“师父,咋不让我收拾了这个小乞丐?胆大包天了,竟敢动手抢咱们的干粮。”

  “你看他的样子,应该在外面流浪了不少时间了,就让他吃吧,世道艰辛,能够苟活于世,已经是困难重重,何况他还是一个小孩子。赵强,你去给他点水喝,别让他噎死了。”这是当时于青山给出的答案。

  就这样,一张饼,一碗水,让小张百顺活了下来。

  吃饱喝足以后的张百顺,直接跪在于青山的面前道谢。

  看着跪在自己眼前的张百顺,于青山问道:“小家伙,你叫什么名字?从哪里来?”

  “我叫张百顺,是从张庄来的。”

  “百顺,百事顺利?”

  于青山看着张百顺眼中露出的坚毅之色(也可能眼中有对生的渴望的眼神),不禁发出了这般感慨。至于张庄在哪里,于青山不用问都知道,张百顺肯定不知道在哪里。

  就这样,一次偶然的“抢劫”,让张百顺的人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于青山不知被张百顺身上哪一点打动了,在询问过他的基本情况之后,就决定收他做个义子,并带回去教养。

  虽然张百顺不知道于青山是干什么的,可是已经坚持不下去的张百顺,最后还是做了于青山的义子。

  只不过,于青山并未让他改姓于。

  就这样,张百顺“成功”的加入了于青山的队伍。并且跟着于青山师徒几人一路南下,回到了于青山位于晋南的老家。

  回到于青山的老家以后,张百顺才知道,于青山居然是个拳师,家中还有一座武馆。

  懂事的张百顺就开始了在于家的新生活,令他奇怪的是,于青山有徒弟,可是却没有家人。

  直到有一天,张百顺看到于青山的徒弟在院中练武之后,就向于青山提出也想学武,等长大了也要和师兄们一样,成为镖师,赚钱孝敬义父。

  可是,于青山在听了张百顺的恳求之后,非但没有同意让他练武,反而将那些在武馆里练武的师兄们都赶走了。

  当时自以为做错了事情的张百顺,直接被吓傻了,直接跪在于青山面前,请他责罚。

  看着张百顺那瘦小的身体,于青山却说道:“百顺,你知道义父我以前是干什么的吗?”

  张百顺只能老老实实的回答,说道:“不知道。”

  于青山也没有因为他无知,就给他介绍,而是接着问道:“那你知道什么东西比武功厉害吗?”

  “举人老爷。”张百顺不假思索的就道出了这个答案,这是他父亲告诉他的,举人老爷都是从天上的星宿下凡,是天底下最厉害的人物。

  于青山被张百顺的回答给逗笑了。

  然后说道:“百顺,你要记住,这天下最厉害的东西是枪炮,任何人拥有了枪炮就是无敌的存在。”

  张百顺问道:“义父,难道枪炮比官老爷还厉害?”

  于青山说道:“天底下最大的官都不敢在洋人面前放肆,你说厉害不厉害?”

  张百顺问道:“义父,洋人是什么东西?”

  于青山这才意识到,张百顺恐怕还没有洋人的概念,就说道:“就是会造枪炮的人。”

  紧接着,于青山又说道:“百顺,你一定要记住,以后见到洋人就躲远点,千万不要和洋人起冲突。”

  张百顺问道:“义父,干嘛要躲他们?他们都是妖怪吗?”

  于青山说道:“他们比妖魔更加可怕。”

  张百顺问道:“老佛爷也打不过他们吗?”

  那时,在小张百顺的心里,老佛爷就是天底下最最厉害的存在了。

  于青山一脸迷茫的说道:“义父也不知道。”

  事后,没过几天,张百顺就被于青山送去了村里的私塾,说是要多读书,学点有用的东西,以后一定比练武强。

  就这样张百顺有了机会接触到知识。

  第一次认字,第一次写字,……,张百顺极为努力的跟着夫子学习蒙学启蒙知识。因为是义父送他去读书的,他极为珍惜读书的机会,不会像其他孩子一样上课调皮,或者逃学。

  就这样过了小半年,张百顺就可以背诵三字经和千字文等蒙学读物了,同时也认识和学会了不少常用字。

  直到有一天,他接连几天都没有去私塾读书,引起了于青山的怀疑。

  他将张百顺叫道身边问道:“这几天,你怎么没去私塾?是不是逃学了?”

  张百顺说道:“义父,先生病了,就让我们放假了?”

  于青山说道:“范先生,前几天见他还是好好的,怎么就突然生病呢?你给义父说说,范先生得了怎么病?”

  张百顺说道:“我也不知道先生得了什么病。不过,最近先生嘴里总是唠叨个没完,说什么有失国体,还哭了呢。”

  听张百顺说的云里雾里的,于青山就亲自去看望了范夫子。

  可是等他从范夫子的私塾回来之后,脸色也变得难看起来,吓得张百顺大气都不敢喘。

  直到他的脸色恢复了以后,张百顺才敢靠近他。

  然后于青山就对张百顺说道:“百顺,以后一定要记住,不要和洋人做对。”

  张百顺问道:“为什么呢?”

  于青山说道:“那些洋人把老佛爷从紫禁城里赶出来了,现在都逃到西安府了。”

  原来,于青山从范夫子那里得知,八国联军镇压了义和团之后,又打进了京城,并勾起了于青山不好的回忆。

  想当初,他们身为义和拳拳师,也曾做过扶清灭洋之举,可是在真正和洋人正面厮杀了一番之后,才知道洋人的厉害,血肉之躯完全不是那些洋人手中的枪炮的对手。

  那一仗直接将于青山的胆气给打没了,就带着幸存的弟子逃回了老家。

  也不怪他,任谁看着身边武艺高强的弟兄,悍不畏死的,成片的倒在洋人的枪口之下,都会对自身的武功产生严重的怀疑。

  在听到京城都被洋人占领了以后,于青山是彻底害怕了。

  而小张百顺却不愿意看到义父消沉,就说道:“义父,等我长大了也去造枪炮,到时候,咱们就不怕那些洋鬼子了。”

  于青山听到小张百顺的豪言壮志之后,安慰他说道:“那你要好好读书。”

  从那以后,张百顺读书更加的用功了,虽然用功的方向不对。

  可惜他们那里地处偏僻,那时并没有新式学堂,就这样张百顺陆陆续续的在私塾读了三年书。在他十二岁那年,因为范夫子病逝,他也失去了继续读书的机会。

  从此和他义父一起,开始扛着锄头种地了。同时,于青山的身体也开始变坏了,旧伤复发,体力大不如前,家里的农活,逐渐落到了张百顺的身上。

  直到有一天,于青山将刚从地里回来的张百顺叫到堂屋。

  进屋以后,看着于青山穿戴整齐的坐在太师椅上,张百顺好奇的问道:“义父,有客人来?”

  于青山说道:“你也去换身衣服过来?你三师兄一会要带人过来。”

  当张百顺换了身干净的衣服,没过多久,三师兄就带着一个账房先生打扮的人走了进来。

  经过介绍,张百顺就知道了于青山叫他陪客的原因了。

  原来那个账房先生是乔家布店的一个分店掌柜。三师兄王岛在乔家做护院,听说乔家要招收学徒就想起了张百顺这个读过几年书的小师弟。

  就这样,在义父和师兄的帮助下,张百顺就这么稀里糊涂的成了乔家布店的一个学徒。

  在离开家的那天,张百顺十分不舍于青山。

  还是于青山说道:“百顺,你也长大了,也该出去见见世面了。一直跟着义父在乡下生活,以后是没有出人头地的机会的。”

  最终,在于青山的谆谆教导之下,擦干眼泪的张百顺,终于离开了生活了六年的家。

  那一年他十四岁。

第2章 店铺里的小伙计
我家都是工业人全文阅读作者:名不可简加入书架

  第一次走进太原府的张百顺,看什么都觉得新鲜,但在他那新鲜又好奇的目光之后,同时又隐藏了些许的恐惧。从他紧紧的跟在三师兄王岛身边,不肯分开片刻,就知道他内心深处的恐惧和自卑。

  王岛见此,并没有嘲笑这个师父捡回来的义子。

  只是安慰他道:“百顺,不要害怕。你看他们和村里的人没什么不一样,都是一个脑袋两只手。”

  张百顺只是点了点头,却不说话。

  说来也是,张百顺只是一个从来没有见过世面的乡下小子,虽然识得几个字,也曾凭借坚韧的意志和大自然抗争努力的求活,可是骨子里的自信,却是一点都没有的。

  尤其是跟在于青山的身边长大,就更是如此了。因为已经被洋人的枪炮吓破胆的于青山,早已没有了习武之人的胆气和豪迈,已经退变成了一个谨小慎微的乡下老汉。

  王岛看穿了张百顺的内心,知道适应新环境是需要时间的,也就不再带着他继续在城里闲逛了,而是直接去了乔家开设的布店。

  没过多久,张百顺就顺利的成了乔家布店的一个伙计。

  先被安排在店里印染布料的作坊里帮忙,做些没有技术含量的苦力活。

  可能是出于对于青山的尊重,在安排好张百顺的工作之后,乔掌柜特地将他叫到身边,嘱咐道:“百顺,你先在染布坊里干些时日,熟悉一下咱们布店的工作环境。等熟悉了布料,我再安排你去前面的门店里当伙计,你看这样行不行?”

  对大城市有些恐惧的张百顺,没有丝毫否定的意思,唯唯诺诺的说道:“乔叔叔,义父让我听您的话,我听您的安排。”

  乔掌柜直接拍了拍张百顺的肩膀道:“好孩子,好好干。过几年,等你学成了,你乔叔叔我再教你怎么成为账房先生。”

  就这样,张百顺在乔家布店开始了他的学徒生活。

  足足用了半年的时间,张百顺努力的干活,尽量学习怎么和工友们和睦相处,总算化解了对大城市的恐惧,并且成了一个合格的染布工人。

  直到有一天,结束了一天工作的张百顺,正打算跟着工友们出去逛夜市,却被乔掌柜派人喊了过去。

  乔掌柜看起来还是一如既往的精明,只不过眼底有些忧虑的神色,在张百顺进屋之后,他就放下了手中的书信,换了一副脸色对张百顺说道:“百顺,你来店里有半年了吧?”

  张百顺先是问候了一下乔掌柜,才回答道:“已经六个半月了。”

  乔掌柜点了点头,又问道:“在这里的生活还适应吗?”

  此时的张百顺经过半年的生活,已经完成了第一次的蜕变,自信的说道:“已经适应了。”

  见张百顺状态不错,乔掌柜就说道:“那就好,过几天你就到前面的柜台帮忙吧。”

  “谢谢,乔叔叔。”

  听到乔掌柜的安排以后,张百顺有些高兴的回答道。不怪他高兴,实在是前面柜台伙计的待遇太好了,比起店里干苦力活的,要好很多,而且生活方面,也更加的精彩,能够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增长见识。

  先前在染布坊里,那半年的时间,张百顺也并不是白过的,让他看明白了很多布店里的门道。知道了,想要成长为一家店的掌柜,当伙计卖东西,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不错,当时的张百顺,将长大以后做个掌柜,当成了人生的奋斗目标。

  说来也是不巧,第一天到柜台当伙计的张百顺,就迎来了门可罗雀的一天。

  直到傍晚,布店快要关门的时候,张百顺还在期待会有客人进来,能让他卖出人生的第一尺布。

  左等,右等,都等不到一个客人上门,张百顺就向旁边无精打采的李琦问道:“琦哥,一整天了,怎么一个客人都没有呢?”

  同为伙计的李琦说道:“正常。今天隔壁街上新开了一家洋布店,说是要搞什么打折促销。街面上的客人肯定都被吸引过去了,过几天咱们的生意就恢复了。”

  就这样,张百顺惨淡的开始了他的卖布生涯。

  可惜没有迎来开门红的张百顺,在隔壁街的洋布店营业之后,就注定了他卖布的职业生涯不会有太大的发展。

  直到第七天,张百顺才卖出了人生第一尺粗布。

  惨淡的生意,让乔掌柜焦急万分。万万没想到,卖洋布的那家掌柜会将事情做得如此决绝。

  原本以为只是开业酬宾,才半价出售布料。可是,万万没想到,洋布店在酬宾期满之后,洋布的价格仅仅上涨了一成就不动了。

  就形成了,同类布料,洋布的价格是乔家布店六成的局面。

  因为两家的位置相近,让乔家布店的生意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如果不是洋布店里,暂时没有印染布料的业务,恐怕乔家布店就该直接关张了。

  布店里的生意,越来越惨淡,店里所有人的脸上都没有了笑容。

  直到有一天,仿佛苍老了十岁的乔掌柜出现在大家的面前,宣布了一个令众人失望的消息。

  乔家布店决定关门,所有伙计都会被辞退。

  这个消息,让张百顺格外的震惊,就连乔掌柜是什么时候离开的,他都没有察觉到。

  还是李琦拍了他的肩膀,才让他回过神来。

  张百顺一脸的迷茫看着李琦问道:“琦哥,好好的店铺就这么关门了?”

  李琦也是一脸的忧愁,但是还是耐心的给张百顺解释道:“你也看到了,这半年来,咱们店里的生意一日不如一日。关门是迟早的事情。

  我还听说,东家因为和那家洋布店的东家斗法,又赔了一大笔钱,现在恐怕是到了实在支撑不住的地步了,所以才把布店给关了。”

  紧接着张百顺问出了半年来一直萦绕在他心头的问题,道:“琦哥,你知不知道,为什么洋布可以比咱们店里的布料便宜一半?”

  李琦说道:“听说洋人织布是不用人的,都是让机器来织布,比咱们要快很多很多。”

  第一次,在张百顺心中,产生了机器大生产的朦胧概念。

  不知何去何从的张百顺,离开店铺之后,来到了三师兄王岛的家。

  看着小师弟一脸的颓废,王岛开口问道:“师弟,你这是怎么了?是不是有人欺负你了?告诉师兄,师兄替你做主。”

  张百顺说道:“三师兄,布店关门了。”

  王岛闻言后,明显一愣,然后叹了口气说道:“关门是迟早的事情,早关比晚关好。”

  张百顺不解的问道:“师兄,你知道布店为什么关门?”

  “东家在南方和洋人斗法失败了,赔了一大笔钱。”王岛显然比李琦知道更多内幕。

  张百顺又问道:“三师兄,那东家还有东山再起的可能吗?”

  王岛摇了摇头说道:“我也不知道。不过,据我的观察,恐怕很难了。”

  张百顺有些失望的说道:“那我以后,当不成掌柜了。”

  王岛安慰道:“师弟,你不用担心,既然布店伙计当不下去了,师兄我在给你找新的活计。咱们师父在太原府还是有些关系的。”

  可惜,张百顺有些一根筋,一时转不过弯来,心里还在想为什么布店就突然关门了呢?

  在王岛家中蹭了一顿之后,张百顺返回了布店。

  回到店里的张百顺,看着熟悉的店面,有些不舍得离开那里。不舍得离开,那些关心和爱护他的工友们,还有长辈们。

  走着,走着,张百顺就走到了乔掌柜的房门外。

  只听房间里,算盘珠子打的噼啪乱响,隔着门缝,看到乔掌柜皱着眉头正在算账。

  当他看到乔掌柜提起茶壶,没倒出水的时候,就敲门走了进去,并说道:“掌柜,我去帮你打水吧。”

  乔掌柜也不计较,他是如何恰好知道茶壶里没水的,就将茶壶递给他,说道:“快去。”

  很快,一壶冷热适中的茶水,就被张百顺提了过来。

  满饮一杯之后,乔掌柜很快就将账目算完了。

  看张百顺还站在那里,他就说道:“百顺,夜深了,你快回去休息吧。”

  如果是往常,张百顺一定听话离开,可是那时他却不想离开,而是鼓足勇气问道:“乔叔叔,能告诉我,咱们的布店为什么会关门吗?”

  看到张百顺一脸的不舍,乔掌柜沉默了一小会,才开口说道:“技不如人,朝廷又无力管辖,所以布店要关门。”

  可惜,当时张百顺并不理解乔掌柜那些话背后的意思。

  最终,乔掌柜并没有放弃张百顺,让他像其他人一样自谋生路,而是将他安排进了乔家的粮店里做伙计。

  可惜,张百顺在粮店里并没有做多久,三师兄就带来了一个坏消息。义父于青山的旧伤复发了,行动都变得困难,急需有人在他身边照顾生活起居。

  于青山的活命养育之恩,张百顺牢记在心,一刻都不曾忘记,如今听闻于青山行动不便,就立刻辞去了粮店伙计的工作,返回了晋南老家。

  在他离开前,特地提着买了礼物(主要是食物)去跟乔掌柜家道别。

  乔掌柜看着眼前成熟了许多的张百顺,说道:“百顺,你是个好孩子。回去之后,好好的照顾你义父,等你义父好了之后,你再回来找我。”

  张百顺谢道:“乔叔叔,你对我的照顾,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等义父身体好了,我还回来在你的手下干活。”

  乔掌柜笑着说道:“好,好,好。”

  可是张百顺却觉得他笑容背后有很多无奈。

  就这样,张百顺结束了他一年半的伙计生涯。

  那一年他十五岁半。

  

第3章 于青山的遗言
我家都是工业人全文阅读作者:名不可简加入书架

  回到阔别已久的小村庄,四周依旧还是离开时的样子,不曾有丝毫的改变。只不过,在张百顺的心中,却有了另外一番感触。

  回到家中,看见脸色蜡黄的义父,张百顺就知道于青山的日子恐怕不多了。

  没有悲伤,没有感慨,只有尽心尽力的在于青山的身边照顾。

  于青山也安心的接受了张百顺的照顾,就这样,小半年的时间过去了。于青山的身体越来越差,几乎不能下床走动。

  看着义父日渐衰弱,张百顺终于忍不住说道:“义父,我带你去城里看医生吧?听说洋人的医术和咱们的不同,说不定……”

  没等张百顺说完,躺在床上的于青山,不知道从哪里借来的力气,直接打断了他的提议,呵斥道:“我就算死,也不会去让洋人救命。”

  张百顺不敢忤逆义父,但是他也知道于青山在对待洋人的事情上,有很深的心结。不过他对洋人也是一知半解,不知道洋人医生是不是可以挽救于青山的生命,所以就没有坚持。

  可能是借来的力气还没用完,于青山让张百顺将他扶起来,说道:“百顺,我要你答应义父一件事。”

  张百顺说道:“义父,您说什么,我都答应您。”

  于青山艰难的从床头柜里,取出了一个木盒,然后将盒子交给张百顺说道:“百顺,这里面的东西,你要好好的保存,如果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尝试学会它。”

  接着,于青山又说道:“义父这一生,也算精彩了。少年习武,十年有成,虽不说打遍西北无敌手,但也称得上一把好手。

  后来行走江湖,行侠仗义,闯出了偌大的名头,开过武馆,办过镖局,美酒美人好不快活。可是,后来你义母他们的遭遇,让义父看穿了这个世道的黑暗。一时冲动,就散尽家财,热血沸腾的参加了拳会,想的是,凭借一双铁手打穿黑暗,还世间一个朗朗乾坤。

  在队伍发展壮大以后,我和弟兄们真的以为属于我们的时代要来了,直到和洋人的枪炮正面碰撞以后,看着弟兄们像是被割韭菜一样的成片的倒在义父眼前,义父才明白,面对洋人的枪炮,纵然练就了金刚不坏神功,也是多么的无助。

  回来以后,义父总是在想,当初我们为什么会败,最近几年义父这身功力散了,这才想明白,习武之人,马上封侯的时代永远结束了,未来属于有枪和炮的人。

  当年侥幸没死,原本打算回到老家,苟延残喘的度过余生,可是你突然出现了,让义父又看到了希望。小小年纪,就表现出了坚毅、勇敢、甚至有种向死而生的气度,义父就知道,等你长大了,你的未来会比我的更加精彩。

  不过你要记住,无论未来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要放弃希望,只要活着,就有翻身的机会。最好是能够掌握枪炮的制造技术,那样的话,你才能够真正的拥有属于自己的未来。”

  于青山的长篇大论,对张百顺的触动很大,让他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更加清晰的判断。

  看着手中精致的木盒,不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张百顺就问道:“义父,这里面装的是什么,未来我要交给谁?”

  于青山说道:“里面是义父专门为你准备的礼物,等你回去之后再打开看吧。好了,你先下去吧,义父累了。”

  将于青山卧好之后,张百顺就带着精致的木盒,回到了自己的屋子。

  一进屋,张百顺就迫不及待的打开了于青山郑重交给他的木盒。

  盒子里面装的,并不是他预想的奇珍异宝,或者武功秘籍之类的东西,而是三本用洋文写成的书,张百顺当时就傻眼了。

  拿起那三本书,稍微翻看了一下,上面记录的符号,简直比鬼画符还深奥,完全看不懂是什么意思。

  无奈只能将那三本书重新放进盒子里,妥善的保管起来。

  父子谈话没过两天,一个大消息就被师兄写信传回了山村,慈禧老佛爷驾崩了。

  当张百顺将这个消息告诉于青山以后,于青山没有高兴,也没有悲伤,只是沉默了很久,才说了四个字:“大清完了。”

  在边上伺候他的张百顺,还想问为什么,可是于青山却没有力气为他解惑了。

  随后,于青山的气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衰败,不等张百顺将参汤端来救命,他就彻底没了声息。

  那个教导他,抚养他,给了他新生的男人,就这么死了,张百顺极为悲伤。

  回想起和于青山在一起生活的点点滴滴,张百顺暗自决定,一定要实现于青山的愿望。

  在于青山的孝期过后,张百顺就收拾行李准备离开山村,去东边学艺了。

  在众多师兄弟当中,三师兄王岛和他的关系最好,在张百顺决定离开的时候,和他长谈了一次。

  王岛说道:“小师弟,你真要去东边闯荡?那里可是洋人的地盘。”

  张百顺说道:“师兄,我知道那里是洋人的地盘,可是不去了解他们,又何谈战胜他们呢?兵法有云,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看着眼神坚定的张百顺,王岛说道:“既然你决定了,师兄支持你。不过你要记住,出门在外,得罪谁都行,就是千万不要和洋人起冲突,那些洋人手里有洋枪洋炮,真的不是咱们这些人能够得罪的。”

  张百顺说道:“三师兄,我记住了。”

  王岛问道:“你打算先去哪里?”

  张百顺说道:“听说南方有新式学堂,我想去那里读两年书,然后再去学习洋人的玩意。”

  王岛说道:“这个师兄帮不到你,师兄只是个粗人,这件事只能靠你自己了。”

  张百顺说道:“师兄,你放心,我会找到学习的地方的。等我学成归来,一定可以满足义父的心愿。”

  王岛接着提醒道:“小师弟,现在外面很乱,你一定要注意安全。师兄我不在你身边,可是你也不能放下师兄教你的那几手防身的功夫,出门在外,有点手段,总比没有手段要强。”

  张百顺连连点头,随后却小心的开口问道:“师兄,要不,咱们一起去?”

  王岛闻言后,直接摇头说道:“我就不去了。”

  同时,张百顺在他的眼里看到了一抹复杂的神色,直到后来,他才知道,那个神色叫做恐惧。

  新年之后,张百顺背着一个包袱,独自一人踏上了南下的道路。

  那一年,他刚过十六岁。

  

第4章 听墙根的学生
我家都是工业人全文阅读作者:名不可简加入书架

  正所谓国之将亡,正邪反复,邪气升腾,人心思动。

  走出黄土高原的张百顺,在南下的路上见识了各种各样的人,善的,恶的,正的,邪的,让人眼花缭乱,心惊胆战,终于在两个月后走到了当时的工业重镇,湖北汉阳。

  一路走来,随着了解到的信息越来越多,“张香帅”的大名,也逐渐在他心里烙下了一个浓重的痕迹。

  香帅创办的汉阳铁厂、湖北枪炮厂等工厂的大名还有规模,都深深的吸引着他,一种原来在大清朝还是有地方能够制造枪炮的念想不断在心头萦绕,让张百顺对美好的未来充满了期待。

  更令他向往的是,在汉阳不光有工厂,还有一个让他梦寐以求的现代工业学堂,湖北中等工业学堂。

  他打听到,在那里可以学习金工,机械等科目。

  可是当张百顺历经艰辛,到达工业学堂的时候,却被大门前告示栏上贴的招生章程给难住了。简章上要求,年龄在十二至十六岁,敏而好学,而且必须是官绅商士人的子弟,还需要有官绅殷商具名担保才行。

  对比了一下上面的种种条件,张百顺的情绪变得低落了,他没有资格进入工业学堂学习。不死心的他,发挥了在他当小伙计时学会的“精明”,对门房行贿,放他进入学堂,求见学堂里面的先生。

  可惜,他还是太年轻了,当时学堂里的老师都是有品级的官员,不是他能够见到的。在耗费了十个大洋之后,还是没有见到任何一名教习,这才反应过来,自己被门房给骗了。

  虽然心怀愤怒,可是张百顺还是忍下了这口闷气。

  人生地不熟,加之无亲无故,显然不是找回面子的好时机。

  恶狠狠的瞪了一眼那个满脸笑容的门房之后,背着包袱的张百顺,只能一步一回头的离开了工业学堂。

  不是他想放弃,而是身上的钱财几乎消耗殆尽了。如果不能在半个月内找到一份可以养活他的活计,恐怕肚子就该挨饿了,挨饿的滋味他是再也不想经历了。

  就这样,张百顺开始了他的挑夫生涯。不是他不想做有点技术含量的工作,实在是没有那样的工作可以干,浓重的山西口音让他和别人的日常交流,都显得有些困难。挑夫却简单许多,只要投入一根扁担、几丈绳子,就可以开工了,而且来去自由。

  刚开始,只能凭借年轻力壮,做一些别人不愿意做的路远钱少的活计。还好他的学习能力不错,随着夏天的到来,他可以流利的用本地话和当地人交流了,手上的活计也渐渐的多了起来。

  除开吃住,还能存下一些铜钱了。

  直到有一天,在江边码头等活的张百顺,看到一个身穿长袍的先生,正吃力的搬着两个箱子,他就知道活来了,立刻就小跑过去揽活。

  “先生,让小的帮您搬吧。”

  张百顺抢先一步接触到了那位先生,让其他看到这单生意的挑夫只能干瞪眼。那里的挑夫也是有规矩的,不能在同一个客人面前揽活,当然这是有人定的规矩,是需要交钱才能享受到的。

  那先生看张百顺年纪不大,而且颇有礼貌,还挺顺眼,就直接点头说道:“把这两个箱子,挑到棉花街的福音小学,钱不会少你的。”

  随后张百顺就挑着两个沉重的箱子,跟在那个先生的身后,去了福音小学。

  箱子虽然不大,但分量却不轻,在半路休息的时候,张百顺忍不住问道:“先生,您是教书的吗?”

  那先生有些意外的说道:“哦,你的眼光不错啊,没将我当成送货的。”

  张百顺说道:“先生,您说笑了,我看您的气质,就知道您一定是福音小学的教习。”

  那先生有些意外的说道:“你也读过书?”

  张百顺说道:“读过几年私塾。”

  那先生说道:“既然读过书,怎么跑码头边做挑夫了?”

  张百顺说道:“我不是本地人。”

  就这样有一搭没一搭的边走边聊,张百顺将那两个装满书的箱子,送到了福音小学。

  收钱以后,正当他打算离开,无意间听到了教室里学生的朗诵声,说的是洋人的语言。

  张百顺眼前一亮,当即转身,躲过众人的目光,悄悄的来到了小学教室外,隔着窗户看到了教室里面的情况,一个教习正在教授学生们认识洋文。

  看到那些洋文,张百顺立刻想起了义父留给他的那三本书,心道,是不是学会了洋文,就可以看懂书中的内容了?

  一个大胆的想法,从张百顺的心里冒了出来。

  偷师。

  在于青山武馆长大的张百顺知道,偷师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也是一件让人忌讳的事情,可是他内心深处的躁动,已经安奈不住了。

  就这样,张百顺开始了他在福音小学里的偷听生涯。

  只不过,刚刚偷听了五天,就被那个顾他送书的先生发现了。

  站在那个先生面前,张百顺和做错了事的小孩一样,低头不语,不敢看先生的脸色。

  最后在他心里经过一番挣扎之后,就直接跪在了那个先生的面前,表示愿意接受惩罚。

  那先生被张百顺的举动吓了一跳,连忙将他扶起来说道:“你不必如此激动,我没有怪罪你的意思。”

  张百顺一脸难以置信的抬头看着先生,说道:“先生,我,我……”

  磕磕绊绊了好一会,张百顺也没“我”出个所以然来。但他的样子却将那个先生逗笑了,随后那先生就笑着对他说道:“你是不是也想学习新知识?”

  张百顺连忙点头,说道:“是的,先生,我想学。”

  那先生说道:“你以后想听课,不用再偷偷摸摸了,福音小学教授学生的东西不难,如果你愿意,可以光明正大的在窗外旁听。”

  张百顺说道:“先生,我,我……没钱。”

  那先生看到张百顺窘迫的样子笑了,说道:“你在窗外听讲,不要打扰里面的学生,我不收你的钱。”

  张百顺连忙说道:“谢谢先生。先生,我能知道您的名字吗?”

  那先生说道:“我叫刘兰朝。”

  “刘先生,将来我......”

  从那天起,张百顺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到福音小学里旁听小学课程了。

  只要有时间,他就会去学习,实在没钱了,就去多做几天挑夫,赚取更多的生活费。

  就这样,短短的一年时间,他就将福音小学教授的课程全部学完了,知道了什么是数学,什么是物理,什么是化学,什么是地理等等现代科学的基础知识。

  更重要的是,他还学会了不少洋文。明白了,于青山留给他的三本书都是什么种类的书。一本高等数学,一本应用化学,一本基础物理。

  这天,张百顺提着一大包礼物,前去福音小学登门拜谢刘兰朝。

  刘兰朝没有拒绝张百顺的心意,收下了他的礼物,两个又闲聊了几句,之后就问道:“百顺,你还想不想去读中学?”

  张百顺闻言后,高兴坏了,意识到一个天大的礼包(上中学的机会),就要降临在自己的身上了,当即就表示想去读。

  刘兰朝说道:“我有一个同学在培英中学做校长,我可以在他那里给你某一个差事,到时候你就可以边做事,边旁听中学的课程了。”

  之所以不推荐张百顺去做学生,也是经过他的深思熟虑的,张百顺的情况他已经了解了,那高昂的学费就不是张百顺一个苦力能够承受的,边做工边学习,这是刘兰朝看到张百顺知道努力想要提携他,所想到的最好的办法。

  就这样,在刘兰朝的推荐下,张百顺去了培英中学打杂。

  虽然收入不高,但是有机会接触到中学知识,还是让张百顺感觉自己是得天之幸了。

  就这样,张百顺进入了培英中学打杂。

  可是到了中学以后,张百顺发现,他想旁听课程学习知识变得困难了。因为知识的难度翻倍,再加上他没有时间,去偷听全课程的内容,以至于有些知识,独自理解起来变得非常困难。

  而且那里的学生,也不像小学生那么友好了。他们看不起张百顺,不会和他交流学问,有时候张百顺请教,还会招来他们的嘲笑。

  就这样过了两年,张百顺还是没有学完中学的知识,就遇到了新的危机。他就被辞退了,理由是,有人告状,说他工作不专心,还有骚扰学生的举动。

  负责学校后勤的卫管事,也就是张百顺的直接领导,可能早就看张百顺不顺眼了,看到校长并没有表态,就借机将他辞退了。

  就这样,张百顺离开了培英中学。可是离开之后,他还是恋恋不舍,想要学到更多的知识,可是生活不是幻想,是需要干活赚钱养活自己的。

  已经在汉阳自学了三年的张百顺,自认可以胜任有些技术含量的工作了,就去了汉阳铁厂应招,想去做个机械工学徒。

  可惜,那场席卷天下的革命爆发了,官老爷们焦头烂额,工厂也被波及,受到了严重的冲击,根本没有招收新工人的打算。

  无奈,张百顺只能重新做起了挑夫,可是这次他学精了,开始在工业学堂边上找活干了。

  当然他的主要目的,并不是干活,而是看到工业学堂还在正常授课,就想借着略显混乱的时局,潜入工业学堂,去偷听里面的金工课程。

  皇天不负有心人,张百顺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小心再小心,终于让他安全的在教室外面偷听了三个月的机械课程。

  当时,时局变化的实在太快,革命之火燃的旺盛,终于还是影响到了工业学堂,学堂里有好些热血青年,直接丢弃了书本参加了革命,实在太过动乱,学校也因此停课了。

  扛着空扁担的张百顺,看着街面上越来越多的士兵,还有时不时传入耳中的枪声,他就意识到,汉阳恐怕不安全了,不能再呆下去了。

  因为于青山曾经告诫过他,一定要避免和拥有枪炮的人作对,除非自己也拥有。在张百顺的理解中,那就是自己没有枪炮之前,还是远离枪炮声为好。

  打算离开之前,张百顺还特意去福音小学向刘兰朝道别了。可惜没有见到刘兰朝本人,最后只是给他留了一封信。

  然后,趁着市面还没彻底乱掉,张百顺就登上了一艘顺流而下的货轮。

  那一年他十九岁。

  

第5章 当工人的开端
我家都是工业人全文阅读作者:名不可简加入书架

  张百顺在汉阳的三年蹭课生涯,不仅让他学到了新知识,还让他克服了一个很大的心里障碍,就是从于青山那里继承来的对洋人的恐惧。

  经过他的观察最后发现,除了语言相貌等习俗不同之外,洋人也不全都是坏人,福音小学里的洋人教师就对那些小学生很好。

  当他在黄浦江边的码头下船以后,看到了很多洋人水手也在码头进出,心里已经没有恐惧了。

  还在船上的时候,就听几个和他一起搭便船的人说,上海滩是东方魔都,是冒险家的乐园,也是一个工厂林立的地方,就算是穷苦百姓到了那里,只要肯干,也会活的比其他地方要好很多。

  上岸之后,张百顺看到的情况,确实和他听来的消息,相差不大。市面繁荣,商业兴旺,人潮涌动,租界、洋人遍地都是,甚至在码头上就能远远的看到一些正在冒着黑烟的大烟囱。

  看到那些大烟囱,张百顺就知道,他来对地方了,因为那是工厂的代表。

  但是他进城之后,并没有着急去那些工厂找工作,在汉阳的生活经验已经表明,不事先熟悉当地的环境,冒然开始新的工作和生活,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所以,张百顺就开始在市面上寻找,既可以让他赚钱养活自己,又可以接触当地生活习惯的工作机会。

  虽然外界已经开始了风云变幻,可是身在上海滩的张百顺,丝毫没有感受到来自外界的压力,那时的租界真的是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他们间接地为张百顺找工作提供了安全保障。很快,他就发现了一个很好的工种,上街去当报童,卖报。

  不要以为报童都是小孩,其实有很多年轻人也在叫卖着各种报纸。张百顺选择了一家主要卖风月内容的报纸,开始了他的卖报生涯。

  至于原因,大家应该都懂。

  他只做了一个多月的报童,就基本了解了市面上的环境,同时开始为进入工厂做准备。

  打听各个工厂里需要的工种和工资,是他卖报时最关心的内容。

  高收入的职业当然也有,报社的编辑就是高收入人群,中层编辑的月薪就达到80元左右,与之类似的还有老师。可惜这些都不是张百顺能够踏足的行业,也不是他的追求。

  虽然普通的劳动工人,每个月也就挣个五到十元钱,可是普通技术工人的工资却高达二三十元之多。熟练的机械技师的薪资虽然没有打听到,可是根据他的汇总猜测应该不会少于五十元。

  这让张百顺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期待,因为他知道,他所学过的东西,将来一定可以帮他成为一名熟练的技术工人。

  终于有一天,张百顺等到了进入工厂的机会,九成纱厂将要扩大规模,计划招收不少的熟练工人。

  没有过五关斩六将,那么麻烦的事情,只是进行了简单的考核之后,他就成了九成纱厂的正式工人。

  只不过,和他刚开始预想的不太一样,在进入工厂之后,成了纱厂里的一名锅炉工。

  至于为什么没有成为金工,那是因为他虽然知道一些机械原理,可是并没有实实操过,还不具备作为机械技师的能力。

  不过,最后做了锅炉工,张百顺还是挺高兴的,毕竟有机会接触机器,比单纯的当纺织工人要好很多。

  不过做一名锅炉工,并不是张百顺加入九成纱厂的目标。

  厂里的机器维修工,才是他的终极目标。

  行稳致远,工作也是如此,需要一步一步的积累。作为动力使用的蒸汽机,锅炉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核心组成部分。

  刚开始,张百顺并没有接触机器的机会,只是做一些搬运、或者添加煤炭的苦力,蒸汽机的维护和检修之类的工作,他是没有资格参与的。

  只不过,张百顺非常好学,一有时间就会围着设备转悠。

  他的这种举动,引起了煤炭班史工头的不满。

  有一次,史工头看到趁着休息的间隙,张百顺又开始围着机器转悠了,就喊道:“张百顺,你一天到晚的围着机器转悠,都看个啥了?能看出花吗?”

  其他同班的工人闻言后直接大笑了起来。当然,那种笑声是嘲笑。

  张百顺却不以为然,而是认真的说道:“史班头,我就想看看这些机器到底是怎么运转起来的,你说它怎么就会有这么大的力气呢?”

  “不懂,就别瞎看,这种动力蒸汽机是通过高温蒸汽推动活塞运动来产生动力。”

  史班头难得有机会显摆一次他的“学问”,虽然不怎么深入。

  其实张百顺怎能不知其中的原理,可是他想知道的是,为什么洋人能够制造出结构如此精巧的蒸汽机来,他想弄明白其中的制造原理。

  听完史班头的介绍以后,张百顺“天真”的问道:“班头,你知道的真多。如果哪天我也学会了该多好啊,到时候就能维护厂里的蒸汽机了。”

  史班头说道:“你小子野心还挺大,还想当技工?就你那水平,还是老老实实的和我们一起做苦力吧。”

  张百顺“舔着脸”说道:“我这不是羡慕前天来的那几个东洋技工嘛?那威风的,咱们厂里的技工在人家面前,就像个孙子一样。咱们自己的技工搞了半天都找不到的毛病,那几个东洋人,不到半个小时就将故障排除了,真是太厉害了。”

  史班头一脸羡慕的说道:“那些东洋人的厉害,咱们是学不来了。宁工他们也算老技师了,你也看到了,他们和东洋人比起来,还是差远了。”

  张百顺说道:“我觉得问题不在宁工他们身上,肯定是卖机器的人没有告诉他们如何修理那种故障。”

  ......

  就在张百顺和史班长聊天的时候,其实他们没有发现,他们口中的宁工,正在默默的听他们斗嘴,最后没有惊动任何人,转身离开了。

  又过了几天,傍晚厂里的工人们都下班了,工人可以下班,可是锅炉是不能熄灭的,就需要有人值守,正好轮到张百顺值班。

  就在他认真的看着锅炉管线思考问题的时候,突然听到身后传来了一个声音,道:“你对蒸汽机感兴趣?”

  被吓了一跳的张百顺,赶忙回头,就看到宁技师不知何时已经站在他的身后了。

  张百顺立刻向宁技师问好,毕竟两人在工厂里的地位差距是很大的。

  随后,宁技师指着蒸汽机问道:“看明白了吗?”

  张百顺只能如实回答,说道:“看明白了一点,可是很多地方还是看不懂。”

  就在张百顺以为宁技师会批评他的时候,宁技师却问道:“都是哪里不懂了?”

  张百顺立刻将他不懂的地方指了出来,然后,宁技师就说道:“想要了解他们的工作原理,你需要系统的学习蒸汽机的知识,那可不是光凭看,就能看明白的东西。”

  张百顺有些脸红,说道:“宁技师,让您见笑了。”

  宁技师却摇了摇头说道:“你想了解它,并不可笑,当年我第一次看到蒸汽机的时候,是没有你这样的好奇心的,反而有些害怕它。”

  张百顺好奇的问道:“为什么会害怕呢?它不就是一个机器吗?”

  宁技师说道:“蒸汽机是洋人法明的玩意,当年......不说也罢。现在这些蒸汽机,平常虽然由我来维护,可是它的技术原理,我并不完全明白,一旦遇到复杂的问题,我就解决不了了,需要请那些洋人来维修了。这就是会造和会用的区别。”

  张百顺似懂非懂的说道:“原来是这样啊。”

  随后,宁技师问道:“我看你和其他人不同,上过学吗?”

  “读过几年私塾,后来在汉阳旁听过新学。”

  当张百顺简单的将他的学习经历诉说了一遍之后,宁技师看他的眼神都变了。

  突然对他说道:“我看你挺好学,也注意你很久了,怎么样,有没有想法,跟着我学机器维护,将来做个机械工?”

  张百顺闻言后,没有一秒的犹豫,当即向宁技师下跪,拜道:“徒儿拜见师父。”

  宁技师笑着说道:“不错,我就喜欢你这样的年轻人。”

  就这样,张百顺突然就被宁技师看中,成了他的徒弟,开始了他在厂里的学徒生涯。

  不仅仅是维护蒸汽机,厂里的纺纱织布机都是宁技师等人的维护对象,也是张百顺的学习对象。

  就这样,两年时间匆匆而过,张百顺到了出师的日子。

  学成出师那天,宁技师和张百顺一起离开了工厂,去了租界下馆子。

  三杯汾酒下肚,宁技师向张百顺问道:“百顺,如今你也出师了,以后有什么打算?”

  张百顺说道:“师父,我虽然出师了,可是我觉得我的技术还是不行。还需要跟在您身边继续学习。”

  宁技师闻言后摇头说道:“留在我身边,那到不必。我能教你的东西,已经全都教授给你了。你的技术已经不比师父差了,可以自己出去闯荡了。”

  张百顺问道:“师父,为什么要让我出去闯荡?”

  宁技师认真的说道:“现在的九成,已经和你进厂的时候不一样了,现在全部属于东洋人所有,你也看到东洋人的做派了。贪婪成性,还极度的压榨那些普通工人。”

  第一次听说这样的秘闻,张百顺有些惊讶,问道:“师父,这是什么时候发生的事情?我怎么不知道?”

  宁技师说道:“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他们为了安抚工人的情绪,选择了保密。你也看到了,现在咱们纱厂里的管事,全都换成了东洋人。我敢断定,以后普通工人们的生活,肯定会变得糟糕。万一有事发生,工厂肯定倒霉。”

  虽然张百顺不知道宁技师说的是否正确,但是还是听从宁技师的建议,选择离开了九成纱厂。

  那一年,他二十一岁。

123456789101112 下一页 末页
扫码
作者名不可简所写的《我家都是工业人》为转载作品,我家都是工业人最新章节由网友发布,找书苑提供我家都是工业人全文阅读。
①如果您发现本小说我家都是工业人最新章节,而找书苑没有更新,请联系我们更新,您的热心是对网站最大的支持。
②书友如发现我家都是工业人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③本小说我家都是工业人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找书苑的立场无关。
④如果您对我家都是工业人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邮件给管理员,我们将第一时间作出相应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