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找书苑 > 军事历史小说 > 权倾大宋最新章节 > 权倾大宋全文阅读
选择背景颜色: 选择字体: 选择字体大小:
第724章 欧阳澈的大用
权倾大宋全文阅读作者:王风加入书架

    第七二四章 欧阳澈的大用

    幸亏,战前把绝大部分长辈物资转移到转运船上,让水军各船仍然保持旺盛的战斗力,不至于在船上望岸生叹。

    三佛齐的军队仍然对长墙试探性进攻,离海港不远处的水军海船上,不断向东西长墙外的敌军发射砲石。

    由于惧怕大宋侍卫水军海船的砲石,三佛齐的士卒不敢过分迫近远程抛石机的杀伤范围。

    在吃了不少次大亏后,他们也变得精明了,不再以人数优势冲击,只能三五成群地跃进,长墙上的守军以弓弩,不慌不忙地精确射击,效果却是极佳。

    城墙上防御的压力徒增,让敌人不断靠近城垣,伤亡开始加大。

    正在胡思乱想,昏昏欲睡之间,北面传来阵阵喊杀声,

    高堪仿佛被人踹了一脚,一个激冷站起身来,高声喊道:“来人,怎么回事?”

    正在一旁打盹的吏士赶紧爬了起来,纷纷走到自己的战位上。

    “传令,全都起来,全部起来,戒备蛮兵偷袭。”

    高堪转身快步登上已经残破的望乡楼城楼上,看到远处三佛齐的军队正在调动,并没有要大举进攻的事态。

    “大人,大人。”一名效用气喘吁吁地跑了上来,身后跟着一名他急脚子。

    “慌什么,慢慢说。”高堪瞪了眼效用,目光落在急脚子身上。

    急脚子显得尤为镇定,沉声道:“大人,三佛齐蛮兵阵***现上百台箭楼和数十座轻抛石机,正在徐徐部署,按照脚力明天就能抵达南城。”

    高堪脸色变得很难看,嘴唇一阵阵颤抖。

    这可不是好消息,甚至可以说非常坏,宋军之所以能坚守不动,依靠的就是甲仗精良,还有坚固的城池防线。

    以三佛齐的装备水准,是绝不可能有精良攻城器械的,但也不排除几年来的偷师,任何秘密之所以成为秘密,就在于往往会泄密,博望军就发生过泄密,巡逻吏士捕获几名探子,搜出了轻型抛石机的图纸。

    抛石机这种精良装备,在南海诸国很少,就算是有的话,射程威力都无法和宋军相提并论,一下子来了数十部,很显然敌人可能掌握制作技术,更准确的判断是,三佛齐王室赤膊上阵了。

    南海的这场突然发生的战事,还没有传到朝廷,茫茫大海中的船队还不知在何处,占城和交趾商人的消息也没那么快,对于大宋行朝来说,当下最重要的还是内政。

    成都府路准备实行丁亩法和丁银法,王秀的关注也被吸引过去,对他来说太重要了。

    欧阳澈却坐在王秀面前,脸色平淡地看着王秀,四平八稳地道:“相公,成都府试行两银法颇为顺利,预计中那些阻力很小,看来相公增减条例的法子是对的,全路实施势在必行,不能再延误了。”

    王秀对两银法顺利实施很满意,但仍不能让他满意,为了实施中减少阻力,他做出了很大让步,但关键的因素却保留下来,待新法彻底实施再逐渐完善,可以说是删减版本。

    先行在成都府推行,效果是让人满意的,至少没有引起多大波折,人们都能平静地接受,主要是成都人多地少,商业发达,相对吧税赋折入土地,人们的观念上还能接受。

    不过,欧阳澈诚恳的干事态度,让他又是一阵欣慰,自从欧阳澈倒向他以来,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支持新政实施,完全没有当年的书生意气。

    这就对了嘛!家国富强在于实干,你光叽叽喳喳能有何用,整天的动嘴皮子,折腾来折腾去,最终还是误人误己。

    “好啊!德明有话尽管讲。”他听出欧阳澈未尽之言。

    欧阳澈稍加犹豫,又道:“相公,丁银法打破人口赋,生民人口必然暴涨,成都府路本身就人多地少,不知相公如何处置?”

    “这个并不要操心,朝廷正在开拓南海,我们可以逐步南迁人口,最终达到殖民南海的目的。”王秀并不担心人口膨胀,殖民首先要承受高死亡率,两地往返爆发疫病可能性极大,没有相对充足的人口,怎么能支撑下去?

    欧阳澈点了点头,他也是赞成开拓海外的,沿海已经有部分地区爆发疫病了,还在可以控制范围内。

    至于王秀的殖民论,他也是赞同的,至少他认为天下没有不付出代价的成果,北人南迁不也是累累尸骨吗?南海站稳脚跟,大片土地成为汉家所有,对后世的非常有利的,至于民众的付出能让他接受,认为这是必然的付出。

    对于君子来说,能达到匡扶天下的目地,生民的牺牲在所难免,他们并不过分计较。

    “德明,有没有考虑过出知成都府?”王秀看着欧阳澈,脸色非常的严肃。

    欧阳澈一怔,完全被王秀的话惊呆了,也意识到自己的机会来了。

    自朝廷南迁,行朝大规模裁撤府治,兴仁、开德、颍昌等府都降为州,天下仅保留江宁、河南、开封、成都、京兆、应天六府,知府事全部是正四品京官,地位明显在知州上面,一般都是加直学士或学士担任。

    王秀的意思明确无误,不是通判也不是推官,而是真正的知府事,哪怕不带馆职或路节帅,也是相当于升迁,他怕自己区区小官惹起了非议,也非常开往得到。

    王秀似乎看出欧阳澈的喜色和忧虑,不由地笑道:“德明大才,换成别人我是不放心,你去主持成都府路才好。”

    欧阳澈又是一阵心惊,主持成都府路?比他想象的要好,知成都府不过是去守住两银法成果,主持一路政务,那就是让他去主持两银法的推行,一个天一个地。

    看来王秀真要大用他了,几年的蛰伏终于得到了回报,一外放就是节臣。可想而知,新政改良已然到了关键时期,王秀的众多亲信几乎都撒出去了,无不是有目的地坐镇一方,只有户部侍郎沈默稳坐钓鱼台,总算轮到他了。“相公,新政实施掌舵不假,但河北也不得不照顾一二。”他思虑良久,还是说出自己的忧虑。王秀点了点头,慢腾腾地道:“我明白,德明放心就是。”
第725章 谋划河东的好事
权倾大宋全文阅读作者:王风加入书架

    第七二五章 谋划河东的好事

    当天,王卿苧一身盛装打扮,带着同样是花枝招展的王新真,姑侄一起进了玄武湖畔的别院,嗯,应该叫玉阳宫,皇室最新的别宫。

    赵柔嘉很喜欢王新真,一看到这个可爱的女孩,就拉着王新真去院子玩耍。

    朱琏怜爱地看着赵柔嘉,落在王新真身上的目光,也是格外地柔和,温声道:“大姐,看来二姐和十四娘很有缘分。”

    今个,王卿苧进宫带了不少稀罕物品,都是来自大食的女人用品,宫中极为走俏,有些都是天价。刚才让随行而来的李采薇,拿了些稍微普通的物品,去送给那些女官和内侍,她却要亲自给朱琏拿了几件送来。

    “长公主是看十四娘太小,心疼她。”王卿苧三十多岁,却精于保养,看上去还是风华正茂。

    她和朱琏走的近乎不假,但朱琏对她和王新真的态度,让她心里臆想翩翩,可是有传言太后对王相公格外的恩宠,似乎有点内情存在,反正什么样的流言蜚语都有。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当年在商水她可是亲眼所见,朱琏在屋里整整一天,只有青君一人里外侍候,里面照着麻衣也就算了,似乎拿了父母灵牌,被她不小心看到了,很多年都埋在心中不敢讲。那也太吓人了,皇太后竟然内穿白麻衣,静守小屋里的王家二老灵牌,傻子都知道怎么回事,但这事又得烂在肚子里不能说。

    “看你,每次来都带礼物。”朱琏很满意王卿苧的态度,她本就把王卿苧当成自家大姐,说话也没有客气。

    要是摆明了关系,就算友琴莫言是王家大妇,她也是平妻,要按先后的话,她就是王家真正的大妇,对待大姑子的礼物,还要怎样的客气。

    “这是应该的,妾身也是做些小买卖,入不得娘娘眼界。”王卿苧有心思,却还是打着马虎眼。

    “对了,二姐的婚事却要跟大姐说声,烦劳再去打听打听范家大哥的品德。”朱琏是一点也不客气,直接请了王卿苧,也是她的手段,有时候民间打听比官方要实在,也算是最后一次考验了。

    王卿苧一阵无语,赵柔嘉的婚事还用得着她操心,但朱琏既然说了,却不得不道:“娘娘放心,妾身定然办妥,范家的哥是怎么样的活色,保管给娘娘挖出来。”

    朱琏一阵无语呀,这话说的就跟悔婚一样,大姐也真是太泼辣了。

    “看我这张嘴,在外面泼辣惯了,每个遮掩的,呵呵。”王卿苧也发觉不对,急忙地掩饰。

    “二姐也不算小了,留在宫中不是个事,还要快些。”朱琏也没有在意,交代的就像拉闲呱,给自己人班的一样。也是,按照血缘来说,赵柔嘉本就是王卿苧的嫡亲侄女,交给王卿苧办很放心。

    王卿苧又是一阵子无语,暗自揣摩那些流言,似乎还真有那门子事,太后对待王家太优容了。犹豫间,她说出一句让自己很后悔的话,道:“看公主和我家十四娘贴心,让她时常去寒舍玩玩。”

    “也好,上次二姐还说去看十四娘的。”朱琏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一点也不拖泥带水。

    枢密院公厅内

    张启元看着天下郡县图,忧心忡忡地道:“大人,河北没有戍卒,更没有存粮,王文实分明要放弃,不知大人作何打算?”

    李纲也再看郡县图,脸色却很难看,他的目光转向张启元,沉声道:“你认为应当如何?”

    “大人请看。”张启元指着郡县图,朗声道:“王文实的算计很明显,应该说河北很难守住,他做出的决断是正确的。但是,国策还要建立在民情上,一旦河北失守,对两府的打击绝对是空前的,大人和唐大人必然引咎请郡。”

    李纲毫不怀疑张启元的话,河北被虏人轻易地拿取,他和唐格是罪魁祸首,最大的受益人应该是王秀,难道里面有猫腻?王文实沉寂十年,终于要出手了?

    张启元见李纲神色犹豫,又道:“或许,王文实也是没有办法。”

    李纲不听则罢,他脸色变的很难看,沙哑着嗓子道:“他能没有办法,难道非的要接受河北?”

    张启元面带笑容,心里却腹诽不已,当初要收复河北时,谁也没有李纲等人叫嚷地欢腾,这会倒是说起别人不是。

    但是,他依旧平静的地道:“现在是解决难题的时候,王文实是静观其变,大人却要承担后果,在下却有个办法,不知能不能实行。”

    “子初请讲。”李纲眼前一亮,张启元也是他好的人才,或许有好法子。

    张启元指着郡县图,慢悠悠地道:“大人且看,王文实之所以要放弃河北,不外乎河东在敌手中,御守的几率太小,代价又太大了。朝廷可以反向行之,河北固要节节抵抗,但却能反攻河东,就算丢了河北也可以接受。”

    “反攻河东?”李纲目睹郡县图,若有所思,似乎正在琢磨张启元意见的可行性。

    河北防御的困难,他也是心知肚明,王秀说的也非常明白,要在北方正面养三四十万大军,陕西的禁军也要被牵制半数,显然是不能让人忍受的。

    他理解张启元的意思是,女真人一旦反攻,河北十有***不能保住,士人对两府的指责让人不能承受。那兵出河东可以牵制金军部分主力,打几个漂亮仗,甚至占据几个军州,完全可以弥补河北的尴尬,应该说有可行性。

    张启元没有打扰李纲,他慢慢坐下来品着茶,似乎胸有成竹地等待。

    “能有几分把握?”李纲看了半天,猛然盯着张启元。

    “六成把握。”张启元口气非常肯定。

    “六成,能否说服王文实?”张启元眼皮子一跳,绝没想到李纲会问说服王秀,他忽然意识到王秀的能量。那么多年来,他一直没有放松对王秀的警惕,却还是低估了王秀的威势,连李刚也不自觉地顾忌王秀的态度,压低嗓音道:“能。”“那就请王文实商议,要快。”李纲做出了决定。
第726章 秦敏的难题
权倾大宋全文阅读作者:王风加入书架

    第七二六章 秦敏的难题

    就在此时的北方上京,秦敏再次出现在街头,还是堂而皇之坐在宇文虚中府邸中。

    “没想到知事那么大胆量,竟然还敢回来,真不知是豪情万丈,还是鲁莽无知。”宇文虚中刚见到秦敏,也不免有几分心虚,嘴上没有了客气,要知道万一秦敏沦陷,他们死不足惜,会把太上给害了。

    “大人放心,在下心里有数。”秦敏一点也不在意,还是那么随意。

    宇文虚中看了眼秦敏,是有点暗怪这位使臣的孟浪,刚刚把挞懒偷运走了,这有出现在上京,简直胆大如斗不知死活,不由地道:“还要小心一二,女真人的通事司和打套司也是傻瓜。”

    “打套司,呵呵,打套司在朝廷,也就是负责海商庶务的打套局,虏人张冠李戴,成不了气候的。哦,要不是大人有事,在下也不会冒险。”秦敏有几分兴奋,他这次来可不是为了宇文虚中,还是有重要是要办。

    本来,讹鲁观事败遗留的某些事他不得不管,上次走的太急,只是把曾经的燕五宗姬赵金珠隐藏在民间,好事要做就做到底,他要亲自接这位可怜的郡主南下,当然在自己筹建完成上京的据点才行。

    当然,宇文虚中的事情,他仍然在犹豫不决中。

    宇文虚中慢慢捻须,压低了嗓音道:“既然你有把握就好,老夫的计划不知你可看过?”

    “看了,在下却不敢苟同。”秦敏根本就不给宇文虚中面子,回答的相当尖刻。

    宇文虚中一怔,眯着眼看向秦敏,淡淡地道:“是你个人的见解,还是朝廷的主张?”

    “大人认为有可能吗?”秦敏笑咪咪地看着宇文虚中。

    “你们能把挞懒接应南下,难道不能把太上秘密接走?要知道再晚,可能就来不及了”宇文虚中脸色很不好看,他早就有了谋划,想把赵桓劫持出来,再利用海船南下回国。就在去年,赵佶在五国城驾崩,他再也等不下去了。

    眼看,赵桓的处境越发不堪,听过日渐地消沉,曾经要自杀。

    “不一样的,大兴府距离海上很近,五国城在千里腹地,我有天下本事也不行。”秦敏可不在意鸟太上,他心里就没有多少概念。

    “你可知道太上如何驾崩?”宇文虚中脸色很不好看。

    “哦,在下还真不知道。”

    “老太上全身溃烂驾崩于土坑,却被烧焦投入水中当灯油,难道你认为太上还能坚持多久?”宇文虚中脸色苍白,浑身颤抖地道。

    秦敏吸了口凉气,他还真不知道竟然用人油,不由地一真恶心,也为赵佶的悲惨命运伤感,但他态度很坚决地道:“在下深感悲哀,机速使臣是刺探虏人情报,绝不是用在营救上,还请大人见谅。”

    “挞懒如何说?”宇文虚中有了火气,他也明白秦敏说的是实话,却仍然很不甘心,既然能营救挞懒,为何不能救出赵桓,那可是大宋的君王。

    “挞懒南下有助于朝廷,自然不可同日而语,在下还是那句话,路途太长了,实在是有心无力。”秦敏真说了句实话,如果很有机会,他还真不介意顺手牵羊,但你从五国城救人南下,那纯粹在找死。

    宇文虚中冷冷一笑,他算是听明白了,不悦地道:“无稽之谈,看到朝廷诸公太势利了,挞懒可用就千方百计营救,太上无用就弃之如蔽。”

    秦敏默然,有几分承认宇文虚中的话,他师承王秀的思想,对赵家父子并无太多好感,更坚信实用主义。

    一个被俘虏的天子,是没有任何现实价值的,就算营救回去又能怎样?给现在的天子增加不必要的变数,也就是增添一些虚名。

    “看大人说的,机速使臣都是朝廷培养的栋梁,一切行动都要以朝廷大策支撑,上次接应挞懒也是两府决断,绝不存在任何的私自行动。”

    “看来王文实的作为,和传言不虚啊!”宇文虚中悠悠地,语气中那个味道。

    “先生一心为了家国。”秦敏很不高兴,他是极为尊敬王秀,宇文虚中明显话中有话,很明显在讥讽王秀,这是他所不能容忍的,脸色也不太好看。

    “好了,我也不勉强你们,我又不是不知道王文实,他也算是熬出来了,让人无可厚非。如果太上能抵达燕山一带,你们能不能助我一臂之力?”宇文虚中忍下一口气,似乎下了很大决心,决定不再和秦敏顶牛。

    “哦,大人这话怎样说?”秦敏敏锐地察觉有味,警觉地看着宇文虚中。

    “现在,太上已经到了寿州。”宇文虚中看了眼秦敏,悠悠地道:“知事刚才说了,上京实在不便营救,我也非常认同。”

    “什么,不是在五国城?”秦敏睁大眼睛,几乎不敢相信,他意识到宇文虚中给他下了个套,自己还钻了进去。

    “自老太上驾崩,合剌把太上南迁,我建议请太上迁居燕山,或许合剌读过诗书,也认为苛求天子不是好事,才同意了我的建议。”宇文虚中神色淡定,语气极为平缓。

    秦敏目光复杂地看了看宇文虚中,不能否认这位老人的忠诚,但对他而言却是大难题,不要说赵桓回去会造成的后果,就算是偷运这位太上,还不知要耗费多少人力物力,不知多少使臣会暴露,他非常不甘心。看来一看是就设计他,你不是说上京不好救援吗?那好,就在燕山府让你就,既然能成功一次,你还有何借口?实在把他的嘴封死了,没有半点回旋余地,要是他置若罔闻,一旦被传回去,恐怕连先生也保不了他。宇文虚中曾经担任执政,又是观文殿大学士,混迹官场数十年,有岂能看不出秦敏的心思。他真心希望能解救赵桓,哪怕是让他付出一切,可惜秦敏明显在算计得失,什么时候大宋的使臣,不把太上放在眼里?难道说朝廷和两府不在意赵桓了?他不由地瞪大眼睛,沉声道:“知事考虑的如何?”
第727章 对欧阳澈的大用
权倾大宋全文阅读作者:王风加入书架

    第七二七章 对欧阳澈的大用

    “大人如何知道,太上必定会落户燕山?要知道就算合剌也会变卦”秦敏眯着眼看着宇文虚中。

    宇文虚中见秦敏发问,心中一阵狂喜,对方没有拒绝是好事,说明心里还有太上的存在,看来还是有门的,他松了口气道:“我和高士谈商议过,斡本被我们说动了,在他的建议下才有了太上南迁,这可是个大好时机,决不可错过。再说,燕山府的重地,他们的防备肯定松懈。”

    “好时机不假,但我有几点疑问。”秦敏作为高等使臣,有着对事务敏锐的判断,尽管不情愿却仍认为有机会。

    “哦,你说说看。”宇文虚中眯眼捻须,细细打量秦敏。

    “太上何时能南迁燕山,到达后如何安排看守,选择什么路线安全,三点缺一不可,必须完全解决才能行动。”秦敏问的都是关键,决定成败的节点。

    宇文虚中慢慢颔首,不能不承认秦敏说的对,女真人是放松了对赵桓的看押,但那仅是表面现象,你只要敢动分毫,连跑也别想跑,路线安排也必须严密。

    “大人,不是在下矫情,上次的事让虏人有了警惕,再从海上南下难度太大,走南路恐怕太上无法坚持。”秦敏坚持己见,他绝不会为了赵桓涉险。有了挞懒的前车之鉴,人家是外松内紧了,甚至加强海岸的防卫。

    宇文虚中脸色严肃,秦敏是松口不假,但也是有底线的,一切要靠朝廷使臣,他也不能过分要求,再看了眼秦敏后,慢悠悠地道:“你我两面准备,我再休书一封呈送朝廷。”

    “一切听大人安排,在下派精干吏士南下。”秦敏淡淡地道,他已经打定主意,不具备条件打死不做,万事俱备才能考虑,顺便把赵金珠救回去。

    也是没办法的事,上次营救挞懒的动静太大,造成了极大的轰动,他在上京办几件事,也要赶紧地南下了。

    在大宋行朝,王秀非常高调地举荐欧阳澈为天章阁侍制,请外放权知成都府兼差成都府路转运使,提点常平公事。

    唐格是异常地反对,指出欧阳澈以枢密院副承旨,遽然外放成都府,连续跃升数级,朝野所不多见,恐怕遭到士林非议。话说的比较冠冕堂皇,但用心谁都明白,王秀大用自己人主持新政试行,那都是妥妥的政绩啊!

    当年,王黼一年九迁,也不见你去说话,人家不过是职事的任免,又不是阶官的升迁。

    君不见沈默功成名就,以权户部侍郎执掌银行和海事司,把握大宋朝廷两大生钱命脉。

    蔡易主持总理各国事务,那真是一时无二,何为一任归来恐怕也要登堂入室,钟离秋、宗良等人哪个不是大郡历练,主持一方新政试行。

    言下之意非常明白,那就是王秀培养私人势力,已经到了关键时刻,他绝不能等闲视之。

    王秀对唐格的议论不屑一顾,他在朝堂上毫不相让,针锋相对,全然不顾宰相的脸面,让殿中侍御史都目瞪口呆。

    “欧阳澈是才俊之士,不能仅仅认为资历浅薄,就弃之如蔽。他权知成都府,是朝廷试行新官制的尝试,天章阁侍制和知成都府全是从四品,以后外放官吏,阶官可以较低,但官职必须等同。”王秀毫不让步,说出自己的理由。

    他对官制不断地补充完善,在确定三省合流的基础上,再次进行完善,优秀的官吏加馆职。当然,直学士以下需要经过考核才行,馆职和职事必须对等,散官衔彻底成为荣誉称呼,连最后的关注也给抛弃了。

    还有一个重点是彻底地官职合流,也就是说官和职事等同,一位从七品阶官,可以任担任从五品职事,那么他加官也必须是从五品。

    唐格非常不满意,王秀把他的意思扭曲,搞得他成了嫉贤妒能,厉声道:“王大人倡议三省合流,官职相符,但朝廷有官员考功制度,从七品常参官外放从四品,当年王将明也是一年九迁,而不是一蹶而就,你可知贤才拔苗助长?”

    “欧阳澈是两银法制定重要参与人,没有人比他再明白,成都府是蜀川大郡,欧阳澈主持两银试行是最合适人选,官职太低无法服众,为朝廷大策破例又有何妨?”王秀非常犀利地辩驳,一句也不相让。

    两人你一言我一句争执不下,最终还是李纲出面打了圆场,才结束这场闹剧,只是王秀绝对坚持,一步不让。

    唐格气的面皮发青,出来时对李纲道:“孙伯野曾说钟离秋断言王文实狼子野心,今天看来果真不假,亏我瞎了眼和他商议不要干涉军务。”

    “先前是他的羽翼未丰,不得不和我妥协,却借着伯记你干涉军务培养亲信,现如今王门子弟个个出人头地,他的亲信也把持要害,侍卫水军以他为主,难道伯记你不忌惮?”

    李纲默然不语,他何尝不忌惮王秀越来越大的势力,但他还比较有理智,冷静地道:“王文实用欧阳澈也是平常,毕竟他和钟离睿是重要参与人。钟离睿通判杭州不可能调离,用欧阳澈还是可以的。”

    唐格一怔,不有几分不解地看了看李纲,他却未曾想到欧阳澈在枢密院,那是很受李纲关注的人物,也报以很高的希望,自然想让其快成长起来。

    至于把欧阳澈说成王秀的亲信,在李纲眼中才是无稽之谈,欧阳澈是真正有原则的士子,一直以来都有着独立人格,绝不是那些朝三暮四的小人。

    反观李纲的心思很直接,王秀,或许正在崛起,也有相当的野心,却没有真正的去谋求私利。最好的机会就是勤王救驾,你可以说王秀观兵陈州,但那仔细分析起来也有原因,面对强悍的金军,换成他也需要整编乌合之众,不可能用败兵去碰石头。王秀完全可以等女真人俘获全部皇族,但人家却全力进攻开封,救下了当今太后和天子,单凭这一点,人家没有确凿的谋逆迹象,你就无话可说。
第728章 上清云霄观一
权倾大宋全文阅读作者:王风加入书架

    第七二八章 上清云霄观1

    他也有自己的困惑,无论是通过自己的观察,还是张启元的潜移默化,却无法真正看透王秀。

    就在他非常纠结时,赵谌让翰林学士院出黄,蔡易权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设在行在,也算是重新回归,执掌蔡家在轮落后的再次辉煌。

    蔡家沦落的太久,但底蕴犹在,不要说蔡易仍在为官,连蔡耕道也主持福建路事务。在外人看来,蔡家有此嫡系和旁系叔侄支撑,仍然不是任人欺凌的,尤其是蔡易得王秀的帮衬,很有可能进入两府。

    钟山西北的上清云霄观,那是一座山林观,做坐在山清水秀的福地山间,士人都喜欢来此游玩。

    今天,上清云霄观意外地闭门,外面有些精壮的汉子在游走,虎狼般地双目四处打量,让路过的行人不敢停留。

    观内后院幽静的林间,铺着一块块名贵的波斯地毯,上面各放一个小几和蒲团。李纲、吕颐浩、王秀和蔡易、沈默、张启元盘坐在蒲团上,还有一位中年灰衣道人。

    “修仙三等,丹成三品,下品地仙之道,以闭咽搐摩为火候;中品神仙之道,以神、气为铅汞;上品天仙之道,以心为汞,以定为水,以慧为火,在片饷之间,可以凝结,十月成胎,破碎虚空而去。”

    “敢问相公,何以逍遥?”灰衣道人问道,神色极为凝重。

    王秀那是一身宽大的白衣,素银丝带束发,显得非常随意潇洒,又有几分缥缈地仙家深蕴。

    却见他大袖一扇,以标准的道家姿态沾指,淡淡地道:“采先天真铅为药,按炼精、炼气的过程循序渐进,重以气为本,所谓“气之根本凝成神,方曰无为而通灵。”

    “士人皆可修道成仙?”蔡易倒来了几分兴趣,望着王秀的目光有几分神彩。

    “勤而不遇,必遇至人;遇而不勤,终为下鬼。”王秀悠然自得地道。

    “天仙如何成就?”对于道人来说,他们的主流是神宵,并不是天仙之流。

    “初修丹时,神清气爽,身心和畅,宿疾普消,更无梦昧;可百日不食、饮酒不醉,赤血换为白血,阴气炼成阳气,身如火热,行步如飞,口中可以干汞,吹气可以炙肉,对境无心,如如不动,役使鬼神,呼召雷雨,耳闻九天,目视万里,遍体纯阳,金筋玉骨,阳神现形,出入自然,破碎虚空而去,此乃天仙。”

    王秀侃侃而谈,又道:“九霄乃小成之地,被仙真誉为九天十地大世界,却不知元始天王化身盘古开天,以洪荒为根基,化诸天万界,天仙之所在。”

    “碎虚而去,得入蓬莱,成逍遥散仙,元神游三界;玉虚符诏册封遂为真流,可证大罗道果,可上大罗天,从六御镇诸天万界,此长生不死之道。然不证混元,叁尸不斩、六气未吞,终究难逃天地三界六道大劫,少不得天人五衰。”

    “炼混元一气,是为太乙之数,回归本源,却非我等凡夫俗子所证。是想,天地初开,老祖修道玉京山,证太乙真仙,教化万界苍生,然后有诸天道统.。”

    “何以证混元道果?”

    “混元,一气,乃大道;道成时,可演混元大罗仙,证天地尊位,为太上教主,混元无所不包,无所不有。混元是理,是道,是天地之大道。一切事情都是混元体,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太上教主通晰万事万物,眼中观过去、现在、未来,掌中演时空生灭轮回,意念一动,自有天道变化;无极无量,无生无灭,归寂虚空,可聚可散,不生不灭;万劫不磨,超脱时空,因果不沾其身,永恒永存。”

    李纲呵呵地笑了,道:“我等凡夫俗子,却要在滚滚红尘中奔波,却比不得文实仙真临凡啊!”

    王秀嘴角微抽,目光转向李纲,他在心思转动间没有去辩解,只是淡淡地微笑。

    张启元心里咯噔一下,却有一种不详的预感。

    吕颐浩瞥了眼李纲,他对神仙之术没有多大兴趣,就算是满朝文武,也是敬鬼神而远之。说白了,无论是道家还是佛老,大家可以用而不是信。

    王秀的侃侃而谈,不过是正事钱的引子,他淡淡地道:“今个,借道长宝地,却不能让香客上门,实在是罪过。”

    道士爽快地一笑,站起身来道:“无量天尊,万事求缘,诸位大人为天下苍生解难,王相公又是仙真,斩妖除魔,贫道自然供方便之门。”

    “道长,伶牙俐齿啊!不下神宵储慧。”李纲不由地笑了。,语气中也有一点讥讽,神宵储慧是谁?不是林灵素是谁。

    王秀瞥了眼李纲,玩味地笑道:“道长若居庙堂,何愁公卿鼎铭之食!”

    道士乃金丹南派云浩真人,也算是神宵一脉,却见他双目尽是炙热,绝不是甘心山林的方外人。如今,神宵论隐隐有衰败的势头,佛老学说隐隐抬头,他作为不甘寂寞的修士,他想要挽回道家的败局,王秀恰恰给他眼前一亮的机会。

    当然,他又是钟山书院的客座讲学,面对众多士子不仅说道,还讲世俗道理,从出世者的角度论入世,让诸多学士喜闻乐见,不能不说他真有几分本事。

    这次聚会也是他竭力促成的,能让朝廷几位重臣聚在一起,心平气和地坐而论道,是他实现理想的目的。

    不能不说他心怀天下,也想一展胸中抱负,他对当今朝局是了如指掌,相信自己能促成庙堂诸多势力达成一致,王秀和李纲也没让他失望,能够应约而来就是成功的第一步。

    如此,上清云霄观将会名满天下,在历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道长何须鼎铭之食,如今朝廷正在经营南海,你不如去海外宣扬金丹大道算了。”沈默笑眯眯地道,他对神仙论不感兴趣,商人逐利的天性,让他认定一切都是虚无缥缈,唯独利益的永恒的。云浩真人眉头一挑,云淡风轻地道:“那也不错,云游四方是我道门真修本分。”
首页142143144145146147148149150151152153 下一页 末页
扫码
作者王风所写的《权倾大宋》为转载作品,权倾大宋最新章节由网友发布,找书苑提供权倾大宋全文阅读。
①如果您发现本小说权倾大宋最新章节,而找书苑没有更新,请联系我们更新,您的热心是对网站最大的支持。
②书友如发现权倾大宋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③本小说权倾大宋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找书苑的立场无关。
④如果您对权倾大宋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邮件给管理员,我们将第一时间作出相应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