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找书苑 > 军事历史小说 > 永历之后最新章节 > 永历之后全文阅读
选择背景颜色: 选择字体: 选择字体大小:
172章 咱们要发了
永历之后全文阅读作者:幸运狂想曲加入书架

  时光回溯到这天傍晚,方大人还没被台湾第一功民家小纨绔气成脑淤血之前的时候,一条荷兰式盖伦飞雪号笔直的开进淡水河港,这条船隶属通商司,这一趟是从江户外海送俘获回来。

  船还没在码头上停稳,一个穿制服裤子,没带帽子,五大三粗汉子一脚从船舷跨到岸上:“爷去走一趟,你们去俏江南把席面准备好,我没回来不许开吃。”

  这家伙去的地方并不远,码头区和市中心之间夹着个小小的半岛,这地方叫社子岛。

  和另一世的街心公园不同,如今这一长条土地全部是中介商人的地盘,各行各业的牙人,从买个牙签到买大船或者火炮到这附近打听大抵是不会错的,此外还有十来个不大不小的行业公会也扎堆在这附近。

  社子岛这块地头熟的很,冯震三晃两晃找到地方,小楼大概三层半的样子,上到二楼能看见块大牌子“淡水报业公司”。

  楼里面人不少,大伙慌慌忙忙的好像在搬家,冯震随手拽住一个小伙子:“赶紧把你们总经理叫过来,爷有急事找他,快去!”

  这位仁兄穿着打扮一看就是水手,小伙计见这样的见多了,他肩膀晃晃把对方手甩掉:“在这等着,我去三楼喊我们社长。”

  小伙计嘴里的社长叫王晗,这会儿正在三楼自己办公桌收拾东西,拿起一样擦一擦低头装到箱子里。

  王晗祖籍河南信阳,爷爷是前明举人,早年在湖北巡抚堵胤锡账下奔走。文忠公(堵公谥号)兵败吐血而亡,王举人明白大势已经不可为,此时他父母已经在兵灾里失散,索性带着一弟一妹南下高州避祸。

  永历八年(1654年),大明最后一位军神李定国兵败新会城下。

  “晋王仁义,带着大兵往西撤,大伙怕鞑子杀就跟着王爷一起逃。高、雷、廉三府,肇庆、罗定三州十七县,总有七八十万百姓随着王爷呢。”

  王晗小的时候,爷爷还活着,每次说到这段,爷爷都会放声大哭。

  “鞑子骑兵追上来了,比先主兵败长坂坡还惨,惨极了,那时候也没个赵子龙。”(致敬晋王)

  等王举人登上纳土纳的时候,他家大小十一口都没了,身边只剩下三岁多的幼子,那是王晗的父亲。

  最后取出来的本子是他珍爱的宝贝,不用打开他也能牢牢记住本子上那句话:国人待吾等如父母,请子义弟牢记自己承诺,用吾等一生报答国人。

  这是自己离开伦敦归国的时候,小先生(刘浩天)亲手写的。本子放的时间有点久了,上面有些灰尘,王晗拿一块细布在那儿轻轻擦拭,自己真失败啊,怎么混到现在这般境地呢……

  当年第一批去欧洲的,大抵学炮术、造船的多些,也有不少分散学机械、化学、天文、历史甚至到处游历,见什么学什么的都有。

  刘浩天并不要求大家专学一门学问,也不鼓励大家只待在一个国家一个城市。在这种氛围下,王晗先是在伦敦待了半年学习制炮,后来发现自己对这个实在没兴趣,他又跑到巴黎学了两年法律,这年代巴黎才是欧洲学术之都。

  各地学生的学费都是伦敦大使馆邮来,每个学生每月生活费至少四五十圆,几个待在巴黎的更特殊些,有个驻巴黎的代办每月来看望一次游子,每次给他90个里佛尔(约80块龙洋)。

  “都是台湾乡亲血汗钱,诸位好好读书,吃穿都要像样子,莫要辱没了国家名声。”

  八十块钱啊,那时候他父亲还在基隆县做工商科长,九个月薪饷还没有他一个月生活费多。不到十六岁的王晗觉得惶恐,觉得压力好大,更觉得骄傲。咱们遣英使才是国家真正娇子,大不了学成回国把这条命卖给国人就是。

  1690年的夏天,一个基隆同乡叫林子建的写信喊他去阿姆斯特丹游历,小林一直待在荷兰,不过已经从最初学造船转去学习财务,他的志向是将来回国开银行,让国里的银钱转起来。

  游历比学习还受重视,王晗找到代办顺利的支了四百盾,国家相信他们不会糟蹋钱,只要签个字多少钱都可以领。

  在荷兰,王晗感受到比伦敦、巴黎更浓郁的商业氛围,自由、舒适、繁忙和对金钱的渴望,每天上百条船把各地的商货、消息带回阿姆斯特丹,城市每个角落都在交换着全球的资讯,每个人似乎都钻进钱眼里。

  也是在阿城,小王同学第一次读到《新闻报》,来自波西米亚、威尼斯、塞维利亚、伊斯坦布尔甚至美洲和非洲的新闻,商品紧俏的信息、瘟疫或者是战争,真的好神奇啊。那个夏天他给小先生写信,认为报业将会大兴。

  1692年秋末,王晗搭乘东印度公司商船离开伦敦,这船上除了六七个归国的遣英使,还有数十个从各国挖来的要去亚洲发财的夷人,成千上万的书籍,千百计的欧洲新产品样式和一箱箱的设备,各行各业的、说不清楚用处的机器。其中也包括他自己跑到汉堡订购的成套机器,包括最新的号称能套色印刷的机器。

  想法很丰满,现实永远那么骨感。等到他们这批遣英使回台湾,才发现都督府能给自己的舞台并不大,至少现阶段一点都不大。

  数万里间隔的欧亚两端国情差距实在太大,第一批回国的学生到处做演讲,到处讲述欧洲的故事,不过给各地百姓多些匪夷所思的新闻,大家茶余饭后多些谈资罢了。

  热闹过后,大伙还是要分到地方找个岗位工作,在现有国情上做事。

  这其中学制炮的很受欢迎,他们带来最新的技术,而且个个又有理论又有实践,马上就在各地炮场找到自己位置。

  那些学造船的更牛,不但自己会干,和各国夷人师傅的交流也远超本土培训的通事。回国的同学,走得最远的就是他们,已经有人在西贡造船场做到技术副总监的位子。

  学海军的也不赖,好几个已经做到船长,还有人做了海军提督许三多侍卫副官,将来前景无法估量。

  他这种学法律的大约是最尴尬的,台湾肇造不过十年,法律施行的还是数百年前颁布的大明律,稍微改了些字眼就变成琉球律。除了这部成法,都督府还大量颁布单项法律,都是为了应对台湾这种变革形式,短期用用可以,长期看很多法律之间不连接,甚至互相有抵触。

  大理院卿毛龙达可不是从龙的老人,他是从琉球体系转进来的,这就注定毛大人做事谨慎,绝不越界。

  二把手大理少卿是宁靖王老庄户出身,早年大营识字班才学会的写字,他内心第一要紧的是忠诚!大人说的话就是法,大人判的案例就是天条,至于怎么调整它、优化它,那根本不在少卿大人考虑范畴内。

  王晗这种学罗马法系统的官员,在这样的体系里能做什么,又能做的了什么?

  蹉跎度日的他某日巡回审判的时候偶遇同学,在社寮岛海兵校任操帆教员的吴幻真,那一晚两人边喝边聊,边哭边骂,最后是酩酊大醉。

  醒来的时候,王晗坐在地上把昨晚聊得回想了一遍,果断又跑到海兵校去找同学。

  “昨晚你好像说你参加过比奇角海战?”

  “是啊,我那时候在英夷色雷斯号上当传令兵。”

  吴幻真脸上白的很,昨天怎么回去的他都不记得了。

  那记忆应该是真的,王晗狠狠看着对方:“你还告诉我,你亲眼看见法夷火炮把你那船长打碎,脑浆子都溅到你脸上,你当时就吓尿了,是不是真的?”

  这么丢脸的事情自己说出去啦?小吴掩面而泣:“子义兄救我,此事万不可张扬出去!”

  这事还真不能到处乱说,王晗赶紧把对面这位从地上拉起来:“放心,这事肯定烂在我肚子里。不过有句话愚兄也要实说,当海兵就得拿命不当命,你这还干啥海兵,早晚也没前途,不如和我一起创个事业可好?”

  就这么把小吴绑上车,做什么王晗早有规划,做报纸,做独一家的生意!为公扬名,为私得利,还有比这更好的吗?

  机器都有,肯定丢在都督府那个仓库里发霉呢,花钱买出来就是。干这个事需要启动资金。王家还好说,王晗他老爹已经从六品县令的身份,他家不缺钱;吴家要差些,他家是潮州来的疍户,全家所有身家也不过一两千圆。

  这事好办的很,好生意还怕没人参股,小王随便发动了一下老爹人脉,马上有个台海公司大掌柜的叫林邵楠的找上门来。

  人家看看王吴两位遣英使的出身,再看看生意套路,立马放话:不用再找股东了,就咱们两方干,钱俺们出八成,事你俩挑,股份算一边一半如何?

  就这样,淡水商报摊子支起来了。大都督府库里全套印刷、油墨、切边、装订的机器,不莱梅上船的时候价钱超过四千圆,结果王晗一千八百圆全买到手里。

  报社就选在港区旁边,财大气粗的王社长一张嘴直接租了两层半,只一月房租就要小两百圆。

  干就认真干,王晗从人市、台北各家学校不停聘人。一个月之内,连文编(编辑)、听记(记者)、印刷到发卖,小公司马上有了五六十号人马。

  商报商报,这报定位就是商业信息,买卖消息,各地物价,这可不光是台北一地的事情,光是一地的物价也不值钱,谁还不会港区溜达溜达打听消息。

  志向高远的王会长直接往厦门、广州、象林、西贡四地派听记,他们的任务就是不停去码头、行会打听物价,按照文编要求不断调整,听记们要把三百多种贸易品价格,紧俏程度发回台北。

  再远的北大年、望马锡、马辰、巴达维亚等地,公司实在够不着,暂时用的法子就是找合作商会,把要记录的品类交给专门跑这些港的船,谁把信息带回台北,立刻给龙洋,买这个消息。

  大量人力撒下去,大把龙洋挥出去,报社素材立刻丰满起来。六月初,信心满满的两位遣英使在台北印刷出第一张报纸。

  那天,公司在人市雇佣的一百多短工披上明黄色马甲,肩上背着同样明晃晃的报袋,装满报纸和各地商品价目表走上大街。

  “卖报卖报,淡水商报,五天一刊,一角一份。”

  “卖报卖报,来往老板看一看啦,厦门物价表三角一份,广州物价九角一张,买了物价表,做生意吃不了亏上不了当。”

  “卖报卖报,最新北大年物价表,看好一个买卖,南洋走一船要发财啦。”

  那一天只在台北,连送带卖一共发出去三千多张报纸。王晗心大,除了基隆、台北自家公司卖,桃源、大安、鹿港一路到台南,报社都找了当地代理商,报纸通过长途马车带过去,卖了再和台北结算。甚至厦门那边都谈好了代理,将来他打算南河,宁靖也卖,到时候一份报纸卖个三五万份,价格表卖个五七千张就发财了。

  就这样,生意红红火火的开始了,报社一直坚持五天出一份,坚持到第三个月的时候,每期报纸销售量已经高达四百多份……

  “实皆,莫慌,我已经总结出此中关窍。”

  虽然赔了那么多钱,王晗依然信心满满:“要想做大,必须办成两件大事,其一要权威,其二要及时。”

  他这话说的一点不错,别人信你的才会买。可买可不买的人,反正是小钱顺手也会买张随便看看,问题公信力这东西并不是自己张嘴说说就算数的。

  要及时就要花更多的钱,往商港派更多的人搜集信息,每次选最快的船把消息送回台北。甚至像淡马锡、坤甸这样的港口,几乎都是过路船,没有直航台北的船,这样的港口最快回台湾的通常是海军信报船,那连花钱都不好使,必须要有相当阶级的大人物点头才行。

  “实皆,我决定了,不管花多少钱,也要把权威做出来,你辛苦去趟倭国?咱们报道倭国的战况,没什么比这个更吸引人的了。”

  就这样,总文编吴幻真糊里糊涂去了倭国,他成了世界上有记载的第一位战地记者,名垂青史。

  一场场仗开始不断见报,报纸销量也慢慢有了起色,不光商人们买报纸,好多家人在倭国打仗的军属也开始买份报纸看看。万一能看到自己男人或者自家孩子名字呢,报社钱也继续赔着,银行户头上的数字一天天的在减少。

  过年前,大股东林邵楠从倭国回来一趟,他拉着当初介绍人一起跑到报社谈了谈。

  台海公司今年在倭国发了,先是派船过去抢劫,后来发现抢劫要运气比较麻烦,他家马上改了套路。

  别人抢劫他们专管收购,不光和私掠船做生意,还从军方分包。除了物资,更大的生意是人,男女奴隶。

  林掌柜的意思,倭国的生意明年会更好,可能需要更大的资金投入,眼下公司有些周转不开。

  生意不赚钱,大股东想撤资了。好在大家互相留着颜面,谈了两次最后人家决定,就按照一半股份撤,只要现金优先分给台海就行。

  昨天两边刚刚算完账,台海撤完以后,两位遣英使名下只剩下一大堆固定资产,流动资金全无,报社已经租不起这么大的房子,必须马上裁员搬家。

  “你就是王总经理?”冯震稍有些疑惑,这也太年轻了吧,还一身的夷人打扮。

  “贵公司有位姓吴的先生托俺们船给你带封信,说好的送信给五十块钱,提前到一天多给二百。”

  他从怀里掏出信封,在对方脸前晃了晃:“咱们船正常该十七天半回台北,这次紧赶慢赶快了三天半,掏七百五十块钱吧。”

  “送封信要这么多钱,你打劫呢吧。”

  王晗嘴角撇了撇:“信封给我看看,还不知道是不是咱家的。”

  借着对面捏的紧紧的手指头缝,倒是真真的看见吴幻真笔迹:见信给钱,速速。王晗心里稍微有些底:“你说快三天就三天啊,你对妈祖发个誓吧,真快三天半我绝对不少你一个铜子。”

  对着妈祖发誓?那水手有些迟疑,海上到底该走几天变数多的很,谁能说得清楚。

  “咱这船从江户出海,为了给你送这个信,妈祖岛没停,姑苏、洪池、首里一路连歇脚都没歇。”

  冯震有些急眼了:“这样吧,算你两天半,我发个誓你把钱给我,咱还要去吃酒办正事。”

  江户回来啊,王晗点点头,心里有点数了。等账房拿票子把人打发走,他就地拆信开始看。

  “东家,今天账上这钱是预备发遣散费的,这一笔出去,帐上可就彻底空了。”

  说好今晚吃散伙饭,吃完送一半伙计走的,账房很尽职的凑过来低声提醒。

  吃啥散伙饭!王晗双手插着腰站在楼梯口:“都过来,都过来,今儿晚上都别睡了,咱们赶夜出报纸。”

  看着楼梯上下黑压压人头,王社长再也忍不住心里的得意,他拿着手里那张草纸一样的信来回晃悠:“咱们公司这次要发了,哈哈哈哈。”

173章 本报讯
永历之后全文阅读作者:幸运狂想曲加入书架

  台湾岛内严禁修建城墙,不止台湾,南河、宁靖除了个别边境城市,内地控制的同样严。穿越客们认为,这是浪费大量资源又低效的防御方式,最主要影响经济发展。

  也因此,台北的市区界限很不清晰,淡水河两岸的码头区、贸易区甚至风化区的房价比部分市区还要高。市民眼里,一般把淡水河两面半环绕的区块叫做水城,因为大都督府在这儿,人们认为这里就是市中心。

  从水城龙门大道向东跨浮桥过河,往东北方向再走六七里,距离另一世台湾故宫博物院不远的地方,去年新起了一处大宅,占地约莫四十余亩,和水城里的高楼不同,这宅子雕栏画柱,青石为底,大木做廊,绝无仅有的粤西大宅做派。

  宅子临着的那条大街叫吴川街,大宅侧身是条深巷,一条溪流从后山引来,沿着巷子蜿蜒流进大宅,这溪还有这巷子名字都叫田头。

  大宅门口很低调,只悬着两个漆黑大字‘陈府’,附近居民都叫这里侯爷府,吴川街上禁止跑马,马车也不行。

  海关大楼上大钟响五声的时候,陈老爷子出门了。

  这月份天气还有些凉,老爷子穿一件厚粗麻短褂,脚下蹬千层底布鞋,带着个老仆正往后山急走。

  连爬了三四座矮山,正赶上日出的时候。陈老爷搭手看着太阳缓缓升起,嘴里还在自言自语:“这多年没回家了,也不知道和老家那儿一样不一样。”

  “反正都是红彤彤一个蛋,还能有啥不一样。”

  老仆一边拿毛巾给陈老擦汗,一边大声嚷嚷:“老爷,山上风大,咱还是家去吧”

  陈上川自打来台湾觐见,就再没能回南河。都督府给了老大人极大礼遇,台北任何人见老大人都执弟子或者下级礼,王浩偶尔找老大人咨询些事情,从没召见过侯爷,都是亲自来府上拜见。

  有一次,陈老大人嘟囔说住不惯夷人房子,都督府马上给侯爷找地儿盖房子,这院子里一盆花一块砖都是从广东运来的,怕夏天天气闷热,又从后山引了溪水进宅。建设司紧赶慢赶,差不多花了整两年才完工,用了将近三十六万块钱。

  礼遇都够,政务上就比较虚了。虽说老大人兼着社寮岛海兵校大祭酒,可去不去基隆没人管,毕竟古稀的人了,谁也不会说半个字不是。

  老大人更是人老成精的人物,绝不会没事给自己找事,给儿孙招祸,就这么静养着挺好。

  没事爬爬山,早市买买菜,实在腻了就坐上大马车去基隆逛逛,不光在学堂看学兵们上课,天气好还会上那几条教学船,近海转一圈过过瘾。

  下山进宅的时候,已经六点过一刻钟。有人引着老大人进了花园,花房里水已经打好,等大人静了手就可以坐下吃饭了。

  正洗手的工夫,院子外面猛一阵子喧哗,好像有人不停尖声叫喊什么,一声一声的响动传进院子。陈上川皱了皱眉:“六生,去看看怎么回事。”

  “是,老爷。”老仆转身慢悠悠走出院子。

  不大会儿的工夫,陈六生老大爷小跑着回到凉亭:“老爷,外面有卖报纸的说大都督江户大捷,倭奴眼见着要亡国啦,大伙抢着买报纸呢。”

  这不是笑话吗,都督府每旬都有各地军情汇总送到府上,这次王浩离开台湾的时候还专门有张密令送过来:无事不用老大人操心,万一大清兵在台湾登陆,陈上川可以持这张手令接管台北一切军警。

  打败倭奴多大的事情,都督府还没消息,报纸反倒登出来啦。

  “那个叫报纸的买了吗,拿来我看看。”

  这东西约莫是四五张纸叠在一起,陈六生一边帮老爷铺开一边嘟囔:“听他们嚷嚷这报馆东家不仗义,平日一角的报今天要三角钱,好多人说东家良心坏啦。”

  确实不便宜,陈侯在台湾已经好几年了,平日又经常去早市买菜,物价清楚的很。一圆龙洋合十角又合五百个大铜子,这薄薄几页纸要一百五十个铜子,简直贵的离谱。老大人点点头,低头看这个叫报纸的东西。

  ‘魅力来香皂,用一次香一晚’

  ‘红夷靓妹,顶级倭女,河东新宾街兰姨坊,欢迎贵客临门’

  这都是些什么鬼,陈上川脸色猛的沉下来。

  “老爷,错了错了,这是背面,您得看正面。”

  老仆赶紧侧身帮大人翻好:“老爷,您得横着看,报纸是这么个规矩。”

  当头一行鲜红大字:‘本报独家快讯,品川原倭奴大崩溃,勇战兵即日破江户’

  品川这地名真是好陌生啊,陈侯抬起头来:“家里有倭国舆图吗,赶紧取来。”

  老大人是军将,家里地图自然是有的,书房别人统统进不去,六生老大爷苦着脸赶紧点头:“老爷,我马上去拿。”

  ‘台湾父老乡亲,余是淡水商报首席听记吴幻真,发自倭国前线独家报道。余自正月十一日随独立侍卫团某部于浦郡町登船,乘台南分巡队运输船迅雷号,随大军总镇第三船团东行。元宵当日11时过倭国伊豆下田港,傍晚六时两刻,船过三浦半岛进江户湾,约七时一刻第三船团在湾口不远处下锚,后续第四船团也一同下锚。这时候湾内枪炮不断,余咨询船上值星官,曰倭奴有纵火船出,海兵第一战队正在湾内清剿之。’

  ‘当晚余说服船团某船,放柴火船送余进湾探视。不幸船行未十里为巡逻船立雾溪号发现,余等共六人被缚上船。该船管船代官为不列颠夷曰琼斯氏,余以夷语斥之:“台湾万民盼王师消息,吾代百万国人探视吾军,何罪之有,速送我大都督前。”该夷惶恐不能言,未几送余登旗舰曰镇守府号。’

  这个听记胆子可够大的,陈侯自己同样是带水军出身的,半夜划一条小船进海湾,能被大船逮住的可能性实在太小。这年头又没个探照灯啥的,约莫是凑巧被立雾溪号开过去撞沉了吧。

  老大人左手捏着胡子一直在那捻,这人如此胆大,偏偏大都督也不怎么靠谱。

  ‘大都督亲自接受余之专访。大人着海兵将军常服,未着冠,气色红润,声如洪钟,告余“吾已去信江户,约贼三日后会战于城南品川,贼若不来,吾大军焚江户,倭国必大乱。贼人若敢出城合战,必有来无回。”

  大都督又托余转告台湾国人,曰:三千里击贼,在粮在饷在弹不在军,为吾谢台湾国人,击贼之功,半在国☆军半在国人。’

  这话看的陈老大人一直点头,他倒不是特别赞成这话,不过这话确实是大都督说话的调调,一般人想编也未必编的出来。

  十九日晨四时许,余在台中旅某营听记,今日决战,伙食极盛,比余在台北报馆中所食尤好数倍。食后战兵皆发酒,乃鹿港名产二锅烧,真正上好烈酒,不饮酒者必饮一大口,善饮者可得一两有奇。

  饭后战兵穿戴整理完毕,余也按计划采访战兵。有军法官大声朗读军纪:有退后者立斩、有回顾者立斩、有喧哗者立斩、有排长死而全排退者全排皆斩、有哨官死全哨退者全哨皆斩、闻击鼓不冲锋者立斩,曰六必斩。

  又有营中诸军官、军士帮士兵抄写遗书,遗言,曰不可带遗憾上阵。

  晨六时二十分许,营官少校某集合全营训话,此训话抄录如下,一字不差:马德碧的,每次都是老子给你们训话,今天老子这里有大都督亲笔写的训话,大帅要求念给每一个兄弟听听。

  “各旅各团各营的弟兄们,从去年到今年,咱们和倭奴打了快一年仗,杀了他们不少人,砸碎他们不少城。可倭奴还是不服,他们还在抗拒,他们觉得咱们打不垮他们,今天你们就要用手里的火枪、大炮告诉他们,他们错了,他们错的很厉害。”

  “倭奴是大都督府最凶残、最卑鄙的敌人。两百年来,他们坐着船,拿着刀枪,往北去过辽东,往南去过琼州,袭击沿海每个城市,每个村庄,他们杀戮、他们劫掠,他们强奸,无恶不作,畜生不如。”

  “自镇守府成立以来,他们屠杀了首里城,他们屠杀了长崎商馆的国人,他们烧国人的渔船,把渔民扔到海里活活淹死,国人辛苦做出来的糖,一尺尺织出来的布,他们不许咱们卖,最善良的商人被他们殴打侮辱,整船的商货被他们烧成灰灰,倭国对咱们造的孽,只有四个字——罄竹难书。”

  “弟兄们,今天我们要对他们说一句我们受够了,卑鄙的倭奴要接受我们的惩罚。今天我们要在这里再次打垮他们!从这里往北二十里是倭奴的都城江户,那是倭国一切罪恶的中心,那里是万恶之源。弟兄们,今天你们遇到的敌人,是一只由农民、乞丐、和尚、流浪汉组成的乌合之众,我给你们的命令不是打败他们,而是要彻底的、一个不留的粉碎他们,让他们永远成为我军脚下的烂泥,让他们的子孙提起我们的时候瑟瑟发抖!”

  “三十年后,当我们垂垂老去的时候,我们的儿孙拥在我们膝前,我们可以自豪的告诉他们,江户,我来过,我战斗,我征服。弟兄们,向前!向前!向前!国☆军万胜!国☆军万岁!”

  大都督王

  ‘伊读完的时候,场地上静悄悄的,余无能品评大都督所言,只知道余浑身都在颤抖,若不是余要记录战事,给家乡数百万国人传递消息,恨不能也拿一杆火枪站在队列里,让倭奴知道余的厉害。’

  .........................

  那营官读完后也有些失神,须臾间他拔出腰间军刀猛的举起,声嘶力竭的嚎叫:“我国☆军——万胜!”他眼前465条汉子喊出霹雳样的啸声:“国☆军万胜”。

  那营官再一次用力举刀:“我国☆军——万岁!”

  回答他的已不光自己的营头,大营里,成千上万人条汉子在嚎叫“国☆军万岁!”

  朔风凌冽,遍地残雪,一队队战兵开出营寨。他们对面,目光所能看到的极限距离上,一队队穿单衣,踏草鞋的倭人同样在列阵。

  康熙三十四年一月十九日,西元1695年,征倭大军、拔刀队、义勇队、广南军、船队奴兵志愿队共四万六千一百零六人,在江户城南品川原列下大阵。

  他们的敌人是倭人聚集的各家大名江户居所护卫混合队九千,旗本铁骑、江户城守兵一万一千人,关东27家大名拼凑的农兵三万一千,江户僧人、浪人、乞丐、市民组成的四万竹枪大队,总计大约九万余正兵、杂兵。

  十几万战兵在这片不大的荒原上列队对战,从早晨八点半琉军9斤重炮开火,战场局势一直呈现压倒局面,倭军一直坚持到下午三点一刻,除左军右营浪人队一部被就地合围外,其他各战线全线崩溃。

  征倭大军全军刺刀冲锋,从品川原连续追击二十里,当日傍晚攻击中进入江户城区。

  整场战役中,征倭联军战死2138人,轻重伤五千余人,其中中路白兵的拔刀队、右路白兵的义勇队伤亡最大。

  军史上罕见的没有记录倭人兵力损失,而是含糊的用了一句中古时代军事用语:血流漂橹!

174章 元禄琉祸(一十八)
永历之后全文阅读作者:幸运狂想曲加入书架

  “琉人在品川击破榊原式部大辅(谱代、若年寄、村上藩藩主、领御留守居)大军,第二天中午琉人笼城,台湾大名调集了四万余人合围城池。二十三日在下入城,劝政邦殿开城。”

  甲府城评定室里,面无表情的将军纲吉坐在内间上手位置,下手依次是两位老中大人和零散五六位若年寄和大番头(幕府武职,略类似清国总兵官,但大番头之间地位、役料差距非常大)。

  同样面无表情的水野忠之跪扶在地,说话语气相当平静,似乎陈述的是一件无足轻重的小事。

  这么大的消息,室内诸位虽然脸上肃穆,但似乎表现得都还冷静,大约会战打的太惨了,消息传过来大伙悲伤过度,现在丢城也是理所当然的。

  只有个大番头叫绫部盛清的稍稍表示了不满:“放任坚城不守,将来何处御敌?”

  这话说的倒也没错,江户确实是全国第一坚城。从德川家康定居江户,这座城是前后三代将军花了足足五十年才建起来的海东第一雄城。

  城四周围有内壕和外壕,外壕周长约32里(城堡内面积几乎和明清两季苏州府城一样大),有城廓两重。

  内廓内为将军居城.有本丸、二之丸、三之丸、西之丸等宫殿楼阁区,面积大约相当于三个燕京紫禁城大小;内外壕之间原来设计的旗本、御家人等诸家臣居所,另有大片区域划分为全国各大名在江户交代的居所,另在外壕内还另设四町。整个城池设望楼20座、城门36个(其中外城城门12)。

  整个江户巨型城堡屹立在关东平原中部偏西,整个城市底土中没有一块石头,全部是冲积土、熔岩或者沼泽。

  倭人筑城又和大陆不同,大明也好大清也好造城都是烧砖垒城,倭人觉得这么造不结实,人家用的全部是石砌,而江户离得最近的山区还在80里开外。从这么远的距离采石造这样一座巨城,花费的人力物力可想而知。

  神君老大人活着的时候,那真是拿造城当做损耗外样大名财力用的,各地大名分批驻扎江户城内,各藩国民夫分批来江户服役,集全国之力,五十年之功,如今无血开城,榊原政邦做的有点不像话。水野忠之还主动进去劝降,这更不像话了。

  “好教诸位大人知晓实情,合战之时忠之正在琉军本阵之中。”

  水野奉行颇有点做大事的样子,表情很镇定:“东国诸军与琉人合战,好比幼童傅竹枝,迎头与铁骑战,不过多些人送命而已。与其多死不如早些和谈,还能为国家留些元气。”

  这评价也太夸张了,在座诸位没人亲眼目睹合战,听到这话无不目瞪口呆。

  品川大战失败后,无数路败兵被琉军衔尾追杀,真正逃回城里的败兵根本不知道有多少,反正榊原政邦手头还能控制的,逃进内城的只有不到五千人。

  内城城墙平均高约六丈三尺(就高度说,也就是次于南京和燕京城),全部花岗岩垒成,护城壕宽十二到十五丈不等,城里常年备有十几万石粮食。如果外面敌人是倭国国内的叛军,只这座孤城守个半年一载也是能的。可是遇到琉寇,想都不要想,人家手里握着倭人两只**。

  外城里百万人口,还要不要这些人活命?这城搞这个最方便,连屠城都嫌麻烦,江户在倭国有个绰号叫祝融城,只要入冬整日里只刮东北风,历史上江户烈火焚城不下十几次。最大一次,整个城市过火面积八九成,火头甚至越过内城墙把天守阁烧塌了(1657年,明厉大火)。

  另一只被握的更厉害,虽然战前榊原政邦见机的快,把桂昌院(纲吉亲母)和静光院(纲吉正妻)提前送出城,可城里将军侧室以及将军养子、女,这个院那个院的都还在;图书、文物、典章堆积了几百年;还有两百多家大名正妻、嫡子统统都在城里……

  “台湾大名亲自接见在下一次。浩殿的态度,如果幕府不签署合约,他就炮击江户城。浩殿原话是:把全城烧成灰灰,那些金银也跑不掉,大不了捡出来重炼罢了。”

  水野奉行一脸的苦涩:“别人说这话,我可以当做要挟,天魔王这么说,我觉得他是认真的。”

  天魔王是王大都督在倭国里的新绰号,这一次征倭屠杀搞得太多了,夜叉王的绰号悄然间升级了……

  没人能把锅扣在水野头上,事实上除了他敢主动请缨去和琉寇外交,别人谁也不敢去。

  老中阿部正武轻轻点头:“孤城难守,能保住典藏和文物也好,就可惜府库都便宜了琉寇。”

  一室皆没,江户城堡里到底有多少家底,在座竟没人知道!除了将军家正常的御用库,西之丸内还有一座神君年代就设下的富士见宝藏(历史上,这个库还够将军家再挺一百来年)。

  这座秘库是老人家当年怕后世不肖子孙败家,留下的应急钱,平时是不开库的。从三代将军开始,每一任将军都开过那么一次两次,既然只有出没有进,这座金库就从来没有盘点过。

  这次还是大都督府宪兵总队帮倭人盘点了一下老祖宗家底:每枚称重四钱七分的小判金26万9千余枚,全部是含金量很不错的“武藏判”、“骏河判”;号称十两的大判金(约等于琉两4.4两左右)14万6千枚,大部分是庆长大判,小部分还是太阁当年造的纯度极高的天正大判金(95%~97%)。两者相加,大约合纯金超过七十万琉两(26吨)。

  比起老祖宗留下来的,将军家御用库里那些近几代铸的垃圾大判金、小判金,杂七杂八的银贯简直不值一提。

  水野奉行不知道的是,他离城去甲府汇报谈判情况的时候,琉球人已经把内城府库里金银全部搬空了。宝物、图册、文物他们确实没动,不过琉人又开始逼着城里商人交‘赎町费’,开出了五百万两纯银报价,当然给金子也没问题,只要按照元禄令1:6的比例折算这行……

  不管咋说,反正城堡开门了,金银上缴了,榊原政邦的残兵让人家缴械关起来了。江户城里还算自由的只剩下四位江户町奉行,他们几个手头还掌握着六七百同心众,协助占领军维护城市治安。

  江户城里暂时还算平静,只是一大队琉军包围了日比谷御门到霞门一带,正在挨家挨户搜查各家大名驻江户屋敷武器和财货。除了大名小路这一带,其他区域看起来还挺正常的,连一班小偷小摸现在都不敢出来活动。

  说完江户现状,水野忠之直接开始说议和进度,甭管外面舆论啥态度,评议室里各位心里都有数:这仗打不下去了,再打国亡不亡放一边,德川家肯定要亡。

  “关于和谈条款,琉人提的大抵还是上次那么多。只有些细节变化。”说完,他伸手从怀里掏出一份文件。

  有小姓走到下手接过本子,小碎步走到柳泽吉保身前呈上。双方都使用中文,连翻译都不用,倒是免得出现文字误会,柳泽笔头接过来仔细看了一遍,眉毛马上皱成两道褶子。

  “十口通商倒是没加,可是江户开港实在是不妥,水野奉行能不能和琉人委婉推脱一下,哪怕换成别处也好。”

  这习惯和大清国简直一模一样的,人家大清另一世让英、法两国打成了狗屎,就这样还咬着牙不想让夷人外交官住在燕京,似乎离的远点,眼前见不到了,烦恼就能稍微少些。

  “此条款已经反复交涉过,看蔡司官的态度,换到浦贺(今横须贺)也不是不行,但江户湾内一定要有一个通商港,否则琉人绝不答应。”

  柳泽轻轻点头,人家琉贼可不傻。江户湾周边一圈紧靠着关东这块倭国最大的平原(关东平原,近一万七千平方公里),人家想通商赚钱绝不会放过这块地方。

  “对马、壹歧、虾夷地让给琉球也无妨,九州、四国、伊豆列岛和佐渡干系太大,不知道还能不能据理力争?”

  伊豆那个小破群岛,七个大小岛子加起来还不到一万一千石,割了也就割了,主要那群岛就在江户湾外面没多远,离江户城也近得很。让琉寇占去,不知道他们要搞什么。

  佐渡岛虽然石高也不大,可到底产金子银子,这一刀切出去是真心疼。九州、四国两岛一起切走,全倭国近两成的石高就被割走了,这已经不叫心疼,是吐血了。

  老中大人这句话,让水野怎么答呢,如果人家琉寇胃口就这么点,仗还用打到今天吗,大约去年秋天就可以结束了吧。

  “好叫大人们知晓,佐度岛在下已经反复交涉过,蔡治部的意见如果不割也可以,要一笔赎岛费,黄金六万两。四国在下这次回江户就交涉。”

  他抬头看着上手的老中大人:“九州岛琉人肯定要占,台湾已经往九州运送民户了,断无还回来之理。”

  仗已经输成这样,所谓谈判也只能哀求些残羹冷炙罢了,柳泽把文本轻放在草席上:“请各位大人都传阅一下,看看还有什么想法。”

  反正在座的都要掺和,谁也别想身上干净喽。不光在座的,他已经快马去请歧阜总大将户田忠昌和京都所司代松平信兴尽快赶来,凡是老中身上都要沾些责任就对了。至于大阪城代土岐赖殷,那位倒是真不用请了,琉球人条款第一条就是指明让他死。

  所谓各位大人,跟在纲吉身边的也只剩阿部才算正经大人,小姓把文本奉到阿部正武身前,这位开始一条条仔细读,自然额头马上皱的不像样子。

  “水野君,能不能和琉人谈谈,不若请天家封台湾大名九州探题,也给国家留一分体面。还有,丹后守大人能不能让他自己切腹,这寸磔虽然不清楚具体是何等刑法,可看起来就残暴无比。”

  土岐赖殷一定要死的,台湾必须要他死,谁让他把琉球外交使者斩首的,这仇如果不报,将来外交使者出门哪还有尊严,倭国历史上把中国来的外交使者斩首的还少吗,从唐到明,代代都有。

  悲催的是,倭国同样也需要他死,这两年让琉寇打的这么惨,总得有人承担责任吧,琉寇举国来攻,缘由是什么,还不是你土岐前年非要去烧人家来访的船,给国家招来如此大祸。

  “侍从大人,水野无状,九州探题之事已经和琉人交涉过了,听说是天魔王本人摇头不许。”

  当然不行了,这可不是当年琉球弱的时候,这时候就是要折将军家脸面,让幕府越来越玩不转才好,给他这个脸干什么。

  至于丹后守之事,水野趴在地上伏下去:“水野无能为力,台湾大名亲口说,此事断无可议。敢斩杀琉球使者就是不给他面子,不给他面子就必须死。此条允也得允,不允也得允。琉人已经专门去大清国聘请刽子手,必须要割丹后守一千八百刀,必须要在江户御门前当众受刑。”

  王浩说的太凶了,水野也无法保持镇静,倭国没有叩头的规矩,他只能把整个身子贴在地上:“天魔王亲口说,土岐赖殷若是敢切腹,他要屠尽江户一城。”

  水野忠之话刚刚说完,将军德川纲吉蹭一下站起身子。

  这实在太失礼了,距离最近的两位老中大人慌乱中甚至忘记俯身拜倒。只见纲吉涂着厚厚一层白粉的马脸上一片清光,嘴里喃喃嘟囔了一句,掩面而去。

  在座都是武家出身,纲吉这句用中古贵族语说的话大家都没听懂,评议室里众人不觉面面相觑。

  只有柳泽是侧用人出身,他听懂了将军说的那三个字:靖康耻。

175章 元禄琉祸(一十九)
永历之后全文阅读作者:幸运狂想曲加入书架

  大殿也难啊,这一仗打的,幕府百余年威望丢了七七八八,评议室里好几位大人眼角泪水刷拉拉流下来。

  阿部低头静气了很久,等心绪稍平静些,终于抬头:“琉寇这次从江户抄走那么多金银,和咱们要的战费能不能稍微减些?”

  琉人做事有自己的规矩,好比虾夷地,去年琉人提议十五万圆买走,如今仗打成一边倒,人家合约条款里还是提出按十五万买走。当然仗打到今年这十五万圆也不算什么了。甭管人家从大阪、堺和江户抄走多少金银,人家依然要求按照每月一百二十万两赔偿军费。

  从去年五月算到今天,已经算到1080万两,大约是幕府天领七到八年纯收入,前提需要幕府一大家子人天天喝西北风活这几年。

  “播磨守大人,降低赔款恐怕很难。琉球人答应二月中旬前签约,二月的军费可以不用赔偿,只到一月底为止。”

  既然谈交涉,基本的砍价水野自然做过,他轻轻摇摇头:“我觉得琉人不大会答应,蔡司官倒是同意两国换约后,今年只要支付三成琉人就退兵,明后两年各支付一成,剩下一半可以三十年内按年支付,利息算的也不是很高。”

  两位老中交换了一下眼色,琉人这个条件,至少今年收拾烂摊子能少花点力气。秋元乔知在大阪大肆屠杀通琉商人,当时血洗了好大一批富贵人家,只金银就抄出来七百多万两样子,其他珍宝、房屋地契无算。

  当然如今大阪、堺那些地契没那么值钱了,那里已经是一片白地。不过这批金银除了前几个月花出去购买军粮物资,总该还有些富裕,没准剩下的再凑凑就够支付今年赔款用。

  阿部轻轻摇头又轻轻点头,再没说话,小姓拿起那份文本继续往下手传,下一位大人是若年寄稲叶正往。

  幕府总共四位若年寄,一位已经战死在九州,一位正在江户城中被琉人软禁,一位负责往关西转运粮食,只剩下这位小田原藩主留在中枢。稻叶大人养气工夫要差些,拿着这几张薄薄的纸手抖得厉害,良久终于还是点点头,一个字没有说。

  正经不服的依然还是少壮派大番头绫部盛清:“水野奉行,仗打到现在,我国如此困难,琉人跨海三千里来寇,难道不能再坚持几个月,把他们熬走吗?”

  赢是一定赢不了的,江户聚兵近十万,一天都没坚持住。虽说这里边多是农兵浪人,真正的武士大都在征西联军里,可这只征西大军现在还活着多少人,存多少战力在座的大人们同样没一点把握。

  你有点想多了,水野忠之斜眼看着绫部,这位大番头和他自己只是分工不同,职务上并没有明显高低之分。

  “在下在琉人那儿随军三十几日,他家军里驱使着数万我国人,盛清殿知道琉人给这些俘虏吃什么吗?”

  俘虏能吃什么呢,左不过杂粮掺点麸糠熬成稀粥,饿不死就行,饿死其实也没屁事儿。

  水野倒也没想把他得罪到死,没等绫部接话自己继续说:“他们给俘虏吃香蕉,一种还产在台湾大名居城南边几百里的水果,据说台湾运来的多了,琉人们吃腻了不爱吃。”

  他么的,这是出门打仗吗,打仗还运水果吃,自己吃不完还分给俘虏吃……

  这消息已经颠覆这时代人认知了,绫部盛清嘴巴张了张,到底说不出一个字来。

  大家都没话说了,水野忠之自己反而有话说:“琉人割走这么多岛,这些岛上诸家大名如何安置,还请诸位大人早做打算。另外,琉人条款里专门有一条‘倭国不得把与琉球签订的开港条件让渡其他国家’,由此看琉人对兰夷还是非常忌惮,此次停战后,咱们最好能尽快把兰夷请回来。”

  两次去往琉人军中搞外交,水野忠之对琉人组织、军力最大的印象就是船大炮猛。要想报这个仇,只靠倭国这点国崩,八辈子也别想了,还是要把荷兰夷请回来,以夷制夷,如此才有机会。

  水野说的两点都很重要,柳泽吉平郑重点头:“如此辛苦水野奉行,我会向将军讨一纸上令,就以榊原大辅为和谈正使,水野君为和谈副使,尽快与琉人签署合约。我再写一封私信给大辅大人,也请一并带走。”

  合约签署务必要快,如今九州、四国已经尽没,中国地区又被征西大军毁的一塌糊涂,本州沿海也毁了不少地方,倭国国力受到极大损失。如果琉寇在江户再发疯,那里可不比西国,不论江户还是关东八国,附近全是将军家基本盘,统治核心。

  想到这风险,柳泽心急如焚,他拜伏在地上:“拜托水野君了。”

  一直等手下陆续退出评议室,阿部低声说了一句:“请少辅大人留一下。”

  土屋政直在九州切腹,土岐赖殷也没几天活路了,还有一位老中秋元乔知这会正担任西征大军副大将、前军总大将,仗打完了下场也好不到哪儿去,全国总动员和琉寇干就是秋元一手推进的……

  这种主战派,无疑是政治正确的,所以大约也不会被赐切腹,大概率要被挂起来养老去鸟。

  这样倭国原有的顶层政治体系,势必要产生极大变化。作为还活着的,又没有犯错的唯二的若年寄(少老),稲叶正往升任老中的机会极大,现在中枢的两位老中大人要逼着他表态了。

  “大藏少辅大人,远江守(户田忠昌)和(松平)信兴殿总要再过几日到,不如我等先把失地大名如何处置定好底稿,免得琉人再问起来,惊慌失措。”

  所谓失地大名,指的九州、四国岛上那些被攻灭或投降或者被琉寇赶出来的人家。这里面萨摩、平户几个藩已经不用处置,人家已经自绝于倭国了。

  可除了有限几家投降的大名,这一轮失国的还有数十家之多。人家琉寇合约条款上专门有一条,要求倭国安置这些失国大名,另外还点名要求幕府给米泽复国。

  这件事难办到极点。不安置,各家大名之间通婚也好,分家也好盘根错节,总有些人家背后会有有力人士向幕府说话。其中像岛原松平家、伊予松山松平家这两户,甚至是将军家两三代以内的亲戚。关键幕府自己也打不过琉人,把大家一竿子打到底肯定不合适。

  安置吧,九州四国失地大名,去掉几家跑到国外的,剩下的人家总石高仍然接近三百万石。幕府天领总共才多少,不过四百二十几万石(不包括两百六十万旗本石高),都分出去,本家还吃不吃饭,赔不赔琉寇款子。

  稲叶正往脸色难看的要命,这是逼自己交投名状啊。关系到各家大名石高,甭管自己今天怎么发言,将来都会传出这间屋子,到时候得罪人的就是自己了。可要是对这些失地大名太好,那得罪的就是将军纲吉本人……

  话说以前一直觉得柳泽大人比较狡诈,阿部正武一幅老好人模样,阴起人来一样不客气啊。

  “此次失地大名太多,在下觉得要逐个分析下原由。”

  正往一边说着闲话敷衍,一边脑子里把各家大名和身后背景快速过了一遍。

  “比如小滨藩、伊予松山藩、岛原藩几家,都是力尽落城,家里如果还有嫡子,总要给一半石高续住家族香火。”

  全给当然能得不少人情,不过自己事后绝对要吃挂劳。

  这几家不是亲藩就是谱代,上手两位大人连眼神都没对一下直接点头,比例似乎也合理,再低传出去太难听了。

  柳泽大人接话很快:“正往殿说的出于公心,那些主动逃的又该如何呢?”

  怎么坏人都让我做啊,稲叶正往嘴巴张张到底没敢发飙。

  “有些没出力抵抗的,随便给个三五千石降为旗本吧,当然处理前要详细调查下琉寇上岸时,各家如何应对。”

  真正难处理的是福冈、熊本、久留米和佐贺这几个大家伙,这个处理不好影响才恐怖。这里面各家情况又不太一样,福冈是先参战,九州崩溃后带着数万人大踏步后撤到本州,人家态度这么端正,总不好处理太过。

  最后还是阿部出个坏主意:“福冈藩既然带了数万藩民撤退,也有些许功劳,不如转封纪伊一国三十六万七千石。”

  从56万石降到36.7万万,听起来只减少三成多,待遇比亲藩还好些。可纪伊一国整个被琉寇杀空赶光了,这多少石只是个空头数字罢了…….

  原来分封在这国的御三家之一和歌山藩,战后自然要转封关东,石数肯定也要降些,不过绝不会亏欠太多。

  佐贺就惨了,一个本家三个支藩,四位藩主战死,多么刚烈的人家!

  几位大人议了议,决定战后找找锅岛光茂有没有嫡子活着,如果有的话干脆赐姓松平(德川家的非嫡子统统赐姓松平),外样直接转亲藩,地位给的足足的,石高嘛给个五六万拉倒。如果找不到嫡子,那就抱歉了,佐贺干脆除藩。

  所以说,有时候做事太尽心尽力也未必有好下场……

  熊本、久留米这两家,如今还坚持在九州岛闭门自守,处分反而不能太狠。

  真把人家逼的过分了,人家直接学习萨摩,那幕府脸面可就丢大了,这两家转封那里,还要战后斟酌,大约也只能打个五六折给块封地。

  除了处分诸藩,居然还有要表扬的,这家还最恶心——百万大名加贺藩(实封120万石),这家不奖励还不行,全国无战不败,偏偏人家加贺独自打赢了吉崎合战,弥足珍贵。可这家已经这么大了,再加石高让人不放心啊……

  还是稲叶正往捏着鼻子提了个方案:“陆奥国标叶、行方两郡,石高六万八千余石,想来足以赏功。”

  加就加吧,偏偏从最北面陆奥国找了块天领,这块地偏到什么程度——还要在仙台藩再往北三四百里,离虾夷地已经不远了。这块地方选的不错,飞地远到这种程度,想来加贺占不到多大便宜吧。

  大户人家挨个打个折扣,小门小户一律贬成旗本,大致加了加,居然还要一百四十几万石。这方案还是不成立啊……

  天领一下减少三成还多,这对将军本家折损过甚。现在局势又是极度微妙时候,这场国战已经动摇国本了,再把自己实力降这么多,将来压制不住又该如何?

  “方案还要再压压,等忠昌殿他们都回来,咱们再议一次,大殿那里我暂时还是不报了吧?”

  今时不比往日,柳泽吉平身为首辅,其实身上罪也不小,只不过暂时没人朝他发难而已。他自己做事也越发谨慎,不想给自己身上招灾。

  汇报是不能汇报的,至少今天肯定不行。看刚才那状态,大殿怕是离崩溃也不太远了。阿部大人想了个不是办法的办法:“不如再招水野奉行问问,琉人这么爱钱,能不能再给他们一笔金银,把四国岛赎回来?”

  庆长捡地时,四国岛上石高总计97.8万石,这岛子如果能不割,天领损失就可以忍受了。

176章 元禄琉祸(二十)摘录
永历之后全文阅读作者:幸运狂想曲加入书架

  本章文字如无注解,均摘自海口伯王鼎自传《从丐儿到海峡总督》。

  王鼎,字定九,致仕前官至辅政大臣、少傅,爵海口伯。

  文安公(鼎谥文安)少时流离失所,于闽地某处为丐,大约前清康熙24年为福建商船带来台北,入孤儿所习业。台北松柏高等小学毕业后,入台北海关学校通事培训班,肄业后调南萨摩厅倭语通事,元禄征倭期间调大都督府大都督三等秘书。

  文安公七旬身退,著回忆录一部,亲述参与国朝初建之史,其中尤以参与两次征倭、特命波斯全权大使和海峡省初建三段,为史学界所重。《从丐儿到海峡总督》有两个不同版本,本文选用为文安公身后,公嫡孙刻印之完整版。

  ……………………………………

  从八月底开始,余跟随萨摩守备团在萨摩国大口郡,也就是今天的南樟县刺雾山乡附近布防。当时九州岛上情况极为复杂,大量流民、盗匪四处流窜。守备团在那里建了一条接近四十里的警戒线,阻挡盗匪南下,余的任务是协助甄别流民。

  九月十九日,余永远忘不了的日子,一位基干民兵骑马找到大营,让余立即到山川港报道。那时候余还不会骑马,实在没办法,厅尉从守备团借了一匹牡马,几个人把余绑在马背上,由那个民兵带着一路赶过去。

  厅令蔡君在厅公所门口亲迎,他说的第一句话是‘小老弟,恭喜恭喜!赶紧收拾东西,都督府调你做大都督秘书,今日就走。’

  余无法用语言描述当时心情,幸福、雀跃、震惊、忐忑、凡次等等,不一而足。

  可惜的是,到底是哪位贵人推荐,或者是余的倭语真好得入到大都督耳中,此生大约无法得知了。不管怎么说,跟在大都督身后的这九年,是余有生以来,最幸运,最充实的九年。

  ……………………………………

  大都督高瞻远瞩,每放言必中。待人以诚,视民极厚。

  乙亥年(1695年)正旦日,余等随大都督登船贺春,一日登战舰二,巡航船三,运输船三,民船七。都督逢人必贺新年好,手赠红包一,至夜已不能言,手足颤栗。

  余与幕府诸君喂伊蜂蜜水,二等秘书甄君粗通推拿之术,为都督推拿过窍,大都督口不能语,逐个环抱吾等感谢,一室皆泣。

  …………………………………………

  大概就是那日在海上吹风吹的太狠,王浩病了,第二天开始发高烧,说不上神志不清,但指挥作战已经不可能。

  船上有随军医师,六七个最好的医生齐聚旗舰镇守府号会诊,最后得出结论:心力操劳过甚,受凉风寒。

  这没办法,只能服药静养,可是战时又不允许。恰恰此时参军司没有司官,只有司官同知陈新主持工作,陈上校军中资历还是太轻,只能临时指定台北旅旅将陈侃主持全军军务。

  大抵从炮击鸟取城,一直到品川大会战,真正指挥的是陈侃为主将,陈新为副。

  淡水商报上所谓‘大都督未着冠,气色红润,声如洪钟’云云,不过是为了宽百万国人之心罢了,岂止对国内,就是对军里,统兵大帅重病卧床也是第一机密,除了镇守府号上的部分水手,医生,别的船上也大抵只有三位旅将和参军司、军法司几位同知官知晓。

  品川会战的时候,王浩依然极度虚弱,但他不能不登台。数万战兵在看着那个台子,十万敌人在看着那个台子,于是

  ……………………………………………

  ‘大都督着战兵中将服、着八瓣紫金高盔,披玄狐大氅立高台上。战未几身体微抖,余此时立台阶下,立奔台上。’

  ……………………………………………

  关东平原上冬季的东北季风实在太凶了,王浩的身体扛不住。站在高台上没多久,他的身体几乎没有知觉,只能拼命拿双手抓住栏杆用力握住。

  指挥台上所有人都在忙着观察敌情,发布命令,最后还是台下秘书王鼎细心。此君乃是通事秘书,年纪又小,战事如何他也完全看不懂,既然看不懂他就一直仰头看着高台。

  十几个军官七手八脚簇拥在大都督身边,高台下有三个骠骑兵中队,由军法司同知周正忠带队。

  台上乱了,远处看不见,这几队骑兵却看的清清楚楚。寒风中,周正忠上校浑身已经被汗湿透。这是十几万人的大合战,王浩倒下,琉军就败了。

  他拔刀在手:“有敢喧哗者,立斩!”

  “不要把我放下,马上把我立起来,让战兵都能看到我。”

  王浩没有失去知觉,他知道自己绝不能倒下,哪怕坐着都不行,必须要让全军看到台上一切正常。

  两个参军司最强壮的参谋蹲在地上,每人抱紧王浩一条大腿,把他稳稳的顶在半空中,五六个军官也包括王鼎簇拥在他身后成半圆形,每人用身体托在他身后,王浩就在这张人肉沙发上看完整场战争,其间他总共只说了四个字。

  琉军大阵排的是有问题的。高级将领们都存着消耗友军的心思,所以三只伪军全部被顶在三阵最前面。

  也是因为参军司做计划时候轻敌了,虽然倭人近十万,但其中真正有训练,有正常战力的只有旗本铁骑和各大名驻江户办联军,其他所谓浪人队、竹枪大阵不外乎酱油客而已。

  谁想到,人家倭人也是真正下了狠手的,若年寄榊原政邦郑重宣布,此战若胜,立功的浪人全部收归幕府武士。武士在倭国那是统治阶级,这条件比大都督府宣布的奴兵战后有功者立即转国人效果还要好!

  疯了一样的各支浪人队毫无阵法,就这么一股股的朝着对面冲,既不要战线,也不要命。

  仗打到中午的时候,右军配属的火炮大多过热,一大股浪人借着这个空隙冲上来和义勇队白兵。

  义勇队后面是台北旅第一、第二两个战兵团。他们被前面伪军挡住,既不能发枪助阵,也无法越过混乱的友军刺刀白刃。偏偏陈侃又在指挥台上指挥全军,临阵的副将没有及时下达右军白刃的命令。

  实际上最有效的办法是后队两个战兵团发起白刃冲锋,把前面被打的乱窜的伪军、没有战阵的浪人全部刺杀。

  王浩在懵懂中喊了两个字:“坏了!”

  其实也糟不到哪里去,对面浪人队穿过两里的战线跑过来白兵,拼的就是一股气,这批最敢战的士兵死光,后面又投不进来援军,战线大概率还是能恢复的。

  关键时候还是中军大将,台中旅旅将何英决策快,他亲率中军总预备队,台中旅战兵第六团从中军侧翼进行反冲锋,干净利索的打垮了这支浪人队。

  第六团,原基隆团老底子部队,战后获得征倭一役最高荣誉“江户”,台中旅获得勋号“江户旅”。何英获战役头功。战后合并本次征倭各战之功,何准将竟然无勋可匹,最后大都督亲自拍板,授予‘二等卓越勋’,从此卓越勋对军人开放。

  插一句不闲的话,从台湾初创,一直到国朝数百年,卓越勋一直是头等勋,排名第二的勋位,除了国勋,再没有任何勋章超过它的荣誉。

  建国后,卓越勋获颁‘朝阳满星金绶带’,军中俗称“金带子”。

  卓越勋在军中又被称做“死勋”,大抵国☆军依夷人军法,战事完全不利,外无援军时允许投降,获颁卓越勋之校、将军官者,没有投降的先例,也就没有了投降的资格。

  下午三时许,倭人大崩溃,王大人躺在人肉沙发上又嘟囔了一句:“赢了。”

  他可以倒下了,剩下的事情,数万战兵会替他去做。

  ………………………………………………..

  大都督批评了陈帅(此处指陈侃)围城计划,伊认为太保守。此处余引用大都督原话,事后看没人能比大都督洞悉倭人。

  “倭人崇强欺弱,这性格已经刻进骨子里。今年的仗已经打完了,倭人不会巷战的。大胆围城吧,把奴隶全部动员起来,合适东西通通往家里搬。”

  大都督具有非凡的洞察、判断力,在余五十多年政治生活中所仅见。不止倭人,他能精准判断荷兰、西班牙等泰西不同国家行事风格,甚至能凭只言片语判断缅人、泰米尔、波斯等异族。余担任波斯特命全权大使时,遇到过同样经历。

  大约和谈开始几天后,某一次大都督和余等闲聊,伊还说过这样一段话:“只要把武士阶层摧毁,我国可以毫不费力的管理倭国百姓。”

  侍从武官林君稍有疑义,他提出不管在九州,还是四国、和歌山、大阪等地,实际上我军遇到的抵抗都很激烈,哪怕手无寸铁的平民,对征倭大军的态度都很漠然,或者也可以说很敌视。

  大都督当时回答:“有个很熟悉倭国的人告诉我,倭人是个奴性很重的民族,他们的底层百姓打从心底里渴望着被支配,特别希望被拥有强大武力的势力支配。我管这个叫受虐心理,所以我们今后要做的,就是尽量把倭国上层阶级全部清扫干净。”

  大都督随行三位秘书,两位侍从武官中,军事秘书李君跟随大都督时间最久。私下里余等曾经询问过李君,都督所谓有人指的是哪位,李君对此同样一无所知,这成了一个永远的谜(注一)。

  ……………………………………………………

  近代有学者著述,对文忠公(蔡彬谥号)在谈判中将四国还予倭国颇有微词,再此余要说句公道话,此事非文忠公本意,乃大都督亲口授意之。

  原因有二,其一力所不逮,我国当时人力奇缺,建设九州一地已经捉襟见肘。其二我国当时很需要黄金,急需特需。所以蔡公当时和倭人谈判达成协议,准许倭人用黄金四十万两赎回九州的时候,大都督拍案叫好。

  原话余已经记不大准,大概意思是让他们赎吧,四十万两金子那么好筹备吗,等他们赎回去,大约四国放在手里还没热乎,就要还回来的。

  大都督对我国和倭人的总判断是:和平来之不易,先这么走着吧,五年之内倭国大概就会忘记这次痛苦,到时候他们绝不希望继续被压在头上拉屎,没准两边还要再做过一场。

  都督的原话,余记得清清楚楚“哪怕他们不挑事,最多五六年,咱们也要找茬再过来收拾他们一下,这帮倭人模仿能力非常强,放在那不管实在不放心。”

  王文安公享寿九十有一岁,在他过世又二三十年时间里,很多建国时期的秘密被慢慢披露出来,包括倭国上皇的结局,也包括建国前后数十年间,我国黄金的秘密。

  …………………………………………………..

  大都督签署合约共用鹅毛笔两只,其一书王字,其二书浩字。第二只笔都督亲手蹭余,其时还笑曰:留着吧,将来没准成国宝呢。

  余再此郑重承诺,余留此笔,乃告慰余对大都督哀思之情。余百年后,此笔当原样奉还国家,余之子孙为国无殊功,不当持此等国宝。

  …………………………………………………..

  国宝‘大都督江户城签约’,乃意国威尼斯夷里维尔氏所绘,今藏东京大明宫中。画作中我国官员全部着前明文官官服,武将着陆海军大礼服,此为事实。

  这也是余到大都督身边工作后,第一次看到大都督身着明国二品文官服,大约也是唯二看到大都督着明国文官服。

  不止我国官员,当时被允许列席签字仪式的列国代表,也全部穿戴明国官员官服,这是按照大都督的军令。为此列国随军代表全部被授予客卿身份,计有:

  暹罗国驻台北大使帕.汶耶革(帕是暹罗的伯爵),授银靑光禄大夫(从三品)

  广南国丽阳侯、横山都统制胡勇,授护军(正三品)

  不列颠东印度公司驻台北商馆馆长约翰.萨尔斯顿,授太中大夫(正五品)

  朝鲜国议政府兵曹正郎(正五品)崔晋肃,授太中大夫

  荷兰东印度公司驻台北商馆书记官艾森,授朝散大夫(正七品)

首页242526272829303132333435 下一页 末页
扫码
作者幸运狂想曲所写的《永历之后》为转载作品,永历之后最新章节由网友发布,找书苑提供永历之后全文阅读。
①如果您发现本小说永历之后最新章节,而找书苑没有更新,请联系我们更新,您的热心是对网站最大的支持。
②书友如发现永历之后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③本小说永历之后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找书苑的立场无关。
④如果您对永历之后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邮件给管理员,我们将第一时间作出相应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