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找书苑 > 军事历史小说 > 贞观太上皇最新章节 > 贞观太上皇全文阅读
选择背景颜色: 选择字体: 选择字体大小:
第129章:心情复杂
贞观太上皇全文阅读作者:苦涩的柿子加入书架
    “呸,想要本教主说出其他教众的下落,李渊狗贼,你是在做白日梦,还是.......”

    慕白衣很是轻蔑的看着李渊,像是高高在上的神女俯视下等的凡人。

    神女纵然现在落魄,可是她依旧高傲。

    或者说她能高傲的也只剩下了这么一点。

    “还是说你李渊与本教主在同一屋檐下共处两个月,却什么也没发生,你是不是有难言之隐?”慕白衣擦干净自己脸上的泥巴,露出了一张精致的脸容,足有倾国倾城之颜,闭月羞花之貌。

    御林军与街上围观的百信不禁咽了咽口水,盯着这个绝美的女子,轻盈的薄纱若隐若现,白皙的肌肤袒露在外面如同寒山上飘落的雪花。

    高洁而又让人垂涎。

    每个人都想细细品味这么一番肌肤。

    但......他们不禁打量了一眼太上皇。

    两个月没碰这个绝世尤物,难道太上皇那个方面不行,也难怪如此,毕竟太上皇已经六十多岁,年老体衰,自然精力下降。

    呵呵!男人的尊严被如此怀疑?

    是可忍孰不可忍!

    “你这妖妇休要胡言,朕被你们白莲教掳掠而去,一心想着逃离陷阱,又岂会贪恋女色,何况你这妖妇施展什么鬼魅妖术,朕岂会任你摆布!”李渊声如洪钟,用力大喝道。

    他可是堂堂的皇帝,要是被史官听到这句话,然后随意添上几笔,什么什么太上皇年老精衰,身体不行。

    那真的是留给后人颇多猜想。

    太可怕了。

    “朕真是因为悬崖勒鸟,才没有遭遇你这妖妇蛊惑,朗朗乾坤之下,岂容你乱言。

    左右将这妖妇拉回天牢,严加看守,另外那五个白莲教刺客也一并拷问,查不清户籍之人,三天之内若无保人作保,一并问斩!不容一人逃脱。”李渊道。

    “你......”慕白衣朱唇染血,更添一丝凄美,纷乱的发丝粘在额头,气喘吁吁,胸前颤抖不停,显然气的不轻。

    左右的御林军也目不斜视,这等艳福他们很少看到。

    也没有哪个绝美女子让他们一饱眼福。

    李渊走了几步,犹豫了片刻,脱下身上的龙袍披在了慕白衣的身上,将她的春光遮掩住。

    蹲下身子,看着慕白衣眼睛赤裸裸的恨意,“白衣,道不同不相为谋,朕作为皇帝自然不允许百姓信奉什么焚香教,或者白莲教,对于朝廷来说它就是异端邪教。

    朕说这些,不是对你存有私情......“

    他顿时语噎。

    若说没有感情,他自己也是不会相信,但是内心的理智压制了那份触动。

    “慕白衣作为白莲教教主,身份尊贵,除了朕别人不准碰她分毫,若有人肝胆违背,诛三族!”李渊甩袖离开。

    慕白衣脱下了伪装刺客的外衣。

    他是为了不让其春光外露,被占了便宜,才脱了龙袍披在她身上。

    可能是一种占有欲吧。

    李渊的心情很复杂,他相信披上龙袍的慕白衣在天牢是不会有人故意为难的。

    虽然很隐晦,但还是暗地里证明了......她是自己的女人。

    回到皇宫之后。

    总管江南西道的陈刺史奉上了奏折。

    是有关南方世家侵占开垦荒田的事宜。

    自李渊与兰陵萧氏联合了一手后,蛇无头不行,被李渊这么莽的行为也吓了一跳,他们就是害怕太上皇亲自下场与他们斗争。

    但太上皇丝毫也没有考虑他们南方世家在江南的地位和朝廷的势力。

    他们也没办法。

    李唐不是南朝,他们控制不了。

    世道变了。

    李渊翻开奏折,开始仔细查看,奏折里面很隐晦的提出了各世家归还良田的消息,用不慎侵占什么乱七八糟的都有,但是还有几个头铁的小世家没管这事。

    实际上这世道见风使舵的人很多,机智的人永远是汇聚在上层,这些小世家见识浅陋,丝毫没有察觉异样。

    李渊也没有客气,直接让陈刺史照旨查办。

    侵占官府田宅那是一个死字。

    只不过李渊难免有点心慈手软,只让世家的主脉伏诛,其他的支脉也就放了。

    不然牵扯下就是成千上百人。

    杀鸡儆猴只需要一只鸡就行。

    “皇上,骆总监求见。”茗烟小声提醒道。

    “陈刺史你先退下,开垦荒田依旧继续,明年官府科查政绩的时候就看开垦良田多少为依据,做得好的.....官升两级。”李渊沉吟一声道。

    要想马儿跑,也要给马儿吃草。

    官府鼓励百姓垦荒种田,没道理不让官员沾好处,而且这道圣旨一下,那些有上进心的官吏就得掂量掂量,贪污是不是会有把柄......

    简简单单的略施小计,就可以避免重大贪污。

    这些权术,李渊越来越得心应手。

    陈刺史刚离开后,骆宾王就走了进来。

    “老师让学生负责督建的福船现在只完成了一条,这么一条福船就耗费了三万贯铜钱,而且后期的维护,布置火炮、弓弩等等,还需要钱财。”骆宾王提到福船的时候,心里就是一阵绞痛。

    福船比现在的很多战船更大更高,吨位更是高达十几部,可是造价实在太贵了。

    而且将福船建造完毕后,还需要另外增添火炮和巨弩等等,甚至在船只外面还要钉上一层铁皮。

    这些东西的造价也不逞多让。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骆宾王让为造船无用,茫茫大海之外都是蛮夷之地。

    大唐素来富庶无比,垂涎这么蛮夷之地有什么用处?

    “怎么才打造了一条福船,朕不是命令户部拨款给你们建造福船吗?”李渊皱眉道。

    “老师,不仅是户部不肯拨钱,最关键是安南道那里的木材突然涨价,木材商人进货量也日益稀少,户部不拨钱也是有道理的。”骆宾王苦笑道。

    户部的自主性很高,不是说皇帝让拨款就拨款,是需要经历三省审核后,再由尚书省下的户部进行执行,当然户部也可以反对。

    朝堂并非是皇帝的一言之堂。

    李渊凝住眉宇,户部不肯拨款他也没办法,总不能拿着刀子架在他们的脖子上。

    而且南北唐虽然分治,但南唐一直需要给北唐缴纳赋税,养边境的军队。

    所以,南唐国库并不宽裕。

    
第130章:福船。
贞观太上皇全文阅读作者:苦涩的柿子加入书架
    李渊自从去年划江而治,又大肆开垦荒地,承诺给百姓的轻徭薄税,还有青苗贷。

    这些都是要花钱的。

    户部很难将钱花在造福船上面。

    钱要用在刀尖上。

    但李渊却还有自己的考虑,他打造福船不是为了别的,而是为了征服日笨。

    不错,正是日笨。

    借助惠日的口中,李渊知道现在的日笨战乱频繁,舒明天皇勉力维持。

    去年夏天,我国国内爆发旱灾,舒明天皇前往田中宫赈灾,但是虾夷叛乱,又派上毛野行名为将军平叛乱,但此事我国国内权臣苏我氏自感舒我天皇想要脱离他们的掌控,于是进行逼宫,想要弑杀倭国。

    内忧外患,倭国政权风雨飘零。

    但是倭国有一点好处,就是隔绝于世,发生叛乱也没哪个国家有能力干扰战争。

    但在金陵的李渊却野心重重,现在正是一举灭掉倭国的时候!

    所以他从年初就开始修建福船,期望能够赶上这个时候。

    就算不能,福船也可以作为商船在南海进行贸易,从倭国借助贸易掠夺白银,更可以从印尼那里抢掠土著,作为奴隶加快大唐的建设。

    印尼和马来本地的土著向来仇华,华人辛劳能干,每次积累的家财都会被慵懒的土著抢走,进行一次大屠杀。

    作为很强烈的民族主义者,李渊痛恨东南亚胜过倭国,毕竟倭国在抗日之前与华夏之间关系还不错,抗战那是战争不可同日而语,但无疑***是罪恶的!

    东亚的地缘政治导致只能存在一个大国,李渊还能理解,但是东南亚的土著不想着努力工作,进行抢掠就让人恶心了!

    这些马来猴子,李渊就视为原始血腥的资本积累。

    在后世西欧国家能有这样的高福利,就是躺在那些剥削的奴隶尸体上的。

    照样还不是有人羡慕他们的文明吗?

    人与人是不同的!

    大航海时代的白人至上,太上皇认为完全可以变成唐人至上!

    所以,福船的建造就很有必要,迟早都会用到。

    “福船朕在今后会有大用,宾王你难道不相信老师吗?”李渊皱眉道。

    “老师为国为民,宾王自然看在眼里,自老师到了金陵,轻徭薄赋,开垦荒地,现在居住的皇宫也只有金殿翻修了一下,其他宫殿还是当年的荒废状态,得师如此,乃是宾王三世之福......”骆宾王感慨道。

    太上皇的一日三餐也是极其简便,简单的三菜一汤,一荤两素就行,和平常百姓家里的没什么区别。

    而在长安的李世民,也是如此,奉行节俭。

    一朝两代皇帝都是如此,这大唐.....还怕不会兴盛吗?

    生在这样的朝代,是百姓和他们这些士子的福分,也是能臣干吏的福分。

    世上不缺人才,只缺少慧眼。

    李渊摆了摆手,不是很在意。他又不是慈禧太后,要那么菜干嘛?

    每天换着吃一两道就行了,讲究帝王排场有什么用?

    慈溪太后和李世民站在一起,谁敢说李世民没有帝王威严?

    同样的道理,只要你做了实事,哪怕吃的比百姓还糟糕,照样会有人尊敬你。

    尊敬其精神!

    在金陵住的宫殿再富丽堂皇又有什么用?

    他行不过百里,目不过百步,只是背景的增添图罢了。修建那么多宫殿有什么用处。

    楚王一举,可怜焦土!

    李渊或许在前世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路人,但是知识大爆炸的时代,个人的修养素质和目光是远胜很多古人的。

    就假如说为啥太上皇不娱乐?

    在古代的娱乐有后世打游戏有意思吗?看电视有意思吗?

    “安南道怎么回事,为什么木材商人将价格提高了。”李渊问道。

    他这些天关注白莲教,对朝政的处理有些疏忽。

    骆宾王有点诧异的看了一眼李渊,正色道:“老师,安南道的两个当地部落正在打仗,所以出售的木材迅速减少。”

    “打仗?那朕派军将他们铲除!”李渊霸气道。

    小小的部落而已,直接拍大军碾压。

    这就是大唐的气魄。

    “老师,安南道大大小小的部落有近百之多,分为三十六洞七十二寨,一洞至少有十万蛮人,一寨三万人左右,蛮人全民皆兵,性情凶悍,这次是两个大寨打仗,其他部落互不相帮。

    可若是朝廷介入其中,到时候所有的蛮人定然不会袖手旁观,内斗是他们自家寨院的事情,与朝廷无关。”骆宾王无奈摇头苦笑道。

    说来很奇怪,这些寨子有的甚至有几世的恩怨,但是朝廷大军一到,立刻就亲密成一家。

    “既然如此......”李渊眉头一挑,笑道:“既然不能剿灭他们,那咱们可以当一个盟主,总和这些蛮人的部落,让他们拧成一股绳。”

    “老师,此话何解?”骆宾王有点小懵。

    李渊命令宫婢拿来大唐的舆图,指着真腊和林邑的地方说道:“这两个地方瘴气横行,丛林密布,中原王朝的军队鲜少征服这里,就是因为不划算,当年始皇帝派遣赵佗讨伐岭南百越之地,最后赵佗杀了任嚣,兼并了桂林郡和象郡,可是自南北朝后,我朝固有之领土沦落到了蛮夷手中,岂不是可惜?

    何不趁此机会,吞并真腊和林邑。

    安南道的蛮人世代生存在这里,早就熟悉这里的环境,如果我们以朝廷大军为辅,让他们为主,攻城掠地,扩大部落面积,这是不是一个划算的买卖。“李渊微微一笑。

    驱狼吞虎!

    安南的蛮人成为世仇的原因或许千奇百样,但大抵逃不出一个字——生存!

    他们被邻国的真腊和林邑压缩在安南狭小的丛林,而大唐有名誉性的统治了安南道。

    在丛林环境,安南的蛮夷还有一部分可能胜利的机会,可是到了外界,他们绝不是唐军的对手。

    所以这般逼仄的环境,他们有苦说不出。

    两头受气。

    “弟子曾经听过安南极西之地有身毒国,宾王愿出使身毒国,与身毒国两方夹击,共灭林邑、真腊!”骆宾王朗声道。

    “身毒国?”李渊再次皱眉。

    
第131章:身毒国
贞观太上皇全文阅读作者:苦涩的柿子加入书架
    身毒(国名)即天竺也。在山海经曰:“身毒之国,轩辕氏居之。”

    郭注,天竺国也。(佛教徒的伪注,为了提高印度的地位,贬低华夏为诸方,在乎吞儒噬道。但效果显见,在古代汉人眼里天竺国似乎是佛国的所在地,西天极乐。也让汉人对印度尊敬有加,以至于超弱的印度,一直没有中原王朝前去攻占,当然除了对佛教不感冒的蒙古和王玄策。)

    天竺是印度的古称,很多华夏人大多都是从西游记玄奘取经得知这个称呼。

    身毒在西汉时期才被华夏熟知,不过当时的身毒大部分疆域都被月氏人占领,张骞得知从蜀道西南取道可通往身毒国,于是汉武帝派遣张骞想要与身毒国联合夹击匈奴,但可惜的是受阻太大,派遣的秘密使者都被沿途的西南蛮人所阻断。

    汉武帝一怒之下,直接派大军讨伐夜郎国、滇国、西南夷,但受到顽强抵抗而作罢,始终没能越过大理和保山一代。

    在与西方的大夏国(贵霜帝国)贸易的途中,身毒国作为中介商。

    自此中原王朝一直没有中断与身毒国的交往,内地的商人已经走到了缅地甚至东南亚。

    唐代时,经过德宏古道在缅印与内地间进行商贸交易的商人更多,樊绰在《蛮书》中记有这样一段话:“弯赕,汤浪,毒暑酷热。河赕贾客在寻传羁离未还者,为之谣曰,冬时欲归来,高黎贡山雪,秋夏欲归来,无那穹赕热;春时欲归来,手中络赂绝“。

    其中河赕贾人,指今大理西洱河一带商人;寻传人(今阿昌族,景颇族先民)居住在今缅北克钦邦一带;弯赕为白族语,指今德宏一带;络赂也是白族语,指财物。这段史料,说明唐朝时,不仅有汉族商人到缅印经商,也有白族商帮通过德宏古道前往缅甸做生意。

    当时从缅印输入中国的商品,《蛮书》骡国条记“骡国……有移信使到蛮界河赕,则以江猪,白毡及琉璃罂贸易“,此外还有琥珀、海贝、光珠等,而中国主要输出绫罗绸缎和瓷器等中原特产。

    所以自古以来,与外界的贸易商路不仅局限于丝绸之路。

    只不过随着南北朝交替,南方朝廷势弱,安南道大部分区域一直存在叛乱,在南陈疆域最盛的时候,也没能较为完全的占领安南道,再加上安南的蛮夷,所以贸易商路时时中断。

    而且因为丝绸之路与西域的交往更为便利,因此身毒国作为中介的存在越来越弱化,中原王朝只知道有这么一个在史册上记载的身毒国,却不知道身毒国究竟如何。

    现在的骆宾王也想学一下张骞,作为密间联合身毒国共同灭掉横拦在此的林邑、真腊两国。

    汉唐时候的华夏人是很具有开拓精神的。

    尤其是现在的文人,崇尚任侠之气,比如骆宾王曾经就说过: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找一下唐代的大诗人,基本上很少见没有写一两句壮气豪迈的边塞诗。

    “纵使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老师昔日在苏府做这侠客行,宾王一直耳熟于心,博陵侯之远功,无人不羡艳,宾王自愿请使,愿在丹书留名,千古之后,自然有人称赞学生的壮举......”骆宾王兴致昂扬,侃侃而谈。

    少年自该奋勇前行。

    他不是不知轻重,而是知道前路坎坷,才能成就功名。

    太上皇让他督建福船,自然是为了磨砺他,给他送一份功劳,但是这样唾手可得的功名,他拿的并不安心。

    人都是有抱负的!

    李渊看着骆宾王不禁好笑,虽然骆宾王已经很成熟了,但还是和中二少年很是相近,如果是朝堂上的臣工提出想要密使身毒国,必然提出一大部分理由和资料等等。

    这个小子几乎信口开河,连身毒国现在的近况都不知道。

    李渊记得再过十几年,贞观十七年的时候,中天竺就会派使臣前往长安,然后李世民派遣李义表作为正使,王玄策作为副使护送他们回到天竺,然后贞观二十一年,王玄策作为正使再次出使的时候,没想到途中中天竺国内叛乱,最后......

    不知死活的抢了王玄策的使团。

    然后接下来的故事就很熟悉了,王玄策这个文臣怒了,直接从吐蕃和西域的国家借兵,直接灭了中天竺。

    当然中天竺并不是后世印度那么大,但也不小了。

    但是这事情在唐朝只是很稀松平常的事情,王玄策回国后也没有受到多大重视,毕竟.....李世民灭的小国家实在太过了......

    贞观二十一年,唐朝又派王玄策为正使、蒋师仁为副使一行30人出使天竺,四天竺国王多派使者带着财物来,准备与王玄策一起到唐朝朝贡。恰逢中天竺王尸罗逸多死,国中大乱,其大臣那伏帝阿罗那顺篡位,于是发动所有军队以拒王玄策。跟随王玄策的30骑兵与敌人交战,失败被擒获,敌人趁机劫掠诸国贡献的财物。

    王玄策逃离,到达吐蕃。王玄策发檄文征召军队,得到1200吐蕃兵、7000泥婆罗(今尼泊尔)骑兵。王玄策与副使蒋师仁率吐蕃、泥婆罗的军队进攻到中天竺的茶镈和罗城,作战三天,攻破茶镈和罗城,斩首三千余级,敌人被溺死的约1万人。阿罗那顺逃走,收拢散兵再次交战,蒋师仁擒获阿罗那顺,俘斩敌人数以千计。

    余众跟随国王的妻子在乾陀卫江抵抗,蒋师仁击败他们,俘获其妃、王子,又俘虏男女一万两千人,各种牲畜三万,五百八十座城邑投降。东天竺王尸鸠摩送牛马三万馈军,还送来了弓、刀、宝缨络。迦没路国献异物,并送上地图,请求得到老子像。

    四个天竺国都震惊、害怕。

    战斗力超标了。

    贞观二十二年,五月,王玄策把俘获的阿罗那顺及王妃、子等,俘虏的男女万二千人、牛马二万余送到长安献俘。李世民封了王玄策为朝散大夫。

    不过......

    也不知道王玄策是故意的还是看李世民给他封的官不大,所以带回了天竺方土那迩娑婆寐,这个方士自称寿命两百岁,有长生之术。

    经过数月,那迩娑婆寐造出延年之药。当时李世民病重,吃了其他的药没有效果,于是吃那迩娑婆寐造的药,然后死了......

    对,没错,李世民就是被王玄策带回的方士炼制的丹药,吃死的。

    
第132章:请李承乾驻守金陵
贞观太上皇全文阅读作者:苦涩的柿子加入书架
    有时候李渊都在想,咱老祖宗是老子,也算是道家的正统后人,那个龙虎山的张天师都显得没咱们高贵,要说就算吃丹药,也去吃那些道士炼制的丹药。

    你可倒好,听了那群天竺人的话。

    谁知道阿三用什么方法炼制的丹药,或许左手没有洗干净,然后李世民就感染了细菌......

    还是太脆弱了。

    华夏人和印度人是不能比的,印度人喝一口恒河水,跟没事人一样,华夏人喝一口,直接急诊室。

    “放心,你既然有如此的志向,老师又怎么不会同意你的心愿,只不过此事稍后再议,前往身毒国必须准备充分,既不能引起沿途国家的怀疑,又要顺利到达。”李渊道。

    与身毒国联手没啥必要,天竺那弱爆表的战斗力,而且现在的天竺四分五裂,根据玄奘的大唐西域记,印度就有三十多个国家,而且仅天竺就有五个天竺之别。

    真正想要打败林邑、真腊,还需要靠安南的蛮族和唐军。

    只不过对于唐军来说,瘴气和水土不服是最大的敌人,需要在边境先进行练兵,迅速适应环境。

    福船的建造也刻不容缓,水路两路夹击!

    皇宫,金銮殿。

    “朕欲亲自前往安南道,与诸蛮共商结盟大事,然金陵不可无人镇守,故欲派人前往长安请太子李承乾前来统领朝政,诸位以为如何?”李渊看着群臣,正色道。

    其实他一个老人家没啥必要非得前往安南道,与蛮族商量结盟大事只需要派遣一高官就行,他过去都会让蛮族感到受宠若惊。

    但是将李承乾接到金陵,是他在与李世民会盟划江而治就有的想法。

    因为局势的不容乐观,他被迫做出抉择,必选要保住这群李唐宗室和曾经的武德老臣。

    但他也不想让南北唐就这样断了联系,再复南北朝局势。

    他太上皇在,第一个十年可能会将江南赋税供给边境,让其养军,但是第二个十年呢?

    越来越芥蒂的南北两朝文武百官,谁知道后来会发生什么事情。

    明朝的南北两京制度,也让朝堂有分化政党的趋势。

    何况两个皇帝!

    李承乾是太子,来到金陵可以很好的融入到南朝的文武百官。

    只有他一个人,能够再次统一南北。

    “臣等并无异议。”朝堂诸臣齐齐一拜。

    李孝恭眼里闪过诧异,按照他叔父一贯的性格,不应该是躲在深宫,努力的造小人,然后以幼子继位?

    虽然心里很疑惑,但李孝恭也并没有反对。

    李承乾若想在金陵立足,到时候还是要仰仗他河间郡王李孝恭。

    哦,不,现在应该叫楚王。

    就在前一个月,李渊的封赏才刚刚下来,将李孝恭的爵位加封到了楚王。

    一字亲王!

    郡王爵和亲王爵不可同日而语,当年建立李唐的时候,除了李渊的亲儿子外,无一人是亲王爵位,李唐宗室都是郡望爵位,其他的功臣撑死也只是开国郡公,开国县公。

    “诸位爱卿,可有人愿意前往长安担任使臣?”李渊看向两列跪坐的百官。

    和长安官员喜欢做椅子不同,金陵的百官更加推崇流传下来的跪坐。

    出使长安这可是一份美差,但是也有相应的危险。

    很显然太上皇的目的是让太子李承乾继承大统,出使长安就就可以借此机会与李承乾结交,结交好未来的皇帝、

    但危险也有,最害怕的莫过于李世民要是不高兴了,一下子把他斩了,或者不肯让太子前往金陵,到时候两头难办。

    “微臣陆信毛遂自荐,愿前往长安。”陆信起身一拜道。

    “陆侍郎?”李渊微微有点诧异,但稍一想,便明白了。

    陆信将两个侄女塞到了他的后宫,虽然他现在还未宠幸,但是为了缓和与世家的关系,还是依照约定封她们两人为贵妃。

    想来应该是她们回家探亲,报喜不报忧。

    让陆信还以为皇帝有多么宠爱这两个妃子。

    若是能诞下一两个麟儿。

    啧啧,那就是预备的太子之位。

    现在太上皇近乎绝嗣,几个庶子还被关押在长安皇宫,身边并无子嗣。

    “自愿请缨,恐怕是另有打算啊。”李渊心里暗道,但是看朝堂这么寂静,也直接点了陆信的将,让其作为正使,周寒作为副使。

    “敢问陛下,周寒是谁?”陆信诧异道。

    朝堂百官,并无一人叫作周寒。

    李渊颔首微笑道:“周寒乃是朕医学院最早的一批学生,现在担任高陵县县丞,爱卿可与他一同前往两仪殿,陆侍郎对长安人生地不熟,与他也好有个照应。”

    当然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周寒作为医学院的学生,掌握很多商业机密,比如玻璃的制造秘方。

    无奈之下,李渊决定将周寒逼到他这一方来。

    万不能便宜李世民这个货。

    琉璃他还要垄断一段时间,为扩充军备征讨林邑、真腊做准备。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

    陆信有点不情愿,但还是捏着鼻子忍了。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随着这一句话响起,很快朝堂百官陆续离去。

    ......

    天牢,

    最底层监狱。

    监狱静悄悄的,没有一丝声音。

    慕白衣坐在蒲团上,面色恬静。看她的精神状态,似乎不是在监狱,而是在禅房。

    监狱整洁的没有一丝杂草,地面上也没有污水和残渣,更没有乱跑的老鼠蟑螂。

    在角落处,还摆放了一盆白色的杜鹃花。

    过道传来脚步声。

    慕白衣将阖上的眼睛睁开,她面色复杂,轻声道:“李渊,你终于来了。”

    半个多月没有审问,没有理会。

    只是将她囚禁在这里。

    她感到了一丝莫名的孤独。

    “是的,我来了,我轻轻的来,不带走一片云彩。”李渊罕见的调侃一句。

    氛围突的一变。

    慕白衣柳眉一凝,小脸紧绷,涨红道:“严肃一点,本教主正在坐牢呢。”

    话音刚落,她紧紧捂住自己的嘴巴。

    这句话,怎么看着像......撒娇。

    李渊嘴角勾起一丝弧度,说道:“你是不是以为朕会严加审问你,查找白莲教下落,那你就错了。

    白莲教,呵呵,已经灭了!”

    “灭了?怎么可能!你休要哄骗于我。”慕白衣明显不信。

    
第133章:劝服
贞观太上皇全文阅读作者:苦涩的柿子加入书架
    李渊眸子里闪出一道隐晦的精光,从怀里掏出一张奏折,署名是楚王李孝恭,加盖玉玺等印绶,蝇头大小的正楷整整齐齐,看起来很有说服力。

    他将奏折拉开,里面的内容就显露了出来,字字珠玑。

    “在吴县汪家村剿灭白莲教教众三百余人,尽皆用大火焚烧致死......”慕白衣看着奏折内容,心里一震,吴家村正是他们的一个藏匿窝点。

    “还有洪州、饶州、黄山、泗州、徐州等八州三十二县的据点被官府成功摧毁,杀死白莲教众共计三千四百五十八人。”李渊将奏折收好重新放回了怀里。

    “白衣,你不说,不代表你手底下的人不说,嘴巴严实的人可不多。”

    在金明寺捕捉的白莲教众大概有四百多人,李渊一一进行审问,如同疼痛不能让他们屈服,他就采用后世的心理刺激,比如在美国监狱实验的隔屋放血心理压迫。

    将犯人关在黑漆漆的屋子,然后假装划破血管,另一间屋子用水龙头模拟血滴下来的声音,这种临近死亡的感觉甚至比十指穿心更让人感到可怕。

    “那你今天来找本教......本姑娘有什么事情?”慕白衣脸色冷若寒冰,刚想说本教主,却突然发现她的焚香教已经没了。

    “焚香教灭了,但是还有白阳教,青阳教,白莲教可不仅只有你们!

    白衣,朕问你,你真的那么相信白莲教的无生老母吗?”李渊问道。

    在起兵的时候,不仅只有焚香教一家,还有青阳教,以及众多小教派。

    这些教派想要完全打击还是很艰难的。

    他费劲千辛万苦,耗费大量财力物力才勉强消灭了焚香教,这一个白莲教的分支。

    既然完全打击不行,那也只有对症下药,进行辟谣了。

    而只要慕白衣出面辟谣,那么将事半功倍。

    “信!怎么不信?记得我幼年的时候,师傅曾经表演过分尸重生,那绝对是真的,不可能有假!”慕白衣坚定道。

    她记得大概是她五六岁的时候,那时候刚记事,惠静师太表演了一个魔术,最初她以为是江湖卖艺的,可是没想到那竟然是真的。

    惠静师太从杂物箱里面取出了一个绳子,绳子很长,在空中一扔,就在天上定住了,绳子的另一端直上云霄,很长很长,然后一个小沙弥爬啊爬,最终上到了天庭,摘了蟠桃,然后被天上神将发现,将头颅扔了下来,过了几刻钟头,又将身体的其余部位扔了下来。

    惠静师太也不恼,将小沙弥的尸体装进了杂物箱,等了片刻钟头,小沙弥又自个爬了出来。

    “那只不过是障眼术而已,一些小的江湖把戏上不了台面。”李元对此嗤之以鼻。

    这段故事他也听说过,在蒲松龄的《聊斋志异》里面,篇名叫“偷桃”,讲述的是在济南府过春节时江湖艺人弄的把戏,蒲松龄也不知道其中道理,但在后面注明听说白莲教能表演这个把戏。

    蒲松龄的鬼怪故事杜撰居多,可能是夸大了其中的神异。比如在箱子里面暗设机关,将小沙弥提前藏在箱子里,然后上去的那个是假人。

    那些乡野村夫连字都不会写,十传百,百传千,越传越神乎,最后就是奇妙的仙术。

    “怎么可能!本姑娘亲眼所见!”慕白衣瞪大了眼睛,看着李渊就像是看一个愚昧的凡夫俗子在怀疑神的伟力。

    “呵呵,亲眼就不会出错吗?最容易欺骗的就是眼睛,再说现在的惠静师太呢?朕可不记得他还活着,早就被五马分尸......”李渊轻蔑道,他在前世也看过不少魔术,那些魔术虽然很神奇,但都有方法可以进行复制,常人只是不明白其中远离。

    记得他在美国达人秀看到的魔术师竟然在观众眼皮底下偷了女裁判的bar,而他在看视频回放的时候没有丝毫察觉,几乎是一瞬间的事情。

    但只要练习熟练,轻松偷走bar并不是很难,只要在手指缠上鱼丝,一端帮上吊钩,在观众盲区将鱼钩用极快的手速放进去,然后后身体遮挡小动作,最后一气呵成,就能偷走!

    在火车上遇见的惯偷,作案手法千奇百怪,令人很难察觉,实际上都是欺骗眼睛。

    眼睛是最容易欺骗的。

    提及惠静师太,慕白衣心情有些复杂,但是心里也突然升起了一丝怀疑的想法,但刚起来就被自己打断,“怎么可能,那可是自己亲眼所见,但师傅真的死了,如果她有分尸复活的能力,又怎么会......”

    人总是固持己见,除非有铁证摆在面前。

    李渊微微一笑,从怀里掏出两道黄纸符,喊了一声:“呔!妖孽哪里跑!”

    刚说完黄纸符表面浮现鬼物的痕迹,似乎附上了一层鲜血,鲜艳欲滴。

    他冷冷一笑,将黄纸符扔在空中,只见眨眼一瞬间,纸符无火自燃!

    “惠静师太的鬼魂已经被贫道焚烧致死,今生今世永远不得超生。”李渊吐了一口浊气。

    “师傅!?”慕白衣眼睛瞪得大大的,眼泪瞬间顺着脸颊流了下来。

    虽然有些恨师傅,但总归将她培养了十几年,待她如同生母。

    李渊假装不经意道:“这妖僧不知残害了多少家庭,白莲教的一大半幼童都是从父母身边偷走的,朕已经派遣官府进行核查,只能希望这些孩子能回到父母身边。”

    这句话李渊还真的没有胡说。

    白莲教吸纳内部力量的时候,需要大量的孤儿,当然战乱年间幼苦无依的最好,但还有很多,都是在乡间偷走的,或是杀死父母留下的孤儿。

    后世很多的乞儿帮,跪在繁华街市的角落,断手断脚,他们可...不是天生如此,而是被偷走孩子的人贩子打断手脚,吃了哑药,挑断手筋脚筋,如果稍大点的孩子,会写字怎么办,容易,就直接砍掉大拇指......

    很是血腥、残酷。

    李渊还记得一个发酸的故事,一对夫妇给一个乞讨的小女孩施舍的时候,女孩认出了自己的父母,但是她手脚残疾,又哑了,只能用舌头趴在地上用口水濡湿地面,写下了字,但夫妇不敢认,也不能认。

    事情孰对孰错,孩子父母狠心吗?

    太难说了......

    但不幸的是,李渊在大唐也目睹了同样的事情。

    1

    
首页474849505152535455565758 下一页 末页
扫码
作者苦涩的柿子所写的《贞观太上皇》为转载作品,贞观太上皇最新章节由网友发布,找书苑提供贞观太上皇全文阅读。
①如果您发现本小说贞观太上皇最新章节,而找书苑没有更新,请联系我们更新,您的热心是对网站最大的支持。
②书友如发现贞观太上皇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③本小说贞观太上皇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找书苑的立场无关。
④如果您对贞观太上皇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邮件给管理员,我们将第一时间作出相应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