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找书苑 > 军事历史小说 > 北明不南渡最新章节 > 北明不南渡全文阅读
选择背景颜色: 选择字体: 选择字体大小:
第220章 苦尽甘来的鳌拜
北明不南渡全文阅读作者:那日十月十加入书架
    当时朱慈这么一问,毫无心理准备的多尔衮都吓了一跳。

    但这也只是瞬间。

    当周围的八旗子弟在偷笑。

    当他们在私下里指指点点的时候。

    多尔衮老脸一红,很快做出了反应,既不否认也不承认的对朱慈道。“没想到大明天子,竟是如此无中生有之人,凭空捏造臆想,真是辱没了大国的斯文。”

    话是这么说,多尔衮却心里激荡难平,这辽宁皇帝的消息也太他妈灵通了吧,难道是那东西厂的番子混到了宫中,偷听了他和大玉儿的说话?

    不……绝不可能,大明的厂卫早被崇祯自戳了双眼,根本不可能如此无孔不入。

    但之前多尔衮可是听说,辽宁皇帝曾在城楼之下,揭开过洪承畴和大玉儿的密事。

    那可是黄太吉为了劝降洪承畴使用的美人计,知道的人寥寥无几。

    如果说那件事情,可以用传闻得知,那福临是他儿子的事情,又怎么会被辽宁皇帝知晓,想象都有些后怕,那个站在城楼上的少年,似乎不仅仅是一个皇帝,总觉得他……要比想象的还要让人捉摸不透。

    ……

    与此同时的沈阳之中。

    鳌拜似乎感觉到了什么,打了喷嚏,搓了搓鼻子。总感觉有人在骂他一样。

    这些先不管,此时的沈阳已经一片狼藉,凡是返回此地的八旗兵不得不开始为辽宁皇帝擦屁股,收拾这破财的都城。

    家里人死了,鳌拜很悲伤。

    但大玉儿也死了,鳌拜倒是松了一口气。

    奶奶的,那女人终于死了,他鳌拜终于可以脱离苦海了,恢复自由了!呜呜呜。

    提心吊胆的鳌拜每天都怕他和大玉儿那点事情暴露,如今死无对证,再也不必被她胁迫,能不高兴就怪了。

    小皇帝也不在了,也是好事,鳌拜从不指望自己的后代能窃取皇位,他现在又不是什么位高权重的人物,更不是什么顾命大臣。

    头顶上的多尔衮和阿济格都是狠人,要是发现一点他和大玉儿的破事,他这小命活不过第二天。

    终于不必瑟瑟发抖的活着了,这悲伤夹杂着狂欢,这痛苦裹挟着喜悦,回到沈阳的鳌拜痛并快乐着。

    在沈阳城内,鳌拜见到了豪格,两个人相互闲聊了一番目前的局面。

    “摄政王去追蛮子皇帝了,不知道能不能夺回皇上。”豪格道。

    “这也说不准。”鳌拜摇了摇头。“万一把蛮子皇帝逼急了,蛮子皇帝把皇上……”说到这里,鳌拜做了一个砍头的动作。

    “总之皇上是凶多吉少啊。”

    “若是皇上有难,恐怕摄政王会继承大统了吧。”豪格随口叹道。

    他已经被多尔衮干成了傻逼,基本上挂着名字,在朝中无权无势。

    不过多尔衮当摄政王可以,要是称帝,想艹他的人……还是挺多的。

    比如鳌拜,乃是堂堂的镶黄旗总瓢把子,当初亦是支持豪格上位的大臣。..

    “大清的江山是先帝打出来了,无论是谁当皇帝,必须是先帝的子嗣方能服众。”

    这是鳌拜的态度,虽然没说清楚,但现在很显然,黄太吉的儿子们,基本上该没的都没了,福临被带走,硕塞战死沙场,其他的子嗣都在盛京之役(明廷称之为沈阳大捷)中被干翻了天。

    现在也就剩下豪格一个独苗苗,如果福临救不回来,又要偏执的选黄太吉的儿子当皇帝,虽然豪格挺废物的,但也只能如此将就一下了。

    有点废物的豪格,实际上是眼前一亮,他表面上谦虚的背后,是因为他爱面子的性格,推脱一番罢了,真以为他不想当皇帝?

    他只是希望其他的大臣能够强行把他按在皇位上,最终让他勉为其难的接受。

    这样得来的皇位,更加正一些罢了。

    自从失势以来,豪格也受够了,如果再给他一个机会,他绝对不能再傻了吧唧的把权力送给多尔衮。

    当然,在盛京之役的震撼力还没有向四周散播影响之前,也只有豪格个鳌拜两个人,在考虑接下来的皇位问题。

    只是感觉,摄政王多尔衮,应当不会轻易的接受让豪格来当皇帝吧。

    在另一方面。

    镇江的多尔衮,显然在骂街方面的天赋,是干不过辽宁皇帝的。

    在朱慈连番的言语刺激下,多尔衮虽然还是很有涵养的没有发怒,但是……心里面已经不知道把朱慈煎炒烹炸了多少次。

    但想想是没用的,看到辽宁皇帝在镇江里面上窜下跳,他又奈何不了,多尔衮还是瘪了一肚子火。

    朱慈并没有花费太多时间浪费在多尔衮身上,他还有更多的事情要做,比如当着多尔衮的面,对镇江城的鞑子进行血腥屠杀。

    杀完的尸体,直接丢到城外,让多尔衮去收尸。

    屠杀的事情。基本不玩朱慈去吩咐,下面的人,早已经驾轻就熟,业务熟练。

    该杀的杀,该剐的剐的。

    没有任何应该说的废话。

    多尔衮见过了,实际上有些失望,传说中为鞑清定鼎天下的多尔衮,竟然只是一个一米五的小矮子,就好像和倭寇杂交的品种一样。

    朱慈不是以貌取人的人,但多尔衮的外貌实在太过于惊人。

    实难和某部剧的多尔衮对应起来。

    ……

    城内,杀戮还在继续,朱慈带着毛龙儿亲自接见毛承训和刘兴义,对他们的义举表示赞赏。

    刘兴义也因为着他的反正,家室得以保全,这一点让刘兴义终于放下了心。

    虽然朱慈对于曾为鞑子效力的刘兴义,并不怎么喜欢,但是……有时候对于立了功的降将还是应该拿捏好轻重,该给的好处,还是要有的,比如给他些金银赏赐,无关紧要的闲职,随便赏点,给天下人做个表率。

    要不然,没人投降,见人就死磕,朱慈的头都得磕破。

    以后不重用就行了,翻不起来什么浪花。

    毛承训见到朱慈本人后,那是老泪纵横,想想有生之年,竟然能面见皇帝,这也是难得的鸿光。

    尤其是看到毛龙儿随侍左右,更是安心了许多,他们家也是出皇妃的人了,要是被钱塘老家的人知道,他们又会怎么羡慕。 (https://) 《北明不南渡》仅代表作者那日十月十的观点,如发现其内容有违国家法律相抵触的内容,请作删除处理,https://的立场仅致力于提供健康绿色的阅读平台。
【】,谢谢大家!
第221章 干他丫的棒子
北明不南渡全文阅读作者:那日十月十加入书架
    “毛公要留在辽东?”

    听说毛承训不打算跟随大军撤退,朱慈惊愕之余,也有所心理准备。

    在来此地之前,就得知毛承训的身体状况不佳,估计是因为晕船的原因,根本无力坐船长途远航。这也是毛家人大多跑回了浙江,而只有他们留在此地的原因。

    朱慈想的是如果毛承训实在坐不了海船,最起码将其安置在朝鲜中,被扫平后的朝鲜至少应该比辽东安全的多,不过毛承训似乎连朝鲜也不愿意去。

    在他决定充当内应,为朱慈献上镇江的时候,便已经将生死置之度外。

    低垂着头无不感伤的道。“草民身体不便远行,十余年来苟延残喘于鞑子之下,实在于心有愧。”

    “与其在颠簸中困苦而亡,不如留于辽地,战死沙场……还望圣上成全。”

    朱慈听后,看了眼身边的毛龙儿,见她也是望了过来,四目相对下,饶是朱慈做事向来果决,也难以下决定。

    以至于默默地不知道该如何恢回复毛承训。

    毛承训继续道。“家父含冤而死!如今承蒙圣上隆恩,沉冤得雪,承训图求见得家父,将此喜信报于忠魂!”

    “只求圣上照料草民家人,则草民死亦足矣。”

    十几年来,被病痛折磨的毛承训,也想开了,人总是要死,而他的念想都已经完成,现在基本没有任何的留恋。

    毛承训潸然泪下,被朱慈亲自扶了起来。

    即使是铁石心肠般的人物,也不禁被毛承训的执着所感动。

    毛龙儿已经忍不住和自己的爹跪在一起相扶而哭。

    至于朱慈,总感觉不那么好受,走出将军府,出门透气。

    外面,有人来报。

    “圣上,在城内的牢房里发现三个人。”

    “三个人?”朱慈皱眉,如果只是三个普通的罪犯,都不用朱慈过问,手下的人直接帮他们超度升天。

    显然是三个特别的人。

    三个人很快被带了上来,两男一女,女的穿都穿着一身囚服,不过看起来都遭到过严刑拷打,遍体鳞伤。

    被抬上来的时候,连话都说不出来。

    “圣上……圣上……”红娘子,袁枢和戚宗明在见到朱慈后,哭成了泪人。

    连日以来的折磨早已让他们对死都是一种渴望,先是被棒子俘虏,而后听说沈阳被破后,棒子不敢去沈阳,便将多余的水手杀害,只剩下他们三个有些身份的人,回交给佟六十手里。

    本来都以为死定了的他们,如今在看到了明军将他们解救出来,那种激动的情绪,远不是其他人能够理解的。

    “你们是李岩派来的?只剩你们三个了么?”朱慈看着被其他士兵架着抬不起身子的三个问道。

    这么一问,三个老大人哭的更厉害了,原原本本的将他们率船队而来后,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的哭诉给了朱慈。

    朱慈默默的听着,大致上了解了目前的状况。

    “圣上,臣等失船,陷于贼手,罪该万死。”

    如今没了船,他们已经没有能力接应朱慈返回山东,虽然被救,三个人亦是惶恐不安。

    不过对于朱慈来说,早就有了心理准备,船是死的,人是活的,还能被困死不成?

    “朝鲜无恩,数犯天颜,若不惩戒,大明颜面何在?传朕军令,聚集大小船只,不够伐木造筏,准备渡江,干他妈的棒子!”

    顺便攻打朝鲜的想法,朱慈早就有了,只不过现在才正式的提了出来。

    红娘子等人亲耳听到朱慈的话后,竟有一种热血沸腾的感觉。

    不过话说回来,圣上最后一句话有点……怪啊。

    不但爆了粗口,并且还有一个陌生的名词,棒子?

    棒子是什么意思?完全母鸡,不过阅读理解能力很强的袁枢,还是能够通过上下文间的语境得出,棒子肯定指的是朝鲜人。

    但是为什么圣上会叫朝鲜人棒子?又是从什么样的典故里得来的,翻阅了脑海中各大典籍的袁枢,实在没有找到相应的出处。

    圣上大才啊!懂的典故连他都不知道。

    此时的朱慈,果决霸气,那浑身上下,都好似冒着璀璨的星光。

    三个人都不得不倾服在这种光芒之下。..

    抬手灭闯贼,覆手破鞑寇,这才是真正能够拯救大明于危厄的帝王啊!

    简直就是救世主的存在。

    不服不行。

    镇江城内,明军的粮草还算充足,所谓的充足,指的是,只要粮食够吃三天以上,那就不算事情。

    明天的事情明天再说,镇江城南是水门,直通鸭绿江,能够渡海的大船都已经被佟六十毁掉,只剩下一些吃水较浅经不起风浪的小船,渡海做不到,但渡过并不算太宽的鸭绿江还是轻而易举。

    加上明军将城内的木质房子都拆了造船,经过三天的时间,在江边已经聚集了数百艘小船。

    五月二十一日,伤员先行,分批次渡江而去,主力军殿后,将剩余的木材,城中的火药,聚集在城中的要道之处,纵开一道道火墙,掩护最后的撤离。

    当多尔衮闻讯赶来的时候,面对的是火光冲天的镇江城,大火之下,急忙扑灭,当他的人越过了火墙,却只看到明军已经是渡江而去,远远的似乎还能看到辽宁皇帝的身影。

    多尔衮眼光微闪,辽宁皇帝果真是去了朝鲜,那么接下来……已经没了追击下去的必要,万一朝鲜人真的倒向明军,他的人无脑去追,无疑等于送菜。

    在朝鲜内,辽宁皇帝会有怎么样的命运,已经不是多尔衮能够预料的了。

    现在必须要做最坏的打算。

    那就是在辽宁皇帝在朝鲜人的帮助下,通过海陆返回京城。

    在此之前,多尔衮要得到更多的筹码,就比如说,既然盛京被辽宁破了,那么……北京城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必须拿下!然后……活捉崇祯老皇帝!

    ……

    镇江城已经原来越远,朝鲜越来越近,朱慈收了目光,看向他所在船舱之内。

    最后还是没能忍心把毛承训留给多尔衮,强行将其带走。

    只不过上了船的毛承训就已经呕吐不止,吊着半条命,气色全无,毛龙儿在小心的照料着。

    明军已经离家一个多月,实际上已经疲惫不堪,等到着朱慈的朝鲜半岛到底会遇到什么样的阻碍。

    已经不是朱慈能考虑的了,现在想要脱身,除了血祭朝鲜外,没有任何其他的出路。 (https://) 《北明不南渡》仅代表作者那日十月十的观点,如发现其内容有违国家法律相抵触的内容,请作删除处理,https://的立场仅致力于提供健康绿色的阅读平台。
【】,谢谢大家!
第222章 平推
北明不南渡全文阅读作者:那日十月十加入书架

五月二十一。

在度过鸭绿江之后,明军开始向朝鲜发动进攻。

朝鲜人很有意思,明明自诩小中华,竟然相当的低俗,在进入朝鲜境内后,朱慈发现这里的妇女竟然一个个都是袒胸露乳,极为败坏风化。

当然,朱慈并不奇怪,这种习俗他在后世也听说过。

但是其他的明军士兵就不知道,那些女人简直就是赤果的勾引,差点让朱慈都有些难以控制住军纪。

杀人是没问题的,在辽东杀的人,都快可以把tw海峡填平了,但是到了朝鲜之后,本来想见人就砍的朱慈,却暂时收了手。

朱慈没想到的是,在拿下义州的过程中,完全没有任何阻力。

所有的朝鲜守军,在听说明军入境后,毫不犹豫的投降。

在和那些带头投降的守将,以及当地的士绅会面之下,朱慈大约了解如今朝鲜的状况。

政权掌握在李倧手里,他是十足的软骨头,降清派,为了自身的安危,毫不犹豫的肃清了朝廷中的明粉们。

以至于朝鲜的高层基本都是倒向鞑清的亲清派。

这也是为何朱慈的大明船队会被朝鲜毫不犹豫攻击的原因。

但实际上,朝鲜内部亲明的力量还是普遍存在的,只是由于鞑清和李倧的双重打击下,抬不起头而已。

只要有一根导火索,足以让着被压制的平衡,彻底失衡。

义州的投降,一部分是因为西人党残余的帮助,一部分是因为朱慈血洗沈阳的事情,让思密达们裤子都要吓尿了。

在深思熟虑之后,朱慈现在调整了对朝鲜的战略方针。

在无法占领朝鲜的前提下,目前的目标是干掉李倧,扶植西人党重新上台。

重新树立大明权威。

以义州为起点,向王京进军,同时放出话来,只要有任何人敢于抵抗,便血洗屠城。

你还别说,棒子就是棒子,给自己人打工的时候,软弱无力,毫无动力,但只要一投降就干劲十足,那些原本属于义州的守军,被朱慈编为大明协助军。

被当做炮灰,先锋,平推而去。

似乎是感觉到有了靠山,投降的棒子军,一个个胆子大的很,这当然是指他们对待自己族人的时候。

所过之处,对于抵抗者残忍的虐杀,来朱慈都有些看不过去。

不过毕竟不是自己的族人,朱慈倒是毫不心疼。

朱慈的放话,起到了很大的效果。

一路之上,基本没有像样的抵抗,铁山,宣州在听说明军抵近后都是望风而降,唯一抵抗的是昌城,在牺牲了无数棒子炮灰之后,朱慈还是拿下了昌城。

为了兑现承诺,朱慈纵兵屠城,作为大明协助军的棒子们,甚至比明军更高兴。

杀人,抢劫,对于原本兵饷就不高的他们,简直是赚取外块的捷径。

四天的时间,打到了平壤。

大明协助军的人数,不减反增,基本都不需要明军亲自动手,只要在后方充当监军,并且享受着棒子们的孝敬,这就是明军们唯一要做的事情。

顺利的,让朱慈都有些咋舌。

……

朝鲜的土崩瓦解,让身处王京【首尔】之中李倧大王记得团团转,李倧吓尿了,现在急需一包七度空间,不知道哪里有卖。

“怎么办?!”李倧遍问跪在地上的大臣。

原本听说大明天子亲率大军攻克沈阳的事情,他还是有些怕的,生怕那鞑清倒台,大明腾出手来秋后算账。

不过,怕归怕,那也要等鞑清真的被干翻了再说,但现在……明军直接入朝,大有直捣王京的念头,李倧的心彻底凉了半截。

现在的问题是,明军来了,是战还是降?

说起来自从他光荣的反正,干掉光海君之后,他的朝鲜经历了数次变迁,先是被鞑清撸出了血,不得不奉蛮夷为宗主国。

现在原宗主国又来了。

那么他们又该如何面对?

下面的大臣像往常一样分为两派。

主战派认为,既然已经与大明决裂,降之无功,徒被宰割,况且朝鲜左水使拿下了明人,并且屠杀后遣送给了女真人,大明这是兴师问罪,如果降了,大王也落不得好。

李倧听了也觉得有道理,实际上李倧的得位并不正,是通过造反得来的王位,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大明曾数次斥责于他的不义之举,一直没有承认他的王位。

这一点,让李倧耿耿于怀,也是他成为亲清派的原因之一。

主降派则觉得,大明毕竟是天朝上国,若是与之交恶,实在是忘恩负义之举,况且左水使杀明人,乃是有错在先,只要将罪臣朴格昌交给大明天子,定可平其怒火。

不然,以明军的威势,朝鲜势必难挡。

这么一说,其实也有道理,李倧从不是那种,无脑亲明,或者过度亲清的人,他的所作所为,不过是想要保证自己的统治罢了。

明清两大国的交手,并不是他想插手就能插的,安稳的做个墙头草才是王道。

或许……投降也不是不能容忍的事情,毕竟朝鲜本就是大明的藩属国,如今归正,或许也是美谈。

“大王!不可啊!”但是……降清党的势力还是占据了主流,在看到李倧的犹豫之后,又一个大臣,哭哭啼啼的爬出来磕头道。“明军不过几千人,旦夕而去,若是我等降明,明廷又无力援助我朝,则鞑清大军再至,则又如何却之?!”

又是很有道理的话,李倧听了,再次犹豫起来,想到明清两大国之间将朝鲜任意揉捏,这大王真的不好当啊。

朝堂之上的争论愈演愈烈,却不知道,下面有个大臣则眼色微闪。

左议政沈器远,本来就想着推翻李倧的他……现在突然看到一丝曙光。

……

朱慈的大军仍然在向朝鲜王京行进,红娘子三人基本在几日的休养下恢复了过来。

袁枢和戚宗明,都是人才。

这一点了解明末历史的朱慈还是知道的,一个是袁可立的儿子,一个姓戚……

袁枢也是为大明尽节的忠臣,这让朱慈用起来还是比较放心的。

红娘子和戚宗明又是武将,更加可以代替朱慈指挥作战,让朱慈可以稍微休息一下。

这说明一点,李岩派来的人,除了丢船,丢人之外,其他的都还好。

第223章 追责朝鲜
北明不南渡全文阅读作者:那日十月十加入书架

明军在进入朝鲜之后,与其说是打仗,还不如说是旅游一样。

现在看来,某位大佬说的话还是很有道理的……棒子这个民族存在下来的最大意义,就是给人类的历史上增添一点笑话。

朱慈的德胜之师,裹挟着天朝上邦的威望,和撸翻盛京的巨大声势之下。

一路势如破竹。

攻城略地的同时,接受了大量的炮灰在前方推路,所过之处,虽然虽然没有像在辽东一般,进行大规模的屠杀,但是贼过如疏,兵过如蓖,对于当地的百姓的生活造成很大的破坏。

不过,对于这些状况,那些投降了充当带路党的朝鲜大臣士兵,根本没当一回事,给天朝人当狗腿子,远比屈服于鞑子要快乐的多。

及至五月二十九。

朝鲜王京近在咫尺。

有时候太顺利也十分的无趣,朱慈倒是希望多一些抵抗,给他更加充分的理由屠城杀人。

但现在,朝鲜软弱的超出想象,最终在大军抵达朝鲜王京外的二十里的时候,就听说李倧已经裹挟着家眷,出城逃掉了。

对李倧来说,他们家祖上又没有君王死社稷的祖训,在感觉根本干不过朱慈的状况下,保住小命才是王道。

向天朝请罪并且重回大明的怀抱?李倧不是没考虑过,但现在鞑清尚在,明军只是一小支入朝的情况下,他不得不考虑明军离开之后,他这风雨飘摇的小国所要面临的难题。

最终的决定是跑……明军只是几千人到来,又不可能占据着朝鲜全境,只要等那些大爷们蹂躏完了朝鲜,撒过了气离开后,他又能屁颠屁颠的返回王京,重新做他的大王。

这是李倧的小心思。

朱慈面无表情的听着朝鲜泥腿子的们的回报。

寻思着怎么弄死李倧那只小兔崽子。

“朝中大臣已至平仓洞外恭迎圣驾。”李一元在宣州的时候,就已经投了朱慈,这一路上一直恭敬的充当向导。。

下野了数年,如今天军到来,只要他能把握的住,重新上台必然不再话下,甚至于靠着他那亲明的态度,权倾朝野,把持朝政都极有可能。

明军对于他们的意义,不仅仅是因为朱慈的明军代表着天朝上邦。

更加现实的利益是,帮助明军可以为那些不得志的政客,赚取足够的政治资本。

无论是古还是今,国之间从没有真正有友谊和羁绊,只有利益才是永恒的。

朱慈要是认为他们是因为爱大明爱生活才跟着明军为虎作伥,那就实在太天真了。

他也能察觉到李一元以及那些附庸在他身旁的朝鲜人,本质上的目的是什么。

不过朱慈并不在乎这些,朱慈需要的仅仅是用拳头惩戒一下,最近挺皮的朝鲜。

宣扬大明的威势,将那些倒清党清洗干净,才是这一次的目的。

就这一点而言,朱慈和他们在利益上是一致的。

李倧已经跑了,但是大臣们都留了下来,说是保卫王京,其实也只是做个样子。

在李倧离开之后,深怕明军屠城的他们,早早的在王京之外,迎接明军的到来。

当朱慈整理了好装束,骑着马领着对于走在最前方的时候,那些大臣终究是有几个人,忍不住抬起了头,小心翼翼的打量着那位传说中的圣天子。

关于大明天子的传闻,朝鲜人只能从一年三次朝鲜使节带来的朝天录中窥一二。

从纸上看到的人,显然没有现实更为直观,当他们看到那位少年皇帝出现在视野中时,不觉间有了压抑的之感。

没人可以想到,便是这位少年,带着为数不多的明军,从北京直接打到辽东,而后又俯冲至了朝鲜。

那少年的外表下,现在不如他表面上的那么简单,天朝……的天子,果然和他们小国的大王不一样,只看那么一个照面,想着他的功绩,就觉得和他们朝鲜的大王不是一个数量级的。

负责王京守备事宜的朝鲜是领相大监李元老,相当于明朝的首辅,在李倧离开之时,便已经被授意,极力想办法“送走”明军。

至于怎么个送法,李倧是没啥好主意。

但李元老的想法是,尽量满足大明天子的诉求。

他也能够洞察到,大明之所以在攻克沈阳后,直接兴师问罪到朝鲜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他们脱离了大明,成为鞑清的藩属国,最直接的原因,是那个朴格昌实在是太懂事了,竟然直接捅了马蜂窝,给朝鲜惹了大麻烦。

为了平息朱慈的怒火,朝堂内外,基本没有任何犹豫的,将朴格昌全家拿下,作为谢罪的替罪羊。

李元老卑着身子,直到朱慈的行至他的身旁,连扣三首道。“思思……思密达。”

身旁有着翻译将李元老的话,原原本本的复述给朱慈听。

“老臣朝鲜领相大监李元老,叩见大明圣天子,吾皇万岁万岁!”

“圣上携天军,驾临朝鲜,兴师问罪,我朝思量,亦感其过,然黄海道外,明船遭难,实在庆尚道左水使朴格昌私自而为之,实非朝中授意,亦与大王无关。”

“如今罪魁祸首,朴格昌家众已被拿下,献于圣天子,以抵过失。”

李元老低声说道,同时向身后示意,很快便有人将被五花大绑的朴格昌,押到了朱慈的面前。

等候发落。

朴格昌都快吓成了痴呆,哆哆嗦嗦的嘴唇干裂,说不出更多的话,他现在说后悔已经后悔死了,当初怎么那么积极的鬼迷心窍的想给鞑清邀功,却怎么也没想到,大明天子直接干到了沈阳,还因为他直接捅入了朝鲜。

现在说什么都没用了,他的小命肯定玩完。

没有任何能够争辩的借口。

朱慈身后红娘子三个人瞪着朴格昌都是恨的牙齿痒痒,便是因为他,他们的船队全军覆没。

并且亲眼看到朴格昌下令斩杀船工。

恨不得直接冲上去将其生吞活剥。

当然,朴格昌是必死无疑,毫无疑问。

但现在朱慈关心的不止这些。

即刻问道。“李倧呢?”

此话一出,连那个朝鲜翻译都不知该怎么说好。

第224章 威吓
北明不南渡全文阅读作者:那日十月十加入书架

朱慈的话字正腔圆,中气十足。“李倧呢?”

用的是大明官话。

朝鲜的士大夫们大多都能够听懂,而正是因为能听的懂,所以有些难以回答。

说李倧怕被清算,逃了?

他们还是要点面子的,国君弃城逃跑这种事情,说出来自己脸上都无光。

李元老沉寂片刻,似乎已经整理好的说辞。“大王久慕天子隆恩,本欲亲率群臣相迎,奈何身染重疾,不便污秽龙体,自引而去……”

好一个身染重疾,说的倒是有模有样,其实不过是不敢见朱慈罢了。

“真的如此……么?”

朱慈虚眯着双眼,低头盯着李元老,那种视线之下,李元老都五十好几的人了,亦有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但还是咬着牙,强行道。“却是如此。”

朱慈已经拔刀而出,金属划过的声音,令李元老突然感觉到了一种恐惧。“圣上……”

上字还没说完,朱慈的刀已经出鞘,转眼之间,李元老只觉得胸口有一种被撕裂的疼痛感,继而一股血柱从他的胸膛喷射而出。

直到他死去,也难以明白,礼仪之邦的大明,他们的天子怎么会如此一言不合的就杀人了?

李元老倒下了,倒在血泊之中,抽搐了一番,便没了气息。

这一切都太过于突然,以至于其他的大臣都完全没能反应过来。

为什么杀李元老?

没有特别大的原因,仅仅因为他敢于欺骗朱慈而已,欺君之罪何其之大。

况且,朱慈有意,在朝鲜重新树立起来大明的威信,那么必然要开始挖出来那些压制着亲明势力的大臣。

譬如,李元老,譬如那些敢于替李元老说话的朝鲜大臣。

当下面的大臣们看到了朱慈突兀的所作所为,他们的反应,亦是不同的。

有人木讷,完全不当回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只图自保。

亦有人胆战心惊,生怕大明天子砍到他的头上。

当然会有人唱反调,实际上,和明朝类似,朝鲜在效仿大明的制度后,也是出现了士大夫放飞自我,敢于和老大对着干的勇气。

他们对于看不过眼的事情,很有骨气的站出来,质问。

“圣上!不知李大监可有过错?竟是横遭杀祸,况且李大监乃是我朝大臣,纵有过错,当由我朝刑曹论处?”说话的是一个叫黄翼的大臣,和他一道的还有若干人,虽然迫于威势,没敢太过硬起的怼朱慈,但该讲的道理还是要讲清楚。

李元老就这样死了,让他们很难接受。

“为何杀他?”朱慈反问。手中的刀上,还滴着李元老的血。“以虚言诓朕,那便该死。”

“朕只告诉你们!不要把朕当做你们的大王一样的人物!朕是大明的皇帝!你们的大王在朕的面前,亦是臣子!”

说白了,这些人如果管李倧叫爹,那么就得管朱慈叫爷爷。

“凡是还抱有侥幸心理,不愿意彻底屈服于大明的人,不管是谁,都只有一死!”

朱慈无不厉声喝道,那言语之间毫不客气,黄翼是想说些什么反驳,不过朱慈对黄翼并不感冒。

冒出了话后,抬手示意之下,一队明军士兵,直接会意,朝着黄翼等人而去。

抽刀,砍人,痛叫,一命呜呼。对于杀人如麻的明军来说,基本都是一气呵成,小意思罢了。

但对于朝鲜众臣来说,那就是如同地震一般,那几个在朝廷内部极有信望的人,几乎一转眼就没了,明朝天子的下的杀手几乎毫不犹豫。

连砍翻了两波人后,一众的大臣安静了下来,现在他们才意识到,他们遇到的乃是一个将人命当成草芥一般的狠角色,和其理论是绝对行不通的。

不过士大夫们,还真不缺硬角色,当本朝的大臣被杀,顿时有人感觉到了耻辱。

当时就站了起来,对着其他人道,“明军不过区区几千人!我朝如何任人宰割?为何不将大明天子拿下幽禁,天子尔,又有何可以惧怕的!”

他试图呼唤起来那些仍然想要和朱慈对着干的大臣,在如此的屈辱之下,又怎能心服?

说完之后,想象中的,一呼百应的场面,并没有出现,那话漂浮在空中,就如同掉入大海中的石头,没有太多反应。

红娘子和戚宗明都准备好了,生怕出现任何变故,只是……周围的朝鲜人,一个个你看看我,我看看里,完全没有任何被触动的意思。

尹向隆试图用言语鼓动其他人和他一起武力反明,只不过这一下来却完全没人响应。

尴尬的尹向隆挠了挠头,很显然,他失败了,失败的结果都只有一个,他要没了。

当尹向隆意识自己要完蛋,当他看到明军的士兵,朝着他步步紧逼,尹向隆终究有了决定,在明军干翻他之前,就已经一头朝着不远处的巨石撞去。

咔嚓。

脑壳碎裂,一命呜呼。

如果这也算杀的话,三波之后,整个朝鲜内外再没有任何反对声。

非暴力不合作。

就如同当初清洗北京一样,强大的武力是统一整个朝廷内部的最有效的方法。朝鲜也不例外。

朱慈杀人,只是在告诉思密达们一件事情,那便是……哪怕有一点点小小不愿意屈服的想法,都可以去死了。

在鲜血和暴力的逼迫下,朱慈再次问道。“李倧呢?”

同一个人,同一个声音,但在鲜血和暴力的加持下,彻底是另一种味道,强势的足以击碎任何人的心房。

李元老死了。

下面还有左右两相。

左议政沈器远,爬了回来,不敢抬头的道。“李倧生怕圣上追责,现已畏罪而走。”

实话,只能说实话。

并且沈器远已经听了出来,大明天子对于李倧到底是个怎么样的态度。

顺应大明天子的意思,才是现在应该正确的政治方向,沈器远连李倧的大名都敢直接称呼出来,故意让自己走到和李倧决裂的地步,来讨好朱慈。

朱慈还是很满意,这是他所需要的,将大臣们逼到和李倧的对立面,然后宣布罪行,将其撸掉,改换新王。

首页404142434445464748495051 下一页 末页
扫码
作者那日十月十所写的《北明不南渡》为转载作品,北明不南渡最新章节由网友发布,找书苑提供北明不南渡全文阅读。
①如果您发现本小说北明不南渡最新章节,而找书苑没有更新,请联系我们更新,您的热心是对网站最大的支持。
②书友如发现北明不南渡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③本小说北明不南渡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找书苑的立场无关。
④如果您对北明不南渡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邮件给管理员,我们将第一时间作出相应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