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找书苑 > 军事历史小说 > 并州李义最新章节 > 并州李义全文阅读
选择背景颜色: 选择字体: 选择字体大小:
一百八十七:长辈皇甫嵩
并州李义全文阅读作者:御宅烟魔加入书架
    皇甫嵩的府邸。

    李义一回来皇甫嵩就直接迎了上来,询问其和灵帝刘宏会面之事。没办法,作为皇甫嵩最为关注的小辈,其第一次见皇帝,又是私下见,作为长辈的皇甫嵩怎么可能不关心?

    说起来,在第一次从皇甫规口中听到李义之名时,皇甫嵩还是相当不以为意的,虽然他确实也承认,李义的脑袋很好使。直到李义砍下了和连的脑袋,皇甫嵩才彻底将李义看入了眼里,放在了心中。

    不得不说,像皇甫嵩这种只认战绩的人,在有些时候还是很可爱的。当然,如果是那些没有什么能力的人,可就不会这么觉得了。

    只是,他怎么都没有想到本来只是打算随口问问,顺便以长辈的身份教训他一番打打他的锐气,结果却直接被李义的话给惊住了。

    “什么?子康的先祖是李……公?!”皇甫嵩震惊的看着李义,原本他是打算直呼李陵其名,不过考虑到李义就在面前,最终又改成了公。

    “不错。”李义闻言点了点头,对于皇甫嵩的震惊却也没有感到意外。毕竟这件事情如果换做是发生在李义熟知的人身上,李义也会直接惊住的。

    “真是想不到……真是想不到啊!!”皇甫嵩看着李义感叹着,那眼神仿佛是刚认识李义一般。不过仔细想想,似乎也确实是如此。原来皇甫嵩认识的李义是九原李家的家主,靠着天赋和才情得到了他的叔父皇甫规以及张奂收入门下作为弟子,但依然改不了其地主的身份。

    而如今,李义摇身一变却成了名门之后,虽然陇西李氏早已经没落,但,这对于李义并不会有什么影响。因为以后别人在介绍李义的时候,除了李义之前拥有的那一串光环之外,还得在加上一句,飞将军李广之后!

    是的,陇西李氏很牛逼,出了好几个名人,比如秦国名将李信等等。但对于汉朝而言,李广无疑才是名声最大的那个。不管是司马迁、汉文帝刘恒,或者是东汉时期的班固,都对李广有非常高的评价。

    而作为李广的后人,哪怕陇西李氏灭亡,别人也会将李义当作名门看待。这无关李家的势力,而是对其先祖的尊敬和仰慕。

    好半响,皇甫嵩才回过神来,看着面前的李义再次摇头叹息道,“子康啊子康!你可真的是……上次让你率兵潜入广宗城制造混乱,你直接把张角三人杀了。上上次让你去拖延卜己的行军速度,你直接把卜己吓死了。而如今……”

    说到这里,皇甫嵩再次长长的吐了一口气,仿佛要把心中的郁闷全都吐出去一般,随后,他才看着李义再次说道,“而这次你被升上召见,你又告诉我你是李公的后人?!那下次再见面的时候,你是不是就已经率军把北方胡人都灭了?!”说到最后,皇甫嵩的声音忍不住提高了起来,显然对李义这种一下子就爆出一个大新闻的作法非常不满。

    好吧,毕竟皇甫嵩已经52岁了,老人家嘛,接受能力比较差。李义这么一个大新闻爆出来,直接就让他的小心脏扑腾扑腾的。

    闻言,李义摊开双手耸了耸肩,他可真不是故意的。好吧,只有这一次为自己的祖先平反确实是故意的。

    而这时,皇甫嵩也恢复了平静,看着李义沉声问道,“你真的向圣上说,希望用你的功劳换取一个为李公平反……的机会?”说到机会这两个字的时候,皇甫嵩忍不住顿了一下,因为他现在真的很想把李义的脑袋敲开来,好好看看里面到底装了些什么东西。

    “不错!义真公也知道,义不想这么早就步入朝廷。所以义就想出了这么一个办法。”李义闻言点了点头说道。“如果能够借此为先祖平反,那是最好不过。而就算失败了,义也可以借这个理由留在地方。”

    “唉……说是这么说,但你小子倒是真舍得啊!”皇甫嵩闻言叹息道,和荀攸想的一样,换做是他的话,恐怕也舍不得。毕竟一个平反的机会……需要用得到这么大的功劳吗?如果说这些功劳能够直接换取为先祖平反,那皇甫嵩或者荀攸是绝对不会不舍得,但只是一个机会……

    “呵呵,义真公不比如此,就算失败了,最少义的目的也达到了,而且……还能得到一个至孝之名呢?”李义闻言笑道。

    “至孝?你小子昔年为你的家君守孝3年,不就已经得了至孝之名?要知道直到现在,许多人还会拿这件事情来教导孩子呢。”皇甫嵩闻言没好气的说道。

    “哈哈~”李义闻言讪笑着,却也没有再多言。他知道皇甫嵩说这些都是为了他好,不然以皇甫嵩的性格,换做是别人他理都懒的理。嗯……这个性格确实不是一个什么好性格。

    不过皇甫嵩却也没有多言,毕竟李义都已经和皇帝提出来了,他再说什么又能如何?而且他也不觉得灵帝刘宏真的会一点封赏都不给李义。

    “这样吧,我带你去拜访一下三公,把你引荐给他们。如果能够得到三公的帮助,为李公平反的机会无疑会更大!”皇甫嵩想了想再次说道。

    “哈哈~就等义真公这句话了!”李义闻言大笑道。

    “你小子啊!”皇甫嵩闻言顿时没好气的笑骂道,跟着就带着李义前往太尉府。说起来,如今汉朝的朝会是5日一开,但特别的事情总是会临时开启朝会商议,而李义为其先祖李陵平反一事,在皇甫嵩看来毫无疑问就是一件特别的事情。

    而且虽然刘宏对李义很是宠信,李陵的评价在这个时代也不算太低,但显然,想要为其平反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最少皇甫嵩很清楚,宦官集团那边是绝对不会轻易让李义为李陵平反的。而且……还有大将军那边……显然也不可能坐视李义从白身摇身一变变成名门之后。()
一百八十八:人脉
并州李义全文阅读作者:御宅烟魔加入书架
    说起来,当今太尉邓盛本来是当朝太仆,不过在今年4月杨赐因为和灵帝刘宏发生了争辩,进而被刘宏罢免。随后,资历深厚的邓盛就被提为了太尉,而原本的太仆则由袁逢接任。

    而之所以皇甫嵩先带李义来找邓盛,却是因为昔日邓盛曾经担任过并州刺史,虽然只担任了4年,但在张奂任职护匈奴中郎将时,两人的交情却也不错。也因此,后来皇甫规和邓盛也有了交情。

    再加上李义出自并州,又和邓盛的门生中很得其看重的王允是好友,皇甫嵩自然是先行拜访他了。

    太尉府。

    “昔日我为并州刺史之时,也多听闻李家的事情,虽然只是地主,但却一直都在帮助地方抵御胡人的侵略。那个时候我还在感叹如此忠义之人,却因为祖训无法为朝廷效力,却想不到其中还有这层缘故。”邓盛在将皇甫嵩两人迎入府邸,并听完了李义的讲述后,看着李义感叹着。

    说起来,对于李家的祖先,所有知青之人自然不可能没有猜测过,不过绝大部分的人,所猜测的基本都是昔日秦朝或者楚国的后人,毕竟如果不是他们的后人,又如何会对汉朝朝廷拥有如此的怨念呢?甚至有不少知情人还在猜测,李家的这个李姓,可能都是后来改的。毕竟这种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改姓的家族,在这个时代可真的不要太多。

    不过说完,邓盛又再次叹道,“唉,子康你也太心急了,就算想要为先祖平反,也不用现在就提啊。如果能够等到你率军北伐之后再提,成功的机会不是更大吗?”

    和皇甫嵩、荀攸等人的想法一样,邓盛也觉得以如今灵帝刘宏对李义的看好,只要李义自己不作死,早晚会率军北伐,建立那不世之功!解释,平反什么的,不就是一句话的事情吗?

    “那我也得有那机会啊……”李义心中无奈的想着。

    虽然记不得准确的时间,但李义却大概知道就在黄巾之乱没几年之后,灵帝刘宏就挂了,随后官宦夺权、董卓进京、群雄讨董基本都是在2年之内就发生的事情。而紧接着,就是持续了数十年之久的乱世。

    所以北伐?在李义心中根本就是不存在的事情!就算是未来有,那估计也和汉朝没有什么关系了。

    而且严格来说,李义都不知道自己这辈子有没有机会进行北伐,虽然在他心中,等到一统天下之后就会有机会进行北伐,但什么时候能够一统天下呢?甚至有没有那个机会一统天下呢?李义心中真的没有底。

    虽然这么说有些涨别人威风,但李义确实没有那个信心,毕竟,并州的情况比起其他州来,实在是相差太多太多了。如果是前世玩游戏,那么坐拥吕布、关羽、赵云、颜良、文丑、张辽、高顺这么一大票的猛将后,基本就代表可以平推过去了,除非是那种种田强迫症,非得一个个城的发展好再进攻。

    可现实呢?李义表示真心呵呵了,尤其在前期,拥有这么一大票的猛将和只拥有其中一个有什么区别吗?没有区别。人口、文化、经济、农业,哪一项并州比得上其他地方呢?

    嗯?既然如此的话,李义又为什么不去其他州呢?理由显而易见,有什么理由放弃一个基本已经攻略的差不多的领地,跑去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重新开始攻略呢?更别说并州还拥有大量的战马,剽悍的民风,这些,可都是未来部队最重要的东西。

    “邓公所言虽然有理,但到底何时能够北伐谁也说不准,而且北伐难度之大,又有谁能够保证成功呢?”李义闻言恭声说道。

    闻言邓盛点了点头,因为李义说的也没错。虽然如今北方鲜卑人的内乱越来越严重,但却也不代表李义率军北伐一定能够成功!毕竟如果能够确保胜利的话,那也算不上什么盖世奇功了。

    “也罢,不过只有我一人恐怕还差一点,这样,我陪你去一趟司徒和司空府,义真,你就不用跟着了,去找一下公伟。”邓盛沉声说道。

    “多谢邓公!”李义和皇甫嵩闻言连忙作揖感谢着。

    “谢什么?如果真如你所言,那么为李公平反也是我辈应做的事情。”邓盛闻言摆了摆手说道。至于如果不是如李义所言……好吧,这种平反本来就是有许多不确定性,尤其像李陵这种情况,根本没有任何证据能够证明李义所言是假的。到最后,看得还不是大家在朝堂之上的辩论结果?

    很快,李义就跟着邓盛来到了司空府,而对于李义的请求,司空张温并没有太多的犹豫就答应了。甚至主动提出和李义、邓盛一同前往司徒府拜会袁隗。

    “呵呵,子康不用如此多礼,昔日我曾受曹君候的提拔之恩……而且不过只是帮忙说两句而已,算不上什么难事。”张温闻言笑道。

    听到张温这番话,李义终于明白为什么历史上所有的朝代,几乎都会出现大臣们结成朋党的现象。因为当你步入仕途之后,真的很难不出现朋党,就好像李义,明明第一次入京,结果却一下子就多出了这么多的关系。虽然这些关系还很微弱,但这显然是一个非常好的开始。

    与此同时,李义也终于明白为什么大将军何进会如此敌视自己了。或许,其实这种敌视只是羡慕李义吧?羡慕李义几乎不需要做什么,就能够得到他一直努力却依然无法得到的东西,这些士大夫们的善意。

    随后,皇甫嵩按照张温的吩咐去找朱儁去了,虽然此时朱儁不过只是一介中郎将,又只是寒门出身,但毫无疑问,此次回京他必定会升官晋职。而且在许多士大夫们眼中,皇甫嵩、朱儁、李义早就已经被串联在了一起。

    不多时,三人就来到了司徒府,得到通报的袁隗亲自将三人迎进了府邸。而看到这一幕,李义心中再次感慨着,“入京第一天就结识了当朝三公,古往今来我估计也能排得上号吧?”()
一百八十九:态度的转变
并州李义全文阅读作者:御宅烟魔加入书架
    张府。

    “什么?!李陵是那李子康的先祖?!”张让闻言目瞪口呆的看着蹇碩,显然不太相信自己听到的话。

    “正是!那李子康当着圣上的面直言,愿意用自己的功劳来换取其先祖平冤昭雪的机会!”蹇碩恭声说道。

    “李陵啊……”张让闻言沉吟着,显然这个名字让他一时间有些不知所措。虽然李陵已经死了快300年,陇西李氏也早就差不多消失了,但李陵这个名字对于汉朝的士人来说,可从来都不是什么陌生的名字。

    因为不管从其李广的孙子这个身份,还是李家与霍家的恩怨情仇,再到其充满争议的一生,都让李陵成为了即李广之后,陇西李家名气最大的那个人。别的不说,单单【汉书】为李陵单独列传,就足以证明许多东西。

    “圣上的态度是……”张然脸色阴沉的问道,虽然陇西李家早已经是是过去式了,但关键李义可不是过去式!他天赋异禀、文武双全,而且年纪轻轻就已经立下了无数功劳!如果再加上李陵后人的身份……

    “看圣上的意思,似乎对于为那李陵平反有些意动,不过却有些担心士大夫们反对,所以提出要与士大夫们商议一下。”蹇碩听到张让的话,哪里不知道其想要知道什么?要知道蹇碩这些年来能够一直担任刘宏身边的小黄门,除了他确实很得刘宏宠信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因为他有眼力,会揣摩心思,不单单是对刘宏,还有张让他们,所以张让和赵忠都非常信任蹇碩。

    “另外,当时黄门侍郎荀攸荀公达也在场,想来用不了多久,大将军那边也会知道吧?”蹇碩恭声说道。

    “呵呵,荀攸和那李义在很多年前就已经结识,而且那何进又不敢重用这位荀家子弟。恐怕……那荀公达根本就不打算将这件事情告诉何进吧~”张让闻言冷笑着,同时右手食指在桌案上轻轻的敲着,听起来很有节奏,这是张让在思考时的一个习惯。见状,蹇碩没有在说话,而是立在一旁恭候着。

    半响后,张让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想要利用这件事情打压李义的难度太大了,或者说根本就不可能。”张让叹息着。如果李义是打算用功劳来换李陵的清白,那么张让能说的可就太多了,但只是换取一个平反的机会?张让实在找不到什么可以利用的地方。

    拿李义是李陵后人来说事?好吧,或许昔日因为李陵,陇西士人们均以李氏为耻,甚至都连用都不会去用李氏的族人。李氏之所以落魄,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就是因为这一点。

    但是!距离那个时候已经过去了快300年,随着【史记】、【汉书】的出现,李陵在士人们心中的形象早已经不再像当初那般低了。更别说李义自从出仕以来就屡立大功,斩杀和连、平定黄巾之乱。

    而且自古以来,均是胡人南下骚扰,虽有卫青、霍去病北伐成功,但到如今,却也只有李义敢率军北上打猎。虽然看起来有些孟浪,但最少,没有发生他们不想看到的后果不是吗?许多时候,政治这种事情看得不就是结果吗?如果胡人因为李义这件事情反攻汉朝而李义没有挡住,那李义无疑会被安上各种罪名。但成功了……那么自然会被当作是重振大汉声威之人。

    说着,张让对蹇碩挥了挥手道,“你先回宫吧。”

    “是!”蹇碩闻言不再多言,直接起身离开了。

    待蹇碩离开后,张让随即派人将这件事情与那些依附于他们的士大夫们交代了一番。虽然无法利用这件事情打击李义,但却不代表张让不能让麾下士大夫们使一些绊子,增加为李陵平反的难度!

    同时,张让又派人去找何苗,让其和何进提一下这件事情。虽然荀攸不打算将这件事情告诉何进,但张让可是非常乐意的。如果能够煽动何进反对这件事情的话,进而彻底让何进得罪那些士大夫,最后不得不倒向张让这边的话,那可就再好不过了。而且,这一次,张让可是准备来一次狠的。

    “希望那何苗能够说服何进吧……”张让低声自语着。

    司徒府。

    “真是想不到啊……”袁隗重复着张温、邓盛乃至皇甫嵩、张让等人在听到这个消息后的表情和感叹。

    不过和其他人不同的是,袁隗在感叹的同时,又重新将心中对李义的评价制定了一番。

    原本,在他们的心中李义的评价并不低,师出名门、文武双全,至孝之人、天纵奇才等等一系列的标签早早就被袁隗、袁逢插在了李义的身上。但如今,他们又得在李义身上再次插上一个标签,名门之后!

    诚然,陇西李家现在已经完了,但这并不代表李家这个名号也跟着一同消失在历史之中。就好像现在,一旦李义作为李家的后人被承认,那么李义的仕途无疑将会更加的顺利。因为哪怕只是落魄的名门,那也依然是一个耀眼的光环,更别说李家还有李广这么一个活招牌了。

    届时诸多光环加深,再加上各种战功以及刘宏对其的宠信,在袁隗等人看来,只要李义自己不作死,那未来定然不可限量。毕竟,如今的汉朝,又有第二个能够和李义相提并论的少年英杰吗?没有!哪怕袁隗非常看好的袁绍也不能。

    “如此孝举,我自然不会坐视不理。”袁隗点了点头同意道。

    他之所以同意,不单单是因为李义的身份变化,让他有了替袁氏结交李义的心思,更因为李义如今的背景,让袁隗已经将李义放在了和袁氏同等的位置上。诚然,张温和邓盛如今对李义估计和自己一样,只是想要结交一番,但单就这种行为,就足以让袁隗改变对李义的态度了。

    要知道今天可是李义第一天入京啊,以后会如何?天才晓得!这种情况下,只有先行结交才附和袁氏的利益。至于未来,到时候自然会有不同的策略应对。()
一百九十:最大的麻烦
并州李义全文阅读作者:御宅烟魔加入书架
    “多谢两位明公,义实在是感激不尽!”在离开司徒府后,李义对邓盛、张温两人作揖感谢道。

    “呵呵,子康客气了。”邓盛和张温轻笑着应道,随后三人客套了一番,李义就将两人恭送回了各自的府邸。

    “啧啧,看来我其实似乎并不用如此忌惮这些士大夫们,这一个个的不都挺好说话的嘛~”李义心中暗想着,不过这个念头在他的脑中并没有持续太久,就被他直接抛之脑后了。

    怎么说呢?如果李义真的如此天真的话,那他根本不可能在之前会考虑那么多,甚至都不会想要留在地方,而是直接选择进入朝堂。虽然李义不知道此次刘宏会如何封赏自己,但怎么说呢?在汉朝,关于战功的封赏其实还是很好猜的。

    秩中两千石的官秩,尤其是卫将军这位置,在李义看来是最可能的。因为在这个时期将军位其实是不长设的,而实际上除了大将军在这些年来成为了外戚的专属职位之外,其他将军位也就只有度辽将军是常置的。这么多空置的将军位,随便拎出一个封给李义,显然并不需要太大的难度。

    不过就算李义真的留在京师担任将军,顶多也只是一个名号将军,实权什么的根本捞不到一点。之所以如此,却是和汉朝的权利制度有关系。

    简而言之,自从光武帝刘秀开创东汉政权之后,就在努力将权利集中在君王的身上。于是,刘秀就将处理上疏的权利交给了尚书,以此来制约三公。只是到了如今,这个制度已经逐渐失去了作用,因为绝大部分的时候,都是由三公或者大将军录尚书事。

    所谓录,和领尚书事差不多,但权利更重,最出名的,恐怕就是后来的蜀汉丞相诸葛亮了吧。一个录尚书事,直接将朝廷所有大权集中在了自己的身上。

    虽然如今不管是三公还是大将军都没被刘宏任为录尚书事,而是将权利紧紧的抓在自己的手中,但就算如此,也不代表李义入了朝堂之后就能够得到话语权和实权,甚至兵权李义都不觉得自己能够捞得到。

    而没有实权,李义又如何在雒阳之中站稳呢?三公的善意?是的,如今三公确实向李义散发出了善意,那在李义看来,那不过是因为李义此时正是灵帝刘宏身边的红人,而且和他们之间也没有什么利益冲突!如此一来,他们自然不会吝啬自己的善意了,毕竟李义被大将军、宦官所敌视,他们如果部趁机拉拢的话,岂不是太傻了?

    当然,如果李义只想当三公的跟班,那么此时三公散发的善意无疑是其步入朝堂的最好机会,可惜李义根本就没有那个兴趣。

    而如果李义透露出其想要掌控实权的念头,三公还可能保持如今的善意吗?想想也知道不可能。

    回到皇甫嵩的府邸,此时他早已经在府中等待着李义。

    “公伟已经答应了。”皇甫嵩沉声说道。

    “辛苦义真公了”李义闻言恭声说道。

    “唉,没办法,谁让你是叔父的弟子呢?可昔日叔父明明说你是一个让人非常省心的孩子,怎么长大之后……”皇甫嵩无奈的看着李义叹息道,“就知道给人找麻烦!”

    闻言,李义尴尬的讪笑着,完全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不过显然皇甫嵩也只是随口抱怨两句,很快就将话题转移到了正事上。

    “除了宦官以及……之外,子康你最好先想想如何应对史官的质问。”皇甫嵩表情严肃的说道。

    史官,撰写史书的人,以太史令为首,每个都是博学多才之人。任何想要改动史书的问题,都得通过他们来进行。可以说,在某些方面,他们才是李陵平反这件事情最大的困难。

    因为自古以来,也不知道是因为只有脾气又臭又硬的人才能够担任史官,还是在担任了史官的人脾气都会变得又臭又硬。总之,想要这些史官改写历史可从来都算不上什么简单的事情。

    或许司马迁被武帝执行了腐刑依然秉直书写史书是一件备受人尊敬的事情,不过这种事情其实历朝历代几乎都存在。最著名的,恐怕就是“崔抒弑其君”这件事情了。

    在春秋时期,齐国的大臣崔抒和齐庄公在争夺美女发生矛盾后,借机杀了齐庄公,后立齐景公,自己则做了国相。于是齐国的史官就把这件事情记录了下来,“崔抒弑其君。”

    而对此,崔抒自然不干,毕竟这种弑君的恶名可是要遗臭万年的。但他杀了这个史官后,继任的史官依然还是这么写,“崔抒弑其君。”一个字不多,一个字不少。第三个依然如此,第四个还是如此,连续四位史官,依然在史书上写下“崔抒弑其君”这五个字。

    最终,崔抒放弃了,而就在他放弃的时候,第五位史官却已经写好了“崔抒弑其君”的简策向宫廷中走去。原本是为了等第四位史官被杀之后,他就直接将这个简策递上去。

    这是自古以来史官拥有的气节,让世人和后来者尊敬,也让统治者无奈。而且,历朝历代在撰写史书的时候,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规矩,那就是皇帝是不能够观看史书中关于他自己的记载。

    就好像昔日司马迁撰写史记,虽然后来因为司马迁在李陵事件中作为唯一一个替李陵求情的人,而被武帝刘彻施以了腐刑,但就算如此,武帝刘彻依然没有去看史记,这并不是对司马迁的尊重,而是对史官和史书的尊重。

    而后来,唐太宗李世民也对正在撰写的史书非常好奇,总是忍不住想要看一看里面到底在写些什么。不过因为当时的史官诸遂良的劝谏,最终打消了李世民的这个念头。

    只是可惜,这种气节在那些胡虏朝代并不存在,尤其到了鼠尾朝,所谓的史官气节更变成了一个笑话。

    咳咳……扯远了。

    “请义真公放心,义已经想到办法了。”李义恭声应道。

    嗯?什么办法?好吧,其实李义又哪里有什么办法呢?只不过是打算利用李陵为什么投降匈奴这件事情并没有任何解释,以及投降匈奴之后,李陵的事迹几乎没有任何记载这两点而已。

    ()
一百九十一:内朝朝会
并州李义全文阅读作者:御宅烟魔加入书架
    大将军府。

    “什么?!那李义竟然是李陵的后人?!”何进听到何苗的话后,顿时就惊住了。

    “不错!大兄!那李义如今打算用战功换取为李陵平反的机会,弟以为我们完全可以利用好这次的机会,哪怕无法让李义下狱,也能将其赶出朝堂!”何苗沉声说道。

    “你以为?我看是那些宦官们以为吧?!”何进闻言看了眼何苗,语气略带不满的说道。

    “大兄!弟于宦官们来往,也是为了大兄你啊!不然以我们在朝堂中的势力,一旦弄倒了宦官,我们又凭什么和那些士大夫们斗?!还是说大兄你觉得那些士大夫们会心甘情愿的将权利送到大兄的手上?!”何苗闻言表情严肃的说道,言语间没有丝毫的畏惧。

    “这……”何进闻言,脸上顿时露出了犹豫的神色,因为他知道,何苗说得对!如果没有了宦官,他这个依靠裙带关系,又是屠夫出身的大将军真的能够坐稳吗?就算坐得稳,又依然会有权利吗?

    如果换做是成为大将军之前,何进自然不会考虑这一些,因为以他的出身,能够成为大将军就已经是光宗耀祖的事情了,权利?何进心中压根就没有概念!

    但如今,一切显然都不同了,已经在朝堂上呆了这么多年,何进已经清晰的认识到权利给他带来的好处。而这种好处让他无比的着迷,又怎么可能会放手呢?不然的话,他又为什么会敌视李义呢?不就是担心李义的出现会让士大夫们将李义作为自己的替代品吗?

    何进很清楚,无论是文才武艺、名声师门,战功实绩,他都比不上李义。加上李义如今又非常受到灵帝刘宏的宠信,这可是何进也未曾得到过的。

    看到何进的犹豫表情,何苗心中顿时冷笑起来,显然对于何进这种犹豫的性格很是不屑。

    说起来,何家这两兄一妹的关系也挺有趣的,因为何进、何苗以及何香兰三人之间,竟然没有一对是同父同母所生。

    何进的阿父乃是舞阳侯何真,生母早亡,其父再娶如今的舞阳君,生下了当今皇后何香兰。而何苗呢?其实是朱氏之子,本名朱苗,和何香兰是同母异父的兄妹。简单来说,何进是当今皇后同父异母的兄妹,而何苗则是当今皇后同母异父的兄妹,而何进和何苗……其实一钱的血缘关系都没有。

    而在何真去世后,何进虽然仿佛一个大家长一般的养育这一家子,但何苗与何进之间的感情却从来不像是兄弟那般。相反,何苗在许多时候一直都会和何进对着干。或许,就是因为何苗从始至终都没有将何进看作是自己的家人,甚至还有些敌视他吧?

    “大兄,其实你不用顾忌这么多!根据弟得到的情报,就在李义离开皇城后,他先后前往了皇甫嵩、三公的府邸,而那皇甫嵩也在拜访了邓太尉后前往朱儁的府邸。他们去那里做什么先不提,重要的是……李义和他们之间的关系!”何苗看到何进许久不说话,又再次说道。

    “什么?!”何进闻言,顿时惊得站了起来,他目露凶光的看着何苗,不过显然不是冲着何苗去的。“此话当真?!那李义真的先后拜访了三公?!”何进气急败坏的问道。

    “弟又如何会骗大兄你呢?”何苗闻言冷笑道,“不单单只是拜会,他们前去拜访的邓太尉,随后邓太尉带着李义拜访了张司空,皇甫嵩则离开去找朱儁了。约莫一刻钟左右,邓太尉和张司空一同带着李义拜访了袁司徒……”

    “这……”何进闻言低喃着,同时一屁股跌坐在凳子上,他似乎看到了他最不想看到的结果。何进之所以忌惮李义,就是因为李义的才干、师门、名声、战功,而在刚才又加上了李义的出身。

    这一切,都是何进所没有的,也是士大夫们最为看重的!所以何进忌惮李义,生怕他的出现会抢走自己的地位和权利。而如今,就在李义入京的第一天,他就已经和三公牵上线了,这代表什么?李义受到了三公的赏识吗?当然不是!代表的是三公的态度!

    难道袁隗等人不知道李义进入他们的府邸代表什么吗?难道他们以为这种事情不会被人看到吗?怎么可能?!显然,袁隗等人固然有真的想帮或者结识李义的意思,但绝大部分的原因,难道不是向何进施压吗?要知道自从李义出现后,何进虽然依然保持着中立的态度,但对于何苗与张让等人的接触,却也再没有多问过。

    看到何进如此表情,何苗顿时说道,“大兄,难道你还在幻想那些士大夫们会接受我们吗?!我们在他们心中不过只是一群贱民而已!靠着阿妹上位的贱民!就算我们再怎么示好,他们又怎么可能看得起我们?!”何苗的语气越来越重,到最后,似乎都有一些近乎于咆哮了。

    “我……我……”何进看着面前何苗那有些狰狞的表情,一时间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大兄……还记得你当初对我们说得话吗?你说会永远照顾我们,成为我们的天,让我们过上幸福富足的日子。”何苗说到这里,语气终于变得和缓起来,看向何进的眼神充满了复杂。

    他恨何进吗?不恨,因为何进对他真的很好。恨何真或者自己的生母吗?也不很。因为如果真的要说恨,或许只能恨自己那个早亡的生父吧?但何苗依然无法对何进亲密起来,因为他总觉得他与何进之间有一层无法打破的隔膜。

    “叔达……”何进低喃着,看着何苗表情变得异常复杂。

    “大兄!如今三公显然已经在准备捧那李义了,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还要坐以待毙?!张常侍已经说了,只要大兄点头!他就让他的养子张太医令迎娶玉芳!同时全力支持大兄对抗那些看不起我们的士大夫们!”何苗表情严肃的说道。

    “这……”何进闻言顿时就呆住了,显然没有想到张让竟然会直接来这一手。

    皇甫嵩说中了,就在隔天,刘宏就召开了朝会。不过,却不是往常的外朝,而是中朝或者叫做内朝。

    汉朝的朝会有两种,一种为外朝,既是在中央各官署或者三公府邸的朝会殿召开的朝会,这种朝会一般是由中央各官署的官吏或者三公主持,基本上一些琐碎的事情都会在外朝中处理。偶尔某些比较特殊的情况,皇帝会亲临或者指派亲信监听。

    不过自从光武帝刘秀以来,历代帝皇吸取了西汉灭亡的原因,对功臣、外戚严加防范,由三公等人主持的外朝基本就消失了,转而变成如今这种由皇帝亲自主持的外朝,而且地点基本都在省中,也就是皇城之内。

    还有一种则是中朝,和外朝不同,中朝直到如今依然还存在着。和外朝不同,能够参与中朝的士大夫们均是朝中重臣或者是皇帝的亲信,如三公、大将军、尚书、侍中、常侍等。

    而中朝所讨论的事情基本上都是朝廷大事,甚至许多事情直接就会在中朝定下并颁布,根本不会再召集诸多士大夫们商议。

    朝堂上,袁隗等三公、大将军何进、张让等常侍们坐于位置上,这些人都是中朝的常规人马。不过今天除了他们之外,还多了李义、皇甫嵩和朱儁三人。

    说起来,在刚看到他们三人时,张让和何进还颇为惊诧,不过随即就互相对视了一眼,虽然没有说话,但从对方的眼神中,他们似乎交还了某种信息。

    “诸位,在正式召开朝会之前,朕有一事要说。就在昨日朕召见子康时,子康向朕说明了关于卢植包围广宗城的缘由,以及其在此战中的功劳。朕昨日反复思考了一番,觉得子康所言甚是,所以决定赦免卢植,官复原职!”说到这里,刘宏环视了众人一眼后再次说道,“不过此时黄巾之乱已经平定,卢植自然不能继续担任中郎将,就依然担任尚书一职吧。”

    一番话,顿时让所有人的目光集中到了李义的身上。包括何进、张让等人在内,他们早就猜到在平定了黄巾之乱后,卢植很可能会官复原职。毕竟本身卢植被罢免,许多士大夫们就不同意,只不过当时确实只有卢植一军耗时许久依然没能攻破广宗,加上张让推波助澜,最终让这道命令执行了下去。

    只是,他们本来以为这件事情应该先拿来商讨一番才对,结果刘宏竟然直接了当的做了决定?这其中如果和李义没有什么关系的话,何进他们显然无法相信。

    而就算是袁隗等人,看向李义的目光也有些怪怪的。“或许我们还是低估了陛下对子康的宠信?袁隗等人心中暗想着。”

    看到众人没有开口,刘宏又继续说道,“虽然黄巾乱贼已经被平定,不过冀州、青州、兖州、豫州等地均受到了巨大的损害,所以朕决定大赦天下,同时改元中平,以告诉天下百姓,战乱已经过去了!”

    “陛下英明!”闻言,众人恭声说道。

    对于这一点,自然不会有人反对。事实上这些年来,大赦天下这种事情已经不知道进行了多少次了。基本上只要有什么大灾大难,朝廷都会大赦天下。而如果大赦天下还不行呢?那就改元!因为不管是大赦天下还是改元,都有一种重新开始的意思。简单来说,就是告别过去,迎接未来。

    不过,虽然众人早就知道刘宏会大赦天下,但和前面那件事情联系起来,就又是一阵目光向李义这边看来了。大赦天下,既是既往不咎,但有三种罪犯是不在赦免之内的,谋反、欺君或者与皇权相抗。说白了,就是和皇帝对着干的罪名都不在赦免之内。

    而卢植的罪名,要说是欺君貌似也可以。说在赦免的范围内,却也说得通。事实上袁隗等人早就想好了如何利用大赦天下将卢植弄出来,可如今呢?刘宏把卢植赦免了,而且官复原职,接下来就大赦天下……

    如果刘宏不是想要借着这两件事情表达什么的话,袁隗、张让等人就白在朝堂上混这么多年了。

    “用得着这么明显吗?”李义有些无语的看着刘宏。他自然明白刘宏是希望借此让众人知道他对李义的宠信,同时也让李义借此施恩于卢植。卢植官复原职是什么职?尚书!能够参与内朝的尚书!加上卢植本来就对李义非常赏识……

    随后,刘宏终于没有继续唱独角戏了,因为接下来刘宏抛出的议题却是对朱儁和皇甫嵩两人的封赏,这种事情,刘宏显然不可能直接拍板。

    不过,虽然是与众人商讨,不过却也没有花太久的时间,因为这件事情早在皇甫嵩将战报送入雒阳后,众人就已经在商议了。而如今,与其说是商议,不如说是最后确定一下结果罢了。

    皇甫嵩,左车骑将军,领冀州牧、晋封为槐里候,食邑共八千户。

    朱儁,右车骑将军,领光禄大夫、加食邑五千户,改封钱塘侯,加位特进。

    领就是兼任的一丝,而这个加位特进,特进其实是一个官职名,但又并非正式的官名,更多像是一种荣誉。简单来说,就是仅次于三公的意思,比如在朝会时,位置仅次于三公等人。

    而随后,新任冀州牧皇甫嵩恳请刘宏免除冀州一年的田租,而对此刘宏并没有拒绝。毕竟谁都知道冀州是黄巾势力最大,也是被破坏最为严重的地区,就算皇甫嵩不提,刘宏也打算给他们免租。

    “那么接下来……”刘宏再次环视了众人一眼,最后目光落在了李义的身上。

    “要开始了吗?”众人见状心中暗想着。

    果然,刘宏看着李义开口说道,“昨日,子康告诉了一个让朕非常震惊的消息,那就是子康的先祖,乃是昔日孝武皇帝时期的名将李陵!更是飞将军李广的后人!”说完,刘宏环视着众人,似乎想要从他们的身上看到什么反应。

    而众人也非常体贴的露出了一副震惊的表情看着李义,那画面怎么说呢?最少李义莫名的觉得,“看来想要坐在这里,影帝级别的演技是必须的……”

    李义这边胡思乱想着,那边灵帝刘宏看着众人的表现点了点头,似乎很满意他们震惊的表情。嗯……不得不说,袁隗等人确实是非常了解刘宏的心思。最少李义是完全不明白,为什么刘宏会为这件事情而感到满意,“难道堂堂皇帝也会有这种幼稚的心态?”李义古怪的想着。

    嗯……看来李义似乎是被刘宏昨天的表现给蒙蔽了,让他直接忘记了历史上的刘宏到底干了多少奇葩的事情了。

    幸运的是,刘宏并没有让朝堂之上出现什么尴尬的气氛,而是随即看着李义笑道,“子康,来说说你想要为先祖平反的理由吧~”

    “诺!”李义闻言应道,随即看向众人沉声说道,“根据本家祖辈传下来的遗训,昔日先祖之所以投降胡人,却是希望能够借此机会彻底打探清胡人的行动。诸位也知道,胡人的习性和我们汉人大不相同,很少会长时间的停留在一个地方。”

    说到这里,李义看了一眼露出沉思状的众人,随后再次说道,“先祖在投降之前的事迹想来诸位不会陌生,虽然先祖确实有这样或者那样的缺点,但忠君爱国之心,先祖还是能够承受的起考验的!”

    “子康,你说得虽然有些道理,但李公身在塞外一年后,才发生了那件事情。这一年的时间,为什么李公却没有传回任何音讯呢?”邓盛开口问道。

    邓盛的一番话,让众人的目光重新落在了李义的身上。确实,李陵投降匈奴这件事情有许多的疑点,但最重要的还是在之后的一年多来,李陵根本没有任何的音讯传回!可以说,只要他能够传回任何音讯,武帝刘彻都不可能做出那件事情,诛杀李陵的全家。

    “回邓公,那胡人单于对义的先祖很是看重,所以根据先祖留下的讯息,这一年多来其实他一直都处在单于的严密监视之下,别说打探情报,只要走出大帐,就会立刻有人跟随。”李义闻言摇头叹息着,“后来发生了那件事情,让先祖心灰意冷,最终就变成了后来那般。”

    闻言,邓盛点了点头不再多言,而李义也将目光看向了其他人。在他看来,如今这所谓的平反,就好像后世的那种辩论赛一样,一问一答,就看谁说得过谁了。

    “子康,那尊先祖之后又是如何留下如今九原李家这支血脉的呢?”张温见状开口问道。

    “回张公,确是先祖在胡人那边居住数年之后,终于取得了胡人单于的信任,寻了个机会纳了一名汉人女子为妾并生下一子,并在其子长大后,要求他也必须娶一名汉人女子生下男童。”李义闻言恭声说道。

    “而后来,随着匈奴内附,义这一脉的先祖也趁机来到了并州,并最终在九原县扎根。”李义叹声说道。

    闻言,众人连连感叹着,虽然李义没有明言,或者他自己也不是很清楚,但任谁从李义的那番话中,都能够猜得到李家先祖在九原扎根时,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

    “子康,李公为九原李氏的先祖,而子康的家君也是在并州被称为刀、枪、箭三绝,如此武艺想来既是从李公那边传下来的。那么既然如此,为何李家世代都不曾有人为朝廷效力呢?”袁隗这时开口问道。

    “因为先祖在病逝前就曾经留下遗训,如果子孙有机会重返汉土的话,绝对不可为朝廷效力。”李义闻言直接说道。

    一句话,顿时让众人看向李义的眼光充满了震惊,尤其是袁隗,更是惊诧莫名。要知道从刚才邓盛开始,再到张温和袁隗,他们所问的问题其实都是最好回答或者说是必须解释的问题,之所以如此,自然是为了帮李义了。

    在他们想来,李义如果连这些问题的答案都没有想好,那为李陵平反无疑就是一个天大的笑话,更会直接让他们失去了继续拉拢李义的兴趣。毕竟一个做事情不经大脑的人,就算现在的成就再高,进入朝堂之后的结局也不可能好到哪里去。

    而之前李义回答张温和邓盛的话,也让他们很满意。虽然他们也不知道李义说的这些到底是真是假,但最少在没有实际证据的情况下,李义的话无疑将作为平反的关键证词。毕竟,李义乃是李陵的后人,说的话显然是有一定说服力的。

    嗯?如果有实际证据呢?如果真有的话,李陵的事情早就被定性了,也不至于一直拖到现在!

    可如今,李义突然爆出这么一个遗训,这显然对他很是不利。因为不管其违背了祖训,还是这个祖训本身,都是一个不消息就会招来祸事的大问题!

    一旁,皇甫嵩和朱儁顿时大急,生怕李义的这番话触怒了刘宏,而事实上在李义这番话一出口后,刘宏的脸色确实直接就僵了,显然也被李义这番话给惊住了。可惜此时李义的话以出口,就算他们想要提醒也已经来不及,更别说张让等人此时一直都在看着这边,根本没有任何的机会帮忙。

    将众人的反应收入眼底,对于他们的反应,李义并没有感到任何的意外,因为早在他说出这番话之前,就已经猜到了这一点。但他还是说了,一方面是他早已经有了应对的办法,另一方面,这件事情其实就算李义想瞒也根本瞒不住。

    毕竟,知道李家之所以不为朝廷效力的有多少人?李义也不知道,因为单单他自己和李彦,就以这个结果先后拒绝了郭鸿、陈古等人。那么再往前的那些祖辈呢?虽然他们早就已经作古,但万一突然跳出个人来把这件事情爆出来呢?或许那个时候李义已经成为了一方霸主,但这件事情也依然会让他成为失信之人。

    要知道在这个时代,声誉这种东西一旦失去,可就很难再拿回来了,尤其在信誉等方面,更是将成为一个人一辈子的标签。毕竟,这是一个讲究礼义廉耻的时代,而不是像后世那般,许多人为了钱……

    ()
首页383940414243444546474849 下一页 末页
扫码
作者御宅烟魔所写的《并州李义》为转载作品,并州李义最新章节由网友发布,找书苑提供并州李义全文阅读。
①如果您发现本小说并州李义最新章节,而找书苑没有更新,请联系我们更新,您的热心是对网站最大的支持。
②书友如发现并州李义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③本小说并州李义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找书苑的立场无关。
④如果您对并州李义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邮件给管理员,我们将第一时间作出相应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