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找书苑 > 军事历史小说 > 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最新章节 > 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全文阅读
选择背景颜色: 选择字体: 选择字体大小:
第51章 陆海军球赛
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全文阅读作者:锋锐加入书架
    登陆艇的问题虽然解决了但这只是登陆作战一大堆问题的一个光有登陆艇是无法完成一场大规模跨海峡登陆的。德军后勤运输部门这段时间正在欧洲上下努力地搜刮着合适的大型船舶,这才是海军登陆运输的主力。

    元首大本营的作战处参谋们花了不小的力气才让陆军司令部的作战参谋们明白了跨海峡登陆与渡河作战究竟有什么区别,但这并不代表那群家伙是食古不化的榆木脑袋。这可是一群受过严格军事教育的战争狂对军事方面的嗅觉与领悟能力惊人。当他们摸请新的游戏规则之后,立即就抛弃了原来那堆可以当笑话看的登陆计划搞出了一份令徐峻都叹为观止的新海狮计划出来其细致程度超过了历次作战计划,德国人骨里那种严谨务实的风格发挥到了极致。

    陆军的新计划里大型船舶成了登陆舰队的主力士兵与装备过了海峡线后才开始换乘小型登陆舰船,坦克登陆舰则选择拖带形式跨过海峡,第一攻击波在距离海岸五公里处集结,随后再发起对岸冲击。

    这是陆军参谋们在充分的考虑了英吉利海峡的特点以及研究了对岸英军海岸防御特报之后所做的修正。英吉利海峡属于无风都有三尺浪的特别海区,如果按照原本的计划,让士兵在法国海岸直接乘坐那堆浅底船那在到达英国海岸之前德军的体力也差不多在海面上颠完了,在吐得天昏地暗之后天知道还有几个人有力气冲上海滩。选择在海峡线换乘,哪怕只是缩短了一半路程士兵们的体力也能保留下很多至少不会有一堆德国兵软着腿在沙滩上跌跌撞撞地当机枪靶这种画面出现了。

    不过,参谋们不忘在计划不断地强调一点,登陆的行动要想获得成功必须建立在德军已经完全掌握了海峡的制海权与制空权的基础下才能完成,同时登陆部队还需要获得德国海军与空军的火力支持。特别指出海军必须能够保护登陆航线的安全,否则这项计划也就只能是一张画饼陆军一个大脚把球踢到了海军那里。

    德国陆军对德国海军的能力极度缺乏信任,实话说海军也确实让人无法省心。就连雷德尔自己都对海军掌握海峡的可能性保留个人看法,更别提那群曾经亲眼看着一条装满陆军官兵的海军巡洋舰在眼前沉下去的家伙们了。

    虽然德国海军在这几个月内实力不降反升,而英国皇家海军损兵折将但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双方的总体实力还是差不了多少,英国皇家海军在关键时刻还是有一拼之力地。德军现在也就只有在战列舰数量上获得了压倒性的优势,但海峡作战的特殊性让战列舰的作战价值打了不小的折扣。而在适宜于海峡这种海区作战的巡洋舰驱逐舰类舰船上皇家海军无许是数量还是质量上对德国海军还是占据着绝对地上风。

    雷德尔这段时间带着他的参谋班底几乎常驻在统帅部作战处了。一是为了应付徐峻随时的召见二是为了应付陆军将领们随时的咨询,关键还能借此避开他手下那群嗷嗷叫着求战的疯狂舰长们。

    雷德尔这段时间也算是占足了风光,可是谁都不知道他现在可是有苦说不出。靠打劫来地那堆财富随着船台上的焊花瀑布般的流走,而现阶段到他手里的只有三艘打满补丁的英国战列舰。光是动力系统的修复费用就让雷德尔砸进去大半艘重巡洋舰几乎让他心绞痛了半个月。而且这些英制战舰还缺乏匹配的弹药克虏伯弹药厂加班加点也只刚搞出十几枚样品,正在进行试射,还不知道有没有什么后遗症。

    几艘新型战舰的建造报告直到现在还搁置在元首地办公桌上,据说元首为此很是运筹帷幄了一番,也不清楚究竟有什么妙招,反正到现在都没发下任何一艘的制造批。

    新型潜艇正在进行最后地定型工作。雷德尔到现在还没看到图纸不过看参加研制工作的邓尼茨那一脸的神采飞扬。就知道性能一定不错。不过按照元首的命令,在新艇型出台之前停止一切旧型潜艇的生产制造,现在沿着运河一线,大部分的潜艇船台都是空荡荡的要不是有几条受损的潜艇正在修理,否则真跟废墟一样。

    唯一的新舰俾斯麦号虽然在重金砸下后提早入役,但舰上地菜鸟们还正在奋力脱壳,各种新型装备正在调试,舰炮到现在只试射过三次。看来近期的战斗是指望不上她了。

    至于齐柏林号航母更是连壳都没啄开,上半个船壳又被重新剥开了。现在躺在船台上就像条被开了膛的鱿鱼,据说元首大人还在图纸上划来划去看来到年底都不会有什么奇迹出现了。

    于是,老雷德尔算来算去自己手头上拥有的还是那票老底。而且其老弱残兵居多,大部分伤痕累累,虽然都治疗完毕拆了线,但要恢复原有实力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完好无损的几个则在海上狼奔豖突配合着潜艇四处剿杀忙的不可开交,回港后又将是一阵修整整备。

    而且那批舰船虽然都修缮完毕,但是人员补充的缺口开始出现,德国海军水面舰艇的后备人员几乎全都压了上去就连海军拖轮的水手都被抽调出来补充一线舰队了。要不是邓尼茨一副准备玩命的架势,雷德尔被逼的都准备动潜艇学员的脑筋了。海军是绝对的技术兵种,不像陆军随便拖个农夫往手里塞支步枪送训练场上操练十八个星期就能一脚踢上战场。海军官兵养成是一项系统工程光是海军基本航海训练就远不止十八个星期了。

    这就是雷德尔现在最郁闷的问题要是再这样下去造再多的战舰也只能是一堆废铁,再好的战舰也得有人来开不是。

    比人员危机更让雷德尔海军元帅头疼的问题就是统帅部意图让目前这种状态的德国海军夺取英吉利海峡的制海权,这可不是说说就做到到的事情。雷德尔非常了解英国皇家海军的实力他可不像他手下那群舰长打了几场漂亮的胜仗之后就可以不把对岸那群天生的水手放在眼里了。

    陆军一开始的登陆计划差点让他跳起来骂娘那批家伙竟然要求海军负责保护一段三百二十公里长的登陆区域的海上安全。这简直就是在开玩笑英国皇家海军还没死绝呢要是英国皇家海军孤注一掷,集结全部力量冲进海峡拼命,根本就不是现在的德国海军能够抵挡的。

    更何况英国还拥有实力不小的空军力量,一旦英军海上空岸上三下里一配合,最后的结果不言而喻。不是德国海军全军覆没就是登陆的陆军全军覆没,更可能的是两者一起完蛋。

    无许是哪一种损失都将是德国所无法承受的,甚至可能就此将德国彻底打回原形。

    于是雷德尔与陆军那群参谋们开始摆事实讲道理,一直纠缠到新的计划出台都没搞出一个可行性报告出来。最后还是徐峻冲冠一怒拍了桌雷德尔发现实在无法再继续扯皮下去这才硬着头皮与他的参谋们认真的制定起作战计划起来。

    海军最后拿出的建议就是把登陆区域缩小到一百公里范围之内,如果陆军同意这个建议,那么整个舰队将会全体出动配合水雷区防守登陆航线两侧,全力以赴保卫登陆航线的安全性。

    徐峻记得,在原来那个世界的历史德国海陆军也是在这同一个问题上相互扯皮。原因很简单归根结底还是两者对自己的能力都缺乏信心。

    陆军由于没有跨海登陆的经验,所以对登陆缺乏信心,这才想要尽量扩大登陆区,意图分散英军的防守实力。而海军则对掌握海峡制海权没有信心,所以拼命要求缩小登陆范围在水雷区的配合下保护登陆部队的安全。

    现在,双舌终于达成共识并且不出所料,就像徐峻原来那个世界的历史上一样,他们把球最终踢到了德国空军的脚下。

    雷德尔拍着胸口说如果德国空军能够掌握海峡制空权,阻止皇家空军对德国海军的攻击并且配合海军作战的话,他有成的把握保证登陆行动的海上安全,并且还能守住海峡补给线。

    陆军方面的意见也一样如果空军可以夺取制空权海军能够保证海峡安全,陆军有绝对的把握成功登陆不列颠,把丘吉尔洗剥干净送到徐竣的面前。

    陆海军球赛的结果竟然是,把球射进了空军的球门。
第52章 纸扎的防线(1)
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全文阅读作者:锋锐加入书架
    虽然不约而同的把难题踢到了空军怀里,但陆海军绝对没有等着看空军笑话的意思,要知道现在指挥空军的可是元首本人,德国的军神阁下。(шщш.щ小說網首发)

    空军总司令到现在都没有任命下来,谁都看得出这位元首大人压根就没有准备让别人来指挥德国空军,至少在干掉英国之前他不会去考虑这个问题。

    “我们还需要从国内补充一批油料和特种弹药,训练消耗比较大。另外,坦克集群的上滩训练中发现了很多问题,一线部队正在研究解决方法,具体的情况A集团军群指挥部会有正式的书面报告交上来。我的元首,不知道空军什么时候开始对英作战,一线部队报告,这段时间英国空军对我方的空中侦查非常频繁。海岸一线的部队与船只集结的规模越来越大,已经无法再靠伪装来掩饰我们的意图了。”曼施泰茵说道。

    “我们发现英军这段时间的电台通讯量飞速上升,同时我们发现多佛尔附近的海岸工事正在加固,同时在几个预备登陆点都出现了大量的反登陆障碍物,而且沿着英国海岸线还有不少小型船舶在夜间活动,应该是在布雷。另外,英军在多佛尔建造了大型炮台,安装了大口径火炮,昨天跟我们在加莱的列车炮群打了一场炮战。”凯特尔拿着红铅笔在地图上圈画着。

    “哦,战果如何,我们有没有损失。”

    “据炮兵观察报告,英军在对面最多只有六门十六英寸海岸炮,而我们这边可是有一个炮群,几次齐射后英国人就缩回掩体了,我们这边也没有任何损失。”

    “那就好,我会让空军查明那几门火炮的准确位置,必须尽快解决掉这些火炮。”徐峻点了点头,随后望向曼施泰茵。

    “我从来没有指望我们的准备工作能够瞒得住英国人,我们只要记住一点,凡是阻拦在德国军队前进道路上的东西。那就一律摧毁。”徐峻很有气势地做了个砍劈的手势,随后站起身来。

    “我们的情报部门工作得很努力,我们已经知道了英国人还剩下多少底牌。所以无论对岸做出什么样的反应,我都只会把它当作是一种虚张声势。实际上,事实也是如此。”

    奥丁的右眼在岛上潜伏的间谍已经把英国人的底牌摸了个清清楚楚,在徐峻眼里现在这条所谓的英吉利海峡防线根本就是个纸扎的玩意儿。

    只要德国士兵的军靴踩上海峡对岸的泥土,那整个岛屿的沦陷也就只是个时间问题。因为徐峻很清楚,目前那座岛屿上没有任何一支地面部队有能力阻挡德国军队的前进。

    敦刻尔克之败。把英国陆军的王牌部队全都送进了德国战俘营,而随着赛普鲁斯军团在瑟堡的一记漂亮的右勾拳,英国陆军在法国剩下的那点老底也都留在了法国的海滩上。

    结果当时整个英伦三岛,满打满算只剩下两个师的正规陆军,而且不但缺枪少炮,连人员也不足额。这点部队还不够德国担任第一冲击波的第九集团军塞牙缝的。

    本土防御的空虚逼得丘吉尔在这两个月里疯狂的从殖民地往本土调派部队,企图用远水救近渴。

    但是那些殖民地部队可不是说调动就能调动的,这些部队可是保证殖民地稳定的柱石,不能轻易动用。特别在这种关键的时刻,要是殖民地再出一点乱子。那他这个首相也就真的当到头了。

    大英帝国能够繁荣昌盛,依靠的就是这些殖民地所带来的财富。失去这些殖民地,大英帝国立马就会沦为欧洲二流国家,这可是高傲的英国人绝对不能忍受的。

    丘吉尔早就下定了决心,哪怕失去本土也不能失去海外殖民地,失去本土还能建立流亡政府,失去殖民地那可就再也拿不回来了。

    丘吉尔绞尽脑汁东拆西借也只从印度搞来了四个殖民地营,两个旁遮普营,为了抽调这些部队,英印政府征集了大批侨民入伍。为的是堵住这些部队离开的缺口,就算这样,印度的时局都骚动了好几天。

    这些英印部队现在正分坐三艘运兵船向英国前进,昨天刚经过象牙海岸。不过徐峻觉得那可能是这些士兵最后看到的一片陆地了,因为关于这支船队行踪的报告是邓尼茨交上来的。

    除了殖民地,丘吉尔还向各个英联邦国家伸出了求援之手。作为名义上的宗主国,这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结果南非首先回复,作为联邦一员,自当尽快组织部队参加保卫英国本土的战斗。只是需要时间云云,反正一水的外交辞令,一看就不怎么靠得住。

    加拿大人比较爽快,回答说立即能够组织两个师的部队驰援,不过议会那里出了些麻烦,部队出发可能要拖到明年,如果到时候首相大人健在,大英帝国犹存,加拿大人一定效死命以报君恩。

    新西兰人则原本就没有多少部队,想要等到他们准备好出动,据说得等到明年渡渡鸟下蛋之后。

    剩下的那些小邦小国小部落不是根本就没有武装,就是周围强敌环伺,连自保都有问题,上个厕所都战战兢兢的,更别提什么出兵勤王了。

    一圈下来,唯一做出实质性反应的就只有大脑简单的澳大利亚人,荒原骑士们着实在世界人民面前表现了一把什么才叫作忠君爱国。

    丘吉尔刚提出请求,澳大利亚人立马风风火火的从太平洋那一头送过来八个步兵营。但是,当载满澳大利亚人士兵的运兵船刚刚接近非洲海岸线的时候,让澳大利亚人无法理解的情况发生了。

    英国人的态度与勤王战士们的预测相差得太远,以至于这些澳大利亚士兵的满腔的热血瞬间化为了彻骨冰寒。原本这群澳洲猛人还琢磨着像他们这样积极的勤王救驾说不定会被英国国王陛下亲自接见呢,却没料到最后别说国王了,就连英国的国土都没能让他们踩上。

    丘吉尔压根就没准备让澳大利亚人帮着防守本岛,运兵船刚刚到达非洲海岸,就直接把这群热血青年一竿子发配到埃及去挖沙子了。

    老丘信奉的可是大英帝国至上主义,他根本就不相信那些澳大利亚人有啥战斗力可言。不过既然别人巴巴地送上门来他也不会客气,老丘用这八个营懒散的、浑身冒着土气的、不太可靠的,毫无战斗力可言的澳洲佬换了八营精锐的、受过严格训练的、忠诚可靠的、充满战斗力的大英帝国士兵回来,总算让岛上英国正规陆军的总数凑够了三个师。

    全世界人民都知道过河拆桥是英国人的强项,澳大利亚人对此也早有心理准备,但是这次他们怎么都没有想到,英国人还没过河就已经开始拆桥了。

    实际上澳大利亚人应该庆幸才是,他们还没见过英国人直接拿桥来填河的雄姿呢,在徐峻原来的时空里,加拿大人有幸看到了一回,结果半天下来被德国人用MG42像割麦子一样做翻了九百活捉了小两千,搞到最后都没弄明白自己怎么就成了两年后才发生的诺曼底登陆的“前奏”。

    虽然丘吉尔手下有了三个师的正规陆军,不过他很清楚如果德军开始登陆,这三个师扔下去连个水花都起不了,这点兵力拿来防守英吉利海峡根本是杯水车薪,更何况还得留一个师防守爱尔兰。

    丘吉尔开始把希望寄托在英国人民的自我牺牲精神上,他开始大力组建“国民自卫军”。

    什么是“国民自卫军”,这可是丘吉尔亲自给起的组织名称,学名叫民兵,别称叫民团,放在巴勒斯坦叫抵抗组织,放在伊拉克叫反美武装。

    说白了,就是武装起普通平民来抵抗德军的入侵。武装平民的战斗力可想而知,先不说其他的,光是职业范围就足够让征召处的办事员愣半天了。

    国民自卫军成员年龄从十六岁到六十岁不等,基本没有受过军事训练,很多人甚至活那么大第一次摸到枪。

    运气好一点的还能遇到个把退役老兵,但也不用期望太高,很难说这位参加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还是布尔战争。

    最令人无言的是,堂堂的国民自卫军战士所持武器之五花八门超出常人的想象。

    从制式步枪到自制猎枪,从前膛火药枪到后膛燧发枪,从自卫左轮到掌中雷,几乎囊括了整整一个世纪的欧洲手持火器发展史。除了这些火器,还有长矛,双手剑,战斧,钉头锤,非洲大头棍,西班牙短剑,长弓,钢弩等冷兵器作为辅助,不过拥有这些古董武器的都不是普通人,更多的人只有草叉加钉耙。

    让这样一支队伍抵挡德国职业军队的进攻,根本就是集体自杀。

    丘吉尔也很清楚这一点,所以他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帮这群乌合之众设计徽章。。。。

    PS:呵呵,别的不说了,各位朋友看完请投张推荐票吧。(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  
第52章 纸扎的防线(2)
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全文阅读作者:锋锐加入书架
    虽然丘吉尔被公认为二战最没有战争天分的领导人,但他确实最善与心理战术的领导人。

    无论哪个家伙在全世界最复杂的英国政坛上摸爬滚打一番之后,都能成为一个心理战术的专家,而丘吉尔显然比其他政客们拥有更卓越的天分。他最能够敏锐的察觉到大众在想什么,需要什么,喜欢什么,并能够使用最简单直接的方式投其所好。

    所以,当战争阴云笼罩着整个英伦三岛的时候,他以一种让别人难以理解的强硬姿态走上了英国首相的坐席。因为他知道,人民需要一个强硬的首相出现,他们需要有人给于他们安全感。

    而现在,当失败主义与悲观情绪弥漫在举国上下之际,他选择了从一些细枝末节的问题上入手鼓舞人民的士气,而且看来确实有所效果。

    国民自卫军在正规部队面前只能是个玩笑,但丘吉尔已经没有选择的余地。现在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让这群平民从心理上成为一个勇敢的士兵,否则就算让他们全副武装,平民还是平民,只能成为敌军猎杀的目标。

    想要让一群老百姓变成士兵,首先得让这群平民至少从外形上看起来像个士兵。丘吉尔准备从这方面先下功夫,他为这支武装力量起了个听上去不错的名字,随后给他们配发了统一的军服。笔挺的羊毛制服是现在英国国内唯一能够敞开供应地军需品。毕竟是世界老牌纺织大国,从来就不缺布料。

    随后就是按照编制设计了各种华丽的团徽。让这些散沙般的平民能够切实的感受到有团队这种东西存在。最后就是丘吉尔心理战术的精华,他给那些团队配发了精致美观的配饰与徽章,完全由他亲自设计,非常迎合英国老百姓古板地审美口味。

    这些徽章和配饰虽然价格低廉,单却准确的击了英国人心理的痒处。让他们原本就有些旺盛的古老荣誉感在这种实物形态的引发下燃烧了起来,并且以更旺盛的状态持续燃烧下午。获得只属于自己团队的特质徽章,这让每一个国民自卫军成员都喜不自禁,这在以往可是只有最精锐的英军部队才能够获得的荣誉。

    一时间,一种骄傲的感觉充斥了他们的全身,将这份荣誉发扬光大并延续下去成了大部分自卫军成员的目标。杀死德国佬成了这些半个月前还是普通老百姓的准战士嘴里最流行的口号。在对荣誉充满憧憬的自卫军士兵眼里,德国人地入侵似乎不再令人恐惧,德**队似乎也不再那么强大,他们不再担心德国人什么时候开始登陆,甚至心理还开始有些期盼起来。

    丘吉尔成功的把国民自卫军的时期鼓舞起来,但他同样也清楚一点,时期并不能代表战斗力。

    虽然一直武装部队的时期在战斗会对战斗力起到增长作用。但这种增长是非常有限的,且根本不具有持续性。

    无数地战例证明了一旦战斗处于下风甚至只是进入僵持,士兵们的士气就会以令人惊讶的速度下降直至崩溃。

    狭路相逢勇者胜之类的口号只有在双方部队的质量与数量差距不大的情况下才有所作用。如果部队在质量或者数量尚处于劣势,这句口号就会成为屠杀己方士兵的加速剂。

    世界战争史上记录了无数次惨烈的遭遇战,其不乏在狭路上相遇的战例。而最终胜利者只会是准备充分训练有素且数量更多地那一方,而不是口号最响士气最旺的那一方。

    话又说回来,狭路相逢应该是所有指挥官都应该避免地情况吧,让自己的部队与对方狭路相逢就已经够蠢了,如果这个指挥官还迷信勇者胜之类的精神力量,那就只能用混蛋来称呼他了。

    丘吉尔是个理想主义者,但并不妨碍它拥有实际的眼光,她可不相信光靠旺盛的士气就能抵挡住德国人的装甲洪流。但是在目前这种情况下,他不得不选择当一个混蛋。

    因为在残酷的战争。精神力量在某些方面确实能够起到一些作用,比如在使用某些以往会被士兵指着脊梁咒骂的战术上。

    在陆地战场上。最令丘吉尔畏惧的就是德国陆军那几乎无穷无尽的装甲大军,而英国现在极度缺乏能够阻止德国装甲洪流前进的力量,特别是硬件方面。英国远征军带走了陆军库存里成的反坦克武器,而且吧他们全都扔在了法国,包括它们的操作者们。

    现在留存在英国本土的反坦克武器成了最稀有的宝物,就连最重要的多佛尔海岸的防守部队也只有三门反坦克炮,而且极度缺乏弹药,以至于士兵日常训练都只能采取模拟发射的方式。

    英俊武器序列里另一种有效武器就是反坦克枪榴弹,但射程只有一百米,穿透力也有限得很,而且操作的士兵必须经过严格的训练,否则命率会令指挥官吐血。

    英军还有一些反坦克枪,可惜经过战场的检验,这些反坦克枪根本无法穿透德军主战坦克的装甲,只能对付一些轻型装甲或无防护车辆。

    有几种能够对付德军坦克的普通火炮,不过数量同样少得可怜,连配属给那三个步兵师的炮兵单位都不够,同时也缺乏相应的反坦克炮弹,军工厂现在的首要目标是完成爆破弹的指标,根本无暇去生产那种复杂又昂贵的反坦克弹药。

    德军坦克所引发的危机导致陆军开始疯狂的寻求生产简便的替代武器,于是各种奇思怪想的拍脑袋发明应运而生,其最简单同时被认为是最有效的一款武器就是黏性炸弹。

    所谓的粘性炸弹。就是一个装有1.25磅凝胶状****的球星玻璃瓶,带着个木柄。延发时间5秒地摩擦引信,玻璃球外面还裹着一个涂满粘性胶水的布罩,外面再套上一层马口铁外壳。

    这种武器的作战原理是这样的,首先这东西是人力投掷的,分量有比较实在。所以想要命目标,士兵必须接近到坦克足够近地距离内。

    如果在接近德国坦克时没有被坦克机枪打成筛,那么这个幸运的家伙就可以卸掉炸弹外的铁壳,拉动发火绳点燃引信,随后抡圆了手臂把这颗大型手榴弹砸到坦克装甲板上。

    必须得卯足了劲头扔,否则一旦炸弹的玻璃球没有碎裂。这位幸运儿还得在五秒引信烧完前爬上坦克,随后用手也罢用工具也行,反正必须得砸碎那颗冥顽不灵的玻璃球,否则就不能发挥应有的效果。

    同时投掷时还必须注意手法,因为这东西外面涂地可是黏性大到让鸟鸟都绝望的粘鸟胶,一旦粘道衣服上,除非在五秒内把自己扒光。否则就只能眼看着那东西把自己炸成碎片。

    如果玻璃球成功的砸碎在坦克的装甲板上,玻璃球内的黏性**就会像一滩鼻涕一样粘在坦克上,五秒钟之后引信发火,爆炸威力足可以炸穿25mm厚的装甲板。

    炸弹地威力令人满意,但带来了一个小问题。那位幸运儿必须在五秒钟内完成上述复杂工作并且在手榴弹爆炸前窜出十米以上,否则铁定会和坦克一起完蛋。不过,似乎英国官方对这个小问题选择性的无视了。

    于是,这种几乎和自杀炸弹差不了多少的反坦克武器被配发到了国民自卫军与陆军的手。从这里可以看出英**方的窘迫已经到了何种地步,要知道在徐俊原来地世界,这东西可是被英军上下全面抵制的危险武器,二战都没结束就全部掩埋销毁了。

    除了粘性炸弹,国民自卫军还装备了英国版本的“莫洛托夫鸡尾酒”炸弹,一种白磷燃烧瓶。除了成分不同外,其余与芬兰产品完全相同,包括使用手册。

    使用“莫洛托夫鸡尾酒”的方法很简单。点着了扔像坦克发动机罩就行了,燃烧会引燃发动机泄露的燃油,烧坏发动机电路,消耗氧气让发动机熄火,反正就是能让坦克停下来。一旦坦克了招,英勇的自卫军士兵就可以对失去动力的德国坦克为所欲为了,如果对方没有帮手在一旁看热闹的话。

    还有一种“威力强大”的国民自卫军特属反坦克武器就是诺斯欧瓦发射器,一种滑膛**抛射器。它地主体是一根滑膛炮管,也就是普通的铁管,后面带着一个简易的炮闩,大约点英寸粗细,带着一个简易的杆状准星,一个上面凿了一串小洞的简易照门,最远射距达到一百八十米左右,炮弹可以是手榴弹也可以是英版“莫洛托夫鸡尾酒”,使用一个装着黑火药的纸药筒发射,引火则使用老式火枪用铜质火帽,实际上这就是一支放大了的老式燧发枪。从玩意儿里打出去的东西基本上都会漫天打滚,所以根本不能指望它的准确度,不过那些国民自卫军士兵却好像很喜欢这种发射器,常常拖着它到处演习,毕竟这是他们拥有的唯一重型火力了。

    国民自卫军还配发了一种最简易同时最强悍可以令所有德军都会闻之色变的终极反坦克大杀器,金属撬棍。

    使用方法是这样的,一名英勇的自卫军战士手持撬棍埋伏在道旁,当洋洋得意的德军坦克开过身边时,英勇的自卫军战士手持撬棍飞身跳出,把撬棍塞进飞驰的坦克履带与负重轮之间,如果能塞进主动轮轮圈间更佳。

    随后就是喀嚓一声,德国坦克履带崩断,主动轮卡死,发动机熄火,就地趴窝,英勇的自卫军战士仰天长啸,爬上坦克砸开舱盖大肆破坏。

    真实情况是否会和教材上相同,军方的解释是由于手头上没有德国坦克来试验,所以只能臆测,不过国民自卫军士兵似乎普遍相信了这种战术的实用价值。

    当徐峻获知这条“可怕”的情报之后不禁扼腕长叹,欧洲这个岛上的家伙们疯起来,亚洲那个岛上的家伙们还真的不够看。
第53章 纸扎的防线(3)
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全文阅读作者:锋锐加入书架
    不列颠人脑洞大,日耳曼人思路广,纵观二战武器发展历史,你会发现两者其实都挺欢乐多的,全都非常非常喜欢乱攀科技树,虽然有时候会歪打正着搞出些成果,但是更多的时候则是搞出一堆奇葩,英国佬脑洞大开研究死光,德国佬脑袋进水研究飞碟,三百吨的坦克、十万吨的航母,科技树完全不知道给点歪到哪里去了。

    bf110就是一件日耳曼人脑洞开大后诞生的作品,从一开始就点歪了科技树的产物。战略战斗机。。。。航空驱逐舰。。。。真亏得德国航空科技局还能为其编出了个轰炸驱逐机的专用名词出来。不过无论是从其诞生所依据的战略理论还是战术定位乃至划定其用途和制定性能指标,整个计划从开始研发到诞生,全程高能,整个研发过程满屏都是各个航空公司设计师的吐槽:不知道、不清楚、不明白、不可能。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空战是直接、暴力、粗糙和血腥的,两大交战集团都是在无数敌我飞行员摔得扁扁的尸体上摸索出了一堆实用性的空战战术和理论。随后在战后的短暂繁荣时期出现了一堆“军事理论家”和“战争技术科学家”,那个年代各种脑洞大爆发,一堆如同建立在高清晰3d脑补和科幻作品设定集基础上的空战理论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个个都号称有着“坚实”的“科学数据”为基础,随随便便就能引领整个空中力量发展的潮流。

    蹲在暗处磨爪子的德国人当然不愿意甘居人后,暗自发展的技术装备,训练人员、储备科技,同时也从未间断过战术和战略层面上的研究,他们拼命的吸收着那些“先进理念”,糟糕的是,鉴定这些理念究竟是精华还是糟粕的人,名叫戈林。

    德国人刻板的一根筋性格导致了,如果第一个节点点歪了,这群死心眼依然会顺着歪路奋勇前进,如果撞上南墙,他们会想尽办法在南墙上钻一个洞出来,如果全身钻不过去,那就切掉身体,不管是用爬的还是滚的,只要保证最终能够触到到终点就算完成了任务。

    所以历史上德国人哪怕把科技树点歪成了什么样,他基本上总能最终拿出一个至少看上去像是那么回事的成品来给你看。比如那个连名字都充满了逗逼气息的鼠式坦克,这群家伙在末日之前竟然还能搞出辆能开动的样车出来。。。。却不看看按照这东西的参数,等这东西开到诺曼底海滩的时候,怕是越南战争都已经打完了。

    纳粹德国的官僚们从不考虑过程,只要能够达到他们心里满意的结果,他们可以完全不计较其中会浪费多少人力和物力,走了多少弯路,耗费了多少时间,哪怕第二天这个结果就被束之高阁。

    说起来,德国人搞出bf110的目的放到现在也不算什么奇葩,德国人想要的其实就是一架f18。一架双发的、速度快、航程远、火力凶猛、能够空战、能够轰炸、能够护航、能够巡逻、能够侦查,能爬能转、可攻可受的万能战斗机。放在现代的科技基础上这不算太突兀,而在二战那个年代,这实在是有些超前过了头了。

    德国空军把招标数据发给各航空制造公司的时候,梅塞施密特和福克沃尔夫各位巨头实际上很想很想把招标书扔到戈林的脸上,什么叫轰炸驱逐机啊!这家伙要的哪里是重型战斗机,根本就是一架能够和单发战斗机空战缠斗的轻型高速轰炸机,这家伙的脑子里都是水吗,那他喵就去折腾海军啊,混蛋!

    但是被德国空军的订单所诱惑,同时被戈胖子的权势所威迫,脑洞既然已经开了,鉴于他们的职业道德,那就必须要想办法去把他填上。如果做不到全部达标,那至少要达到其中一部分。

    总算德国空军方面想了半天也觉得这些要求实在是太不靠谱,最终的解决办法是,砍掉轰炸功能,拿出去单独招标,随后搞出了高速轰炸机ju88。而战斗机功能方面,专攻高速、航程和火力。道尼尔和亨舍尔因为专业不对口所以直接闪人了,福克沃尔夫有些没搞清楚状况,结果搞出的样机竟然比he-111的个头还要大。

    于是最终梅塞施密特成功了,戈林满足了,一架庞大的,双座的,快速的,火力凶猛的,航程适中的,但是不知道该拿来干啥的重型战斗机诞生了。不但诞生了,还竟然在短短三年时间内轰轰烈烈的连续造了三个型号六百多架,德国空军还专门从战斗机联队抽调优秀飞行员担任这种新型飞机的驾驶员,并且为她专门设立了一种新的建制单位,驱逐机联队。

    阳光明媚,英伦海峡上难得的舒爽天气,不过对于一架侦查机的驾驶员来说,这天气实在是有些糟糕,因为像今天这种能见度,英国飞行员可以在五公里外就一眼看到他。

    驾驶员与后座机枪手坐在长的可笑的花房般的座舱里,双方前后间隔达到两米,中间隔着一个电台和两台高性能照相机,两人的交流只能靠机内有线通话系统或者大声叫唤。侦察机带着和普通战斗机一样的蓝灰色涂装,两台发动机短舱的整流罩前段涂成了明黄色,从侧面远远望去就像一架黄鼻子bf109,在前后座之间的蓝灰色机身上涂装着一行花体字“汉斯堡”。

    从法国海岸的前线机场起飞,这架飞机没有像以往一样爬升至巡航高度,而是保持在三十米高度的超低空,贴着海面向着英国海岸飞去。

    “海峡中线没有敌机,一切正常。”前线地面指挥所的调度员用波澜不兴的死板声音通报着最新空情。

    “三分钟后突破海峡中线,航向转往090。”后座机枪手兼通讯员兼领航员兼相机操作员兼瞭望员,德国空军下士汉斯对着前座驾驶员德国空军中士汉斯报告到。

    “明白,目前看来很顺利,但是能见度太好了。”飞行员按下了航空表,稍稍加了点油门,准备带坡度转向。

    “这样就能拍到很清晰的照片,如果中队长拿到的资料是正确的,那么我们可能从头至尾都不会遇到英国战斗机的拦截。”机枪手在航线节点上划了个勾记录下时间,侦察机开始缓缓转向。

    “保持三十米高度,英国的雷达站就无法探测,希望是正确的,谁知道呢,之前我从没听说过英国人有远程雷达。”飞行员回杆拉正机身。

    “我曾经看到过这东西,从加莱岸边用高倍望远镜就能看到,我一直以为那是电台的信号塔。”

    “当时我在哪里?”

    “在酒馆老板娘珍妮特的床上。”

    “你一个人去海边玩了?”

    “是去观察敌军动向。”

    “四号区域有战斗机活动,注意观察。”地面指挥所的调度员死板声音插了进来。

    “四号区域。。。。距离我们的目标区五十公里,右侧。。。右侧,注意观察右侧。”

    飞行员眯起眼向着右前方的空中张望着。“什么都没有。”

    “注意,看到海岸了,改变高度,拉到两百米。”梅塞施密特开始加速对着前方灰绿色的海岸线爬升。

    飞行如教科书般的完美,完全是贴合着航路图上的航线飞行,掠过海岸边的浪迹线,飞行员一眼就看到了此次任务的目标。

    “岸基防御阵地,战壕。。。。掩体。。。。火力点。。。。瞭望塔。。他们完全没有防备,全拍下来。”飞行员轻柔的带了下操纵杆,飞机开始沿着海岸线,侧着机身从英军防御阵地的正面掠过。

    “正在拍摄。。。保持稳定,五秒、四秒、三秒、二秒、一秒。。。。再绕过去。到左边去。”机枪手打开了照相机的自动照相开关,然后拿起了手持式摄像机开始对着阵地拍摄。

    他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英国阵地上那一阵鸡飞狗跳。德国人的低空突破打了英国人一个措手不及,虽然布置了防空哨,哨兵也听到了被海浪掩盖了大半的飞机发动机声,但是他把注意力放到了高空上,根本没有料到敌机竟然会贴着海平面飞过来。

    这个防御阵地明显是防御登陆部队的,建造在紧贴着沙滩的海岸断崖上,英国人顺着断崖挖了四排间隔五十米的曲齿战壕,砍掉了悬崖边遮挡射界的灌木丛,在战壕间挖了很多四四方方的掩蔽所和物资堆栈,上面盖了伪装网和圆木顶盖,壕沟每隔十几米距离就有一个内凹的带顶棚的防空掩体,阵地前沿和两侧建造了不少半弧形或者圆形的机枪火力点,火力点前围了一圈实土麻包。柳条墙、松木地板、排水沟一应俱全,阵地两侧布打一圈铁丝网桩,四条交通壕弯弯绕绕地直通阵地后的一片小树林,显然里面还有其他的布置。

    “中规中矩的防御阵地,但是。。。。。”机枪手放下手里的电影摄像机。“再绕一圈,绕到阵地左侧去。我们再拍一条胶片。”

    地面上英国人的反应实在有些难看,一群穿着土黄色粗尼制服带着锅型盔的士兵满阵地乱窜,防空掩体里挤满了人,德国飞行员亲眼看到一个家伙刚钻进某个掩体就被人从里面一个大脚开了出来。有机枪掩体,却没有看到安放机枪,有火炮掩体,却没有看到安放火炮,有士兵,却没有看到手持步枪,有军官。。。呃。。。没有军官。()《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仅代表作者锋锐的观点,如发现其内容有违国家法律相抵触的内容,请作删除处理,的立场仅致力于提供健康绿色的阅读平台。【】,谢谢大家!
第52章 纸扎的防线(4)
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全文阅读作者:锋锐加入书架
    海岸防御阵地上的大英帝国陆军的表现堪称惨不忍睹丑态百出,完全无法让人相信这是一支职业军队。而事实上,这些人也确实不是什么职业军人,至少在两个星期前他们的职业不是军人。

    大英帝国到了最危急的时候,每个人都被迫发出最后的吼声,当时的情况虽然没那么夸张,倒也相差不远。由英国陆军九成力量编组而成的英国远征军在法国全军覆灭,比利时荷兰丹麦瑞典已经跪地投降,法兰西首都都被占了,正在被吊打得不要不要的,虽然对外宣称法兰西还在战斗,实际上明眼人都看得出那是在垂死挣扎罢了。光荣的大英帝国皇家海军半残,更光荣的皇家空军半废,眼瞅着这大英帝国这是要完啊。

    大英帝国养烟贩海盗。。。啊不。。。养帝国公民n年,仗义死节当在今日,各界有识之士大声疾呼。于是举国上下士农工商黑白两道中大批忠勇之士踊跃报名投军,摩拳擦掌准备去杀德国人、杀德国人、杀更多的德国人。结果到了地头却发现除了丘吉尔的那个国民自卫队,陆海军根本就不准备招兵。空军倒是要人,但是只招飞行学员,如果有飞行经验者可以优先,不过有年龄限制,同时还要身体健康视力优良性格坚毅,最关键要受过高等教育,至少会算数,只会铲粪那显然是不行的。

    帝国公民空有一腔热血却报国无门,这怎么可以。报纸上天天都大篇幅刊登着某某街某爵爷意欲破家从军或者某某区肉店某屠准备弃业报国等文章,海德公园更是从早到晚群魔乱舞各种嘶吼各种撕逼各种撕旗。

    丘吉尔政坛浸润多年最是老奸巨猾,最会顺应民心,加上局势确实也是迫在眉睫,未雨绸缪也是必要的。和美国的秘密交涉正在进行,毕竟是同文同种当然要共存共荣,虽然当年烧了白宫,但那些陈糠烂谷就不要多计较了,至于上次大战后赖了美国人的账单让美国人流血又流泪之类的。那是前任政府鼠目寸光,这次交易一定让美国兄弟吃得满嘴流油,绝不会为此等选择感到后悔。听说罗斯福已经大为意动,美军有一批封存军火正在启封。或许几周后就会有所转机。一旦交易成功,美国武器运到,到时候有枪无人也是枉然。

    于是英国政府开始在各大城市开放招兵处,短短的两周时间,英国陆军毫不费力的就获得了三个步兵师的兵员。海军获得了一个师,空军招满了八个营。但是问题来了,英国陆军做梦都没有想过,有一天他们会为了兵员太多而发愁。原本那三个正规步兵师都喂不饱啊,你再征三个究竟想要干什么啊。所有军用物资储量全都已经在警戒线之下,库存的步枪都不够每人一条的啊,更别提什么火炮跟机枪了。

    更麻烦的是,现在就算是让三年级的军校生提前毕业也凑不齐组建这些部队所需要的军官,更别提最关键的骨干士官。在此之前,还要把这群菜鸟训练成合格的士兵。否则和那群国民自卫队有什么区别。

    训练和驻扎场地倒是有的是,远征军部队空下来的兵营墙高屋大设施齐全。不过军事训练器材奇缺,因为那些训练用的旧装备大部分被各村镇的自卫军拉走了,他们正在疯狂搜索一切能够拿来使用的武器装备。

    况且就算装备齐全,也还是没有足够的军训教官,现在本土防御军里有经验的军官奇缺,远征军带走了大部分有水准的军官,剩下的都是一群老弱病残和远征军不要的刺头。虽然政府已经开始从各殖民地调派军官,但是远水明显是救不了目前的近火。

    回过头想想,英国陆军落到目前这种尴尬的地步。就是因为英国远征军败家败得实在太过于干净了。

    当时英国远征军雄赳赳气昂昂的跨过英伦海峡,宛然一副欧罗巴救星的模样。为了表现出大英帝国的底气充足实力雄浑,他们的武装配备都是超过正常标准的,各步兵师不但拉走了武器库里储备的武器装备。甚至还占用了一部分留守部队的武器和车辆。

    英国陆军参谋部和远征军司令部里大把的打过一战的高级军官,那都是凡尔登前喝过茶,索姆河边抽过烟,那都是吃过玩过见过的,对上次那场轮回制绞肉游戏记忆犹新深恶痛绝,所以他们准备照着上次那样再来一次。

    况且这次德国陆军没有威廉皇帝拖后腿。还换个明显比威廉更疯的希特勒,据说这货也蹲过壕沟挨过毒气,所以这次战争堑壕战是必须的,消耗战是必须的,炮群覆盖,坦克压上,尸山血海是必须的。

    既然要打一场消耗战,那么物资储备是必须的,原本准备让法国人提供一部分,但是发现法国人提供的东西根本就没法看啊,什么食品药品弹药油料完全不符合英国人的习惯和标准,全是法文啊,口味坑爹啊,口径奇葩啊,连油料补充时用的度量衡都不一样啊。于是英国人决定所有的东西都自己带过去。遇到远征军各位军座、师座、旅座全都是家学渊源人脉繁茂后台扎实到死的狠人,下手毫不客气,随即各位猛将就把英国陆军的底子给掏空了。

    世界经济危机才过去几年,英国人的工业生产力在危机中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军工生产作为吞金大户更是在议会的压力下不断紧缩。大英帝国皇家海军的军费刚够养活自己的,退役了一堆老船之后,只敢造几艘巡洋舰来解馋,几年都没有敢叫嚣添置主力舰了。

    陆军的日子也不好过,坦克招标是哪个便宜选哪个,哪个皮薄选哪个,哪个省油选哪个,步兵和炮兵武器总算是换装了一部分新货,但是杯水车薪,大部分部队还依然是装备着一战的储备货。

    这回可好,不管是老货还是新货,一杆子全都给那群败家玩意儿裹挟到海峡对面去了。除了步兵轻武器之外,还有几乎所有的反坦克武器,重型火炮、坦克、运输卡车、军官轿车,各种轻重弹药、油料、通讯设备、野战医院、军粮补给,军服装具,大量的四轮马车和战马驮马挽马、建筑材料、野战帐篷、舟桥渡船。。。。乃至于连铁丝网都是英国原装货。当英国远征军随着浩浩荡荡的运输船队在法国海岸登陆的时候,川流不息的运输车辆把法国人看得是欣喜若狂,随即就只剩下目瞪口呆了,这群英国佬是准备在这里战上十年吗?

    此时大英帝国皇家海军艨艟巨舰游弋于四海,大英帝国皇家空军铁禽迅鹰盘旋于寰宇,大英帝国陆军铁骑甲士纵横于欧罗巴大陆,区区德国独夫单挑欧陆两大强国之无敌雄兵,那是在自寻死路。大英帝国王师一至,残暴之德军必将灰飞烟灭,希特勒狂妄匪类兵败命丧指日可待。王师既歼敌于域外,本土当稳如泰山固若金汤,留两三小儿持矛戍门足矣,根本就不用担心会遭到什么攻击。

    结果战争开打,伦敦诸位大佬对着地图还没看出个子丑寅卯来,大英帝国远征军就全伙在对岸灰飞烟灭了,目前数十万英法忠勇王师正由一打半的将军带领着在德国战俘营奋力消耗着敌军宝贵的军粮,而英国政府储备多年的家底则全都便宜了德国佬。狂妄匪类希特勒倒是也丧了命,但问题是换了个更可怕的魔王上了台,而英国本土则只剩下几个持矛小儿了。

    这还不是最闹心的,最闹心加要命的是帝国的荣耀,那十几条艨艟巨舰,包括世界大seven,眼瞅着就被德国人轰成了海峡里的鱼礁,便宜了那堆法国龙虾章鱼,而皇家空军折戟沉沙,宝贵的飞行员损失惨重,运气不好的沉尸海底,运气好的则与陆军同胞同乐去了,英国最重要的两大屏障在一战之下差点就被打断了脊梁骨。

    那段时间英国朝野那是一夕数惊,所有人都觉得德国人绝对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在英国最脆弱的时候踏上英国本土,炸掉大本钟,烧掉白金汉。海岸观察哨远远看到个浮筒都会狂呼德军登陆舰。

    总算随后一个让英国政府感到有所安慰的消息传了过来,德国海军在法罗群岛战役中虽然全歼了英国海军分舰队,但是勇敢的皇家海军奋力还击之下,德国海军同样受到了严重的损伤,至少在短时间内是失去了战斗能力了。没有舰队保护就不能安全登陆,大英帝国海军依然还保有一定的实力,至少在德国大型战舰进入战场前,保卫海峡还是没有问题的。大英帝国总算获得了短暂的喘息之机,按照丘吉尔的话来说,这是上帝赐予英国的一个机会。

    于是英国陆军使用了一切手段来训练新招的菜鸟们,至少让他们学会了怎样站队、怎样穿军服、怎样叠毯子、怎样向军官敬礼,但是武器训练依然还是遥遥无期。伦敦总算是倒腾出了四万支储备了二十年的李恩菲尔德步枪,但是保存不善,所以得先去枪厂整修,士兵们想要拿到手还需要时间。英国本土各大兵工厂都在加班加点生产火炮和弹药,但是想要达到打一场大型战役的储备,缺口依然很大。据唐宁街小道消息说政府已经在美国获得了一批步枪和火炮,正在安排运输,在这些武器装备部队前,陆军决定先利用起这些不花钱的劳动力,全体统统到海峡边挖沟去。(未完待续。)()《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仅代表作者锋锐的观点,如发现其内容有违国家法律相抵触的内容,请作删除处理,的立场仅致力于提供健康绿色的阅读平台。【】,谢谢大家!
首页495051525354555657585960 下一页 末页
扫码
作者锋锐所写的《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为转载作品,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最新章节由网友发布,找书苑提供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全文阅读。
①如果您发现本小说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最新章节,而找书苑没有更新,请联系我们更新,您的热心是对网站最大的支持。
②书友如发现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③本小说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找书苑的立场无关。
④如果您对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邮件给管理员,我们将第一时间作出相应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