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找书苑 > 军事历史小说 > 唐朝败家子最新章节 > 唐朝败家子全文阅读
选择背景颜色: 选择字体: 选择字体大小:
第394章 浑水摸鱼
唐朝败家子全文阅读作者:尹三问加入书架
    政事堂乃诸位宰相的办公之所,某种程度上算是大唐真正的行政中枢,本来平日里是诸位宰相轮值的。

    但因为最近一段时间,因为高丽在辽东蠢蠢欲动,边疆不宁,宰相们自然不敢懈怠。房玄龄、长孙无忌、萧禹、岑文本这些人都在此间,等候与皇帝商讨应对之策。

    当然了,或许宰执大臣们都聚集在政事堂,或许还与最近长安紧张的气氛有关系,这种事情总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就在诸位宰相们交谈的时候,大理寺卿孙伏伽仓促而来。

    “孙伏伽,今日怎么有空来政事堂?”长孙无忌哈哈一笑,习惯性地打趣。

    “诸公,在下有点要紧的事需要与格外单独说说。”

    众人见到孙伏伽神色匆匆,表情凝重,都意识到可能出了什么事情,纷纷正色问道:“发生何事?”

    岑文本是个很细心之人,立即起身呼喝小吏道:“你们先出去!”

    “是!”一众小吏都很识趣地转身离开,走出了政事堂。

    孙伏伽这才压低了声音道:“纥干承基交待,太子打算谋反,等我与谢学士赶到承庆殿的时候,陛下刚好去了东宫参加魏征的祭礼。”

    此言一出,几位宰相的脸色瞬间就变了,他们立即明白发生了什么,素来稳重的孙伏伽有这样的反响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太子谋反,而皇帝刚好去了东宫,接下来将会发生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再清楚不过。

    “此事果真吗?”房玄龄沉声询问,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

    孙伏伽点头道:“千真万确!”

    房玄龄几乎直接坐倒,岑文本呢的嘴巴微微张开,仿佛都在还处在震惊之中,一旁的长孙无忌则沉默不语。这样的情形对他而言并不十分出乎意料,太子终究还是走了这么一条不归路,现在要紧的是皇帝,他的安危……

    “诸公。该当如何是好?”

    房玄龄沉声道:“得想办法营救陛下才行!”

    “据纥干承基交待。左屯卫李安俨、杜荷等人会调动兵马发动兵变,谢学士已经想办法去阻止了。”

    谢逸?

    他能如何阻止左屯卫军的兵变呢?几位宰相心里都浮现出一个大大的问号。

    ……

    谢逸出了承庆殿,便直奔明德门的左武卫军营,前来寻找左武卫大将军程知节。

    长安十六卫大军拱卫。左武卫是其中很重要的一支力量,距离城池和宫宇最近。也是皇帝最信赖的兵马。

    掌管这支兵马的正是卢国公程知节,乃是皇帝亲信之人。老程平日里虽然吊儿郎当,在家的时候几乎是无酒不欢。但一旦当值的时候却格外认真,几乎一天不落地守在左武卫的军营之中。

    华阴出了针对皇帝的袭杀案。长安城里最近也风声鹤唳,这等时候军营必须要安稳。别看程知节平日里五大三粗,但实际上却是个粗中有细之人。他省得轻重,无论是自己需要奉命出动。还是防止军营之中有异常变化。

    谋反大案,皇子斗争,京都风云。这种时候最是容易出乱子的,军营也就变成了最为要紧的地方,身为主将必须要用心提防。

    果不其然,程知节正在军营的帅帐里闭目小憩,有人来报淮阳郡公来访。

    程知节和谢逸算是比较熟稔的,从当年在洛阳开始就比较熟悉,这些年每逢年节谢逸也没少给卢国公府送礼物。程知节平素喝的乃是谢家酒坊出品的最醇香的琼花酿,程家的儿媳妇们顶级香水供应就没断过。

    交情是有的,谢逸年纪轻轻,爵职快速上升,程知节也很看好这个后辈。不过碍于谢逸和东宫与魏王府的关系比较紧张的缘故,彼此的来往不免少了一些。

    今日谢逸却突然来访,而且还是来左武卫的军营拜访,这显然有些不同寻常。程知节不敢怠慢,立即起身相迎,哈哈笑道:“逍遥啊,今日怎么有空来看我老程?”

    “卢国公接旨!”谢逸表情严肃,没有和老程有半句玩笑,随手便举起手中的圣旨。

    “啊,哦!”老程看清楚谢逸的表情,挺清楚那句话之后,表情也瞬间变得严肃恭敬。

    “陛下手诏,请卢国公过目。”说话间,谢逸便把那封晋阳公主李明达书写的诏书递了过去。

    程知节不敢怠慢,接过仔细一瞧,上面“天命所授,既寿永昌”的印痕清晰可见。自打当年从前隋萧皇后手中得到这方传国玉玺之后,李世民便视以为珍宝,但凡重要的诏书上都会盖上这方印章。

    这儿传国玉玺是外人所模仿不来的,尤其是汉朝何太后摔掉的那个角镶金的痕迹十分明显。而且这手诏上的字迹确确实实是李世民的亲笔,李世民时常会赐给勋贵一些墨宝,程知节认得其笔迹。

    这些年诏书基本上全都是出自于岑文本之手,已经许久没有看见到皇帝陛下亲笔书写的诏书了,所以这重要程度自然有上了一个档次。

    再看看诏书的内容,程知节也便了然于心了,太子谋反,皇帝亲笔写调兵的手诏完全在情理之中,程知节倒也没有怀疑。

    “逍遥,情况到底如何?”

    “太子谋反,已经调动了左屯卫的兵马,陛下为了规劝太子,只身赴险进了东宫,命我前来传召卢国公前去救驾。”

    谢逸当然不能说李世民是被骗入了东宫,只能用这么一个借口,李二陛下对长孙皇后所出的嫡子特别钟爱。此时拳拳爱子之心入东宫规劝倒也说得过去,虽然对于一个帝王而言此举有些不太理智。

    但程知节没有多想,手诏是皇帝亲笔无疑,此等大事没有让宦官和侍卫前来传旨而是让谢逸前来不足为奇,大概谢逸当时更好在吧!这小子运气真好,遇到谋反这等大事,深得皇帝如此信任实在是难得。

    而且谢逸不失时机地补充道:“卢国公,今日纥干承基刚刚交待太子意欲谋反之事,我去承庆殿奏报,当时恰好东宫以设祭悼念魏征。假意邀请陛下。陛下为了挽救太子,所以才有如此安排。”

    “好,我这就点齐了兵马,前去东宫救驾!”程知节没有犹豫。当即点头应允。

    谢逸道:“卢国公,你当务之急是阻止左屯卫的杜荷与李安俨所部。陛下身在东宫处于危险之中,除了大张旗鼓前去救驾,恐还需精锐之士前去护卫左右。这会我得赶回太极宫。调动羽林卫精锐之士突入东宫,外面就交给你了。”

    “好!”看着谢逸离去的背影。程知节心中多少浮现起一丝丝疑惑,羽林卫此时不应该做好准备,甚至已经潜入东宫了吗?为何素来谨慎周全的皇帝陛下这次的安排如此仓促呢?

    有那么一瞬间。他怀疑过谢逸,但手中的诏书千真万确。确实是皇帝御笔,还有传国玉玺。即便是字迹能够模仿,这玉玺可不是寻常人能够拿到的。而且谢逸似乎也没有这个胆量和必要。

    无论情况如何,这件事都必须宁可信其有,皇帝陛下的安危最为重要,而自己对大唐和皇帝陛下的赤胆忠心从来不曾有变。倘若情况有变,自己始终会站在忠于皇帝,忠于大唐的一面,这就足够了。

    谢逸也是没有办法,他对程知节只能采取期盼的方式,否则很难解释伪造诏书的问题,而且还会耽误至关重要的时间。只是仓促之间,想要将谎话说的天衣无缝有些困难,难免会有瑕疵,只是此刻已经顾不得这许多。

    羽林卫压根没有准备,李世民仍旧在东宫之中,倘若他的安危有丝毫闪失,自己的一切努力将会白费,而且还会承担很严重的后果,危及身家性命的后果。何况晋阳公主也进了东宫,是自己一手将她送进危情险地,若不能保证她的安全,实在有些说不过去。

    至于羽林卫自己肯定无法调动,现在想要进东宫护驾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了,无论如何都要先想办法潜入东宫,保证李世民和晋阳公主的生命安全,否则一切都是白搭。

    左屯卫和左武卫的兵马调动,顿时在长安城里激起变动,引起了莫大的关注。这样明显的情形魏王府自然是有所察觉的,刘轩在第一时刻将消息带回了魏王府。

    杜楚客不知道是不是从政事堂方面得到了风声,也传来了消息,至少孙伏伽进政事堂,诸宰屏退左右这等极为敏感的消息是有的,单单是这些已经足够引人遐想。

    魏王李泰听闻之后,神色顿时凝重了很多,显然今日风雨有变,而且情况十分严重。

    刘轩道:“李安俨是左屯卫中郎将,杜荷也在那里,所以左屯卫的调动一定和东宫有关系。”

    李泰点头道:“按道理是的,左武卫程知节是父皇的亲信,若是没有父皇的旨意肯定不会动弹,所以肯定是出了大事。”

    刘轩道:“殿下,从宫里传出来的消息,陛下好像去了东宫凭吊魏征……不会是东宫真的反了吧?”

    这个说辞显然有些出乎意料,李泰不禁微微错愕,似乎还有几分难以置信。明明东宫今时今日的罪名完全是自己这边诬陷的,东宫谋反并无其事,怎么会突然弄假成真呢?

    刘轩沉吟片刻道:“殿下,会不会是把东宫逼得太紧,太子才铤而走险行此下策的。也许纥干承基知晓此事,只可惜他说的太晚,否则陛下也不至于入东宫……”

    “确实!”李泰对此也深以为憾,如果纥干承基早点开口,东宫现在已经置身死地了。但如今这个局面,实在有些……

    “这么说父皇现在置身险地?”李泰顿时有些着急了,他的目标是东宫,倘若父皇这会有什么三长两短,那后果可就有点……

    “陛下在东宫确实危险,要是……”刘轩当即闭嘴,没敢继续说下去。

    李泰也清楚地意识到后果,问道:“那本王现在应该怎么办?”

    “殿下,您现在应该尽快入宫去政事堂,和诸位宰相待在一起,您现在应该是关心陛下安危的孝子。”

    刘轩道:“万一陛下在东宫……有个三长两短,您正好和宰相们一起平乱,您是嫡子,有平乱之功,再有宰相们的支持那便是正统。

    当然了,陛下吉人自有天相自然最好不过,殿下一片至诚至孝,积极营救陛下,也是天大的功劳才是。”

    “不错,你说的不错,政事堂肯定知晓此事了,否则左武卫也不会调动。”李泰下意识认为,左武卫大军调动与政事堂有关联。

    “陛下现在前去正当其时!”刘轩对此也表示赞同。

    “嗯,好,本王这就过去,想必舅舅在那里,太子既然已经明着谋逆,那就无药可医了,舅舅是明智之人,当知如此选择。”李泰很清楚,长孙无忌的支持至关重要。

    “是,长孙司空乃是关陇贵族之首,自然十分要紧。”刘轩沉声道:“想必宰相们此刻也已经在考虑陛下的安危了,他们必然对防备着陛下有个三长两短,自然会对殿下十分重视的。

    只要左武卫出动及时,东宫其实已经没什么胜算,当然了……殿下切记,到时候无论如何都得让左武卫清缴东宫,最好让太子……”

    刘轩做了一个抹脖子的动作,意思已经再明确不过,如果李承乾不死,万一掉头与宰相们或者其他勋贵权臣谈条件,天知道会不会有人心动倒戈。而且李承乾不死,回影响到自己顺理成章上位。

    李泰轻轻点头道:“本王知晓了,待会去了政事堂还需要用道义拉着房玄龄和岑文本,即便是舅舅有什么旁的想法,他也不敢怎样。”

    长孙无忌在朝中影响很大,堪称是举足轻重,如果李承乾真的成事了,说不定他会有别的想法,只要皇帝是长孙家的外甥即。也正是因此,没了李承乾,他就得支持自己。

    但刘轩及时提醒道:“殿下,晋王也是嫡子……为了让长孙司空完全站在您这边,现在似乎应该做点什么,正好趁此机会推到东宫头上……”(未完待续。)启用新网址
第394章 浑水摸鱼
唐朝败家子全文阅读作者:尹三问加入书架
    政事堂乃诸位宰相的办公之所,某种程度上算是大唐真正的行政中枢,本来平日里是诸位宰相轮值的。

    但因为最近一段时间,因为高丽在辽东蠢蠢欲动,边疆不宁,宰相们自然不敢懈怠。房玄龄、长孙无忌、萧禹、岑文本这些人都在此间,等候与皇帝商讨应对之策。

    当然了,或许宰执大臣们都聚集在政事堂,或许还与最近长安紧张的气氛有关系,这种事情总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就在诸位宰相们交谈的时候,大理寺卿孙伏伽仓促而来。

    “孙伏伽,今日怎么有空来政事堂?”长孙无忌哈哈一笑,习惯性地打趣。

    “诸公,在下有点要紧的事需要与格外单独说说。”

    众人见到孙伏伽神色匆匆,表情凝重,都意识到可能出了什么事情,纷纷正色问道:“发生何事?”

    岑文本是个很细心之人,立即起身呼喝小吏道:“你们先出去!”

    “是!”一众小吏都很识趣地转身离开,走出了政事堂。

    孙伏伽这才压低了声音道:“纥干承基交待,太子打算谋反,等我与谢学士赶到承庆殿的时候,陛下刚好去了东宫参加魏征的祭礼。”

    此言一出,几位宰相的脸色瞬间就变了,他们立即明白发生了什么,素来稳重的孙伏伽有这样的反响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太子谋反,而皇帝刚好去了东宫,接下来将会发生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再清楚不过。

    “此事果真吗?”房玄龄沉声询问,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

    孙伏伽点头道:“千真万确!”

    房玄龄几乎直接坐倒,岑文本呢的嘴巴微微张开,仿佛都在还处在震惊之中,一旁的长孙无忌则沉默不语。这样的情形对他而言并不十分出乎意料,太子终究还是走了这么一条不归路,现在要紧的是皇帝,他的安危……

    “诸公。该当如何是好?”

    房玄龄沉声道:“得想办法营救陛下才行!”

    “据纥干承基交待。左屯卫李安俨、杜荷等人会调动兵马发动兵变,谢学士已经想办法去阻止了。”

    谢逸?

    他能如何阻止左屯卫军的兵变呢?几位宰相心里都浮现出一个大大的问号。

    ……

    谢逸出了承庆殿,便直奔明德门的左武卫军营,前来寻找左武卫大将军程知节。

    长安十六卫大军拱卫。左武卫是其中很重要的一支力量,距离城池和宫宇最近。也是皇帝最信赖的兵马。

    掌管这支兵马的正是卢国公程知节,乃是皇帝亲信之人。老程平日里虽然吊儿郎当,在家的时候几乎是无酒不欢。但一旦当值的时候却格外认真,几乎一天不落地守在左武卫的军营之中。

    华阴出了针对皇帝的袭杀案。长安城里最近也风声鹤唳,这等时候军营必须要安稳。别看程知节平日里五大三粗,但实际上却是个粗中有细之人。他省得轻重,无论是自己需要奉命出动。还是防止军营之中有异常变化。

    谋反大案,皇子斗争,京都风云。这种时候最是容易出乱子的,军营也就变成了最为要紧的地方,身为主将必须要用心提防。

    果不其然,程知节正在军营的帅帐里闭目小憩,有人来报淮阳郡公来访。

    程知节和谢逸算是比较熟稔的,从当年在洛阳开始就比较熟悉,这些年每逢年节谢逸也没少给卢国公府送礼物。程知节平素喝的乃是谢家酒坊出品的最醇香的琼花酿,程家的儿媳妇们顶级香水供应就没断过。

    交情是有的,谢逸年纪轻轻,爵职快速上升,程知节也很看好这个后辈。不过碍于谢逸和东宫与魏王府的关系比较紧张的缘故,彼此的来往不免少了一些。

    今日谢逸却突然来访,而且还是来左武卫的军营拜访,这显然有些不同寻常。程知节不敢怠慢,立即起身相迎,哈哈笑道:“逍遥啊,今日怎么有空来看我老程?”

    “卢国公接旨!”谢逸表情严肃,没有和老程有半句玩笑,随手便举起手中的圣旨。

    “啊,哦!”老程看清楚谢逸的表情,挺清楚那句话之后,表情也瞬间变得严肃恭敬。

    “陛下手诏,请卢国公过目。”说话间,谢逸便把那封晋阳公主李明达书写的诏书递了过去。

    程知节不敢怠慢,接过仔细一瞧,上面“天命所授,既寿永昌”的印痕清晰可见。自打当年从前隋萧皇后手中得到这方传国玉玺之后,李世民便视以为珍宝,但凡重要的诏书上都会盖上这方印章。

    这儿传国玉玺是外人所模仿不来的,尤其是汉朝何太后摔掉的那个角镶金的痕迹十分明显。而且这手诏上的字迹确确实实是李世民的亲笔,李世民时常会赐给勋贵一些墨宝,程知节认得其笔迹。

    这些年诏书基本上全都是出自于岑文本之手,已经许久没有看见到皇帝陛下亲笔书写的诏书了,所以这重要程度自然有上了一个档次。

    再看看诏书的内容,程知节也便了然于心了,太子谋反,皇帝亲笔写调兵的手诏完全在情理之中,程知节倒也没有怀疑。

    “逍遥,情况到底如何?”

    “太子谋反,已经调动了左屯卫的兵马,陛下为了规劝太子,只身赴险进了东宫,命我前来传召卢国公前去救驾。”

    谢逸当然不能说李世民是被骗入了东宫,只能用这么一个借口,李二陛下对长孙皇后所出的嫡子特别钟爱。此时拳拳爱子之心入东宫规劝倒也说得过去,虽然对于一个帝王而言此举有些不太理智。

    但程知节没有多想,手诏是皇帝亲笔无疑,此等大事没有让宦官和侍卫前来传旨而是让谢逸前来不足为奇,大概谢逸当时更好在吧!这小子运气真好,遇到谋反这等大事,深得皇帝如此信任实在是难得。

    而且谢逸不失时机地补充道:“卢国公,今日纥干承基刚刚交待太子意欲谋反之事,我去承庆殿奏报,当时恰好东宫以设祭悼念魏征。假意邀请陛下。陛下为了挽救太子,所以才有如此安排。”

    “好,我这就点齐了兵马,前去东宫救驾!”程知节没有犹豫。当即点头应允。

    谢逸道:“卢国公,你当务之急是阻止左屯卫的杜荷与李安俨所部。陛下身在东宫处于危险之中,除了大张旗鼓前去救驾,恐还需精锐之士前去护卫左右。这会我得赶回太极宫。调动羽林卫精锐之士突入东宫,外面就交给你了。”

    “好!”看着谢逸离去的背影。程知节心中多少浮现起一丝丝疑惑,羽林卫此时不应该做好准备,甚至已经潜入东宫了吗?为何素来谨慎周全的皇帝陛下这次的安排如此仓促呢?

    有那么一瞬间。他怀疑过谢逸,但手中的诏书千真万确。确实是皇帝御笔,还有传国玉玺。即便是字迹能够模仿,这玉玺可不是寻常人能够拿到的。而且谢逸似乎也没有这个胆量和必要。

    无论情况如何,这件事都必须宁可信其有,皇帝陛下的安危最为重要,而自己对大唐和皇帝陛下的赤胆忠心从来不曾有变。倘若情况有变,自己始终会站在忠于皇帝,忠于大唐的一面,这就足够了。

    谢逸也是没有办法,他对程知节只能采取期盼的方式,否则很难解释伪造诏书的问题,而且还会耽误至关重要的时间。只是仓促之间,想要将谎话说的天衣无缝有些困难,难免会有瑕疵,只是此刻已经顾不得这许多。

    羽林卫压根没有准备,李世民仍旧在东宫之中,倘若他的安危有丝毫闪失,自己的一切努力将会白费,而且还会承担很严重的后果,危及身家性命的后果。何况晋阳公主也进了东宫,是自己一手将她送进危情险地,若不能保证她的安全,实在有些说不过去。

    至于羽林卫自己肯定无法调动,现在想要进东宫护驾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了,无论如何都要先想办法潜入东宫,保证李世民和晋阳公主的生命安全,否则一切都是白搭。

    左屯卫和左武卫的兵马调动,顿时在长安城里激起变动,引起了莫大的关注。这样明显的情形魏王府自然是有所察觉的,刘轩在第一时刻将消息带回了魏王府。

    杜楚客不知道是不是从政事堂方面得到了风声,也传来了消息,至少孙伏伽进政事堂,诸宰屏退左右这等极为敏感的消息是有的,单单是这些已经足够引人遐想。

    魏王李泰听闻之后,神色顿时凝重了很多,显然今日风雨有变,而且情况十分严重。

    刘轩道:“李安俨是左屯卫中郎将,杜荷也在那里,所以左屯卫的调动一定和东宫有关系。”

    李泰点头道:“按道理是的,左武卫程知节是父皇的亲信,若是没有父皇的旨意肯定不会动弹,所以肯定是出了大事。”

    刘轩道:“殿下,从宫里传出来的消息,陛下好像去了东宫凭吊魏征……不会是东宫真的反了吧?”

    这个说辞显然有些出乎意料,李泰不禁微微错愕,似乎还有几分难以置信。明明东宫今时今日的罪名完全是自己这边诬陷的,东宫谋反并无其事,怎么会突然弄假成真呢?

    刘轩沉吟片刻道:“殿下,会不会是把东宫逼得太紧,太子才铤而走险行此下策的。也许纥干承基知晓此事,只可惜他说的太晚,否则陛下也不至于入东宫……”

    “确实!”李泰对此也深以为憾,如果纥干承基早点开口,东宫现在已经置身死地了。但如今这个局面,实在有些……

    “这么说父皇现在置身险地?”李泰顿时有些着急了,他的目标是东宫,倘若父皇这会有什么三长两短,那后果可就有点……

    “陛下在东宫确实危险,要是……”刘轩当即闭嘴,没敢继续说下去。

    李泰也清楚地意识到后果,问道:“那本王现在应该怎么办?”

    “殿下,您现在应该尽快入宫去政事堂,和诸位宰相待在一起,您现在应该是关心陛下安危的孝子。”

    刘轩道:“万一陛下在东宫……有个三长两短,您正好和宰相们一起平乱,您是嫡子,有平乱之功,再有宰相们的支持那便是正统。

    当然了,陛下吉人自有天相自然最好不过,殿下一片至诚至孝,积极营救陛下,也是天大的功劳才是。”

    “不错,你说的不错,政事堂肯定知晓此事了,否则左武卫也不会调动。”李泰下意识认为,左武卫大军调动与政事堂有关联。

    “陛下现在前去正当其时!”刘轩对此也表示赞同。

    “嗯,好,本王这就过去,想必舅舅在那里,太子既然已经明着谋逆,那就无药可医了,舅舅是明智之人,当知如此选择。”李泰很清楚,长孙无忌的支持至关重要。

    “是,长孙司空乃是关陇贵族之首,自然十分要紧。”刘轩沉声道:“想必宰相们此刻也已经在考虑陛下的安危了,他们必然对防备着陛下有个三长两短,自然会对殿下十分重视的。

    只要左武卫出动及时,东宫其实已经没什么胜算,当然了……殿下切记,到时候无论如何都得让左武卫清缴东宫,最好让太子……”

    刘轩做了一个抹脖子的动作,意思已经再明确不过,如果李承乾不死,万一掉头与宰相们或者其他勋贵权臣谈条件,天知道会不会有人心动倒戈。而且李承乾不死,回影响到自己顺理成章上位。

    李泰轻轻点头道:“本王知晓了,待会去了政事堂还需要用道义拉着房玄龄和岑文本,即便是舅舅有什么旁的想法,他也不敢怎样。”

    长孙无忌在朝中影响很大,堪称是举足轻重,如果李承乾真的成事了,说不定他会有别的想法,只要皇帝是长孙家的外甥即。也正是因此,没了李承乾,他就得支持自己。

    但刘轩及时提醒道:“殿下,晋王也是嫡子……为了让长孙司空完全站在您这边,现在似乎应该做点什么,正好趁此机会推到东宫头上……”(未完待续。)启用新网址
第395章 1触即发
唐朝败家子全文阅读作者:尹三问加入书架
    东宫之中,李世民仍稳如泰山坐在原地,脸上的表情云淡风轻,镇定自若,帝王之威不减分毫。到底是无所畏惧,还是强作镇定,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晋阳公主李明达本来有些紧张,在李世民的影响下也变得很放松,脸上甚至还隐约有可人的微笑。

    这样的反应导师让李承乾有些紧张了,父皇显然已经明白自己想要干什么,却仍旧如此镇定,没有丝毫的惊讶和慌张,反倒是让人有些心里发毛。

    “侯君集,你可以啊!”李世民先绕开李承乾,冷冷一声,像是嘲讽,也像是质问。

    “陛下,臣也是迫不得已,陛下见谅。”到底是君臣一场,多少有旧情,侯君集难免有那么一丝不怎么好意思。

    “是因为高昌那件事记恨朕?记恨朕没论功行赏,反而处罚你是吗?”李世民沉声道:“原本希望你在家好好反省反省,却不想你竟……”

    “陛下,臣是个愚钝之人,不懂陛下的良苦用心,臣自小只知道谁对我好,当知恩图报。”侯君集道:“臣自觉对得起陛下和大唐,在沙漠戈壁,在西域高昌,几经生死为大唐征战,最终却落得阶下之囚的下场,臣不懂,也想不通……

    那些日子,除了太子殿下,有谁在乎过臣的处境有安危?还是那句话,我侯君集是的粗人,恩怨分明……”

    一番言语,埋怨甚至是恨意表露无遗,到了如今这个地步,侯君集显然已经无所顾忌。

    “没错,你远征高昌是立功了,可是你在高昌抢掠屠戮,坏了我大唐对西方部族友善的名声,使得大唐四邻人心惶惶,弄不好就会战火四起来,我大唐将士付出了无数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边疆平静将荡然无存。”

    李世民沉声道:“朕不处置你。不给四邻邦国部族一个交代。行吗?你以为朕是因为你贪渎了一张宝公,霸占了一个高昌宗室之女,所以苛待于你?”

    侯君集心中泛过一丝波澜,所谓的大局观他本来也是有得。但是在自己利益受到影响的时候,他还是不怎么乐意。皇帝既然要拿自己开刀。好给四邻邦国部族有个交代,从君王和国朝的角度而言没错,可是有在乎过自己一个立功将领的心情吗?

    至少在这么做之前。皇帝陛下是不是该和自己说说,也好让自己安心。待事后给予补偿呢?可是皇帝一句话也没说,可能也懒得和自己说什么,压根就没在乎过自己的感受。

    事已至此。那还有什么情分可讲呢?皇帝在乎只是江山,只是他天可汗德威四海的名声地位。

    所以侯君集对此完全不自以为然。依旧沉声道:“陛下的高瞻远瞩臣这等粗人不明白,臣目光短浅,只看得见眼前。只知道知恩图报。太子殿下有恩于我,如今殿下有危险,臣自当尽力护卫。”

    “好一句知恩图报!”李世民大概也有些心寒生气,大概也有些许懊悔。懊悔自己高估了侯君集的见识与心胸,有些话也许该早些说明白的,否则可能也不至于走到今日这个地步。

    毕竟是跟随自己数十年的老将,如今却兵戎相见,君臣离心离德,不免有些让人唏嘘。李世民暗叹一声,转身盯着李承乾道:“以往没看出来,你还有这般笼络人心的手段!”

    “父皇谬赞了,儿臣的些许微末伎俩怎么入得了父皇法眼?”李承乾道:“如此之举,却也事实属无奈,若非父皇步步紧逼,儿臣何至于此?”

    “你也怨恨朕?”虽然事实如此,但李世民似乎有些不死心,还是忍不住出口质问,想要亲耳听到嫡长子的回答。

    “是,到了今日儿臣也没什么好隐瞒的!”李承乾目光决然,神色冷峻,没有丝毫避忌退让之意。

    “好,你我父子难得有这样坦然相对的时候,你倒是说说,朕哪里对不起你了?”李世民猛烈咳嗽几声,嫡长子的话到底有些刺激到他,纵然他心志坚定,此刻也不免心神激动。见到此情此景,晋阳公主李明达赶忙上前为李世民捶背,眼神里满是关切之情。

    听到这个问题,李承乾不由冷笑一声,说道:“父皇啊,我是你的嫡长子,您立了我为太子,却格外宠爱李泰、李恪他们,甚至任由他们作为,一个亲王都超过了我这个太子了,敢问父皇您到底安得什么心?要是看不上我,直接把我废了就是,何苦如此折磨我?”

    “废太子,你笃定了朕有废你之心?在你心里,朕就是这样的父亲吗?”李世民听到这番话,心里隐约有些许滴血的感觉,似乎很不舒服。

    李世民道:“你是朕的嫡长子,自小我和你母后被便对你格外钟爱,宠遇优渥,并给你延请名师教导,希望你成才。

    你得表现也让朕很欣慰,自小边乖巧聪慧,八岁的时候便立你为太子,对你悉心栽培,希望你能够承担起大唐基业,江山传承。

    那些年你的表现也不错,任谁都说你是个好储君,朕一直也是这么认为的。可是最近几年,你看看你都做了些什么?还有多少储君之相?朕满意与否先不说,能不能让天下人信服才是个大问题。”

    “是啊,这些年让父皇失望了,可是父皇你想过没有,若不是你,我又何至于落到今天的地步?你宠爱稚奴和晋阳没什么,母后去的早,他们还小,您亲自抚养关照都是应该的,可惜李泰呢?”

    李承乾大声道:“父皇对他宠爱些没什么,可是他却因为你的宠爱而越发肆无忌惮,并且心存妄念,早就想取我儿代之,然后入主这东宫。父皇你难道都没看见吗?显然不是,您是英明神武的皇帝陛下怎会看不见呢?

    您是故意看不见,然后对李泰的宠爱越发过分,你免除了延康坊的赋税,你在洛阳赐给他魏王池,甚至让他入武德殿读书,他的封地那么广。地位和仪仗已经快要超过我了。

    是您的故意纵容。滋长了李泰的野心,让他有了夺嫡之心,让我整日里惴惴不安。他接着编撰《括地志》的机会大肆招揽人才,聚集党羽。明里暗里不断对东宫使绊子,这些年儿臣可曾过过一天安生日子。

    而父皇你呢。你明明都看在眼里,却根本不管不顾,只会继续不断纵容李泰。可曾给过我一丁点的安抚和帮助?”

    李承乾说话的声音越来越大,显而易见似乎是受到了极大的委屈。让他分外难受。以前这些话根本没有机会说出口,今日反正已经打开天窗,也便没有什么好隐瞒的。片刻之间便如同连珠炮一般喷了出来,将所有的怨怼和委屈全都说了出来。

    李世民有些沉默。然后便是冷笑,他第一次发现父子之间的隔阂竟然如此之大,儿子对自己竟然有这么多的怨怼和不满。父子竟然从来没有过沟通,更谈不上理解。

    毫无疑问,李二陛下心里肯定有悔恨,可是那又如何呢?事已至此,还能怎么样,尤其是当初他本来的用意是那样的……

    “你心中只有怨恨吗?你难道没想过自己的问题,太子,大唐的皇帝是好当的吗?你需要不断的历练,不断的长进,若是没有几个兄弟的刺激,你会有危机,会不断长进吗?”

    李世民道:“为了让你长进,我有意扶持李泰,希望刺激你长进,能变得更强大。可你呢?只看到朕宠爱李泰,却完全看不到朕的用意,看不到竞争对你的意义,你只是怨怼朕偏心,甚至因此自暴自弃,都做出了些什么?

    不过也不是没有成效,今日你敢于这般行事,足可见胆略和心智都大有长进,可惜你却变得冷漠残忍,全然用错了方向。”

    “原来父皇竟然如此良苦用心?可真是全心全意为了我们,是不是也有打算,如果我不成器,顺势用李泰换掉我是吗?”

    李承乾冷笑道:“父皇你还是偏爱李泰多一些,还是不愿意相信儿臣,华阴袭杀李佑压根不是我做的,可是父皇却不相信,对我疑心重重。任由李佑和阴弘智冤枉我,还把纥干承基也抓紧大理寺去,摆明了是要以此为由废掉我。”

    “所以你先发制人,想要弑君弑父,登基称帝是吗?”李世民冷喝一声,厉声反问。

    李承乾有些被镇住了,下意识退缩半步之后,站直了身体高声道:“没错,我这也是和父皇你学的,不,今日的局面完全是父皇自己造成的。

    要不是你在玄武门搞出什么以幼代长得先例,又对李泰他们过分宠爱,儿臣何至于走到今天的地步?”

    提到玄武门之变,再看到儿子的这副嘴脸,李世民也是真真被起到了,剧烈的咳嗽,几乎当场呕出血来。

    一旁的晋阳公主不禁大为着急,一边轻拍父皇后背,一边喊道:“皇兄,你莫要再乱说了!”

    “兕子,你是女孩,你不懂……不过也好,幸好你是个女孩,所以少了许多的烦恼。”李承乾叹道:“今日你不该来的,既然来了……也罢,只要你乖乖听话,皇兄会放你一马,以后照样宠着你,你依旧是大唐最尊贵的公主。”

    “还好,总算没有完全天良泯灭!”听到李承乾说放过小女儿的话语,李世民多少还算有那么一丁点的安慰。

    “哼……父皇要是早些相信我,何至于此!”李承乾冷哼一声,不置可否,对自己的亲生父亲和亲兄弟动手,确确实实需要莫大的勇气。

    “华阴之事不是你所为,李佑和阴弘智信誓旦旦,但也疑点颇多,调查时必须的。若是不调查清楚,东宫便始终存疑,到时候你该如何堂堂正正地面对天下人呢?”

    李世民道:“孙伏伽和谢逸在努力地帮你洗清白,可你却不愿意多等一半天,李佑和阴弘智已经交代,他们是在诬陷你。”

    “交代?他们承认了?”李承乾有些惊讶,脸上满是苦笑。被冤枉了许久,将自己彻底逼上绝路之后才说误会澄清了,似乎都晚了,似乎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

    李世民的表情变得很轻松,甚至可以说云大风轻,刚才的怒意也平复了很多,不疾不徐道:“纥干承基就也交代了,说你有谋反的意图,朕本来还有些不信,想要亲自来东宫瞧瞧,看看你是否真的丧尽天良。

    入股你今日不动手,朕甚至可以当什么都没发生一样,毕竟你也算是长进了,哪怕是手段和内心阴狠,朕都觉得你只是一时糊涂,本性不坏。朕给你机会了,可是你却……”

    李世民完全是一副痛心疾首的表情,好似非常的惋惜伤感。

    此言一出,李承乾和侯君集的表情都有些变了,纥干承基在大理寺都交代了?父皇什么都知道了,他知道自己邀请他来东宫的意图,却还是义无反顾地来了,这说明什么?

    李承乾莫名地好似体会到一丝丝父爱的感觉,却又是那么的悲凉,更多的则是惊恐。今日的举动很冒险,下定决心需要莫大的勇气,至于后果他甚至就不敢多想,尤其是不敢多想失败之后会是怎样的结果。

    现在父皇明确告诉自己,所有的一切都已经被洞悉,那自己还有什么胜算可言?一切都已经完了。

    一旁的侯君集却道:“陛下莫不是强作镇定,为自己马前失蹄做辩解?”

    李承乾眉头一动,却不敢苟同,父皇固然可以强作镇定,但是晋阳公主还小,哪里能装得出来这般镇定。所以应该是确信无疑的,父皇是个深不可测,谋而后动之人,敢于以身涉险,肯定是有万全的安排。

    顷刻之间,李承乾心中的念头几乎崩塌了,开始有些畏惧,有些颤抖,不知道接下来该当如何是好?

    一旁的侯君集到底是见惯了沙场风浪,倒是很镇定道:“殿下莫急,只要陛下人还在东宫,我们就还算胜算!”

    此言一说,东宫亲信纷纷拔刀,而老宦官也在一时间命令为数不多的侍卫上千,将李世民和晋阳公主保护在中间。

    血光冲突,一触即发……(未完待续。)启用新网址
第396章 他还真敢啊
唐朝败家子全文阅读作者:尹三问加入书架
    .

    东宫中的冲突一触即发,李承乾不得不承认一个有些惨痛的事实,自己的一切布置已经被父皇所洞悉。

    父皇是谨慎之人,这个时候还敢来东宫必然是有万全之策,自己现在已经处于负隅顽抗的境地。

    当然了,父皇虚张声势,妄图欺骗震慑自己也是有可能的,他在东宫察觉到了异常,或者刚才晋阳公主带来了什么消息。现在想想,李明达带着韦贵妃准备的祭品一事多少有些反常。

    不管怎样,现在去怀疑推测什么已经没有意义,正如侯君集说的,只要皇帝还在东宫,还在自己手中,便有一张王牌,情形未必糟糕透顶,虽然过程注定会麻烦一些,甚至困难重重,但获胜得手的机会并非没有。

    只是想要低调处理此事已经没有可能,注定会闹大,天下震惊,搅动风云。可那又怎样?放手一搏之后,只要自己能够得势登上帝位,再尽力收拾这个烂摊子便是。

    历史从来都是由胜利者书写的,今日不可避免要背上的污名,来日再想办法洗刷便是了,反正在修改史书这方面父皇已经开了个好头,自己不过是学习罢了。反正不管怎样,总比坐以待毙,身首异处要好。

    开弓没有回头箭,事已至此已经没有后悔的余地了,最多结果一样,得拼一把才知道。

    东宫的侍卫都是李承乾的亲信,这个太子近几年可能当的不很成功,但确确实实笼络了一批亲信倒是有些手段。

    此刻得到太子的授意,立即抽刀围了上去,即便眼前之人是大唐的皇帝,他们亦无所畏惧,没有丝毫顾忌。

    看到此情此景,李承乾心中感慨,这得感谢纥干承基,是他一手训练。让东宫侍从有了死士的潜质。在关键时刻派上用场,可是他在大理寺为什么会吐露东宫的秘密,让自己的安排被先一步察觉,到底是怎么回事。李承乾很想知道,但此刻已经没有那个时间。好似也已经没有必要和意义。

    片刻的迟疑之后,杜荷带着左屯卫的兵马到达东宫,给李承乾带来了底气。

    瞧见杜荷。李世民还没有什么反应,一旁的晋阳公主李明达首先愤然道:“姐夫。城阳姐姐才嫁给你几天,你竟然谋反,意图对父皇不利。你还有良心吗?今日之后你又该如何面对城阳姐姐?”

    李世民摇头道:“此事怪朕,看在克明(杜如晦)为大唐尽忠英年早逝的份上。朕把城阳许配给你。

    可惜杜荷你去……也是朕还教导好你,将来到了黄泉之下,当真有些愧对克明。”

    于公。杜荷是杜如晦的次子,父亲乃是大唐曾经的宰相,房谋杜断堪称是一段佳话,如今他这个儿子确成了谋反的叛逆之人。

    于私,他杜荷迎娶了城阳公主,乃是大唐的驸马,李世民的女婿,如今他却向老丈人举起了屠刀,不管从什么角度来看他都有些大逆不道。

    但杜荷却不以为然道:“陛下,您过分宠爱魏王,以至于皇子争斗,不尊太子,国本动摇。臣此举也是为了正国本,维护我大唐朝纲稳定,若是父亲在世,肯定会规劝与您,可惜我们这些小辈人微言轻。

    所以无奈之下只能用此举动,想必父亲在天之灵知晓也会理解,若有不孝之处,还请陛下见谅。”

    “姐夫,城阳姐姐不会原谅你的!”晋阳公主李明达是个忠厚的小姑娘,她与一母同胞的嫡亲姐姐城阳公主关系也素来很好,加之又是在情窦初开的年纪,对杜荷这种背叛感情的举动深以为憾,也十分厌恶。

    当此之时,她这般说辞一来是希望杜荷能够回头是岸,不至于最终姐姐城阳公主伤心欲绝。另外一方面,大概也有拖延时间的意思,他很清楚父皇现在看似镇定自若,其实是虚张声势。如果能够多拖延一段时间,为逍遥哥哥时间前来营救自然是最好不过。

    等了这许久的时间,逍遥哥哥到了左武卫军营,调动兵马了没有?说完之后,李明达下意识往东宫的高墙之外看了一眼。

    杜荷对于小姨子的劝说完全不以为然,摇头道:“如果今日事成,城阳是太子殿下的亲妹妹,仍旧会是大唐尊贵的长公主,她必须接受这个事实。

    倘若失败了,我必死无疑,但城阳什么都不知道,她是大唐的公主,自然不会受我牵连,将来再嫁便是。”

    听到这番话,李明达也没什么好说的了,这些人显然对事情的后果有明确的认知,甚至已经做好了打算和安排。如今这般举措,显然是要一意孤行到底。

    侯君集见状道:“行了,迟则生变,不要让他们再拖延时间了,陛下,对不住了。”

    李承乾拱手向李世民一礼,然后猛地一挥手,东宫的死士立即朝李世民扑了过去。

    李世民一把将女儿晋阳公主抱在怀里,尽显慈父情怀,如果老僧入定办的老宦官也终于动了,李世民身边虽然只有为数不多几个人,但都是数一数二的御前侍卫,也是愿意为皇帝陛下拼死效力之人。

    先前皇帝与太子撕破脸皮的过程中,他们已经清楚地知道接下来要面对什么,不同于晋阳公主李明达,他们不知道会有援军前来。但他们心里都有一个信念,那就是拼死护得皇帝陛下周全。

    东宫刀剑齐鸣,谋反终于彻底演变成了事实,而且上升到了弑君弑父的程度。

    ……

    魏王李泰很快赶到了太极宫,他身份尊贵,且深得李世民宠爱,所以出入宫禁向来不受阻碍。进入政事堂的时候,几位忧心忡忡的宰相正在想办法稳定局势,东宫事变的消息传说去的,整个长安还不知道乱成什么样。

    尤其是这个时候,他们接到了左武卫大军调动的消息,然后是面面相觑的惊讶。而进门的李泰也讶然道:“难道不是父皇下令让程知节出动的?”

    到了时候,李泰也丝毫没有隐瞒自己消息灵通的事实,这本身其实也没什么。但刚刚听到的这个消息却让他惊出了一声冷汗,原以为左武卫大军是奉了父皇的命令调动的,但是进了政事堂才知晓。父皇压根是不知的情况下进的东宫。现在当真是福祸难料。

    而且左武卫大军的调动也与父皇没有关系,最关键的是政事堂的诸位宰相也不知晓,这就可怕的。

    原本想着在危急时刻,政事堂的诸位宰相联名。调动十六卫中的一部分的兵马也是可以。可是房玄龄和舅舅长孙无忌却面面相觑,岑文本更是确定中书省从来不曾下达过这样的旨意。

    那为什么程知节的兵马调动了?难不成他投靠了东宫?想到这里。众人心中都浮现起一种很不好预感,如果真是如此,后果真的不堪设想。

    当左屯卫和左武卫兵马都参与谋反。都为东宫所用的时候,谁还能阻止他们?侯君集已经参与谋反的消息他们知道。但程知节……瓦岗旧将,皇帝最为信任的将军,也是皇室儿女亲家。竟然也……

    仔细想想却也能够理解,富贵险中求吗?为了家族和个人的荣耀做出什么非常举动也不足为奇。皇家和勋贵之中这样的例子太多太多。实在没什么不能理解的。

    只是如此一来,接下来情形该当如何呢?

    房玄龄是有些慌了,岑文本沉吟不语。同样面露忧色,但并不十分惊慌。他素来没有过分偏向过某个皇子,又有南方士族为后盾,即便是李承乾登基,也不会对他怎么样,说不定还会重用如故。

    倒是长孙无忌,此时此刻的心情最为复杂,东宫里那两个男人和他关系太过密切。最终无论结果如何,似乎都会他影响不大,叛乱平定,他仍旧是国舅,如果李承乾谋反失败,他还是国舅,而且外甥少不得要依靠他的支持。

    然而此时此刻,他什么都不做,坐山观虎斗显然是不行的,政事堂里这许多人也不会。他此刻的行为显得至关重要,他看了一眼有意无意看着自己的另外一个外甥李泰,心中了然。

    长孙无忌很清楚,这个外甥此时此刻来到这里究竟是为了什么,东宫之变结果无论如何,自己似乎都要换个支持对象。

    是这个外甥吗?

    看到李泰那充满机巧的神色,长孙无忌不由眯起了眼睛,谁也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

    而一旁的李泰此刻其实也满心担忧,因为今日的举动并如他构想的那般完美,他哪里想到在自己紧张的逼迫下,那个看似懦弱的兄长竟然会撕破脸皮,孤注一掷。

    是不是有点弄巧成拙的意思?正是自己一手早就了如今的局面,没有置李承乾于死地,反而陷自己的父亲于危险之中。

    倘若真的出了什么乱子,自己该当如何?什么伦理和亲情问题此刻已经不在讨论的范畴之内,他只是在意结果是否会对自己有利。

    父皇随时可能遭遇危险,这样也没什么不好,当此之时只需要笼络好政事堂中的诸位宰相,当好这个皇室正统的身份,也许还能因祸得福。

    尤其是当中的舅舅长孙无忌,他还有别的什么选择吗?幸好刘轩提醒,已经对晋王府动手了。李治再一死,自己便是长孙家唯一的外甥了。

    到时候长孙无忌不领着观众贵族支持自己,难道等着身在宋州的吴王李恪回来争夺皇位吗?

    这样也没什么不好的!

    李泰正心念电转的时候,大理寺有人来报,淮阳郡公谢逸去提走了犯人纥干承基。

    知道此时,众人都才反应过来,很长一短时间都忽略了这件事的另外一个重要人物——谢逸。

    按照孙伏伽的说法,最先察觉到李承乾要谋反的人是谢逸,而且他去想办法了。一个足智多谋的少年,或许真能想到点办法。

    大理寺的人称,谢逸有交代,左武卫大军已经前去平定左屯卫的叛乱,而他本人也已经扈从前去东宫救驾。

    这是什么情况?左武卫大军调动和谢逸有关系吗?虽然谢逸和程知节有些交情,这件事他们是知晓的。但是程知节岂会因此调动兵马,即便是谢逸带去了东宫谋反的消息,程知节又岂会轻易相信,并轻率出兵?

    不合常理啊!难不成谢逸也参与了谋反,可他与东宫素来不睦,甚至势成水火,怎么会呢?

    就在众人不能理解的时候,一旁一直沉默不语的岑文本却突然笑了:“好好好,好一个谢逸,程知节是去救驾的,也许陛下能安然回来。”

    “岑侍郎,怎么讲?”孙伏伽也有些疑惑,当时他是和谢逸在一起的,这么短时间谢逸究竟是如何请动程知节,实在让人疑惑。

    岑文本神色微微放松,甚至还有一丝淡淡的微笑道:“适才承庆殿那边来报,晋阳公主也不见了,据说是带着祭品去了东宫,当时我还奇怪,现在全明白了。

    不出所料,程知节之所以出动兵马应该是看到了陛下的诏书……”

    “可是陛下在东宫,不曾写下诏书,即便是写了也未必传的出来……”孙伏伽对此完全不解。

    岑文本摇头道:“你们有所不知,那封诏书应该是出自晋阳公主的手笔,公主殿下擅长飞白体,字迹与陛下十分相似,我和萧瑀都曾认错,更何况外人了。

    刚好又是在承庆殿,想必陛下临走之时不曾携带传国玉玺,晋阳公主只要模仿陛下的字迹写下一份诏书,程知节见到会信以为真的。”

    众人听到之后都不由自主愕然,是晋阳公主李明达,一个十几岁小姑娘的手笔吗?字迹肯定是她谢的没错,她确实有这个能耐,宰执大臣都是有所耳闻的。

    但她能有这份心智和胆魄吗?显而易见,这件事的主谋不是晋阳公主,而是别人。至于是谁,答案似乎再明确不过。

    孙伏伽离开承庆殿的时候,哪里只有晋阳公主和谢逸二人,淮阳郡公素来足智多谋的,有此想法不足为奇。

    只是那可是矫诏,是假传圣旨,他还真敢啊?

    .(未完待续。)启用新网址
第397章 危急时刻
唐朝败家子全文阅读作者:尹三问加入书架
    政事堂里,诸位宰相、魏王李泰和孙伏伽等人全都处在震惊之中,伪造皇帝圣旨,调动兵马那可是不可饶恕的死罪。

    但谢逸真就这么做了!

    不过仔细想想,谢逸这个胆大妄为的举动似乎也合乎情理,当此危急之时,灵活变通,行非常手段也说得过去。

    从大局上来讲只要救了皇帝陛下,保住了大唐江山平安稳定,倒也算不上什么罪过,反而算得上有功于国。

    当然了,最终到底是论功行赏还是严苛问罪,恐怕要看皇帝陛下的心情了。

    救驾确实是天大的功劳,但假传圣旨,调动兵马却又是皇帝最为忌讳的事情,谢逸到底会落得怎样的结果现在谁也说不好。

    不过诸位宰相们却不约而同有个感觉,那就是谢逸最终……至少罪责不是很严重,毕竟晋阳公主也参与了此事,如果要问罪谢逸,那公主该当如何呢?皇帝陛下总不至于问罪自己最疼爱的女儿吧?

    再者,谢逸也算是忠心耿耿,调动兵马是为了护驾,晋阳公主更是为了给皇帝传讯,不惜冒险进入了东宫。这等初衷为了护驾,忠勇可嘉的行为如果还要问罪的话可能有些说不过去。

    最有可能的结果应该是功过相抵吧,最坏不过如此,但从此以后谢逸在皇帝陛下心目中的地位将不可同日而语。毕竟他还年轻,还要往后面看,将来的前程确确实实只能用不可估量四个字来形容。

    与此同时,还有一个人的前程也很值得期待,那就是晋王李治。

    长孙无忌见到此情此景,对眼前的二外甥李泰并不是很看好,他终于觉得这个过于投机的外甥可能会栽在什么地方。相比之下,倒是芙蓉园里的三外甥李治,那个本性更加淳厚,且文武双全的外甥更加有可造之相。

    而且长孙无忌莫名其妙有种感觉,在李承乾谋反这件事上。谢逸能够料到先机。最先察觉出问题并且做出反应。其洞察力甚至超过了政事堂的诸位宰相和长安的诸多世家,其能力着实可以说是匪夷所思。

    长孙无忌觉得,有理由相信谢逸可能掌握了一些旁人所不知道的消息,并且做了相应的安排。这个年轻人素来神奇。在他身上有着非常之事完全不足为奇,这些年谢逸一直守在晋王府。对晋王李治可谓是忠心耿耿,有心栽培。

    这些事情看起来似乎是分内之事,但对于谢逸这样的人物而言绝对不能这么简单地认为。当他用心。且很认真地做这件事的时候,那么这件事一定值得做。换句话说就是有利可图。在一个皇子身上用心,所图的是什么呢?

    尤其是谢逸本人和东宫和魏王府的关系都不怎么好,无论是为了自保和将来的前程而言。似乎都应该做点什么。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李治是谢逸手中的一张牌。一张王牌,这张牌对自己而言同样也具有吸引力。

    一旁的岑文本也是个机敏之人,这些事情他都看在眼里。但是什么话都没有说。就和当初一样,这样的局势发展下去对自己,以及自己背后的那些人不见得是什么坏事,这个年轻人确实不错,看来当初真的没有看错人,没有看错……

    心里最不舒服的应该是魏王李泰,谢逸突然高出这么一出,等于一下子打乱了自己的部署,某种程度还抢了自己的风头。

    李泰的警惕性应该算是比较高的,他从来没有把谢逸当作单独的个人来看待,而是认为和背后的晋王府是完全一体的。谢逸作为晋王府长史,很大程度他的行为是代表晋王的,如果谢逸今天的护驾之功落实了,那么等于是落到了晋王府,落到了另外一个嫡出的弟弟李治身上。

    而自己坐了些什么呢?

    现在适合政事堂的诸位宰相在一起,但是并未有什么实质性的护驾举动,也没有察觉到的任何的蛛丝马迹,可以说于国无功,于父亲也没有什么尽孝的举动。而且这背后还有一颗炸弹,一个不稳定因素。

    要知道纥干承基之所以会交代,还有冯孝约的出现,以及华阴那场袭杀,其实都和自己有关系。如果这些事情出现一定点的泄露,自己都将万劫不复,李泰沉吟思索,前前后后好好想了一遍,好像没有什么疏漏的地方。

    这才暂时放下心来,但心中还是隐隐约约有些不安,幸好今日出门之前得到刘轩的提醒,已经派人前去对李治下手。

    此时此刻,李泰自然是格外希望此事能够得手,并且希望东宫那边也出点意外,如果父皇和太子、晋王在同一天之内出了事情的话,那么政事堂这诸位除了拥戴自己还会拥戴谁呢?

    只是东宫里的情况能符合自己的预期吗?李泰抬头看向东宫,沉默不语,心中的目光很是深沉,也很是阴冷。

    ……

    东宫之中,此时此刻已经是刀光剑影。

    李承乾指挥手下的死士对李世民和李明达举起了屠刀,但老宦官依然无惧,和麾下无数不多的侍卫品势守护在皇帝身边。

    御前侍卫都是羽林卫中一等一的好手,东宫侍卫想要立即得手也不容易,所以杀的有些难解难分。

    不过总体情况自然是东宫死士占了上风,以至于李世民也被逼得不得不抢过一把兵器,亲自动手。

    到底是马上打过天下的皇帝,这些虽然有些生疏,但是目前这等情况下多少还能够有些自我保护的举动。至少能够防备着居然袭击到自己和女儿身前的兵器,只是还能够支持多久这就不得而知了。

    不过幸运的是一点是,当得知李世民有所防备,政事堂和长安的守军有可能已经得到消息的呃情况下,东宫侍卫不敢对他们立即痛下杀手。

    当此之时要了李世民的性命对东宫而言不是什么好事,那样可就坐实了弑君弑父之罪,到时候很容易被外人,尤其是那个阴险的弟弟李泰借口为君父报仇,纠结兵马前来进宫。

    相反如果不杀皇帝,只是将其控制在手中,是不是还有机会挟天子以令诸侯呢?到时候借助皇帝的名义下达诏命。然后再和其他的大臣。将领以及天下的世家们讨价还价,焉知没有胜算。

    而且有皇帝在手的事情下,李泰不管有什么举动必须要有所顾忌,在礼法上站不住脚。即便是想要有什么举动也不敢硬来。害死君父的举动是谁都承担不起的罪名。

    有了这样的顾虑,李承乾便不能动用弓弩一类兵器。且死士们进攻的时候,还必须要小心,千万不能伤到了皇帝陛下。如此一来。难度自然就高了许多,向要彻底控制局面就要耗费一些时间。

    不过晋阳公主李明达却是不用顾忌的。虽然李承乾先前说过可以饶恕妹妹一命,但只是说说的成分居多。毕竟今天李明达已经看到了这一切,对内幕知之甚详。如果让她活下来,把今日在东宫的见闻说去怎办?

    今日的一切都是一等机密。是绝对不能让外人知晓的,李承乾怎么会让自己罪证最大,最直接的见证人活着离开呢?纵然这个人是自己的亲妹妹。弑父弑君的举动都敢做,还在乎一个妹妹吗?

    何况李承乾很清楚,晋阳公主李明达是个很要强的女孩,今日之后他肯定不会原谅自己,从今往后肯定会给自己制造太多的麻烦。她年纪太小,还是在最重感情的年岁里,自小由父皇亲自抚养长大的她对皇帝感情最深,是不会被那些利益诱动的,也说不清“道理”。与其如此,还不如早些料理了。

    所以当李承乾做出暗示之后,东宫的死士便没有再对晋阳公主有任何的顾虑,羽林卫的御前侍卫最在乎还是皇帝的安危,尤其是这等紧张的时刻。因此对晋阳公主难免就有些许忽略,以至于让东宫死士向李明达递出了致命一剑。

    看到此情此景的时候,老宦官喉头一紧,尽管他已经施展了从不显露于人前的高深武功,但还是被东宫死士拖延,来不及相救。

    是以当此之时,心里满是惊慌和难过,他很清楚皇帝陛下格外疼爱这个女儿。如果晋阳公主今日要是有个三长两短,即便是将皇帝陛下保护的平平安安,事后恐怕也很难交代。不得不说,这个情形当真是让人有点为难。

    李世民回头瞧见这样一幕惊险的时候,同样神色紧张,眼神里有些惊慌和难过,已经没有了皇帝陛下应有的稳重与镇定。毕竟遭遇危险的是他最为疼爱的女儿,偏生动手的是自己的亲生儿子。

    儿子要杀了女儿,手足相残,还是当着自己这个父亲的面,毫无疑问这是天底下最不忍目睹的人间惨剧。

    李世民拼尽全力想要相救女儿,可是自己的动作明显有些慢了,如果放在二十年前,年轻力壮,沙场经验最为丰富的时候,或许还有办法。但现在,皇宫里多年的养尊处优与之后已经没有这样的能耐,某种程度上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样一幕惨剧发生。

    晋阳公主李明达本人相对有些后知后觉,当察觉到有一柄剑朝着自己刺过来的时候,她本人完全没有意识躲开。也许是因为吓傻了的缘故吧,不过这种情形之下,即便是想要躲开也完全没有可能。

    她一个惊慌失措的小姑娘如何能躲开训练有素,武功高强的东宫死士的一剑呢?难道自己就要死了吗?一瞬间,年纪小小的晋阳公主李明达,心头浮现出这样一个可怕的念头来。

    死亡,她从来没有想过,更没有任何的思想准备,此时此刻,有的只有惊慌,以及心中无限复杂的诸多念头。

    就在这紧要的关头,老宦官紧张不已,李世民几乎要喊出声的时候,晋阳公主李明达已经花容失色的时候,他们突然瞧见一根箭镞以极快的速度突然飞了过来,先挡开了东宫死士那致命的一剑。

    然后又是一根箭镞飞过来射在了那名偷袭的东宫死士的后背之上,电光火石的一瞬间,危险似乎突然解除了。

    李世民来不及惊喜,李绩抢着上前想要将女儿护在身边,但是东宫死士的袭击贴的太紧,他根本没有活动的机会。

    不过他看到了希望,整个人的紧张也轻松了许多,老宦官看到情形之后也轻松了许多,手中的动作更加快了。

    他轻易不出手,今日既然已经出手了,那就遥大开杀戒,让他们好好见识一下羽林卫的实力。也让天下诸多的谋反之人知道,谋反是需要付出代价,想要威胁谋害皇帝陛下是很有难度的事情,好让他们知难而退。

    李承乾和侯君集瞧见情形突变之后,脸色瞬间就有了变化,是谁出现了他们看得最为清楚。

    一个个的人影突然越过了东宫的高墙,出现了皇帝陛下面前,加入了战团之中。这些人都是一等一的高手,手中的动作十分敏捷,一入东宫之后便护在皇帝陛下面前。

    本来唯一暴露在外的晋阳公主也被保护在了其中,被严密地保护起来,这些的突然加入战斗也让东宫死士的进攻大大受到阻碍。

    本来马上能够得手的事情突然变得苦难重重,而且大有失败的失败的可能。本来李承乾想要调动左屯卫的兵马近来支援的,可是不能到杜荷走出东宫的院落,只听到喊杀声在外面响起。

    紧接着刀剑吉打的声音和喊杀声原来越大,情况变得越来越危及,显而易见外面是有大队的兵马杀了过来,肯定是前来护驾的。

    当此之时,李承乾和侯君集,杜荷等人已经明白了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显而易见,他们的谋反已经失败,遭遇了最大的挑战和阻碍。

    失败似乎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事实,而这一切的源头似乎都是站在眼前的这个人,没错,他们看到谢逸出现在了晋阳公主面前。(未完待续。)启用新网址
首页757677787980818283848586 下一页 末页
扫码
作者尹三问所写的《唐朝败家子》为转载作品,唐朝败家子最新章节由网友发布,找书苑提供唐朝败家子全文阅读。
①如果您发现本小说唐朝败家子最新章节,而找书苑没有更新,请联系我们更新,您的热心是对网站最大的支持。
②书友如发现唐朝败家子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③本小说唐朝败家子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找书苑的立场无关。
④如果您对唐朝败家子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邮件给管理员,我们将第一时间作出相应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