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找书苑 > 军事历史小说 > 狩猎大清最新章节列表 > 第12章 大刀长矛的大清朝? 没有更新?告诉管理员更新 章节内容错误、缺失举报
选择背景颜色: 选择字体: 选择字体大小:

第12章 大刀长矛的大清朝?

小说:狩猎大清 作者:嬴政

  实际上与玻璃去除气泡,就是“搅拌”俩字一样。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就是把这一时代东西方铸炮时用的泥范,改为铁范,泥与铁的材料相性不同。

  再加个空心注水,金属预冷则缩,而不是开裂!

  就这两点,就能造出前装炮时代最强的火炮,用到一战还能用。

  都是基础材料科学,只不过目前尚没有这种系统性的实验配比基础材料科学!

  铁范铸炮工艺就是鸦片战争第二年由中国发明的,又过了三十年欧洲才掌握了这一技术。

  由于铜在中国就是货币,造不起全铜炮,从而逼迫中国催生出了这一技术。就是把宋朝铁范制造农具的方法,移植到了铸炮上,谁知道反而最吊,直接淘汰了拿破仑铜炮。

  此时的欧洲,18磅舰用重炮,铸一百门合格仅二三十门,这就是《火攻挈要》中记载的“大铳铸十铳能得二,三可用者,可称高手”,废品率七八成。

  口径越大的重炮越难造,战列舰32磅的重炮,平均铸100门合格1门,而那1门重炮的造价却是100门的总和。

  利玛窦,汤若望与南怀仁,欧洲此时的传教士,最受东方看中的就是铸炮,其次才是星相历法。

  可是,实际上最早解决重炮炮膛老炸,废品率太高这个问题的,是明朝叛将与关外清的工匠。

  明朝中晚期才接触重型舰炮,开始山寨用的是脆性白口生铁,用这种材料铸一百门一门合格的都没有,一炸全裂。

  明朝唯一铸成的一门“神威大将军”炮,威力小于从葡萄人手中购入的18磅红衣大炮,尚不如关外清军第一代山寨红衣大炮“天佑助威大将军”。

  明朝威力最大的一门炮“定辽大将军”炮,还是吴三桂捐铸的,而更大威力的炮,是关外清军铸的清版“神威大将军”。

  后金与清本来就重视大炮,天聪5年关外的清就利用掠夺的工匠发展出了失蜡法铸钢炮。此时距清军获得红夷大炮,仅1年时间,一年就掌握了世界最先进的铸炮工艺。

  加上登莱之乱后孔有德渡海投清,裹挟来的滞留登莱的铸炮工匠,汉人与葡萄牙人都有,又很快改良出了工艺超越欧洲的第三代红衣大炮。

  清军在铸炮工艺上,发展出了铁体铜芯法,铸出了口径更大,身管更长,废品率更低的重炮。

  尚在关外的清,铸炮工艺就已经超越了欧洲。

  在其后的明清松山之战中,洪承畴携八总兵及副将以下官员二百余名,步骑军十三万,马四万匹,举倾国之兵,去解锦州之围。

  洪承畴军中,就携带了六门红衣大炮。

  这不少了,袁崇焕“宁远大捷”守的宁远,全城也只有十门红衣大炮。

  结果,明军与清军在松山遭遇,洪承畴刚把六门红衣大炮架出来,一看对面,清军一溜摆出来五十多门更重型的红衣大炮,更多的火炮还在陆续到位。

  一开打,洪承畴被轰的屁滚尿流。

  十日之战,明军被杀五万余,数万人浮尸海上,吴三桂那么会跑,都被追杀的只剩个光杆,仅以身免,关外明军全崩,仅剩宁远一座孤城……

  满洲八旗是非常重视火炮的,元吉自然更重视。

  中国历朝历代,就没有清军这么重视火器的,从八旗到绿营全是火器化部队。

  清军就是在康熙年间,火器化达到了顶峰,就是大炮队,鸟枪队轰击,骑兵追击。所谓铳炮齐放,铁骑掩杀。

  大刀长矛是电视剧里的玩意。

  清军康熙年间火器比例比西班牙军队都高,西班牙一个标准方阵十个连,每连编制300人,火绳枪连才两个,剩余十个连为长矛连。

  西班牙外派意大利等海外地区的方阵为十二连编制,每连250人,其中火绳枪连同样为两个,剩余十个都是长矛连。

  而此时清军火器比例呢?一个绿营基础编制的汛,五百兵马,千总守备陆营,除千总一人,把总四人,外委五人,额外外委三人,共14个军官同属骑兵编制外,另有马军一百挂零,步军近四百。

  一汛千总守备绿营,配属的军械,除刀弓藤牌外,就有鸟机枪,马鸟铳,鸟铳250支。守城的威远炮,子母炮,与野战型子母炮、铁喊炮、抬炮,双轮行营炮40余门。

  鸟铳不是打鸟的,是形容打的远而准,能把飞鸟打下来的火铳!

  平均两个步兵一支火枪,其余步兵在操作大大小小的火炮!

  这还是地方守备绿营。

  满洲八旗配属的火铳是明万历年间奥斯曼帝国使者朵思麻,进贡的土耳其火绳枪改造而来的“鲁密铳”,射程远威力大的鸟铳,随营是一溜的野战炮。

  奥斯曼使者可能是假的,“鲁迷”是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已灭,后之“鲁密”记载不清,多被认为是奥斯曼帝国。

  但由于明朝朝贡与特许勘合贸易的缘故,使者由嘉峪关随帖木耳帝国使者而来,或许是西域诸国商人冒充,但枪械来源于奥斯曼土耳其地区应该不假。

  奥斯曼帝国的东线部队,就是被也先击溃的,同样是这位蒙古英雄,后来在土木堡活捉了明英宗。

  土耳其火枪兵,炮兵比英法荷西都精锐的多。二战那种临冲锋前先大规模炮击的打发,目前的奥斯曼已经这么干了二百年了。

  奥斯曼十四世纪就开始普遍运用火炮了,火炮之精良,欧洲第一,都是被宗教裁判所逼走的犹太工匠,各国钟匠造的。

  在十五世纪奥斯曼就已经造出了可以发射1000磅弹丸,射程一英里的攻城重炮。

  1门炮比100门红衣大炮都凶猛,棱堡都能轰塌!

  西欧北欧那帮海盗国家,在这时代没一个打得过奥斯曼的。

  西班牙陆军主力与西班牙无敌舰队,在英国德雷克海盗舰队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之前,早已让奥斯曼帝国重创,打败不知道多少次了。

  西班牙帝国都因为与奥斯曼的战争,破产了三回,法国都是奥斯曼太君的带路党。

  英西葡荷等国就是穷的受不了,被阿拉伯二道贩子垄断了东西方的转口贸易,才出来大航海的。

  满世界找印度!

  满洲八旗都不是清军火器比例最高的,满洲八旗内龙骑兵,铁甲骑兵比例很高,蒙古八旗轻骑兵比例极高,火器大炮最多的实际是汉八旗。

  汉八旗有专门的操炮乌真超哈,一水的红衣大炮改进型号,“天佑助威大将军”,“神威大将军”,一个炮队就论百门的,比委员长的德械师炮兵比例都高的多。

  就连汉军驻防八旗一个3000人编制,就配备长炮八十余门,红衣大炮八门。

  火器比例最高的就是清军八旗中的汉军旗与绿营!

  八旗火器非常精良,元吉手里别说燧发枪与定装火药了,现代的铜帽枪弹与拉了膛线的来复枪都有,只是没有自动抛壳儿,单打一,双打双。

  来复枪就是蒙古莫卧儿帝国发明的,清宫里就有进贡来的来复枪,内务府早就山寨了。

  只不过这种手工精制枪弹,目前只供满洲王公勋贵打猎用。欧陆王公也早就用上来复枪与铜帽弹药了,也只是用来打猎。

  大头兵不给配发,不是不知道来复枪好,是太贵了。一粒铜帽子弹比等重白银都贵,配不起。

  清军无论是火器精良程度,火器占比,还是数量,都是世界第一。

  以至于康熙木兰围猎,只允许带弓箭,不许带铳炮,就是清军火器实在多的让人受不了。

  到了雍正时期,火器比例更高了,以至于雍正不得不屡屡强调“满州夙重骑射,不可专习鸟枪而废弓矢,有马上枪箭熟习者,勉以优等。”

  雍正之所以强调“骑射”,不是因为看不起火器,是因为清军火器实在是太多了。枪炮一多,清军就只愿意跟人对射,不愿意冲锋了,武勇就丢了。

  鸦片战争之时清军火器比例甚至占到了七成以上,闽浙粤等南方地区甚至火器比例高达八成。

  清军非但大炮多的丧心病狂,且大多是自造,且大多是远程压制火炮与重炮!

  大清江南制造局,从12磅炮,32磅滑膛炮,40磅钢膛线炮,80磅与120磅150口径,重4.5吨的阿姆斯特朗重炮,都是批量制造。

  仅一型180磅203毫米的阿姆斯特朗重炮,找书苑www.zhaoshuyuan.com 一造就是56门。250磅9英寸重炮,12英寸305毫米重炮都能造。

  清朝生产的阿姆斯特朗12英寸305毫米口径的超级重炮,甚至直到后世,也再没有生产过这么大口径的重炮了。

  清朝的纪录,到了二十一世纪都没被打破过。

  终清一朝,铸造重炮近4000门,大多数是远程压制火炮和超级重炮。清朝生产的轻机枪,后世巴西特种部队还在用。

  而整个民国期间,一门75毫米口径的野战炮都没造出来过。

  清军要是大刀长矛,委员长岂不是在拿牙刷抗日?

  英法联军,八国联军侵华,清军是端着枪与英法联军对射,是用重炮与八国联军对轰,要不是洋鬼子老端着刺刀冲锋,清军根本就垮不了。

  被人用刺刀缴获大炮无数。

  比对射,清军怕谁啊,甲午海陆战,海上舰炮口径与总吨位都比日舰大。

  朝鲜陆战,清军同样能对射到日军没子弹。

  就是日军与英法一样,不讲规矩,老端着刺刀“满赛”乱冲,清军才枪一丢,跑了的。

  又被人用刺刀缴获大炮无数。

  清军就是火器太多了,弓马废弛了,才战斗力直线下降,而不是相反。

  你叫大刀长矛的大清朝?久仰久仰,你好,认识一下,我叫造谣!

  我是谁?为什么会叫大清“大刀长矛”?

  这是个好问题!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用它来寻找黑夜是怎么把眼睛给我的......

  ……




如果喜欢《狩猎大清》,请把网址发给您的朋友。
收藏本页请按  Ctrl + D,为方便下次阅读也可把本书添加到桌面,添加桌面请猛击这里

快捷键:上一章(←) 下一章(→)
作者嬴政所写的《狩猎大清》为转载作品,狩猎大清最新章节由网友发布。
①如果您发现本小说狩猎大清最新章节,而找书苑没有更新,请联系我们更新,您的热心是对网站最大的支持。
②书友如发现狩猎大清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③本小说狩猎大清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找书苑的立场无关。
④如果您对狩猎大清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邮件给管理员,我们将第一时间作出相应处理。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