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找书苑 > 都市言情小说 > 生于50年代,这是我的激荡最新章节列表 > 第17章 抓鱼、捉黄鳝补贴家用 没有更新?告诉管理员更新 章节内容错误、缺失举报
选择背景颜色: 选择字体: 选择字体大小:

第17章 抓鱼、捉黄鳝补贴家用

小说:生于50年代,这是我的激荡 作者:空空旅行箱

  为了补贴家用,小时候爱钩鱼、捉黄鳝到街上卖,换钱买盐,买煤油照明。

  在我的老家门前有一条从AC江上游分流的七八米宽的堰沟小渠,二三米深的清清河水从上游流向下流塔子垻时,正好经过我的老家门口。

  河水常年没干涸过,渔儿很多,士鲢渔特别多。

  每年到了夏季的傍晚,我和二哥在堰沟坎边,插上20多根钓渔杆等渔儿自行上钩。

  钓渔杆,是一根指头粗、约二三米长,弹性很強的竹子做成的,绑上钓渔线、渔钓,挂上蚯蚓,抛入水中,安装好机关,只要渔儿一上钩,渔杆会自动弹出水面,一条条鲜活的鲢渔挂在渔杆上只等我们去收获,真的像象瓮中捉蟞。

  这些渔杆都是大哥参军前为我们留下的杰作。

  我和二哥继续沿用大哥的杰作,每到夏日的黄昏,兄弟俩就开始在沟边上忙乎起来,在渔钩上挂好蚯蚓,找好插渔竿的合理位置,设好机关,只需耐心等待渔儿上钓。

  有一次,在一个夏日的夜晚,因白天的农活实在太劳累了,安插好渔竿后我和二哥在堰沟边湿地上一躺下就睡着了,朦眬中听见哗哗的水声响。

  性急之中,慌忙起身向一根钓竿跑去一看,插在岸边的钓竿前端一半已被渔拉入水下,后一半钓竿在左右不停地晃动,见此情形,我大声喊到有渔了,就要伸手去捉渔。

  二哥说莫急莫急,看是啥子鱼。

  不一会儿,一条五斤多重土鲢渔白肚朝天浮出水面,大口地喘着粗气,我们用背兜才把渔捞上来。

  深夜安发钓等渔上钓也不轻松,经常受到尖嘴蚊,麦毛蚊的反复叮咬伤透了脑筋。

  为了防止蚊虫叮咬,抓一把苦瓜叶,在面部,手背,手膀,大小腿乃至全身上搓擦,蚊虫怕苦味,再也不叮咬人了,但我手膀上,背上从此留下了苦瓜叶搓非子感染皮肤后留下的一块块痕迹。

  那种年代的人只管肚子吃得饱,不晓得苦和累,来回奔跑忙生计,生活象似马拉松。

  七、八、九月,在宴沟边安放发钓钓鱼,等渔上钩,通夜未眠,凌晨5点收杆取鱼,7点上街叫卖仅7角钱一斤,还要及时赶农时下田挣工分。

  在插秧季节,晚间手提煤油灯在小河沟,水稻田边照黄鳝更有趣味。

  身挎一个笆篓,手握用一根约2米长指姆大的竹竿,点燃挂在竹竿顶端上一只“亮油壶”已盛满煤油的小瓷壶煤油灯,不声不响地顺着田边慢慢走,手握黄鳝夹,用灯照水面。

  不一会儿,就会发现在水面下躺着乘凉的黄鳝,一抓正着。

  在夏天的夜晩,八时至十二点最好照黄鳝,一般收获都在七八斤。

  可惜,当初缺菜油下锅,没有吃上一顿可口的黄鳝美味。

  因家里缺菜油,无法炒鲜活的黄鳝,只有拿去集市卖一角伍一斤,剩下的死黄鳝没人买,就拿回家挂在土墙上,自然凉干,成了干黄鳝也舍不得丢弃,等有油时,再熬一盘干黄鳝,也要等到下个年头。古人说:“谁知盘中盘,粒粒皆辛苦。”




如果喜欢《生于50年代,这是我的激荡》,请把网址发给您的朋友。
收藏本页请按  Ctrl + D,为方便下次阅读也可把本书添加到桌面,添加桌面请猛击这里

快捷键:上一章(←) 下一章(→)
作者空空旅行箱所写的《生于50年代,这是我的激荡》为转载作品,生于50年代,这是我的激荡最新章节由网友发布。
①如果您发现本小说生于50年代,这是我的激荡最新章节,而找书苑没有更新,请联系我们更新,您的热心是对网站最大的支持。
②书友如发现生于50年代,这是我的激荡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③本小说生于50年代,这是我的激荡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找书苑的立场无关。
④如果您对生于50年代,这是我的激荡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邮件给管理员,我们将第一时间作出相应处理。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