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找书苑 > 军事历史小说 > 南阀最新章节 > 南阀全文阅读
选择背景颜色: 选择字体: 选择字体大小:
第62节 移风易俗
南阀全文阅读作者:狂人阿Q加入书架
    历史上遇到过这种问题的国家很多,因为在历史上多少文明国家都曾遇到过名节这种封建文化的束缚,古老的中国和古老的欧洲自然不用说了,欧洲人发明了很多玩意,像什么贞带之类的东西就说明了他们的观念,就连崭新的国家美国其实也遇到过同类的事件。

    当美国独立不久,高关税保护下的纺织业开始发展,当时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女工招聘不易。结果当时的企业家不得不采取全封闭的管理,将女工跟外界隔离开来,使得家长可以放心,而且只招收未婚女工,这样当女人结婚的时候,就能够攒下一笔嫁妆,可以给家庭减轻负担。美国人对结婚后的女性名节似乎更重视。

    显然美国的情况跟中国太不一样了,中国人更重视婚前的名节,要求自己的妻子嫁给自己前,必须是一个完璧。跟中国最类似还得是亚洲文化相近的国家,可是文化相近的国家中,除了日本勉强算是一个发达工业国外,其他国家,像被殖民了的朝鲜、越南,苟延残喘委曲求全的泰国等都不算发达国家。

    思来想去赵泽勇觉得还是日本人的方法可取。

    当年日本明治维新后为了鼓励女人出来工作,从天皇到大臣,都将自己的女儿、妻子送进纺织工厂,给老百姓做带头示范作用,日本人的努力终于让日本人成为了世界纺织大国。

    不过赵泽勇还没有那么激进,中国向来不缺少人力,不需要立刻就让女人出来工作,有太多的男劳动力还处在闲置状态。但是移风易俗是一想长久性的工作,也需要提上日程了。不然等真正需要女人出来工作的时候,却死活没人愿意出来的时候,那就真是欲哭无泪了。这可不是危言耸听和杞人忧天,二战时期。那个主要强国不是动员了大批的女性进入工业领域工作呢,美国、苏联甚至法国都是百万级别的,日本人稍微少点,于是日本出现的人力缺口最大,不得不征用大量的劳工却仍旧无法满足劳动力缺口。

    而且一个开放的民族,跟一个封闭的民族,哪个更有前途,哪个更有创造力,这个几乎不需要论证了。想想后世的阿拉伯世界,在想想其他开放国家就知道了。

    但这事真急不来。赵泽勇要是像明治那样强令手下人都把女性家属送到工厂里,绝对会引起骚动。只能通过鼓励和模范了,这点上赵泽勇做的不错,因为作为一个现代人他没有丝毫的心理障碍,作为被公认为自己的女人的若兰在工厂里工作,在外面抛头露面赵泽勇从来没有阻止过,也没想过要阻止。

    因此很快,赵泽勇就开始发动报纸进行这方面的报道,报道的重点就是云南孔雀公司。对这家女性公司的创造进行大幅度的渲染,同时号召女人出来工作,鼓励女性争取自己的地位,而这一切就要先争取独立的经济条件。

    赵泽勇的初衷是有两个。第一为女性出来工作扫清或者说开始打开一扇风气的窗口,告诉大家女人出来抛头露面,出来挣钱一点也不丢人,第二呢则是希望培养出心态开放的女性。女性是母亲,母亲的开放会带给孩子不一样的观念。

    对此赵泽勇是有经验教训的,当时他收到刺杀后。就对云南教育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反省,云南的教育太过于追求成绩了,死板的应试教育给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压力,这才造成了很多孩子心理问题严重,甚至可以说是阴暗。如果有一个开明的母亲,这种情况出现的概率就会大大降低,起码一个开明的母亲绝不会比老师还要逼迫儿子寒窗苦读,一个开明的母亲绝对会开导自己的孩子。

    尽管赵泽勇的目的很现实,但是在民国的文化氛围下,竟然又一次获得了相当多的赞誉,掌握舆论的大师们难得的给赵泽勇贴上了一张开明的标签,表示尽管赵泽勇存在各种问题,但是毫无疑问在某些方面他还是很开明的。赵泽勇的头衔也终于在学者军阀,商人军阀和独裁军阀,反动军阀后面,加上了一个开明军阀的光鲜词汇。

    其实最近一年多来,媒体对待赵泽勇算是和善了,起码越来越多的报纸开始正视赵泽勇做出的成绩了,尤其是大公报、申报等大报纸能够公开客观的报道赵泽勇的各项施政措施,也能够跟其他军阀做对比。这从赵泽勇扩张一事上报纸的不同反映就能看出来,当赵泽勇并发贵州的时候,那骂声极大,因为袁祖铭也有不错的名声,之后进军四川更是让全国报纸都把赵泽勇看成了南方崛起的另一股邪恶势力,很多报纸都断言,赵泽勇会趁着北方混乱的时机,一步步蚕食掉整个西南,代替孙中山开始不停的发动内战。

    但是当赵泽勇进攻邓本殷的时候,却也有一些报纸开始用乐观的态度看待问题了,他们认为赵泽勇的扩张或许能够带来新的政治风气,很多报纸开始宣扬要是中国必须武力统一,必须由一个军事强人打到其他强人的方式来统一的话,那么由赵泽勇来统一,或许是一个最佳的选择。

    对于报纸舆论近些时日以来对自己看法的改变,赵泽勇是后知后觉,因为他很少关心其他报纸对他评价了什么,甚至很少看云南以外的报纸,而云南的报纸在自己的刻意引导下,慢慢的变得客观公正起来,而且自己作为云南的强权人物,本来当地报纸报道他的时候就很克制,发表评论哪怕是批评的评论,也不会太苛刻,所以赵泽勇一直以来自我感觉良好。

    说回开明的母亲,赵泽勇认为母亲的教育能让孩子健康成长,尤其是心理,一个有母亲的孩子,跟一个没母亲,或者母亲心理也不健康的孩子绝对是完全不同的。但是教育母亲只是赵泽勇一个手段而已,甚至不是主要的手段,因为通过教育母亲来教育孩子,这种教育方式还真的就跟中国古话一般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百年,赵泽勇等不到,在这个蓬勃发展的时代,你一年都耽搁不起。现代的系统教育,不需要百年,顶多十年八载就能培养出一个社会需要的人才了,当然精英需要的时间更长一些,可是二十年也顶天了,能坚持三十年的,那是本着培养大师去的。

    赵泽勇选择的方法跟现代系统教育一样,是快捷的,速成的,赵泽勇选择的是体育。(未完待续。)

    ps:感谢蒲烧兄的月票。
第63节 把精英教育进行到底
南阀全文阅读作者:狂人阿Q加入书架
    自从上次被刺杀后,赵泽勇就仔细的思考了这个问题,正是因为教育的不健全所致。在学校里,老师们似乎非常着急的要把所有知识都灌输给自己的学生,似乎在紧追中国失去的时间,在家里家长也要求极严,绝对不会允许自家的孩子偷懒玩耍,一定要他们把功课反复温习了再温习。

    学校的制度没错,最短时间,最大限度的教授给学生知识这是赵泽勇要求的,因为赵泽勇也很着急。于是云南教育部门几乎是每年都颁发新的教材,每一年都在加重学生的课业。赵泽勇是现代教育制度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尽管只上过初中,但是21世纪的教育什么样子,在知识大爆炸时代显然学生需要接受的知识量也是爆炸式的,远多于民国时代的学生。而中国的教育又更是如此,有人夸张的比喻,中国的中学生已经把美国的大学生课程学过了。

    这个比喻或许夸张了,可是在赵泽勇统治下的民国还真就是这样。每次的教材赵泽勇都细心的进行审核,最后会提出自己的意见,而每次的意见几乎都是课程排的还不够密集,知识还不够充实。于是民国的小学到中学的教材内容一加在加。最后小学学习了一部分欧美甚至日本人中学时代的知识,而初中基本上学了大部分高中的知识,高中又学习了大学相当的知识。那么大学学习什么呢?

    赵泽勇办理的大学只有两个,一个还是三分云南时代搞的云南大学,这个大学主要是文科。中国人尚文,从古至今都是一个人文社会。当然了一个成熟的社会必然是一个人文社会,但是一个成熟的社会绝对拥有强大的理科能力,而民国则是既不成熟,有对理科严重偏科。当赵泽勇招募大学教员的时候,很容易的就找到了一大批的文科学者。可是却很难找到合适的理工科学者。于是当时的云南大学基本上都是文科。

    后来张澈建立大学的时候,就更重视理工科了,更是把学校名字直接叫做昆明理工大学。学校里大量招聘了张澈在美国的同学,并且通过校友会不同届的同学也大肆招募。但是当张澈大学办起来后,赵泽勇已经基本完成了云南的基础教育改革,云南的学生学业比任何地区,比任何国家都重,基础教育阶段接受到的知识比任何国家的学生都多。

    张澈找过赵泽勇探讨过这个问题,但是赵泽勇坚持认为自己做的很正确,因为自己初中时候学习的很多知识比云南高中的都多。因此觉得云南基础教育设置没有问题,认为学生能够接受。

    最后张澈妥协了,开始调整自己大学的科目设置,取消大量基础知识的教学,反而改为以动手实验和最先进理论的研究为主,而这些东西在国外基本上已经是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内容了。不用担心学生接受不了大学时候的教育,相反很多学生觉得很轻松,这得益于他们基础教育时期就普遍扎实的理论知识,等到了大学进行实验性研究的时候。就觉得轻松了。

    严格到近乎苛刻的基础教育,以研究为主的大学教育,加上数量稀少的大学资源和数量庞大的考生数量,造成了云南大学教育最后发展成为一种严格的精英教育。学生不但进大学难,出大学也很难。要成功毕业,不但学习成绩不能差,而且还需要有能力进行很多研究。按照教育宗旨要求,云南大学毕业的学生,学文的要有自己的思想。学理工的一出学校就要能够担任工程师的工作。

    无意中发展出了精英教育,赵泽勇并没有觉得不妥,反而心中暗自窃喜,因为这正是最符合他心思的教育方式。切身经历了21世纪中国多次扩招,当共和国把大学教育编成大众教育后,造成的严重后果,一方面普通大学生因为能力不够找不到工作或者薪水反不如民工,另一方面科研机构找不到合格的科研人员造成科技能力总是落后于发达国家,还有一方面是生产企业招不到合格的技术人员,每每招聘的学生还要自行进行培养,大众大学教育的结果违背了初衷进入了不上不下的窘境。

    很显然这是教育资源不够,却强行对更多人进行教育的恶果。不管对不对,以赵泽勇的政治眼光来判断,共和国将来肯定会把这定性为一个炸略错误的,因为考生们已经用脚做了投票,大量弃考的学生就是无声的判决。

    赵泽勇当然要吸取这种教训了。自己有机会重塑一个教育体系自然要按照自己的方式来打造了。基础教育扎实化,教学内容非常充实。中级教育则是办了大量的技术专科学校培养技术人员,基本上赵泽勇每一个企业都负责建立了一个附属的专科学校。而大学教育必须精英化,把有限的教育资源都用在民族最精英的份子身上,要每一个毕业的学生都实打实的具有大学名副其实的能力。

    而现在这样一个体系已经初具雏形,赵泽勇所要做的就是把这种制度坚持下去,把精英教育进行到底。尽管毕业人数稀少,每年文科为主的云南大学人数还不到两千人,而今年第一批毕业的昆明理工大学毕业生数量还不足三百。但是赵泽勇坚信,云南大学的毕业生都拥有自己思考的能力,能够对各种人文科学提出自己的看法,甚至对此进行研究,而昆明理工的大学生一毕业就有能力进行工程师的工作。

    当然赵泽勇也反思了自己教育制度的缺点,上次刺杀就是契机,让他了解到,填鸭式的教育必然存在僵化的一面,在大量培养出知识量充沛的学生的同时,也造成了学生心理方面的压抑。在加上中国传统的对知识的尊重,家长极为重视子女的学习,更加对学生心理造成了压力,导致很多学生心理不健康或者亚健康。

    针对这点,赵泽勇并没有自己去探索,他不是一个教育专家,弄出了一个精英教育也是误打误撞和机缘使然,是各种现有条件合力产生的结果。但是要对其进行调整,没有高屋建瓴的专业素质是很难的。赵泽勇是一个很有自知之明的人,他去求助于专家。

    在现代找到了几个教育和心理专家,假称自己是一个学校的校长,诉说了自己很多学生心理压力大的情况,付出了一笔咨询费后,结合几个专家的意见,赵泽勇认定发展体育可以改善学生的心理压制情况。体育不但能够锻炼一个健康的身体,竞技精神还能带来一个阳光的心态。

    于是一个提倡体育教育的规划就在去年开始施行了。(未完待续。)
第64节 全民习武
南阀全文阅读作者:狂人阿Q加入书架
    但是问题随即就来了,去哪里找那么多合格的体育教师呢?

    别说民国了,就是21世纪中国都很长时间没培养出足够的体育人才,许多小学中的体育老师都是其他老师兼任的,不用说体育课起不到什么作用,顶多就是跑跑步之类的。甚至有的优秀学校更是将体育课的时间都挤占了,用作其他课程之用,目的呢自然是为了保证升学率。可是造成的结果呢,大部分孩子眼睛上戴着厚厚的酒瓶底,一个个身体孱弱或者过度肥胖,经常性的生病等等。

    应试制度下的教育,不是一个健康的教育,诚然培养出了一大堆中规中矩的学生,为改开后发展提供了大量低廉的智力资源,可是整个民族付出的代价是不健康。

    赵泽勇当然不可能不考虑到这个问题,因为当年他学习的乡村学校体育老师就是这样的,是由语文老师来兼任的,好在他们不是什么重点实验小学,不用挤占体育课,体育课上还能跑跑步,滚滚铁环,但是每周也仅有一节体育课,根本就达不到锻炼的目的,更枉论培养锻炼习惯和体育精神了。

    所谓集思才能广益,赵泽勇索性把这个问题抛给了教育部商议。

    教育部也很头疼,又下发到各个学校征集意见。

    最后还真的给出了不少答案。

    当汇总上来的可行性方案放到赵泽勇桌子上的时候,赵泽勇才恍然大悟,体育运动可不紧紧是长短跑,高低杠,铁饼铅球,乒羽,足蓝排啊。

    民国目前就可以进行教学的体育项目也有不少,比如游泳。大概没有哪个国家会少懂游泳的人吧,哪怕是内陆国家也不例外。云南虽然是高原,但是位于南方大小河流众多,河边的居民懂游泳的当然很多了。

    当然了也不是懂游泳就能当游泳老师的,要知道学游泳可跟教游泳不一样,乡下的孩子学游泳,很多都是自己跳进水里,等喝够了水,喝着喝着也就会狗刨了。所以招募一批水性好的年轻人,还要对他们进行一定的培训。然后他们才能胜任。

    除了游泳大概就只有所谓的长短跑比较容易招募到老师了,别以为教跑步是件简单的教学,虽然说是个人只要有腿就能跑,可是是个人就能跑的过刘翔吗,嗯,奥运会上的刘翔不算。跑步可是很科学的,怎么练习,长跑和短跑中的呼吸怎么调整,什么样的肌肉适合什么样的跑步运动等等都有一套科学合理的训练方式的。

    也只能是招募一批能跑的家伙。然后聘请外国专家对他们进行培训了。

    另外还有爬山,云南地形山地众多,爬山好手一抓一大把,山民们爬山都爬成了本能。同样需要有专业的训练。不是任何人都能向山民那样攀爬的,普通人还是需要借助工具的。

    除了跑步、游泳和爬山这三项运动,其他的运动项目肯定也要搞,田径、球类、摔跤、举重等一个都不能少。只是要立刻就开办这些项目根本就不现实。强行推行的结果只能是形式主义,空有课程而无内容,就像后世的体育课一样。可能课程有排,但是学生都被派去背单词了。

    但是立刻开展的也不仅仅只是这三项,会泽县一个老师提出的建议让赵泽勇大为欣赏,那老师虽然是一个语文老师,但是自幼就习武,他们是武术世家,自然而然的这老师认为合理的体育项目是武术。

    武术,中国的国粹,把武术加到学校课程中,充当体育课的想法,让赵泽勇不但很赞赏,而且想想就觉得很给力,试想一下,当一个精瘦的中国汉子,碰到了一个高大的白人,三拳两脚把他撂翻在地,人人都跟李小龙一样,确实很酷。

    跟游泳、爬山一样,武术人才中国不缺少,不但是不缺少,简直就是盛产,而且是唯一盛产,中国可是武术的故乡,在故乡找一些武师还不是手到擒来。于是武术就成了第一个小学标准体育课程,根据后世一些教育家的观点,体育运动是最应该每天都进行的教学项目,在审视了自己打造的基础教育的弊端后,赵泽勇从善如流的接受了这个观点,要求从小学到高中再次修改教学大纲,务必要保证每天至少有一节体育课。

    于是一时间,云南大小学校都开始四处寻找武林高手了,过去失业的那些走镖的,跑马帮的,江湖卖艺的,一时间都成了香饽饽,各个学校抢着要,工资还不低,起码不比一些寒窗十载的小学教师低。

    中国武术博大精深,派系分支不胜枚举,各个学校招聘到的老师不同,所以每个学校学习的武术类比都不同,搞的不同的学校都像小说中一个个门派一般。但是这好像也不错,这不就是西方倡导的差异化教学吗,每个学校都有不同的教育方法,教育部颁布的教学大纲不过是指导思想,根本就约束不了各个学校,最终每个学校教导出来的学生个性鲜明,充满了差异,这才是符合人的天性的。

    赵泽勇也是这么认为的,因此开始是对这样的武术教学鼎力支持的,可是很快就发现问题了。很多学校都出现了家长和学校的纠纷,因为不少学生因为习武过程中不同程度的受伤了。尽管云南的家长送孩子上学的时候,都交代了老师说,孩子顽皮不行就打,打死不怪学校,可真因为学校的原因导致孩子受伤了,你试试看,他们管不管。

    练武术能把人练受伤?

    赵泽勇不懂这个,跟几个伤了学生的武师交流了一番。

    武师表示自己是按照故老相传的方式来教学生的,当年自己的师傅就是这样教自己的,至于为什么会受伤,武师认为是学生的体质原因。一般的师傅收徒都是要亲自挑选的,不是什么人都收的,所谓的看根骨就是这个意思,师傅都喜欢那些体质更好的,资质优秀的弟子。而现在进行的武术教学完全就是大规模的。批量化的,跟工业生产一般,同样的教育模式放在体质好的人身上没问题,放在天生弱的就要受伤了。

    还是没有一定的教育标准的原因啊。

    赵泽勇想着,心理坚定的认为体育教授武术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教育的方式,可是让这些武夫们去调整教育方法,他们可没这个能力。制定教育计划还是要有专门的人来,这样的人民国没有,可是未必现代就没有啊。

    走访了十几所体校、武校。最后在京城某体育大学找到了几个研究武术的老教授。跟老教授说自己是一所私立小学的校长,自己的学校进行武术结合普通学科教学,可是武术教学中出现了受伤的情况,希望老教授们能给与一些意见。

    这几个老教授研究了半辈子的武术,也研究了半辈子的教育,对于武术和教育都很关心,因此对这个课题很感兴趣,在赵泽勇保证提供经费后,他们愿意尝试对此进行研究。

    赵泽勇没有太富裕的时间。最后几个教授琢磨出使用电脑模拟的方式,电脑模拟出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然后按照教授们制定出来的教学方法来进行科学的教育,然后通过模拟效果看看。五年后对人体的影响如何,十年后的结果又如何?

    最后教授们认定,中国的武术教育都不科学,包括绝大部分的武校也不科学。尤其是教授们极力反对让十岁以下的孩童站桩。说模拟研究表明,在孩提长身体时期,就进行中国传统的马步站桩训练。会对骨骼的发育生长造成很大的影响。教授还举例,很多有名的武术名家个子都不高就是这个原因,比如成龙还有李连杰。

    赵泽勇邀请教授们制定新的武术教学方法。

    经过一阵的反复论证研究。几个教授联手制定出来一整套武术教学的教材,这套教材结合了科学的锻炼方法,在十岁一下的学生中只进行那些对关节有好处的武术运动,比如少林长拳、太极拳之类的武术,而在十岁以上的学生中,也只对那些体质好的人进行高强度马步3站桩训练。

    老实说这套教材已经把中国传统的武术传习面目全非了,靠这套教材赵泽勇是不用想着能把自己的子弟都教育成为武林高手了。但是对比一下,把自己的子弟都教育成矮子的后果,赵泽勇还是选择了这套起码经过电脑模拟过的教材。

    于是云南的中小学生每天的课程中都加了体育课,而体育课的内容必有武术教学,一般情况是经过短时间的跑步热身过后,学生就跟着老师做起各种武术动作。最后一个个做的都有模有样,可是都是花拳绣腿,完全是好看不实用,强身健体或许可以,但是要练出名堂那可就不成了。因为这些学生都没经过严格的基本功练习。传统的扎马站桩不是没有道理的,尽管有各种弊端不适合推广到全民,可是不可否认要练出真功夫就要进行这种后果严重几乎是自残身体的基本功训练。

    赵泽勇期待的中国人都成为李小龙的情况不可能发生了,不过他还是把全民习武教育模式坚持了下来,在他的强势推动下,这成了教育部最新的教学要求,体育占据了升学中两成的加权分数,没有学校敢自这上面大意,而武术则是体育分数中的重头戏。

    接下来要进一步做细化就只剩下体育考试内容了,长短跑、爬山、游泳自然不用说了,计时就可以了,而武术则是对动作标准程度进行规定,必考科目中只有两种,少林长拳和太极拳个选一种。

    无疑,习武尽管不能做武林高手了,但是做一个身强体健,心理健康勇敢的好男儿是不成问题了。(未完待续。)
第65节 中国有我中国强
南阀全文阅读作者:狂人阿Q加入书架
    当然了武术教育也是有基础教育,有精英教育的区分的。

    普通的学生也就是打打拳,练练架势,最好培养他们一辈子武术练习的习惯,等老了的时候一群群的老头子在广场上打太极拳也不错。

    而精英则选择那些体质优秀的,也就是武侠故事中所谓的根骨奇佳,能保护人类和平的那种人,社会中总有些人,天生骨骼密度更大,骨质强度更强,这就是所谓的好苗子了。中国传统的武术传习中,就有看骨一说,这可不是街头骗子的摸骨,骗钱顺带占便宜,这可是真真切切要选出优秀传承人的方法。

    一个优秀的武学宗师一眼就能看出来谁的根子好,哪怕因为营养不良某些人看起来弱不禁风呢,宗师就是能挑出来。这没有任何科学依据,完全靠经验,靠眼力,可是要经过科技检验,那么这些宗师挑出来的苗子们,确实是异于常人的。他们的筋肉骨骼都比普通人要更好一些,这也未必是遗传,因为未必他们的父母也都是好根骨,就像姚明的孩子将来未必也擅长打篮球一样。

    学校教育现在取代了传统的武术传习,学校也有自己的方法挑选出这些优秀的苗子。

    通过长期的科学观察,就是进行低强度的武术教学,总有些人掌握的更好,那说明他们的骨架生长更合理,更符合力学,这些人就是好苗子。或者通过科学的测试,在同龄人中总能挑选出反应能力,肌肉力量,耐力都更优秀的人才的。

    对于选出来的好苗子,也会进行进一步的训练,请最好的武师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培养武林高手的方式对这些人进行训练。将来这批新的高手成长了,他们就能够代替他们的老师传承武术。甚至他们可能比他们的老师做的更好,因为他们不但接受了传统的武术教育,同时也接受了现代的知识学习。本来赵泽勇还担心学校会抵触这种区别教育,因为这意味着更复杂细致的教学计划和更多的师资投入。可没想到在合适的奖惩措施下,各个学校都很积极,甚至有学校把此作为重点来抓。

    先放过武术不说,自从实行了半年体育教育以来,出乎赵泽勇预料的是,效果竟然十分的明显。赵泽勇以为教育怎么说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的。但是仅仅半年的教育调整,仅仅是增多了体育课程的时间,就让云南大多数学校的学生身体发生了改变。

    “哈哈,真没想到啊,这才半年时间竟然让中学阶段学生平均身高,比去年同期学生平均身高增高了一厘米!”

    看着教育部提交上来的一份调查报告,赵泽勇不由得感慨道。

    当然这也是跟云南生活条件持续改善,温饱早已经不成问题了,中学生又正是长个子的时候。良好的饮食调节,加上适当的体育锻炼,在最容易长身体的时候,增长一厘米确实有可能。但是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了。过去学生的运动量得有多少啊,老师和家长联手恨不得不把学生睡觉的时间都排满了学习内容。现在拨乱反正了,立刻年轻学生就焕发了他们本该有的活力,像小树一样窜起来长个。

    “还有这一张照片。我觉得挺有意思的。”

    送报告的曹执见赵泽勇看完了报告,又递过来一张黑白照片。

    赵泽勇看到照片上几个健康壮实的学生,一个个脸上生气勃勃。肩抱肩的紧紧凑在一起,勉强都挤进了这张巴掌大的照片上,这是一张学生合影。

    说他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学生后面展开了一张横幅,上面写着一句名言:中国有我中国强!

    这是何等的自信,这正是赵泽勇要培养的学生。

    但是赵泽勇不傻,半年的体育锻炼,甚至大多数锻炼都不是科学的,不是系统的,甚至是很混乱的,不断调整的,能增加学生身高就已经是出乎人的预料了,还不可能起到塑造健康心态的目的。因此赵泽勇有理由怀疑这些学生不是普通的学生。

    于是赵泽勇问道:“这些学生是什么人?”

    曹执笑道:“瞒不了您啊。这些蒙自第一高中的武术队学生。他们这次在蒙自十六县的比武中拿到了团体第一名,这是比赛后的合影。”

    竞技,确实能够塑造人类奋进向上的心态,这些是武术队的学生,而且又获得了冠军,通过自己的努力训练获得了冠军,那么他们有这种霸气的心态也就不足为奇了。

    现在凡是赵泽勇提出的各项政策,最先,最彻底,最积极响应的绝对是蒙自地区,这跟赵泽勇在这一代深厚威望有关,还跟蒙自地区对赵泽勇的信心有关,蒙自地区不管是百姓还是官员,现在都相信赵泽勇提出的政策,百分之百是对蒙自地区有利的,加入一个政策是对全省甚至整个联省都有利的,那么蒙自地区的人也盲目的认为,对他们最有利。

    所以蒙自地区是第一个调整了课程,加入了体育教学,又加入了武术教学的地区。这个武术队正是选出来的精英组成的特别班级,他们身体都很棒,学习成绩当然也要达标,傻大个是进不来这种精英班的。而武术比武,赵泽勇也是知道的,是一个留日的教育部官员提出来的,在日本有很多这种武术对抗项目。柔道了,剑道了,空手道了等等。日本人发明了一整套的护具,可以让激烈的对抗不至于造成伤残。

    如果说体育竞技可以培养向上的精神,那么对抗类竞技则可以培养勇敢精神。

    中国人需要这种精神,不仅仅是武士那种冲锋陷阵的精神,赵泽勇相信一个勇敢向上的民族,他的创造力也是惊人的。所以对于这个武术对抗赵泽勇是很支持的,还特别捐资十万元作为优秀者的奖品,并且给予取得冠军的学校一个‘冠军学校’名誉头衔,目的是激发学校投入体育教育的热情,不得不说这个效果很好,现在所有的学校都很重视武术了,都磨刀霍霍的希望取得一个冠军学校的头衔呢。

    “中国有我中国强,呵呵。”

    看着这个口号,赵泽勇忍不住笑了。这个口号还是他提出来的,当时是在一个学校视察时,即兴的演讲,因为坐下都是青少年,就把这句话说了出来。赵泽勇忘记这句话出自哪里,或许是康有为少年强则国强的演变,或许仅仅是一句广告词,忘记了,不过这句话到底是一句好话,很能激发热情勃发的青少年的自信心和豪情壮志。

    “对了,岑春煊又来了。”

    曹执突然想到什么似得说道。

    “哦。”

    赵泽勇一叹,随即笑道:“这老家伙又来挖墙脚来了吧。”

    曹执摇头道:“不像,这次他要求参观农会。”

    “农会!”

    想到这个词,赵泽勇若有所思起来,这段时间农会的发展让人有些看不透了。(未完待续。)

    ps:感谢书虫9710010童鞋投的月票。已经月初了,继续求啊,有保底月票的筒子们恳请支持啊。
第66节 农会
南阀全文阅读作者:狂人阿Q加入书架
    农会,不是历史上那个农会,那个贫下中农组成的农会,那个跟地主对抗的组织,那个打土豪分田地的组织,而是由张澈这个民主先锋组建的一个农业互助组织,当然之所以还叫农会,跟历史上那个农会也颇有渊源。

    自从国g合作之后,中国各种革命组织,斗争组织就开始蓬勃发展,在广东各地都建立了农会,有的也叫做红枪会,因为成员都拿红缨枪而得名,目的就是跟地主阶级斗争,打土豪吃大户为最大动力。

    这个组织以席卷之势在全国各地都建立了起来,联省也不例外,在粤桂边界地区,在云南的偏、远、山、边等发展尚不能惠泽的地方也建立了起来,也爆发了不少暴力冲突。张澈不喜欢暴力革命,他喜欢民族的政治协商来解决问题,因此对这个问题极为关注。

    恰好那段时间刚好他离开了政府,来帮自己老子搞中粮以获得资历和名望,于是对这些爆发在农村的问题极为重视。很快他就赶赴农会发展地区,跟农会的头目们深入的沟通和交流。很快中粮就进驻了这些地区,动用了不少资金帮这些地区改善交通,改善土地。同时跟当地大地主沟通,以公司提供优良的种子,肥料等条件换取了地主们减租减息的承诺。

    当然这只是个权宜之计,治标不治本,根本问题是这些地方太过封闭,劳动力走不出去只能接受地主的盘剥,资源销售不出去生产力低下,人口多物资少的后果是百姓很穷。于是在减租后暂时稳定了民情,接着很快张澈就动作连连。

    修路、招工,很快就分流了当地剩余的劳动力,接着地主发现招长工困难了,他必须和外界竞争。必须跟修铁路的包工队,跟城里的建筑队,跟火车站的搬运行,跟工厂来争夺劳力了,劳动力自然就要提高。

    老百姓获得了实惠,开拓了眼界,很快就扔了危险的红缨枪,能吃饱饭了,谁还敢这杀头的买卖,惹来了军队可就不好了。于是一时间除了一些死硬分子。还有懒惰的二流子,在就是一些头目外,农会几乎被张澈肢解了。

    打散了农会后,张澈并没有取消农会,而是开始改组农会。自己组建了新的农会,一个以中粮为核心,联络农民、地主开始想方设法以改善农民生活为目的组织,并且张澈的农会通过合法的程序在政府进行了注册,他们是一个合法的组织。不但不会招惹来军队,反而是要收到政府保护的,当然前提是他们不进行暴力活动。

    收拾了偏、远、山、边地区的农会后,张澈再接再厉在云南各地都成立农会组织。

    “加入农会。种好种,施好肥,卖好价。”

    这就是张澈农会的口号,显然他滥用了中粮公司的私权。但是赵泽勇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因为赵泽勇也害怕暴力,稳定放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头等重要的事情。没有稳定奢谈发展啊,如果不能得到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赵泽勇任何发展的理想都无法付诸实施。

    在中粮强大的农业统治力下,农会发展只能以恐怖来形容,大小地主纷纷加入,农民也大量吸收。在农会框架下,张澈通过协商,减低了地租,提高了工资,相应的给予地主以补偿,首先是在购买种子、花费方面提供方便,甚至是以赊销的方式,等粮食收割了,在以粮食出售来还账。土地所有者的收益降低了一些,但是相应的风险也降低了,他们几乎不用任何投入,就能安稳的拿到一笔收益。

    但是这还不是最终解决方案,张澈认为中国的小农业构成不可能永远存续下去,最可能的就是美国的大农业,不但效率更高,投入的劳动力也更少,那是代表未来的农业。因此张澈在采用各种方式缓和农村矛盾的同时,也开始改革农村社会形态。首先是将农村富余劳动力释放出去,张澈的办法是,通过农会的关系,向各行各业输送劳动力,提供普通的体力工作者,也提供有技能的工作者,比如年轻的有些文化基础的青年都先送到技术学校学习一门技术然后送进工业中去做产业工人,文化底子差的中年人则进行扫盲等教育,实在是教育不了的,就送到各种体力行业去做蓝领。

    释放了农村劳动力后,农业需要的劳动力则靠机械来补充,张澈鼓励地主采用机械作业。各种农机兴华集团已经开始试制和生产,农会通过中粮公司来给会员提供贷款让他们购买机械,甚至是按揭分期付款,用粮食来抵扣。降低土地所有者的风险来吸引他们改革农业生产模式。

    但是这是一个长期的工作,目前还只能慢慢的维持着农村的安定。

    但是毫无疑问农会加中粮的模式是很有战斗力的,尽管还没能够对农村进行太巨大的改变,但是通过出售种子、化肥,又统购统销粮食,农会对农村的控制力达到了顶峰,几乎到了说一不二,可以规定租息,可以制定粮价的程度了。

    不仅如此,农会对政治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农会庞大的成员人数,极强的动员能力,让几乎每个县长都要看他们的脸色,否则就当不成县长,即便是现在是县长,下一届选举可就未可知了,即便今天是县长,明天也就不好说了,因为农会里的那些地主许许多多也都是各地县里的议员,他们要弹劾县长的话,成功率很高。

    而且农会还以合法组织的身份,正在谋求积极参与政治。在云南还不明显,反倒是在四川十分的明显。四川的熊克武希冀政党政治,结果农会就以一个普通政党的身份进入了四川。机缘巧合的是,刚好去年四川发生了旱灾,农会立刻就以中粮的网络往四川调集了大量的物资,一炮打响,在四川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农会了。当然农会也不光利用中粮公司,对中粮的发展也有促进作用,他们在四川的发展。也带去了中粮的模式。农会发展到哪里,中粮就扩张到哪里。

    加入了农会的地主农民跟中粮紧紧的拧成一股绳,统一粮价,统一良种,很快四川的粮食商人不是加入了中粮成为小股东,小掌柜,就是破产倒闭一条路可走。可以说农会是中粮和农村的纽带,利用中粮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中粮的发展,互惠互利互补互成。

    岑春煊认识农会同样也是因为去年的灾害。去年四川是旱灾,而广西则发生了虫灾,很多粮食颗粒无收。这时候广西靠近云南的,还有铁路沿线中粮公司有业务的地区,那些加入了农会的农民和地主们,这时候得到了中粮的扶持,在灾害中几乎没有什么损失。这让中粮和农会在广西也获得了发展和声望的同时,也被岑春煊注意到了。

    岑春煊认识到这样一个组织,对农民的保护是有利的。作为一个老士人。民为邦本的思想是少不了的,所以岑春煊才想到农会参观一下。

    岑春煊参观农会的情况赵泽勇还没了解,很快农会就找上了赵泽勇。

    张澈以农会会长的身份来求见赵泽勇。

    张澈比过去更瘦了,眼镜戴在脸上都显得大了一些。

    “你小子好算计啊。让我做农会的名誉会长!”

    知道了张澈的来意竟然是邀请自己也加入农会,并且担任农会的名誉会长,赵泽勇不由得哑然失笑。赵泽勇一眼就看出来,张澈是想利用自己。就像他利用他老子管理的中粮公司发展农会一样,他也要利用自己的威望来发展农会。

    张澈却一点也不惊慌,毫不在乎赵泽勇识破了他的算计。扶了扶眼镜,从容的开口。

    “其实这对您也是有好处的,假如您做了农会的会长,那么将来农会以政党的身份参与政治的时候,您自然会是农会推出的人选,倒是不管是竞选联省主席,还是云南省长,相信您的胜算都会很大。”

    赵泽勇不仅摇了摇头,张澈到底是从美国回来的,心里充满了理想主义。赵泽勇早已经看透,在中国,起码在民国时代,靠着手里的枪杆子来保持政权,可比依靠虚无缥缈的民主宪政要可靠多了。自己有枪可以进行选举,可以保证民主的公平,可以说自己是制度的保护人。可是制度现在还没有到足够保护自己的程度,赵泽勇相信,只要自己今天失去对军队的掌控力,明天可能就会被赶出云南,就像唐继尧那样只能流落他乡。

    赵泽勇无意批评张澈的理想主义,相反很欣赏。

    张澈的理想主义是在美国养成的,对什么都充满了乐观的态度,尽管他一手打造的联省政治体系充满了各种问题,但是他总是相信都会变好的,在一个可以持续改进的代议制制度下,他相信中国会发展成英国,发展成美国那种程度的民主的。

    美国似乎生产这种理想主义者,这可能跟他们短暂但是辉煌的历史有关。美国人在独立之后,几乎没怎么经历过苦难,在他们民族形成的过程中充满了冒险,充满了各种励志的故事,唯独没有被殖民,被灭国,被屠杀的惨痛经历。

    因此美国人的心态不可能像中国,像德国那种民族长期遭受苦难的人民那种沉重的心态,美国人没有包袱,所以美国人可以理想主义,可以乐观主义,因此富有创造力,而中国、德国这类民族则充满了沉重,背负了悠久的历史包袱,只能现实主义,利己主义,但中国人和德国人却更有思想,更容易产生哲学。

    欣赏归欣赏,但是赵泽勇也不可能白白被人利用,对现在政客模式下的赵泽勇来说,被一个自己欣赏的人利用,和被一个自己不欣赏的人利用,没有什么不同。

    因此他不打算太容易就跟张澈合作:“明天的馒头填不饱今天的肚子,将来的事情将来再说,你不觉得你眼下出的价格太低了吗。”

    张澈之所以邀请赵泽勇是因为发展的过程中还是有困难的,中小地址,普通农民是最大的受益者,他们乐见农会的发展,甚至隐隐把农会当成自己的靠山。可是大地主则顾虑很多,大地主往往都是士绅阶层,有的甚至是几代读书的书香门第,他们对于参与政治很抵触,除了科举一途的学而优则仕外,他们很难接受其他的政治方式。甚至把各种非科举的,非忠君的,非自上而下的权力体系看成有造反倾向的方式,对于造反士绅阶层最为忧虑,因为他们有恒产就有更多的顾虑。

    张澈认为,如果赵泽勇名义上作为农会的首脑,可比自己或者自己父亲张富来做要好很多了,起码大地主会积极起来,甚至他们会把加入农会视作加入赵泽勇翼下,加入这个强权人物的势力自然就跟过去的紧跟皇帝是一个道理了。

    尽管大地主知识少部分人,但是在张澈改革农村的计划中,大地主却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因为一个大农业社会,不是无地农民或者小地主能支撑起来的,是有极少数大地主支撑起来的。因此张澈对于农民和小地主的兴趣,远远没有对大地主来的大。可是大地主却对他不感兴趣,所以张澈才来找赵泽勇。

    但是他没想到赵泽勇对他提出的条件嫌价格低,不过张澈也随即一喜,嫌价格低不假,但是不也意味着可以谈吗,只要自己出的起价。只要赵泽勇不回绝,张澈的目的就达到了,至于自己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倒无所谓,反正他赵泽勇也不可能把自己吃了不是。

    “那您觉得什么价格合适呢?”

    张澈笑问道,显然也不相信赵泽勇会提出什么过分的要求,以他对赵泽勇的了解,赵泽勇还是一个很好说话的人的。

    但是这一次张澈想错了,赵泽勇奸笑道:“我觉得这个‘名誉’二字可以去掉。”

    张澈‘哦’了一声,随即意识到是情况。

    惊道:“您要做农会会长?!”(未完待续。)
首页293031323334353637383940 下一页 末页
扫码
作者狂人阿Q所写的《南阀》为转载作品,南阀最新章节由网友发布,找书苑提供南阀全文阅读。
①如果您发现本小说南阀最新章节,而找书苑没有更新,请联系我们更新,您的热心是对网站最大的支持。
②书友如发现南阀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③本小说南阀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找书苑的立场无关。
④如果您对南阀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邮件给管理员,我们将第一时间作出相应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