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找书苑 > 军事历史小说 > 混在北宋末年最新章节列表 > 第284章 滥竽充数 没有更新?告诉管理员更新 章节内容错误、缺失举报
选择背景颜色: 选择字体: 选择字体大小:

第284章 滥竽充数

小说:混在北宋末年 作者:土扒鼠
    赵佶指了下唐十一,对众人介绍道:“他就是那位‘泼墨技法’的创造者,唐君。【更多精彩小说请访问】”

    话音一落,室内顿时传出一阵惊呼,如此少年,竟有如此造诣,令人不敢置信。

    唐十一也是给惊得不行,没想到大官家会如此隆重的将自己介绍给这一帮绘画天才们,不由诚慌诚恐,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唐君,你对这幅山禽觅食图有何看法?”赵佶直接问道,没留意到唐十一面前的空白纸张。

    “回大官家,此画技法纯熟,质朴自然,散发着一种说不出来的生动趣感!”唐十一冷汗直冒,信口胡谄道。

    “奥,那将你临摹的作品呈上来,让朕看看。”赵楷摆摆手道,觉得这小子可能是太紧张了,干脆看看其画的如何吧。

    唐十一直恨不能凭空消失,这特么一笔没画,呈个鸟毛啊。

    “咦”很快,旁边有人看到唐十一身前白纸,不由惊讶一声。

    “回大官家,小的,小的没有画”唐十一冷汗打湿了后背,只好实话实说。心想这特么还早着呢,又不能象滥竽充数的乐师一样,大家一起吹,还好糊弄。可这绘画是绝对混不过去的啊。

    话音一落,室内顿时又响起一片惊呼。什么?你小子没有画,那你把大官家的话当耳旁风了,这是特么大不敬,轻了要被赶出画院,重了要被治罪的。

    赵佶也是一愣,没想到自己都在这看了一个时辰的书了,这小子竟没动手,虽然有些不悦,但念及这小子是第一次进画院,可就算如此,也不能如此大胆不动笔吧,难道这小子对这幅画有看法,当下心里一动,忍不住好奇道:

    “奥,那你说说这幅画存在什么问题?”

    唐十一自然暗中注意到了赵楷不悦的表情,心里跟着一紧,这自己不会画,要是再乱说,正想直接坦白算了,自己根本不懂什么绘画啊,可话到嘴边又给咽回去了。NND,自己进画院可是大官家钦点的,这要是自己当众说自己不会画,那岂不是打大官家的脸,岂不是当众骂大官家有眼无珠。

    “咳,这幅画……”唐十一硬着头皮道,脑子也飞速运转起来,从陪前世的小颖上课到翻看其资料画册,象过电影似的,急速回忆起与绘画有关的那些知识来。

    “咔嚓”一声,一个画面突然闪现在脑子里,并迅速被定格下来。对,那就是西方绘画与中国画最大的一点差别,即“明暗技法”。

    这中国画一般是靠墨的浓淡来体现色彩的变化,不外乎浓、淡、干、湿、亮、灰、暗七种润染效果。而西方绘画除了主要通过颜料来体现外,还有对光线的独特运用。

    颜料的问题咱现在一时无法解决,对,那就从“光线问题”的运用来说说眼前的这一副画。

    唐十一迅速冷静下来,知道想再多都是多余,干脆一副凝神静思的模样。

    此时,不光赵大官家,满屋子一流画师看到唐十一神思的模样,也本能的凝神静气,期待着这小子能说出什么高见来。

    唐十一知道,在眼下整个绘画技法已达登峰造极的情况下,自己是绝不能在技法上计较的,必须提出一些另人耳目一新的东东来,而这“明暗技法”中的“光线问题”就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唐十一反复仔细的盯视着眼前这幅画作,想通过其色彩的变化来发现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并借此提出自己所谓的明暗技法。

    正当赵大官家和一帮画师等得有些不耐烦时,唐十一突然走上前来,来到悬挂的画前,首先对大官家深施一礼道:

    “大官家,小的斗胆说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有不当之处还请大官家不要责怪。”

    赵佶摆摆手,示意你小子快说,不用这么多礼节。

    “大家请仔细看这三只山雀的色彩”唐十一指着画中间那三只形态各异的山雀,当大家正看得不明所以时,唐十一接着道:

    “相对整副画的春日明亮的基调来看,它们是厚重灰暗的。”

    满屋子人不由面面相觑,这小子究竟要说什么。

    “而从周围的小草和这条树干上的枝条还没完全长出的叶片来看,从时间上,应该是在早春,是春光明媚的日子”

    “各位再请细看,这三只山雀四周的光线变化有没有明显的区别?”唐十一接着问道。

    “嗯,是变化不大”离得最近,观察力又极强的赵楷首先点了点头道,可心中也有点纳闷,这光线难道有问题。

    唐十一通过刚才的迅速回想,清楚了这色彩的明暗关系主要体现在节奏上,而国画由于受水墨限制,使得明暗的节奏感不强。不象西方绘画那样,通过对颜料运用和对自然光线的恰当置入,从而凸现画面的层次感和秩序感,从而让人可以明显感受到光的变化。

    而历史上最先使用“明暗对照法”的就是大名鼎鼎的达芬奇,在他的传世之作《最后的晚餐》中,这种明暗对照法得以完美的体现,其中对自然光的巧妙运用可以说是达到了鬼斧神工的效果。这副名作通过对光的巧妙运用,不但使画面有了明暗对比,而且营造出了画面的立体感,使整个画面的效果更加灵动、逼真、自然。

    通过回想,唐十一很快发现眼前这幅画所存在的光线问题,显然,这幅画从技法上看无可挑剔,自己也挑剔不出来。但整个画面的基调却与这春光明媚的时节不怎么搭。

    听唐十一讲了半天,众人虽然如罩云里,但也觉得这小子说的或许有点道理,毕竟没有眼见为实。

    唐十一继续道:

    “针对这个情况,我们可以试着借用自然光,也就是太阳光,通过其在不同时辰和在画面上的位置变化所散发出的光线强弱,来渲染整副画作,以使其更加层次分明和自然逼真。”

    “比如这幅画,为了使整个画作的基调与明媚春日更加协调,可以将画作上方的这条枝杆再横移一些,可以在这些枝叶间画上一轮隐约可见的太阳,使阳光刚好能照到这几只山雀上,而树下可以用较重的墨渲染成阴影部分,这样,通过明暗对比,就能使整幅画作的主体,即山禽觅食更加鲜明突出。”

    唐十一说完,寂静无声,全在思考,不过大多都是疑惑不解的样子。

    唐十一要的就是这种效果,好,只要能震住这帮家伙就行。

    “啪”的一声,赵大官家忍不住兴奋的拍了一下手掌,虽然还是听得有些模糊,但本能的觉得唐十一说的很有道理,而这还不是主要的,问题的关键是,眼前这不起眼的少年所说的这些话,可是自己闻所未闻,从来没有人提起过这些啊。若是果真如这小子所言,这个“明暗对比”的绘画技法,对整个绘画来说绝对是有开天僻地的意义。

    难怪赵佶如此兴奋了,说的好不如试验一下。还没等赵佶发话,屋子里的画师已经有按捺不住的按唐十一所说的动起手来了。

    赵佶上前照唐十一肩膀上重重的拍了一下子,重又去桌子前坐定,描画起来。

    唐十一看满屋子人各画各的,自己在前面干站着,也别回座位上去了,怕一会大官家再问自己画了没有,干脆就这样站着吧。

    唐十一站着也不能平静啊,说实话,对自己刚才讲的那一套,也真不知道对这些国画大师们有用没用。

    果然,当看到几人画了一阵子后,对着画作摇了摇头,似乎不满意的样子。唐十一也觉得心脏仿佛被敲打了一下似的。不过,当看到一直面色凝重的王希梦大师暗自点了下头时,心里又跟着一松。

    “唐君,你过来”赵佶盯着桌子上刚刚完成的一幅画,头也没抬的招呼唐十一道。

    唐十一瞄到大官家的表情似乎透着股激动劲,快步向前一看,差点惊呼出声。直想卧槽啊,这大官家果断不愧是大官家,果然不愧是书画双绝的皇帝,自己只是简单讲了讲,而人家只是第一次试着画,就可以达到如此效果,自己除了目瞪口呆还能干什么。

    “妙,妙,真是绝了,大官家的绘画技法果然独步天下,无人能比啊!”唐十一出言赞叹道。

    “哈哈,找书苑 www.zhaoshuyuan.com 你小子别乱说!”赵楷春风满面,简直比画上那个嘴里叼着一只小虫儿的山雀还要兴奋,根本没在意唐十一露骨的拍马屁,直哈哈大笑道。

    这一笑不要紧,画师们也摄手摄脚的围了上来,于是乎,赞叹声此起彼伏起来。

    当然,画师们的赞叹多是出自内心的。稍稍镇定下来后,也不由震撼不已,若不是今天亲眼所见,实在不敢相信,这个少年竟能提出如此前无古人的“明暗技法”来。

    这意味着什么?用现在的话来说,对整个绘画事业而言简直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啊。这让以赵大官家为首这些艺术大师们如何不激动。

    而赵佶突然面色一紧,快步到墙壁架子前,伸手取下几卷画册,回到桌前,摊开细看起来。

    望着瞬间陷入深思冥想的大官家,众画师顿时寂静无声,悄然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又细细回想了一遍唐十一刚才所言,对照着大官家刚才的那副画作,重新描摹起来。

 ...  



如果喜欢《混在北宋末年》,请把网址发给您的朋友。
收藏本页请按  Ctrl + D,为方便下次阅读也可把本书添加到桌面,添加桌面请猛击这里

快捷键:上一章(←) 下一章(→)
作者土扒鼠所写的《混在北宋末年》为转载作品,混在北宋末年最新章节由网友发布。
①如果您发现本小说混在北宋末年最新章节,而找书苑没有更新,请联系我们更新,您的热心是对网站最大的支持。
②书友如发现混在北宋末年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③本小说混在北宋末年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找书苑的立场无关。
④如果您对混在北宋末年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邮件给管理员,我们将第一时间作出相应处理。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