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找书苑 > 军事历史小说 > 明末大枭雄最新章节列表 > 第三十二章 古今胥吏致富的秘密 没有更新?告诉管理员更新 章节内容错误、缺失举报
选择背景颜色: 选择字体: 选择字体大小:

第三十二章 古今胥吏致富的秘密

小说:明末大枭雄 作者:东方奇侠
  李定国连看了十余家店铺,看见里面都挂了工商登记证,简单估算了一下大小店铺四十余家,每年大概有100余两税银收入。

  这可是一笔非常大的收入,在大明全国每年税银不过几十万两而已,而像古安镇这样普通的乡镇全国何止数万?

  除此之外,县城、府城、省城店铺更多,如果全都收上来的话,光是工商税银何止四五百万两白银?

  这还只是你工商税银,若再加上其他矿赋、盐赋什么的,收上来的更多。

  大家来回走了两三趟,黄鹂只喊天气热受不了,扶着进入一家店铺要了一个厢房,大家坐着喝茶聊天,一边看着店铺外面一个人正耍着杂技。

  李嗣兴、刘震两人站在旁边,说什么也敢坐?这大概是古代礼节,家教吧,通过一天相处,看得出两人已经接受了黄鹂,李嗣兴也自觉的称呼黄鹂为娘。

  看着年龄相差不过四五岁的两人,看着娇羞的黄鹂,李定国显得颇为得意。

  刚刚喝了两口热茶,汗水顺着脸颊躺下来,黄鹂一边用手巾帮忙擦掉脸上汗珠,一边说道:“阿国,你,你也太不爱惜身体啊,这样大的太阳在外面来回走动也不说热什么的。

  你看看,你身上汗水比我还多,小梅,扇子呢?让我帮王爷扇扇风。”

  旁边李嗣兴劝解道:“姨娘,这,这让孩儿来吧。这,这个由孩儿为你们两个尽孝吧。”

  从丫鬟小梅手中拿过蒲扇,笑着说道:“那个这样精贵,天气虽然热,但空气非常不错,还是自己扇吧。”

  刘震端着一碗茶边喝边说道:“伯父,你不知道兴哥怎么说?说伯父肇庆回来后一天到晚板着脸,我与兴哥提心吊胆的,害怕被伯父打板子。

  虽然这两个月下来伯父没有打我们肉,但我们还是挺害怕的,特别是兴哥。

  不过有了姨娘之后,伯父脸上笑容也多了多了,比当时在昆明的时候还要欢喜呢?”

  李定国呵呵笑着,看来前世对李嗣兴等人要求非常严苛,动不动就进行处罚。

  大家说笑着,突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吵闹声,转头望去,只见几个敞开衣襟的汉子闯入饭店旁边的杂耍场,瞪着正在卖艺的嚷道:“你是哪里的,怎么到本地卖艺不拜码头呢?你这样做要老子颜面何在?”

  听到吆喝声,周围的人群呼噜的一下围过来,大家看着一个三十余岁敞开着白布短卦的汉子问道:“余二爷,这,这怎么啦?又有人不交租税了?”

  瞪了旁边人一眼,这个余二爷恶狠狠的说道:“是啊,要不老子会发这样大的火吗?这几个外地杂耍的,不但没有来拜码头,而且连租税都没有交,如果都这样的话,老子还活不活了?”

  租税,李定国微微一怔,摇了摇头,官府除了收取田赋、丁赋、商赋、矿赋这些之外,卖艺的可没有收取租税啊,这是什么费用呢?

  旁人一听也跟着起哄,有的更是直言这怎么行,如果这样的话余二爷不是活路吗?

  卖艺的那个中年人见状,点头哈腰的走过来连连鞠躬抱拳道:“大爷,小的们家里遭了灾,这不凭借这点手艺出来套生活,望大爷多多体谅在下。”

  余二爷一听眉头紧锁,扬起手掌一巴掌打过去,然后骂道:“你,你这个卖艺的要老子体谅,你以为你多大面子。

  你从上场上到散场的,唱了这样久,不给老子一两银子休想离开?”

  正常年景一两银子可足足抵得上两担骨子,也相当于两个成年壮劳力的一年丁赋,摸着脸颊卖艺的哭丧着脸哀求道:“大爷,你看看在下一家四个讨生活的怎么有这样多银子呢?

  我们唱了半天也没有赚到一两银子啊,大爷,要不小的缴纳租税就是了。”

  恶狠狠的瞪了瞪这几个卖艺的,余二爷摇头道:“老子总还与你讨价还价,一两银子一个子儿也不能少?”

  卖艺的哭丧着脸道:“余二爷,小的听说了,即便缴纳租税也最多50个铜钱而已,这1两银子是否太多了?”

  余二爷摇了摇头,说道:“一点都不做,我余二爷可是最为公道,一点也不多。你以为我们这里是别的那个地方,这一两银子一点都不少。

  租税50个铜钱不假,但你们到本地来唱戏可要拜码头孝敬老子,这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少了5钱银子,再加上老子身边这几个兄弟今天中午吃喝拉撒的,大家说说,这1两银子多吗?”

  众人一听纷纷高声应允,有的直言余二爷吃喝一顿再怎么也不能低于5钱银子。

  卖艺的感觉太吃亏,跪在地上死活不给银子,余二爷为了给大家一个下马威,吆喝着让旁边兄弟去抢钱。

  看着卖艺的那个十多岁小女孩怪可怜,黄鹂实在忍不住,要李定国出手相助,想了想,对身边的李嗣兴说道:“兴儿,你去看看,给那个余二爷与卖艺的带过来,父王要问问他们。”

  与刘震对视一眼,两人下了楼梯推开众人,看了看正在抢钱的余二爷,吆喝几声,要求大家住手。

  俗话说强龙难压地头蛇,余二爷等人在本地横行惯了,怎么可能理会李嗣兴、刘震这两个矛头小孩,对旁边几个人示意一下,大家一拥而上准备给李嗣兴等人一个下马威。

  李嗣兴、刘震虽然个子比较少,但常年住在军中,平常一两个寻常侍卫都不是对手,何曾畏惧这几个乡野地痞**,看到对方要打架,两人对视一眼高喊着左右开弓,不到片刻功夫就放倒这四五个地痞**,将余二爷如拖死狗一样拖进茶房。

  看到自己在本地被打,虽然鼻青脸肿的余二爷根本没有丝毫畏惧,瞪着李定国道:“大个子,你反了,是不是,竟然胆敢打官府中人,你,你不想活了是不是?”

  看李嗣兴手掌破皮,手心正在流血,让旁边一个侍卫将其包扎后,对着余二爷问道:“你是什么官府中人,这几个月官府衙役都忙着清丈土地,清理户口,清查工商,有谁又有这份闲工夫像地痞无赖收取保护费?”

  一听李定国不信自己乃官府中人,余二爷显得颇为得意,扬了扬头让身边人群大家,原来这个余二爷是不在籍的衙役。

  在大明时期为了防止官吏为非作歹,朱元璋在每个县都修一座豪华的衙门,除了官员委派之外,一般衙役不允许私自外出的。

  一个县一般除了知县,县丞,主薄,典吏等官员之外,就只有三班六房。

  三班分为皂隶、壮班、快班三班,每班设一个老大,叫做班头,或者我们习惯常说的捕快头。

  其中皂隶主要负责内勤,包括站堂,呵道,门卫,传案,催科等。

  壮班主要负责守城,协助快班缉捕盗寇。

  快班分步快,马快,始为传递公文而设,后以缉捕为主要职责。

  六房即仿照朝廷六部设立的吏房、户房、工房、刑防、兵房、礼房

  负责登记收发文件、誊写状榜等事宜的收发房;

  负责管理县属银钱出入的库房,又称账房;

  有专司知县审官司时原、被告应填之表格及口供笔录事宜的招房;

  又负责管理粮仓的仓房,仓房下属库子4名。

  一般州县人员不过在一百人之内,严重不足,为了控制地方,一般来说,一名正式衙役,手下往往有三四名“白役”。

  而这个余二爷就是官府里面的白役,就像最初的城管那样,没有公务员的编制,但执行公务,而收取的费用除了自己日常开支之外,更多的就是交给上司进行分配。

  余二爷当场天就在场里面收租税,只要进场买卖货物的,都要抽3,5分作为租税,平时跟随衙役后面收一定赋税,如此成为地方闻名的大人物,很多店铺老板都畏惧其三份。

  看到李定国不知道有白役这种身份,为了证实自己身份,更是将自己神通说得天花乱坠的,为了让李定国屈服,一再数落饭店老板,声言今年本来应该收取2两银币管理费用的,自己看到没少在茶馆白喝茶叶没有收取,现在竟然给打自己的人端茶送水的。

  而看到茶客打了余二爷,茶馆掌柜的显得局促不安,一再劝诫李定国,一再央求旁边的黄鹂,希望大事化小事,希望李定国等人能够向余二爷赔礼道歉。

  搞了半天,李定国终于搞清楚了,原来这个余二爷竟然是一个白役。

  这个余二爷也颇有创意天才的,所有工商户平日缴纳多少工商赋税,就缴纳多少多少管理费。

  再加上每个进场做买卖的都要收取3分,5分的管理费用,如此每个场子一年光是管理费用就能够收两,三百两白银。

  这可比推行新政后官府收取的商赋还要多,除了感叹古代胥吏巧立名目之外,很多事情终于想明白了。

  在前世看到内地很多公务员一个个工资非常低,但大家每天吃香喝辣的,穿着、吃饭、住宿非常讲究,大概就是收取这些根本不入财政的官吏费用,收取各种办事费用。

  也就是这样,县里面不但供着余二爷这些没有编制的两倍、三倍白役,普通衙役一年下来还能够收取10倍俸禄的份子钱。

  仔细听着,李定国深深的感到在推行新政之余,最重要的是清理公务员,哦,应该是衙役队伍,到底如何清理公务员队伍?

  是通过规范收费,还是通过民主制度,抑或其他制度逐步改变不良胥吏对社会的影响?

  在随后几天,李定国一面陪着黄鹂散步,玩乐,一面督查各个小组土地清丈复核结果,人口清查结果。

  复核土地清丈结果与过去官府丈量的,与这次清丈的差异不是很大,除了很多豪门大户大量隐瞒土地之外,普通农家隐瞒不是很多,如此实际土地比洪武年间多3成左右,比万历年间多1成左右。

  在清丈土地过程中发现一个匪夷所思的问题,那就是除了户房掌握的土地之外,兵房还掌控着3成以上的土地,特别是在广西这些偏远地区,卫所非常密布地区,有的地区整片整片的土地完全归过去的五军都督府管辖,地方州县根本无权过问。

  若是将过去归五军都督府管辖的土地归纳在一起,梧州府的土地面积从100万亩增加到180万亩,与万历年间统计的户部、五军都督府两个部门统计的土地差不多。

  虽然土地面积变化不大,但人口则是数倍于从前,由于采用户口薄,采用身份证等方面的手段,听到若无户口薄、身份证的,若是吃了官司将罪加一等。

  为了清查满清奸细、叛徒,在半年后若查到无户口薄、若无身份证的,将当做奸细、叛徒论处。

  …….

  成年男女纷纷补办身份证,如此人口突然呈现“爆炸性增长”

  想必万历年间梧州府户房统计人口,由12万变为25万,基本上多了一倍。

  有人更是感叹,在崇祯末年辖区人口更多,由于大家反对满清剃发令,再加上士绅不断带头抵抗,满清侵入之后常常整村整村的屠戮,保守估计五六年下来足足死了5万余人,如此足见死亡人数之多,满清屠戮之惨烈。

  看到这样一个数字,除了感慨满清屠戮惨烈,比之小日本有过之而无不及之外,就是感慨古代人口管理。

  难怪满清庸正要搞摊丁入亩,大概是人口又实在难以统计,又想从民众身上大量收取各种赋税,既然土地跑不了,土地不好隐瞒误报,那么无能、贪婪的满清朝廷就摊丁入亩,将丁赋计入土地之中,收取数倍的田赋吧。

  除了土地令人欣喜之外,就是各地虽然经过清军屠戮,但大户人家颇多,各县土地面积超过1千亩的大户人家有二三十家,工商铺非常发达,每个县工商店面多接近千余家。

  特别是工商户,在按照三等九则征收工商赋税之后,每个县工商赋税是过去数倍之多。(明朝商赋征收基本上名存实亡。)

  梧州府青壮在4万余人,按照每人每年缴纳5钱丁赋,如此梧州府丁赋超过2万两。找书苑 www.zhaoshuyuan.com

  在欣喜之余,李定国也处罚了几个弄虚作假的差役,特别是余二爷这种欺行霸市的白役,看着对方哭哭滴滴的样子,黄鹂显得不舍求情道:“王爷,民众都说这两个衙役是好人啊,他们又没有刻意盘剥村民,他们只是少丈量土地啊。”

  李定国摇头道:“自古以来慈不掌兵、厚不掌财,国家向来都有法纪,若都像他们这样,如此赋税收不上来,官府没有钱修缮水利道路,官府没有钱救济灾民,官府没有钱养兵,如此各路义军四起,方造成国家大乱,满清入侵啊。”

  黄鹂不信,李定国随口讲了几个小故事,感到这些故事有的发生自己身边,有的是别人亲口告诉自己的。

  很多明军官兵几个月没有饷银,大家衣食无着,向上面官府衙门请饷,但官府老爷置若罔闻,大家迫于无奈发动兵变闯入周围大户人家掳掠饷银补贴家用,但因为官兵掳掠乡里而被人误以为兵变,大家被追杀。

  大家南征北战数年都颇为疲倦,也接受朝廷招安,但朝廷根本发不出任何钱粮补贴义军,为生计所迫,大家不得不再次拿起武器重新武装叛乱。

  大脑里面另外一个声音一直在说,大家没有谁愿意亡命疆场,大家多是为生活所逼。

  听李定国讲得如此严重,有的自己脑海一片模糊让旁边一个个侍卫亲口讲述,当听到这样多血淋淋的事实之后,黄鹂眼中含着泪水,垭口无言。



如果喜欢《明末大枭雄》,请把网址发给您的朋友。
收藏本页请按  Ctrl + D,为方便下次阅读也可把本书添加到桌面,添加桌面请猛击这里

快捷键:上一章(←) 下一章(→)
作者东方奇侠所写的《明末大枭雄》为转载作品,明末大枭雄最新章节由网友发布。
①如果您发现本小说明末大枭雄最新章节,而找书苑没有更新,请联系我们更新,您的热心是对网站最大的支持。
②书友如发现明末大枭雄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③本小说明末大枭雄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找书苑的立场无关。
④如果您对明末大枭雄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邮件给管理员,我们将第一时间作出相应处理。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