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找书苑 > 军事历史小说 > 风云初唐最新章节列表 > 第29章李宽提议建义仓 没有更新?告诉管理员更新 章节内容错误、缺失举报
选择背景颜色: 选择字体: 选择字体大小:

第29章李宽提议建义仓

小说:风云初唐 作者:笑笑在唱歌
  二月初,李宽就到户部报道,户部尚书杨纂对于李宽的到来,是热烈欢迎。要知道至从李世民登基减税后,户部的财政收入是锐减,杨纂常常不知怎么面对前来要钱的众臣,还好楚王提了下发展边界贸易,最近户部才宽裕些。

  杨纂下朝后跟在李宽后头,看着李宽搬进户部才放下心。等李宽安顿下来,杨纂恬着脸,追问李宽还有什么法子增加赋税,李宽头都大了,刚到户部一头雾水,顶头上司还喋喋不休,怎么办?

  好一会,杨纂自己察觉到李宽可能不耐烦,忙让人把大唐的税收总账册拿给李宽看看,希望李宽有法子,自己忙别的事去了。

  李宽在李世民刚刚让他进户部时,还没什么想法,但是想到上次,自己就李道彦一事没有提前让杜如晦他们防备,结果数万人命丧黄泉,再想想自己虽然已经把自家的田全种植了番薯,但是面对几百万户人的灾难,杯水车薪。

  原本想自己尽点力就好,但是明明就知道马上就有灾难,这次不管李世民怎么想,为了人命,自己一定要想法子救人,增加户部税收,势在必行。

  李宽花了二三天,把大唐现在的税收情况,做成现在的报表,在结合王公大臣的田地,李宽马上就明白为什么税收少了。

  这些王公大臣真正是站在金字塔顶端,人只占大唐人口的万分之几,所占田地有却有百分之十几,而且有些是世袭无需缴纳税,加上永业田、职分田、公廨田,数目不少,再加上一些读书人的免税,李世民的减税,哪里还有多少税收?商人现在不多,赋税也少。

  李宽看的头都大了,这些王公大臣哪是能随便动的,现在要想增加税收只有徐徐之。还有一二个月怎么办?

  李宽没有心情在搞赋税了,把大唐现在颁行的仓储制度翻出看看,能不能为接下来的大灾帮点忙,结果大唐现在还只颁行隋朝的官仓制度,没有建立赈灾的义仓。

  官仓就是国家储存从民间征收来的田税或地租粮谷的地方。其中储存的粮谷主要作国家经费支出之用,同时也兼有备荒救灾的作用。一看就知道备荒救灾只能看看,主要还是国家经费支出。

  李宽看到这,虚心向杨纂请教,“杨大人,我想问问,为什么隋朝的义仓,没有颁行,这样不是能防范于未然”杨纂看到李宽虚心求教,很是满意,“楚王,这你就不知了,隋朝的义仓原开始为了赈灾,想法很好,但是有时会有粮食费损。

  为此最后将社会储存的办法,改由州府仓储的办法。记得开皇十六年(596)二月,又下诏准上中下三等税,上户不过一石,中户不过七斗,下户不过四斗。将原来自由捐助义仓粮谷的办法改为定额义租税目。

  义仓的管理也由民办改为官营了。义仓由民办改为官办,结果贪官污吏来管理义仓,得不偿失啊,再说现在哪有闲粮办义仓哦。”

  李宽想了想,义仓一定要办出来,而且要快,“大人,你想我们户部的税收增加吗?”

  杨纂开始还靠在椅子上养着神,猛然听到李宽的话,忙坐直身子,能不急吗,前几天,老李私下找他,问问有没有经费修建太极宫,自己刚说了个没,老李拂袖而去,看来把楚王要过来对了,忙问李宽有什么办法?

  李宽低声说“建义仓”杨纂一听,嘴上没毛办事不牢,自己刚告诉他,现在建不成义仓,怎么白讲了,心里不怎么高兴,想想还是问李宽怎么办?

  李宽接着说“我们没有闲粮,但是那些王公大臣有啊,当今陛下心系万百姓,若大人上奏取纳取少部分闲粮,不是两全其美?”

  “你个滑头,陛下会答应吗?再说收回赋税,怎么能挪用?”李宽一见杨纂语气松动,得加把劲,先把义仓建起再说,后面的事也得解决啊,李宽想想,对了开元的常平仓。

  “大人,我们把义仓建起后,还得建常平仓”“常平仓”?”

  “大人,这常平仓所储存的是官府在丰年粮谷价钱时,加价收购的粮谷,以免“谷贱伤农”;在歉年谷价昂贵时,则平价售出,以免“谷贵伤民”,从而起到平抑粮价的作用。因为中小农民往往在新谷收获这后,就要交纳租赋和偿债。以致贱价售出粮食,而到来年青黄不接时,他们又要高价买粮充饥。贱价卖,高价买,农民要遭受双重损失。”

  杨纂一听这事好事,可是和义仓有什么关联?李宽见杨纂没有想明白,解释道“这义仓收上的粮食,没有灾年出现,不是也可用常平仓的方法,挣点钱财,补充国库。”

  杨纂这次听明白了,借鸡生蛋,“但是王公大臣会缴税吗?”李宽大胆来了句“陛下自己都没钱花,看着手下胡天胡地,就没有想法,再说义仓建好,对大唐以后的灾情处理,功劳巨大,常平仓一建,百姓更能安心生产,陛下的义仓还能为陛下生个小金库,您看?”

  杨纂这才明了为什么几个大人酸溜溜的语气,这个楚王人不大,才智一流,加上对人心的洞察力,妖孽啊,还好自己对他不错。李宽也没有催杨纂,办成了,估计杨纂马上就会升职了。

  杨纂考虑了会,是得找个人办了,随口问李宽“楚王,你还有没有法子,让陛下更愿意建义仓”原本杨纂没想李宽有答案,这个常平仓就很惊人了。

  李宽为了义仓,豁出去了,“大人,你可以私下建议陛下再建一仓,广惠仓”

  什么?还有,广惠仓。

  “大人,现在没人绝户田皆由官府出售,请留勿卖,募人耕种,收租谷另置仓储存,以给州县郭内老幼贫疾不能自存者。余者照旧出售,充盈国库,为之广惠仓。”杨纂没话说了,楚王……

  杨纂急匆匆去见李世民了,李宽在户部焦急的等着,半天过了,杨纂笑容满面的回到户部,看到李宽急切的样子,不逗李宽了“楚王,成了”

  李宽也没问经过,只是问杨纂有没有告诉李世民是自己建议建义仓,杨纂本想告诉李世民的,刚好遇到长孙无忌,先告诉了长孙无忌,长孙无忌让杨纂不要对李世民说是楚王提议的,杨纂也不管皇家的事,就没多嘴,李宽心里感谢长孙无忌。

  第二天早朝,尚书左丞戴胄上书说:“水旱凶灾前圣之所难免。国无九年储蓄,找书苑 www.zhaoshuyuan.com 礼经之所明诫。今丧乱已后,户口凋残,每年纳租,未实仓廪。随时出给,才供当年,若有凶灾。将何赈恤?故隋开皇立制,天下之人,节级输粟,名为义仓,终文皇代,得无饥馑。及大业中年,国用不足,并取义仓之物以充官费,故至末涂,无以支给。

  今请自王公已下,爰及众庶,计所垦田稼穑顷亩,每至秋熟,准其见苗以课劝课,尽令出粟。稻麦之乡,亦同此税。各纳所在,为立义仓。若年谷不登,百姓饥馑,当所州县,随便取给。”

  李世民当众采纳了这个建议,决定“王公以下垦田,亩纳二升,其粟麦粳稻之属,各依土地。贮之州县,以备凶年”于是各州县都设义仓,遇有饥馑,则开仓赈给。

  还没完,户部尚书又将常平仓,广惠仓讲出,当然私下买卖为李世民建小金库这话可不能讲,李世民听得高兴异常,当场就为杨纂加官进爵,全臣没有一个嫉妒的,杨大人这是利国利民的举措啊,至于要收大臣家的粮食,也没什么人反对,谁家没有陈粮,上交得了。

  李宽想,李世民很聪明,知道要王公大臣一起收,一定会遇到阻力,只收大臣,量也不多,很容易。

  李宽这下心静了点,自己把开元的常平仓,宋代的广惠仓和隋朝的义仓,加上大唐本来的官仓结合到一起,不信还救不了天下百姓。

  大唐今天建立的四个仓署积谷,构成了大唐的仓储制度,最后随着大唐飘向世界。



如果喜欢《风云初唐》,请把网址发给您的朋友。
收藏本页请按  Ctrl + D,为方便下次阅读也可把本书添加到桌面,添加桌面请猛击这里

快捷键:上一章(←) 下一章(→)
作者笑笑在唱歌所写的《风云初唐》为转载作品,风云初唐最新章节由网友发布。
①如果您发现本小说风云初唐最新章节,而找书苑没有更新,请联系我们更新,您的热心是对网站最大的支持。
②书友如发现风云初唐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③本小说风云初唐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找书苑的立场无关。
④如果您对风云初唐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邮件给管理员,我们将第一时间作出相应处理。
扫码